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大设计》读后感2000字,编者按:霍金的著作之一《大设计》向大众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展望与思考,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砚墨的读后感吧!,...
霍金《大设计》读后感2000字
编者按:霍金的著作之一《大设计》向大众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展望与思考,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砚墨的读后感吧!
一
本能的, 所有的参照物都是自身,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此时此刻自己及自己所在的当下的各方面状况的综合。
对于同一物种人类,年轻衰老、贫穷富裕、高大矮小、聪明愚笨等,我们对比的通常是我们自身这个单独个体,(也就是他们和我相比怎么样,没我年轻的老,没有富有的穷,没有高的矮,或与之相反……);对于其他生命体,我们觉得它们大或者小、高或者矮、长寿或是短命、高级或者低级,我们对比的是我们人类这一物种,(没人类大的小,没人类高的矮,没人类高级的低级……);对于其他星球体,我们觉得他们热或者冷、大或者小、远或者近,我们对比的是我们所在地球这个星球。对于其他民族、其他国度,甚至我们所有的认知起点,就是对比自身,加以定义。
即便是加上时间纬度,这一点也不会发生变化。(不管何时,不管是个体群体还是民族国家全人类全生命体乃至全物质状态的对比,同样根据的是当下现在此刻的自己自己所在的群体所在的民族所在的国家所在的族类所在的更大的包含自己所在的范畴)。即观察者观察到的结果永远脱离不了观察者自身的条件状况。(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你做过的事看到我再做你就觉得没意思,但你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可不会这么觉得)我认为,终极不可摆脱的局限即在此。这也是我看完大设计后的感受之一。
关于永生,我有了新的不同的理解。想象一下(我知道很难),你不会老去、不会死亡,你永生永世的存在着。其实,这个说法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时间的概念是对于在时间的范围内会发生变化的物体而言的,而一旦永生,也就意味着没有时间。时间对你来说是nothing, 你是感觉不到它的。
虽然不太一样,但更可能的状态就是即便你是个永生的“人”,你也像一棵树一样,但比树更像树的状态,换而言之,首先你的感受力将非常的弱,弱到几乎消失,其次所有的变化在你身上起不到一点点的影响,像譬如谁在你的生命(虽然这不能这样说,但只能这样表述)中留下了一个难以忘怀的痕迹这种事情在永生的你身上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所有生物的来来去去就像一个个影子若隐若现,而一隐一现早就是普通人的一生。
所以,也绝对不会存在爱上某个人的意外。再往下想,若隐若现,似乎都不会存在,因为你永生,也就是你没有时间,时间对我们来说是线性发展的,但是对你来说是永恒的。在同样线性发展的同类身上我们都难以找到共鸣,觉得无人理解的孤独寂寞,永恒的你就更不用奢望有哪个谁能够理解永生的你,当然若真存在,你也根本不屑去被这种“朝生暮死如同蝼蚁愚昧无知”的人理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做任何事情都是因为我们知道时间是有限的,而一旦时间变成了无限,那么如何消磨你的漫长到没有尽头的“时间”会变成你的终极难题,你既不存在紧急的事情,也不存在重要的事情,最终你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永恒的什么都不做的存在,其实这倒也完全是相符合的。因为接近永恒,所以接近静止。而一旦接近运动极限,也就接近死亡。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在繁衍生命有限人类后代的活动中,一般而言,慢更容易持久。又比如过度工作容易猝死,再则我们在自然中也可以发现,像乌龟这类比我们更慢的动物,寿命就会比我们长久得多。突然现在我又猜测这个快和慢中间一定存在一个度,是从各个理论综合下相对时间最多的一个值或者说点。(因为另一方面,“时间延缓”表明运动钟表似乎走得更慢,因此运动的人似乎更慢变老,但在日常速度下,没有正常钟表能够测量出)
二
关于永生这个话题,和第一段提及的对比自身也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感受到的我们是活在四维空间中的,所以时间这个纬度对于我们是存在的,能被感知的,而一旦你是永生的,其实你很可能已经和我们感受到的纬度是不在一个层面的。
如果非常不幸(虽然不可能),你的寿命是永恒的,但其余部分还依旧非常人类,其实感知力薄弱到几乎消失是符合永恒的状态的,如果你的感知力还像正常人类一样的话,你极有可能活在漫无边际的恐惧荒凉之中,犹如四周全被海洋或者沙漠层层包裹不仅没有尽头而是永无改变。
从这个层面上去讲,从现在我所处的个体状态对比而言,虽然你是永恒的,但你又如同从未存在一样。你不会也不想更不能做任何什么,看上去你是无比自由的,相反,你是极度束缚的。但可能也是对现在我所处的个体状态对比而言,而一旦我脱离了我所处的各种状态,我的想象力就无从依附,我也就无从想象永恒的你生活的真正的状态。
