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英文读后感(《牡丹亭》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18 17:49: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2

《牡丹亭》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牡...

牡丹亭英文读后感(《牡丹亭》读后感)

《牡丹亭》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牡丹亭》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牡丹亭》读后感1

  倘若要感受真挚浪漫的爱情,那必然要品读牡丹亭这部作品了。它于1598年创作,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细腻华美的语句和主人公之间美好执着的感情让人沉迷其中,感叹万千。其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足见其成就之高,并且流传于后世,特别是当中的经典名句即便在今日也是脍炙人口,让人津津乐道。

  故事的女主人公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她游园的时候触景生情,回来后在睡梦中与男主人公书生柳梦梅在牡丹亭幽会,从此一病不起,与世长辞,其埋葬的墓地建为梅花观。书生柳梦梅机缘巧合借宿观中,偶然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才惊觉这就是自己在梦中梦见与自己牡丹亭幽会的女子。夜里杜丽娘的魂魄向书生说明原委,于是柳梦梅掘开坟墓,杜丽娘得以起死回生。俩人结为夫妇,相伴前往临安。后来虽然两人遇到重重困难险阻,但他们克服难关,感情坚定,得到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

  读完此文,我不仅为他们感情得以圆满而欣慰,同时特别钦佩杜丽娘追求真爱的勇气。

  她为追求理想的婚姻所作的舍身忘死的斗争,反映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更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与价值。我们知道,杜丽娘所处的正是封建思想严重的家庭,父亲希望杜丽娘成为一位淑女,也就是在家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一切都被人为的教条所束缚,没有思想的自由,与世隔绝,压抑自己的心愿。确实如此,古代的女性在男权社会里个性无法解放,只能将失去自由的苦闷与抑郁埋藏在心底,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了,不知是可恨还是可悲。但杜丽娘则不同,即使周围布满了封建的枷锁,她仍然顽强的抵抗,特别是在梦中与书生幽会的心理愿望就反应她渴望自由的强烈诉求,最后宁愿死亡都要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值得人们歌颂。也正是她坚持的精神和执着的态度,才让她能克服世俗建起的重重障碍,最终获得她想要的幸福。这部作品正是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摧残,鼓励女性思想解放,具有很强的时代魅力。

  不得不说,这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与汤显祖华美的词藻是分不开的,我尤其喜欢里面的几句经典话语。其中一句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爱情就是生死相依、生死相随,情之所至,刻骨铭心。为爱情飞蛾扑火,即使可能没有好的结局也要奋勇一搏,这才是人间的真情。

  牡丹亭用圆满的大结局激励着无数真爱的人们,"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爱情就是这般奇妙,又这般动人心魄。也许爱情的前方道路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因素阻挠着我们,但如果我们有着杜丽娘这般不畏生死,坚强勇敢的决心,那么有情人终将突破阻碍,终成眷属。

  《牡丹亭》读后感2

  《牡丹亭》主要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跟他说他俩之间有姻缘之分,从此之后柳梦梅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又一女名丽娘,才貌出众,知书达理,喜欢读书。她读了《诗经·关雎》后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睡梦中见到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她在死前要求她的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嘱咐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后来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无疑,杜丽娘是作者的光辉创造,而《牡丹亭》主题的基本倾向也就从中体现出来。杜丽娘的形象告诉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并不像崔莺莺爱张君瑞那样,仅仅因为他“年少多情”、“一品人才”,而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杜丽娘的父母反对他们相爱,也恰恰因为他们要求天然本性的自然发展。也就是说,在她父母看来,作为一个姑娘,自己想男人,有情爱要求,本身就犯了天条。莺莺的母亲并没有这种思想,只认为她找的女婿应门当户对。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欲”:性欲、情欲,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双方发生冲突,杜丽娘于是要反抗,甚至以生命来抗争。这一冲突,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直指压制人性的封建意识,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它公然倡导人性的复苏与回归,表现出追求人性,要求个性解放的倾向,即:灭天理,颂人欲,大声疾呼冲破理学禁锢的枷锁,以求得对活生生的自然的人的体认与尊重。

  杜丽娘令人感动,不但因为她吐露了内心的情怀与对幸福的憧憬,还敢于起而行,走入梦的世界,去追求梦中情人,去实现她对幸福与快乐的向往。梦醒之后,她并不甘心放弃理想,还要去“寻梦”,还把自己的生命投入理想爱情的追索,为“情”而死,而且“虽九死而未悔”,在冥界也不曾忘情,终能因情痴而冲破生死界限,还魂复生,实现了理想的幸福,与梦中情人结合。杜丽娘的执著与百折不挠的信念,跨越千年,跨过地域,与所有等爱的人发生共鸣。纵使社会环境不容纳,道德不允许,但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幸福的想像却可以翱翔,可以像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那样去经历美好的憧憬。“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就算此生无法得到,或许,还有来生吧?

  《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以“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头,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神神鬼鬼是不足为奇的,且放开心胸去关照。汤显祖说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情到了,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看过《牡丹亭》之后开始对元代戏曲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优美的唱词。

  《牡丹亭》读后感3

  有一本书最好是在静晚上读,那便是《牡丹亭》;有一首曲最好是在高阁上唱,那便是《牡丹亭》;有一段爱情最好是在生离死别中吟,那还是《牡丹亭》。

  偷偷然折起最后一页的书角,我询问自身:梦究竟是什么?于丹说,梦只事关情结,只事关一个人心里的体会。汤显祖却道:梦里之情,何苦非真?天地岂少梦中之人耶?而我想说:梦非常简单,便是摆脱深闺大院,恍然间,见到哪个真实的自身,捡起那份遗落的本真。直言不讳罢,原先姹紫嫣红开遍,似如此附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哪家院!这便是我对《牡丹亭》深刻的怀想。

