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振宁的读后感(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01 04:12: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0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

关于杨振宁的读后感(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杨振宁传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篇1

  杨振宁,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留学归来的知名学者,1929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自此,清华园中8年的少年生活,给杨振宁留下了温馨的回忆。

  清华园对聪颖好学的少年杨振宁,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日后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南联大,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疑是一个神圣的殿堂,杨振宁曾回忆道:“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风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1938-1944)培养起来的”。

  进入西南联大后,杨振宁既没有选择父亲专长的数学,也没有选择自己报考的化学,而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可见求学道路上,兴趣至关重要。

  出国留学,是杨振宁生命中的转折。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杨振宁的求学之路是艰辛的,寻师也是屡屡受挫。历经辛苦远赴美国,先是到哥伦比亚大学找寻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却大失所望的扑了个空。随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希望求学于维格纳教授,却由于教授的休假再一次扑空。幸好遇到了昔日西南联大的教授张文裕,在其指点下终于到芝加哥大学寻得名师,就是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费米。

  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杨振宁的第一个志向就是完成一篇实验物理论文。由于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的欠缺,虽然经过了20个月的实验工作,杨振宁还是未能完成自己的实验论文。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杨振宁的这一志向还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亲身动手进行实验的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杨振宁这20个月的实验工作也为他日后成为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

  演绎法和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上各有所长。巧妙地结合应用两种方法,使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取长补短,会使科研收效良多。这也正是杨振宁日后能在科学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震动了整个物理界,使得两个人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这位科学家从小到大严谨的学习态度,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越挫越勇的求学理念,巧妙结合的科研方法,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探索。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篇2

  《杨振宁传》增订版是一部实在不可多得的好书,这部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品,华中科大物理教授杨建邺撰写的杨振宁这位科学巨人的生平足迹,生动地描绘了这位科学伟人成长的过程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片断和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杨振宁对当代物理学的贡献,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关于杨振宁的功业尽人皆知,相关文献、资料、风评俱在,在此,我只谈谈读这本书后的感受和感动!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第一人,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在科研之余大量地从事改变“中国人不如他人”的观念,而且毕生在做这项工作,他1999年后一直住在清华,亲手建立了清华高等研究院,广邀国内外顶尖的科学家来华讲学,带研究生,在国内各高校游说,以80多岁的高龄为科学兴邦奔走呼唤,其拳拳爱国之心和人文情怀令人景仰。用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陈方正的话说:“宇称不守恒”理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应该再次获诺贝尔奖),都是理论物理的科研成果,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至今没有应用的意义,它的意义主要是思想和文化上的。的确,我们从杨振宁的著述、演讲中不难看出,他讲得最多的是科学发展史,科学家的故事以及当代科学领域的相互渗透以及相互作用,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普通人听了都能领悟其中道理的东西,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氛围,这种影响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十分深远的。

  杨振宁在晚年做了另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就是与翁帆的爱情,他们年龄相差50多岁,对于这桩婚姻,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说三道四的、辱骂的、嘲笑的,比比皆是。现在9年过去了,回过头看,没有翁帆,就没有杨振宁的今天,也没有在清华“归根居”生活的10年的丰硕成果,也没有中国理论物理的蓬勃春天。用新加坡电视台主持人曾月说过带哲理性的一段话:“一个人从年轻到老,敢于追求所爱,不管他所爱的是人、是物,还是真理,他都能够放开胸怀地去拥抱,而且升华成乐观前进的动力,这个人是绝对幸运的”。从这件事我们看到杨振宁率真的另一面。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杨振宁少年时代就在一起的朋友,他们同在西南联大读书,又先后留美获博士学位,邓回国后转行从事领导“两弹”的研究工作,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杨、邓之间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友情故事,使我想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无私的精神与巨大贡献的基础上,所以才能这样珍贵和弥久。

  1971年8月16日,杨振宁在离开上海回美前夕,上海市领导请他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他,是邓稼先写的,他在信中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除了1959年底以前得到过苏联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接信后给了杨振宁极大的感情震荡,他追述当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场景……正如杨自己所说的那样,“稼先是我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走过的道路给我这样的启示:从事科学研究无需更多的物质上的追求和欲望,只有获得知识和成功的满足与快慰,我想:生活中其它的事情难道不也是这样的道理。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篇3