但我仍认为,那一定不是完美的。像我昨天跟朋友长聊提到的一样(虽然朋友不太认同或者没有很理解我的表述),由此去看,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大的庆幸,我是我。我的感知力是符合我的生命长度的,我的所有的一切拥有都是恰到好处,貌似不多不少,是一种规律。当然,我也预感这种规律在人类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可能会被不断利用,但永恒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某种类似“能量守恒”是存在的,当我们拥有了某种我们不该拥有的,我们也会失去某种我们不该失去的。
如果只是概括总结并加以解释梳理,那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但如果能有一些新的想法,或许可以称之为参与了一点点的创造过程吧。(其实很可能是自己能力不足找的借口)
不管是M理论(适应于所有的情况的大理论)、波/粒二重性、量子论(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与经典理论的单一性是最大的不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消干涉、相长干涉(比如水波),无边界条件等(虽然我没法说我对它们有了多透彻的理解,但确实我有了对比之前的自己更加深刻的理解,惊叹于此书作者能用三言两语将难以描述的原理生动形象的阐述的方式,由衷的感慨。且度能把握地如此恰到好处,科学家突然的幽默又为像我这种兴趣浓厚基础薄弱的弱势群体作了不必要的但会心一笑的“加油站”),但比如巴基球实验中,为什么说在我们观测的空挡,它飞过所有的路径?也就说明宇宙和粒子一样,并没有单一的历史,而具有每一可能的历史,每个历史都具有自身的概率,而我们对其现状的观测会影响它的过去并确定宇宙的不同历史,正如双缝实验中观察粒子会影响到粒子的过去。
费恩曼解释说通过一条路径与另一条路径相干涉,因此你开灯确定粒子通过那条缝隙,由此消失了其他的选择自由,你就会使干涉条纹消失。(现在再看一遍突然觉得这种表述乍听感觉有点唯心的样子啊,就像薛定谔的猫似的,本来它有两种可能,但好像是我打开的瞬间干涉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所以只变成了一种既定可能,但是这种说法就能说明是“我”改变了历史吗?而不是历史已经作出了改变,而我只是去得到这个改变的结果吗?这里我不太明白。)
(又看了一遍那句“我们用自己的观测来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生我们”好像有点理解了,这种角度去看是说,这个历史开始于宇宙的创生而完成于正被考虑的态,而对于宇宙在此刻当下不同的可能的态,存在不同的历史。这就导致宇宙以及因果之间关系的根本不同的观点。一切依赖于什么正在被测量。就算我们的后一步进展是由我们测量的果来决定的,可为什么说是我们干涉了这个发生的过程,而不是我们只是看到了这个结果呢,这可能是我的思维自然是四维的跃不过时间这个梗导致的罢,还是别的什么呢。唉)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四维世界可能是一个更大的五维时空在边界上的影子。
三
书开头便说“哲学死了”,书扉页写着“看一流书,做一流人”(虽然看到的时候有被开心到),但却并不完全认同。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自己所关注的领域是最值得被关注的呢,其他的领悟对比而言都要低级一些?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自然认为自己所关注的领悟是最值得被关注的,所以自己才最为热爱用心并愿为之奉献。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就又绕回来之前的话题,个体都是从自身出发去看除自己之外的世界的。这样去看的话,看到的世界也绝不可能是客观的,这世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客观。都不过是主观的化身。
在书中感受到的许多的欣喜若狂没能简而言之,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平凡也看到了自己的特别,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也看到了自己的我伟大。一定程度上,这时候的我会失去平常的烦恼。会不停地思考着吸引我的规律概念想法,其实看这本书不需要多丰厚的物理知识储备,(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早就买了,但总觉得自己还不配……)更多的是想象力思辩力,从某种意义上看,仿佛更像一本哲学书。(尽管这本书一开头就说哲学死了)
恐惧都是因为无知,宇宙就是一个夸克,未来和过去的终极是一样的,什么都没有。
其他有意思的点:如果是宇宙真的是一种《大设计》,是某个上帝创造的,那么又是谁创造了这个厉害的上帝呢?这个能创造上帝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
我们对生物分析基础的理解表明,我们似乎仅仅是生物机器,而自由意志不过是幻影而已。
我们何以得知我们不处在一个真正的没被歪曲的实在图像?难道我们不可能处在某个大鱼缸(弯曲的鱼缸)之内,一个巨大的透镜扭曲我们的美景?弯曲鱼缸里的金鱼实在图像与我们不同,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更不真实吗?