  杜丽娘,这位生在官宦之家的深闺女眷,被《诗经》中《关雎》一章所叙述的爱情小故事所触动。梁梦里,见一书生柳梦梅持柳求爱,此后欢度良辰,幽会牡丹亭畔。殊不知天妒佳眷,杜丽娘因夜有所思,情无所寄,一病不起,抱憾终身。人死之后,其妈妈将她葬在花苑的梅树下,后移至梅花庵观,丫鬟春香将丽娘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当柳梦梅赴京赶考,留宿庵观中,拾得那幅画轴,忆起梦里佳人。他不管不顾开棺处死的风险,掘开杜丽娘的墓葬,让她起死回生。几经曲折,两个人最后兴得皇上赐予婚缘,此后相随相伴,相识恩爱。假若缘定三生,就算穿越重生存亡,教人惜得一缱绻。

  《牡丹亭》与《长恨歌》不一样,它没有皇家宫苑,没有金盆玉石,仅有那芍药花开,杏花雨落,青桥青石板,满园春色,也有那一段梦回千转,相思不相负的爱情。也许假如丽娘不摆脱那深闺大院,没有看到袅晴丝吹来闲院落,摇漾春如线的风景,这一段爱情是否会锁进封尘中,不容易出现呢?不,它会出现。因为它的身后有二颗脱去凡俗的心。这便是《牡丹亭》交给我非常幸福的美好。在哪个宋明理学抑制,封建社会胁迫的时代里,杜丽娘释放个性化,追求幸福,是福还是祸?我讲,是福。封建思想让她从唯唯诺诺越来越固执英勇,勇于为爱情舍弃性命,敢于在朝堂以上据理辩驳,慷慨陈词。仅有为随意,为信心拼搏的优秀人才会越来越至情至理。我想这至情至理便是本真,《诗经》中关关雎鸠便是丽娘找寻本真的刚开始。实际上,每一个人心中有缺少不上本真,缺少不上真实的自身。丽娘不应该甘于礼教,因此她超越自我,寻找幸福;林逋不应该求生在污秽的官场,因此它隐于湖畔,梅妻鹤子;严子陵不应该安于荣华富贵因此他逐梦青山绿水,无拘无束。请相信,人有时候会很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到眼瞳在清亮也会被别人当做冰穹,光辉立在身旁,却没法被庇佑,但人有时候会因为微不足道而强劲,要是他坚信自身,超越自我,实际上人的本真很强劲。

  我想,我该再次打开第一页,由于爱情的小故事没有终点,自身的完成没有终点站。今夜,也是一静夜。

  《牡丹亭》读后感4

  在她之前,是崔莺莺,在她之后,是林黛玉,她们何其相似,而又不能苟同,她是杜丽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普普通通八个字却拆散了多少姻缘,为什么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望而不可及,为什么相爱不能相守…没有人回答,因为理学不允许,因为礼教不允许。

  古往今来,若说有情女子,当提丽娘。“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她的人生第一课是《关雎》,古人以为这是后妃之德的歌颂,是女子的闺范读本,但殊不知在丽娘眼中,这分明是一支恋歌。她正值青春,为何要日日身居闺房?她偏要走出牢笼。

  “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放其心,着甚春伤?”,丽娘偏不。游园见柳生,见后又惊梦,不到园林,又怎知春色如许,不出闺阁,又怎知相思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丽娘怎甘在幽闺自怜?父亲却怜女儿无知,“少年女子,最不宜艳妆游空冷无人之处”忙训春香,殊不知丽娘心中燃起的情分岂是春香能够阻拦。梦醒,便寻梦,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去小庭深院,去小庭深院!”丽娘自是寻梦心切,白日青天,却叫人抓不到魂梦前,痴儿自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寻也不见,寻也不见,从此时时春梦里。

  梦回人杳,闺深魂销,丽娘“泪儿几曾干燥”,可怜消的人憔悴。“春香,记起来了,那梦里书生,曾折柳一枝赠我。”短暂欢喜却转心焦,“则怕呵,把俺年深色浅,当了个金屋藏娇”,日思夜叹,因何一病,起到半年。父忧泣,忙请人禳解拿药,可奈,“世间只有娘怜女,天下能无卜与医!”。人间奔忙,只为阴阳,折柳情人不在,谁能禳解。

  不颦不笑,哀哉年少。“世间何物似情浓,整一片断魂心痛”,冷雨幽窗,灯落人亡。丽娘一病,终是魂归冥,魄归泉,人间不见,阎浮殿里,冥判其阴司数未该,魂魄任来归。

  彩云扶月上,青鸟闲来往,丽娘寻的柳卿,冥界人间穿行,柳卿亦起深情,长夜难过,无眠清坐。“夜传人鬼三分话,早定夫妻百岁恩”,柳生欲复丽娘生,此生只为丽娘人,行到丽娘身没处,手披荒草看孤坟。可叹情缘,沧海不负桑田,牡丹亭内,人又如故!“我便是柳梦梅,小姐,好生将息去。”

  叹情丝不断,梦境重开,久尘埋,又出烟花界。丽娘妻柳郎,“柳郎,今夜方知有人间之乐也。”

  “喜的一宵恩爱,被功名二字掠开。好开怀这愈酒三杯,放着四婵娟人月在,立朝马五更门外,听六街里喧传人气概。七步才,登上了寒宫八宝台。沈醉了九重春色,便看花十里归来。”,闺阁不知戎马事,丽娘不知。丽娘走上朝廷,才知道它比冥殿可怕。

  三生石上看来去,万岁台前辨真假,姻缘姹,一曲终了,“状元柳梦梅,除翰林院学士,妻杜丽娘,封阳和县君。”牡丹亭下,千愁万恨已过,有情人还魂情人应。

  圣人理学,封建礼教,强压的是人性,人可无情?情可应缚?丽娘的爱情偏要循心,哪怕三年埋土下,亦要寻郎,死亦要复生。书中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但凡提到丽娘二字,总不免想起黛玉,二者皆活在封建礼教下,所谓的爱情从来不被世人认可,婚姻大事,定当听从父母,或门当户对,或为联姻之棋子。像丽娘追求梦梅,像黛玉渴望宝玉,丽娘的反抗胜过崔莺莺,而黛玉,又胜过丽娘,只是丽娘的反抗有果,她最终得到了幸福生活,而黛玉却含恨而死。