  杨振宁在世界历史上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在现如今的.科学界里面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在34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被誉为科学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项。现在普通人对于他的印象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他在1957年的时候和李振道合作推翻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条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甚至有的人认为这会是世界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个方向就是他和翁帆的爱情故事,这件事情在当年可以说是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轰动。甚至这件事情一直霸占很长时间的新闻头条。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普通大众对于他的关注竟然要远远超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更多的人应该将目光投向杨振宁先生获得的荣耀身上。杨振宁先生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荣耀,而且还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在家里面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熏陶离不开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位留学归来的著名学者并且还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教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度过了八年的时光,在成年之后更是在西南联大学过一段时间,最后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毅然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刚开始的阶段他处处碰壁,始终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导师。

  经过前辈的指点之后,他最后在芝加哥大学找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这开启了他真正的求学道路也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比较有趣的是,怕第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历经20多个月的时间,但是实验确实失败的。虽然说实验失败了,可是却让他坚定了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为他的成功定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篇4

  杨振宁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在34岁就获得诺贝尔,他一路经过风风雨雨走来的。先是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愿望,然后就是当上科学家,最后就真的获得诺贝尔奖了!原因是一九五七年,他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所以才获得诺贝尔奖的!我从中学到的道理是要勇于尝试,才能有新发现。杨振宁竟就因报纸上只写了李政道的手搞,就终身心病!杨振宁在晚年做了另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就是与翁帆的爱情,他们年龄相差50多岁,对于这桩婚姻,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说三道四的、辱骂的、嘲笑的,样样都有。

  杨振宁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三个优点,

  1、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在他的人品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我们尊重他的科学成就,但是,更鄙视他的人品!

  2、现在国内的教授,无心学术,就知道泡女学生,甚至拿成绩相威胁,难道跟杨振宁不无关系吗?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早已不言而喻。

关于《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读后感

800字
其实这是一篇“人物小传”。由于这种文体很实用,适合中学生模仿学习,不妨把“人物小传”的写作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即可以考虑布置相关的作文,要求学生收集某个人物的素材,练习写一写小传。
人物小传一般不可能像其他传记形式(比如史料性传记、评传、自传,等等)那样细致地记录与表现传主的生平事迹,也不注重对传主心理、性格的细致刻画,更不可能像文学性传记那样做许多艺术渲染,其任务主要是提供传主的生平事业轮廓。一般只需要将传主主要的经历和他的人生特色提示出来即可。不过,小传也可以充分表现不同的写作艺术和风格。这篇杨振宁的小传除了叙述传主的生平事业,很重要的特色是强化传主的某种精神指向。杨振宁的成功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他的事迹也非常丰富,这篇小传则重点突出杨振宁如何“合璧”中西科学文化,把这一点作为贯串全篇的主线。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点。要求学生明白这篇小传篇幅有限,不可能铺开叙述传主的事迹,而是围绕杨振宁“合璧”中西文化这一主线,选择材料也就以主线展开的需要为主,结构非常紧凑,传主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方向”很明确,加上叙事中常常穿插一些能抓住人物性格、心理特征的细节描写,给人印象颇深。
因为杨振宁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科学家,学生可能对他的传记有比较强烈的阅读期待。指导阅读时,建议把“科学家的素质”以及“中西文化结合对于科学家成长的重要性”作为关注点,并且从中引发讨论的话题。这些话题的设计可以参考教科书上的题目(“思考与探究”的二、三题),也可以再放开一些。比如,谈到“科学家的素质”,可以引发对于科学的尊崇、强烈的兴趣、求知欲、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严谨的态度等等的讨论。关于“中西文化结合”的话题更丰富,但最好能集中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这可能对那种忽视本土文化的错误倾向更有针对性。
这里选录了两篇文章,一是杨振宁的《父亲和我》,回顾了作者的“家学”背景和青少年时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经历,更多的还谈到父子亲情,从中可以了解杨振宁的“文化情结”。另一篇是1985年杨振宁的一次谈话记录,题为《创造与灵感》,涉及科学、艺术、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等诸多领域,大都是值得当代青年关心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还是如何“成才”的问题。这两篇文章选录可以丰富我们对杨振宁人生成功经验的认识,也为我们指导学生阅读杨振宁的小传提供某些背景材料。
总之,在学习杨振宁的科学精神以及文化观点的同时,最好处处都能引向同学们现实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从成功者身上获益。当然,传记后半部分所归纳的杨振宁取得成功的几方面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人生方向都有指导意义。
思考与探究
第一题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了解这篇小传的写作特点。课文的主线是杨振宁如何“合璧”中西文化,取得事业的成功。主要有三方面的材料来表现这一点:一是家庭的熏陶,这里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从父亲那里获得的关于现代数学的启蒙指导;二是当时最高学府西南联大的优良教育,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杨振宁在这里接触到了当时中国物理学最顶尖的学者的教诲,这些教授大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三是到美国求学,获得了费米教授和泰勒教授的赏识和指导。
第二题引用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杨振宁好比一棵树,在西南联大扎下了根,在芝加哥大学长出了繁茂的枝叶。”要求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外文化融合以及青年人的文化修养等角度来思考。
可以这样理解:杨振宁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受益者。在西南联大的学习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诸多知名教授的悉心培养下,他了解了当时世界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在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传统的重整合、重演绎的思维方式,使他能够把数学问题和物理问题联系起来。到了芝加哥大学,他又接受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在这里,他学会了实验验证的方法,学会了讨论和辩论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发展了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可以说,西南联大夯实了他的知识基础,而芝加哥大学则带给他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更有效途径。这二者结合起来,最终能够使杨振宁能够做出突出的贡献,结出丰硕的果实。

