国际贸易专业书籍读后感(求文档: 《国际贸易竞争优势》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28 09:18:3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8

求文档:,《国际贸易竞争优势》读后感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完全改变了我们原来对财富在现代全球经济中是如何形成和保持的观念。——《国家竞争...

国际贸易专业书籍读后感(求文档: 《国际贸易竞争优势》读后感)

求文档: 《国际贸易竞争优势》读后感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完全改变了我们原来对财富在现代全球经济中是如何形成和保持的观念。
——《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 扉页
一 本书核心思想及其架构体系
现代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国家经济持续繁荣是困扰各国研究者和政界精英的难题,而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正是为了回答“为什么基于特定国家的企业在特定的领域和产业获得了国际水平的成功”的核心问题。波特教授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来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第一,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而另外的国家却失败了;第二,为什么某些国家可以成为它在一个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持续胜利的大本营;第三,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不同的企业和政府选择更好的竞争策略,以及更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自然资源。全书的架构体系围绕这些议题展开。全书共分为4篇(理论篇、产业篇、国家篇、应用篇)13章。
在第1篇(理论篇)中,波特教授开篇便明晰了竞争力的含义和来源,指出生产率(每单位劳动与资金的产出价值)的提高是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紧接着,波特教授展示了增加国家竞争优势的途径和评价其地位的方法的模型工具“钻石模型”。他围绕国家竞争力的评价和构建,将“五力分析”和“价值链”框架中的重要概念有机地应用到本书最为核心的“钻石模型”当中,并对四大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钻石模型”的动态性、互相影响等特点进行了论述。
第2篇(产业篇),波特教授通过展示四个优势国家、四个优势产业的案例,分析了产业竞争力形成并提升的过程和原因。案例中值得借鉴之处包括德国印刷机产业中集群化、专业化的作用;美国医疗检测仪器产业注重内需及其支持性产业的价值;意大利瓷砖产业发展中,国内市场竞争的意义;在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改善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和刺激生产条件两方面起到的恰到好处的作用等。在第2篇中,波特教授还专门提到了服务业与国家竞争优势的关系和意义。
波特教授在第3篇(国家篇)中,综合运用“钻石模型”中的生产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四大要素情形和机会+政府两个辅助要素扮演情况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八个国家竞争力消长的现状、原因和前景。其中玩味的是,美国一方面由于其产业多样化位列战后赢家,(其他纳入分析的战后赢家还包括重视贸易的瑞士、重视科教和高标准化的德国、经济重心集中的瑞典)同时由于其天然资源产业比重高、对产业集群表现不佳等原因,和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位列衰落的大国行列。另外,在“钻石模型”诸要素中都有上佳表现的日本、意大利和韩国位列新兴国家行列。在这篇中,波特教授还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划分,并指出了四个阶段发展、跨越、循环的过程和规律。
(1) 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基本生产要素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转入下一阶段难度大。
(2) 投资导向阶段:基本生产要素和国内需求成长是优势。
(3) 创新导向阶段:国内需求开始国际化;相关和支援产业发展良好;企业海外拓展。
(4) 富裕导向阶段:社会价值挂帅、经济活力下降;两极化问题。
波特教授在第4篇(应用篇)中,综合讨论了企业战略和政府战略并且依据钻石模型的优劣分析和经济发展阶段评估方法,提出了10个国家的行动指南。
二 “钻石模型”分析方法——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
《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再版前言,就将“钻石模型”为重要分析工具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做了区分和对比。比较优势理论实际上也是一种竞争理论,不过它强调的是一国处于相对优势的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而不是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都参与国际竞争,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波特的“钻石模型”认为竞争力和国家繁荣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作为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包括省、市级别区域的)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它强调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及其条件的促成和创建。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以下相互作用,动态连接着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共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四大要素包括:
(1) 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如人工素质或基础设施的良莠不齐。
(2) 需求条件: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
除此之外,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辅助要素。产业发展的机会通常要等基础发明、技术、战争、政治环境发展、国外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变革和突破,这些机会尝尝是能被企业政府所控。至于政府对“钻石模型”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间接的、深刻的。(政府政策的思考详见本文第三部分)
全书的核心思想,即如何评价和提升产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方法和工具便是“钻石模型”,同时它也贯穿始终,在实证分析中证明了它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所在。综合第3、4篇的作者论述,针对“钻石模型”的各要素有如下一些值得强调说明的地方:
(一)需求要素:强调挑剔的国内消费者
第一,波特十分强调国内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第二,波特认为如果一国国内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挑剔的话,会有助于该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消费者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达到产品高质量标准和产品创新。
波特强调国内需求而将国外市场放在“机会”要素中。一般说来,企业对最接近的顾客的需求反应最敏感。因此,国内需求的特点对塑造本国产品的特色,产生技术创新和提高质量的压力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波特强调成熟复杂和苛刻挑剔的消费者而非仅仅追求需求数量,这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顾客促使本地两大电信设备制造厂商——芬兰的“诺基亚(Nokia )”和瑞典的“爱立信(Ericsson)”早在其它发达国家对移动电话需求形成之前就开始大规模投资移动电话技术。结果,“诺基亚(Nokia)”、 “爱立信(Ericsson)”分别位列当今全球移动电话设备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向东教授在《领略波特的剑气》一文中曾就此提出疑问: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手机消费群体,消费者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但为什么我们无法形成有持续竞争力的手机研发与制造行业呢?当然每个要素的作用只能解答问题的一部分。
(二)关于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波特教授在全书中始终秉持“同业需竞争”的观点,他断言强大的国内竞争者是一项难以衡量的国家资产,并且强调国内同行业中的激烈竞争是该行业产生竞争优势并强劲不衰的重要条件,他反对传统理论有关“国内竞争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观念,认为必须抛弃政府提供的特殊关照,以扶持国内少数企业成长的政策,否则企业将走不出“政府保护——不思创新——竞争无力——进一步保护”的怪圈。诚然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会损失一些资源,但从长远看,则利大于弊。国内竞争给企业带来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通过投资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等一系列压力,这一切都有利于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国内的激烈竞争,也会直接削弱企业相对于国外竞争者所可能享有的一些优势,从而促进企业努力“苦练内功”,争取获得更为持久更为独特的优势地位,最后,也正是国内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向外部扩张,力求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占领国际市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波特教授在书中对无序低效的同业竞争予以了警告,这种无序低效包括在缺乏核心竞争力时的简单价格战,这种粗糙低效的同业竞争不仅不利于提升产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相反是种损害。但遗憾的是波特教授在书中对这方面的着墨不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
(三)初级要素与高级要素及劣势生产要素的功效
波特教授把生产要素按等级划分成基本要素(或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前者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特征,后者则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通讯基础设施、复杂和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以及专门技术知识。国家竞争优势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不利的生产要素,即劣势,往往有刺激某些产业或企业通过持续地创新来予以弥补的功效,这会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而要素富足型的国家却常常因为动力不足而并不能获得竞争优势。
波特教授与“资源之咒”理论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在书中用意大利钢铁制造商和荷兰花卉产业的例子来佐证这一观点,而日本企业受空间所困却创造出了“即时生产”的竞争优势的例子则为了强调学会不一味依赖充沛的资源和舒适的环境来发展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
(四)“集群效应”的“溢出效应”
波特教授在论述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要素时,提出了“集群”概念,认为产业集群就像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可以促进企业在纵向和横向之间通过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来推动和鼓励对方进行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创新。特别是在文化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的时候,企业之间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会帮助他们抓住机会、发现和应用新的技术方法,实现显著的集群效应。
另外,波特运用瑞典在制造组装金属产品领域(得益于相关特种技术的领先技术)和美国的电脑产品的全球竞争优势(得益于先进的半导体工业技术)的实例说明:在国内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辅助性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能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相关行业和辅助性行业在高级生产要素方面进行投资的好处,将会在行业之间相互扩溢而产生“溢出效应”,从而有助于这些行业取得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
三 政府的作用及其边界的原著阐释与现实思考
波特教授在第3章介绍钻石体系时,把政府作为的辅助因素最后做了介绍,在第12章则通篇论述了政府政策及其影响。他指出政府的政策的重要性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它对钻石体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即政府的任一政策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四个关键要素起到增强或削弱的作用。因此波特绝非认同政府无所作为的自由主义思想。但是政府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到哪个程度就够了,这些恰是值得深究的。具体分来,波特对于政府作为的探讨集中在以下两点:
一是针对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探讨,他认为针对某些指定产业的大力扶持,或是建立在补贴基础上的投资对于国家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水平都是无益的,他写道“环视各国,若是政府强力介入的产业,绝大多数无法在国际竞争上立足。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政府固然有它的影响力,但决非主角。”波特认为针对某些产业的补贴恰恰是对其他产业的不公平,其效用是比较差的,搞不好还会走向反面。而他认为政府干预通知只在次级产业中才比较有效。
二是针对政府如何更有效地激励“钻石模型”中的四大要素发挥作用,继而对提升竞争力发挥效用。他特别强调政府的“搭台”角色,即如果能够搭建起很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降低通信和交通成本、重视教育和研发这些基础性工作,这将会对在不扭曲市场价值和发展、竞争规律的前提下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著阐释的逻辑通畅易懂的,但结合现实却发现存有较大差距和可探讨的空间。从政府产业扶持政策来看,以中国的例子,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从来是占主导地位的,持积极介入的。从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到各地产业规划,再到大飞机产业的上马等等实例看,政府显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人认为政府对十大产业的扶持恰是对其他产业的不平等待遇,而也有人怀疑政府的举措是否会产生相关产业的本身原动力,进而产生惰性和依赖,这或许与波特教授的观点有些相近,而波特以为的政府更应侧重于普适的制度、环境、基础性架构的搭建或可规避这些困扰。不过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政府对产业的扶持在中国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中国从较多的初级元素向高级要素跨越的过程中,国家集中力量针对一些总量大、产业链条长、对于保障国家产业、金融、社会就业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具有显著地位的产业,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和介入或者是资本积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式之一。但至于介入的深度和政府退出的时间点需要掌握恰当,防止相关产业形成过分依赖。
就政府“搭台”角色的阐释,对中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国内吸引投资、发展产业一般的手段有压低(甚至免去)土地价格、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手段,以求投资增加,发展经济。但在教育培训、研发技术支持、发展创业环境等软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例如由于对教育培训的投入不显著,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人才不足,以致于中国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吸引力始终不足。显然中国政府更习惯于在显而易见、出成效快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直接干预等方面有所作为,但对隐形的、带有长期性的基础性软件环境建设仍是缺乏兴趣且投入不足。叶裕民教授在城市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曾介绍过美国田纳西州为了吸引通用公司的企业布局在本州的斯普林山市,除了修建基础设施外,特别提出资助企业进行工人培训,价值为每辆车4美元。这一资助举措培育出来的优秀产业工人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提升和进步都是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价值,而这类举措在中国却是罕见和急需的。
四 原著的几个遗憾之处
显然波特教授如下的这番论述是有依据的,他指出没有哪一个国家在每个产业中所向无敌(各自要素禀赋和优势不尽相同),因而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有生产力的领域,即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扩张,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则走出去,而政府对于已经缺乏竞争力的保护性政策都无益于经济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从纯理性的角度来看,波特教授的见解是可以理解并且逻辑成立,但是现实与理想化的设想总是存在着差异。一些产业在国家的存在并不以盈利和提升竞争力为第一目标,如能源性工业(石油石化核能等产业)、国防工业、电力、通讯通信等产业其存在对于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具有重要价值,虽然很多产业其生产率和竞争力水平低下(并不是说没有提升其生产率的必要),但无碍于国家的需要。波特教授此点的论述或可再补充完善。
在构建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方面,波特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四种导向并且可以前进也可能相互间循环的四个阶段。全篇以文字叙述为主,而缺乏数据具体的论述,继而感性认识多于量化指标。比如投资导向性的发展阶段,根据八个或十个国家的横向纵向数据实证分析,投资额的比例(占比如GDP)究竟达到什么区间才能算是投资导向型的。事实上量化指标的运用也存在着局限性,但若能以感性的叙述结合起来,或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波特教授大多着眼于在全球现已获得显著竞争力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遇到的经济发展困难特别是升级途径和发展方法的着墨不多。正如波特教授所言,“目前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计划经济型国家都处于生产要素导向的经济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一般而言,能够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迈出并且成功转入下一阶段的国家并不多。”但针对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不公正合理的秩序架构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如何评价和消除、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波特教授没有或者基本较少提及。
由于能力和时间所限,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只是草览一通,选择了其中的第一篇、第三篇第10章和第四篇第12章进行了精读。一些看法仍较肤浅,存在不足和考虑不当之处,对书中关于产业经济学的部分内容理解也不够深入,忽略了企业战略部分的阅读。波特教授作为当今大家,书中值得品读之处值得以后再行阅读和思考。上文算是阶段性的读书笔记和思想摘要吧,盼各位批评指正。

国富论读后感