  有多少压迫,就会有多少反抗,封建之“理”又怎能大过“情”这一字,可终究,一句“存天理,灭人欲”,一句三从四德,还是离了多少鸳鸯,还是让普天之下少了多少爱情佳话。无论是谁,都没有阻挡有情人终成眷属,阻挡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权力,也没有束缚女子,束缚大好年华的理由。

  一曲牡丹亭唱尽世间多少凄凉和荒唐,世间何物似情浓。

  《牡丹亭》读后感5

  高中买了西厢记没看完,只知道里面的一些诗句很美。这次花了好几天把牡丹亭而且连着注释好好地过了一遍。其间数度停顿,每一阶段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开头很顺当,书我已经还了,我不能够说出在具体哪个地方我如何如何,大概讲十几回的时候我觉得不就是做了个梦嘛,犯得着大费周章铺演成戏么?但这也只是暂时的。故事是建立在一系列巧合之上的,所谓无巧不成书是也。结尾大团合结局让我不怎么满意,觉得不够深刻也不现实。能有这样的结局绝对是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奇迹。只要中间哪个环节稍微合常理一点,比如柳梦梅怎么就到了梅花庵里头呢?恰巧就是在南安界内一座桥边滑倒,恰巧就让陈最良碰上,如果没碰上呢,就不会进梅花庵,就不会进那后花园,戏也就完了。

  这类不可思议的碰巧的事层出不穷,我直想真要来实践一番,还不得要NG几百万次才可能有一次成功?不过,故事就这么安排了,就这么巧,咱们也不怎么追究了。可喜的是汤显祖的文字功底诗词素养十分了得,全出剧都用唱词写了出来,很美。而且杜丽娘的形象确实光鲜可爱。柳梦梅虽爱吹嘘自己是擎天柱现世宝,但巧的是他就真能中上状元。对杜丽娘也算痴心一片,有几分可取之处。陈最良的形象从头到尾塑造得也是很成功的。杜家有良好的家教,我对杜宝的印象也不错,对妻女都很有感情,也还算恪尽职守。就是淮城一役解围那当口,我以为会使出什么妙计,不想就写两通信去打发溜金王和他夫人,不承想居然还真给打发走了。那也真是巧了。在最尾一出里杜平章的表现尤其惹眼,在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很好地坚持了人类的理性判断。众口一词都说女儿死了三年给柳生挖坟救了回来,起死回生,柳生还登堂入室没打声招呼把婚就给结了(这很有违于当时的风俗传统),我当时就想杜平章快快认了女儿女壻这大团贺结局就愈发地无趣了。没想到平章老先生还不依不挠,力排众议,坚持理性判断,不为情所动。稍微换一个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不相信一个人在埋在地里的棺材里待了三年还能起死回生,换我我就不信。当然杜老爷出于维护自家声誉,风纲纪常的考虑不能说绝然没有,但我想这不是主要的。杜老这一番坚持不仅表现了杜老为人正直刚正的作派,还让整出剧在最末尾形成了一个连绵的小高潮。汤显祖不愧为剧作一大家。

  回转头说一下柳梦梅,柳生在我看来绝对不同于一般的文弱书生。有一处表现得很明白,他乃壮男子也。杜小娘出坟还阳,身体虚弱,急需安神调养。石道姑问陈绝粮安神药。陈绝粮回说壮男子裤档布烧成灰服了,百试百灵。这光荣的任各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到柳生身上。柳梦梅毫不含糊,当场就剪了下来烧灰入水给杜小姐服了,结果证明是有效的,这说明陈最良三代传医名不虚传之外,更雄辩地说明了柳生果真一壮男子也。还有在中山岙见宝打秋风,淮城闹宴顶撞杜老爷,没几分勇力是做不到的。

  相当久一段时间之前,R跟我聊到杜丽娘跟柳梦梅,当时我未曾读过原著,对故事很不了然,心中惭愧。看得出R是以为我自应当知晓的,那时我不够坦诚没说我不曾读过牡丹亭。而今读罢,身心舒畅。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头,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神神鬼鬼是不足为奇的,且放开心胸去关照。汤显祖说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情到了,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牡丹亭读后感:幻化之境,却道真切

   幻化之境,却道真切

——读《牡丹亭》有感

  因情生梦,因梦生戏。

  人生如戏,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接触《牡丹亭》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戏曲,而是儿时看电视剧《少年包青天》里有一集关于牡丹亭少女的情节,那是一张牡丹亭少女图,虽然那幅图与《牡丹亭》没有关系,但正是这幅图让我对“牡丹亭”这个名字记忆犹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到过《牡丹亭》这一戏曲,才知道了《牡丹亭》这千古一梦。对于热爱古代传统文化的我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宝贵的资源。我喜爱戏曲,喜爱古代温文尔雅的礼貌,喜爱风静而安的生活。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句是《牡丹亭》中最著名的词句,一个千金小姐,对于自己身边的环境却毫不知情,这虽然看起来很可悲,但正是这样一个角色设定,使得故事有了发展下去的动力,才会让他们的感情显得真实而深刻。只是一个浅寐,便引出了情之缘,梦中的幻化之境,似真似假,迷迷幻幻,让人分不清,但就是在这一片幻境之中,他们却相遇相知相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只有汤显祖敢于这样的想象,梦中情人在生活中固然是会有的,但因相思而逝,又因相思而生,这样一种敢爱敢恨,穿梭于生死之间的纯情却是难见的。一份感情可以写的轰轰烈烈,可以写的荡气回肠,也可以催人泪下,但幻化之境本就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而汤显祖却能巧妙运用这一特殊环境勾画出一曲千古真情,一个人为爱可以死,然而为了爱又可以复活,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爱。正如汤显祖自己的评价“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追寻爱情,总在说着不相信爱情的话,但是何为爱情呢?我们的所谓的爱情真的是爱情吗?爱情又该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般的甜蜜诺言,还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又或是待失去后才有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悼念,执子之手的那个人最终可能选择了别人,为伊憔悴的人也渐渐远去,思量的人最终也有了新的归宿,我们只是在怀念爱情。因为社会变化的太快,我们已没有一花一净土的宁静之心,快餐似的爱情让我们渐渐迷失,我们最终也陷入了一种幻化之境,雾里看花,水中看月,谁能分辨真假,我并不是要抨击当代人的爱情观,只是想说很多事物是我们并没有真心对待,传统的东西我们抛弃的太多。