作者|砚墨
公众号|野水中的孤舟
荔枝FM1012072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霍金的野心 -- 《大设计》
进入20世纪之前,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甚至神学家基本都是科学家,或者是科学素养极高的人士,比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圣奥古斯丁,阿奎那等。但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发展迅猛,尤其物理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科学工作者的理解,于是哲学家逐渐失去了对世界本原问题的解释能力,神学家则退回到了死守上帝创世的底线,顶级的物理学家则继续扛起大旗,这能从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等人的书和文章中得到映证。
但所有这些人的努力,都不如霍金来的更直接,更彻底。
在《大设计》一书中,霍金已经从一个物理学家和科普作家,演化成了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世界和人类的本原问题,作出了回答。
这本书问了三个问题:
这或许是人类能问出来的最大的问题了。
霍金做出了三个结论:
霍金开篇就指出,在回答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本原问题上,哲学已死,哲学家已经跟不上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发展的步伐。
与其说哲学已死,不如说霍金自己化身成为了哲学家,他提出了自己看世界的哲学观 -- 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这是回答所有大问题的前提。
书中举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例子,几年前,意大利蒙札市议会禁止宠物的主人把金鱼养在弯曲的鱼缸里,理由是金鱼向外凝视时会得到歪曲的景色,而这对金鱼是残酷的。
然而,我们何以得知我们拥有真正的没被歪曲的图像?难道我们自己不也可能处于某个大鱼缸之内,我们的美景其实是经过一个巨大的透镜扭曲而成的?金鱼眼里的图像固然和我们的不同,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 如何定义真实?我们人类看到的才是真实吗?
相关的思考还有很多,比如《黑客帝国》里描述的我们如何判断自己不是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呢?普特南提出的思想实验,我们如何判断自己不是缸中之脑呢?笛卡尔提出的我们如何判断我们看到一切不是“邪恶魔鬼”的欺骗呢?追溯到更早就是柏拉图的洞穴隐约和庄周梦蝶。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是哲学概念,从广义上来说,两者探讨的是抽象的概念(共相)是不是真实的存在,比如“马”是否存在。实在论认为这些概念是真实存在的,反实在论认为这些概念只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帮助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并不存在。反实在论推演到极端,就是我们无法在逻辑上判断我们看不见的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当你闭上眼睛,月亮还在不在就不知道了。
当然,这些讨论并非重点,霍金要探讨的是狭义的科学领域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这里争论的焦点是,理论以及随理论一起发明的概念,如果无法观测到,是否真实的存在,比如引力、原子、夸克等。实在论认为,理论做出预测,然后观测符合预测,就可以认为理论正确和真实的,因而这些概念就是真实的。反实在论认为,看不见的一律不算真实存在,科学理论就是一个解释世界的工具而已,历史上大家一度相信以太、燃素的存在,后来都证伪了,所以现在看不见的原子、夸克,也不能说就一定存在。
霍金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而且他认为这终结了上述争论。这个观点认为, 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概念,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通常具有数学性质)和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与观测相连接的规则。
按照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去问一个模型是否真实是无意义的,只有是否与观测相符才有意义。如果存在两个都和观测相符的模型,正如金鱼的图像和我们的图像,那么人们不能讲这一个比另一个更真实。在所考虑的情形下,哪个更方便就用哪个。地心说和日心说,牛顿力学和相对论,莫不如此。
同理,我们所有对外界的感知,都是外部信号经过我们的感官系统传递到大脑,然后建立的一种心理图像或者模型。也就是说,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我们能得到的所有感知,都源自我们大脑对外部信号的处理。
我们的思考模型的解释和预测与我们感知模型的结果一致,我们则认为这个理论“正确”,我们就可以认为理论所描述的事物“真实 ”,除此之外,我们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释这个世界。
一个模型是个好模型,如果:
好了,所有这些准备,我们终于可以看看霍金对大问题的回答了。
物理学的最前沿就是大爆炸理论了,这是一个模型,宇宙起源与一个奇点。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问,那奇点之前是什么?谁启动的这个大爆炸呢?这很容易给上帝或者神留下位置。罗马教皇就曾经说过,我们基督教同意你们科学研究的成果,但到奇点为止,再往前归上帝管,你们就负责奇点以后的事。
霍金提出“无边界宇宙模型”,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早期宇宙的极端条件下,由于时空足够小,于是霍金引入了量子力学,这时时间维被扭曲得好像一个空间维,也就是说那时候有四维空间而没有时间,也就不存在“之前”的问题了。可以把那时的宇宙想象成一个有限无界的球,奇点类似南极点,你问南极点以南是什么,是没有意义的。
再进一步,早期宇宙处于量子态,而它的历史则是所有满足“无边界条件”的历史求和的结果。一个量子的宇宙可以自发地诞生。
这样,宇宙就可以不需要上帝,完全自给自足的,从无到有的,没有起点的,自发的诞生出来。
这个观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冲击并不算特别的大,因为我们老子早就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是对于西方人,等于宣布了上帝是假的,这对很多人都是无法接受的。这也是本书一经出版,就引发轰动的原因之一。
不过,仔细推敲,霍金还是给上帝留下了位置的,那就是,在另外一个模型里。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是,为什么宇宙有这么多巧合,正好让我们人类出现,难道不是设计出来的吗?