  《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斯密《国富论》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及经济思想理论的分析视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分析了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并进一步结合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不同经济实力的欠发达区域在不同的阶段如何选择最优分工网络,并借此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开篇就谈到了劳动分工。他认为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是国民财富增加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经济学发展的一百多年间,市场竞争理论得到了极大丰富,而劳动分工理论却相对显得苍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复苏了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重要思想。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是通过制度安排而与交易费用相互决定的,即:由交易费用决定的制度安排决定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通过分工经济提高制度收益,并进而降低交易费用。作者给出了两个理论模型及其修正。
  接着,作者证明了劳动分工理论中的三个重要命题。
  命题1:劳动分工产生递增的规模报酬,是经济进步的源泉。
  命题2:劳动分工依赖于劳动分工,没有任何外生优势的单纯分工也能实现经济进步。
  命题3:经济发展依赖于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制度,在地理上表现为一个波浪式的推动过程。
  另外,新兴古典分工理论证明,不同区域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分工水平,产生不同的增长效果。因此,欠发达区域面对不同的人口规模、制度供给、交通条件,应选择不同的分工模式。作者据此将欠发达区域分成三类,并分析了各自的分工抉择。
  区域模式1:人口较多、居住密集的欠发达区域
  根据命题2,此类区域即便没有任何优越的资源禀赋或比较优势,依靠自身的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分工模式,也能实现经济进步。
  作者认为,应将此类区域细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将相关产业分类聚集,发展“园区经济”,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而产生产业簇群。
  区域模式2:人口较多、居住分散的欠发达区域
  此类区域以中国中西部的农业大省为典型代表。因为多数居民都分布于广大农村,交通不便,相互之间贸易的交易费用很高,制度创新的成本更高,制度供给水平低下。当务之急是提高专业化水平,以便与高水平的分工网络对接。
  提高市场分工水平有两种途径。一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使人口更加集中,从而减少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成本。政府工作的重点是鼓励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为个体私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根据命题1,政府即便是有意扶持某些产业,也应该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选择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分工网络。
  二是融入临近区域的分工网络,即给发达区域“打工”。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或工业化前期,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来支付交易费用和学习成本,也难以承受为集中人口而进行的城市化所需耗费。而此类区域劳力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可选择有资源禀赋或内生比较优势的临近区域,为其提供配套生产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有必要鼓励企业向专业化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要素的交流,提升企业家的管理素质。
  区域模式3:人口较少的欠发达区域
  此类区域人口较少,无论是否集中,从理论上讲都难以独立形成一个合意的分工网络。最重要的是提高本区域在某些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以便融入发达区域高水平的分工网络。在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经济环境得以改善后,在分工网络上可以逐步摆脱对地理交通条件的依赖,从而逐步与较高分工水平的其他区域进行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重点扶持有一定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并购、扩张,带动其他企业形成连锁效应和学习效应。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自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会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的利己之心。
  打开《国富论》的时候,我的心中是一片茫然,看着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字,总感觉读起来会使我变得晕头转向。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读了下来,也深有感触。亚当斯密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因此在看他的国富论时当然要从他的时代出发。无论他说的是对还是从谁的角度出发,对于今天的我看来,了解到当时的很多经济因素和状况,使我看待今天的经济时联想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历史。应当说亚当斯密是伟大的,他提出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和社会分工,使我们直观的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就这一点我们不能用批判的眼光看亚当斯密。应当说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识之上,亚当斯密的观点也不例外。然而让我想到了今天的有些学者,不是为了提出观点而是为了整理观点而努力,一点点成果没有经过考证便自认为水平高就急不可待的发表。我佩服亚当斯密的精神。亚当斯密一生中为什么只有这一个成果,并不是亚当斯密写完这本书之后就没有精力了,而是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肃,当亚当斯密处于弥留之际时让别人将除《国富伦》其外的其他手稿一概毁掉,为了不让半生不熟的观点公布于世。
  整篇文章通读下来,使我不由得对作者独特的见解和高深的学问敬佩不已,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像斯密这样的伟人,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传承和发扬下去呢?
  篇二
  第一次看到<国富论>这本书,只看了第一章的论分工,身受震撼.相恨见晚.200多年前就有这思想,使我对西方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影响人类文化100本之一果然名不虚传.原来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内容几百年前西方就有了.以前看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价值劳动市场的一些概念,对马克思真是佩服.呵呵.原来很多的思想在<国富论>里就已经提出来了.我想马克思是吸收了亚当-斯密的思想.