  还记得小时候丰收的时候村里面都会有戏曲表演,那是我对传统文化喜爱的起点,那时候总觉得戏服很美,就连上面的一针一线看着也很美,蝴蝶的花案,柳枝的纹理都在当时的脑子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特别是觉得那舞步,一颦一笑,看着都是那么地优雅婉转,仿佛世间的美皆聚集于此。时间的推移,不只带来了现代文明的传播,也带走了传统文化的美丽,现代舞取代了传统戏曲,舞台上出现的是一个个浓妆艳抹的演员热辣的舞蹈,魂牵梦萦的优雅台步不见了。总觉得是惋惜的,可是也没有人去关注到这点,来到了大都市更是见多了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那一股骨子里的韵味也渐渐失了。是人自己抛弃了自己。

  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是关于假的消息,于是人们都转向梦,梦总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吧,其实几百年前的汤显祖也是这样的,现实对他也并不公平,所以他也就把自己的一腔想法投注于梦中,在他的梦中他又为杜丽娘构建了一个梦,因为杜丽娘也是一个不得自由的人,她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尽管是梦,却是展现人最真实的好去处,在梦中她不再是软弱无力、温婉贤淑的千金小姐,而是一个展现自我,追求幸福的小姑娘,她的活泼俏丽在梦中一一呈现,这情这爱却都是真切存在的。汤显祖也是借这样的梦来表达自己特立独行、不与世俗同流的决心吧。

  剧本中有着太多的优美词句,直到现在都还是让人为之魂牵梦绕。“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入骨”这句似乎是模仿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样一种刻骨的相思之情,真切之意溢于言表。“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很美的句子,却有一丝为美人惋惜的哀伤。当时惊叹于这句,感慨了许久。关于青春与岁月,永远是让人神往的话题。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如果你不能成为我的诗,那么我也不能变成你的梦,幻化之境中却是一片真切,千古一梦牡丹亭,换得真心与白头。

   延伸阅读:牡丹亭经典语句赏析

  1 “虽则俺改名换字,俏魂儿未卜先知?定佳期盼煞蟾宫桂,柳梦梅不卖查梨。还则怕嫦娥妒色花颓气,等的俺梅子酸,心柳皱眉,浑如醉。” (第二出,言怀)男主人公柳梦梅改名的原因是因为梦见了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与后文中杜丽娘春园梦柳生相应成趣。情节既然相互对应,那么这段文字就是对后文的伏笔了,所谓人未见而心为所恋。比较有趣的是汤显祖非常善于运用诸如“花”,“梅”,“柳”来比喻人心。“梅子酸”,“心柳皱眉”还嵌用剧中人物的名姓,达到谐意的效果。因此既表现出了柳生对期望见到梦中情人的迫切心情,而且用语对象的指示十分鲜明而透彻。

  2 “经史腹便便,昼梦人还倦。欲寻高耸看云烟,海色光平面 。”(第六出,怅眺)前半句口语化很强,显得通俗;后半句又有着唐代诗歌的意境。可以说俗中见雅,是《牡丹亭》全剧的特色所在。柳生的这句感叹也代表了古代读书人在未入第之前的矛盾心理:饱读诗书却于国于家没有大的作用;渴望攀高门又有点力不从心,但还是有着飞黄腾达的理想和追求,因此还是在积极入世。“经史腹便便”这一分句很有调侃意味,它出自《后汉书》卷一百十上本传。

  3 “ 老书堂,暂借扶风帐。日暖钩帘荡。呀,那回廊,小立双鬟,似语无言,近看如何相 ?”(第九出,肃苑)这是老腐儒陈最良的台词,书堂,扶风帐,钩帘,回廊,距离永远及近,只点出几个物象,老翁漫步走进的情态就显得非常有层次感了。另一方面这也表现出陈最良书读得老眼昏花,竟连杜丽娘得贴身丫鬟梅香也分辨不清了。陈最良这个形象有点像《儒林外史》中得某些人物,他三年一考,考了十五次还只是一个小秀才,经史子集的寒窗苦读另他对现实生活一窍不通。可以说他是青春被科举制读葬送,思想被封建教条僵化的老学究的典型,对于全剧来说也是很可怜的小人物。

  4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响,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阁怎便把全身现。 ”(第十出,惊梦)杜丽娘的这段台词体现出了小女人的小心理,可以认为是她春情萌发心理的最细腻描写,“没揣”就是蓦地,没意识到的意思,菱花指代铜镜,这里采用比兴的手法将镜子拟人化,“迤逗的彩云偏”言外之意,就是这拟人化的镜子偷偷地照见了她,害得丽娘羞羞答答地将发卷也弄歪了。似乎铜镜在杜丽娘的心里已经变作男孩子的面庞,对美丽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这种以比兴的手法塑造,颇有情趣。

  5 “莺逢日暖歌声滑,人欲风情笑口开。一径落花随水入,今朝阮肇到天台 ”(第十出,惊梦)杜丽娘在后院生活了十八年,却连后院的花园也没来过。这还是在小丫头梅香的发现下,丽娘第一次来圆中赏玩。满园的春色正象征了她爱情的到来,在睡梦中,柳梦梅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柳梦梅也正是吟诵着这一首诗走进了她的心房。“今朝阮肇到天台”摘引自元杂剧《误入桃源》里的典故,指刘晨、阮肇二人在天台山桃源洞遇见仙女以后,又回到人间。后来重新到天台山去找寻仙女。柳梦梅,杜丽娘之间也是由梦境里的初见,回到现实,之后又是病死后的丽娘借以柳生的帮助,魂魄重归阳世。这就同刘阮的典故产生美学上的“拟照均衡”效果,梦境与现实,阴阳两世,扩大了剧本的时空表现力。