比如,其它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都是椭圆形,但是地球是非常接近正圆的,这就是使得我们温差很小,不至于冻死和热死。
还有更多的巧合,计算表明如果把强相互作用的强度改变0.5%,或者把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改变4%,碳和氧这两个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元素就不会出现;哪怕把质子的质量增加0.2%,它就会迅速衰变从而根本不会有任何化学现象。另外,空间还必须是三维的,否则行星轨道就不会稳定。
一般的解释是人择原理,就是说,如果宇宙不这样,我们就不会存在,也就不会在这里发表这个感慨或者疑惑了。但这有些逻辑上同义反复的嫌疑,并不令人满意。
霍金引用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正如一个粒子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状态,创世之后也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宇宙状态。每一个可能的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物理定律和物理常数,我们只不过恰好生活在其中一个允许星系和人类出现的宇宙中而已。
打个比方,你摸出一个彩球,中了500万,你会惊叹于各种巧合,一定背后有神秘力量,但是如果你知道有几百万人都摸了,只有一个人中奖,那就没什么神秘的了。
霍金再次把上帝排除在外。
前面提到了,在多宇宙的模型里,会存在不同的理论,但是我们只能通过我们所在的宇宙来研究。霍金认为,是存在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把宇宙万物都囊括进来的,M理论就是最合格的候选者(M理论并不是霍金提出来的)。
霍金做出了解释。首先,如果你的宇宙是一个连续系统,它的物理定律不随时间改变,那么其中必定能量守恒。其次,这个守恒的总能量必须等于0。这是因为如果能量大于零,宇宙就无法被凭空创造出来;而如果能量小于零,它就可以在真空中的任何地方出现。更进一步,既然宇宙的总能量为零,而在其中制造星球需要正的能量,那么它就必须包含引力,因为引力提供负能量。最后,这个引力必须用到超对称概念,而M理论是最一般的超对称引力论,因此,M理论是宇宙完备定律“仅有”的候选者。
霍金甚至提出了这套理论的一个预言:如果宇宙真是这样诞生的,那么在微波背景辐射中应该能观测到某种精微的特征,这种特征目前的观测手段还看不到,但将来或许可以看到。
值得指出的是,不管是无边界宇宙模型也好,M理论也好,都仍是科学家的假说,尚未被证实,而且学术界也有不同的声音。这些只是一种模型而已。
《大设计》明显不如霍金的另外两本《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销 ,而且中译本开始还有糟糕翻译的风波,也影响了口碑。客观的说,这本书的内容,有70%和另外两本重合,真正有新意的也就大约30%。而且这本书只有100多页,可以看作霍金所有科普著作的导论。
但这30%或许会让本书成为科普历史上最不能忽视的一本,因为它探讨了我们人类所能思考的最大的问题,且给出了一个科学家的目前所能给出的最终极的答案。
同时,本书也是一部极简西方哲学史,极简西方科学史和极简现代物理史。
书的最后写到:
“M理论是爱因斯坦所希望找到的统一理论。人类 -- 我们自身只不过是自然的基本粒子的聚集 -- 已经能够这么接近的理解制约我们和宇宙的定律,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胜利。但真正的奇迹也许在于,逻辑的抽象思考导致一个唯一的理论,它预言和描述了我们所看到的充满令人惊异的千姿百态的浩瀚宇宙。如果该理论被观测所证实,它就将是过去3000多年来一场智力探索的成功终结。我们就可以说找到那个大设计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