  17世纪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是亚当-斯密写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了人类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社会,步入了现代社会.其之前普遍是靠人的双手及简单的工具劳作,
  生产力非常极其低下.整个社会发展及生活节奏非常缓慢,而人的思想相对也是呆滞不前.
  第一次工业革命典型的代表就是蒸汽机,才有比较现代的工具.如火车,轮船,蒸汽抽水
  机等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大批的工厂开始出现.至此世界的发展节奏明显加快,大踏步的发展.而人的思想也大踏步的进步,也才有牛顿等那个年代的很多伟大人物.
  亚当-斯密提出的影响深远的思想就在这大背景下产生了,他的观点跟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相当大的影响.所谓生为逢时.
  自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其当时的思想水平及生产率远远高于其他各国.综合国力无人能敌.也难怪称日不落帝国.单纯的说英国的财富完全建立在掠夺殖民地人民血汗的基础之上,那是片面的.
  那时候我们的中国呢?正是清朝,谈不上发明.满族是在草原靠骑射的一个民族,相对的起知识很原始.偶想那时候他们觉的马是最好的交通运输工具了,有马就够用了.虽然发明了火药也有火炮,这只单单在军事上单纯占有一些优势,但是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的是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
  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思想也可以提高生产力.很有可能其影响力远远胜过技术,思想和技术应该是相互的,思想的进步都可以推动技术,
  反过来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推动思想的进步.比如分工的概念,亚当举了一个很好的以扣针制造业例子.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
  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
  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做出来的数量远远高于每个人单独做完全部工序的多的多.
  亚当-斯密在1773年也就是236年前系统提出了分工这个概念.其实分工这个概念在亚当-斯密提出之前就已经无意识存在.只是没有系统的科学提出分工的概念.现在在社会的各个组织普遍存在.可以这么说,分工改变了世界.
  分工有很多优点:
  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进,势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提高生产绿.
  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常要损失一些时间,因节省这种时间而得到的利益,比我们骤看到时所想象的大得多.这可以使管理方面压力大大减小,
  第三,更容易发明新的机器.分工后会考虑用利用适当的机械能在什么程度上简化工作中某个环节的劳动和减少人的因素。亚当看来机械的发明,也可能起因于分工,
  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以及产生新的思想.以至现在的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团体军队系统教育机构都有各组织的分工.将来分工还要占有重要的统治地位.有了进步的思想再加上先进的技术,社会进步与发展水到渠成.一个国家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与科学技术,思想更重要.
  《国富论》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撰写而成的。这本书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我觉得它有点难读,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地看了一遍,就据此写下自己的一点浅见。《国富论》共分五篇。亚当·斯密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替转折时期,他为新的自由主义经济原则大声呐喊,也就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肆意攻击。然而,他的劳动价值论对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作用,他的经济思想成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他的学说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成长。有著名经济学家对作者亚当·斯密给过一个概括性的评述——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有理由认为,他的这部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作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为专业的大学生,首先要读一读这本惊世之作,了解经济方面的有关知识,有助于以后的学习。拜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小心得和认识。也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根植于社会的自由和法治传统,而亚当斯密的新思想“看不见的手”开启了我们的思想,告诉我们市场体系的基础是自由和法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两手抓,既要给空间市场,政府也要适当地宏观调控。纵观历史,我们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大跃进”活动,政府全面掌控市场,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政府规定的,最终压抑了人民的工作热情,使当时的经济停滞落后。我们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他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市场的万能,而是不经意地点出,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市场也会变成“万恶之源”。没有以自由和法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失去它的魔力。 (范文网 www.fwsir.com) 纵观西方自由市场的发展,无不是伴随着个人自由的不断延伸和扩展。读了《国富论》,让我更加确定这一点。