  6 “他青梅在手诗细哦,逗春心一点蹉跎。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 第二十六出,玩真)成语活用是《牡丹亭》台词的另一大特色,“画饼充饥”的原喻有名无实。结合上下语境,这里指柳梦梅得到杜丽娘遗留下的画像后,聊以自慰的意思。“望梅止渴”比喻可望不可及。《三国演义》和《世说新语》中都有典故,而在这里则与杜丽娘的题诗“不在梅边在柳边”相对照来比喻对爱情的徒然渴望。

  7 “ 喜的一宵恩爱,被功名二字惊开。好开怀这御酒三杯,放着四婵娟人月在。立朝五更门外,听六街里宣传人气概。七步才,登上了寒宫八宝台。沉醉了九重春色,便看花十里归来。” (第三十九出,如杭)这是杜丽娘重生后,同柳梦梅到临安赴考激励柳生的话,大家可以看到,这段台词以从一到十的数字为线索,将夫妻恩爱之情,对功名利禄的向往,街市景致,荣登科考榜首,喜悦而归等多个情境串联起来,文词随着数字的累加而显的铿锵有力。类似的句法结构在元杂剧《迷青锁倩女离魂》中也能看到。

  8 “从今后把牡丹亭梦影双描画。亏杀你南枝挨暖俺北枝花。则普天下做鬼的有情谁似咱。 ”(第五十五出,圆驾)《牡丹亭》大团圆的结局代表着的正是和《西厢记》同样的主题,那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对有情人忠诚眷属的美好祝福,“普天下做鬼的有情谁似咱。”这样的反问也透露出杜丽娘的自豪之情。正如汤显祖在自序中说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也正是这种“至情”成就了柳杜二人浪漫迷离的爱情。作者为什么要以情字贯穿全剧,因为当时的封建社会无情,这点我们从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在最后也没有直接认他的女婿这一情节中能够看到,这也多少反映出作者对于当时封建礼教守旧与顽固的无奈心情。总之,《牡丹亭》是以有情人的故事鞭策无情的社会,这就是这部旷世奇作最核心的主题。

《牡丹亭》读书笔记

李琨

明代杂剧家 吕天成 评《牡丹亭》:“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牡丹亭》作为明代传奇发展最高峰的标志,除了本身的文学魅力之外,词曲间还隐含着更多内容——汤显祖对时代的批判、对女性的认知、对人本身的重视、对至情的宣扬……《牡丹亭》虽已穿梭百年,其光芒却依然不减,就其历时性传播及当代意义的分析的必要性凸显出来,或许可为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借鉴意义。在本读书报告中,我将从四个角度分析、总结读《牡丹亭》后的感受。

中国古代婚恋观

“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此句可知,杜丽娘此时已十六岁,到了及笄之年,却并未举行“加笄”的成年礼,因为明代女子许嫁后才可举行笄礼。从古代民俗学角度而言,加笄意味着亲长对少女的监护结束,少女的婚恋权力被大众认可,且像杜丽娘般官宦人家的女子,出嫁前必须举行成人礼,否则不得成婚。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丽娘的唱词中多次提及自己的年龄(第十出《惊梦》、第十四出《写真》、第二十八出《幽媾》)。所以杜丽娘在唱词中反复强调自己的年龄,是为了为自己“早成佳配”寻得合法依据。

不得不说,宋元明清时期,女子早婚早嫁已是社会普遍现象。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说:“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其婚姻之订,多在临时。近世婚娶已早,不能不通变从时。男女订婚,大约十岁上下,便须留意,不得过迟,过迟则难选择。”由此可见女子早婚是明清民间普遍的习俗,曾经“女子二十而嫁”的理论逐渐站不住脚,与时俱进为“通变从时”,丽娘之呼声也有了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

但丽娘的父亲杜宝却不承认女儿已经情窦初开,断然否定并予以驳斥。“【老】看甚脉息?若早有了人家,敢没这病。【外】咳!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儿点点年纪,知道个什么呢?”(出自《牡丹亭》第十六出《诘病》)杜宝用记录先秦礼制《礼记》中的规范来教育当代女子,不愿女儿早早出嫁,与他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有关——他决心要把女儿培养成“名门一例”,以确保来日“父母光辉”,光宗耀祖。

对婚嫁时间持不同意见的实质在于女子无婚姻自主权,女性地位的低下。女性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颗棋子。个人的意志情感并不重要,价值在于对整个布局的作用。女性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拥有选择的权力,只得听从安排,委屈意志。《礼记·祭法》有言:“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这种说法所服务的,正是以“尊祖敬宗”为支柱的宗法制度。虽也承认人“含天地阴阳之灵,有哀乐喜怒之情”,但绝不主张个性的发挥,而是强调必须垂范以节,克之制之,服从家国利益;婚姻文化中,则须导之以孝祖,终之以治国,也就是“崇高天地,虔敬鬼神,列尊卑之序,成夫妇之义,然后为国为家,可得而治也。”探究明朝女性的地位,便不得不提对明代女性贞节的要求,在宋明理学、三纲五常的思想迫害下,她们被要求贞洁高于生命,人格遭受了严重压抑。据董家遵先生统计,明代守志的节妇有27141人,是历代节妇综合的45倍;殉身的烈女有8688人,是历代烈女总和的14倍,可见明朝女子被压抑折磨到了何种地步。

已多次明示丽娘年龄,为何又提起及笄?固然非作者闲笔带过——而是为了以合理的婚俗反抗残忍的礼教,强调人欲,对抗封建统治下对女性的压制。汤显祖在《牡丹亭》里涉及到的关于女性的社会问题,体现了他对女性独立人格和人生价值的认识、对实现正当欲望的渴求与期盼,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汤显祖的至情观

五代词人韦庄的《谒金门》一词下,汤显祖也评价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闲抱琵琶寻旧曲’,直是无聊之思。”提起牡丹亭,最有名的还是《牡丹亭记题词》中的这段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一句作为凝练的主旨句,将汤显祖的至情思想从整体分为三个阶段:情起(“情不知所起”)-情深(“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情至(“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情不知所起”,汤显祖是否真的不知情从何起吗?实际上,丽娘的情起并非偶然,而是有一个缜密的过程:花鸟逗引、诗经感化、对镜自怜、游园慕春。《礼记·乐记》中有言:“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强调外在环境对主体的影响和干扰。分析这一过程可发现,汤显祖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感说”。只是他在此基础上将物的范围扩大,延伸到客观教化上来,具体而言,则是丽娘的闺房视野。

“情不知所起”,是汤显祖“至情”思想的一部分。《牡丹亭》通过丽娘与柳生之间萦绕在生死虚实中仍无法断绝的爱情,完整的展现了汤显祖的“至情观”。情,人人皆有,贯穿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而至情,是有情的最高境界。宣扬纯粹的真情,由汤显祖在《牡丹亭》的咏叹中独家演绎,作出阐释。至情观不仅贯穿着汤显祖整体的艺术思想,更是在明末清初与作为官方思想指南的程朱理学针锋相对,反对“存天理,灭人欲”,肯定人的正常情感和欲望,提倡汤显祖本人所坚信的“情”与“真”。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至情所在,即使《牡丹亭》诞生于明万历二十六年,但仍能在今天让我们仍流连于文字之中,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
自我意识觉醒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家 沈德符 《顾曲杂言》中评道:“《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另一部著作《西厢记》中,崔莺莺由于性格之故,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不会不顾一切,她深知自身力量有限,难以与外部势力抗衡,因此,崔莺莺的“情”主要靠外力推动,为两人的感情发展扫除障碍。而与西厢记中崔张爱情靠外力推动不同,杜丽娘之情由内而外生发,在追求情的过程中是主动的——这便是杜丽娘自我意识觉醒的象征。

杜丽娘自我意识的觉醒离不开内外两方面的推动力。分析外因,自然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汤显祖所在的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为思想革新做好了铺垫。杜丽娘之父是固执封建家长的代表,以自己夫人甄氏为范管教女儿,情腐儒陈最良为丽娘讲书,丽娘被强行灌输各种“闻见道理”。而陈最良的第一课《诗经》首篇《关雎》,没有授以封建妇德的坚定信仰,反而触发了少女对情爱的渴望。在宋明理学的蒙蔽之下,有压迫就必然有反抗,以李贽为代表的针砭时弊的思想家涌现,肯定人的正当欲望,反对封建理学对人思想的封锁与控制,助推当时的社会前进,为紧闭的思想空间打开窗口。汤显祖在《光霁亭草叙》中说:“童子之心,虚明可化。乃实以俗师之讲说。一入其中,不可复出。使人不见泠泠之适,不听纯纯之音。”汤显祖受李贽影响较大,其中的“俗师之讲说”和“薄士之制义”就是李贽所提出的“闻见道理”的具体化,批判后儒的经学说教。可见当时理学之高压,思想之禁锢。汤显祖一生仕途不顺,满腔热情考取功名却被官场的阴暗打退,无法实现个人价值。在李贽等人思想的影响下,他的思想中包含许多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激进成分。汤显祖将其注入杜丽娘的形象之中,贯穿在封建礼教对一个鲜活生命的摧残里。美好的梦境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苦闷而彷徨的花季少女生命力喷薄而出,唤起对自我价值的关注与认知。

分析内因,一方面是戏剧中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牡丹亭》隐含的哲学思考:探寻人为什么而活。《牡丹亭》与《西厢记》相比,悲剧色彩就更加明显。杜丽娘游园美景时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境遇便发出哀叹,现实中的强烈的失落感最终在梦里得到弥补。仅观戏剧情节本身,杜丽娘跨越生死几经波折所渴求追寻的也许只是柳郎,只是爱情,但其实并非如此——还有她一直被忽视禁锢的青春,以及生的意义。她的痛苦和失落表面上源于青春的渴望,深层来看,她的苦痛和失落则是源于这一哲学问题,源于作为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省——自我意识的觉醒。思索人存在的价值,重视人本身,与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西方文艺作品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主旨更为贴近,这也是我国戏剧影视未来需要持续着力发展的方向。
《牡丹亭》的历时性传播及当代意义

汤显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自我评价说服力不强?明末文人张岱在《嫏嬛文集》中赞道:“灵奇高妙,已到极处。”传至清代,著名文人李渔更是称其“脍炙人口”“意深词浅”。《牡丹亭》以其独特的价值流传至今,除了其原本的剧本外,还出现了各种改本、评本、戏曲、影视等表现形式。

明清时代,《牡丹亭》的文本传播集中于评点本、改编本以及其对明清时期其他文学作品的影响。评点本中较为突出的是三妇评本。不仅印证了牡丹亭一直盛传与闺阁女子间,还是古代女性涉足诗词、戏剧评论的凤毛麟角。改编本众多的原因在于牡丹亭由于作品自身的限制,搬上舞台无法完全按照原本演出,基于舞台表演的要求、条件,对其词曲、结构进行了一定改动。上述都是牡丹亭在古代的直接传播行为。牡丹亭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明清的许多戏曲、小说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受其影响的明清传奇多达七十余本,再次提及或引用其中语句的小说话本更是不胜枚举。连文学巨制《红楼梦》也多次提及(第二十三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黛玉侧耳细听牡丹亭)。由于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限制,明清时期的牡丹亭主要以文本传播为主,明代亦有昆曲演出和清唱,清代戏曲表演折子戏盛行。

近代,《牡丹亭》成为昆曲的代表曲目,以舞台演出的传播形式为主。现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不断更新,经典的昆曲形式也重新整排编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走出国门,电影、电视剧的表现形式也使人们燃起对这部经典著作的兴趣——《牡丹亭》在新时代焕发着自己的活力与生机。

从最初的文本传播和戏曲传播,发展到后来现代的影视传播及更丰富直观的舞台表现形式,《牡丹亭》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加之作品本身的思想深度、艺术魅力以及在历时性传播过程中所积累的新内涵,使得经典本身穿越百年,依旧能被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受众接受,而未失传。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牡丹亭》历时性传播的当代意义,应在坚守经典文本的文学、诗学价值,理解作品涵义的基础之上,采用多元化方式传播文学经典,与时代特点、热点相融合,不消解其本意的前提下创新演绎方式、利用方式,保持作品的生命力与活力。
文献参考:

[1]李琦.中国传统戏曲海外传播策略初探[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

[2]张雪莉.《牡丹亭》评点本、改本及选本研究[D].复旦大学,2021.