  《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德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我认为,这是一本主张个人自由竞争,在经济学中起着启明灯和导航灯的重要巨著,是对当代及现代有重要影响的百科全书!第一篇,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和产品的分配。这第一篇是整篇巨制的重中之重。
  首先讲到的是分工,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分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可能不擅长某一方面,但我们可以用我们擅长的某一方面来换取别人擅长的那一方面的服务。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分工可以极大地增进劳动生产力,正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擅长,而又有错综复杂的各样需求,所以就有了交换。交换提高了社会有效需求和社会福利,它就需要流通中更多的产品,而分工的原因,不用说,最有力的解释就是“制作扣针”的例子。分工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再接下来就是货币和商品的价格的探讨。价值,我觉得它表示的是物品的效用,而经济学研究最多的是物品的边际效用,因为正是这个边际效用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不少有关经济的著作都会提到“馒头是最后一个才吃饱的”,在馒头并不缺乏的情况下,就是这最后一个馒头的价值决定了它的价格。高中的政治课本上讲,价值中包含的是劳动,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它体现的就是商品的真实价格,产品一经生产,其真实价格就会一定,变化的只是我们现在的货币衡量。而下面讲到的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就是社会分工创造的财富的分配问题。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观点,这是财富的原始分配。社会分工必然导致劳动者在从事生产过程中从最终产品的贡献的不同,也就是书上讲的劳动者的职业性质差异,最终导致劳动者工资的不均等。第十一章讲到的地租,其实就是土地的使用价格,即资本使用土地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也即经济租。
  第二篇,资产的性质和积累以及使用。资产的性质就是资产的分类。其实《国富论》探讨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国家财富和社会福利。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要走一条路,那就是增加实际的就业量和生产用机器设备,那个时候还没有虚拟经济这个概念,就是增加实体经济中的劳动者和劳动工具,这就需要资产投入,资产的投入和运营就是资产的积累和使用的过程。
  第三篇,不同国家财富增长的不同方式。这一篇翻来覆去讲的其实就是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内容也比较少,我是觉得没什么意思。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这一篇中所讲正式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宏观控制下的市场经济的一个写照,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我国现在明显存在着重商主义,一切东西以金钱来衡量,钞票马上都要取代爱情的地位,成为现代都市男女结婚的条件了。”“钱不到就不能救人,挟尸要价”的丑恶,上课时老师讲到的某些“有钱钱坐牢,没钱人坐牢”的现象等等,这就是重钱重商的教育教出来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中多参杂一些“道与义”的教育,也许很多事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不过也不能否认经济的发展需要重商主义的推动。斯密认为应该对国内能生产的商品予以进口限制,这其实就是我们前几年的贸易壁垒,为保护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哪里还有100%的国货、哪里还有100%的进口货?几乎没有了。
  在退税、奖金和通商条约方面,都是为国家进出口贸易提供的一些策略。我们国家也在实行出口退税。通商条约其实就是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署的协定,当然不排除不公平的,比如鸦片战争等近代史上我们耻辱的割借租让条约。殖民地就是这些强势国家进行资源掠夺的根据地,增加自己的财富不顾别人的死活。斯密是批判重商主义的,在对它作结的时候,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我看过有关书籍,“看不见的手”全书只提及一次,而实际上影响着全局。正是通过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看似自私自利的行为最终居然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第五篇,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国富论》其实是反对政府干预的。他认为政府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不受欺侮、建立并维持公共事业。在此他谈论了教育的重要性,我觉得这是他非常伟大的地方,另外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税赋四原则:平等、确定、便利、节省。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税收的三性被定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不也有相似的地方吗?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第一篇第八章《论劳动工资》中提到我们国家,他说,中国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耕种得最好、人们最勤劳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他还说我国最下层人民的贫困远远超过了欧洲最贫穷国家人民的贫困状况。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甚至这些话在今天来说都不为过。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国家富有了,老百姓却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这是为什么?