[3]王燕飞.二十世纪《牡丹亭》研究综述[J].戏剧艺术,2005(04):33-43.

[4]田甜.《牡丹亭》的明清女性读者群研究[D].复旦大学,2009.

[5]宋俊华.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J].文化遗产,2009(03):34-41+132.

阅读《牡丹亭》心得感悟

   阅读《牡丹亭》心得感悟

  文明礼貌月又开始了,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又不是的报贴随处可见,最显眼的一条便是文明恋爱。虽说进了中专校,谈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但要论起文明来,恐怕就差远啦。我和大家分享的阅读《牡丹亭》心得感悟材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阅读《牡丹亭》心得感悟一

  有一本书最好在静夜里读,那便是《牡丹亭》;有一首曲最好在高阁上唱,那便是《牡丹亭》;有一段爱情最好在生离死别中吟,那还是《牡丹亭》。

  悄悄然折起最后一页的书角,我问自己:梦到底是什么?于丹说,梦只关乎情怀,只关乎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汤显祖却道:“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而我想说:“梦很简单,就是走出深闺大院,恍然间,看到那个真正的自己,拾起那份遗落的本真。”直言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附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便是我对《牡丹亭》最深的怀想。

  杜丽娘,那位生于官宦之家的深闺女眷,被《诗经》中《关雎》一章所描述的爱情故事所打动。梁梦中,见一书生柳梦梅持柳求爱,从此共度良辰,幽会牡丹亭畔。然而天妒佳眷,杜丽娘因夜有所思,情无所寄,一病不起,抱憾终身。死后,其母亲将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后移至梅花庵观,丫鬟春香将丽娘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当柳梦梅赴京赶考,留宿庵观中,拾得那幅画卷,忆起梦中佳人。他不顾开棺处死的危险,掘开杜丽娘的坟墓,让她起死回生。几经波折,两人最终兴得皇帝赐予姻缘,从此相伴相随,相知相爱。倘若缘定三生,即便穿越生死,教人惜得一缱绻。

  《牡丹亭》与《长恨歌》不同,它没有皇家宫苑,没有金盆玉器,只有那芍药花开,杏花雨落,青桥石板,满园春色,还有那段梦回千转,相思不相负的爱情。或许如果丽娘不走出那深闺大院,没有看见“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的风光,这段爱情会不会锁进封尘中,不会出现呢?不,它会出现。因为它的背后有两颗脱去世俗的心。这便是《牡丹亭》留给我最美好的梦幻。在那个宋明理学压制,封建胁

  迫的年代里,杜丽娘解放个性,追求幸福,是福还是祸?我说,是福。封建思想让她从唯唯诺诺变得执着勇敢,敢于为爱情放弃生命,勇于在朝堂之上据理反驳,慷慨陈词。只有为自由,为信念奋斗的人才会变得至情至理。我想这至情至理就是本真,《诗经》中“关关雎鸠”便是丽

  娘寻找本真的开始。诚然,每个人心中有缺失不了本真,缺失不了真正的自我。丽娘不应该甘于礼教,所以她突破自我,寻找幸福;林逋不应该求生于污浊的官场,所以它隐于湖畔,梅妻鹤子;严子陵不应该安于富贵所以他逐梦山水,无忧无虑。请相信,人有时会很渺小,渺小到瞳孔在清澈也会被人看成冰穹,光明站在身边,却无法被庇护,但人有时会因渺小而强大,只要他相信自我,突破自我,其实人的本真很强大。

  我想,我该重新翻开第一页,因为爱情的故事没有尽头,自我的实现没有终点。今晚,又是一静夜。

  阅读《牡丹亭》心得感悟二

  白先勇的这出《牡丹亭》我在高考之后看过完整版,这次在汕大演出的是删减版,四个小时的内容删到两个小时,但因为原剧情比较拖沓,删后反而内容比较能够衬托《牡丹亭》本文的美,要让我选的话,我宁愿看后者。

  当年看《牡丹亭》时,表演柳梦梅的演员还带着书生的青涩,现在他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已经成熟了,技巧与经验弥补了他逝去的青春感,尽管那是最宝贵的。

  身边一个8-9岁的小姑娘好像接触过昆曲,在我身边的空地上学着台上的演员在跳舞。我觉得她比台上的任何人都要好看。

  白先勇对美有一种把握,服装和布景很用心,行头上的水钻用的很好,很漂亮。本来是要用点翠的,太残忍,没有用,看起来也还好。

  白先勇对宋朝的画应该有研究,舞台的用色很淡雅,整体配色有种宋徽宗画中的那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如果要说美中不足的话就是提词器之前出了问题,只有一边有,治好了我多年的颈椎病。

  另外台词的英文的翻译让我看的真的尴尬,“我柳梦梅在广州科场也是数一数二” ,"广州科场"翻译成很俗的"circle",这还是全篇翻译里难得的意译,其他内容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照着崩。

  英文虽然有那么大的“权力”,但它的翻译却没有那么美,莎士比亚有朱生豪,汤显祖有谁呢?