求一篇 商业史相关书籍的读后感 2000字左右

《货币战争》读后感 第 1 页 共 4 页 网络营销作业一本文部分原始资料来自网络只供学习作业之用 ----读后感 《货币战争》读后感 第 2 页 共 4 页 《货币战争》此书在很早以前就有耳闻不过一直没有闲心和机会阅读。这次借作业这个机会能够认认真真读读这本堪称金融学入门读物的书也是一件幸事。以前的我只知道比尔多有钱多有钱当我中书中了解罗斯柴尔德家族50万亿美元的资产时我惊讶极了。这是超过全球GDP的数字。当我听所金融染生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70万亿美元时我更加觉得金融的威力。《货币战争》的核心思想便是阴谋论书里描述的事情是世界经济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这些银行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美国1929的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这些银行家甚至控制了战争的惨烈程度。这让我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怀疑。 首先从历史方面来说《货币战争》一书轻率地改写了人们早已广为接受的世界近代史尤其是美国历史。书中美国独立革命不再是北美各殖民地人民浴血奋战改变被英国统治剥削地位争取政治独立与经济自由的斗争而是为了所谓某些财团的“货币发行权”南北战争不是因为是否废留奴隶制所引起的尖锐冲突而是“国际银行家”的操纵结果。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亚伯拉罕·林肯到约翰·肯尼迪再到罗纳德·里根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遇刺事件无一例外都被该书统统归结为一小撮国际银行家争夺所谓“货币发行权”的阴谋策划所致。 就连殃及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也仅仅是少数银行家暗箱操作的结果。该书宣称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是以美国、英国、苏联与中国为首的盟国反击纳粹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与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正义史诗而是罗斯福总统玩世不恭地在战争硝烟中验证凯恩斯的赤字财政和廉价货币的主张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并让国际银行家们在战争中再次大发一笔横财。如果说肯尼亚总统被刺杀是因为他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关于白银券的11110号总统令这可以当做正史那越南战争结束的本质原因乃是伦敦黄金战场的惨败导致统治精英阶层的金融“底气”损耗殆尽就难免让人觉得牵强如果世界的历史都能如此简单的推翻那全球人民二十年都活在谎言之中倒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了。 第二从金融方面来所。由于作者的文笔流畅博古通今的实例佐证它引人入胜勾起了一般读者对枯燥金融问题的兴趣这是该书的一个贡献也是值得佩服的地方。但遗憾的是我认为该书对许多经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缪误甚多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全然的相信其中的内容。虽然可以从此书大致了解金融业是如何如何重要但是我觉得若政策制定者都一味相信此言必定会导致更大的社会危机。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货币战争》读后感 第 3 页 共 4 页 天下建立繁荣的经济若没有强大的坚实基础一味建立泡沫般的金融业后果可想而知。 《货币战争》讲述了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家”如何拥有神秘的超级权力可随心所欲地玩弄王权与政府于股掌之上肆意操纵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萧条。他所讲的那些听上去令人震惊的故事都是真的吗我不知道。在世界近代金融史上罗斯切尔德家族的确曾有过很大的影响力。他们一度呼风唤雨左右逢源这些都是有案可查的。不过这个家族目前的情况如何则不太好说。作者认为如果仅按照每年6的收益率来计算其家族资产到今天大约有50万亿美元之 巨。如此庞大的资产以什么形式存在呢应该主要是金融资产。可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截止到2006年底包括各种衍生品在内的全球金融资产总值为 350万亿美元左右。这样算来仅罗家族就拥有世界全部金融财富的七分之一。坦率讲对这个数字我将信将疑。尽管数字可能与事实有出入但说西方世界是由为数极少的精英所运作我大体上还是赞成的。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就曾经指出任何时期、任何国家 的上层都是由5的人口构成的。这种被称作“布罗代尔5法则”的现象在欧洲和美国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少数上层成员中就一定包括罗斯切尔德那样的家族。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觉得《货币战争》所依据的逻辑框架看上去还是正确的不过我也同样希望作者讲述的故事纯属臆想因为这样我们便可以坚守住以往的信仰即人类大致生活在一个诚实的世界中没有被一小撮国际银行家玩弄于股掌。读完这本书不仅使我不再崇拜西方的繁荣反倒让我更加坚信真实的富强之路是踏踏实实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们整天忙忙碌碌都在为银行家打工这不公平——纳税、利息、通货膨胀......资本家对人的剥削远远超过马克思同志的想象了。老老实实的创造财富不可能比上转移财富的人。我们努力、拼搏为的是什么 总之《货币战争》受到如此广泛而热烈的关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作者讨论的问题触动了当今中国读者的神经。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了而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我们对外开放的重心是放在了贸易与投资之上而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则十分谨慎。实践证明这样做在策略上是正确的。然而时至今日既有主动的一面也有被动的一面中国已经开始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们的金融服务业正在逐步开放外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在进入中国外汇储备累积到天文数字且还在飞速增长国际国内出现资产泡沫和市场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此时《货币战争》给出了警示因而给我们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新《货币战争》读后感 第 4 页 共 4 页 鲜的冲击。
本文标题: 国际贸易专业书籍读后感(求文档: 《国际贸易竞争优势》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45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汤姆 索亚读后感1300(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红心照耀中国的读后感700字(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