  在北京看于魁智的时候,我总觉得京剧有一种端着的感叹,但在白先勇的《牡丹亭》的时候,青春版里有很多台词的选取,包括青春版的节选版里,都有一种倾向于柳杜之间,家国之感轻带留痕即止。

  他的文风,还有这出剧里,有一种汪曾祺的“思无邪”的感觉,杜丽娘一梦而亡,实为说不出口的“春梦”,柳生虽为状元郎,但为爱人改名是抛弃宗祠,与丽娘同窗已破礼法,也是说不得的。

  但他能表现的那么天真。很像《大淖记事》,还有汪曾祺晚期的一些写“变态”的作品,伦理之外,人情之中,带着一种温情,一种美学的感受,以对人的关怀和关注为底色。

  白先勇好像说过自己是同性恋,他自身的经历,可能让他对这种爱恋的感觉更加敏锐,也能够更加体谅,带着一种温柔。

  我曾是《荀子·隆礼》中,对理性的信徒,像无情的加尔文,那是一种可贵的秩序与单纯,但人没有那么简单,忽视人的爱和人本身的美的单纯有可能变成可怕的东西,它是人最根本的观念,限制人,甚至是是杀人的绞索。

  美和爱是重要的,CS·路易斯在《人之废》里说:

  “当我们把树砍成木材,它就不再是德律阿德斯(森林与树之神)……伴随天文学之发展,星星失去神性;濒死之神灵,在化学农业中无立足之地。”

  休谟说:“理性是情感的奴隶。”

  休谟的思想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中地位不高,也许是时候反思他了,理性应该以人作为前提,它不能凌驾人与自然之上。

  虽然我这么说着,我没有做到。

  阅读《牡丹亭》心得感悟三

  爱情,一直以来都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最美也最悲凉的一句祝福,天下有情人,有多少能此生不渝,相伴白头偕老的?无论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中国的梁祝化蝶,都只开了爱情的花,来不及经受现实生活中风吹雨打的考验。他们的爱情,也因之而永恒。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恐怕是古今所有爱情故事最深刻的一条主线。《牡丹亭》中更是如此。爱情,能让生者为之死,死者为之生,何等壮阔的情怀。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永恒的爱情呢,当然是有的。但粗糙的现实生活总会使爱情之火渐渐熄灭。虽然爱情是男女两个角色共同分担的,但主角却往往是女性。女人为爱而生,这话不假。也因此,爱情的悲剧往往发生在女性身上。女人在爱情中艰辛成长,最终,实现真正爱情的,也往往是女性。

  看过《胭脂扣》的人大概都会被如花的痴情所打动。她与十三少,相约死后重逢。然而,五十年过去了,依然是她一个孤魂野鬼。她的十三少在人间混迹,潦倒不堪,也早把她忘记。对爱情的信仰让如花最终如愿见到了她朝思暮想的昔日情人。然而她看到的,却是一个邋遢的早已忘却他们之间惊心动魄的爱情的陌生人。当如花心碎地离开,她该知道,爱情,只是她一个人的一场执着梦。 里尔克曾谈到爱,“女人对爱无限投入,而从不或是几乎从不要回报。”

  爱情给予女人的,女人反过来哺育爱情。她们令爱情荡气回肠,地久天长。

  无论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还是现代的张爱玲,为爱义无反顾,痴情一世,还有大家熟悉的刘若英,她们都不惜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爱,来行动爱。杜丽娘是勾画的理想人物,可以在作者的美好愿望里而起死回生。现实中的人呢?张爱玲伤心独自,刘若英形单影只,然而,不变的是她们同样永世的爱,生活可以破碎,孤单可以不避,但爱却永远不可以熄。

  每个时代都有它那个时代的爱情面目。女人,不是失去了为爱牺牲的能力,而是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改变着我们的爱情观,也在改变着我们时代的女人们。 西方女权主义的浪潮似乎给了爱情主题一个严重的冲击。虽然女子可以自由去爱,与男子同样平等地爱,但却让爱的实质第一次遭到了怀疑。爱情泛滥得可以,真情却少有几分。女性觉醒了,但爱却进入了低潮。是男人的危机感让爱变得不再可靠,还是自古以来流淌在女人血液中的爱的不够坚定?

  在物质可以代替一切的经济时代,女人如何寻求并捍卫自己的爱情?似乎很难答案。

  爱情可以不请自来,但真情却在利益当中逐渐流失;交通交流方便快捷了,但思念却成了奢侈的消遣。有多少人还会为自己所爱的人茶不思饭不想的呢,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只成了古话文中的凄美背景。婚姻才是主题,嫁一个可靠的人,有一个终生的饭碗,爱情似乎就可以见鬼去了。校园里的爱情也已经乌烟瘴气,及时行乐的观念已经深深烙进我们这代人的思想,生存的压力使女人们委屈甚至弃置自己的爱情理想。

  女人,终究是为爱而生的,而使她们改变的,使爱情快餐化功利化的,恐怕也有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吧。(仅供参考)

  阅读《牡丹亭》心得感悟四

  《牡丹亭》一部中国经典古代小说,出生在昆曲发源地的我,也曾有幸看过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戏曲。但由于年龄过小,一直未曾领略其精髓。如今我已是一名中专学生,再次拜读这本小说,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翻开已开始泛黄的书页,想来是有些年数了。《牡丹亭》这本由汤显祖创作的小说,语言细腻,文辞华丽。由于阅读了大量的现在言情小说,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爱恋,多数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而这部小说颠覆了我的看法,柏拉图式的爱情可以存在。杜丽娘一个有着聪慧之姿,落雁之貌的女子。一日在丫头春香的怂恿下决定去游园,游园前还打扮了一番。打扮本是为人看,但她说“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又怕被人看见。这确实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 状态。“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

  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带着无限的伤怀杜丽娘回到了自己的闺房,不一会就觉得乏了,伏于案几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正因为这一睡,改变了她的命运,在梦中他梦见了一英俊潇洒的少年郎,两人情意绵绵,私下定了终身。在那之后丽娘因情而病,因病而死,真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丽娘死后葬于梅花树下,虽在冥界仍不忘寻觅梦中情郎,历经千般苦难,终得大团圆。

  文明礼貌月又开始了,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又不是的报贴随处可见,最显眼的一条便是文明恋爱。虽说进了中专校,谈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但要论起文明来,恐怕就差远啦。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中学里恋爱的开始,便意味着分手的结局。我看就是最好的说明。

 

本文标题: 牡丹亭英文读后感(《牡丹亭》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288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祖国高于一切的读后感(《祖国高于一切》读后感)青少年论坛会 读后感(四年级青少年普法教育专家讲座的读后感怎么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