对杨振宁的人物评价200字

杨振宁靠宇称不守恒拿了诺奖,当之无愧,但这只是他排第二的贡献。
杨振宁排第一的贡献是Yang-Mills规范理论,这是整个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标准模型的两大部分电弱统一模型和量子色动力学(QCD)都是靠Yang-Mills规范理论建立起来的,其中电弱统一模型直接用了他提出的SU(2),量子色动力学在他的基础上扩展到了SU(3)。标准模型的建立已经成全了7次诺奖,今年Higgs是最后一次,收官。按理再给老杨一次也不为过。
在活着的理论物理学家里,老杨的地位能进前五。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只有M.Gell-Mann,S.Weinberg,S.Glashaw,G.T'Hooft,P.Anderson,D.Gross,E.Witten这几个人。
别看霍金靠科普赚的名气多,物理学贡献上他和老杨之间至少隔着几十个诺贝尔奖得主,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举个足球的例子,如果霍金相当于贝克汉姆,老杨得是齐达内这种水准的。爱因斯坦相当于马拉多纳,费曼相当于巴乔。。。。
关于这个事情,也许有着许多外人难以知道的细节。。。
1,杨振宁的个人品性如何,也许在坦荡直率,也许在报销国家的热情等方面,确实不如邓稼先,不如李政道。但是这些应该不影响杨的科学成就;
2,关于李杨的争端,从历史的角度,也许都会始终算成二人的,而且可能不会再区分谁的贡献更大之类的问题。。。
3,杨和翁的婚姻,这个就是私人生活的态度和选择了。。。凡是以此攻击杨的言论,个人鄙视之。。。
4,在百度看到一篇大肆表扬邓稼先,贬低杨的小白言论,居然被广泛。才明白大部分读者的状态和层次。。。
内容转帖自百度

父亲和我 读后感

杨振宁的父亲和我读后感。500字左右。
读完柔然的父亲和我,心情是复杂的。如果父亲真象文中所
说的那样,写这样的文章意义何在?我想了很久。
父亲有很多种,最多的时候是父亲往往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
的偶像。不爱孩子的父亲也许有,但很少。父亲对于自己的
孩子总是有着自己认为最优的期望,有的希望上大学,有的
希望找工作,有的希望都到博士什么的。
我觉得文中的父亲的期望也是正常的。我也是生于七十年代
初,我也是在西北边陲小镇长大,这样的情况也目睹了很多。
那个时候,作为父亲,一个不识字的父亲,为孩子设计的最
优也无非是不学习早上班。记住,这在父亲眼里,在那时候
是最好的选择。父亲从来不会害自己的孩子的。
柔然的经历在于他不能理解父亲的期望而有自己的想法,结
果当然是柔然对了。可又有多少孩子与柔然有相似的经历最
后错了呢?我不说,你也能知道。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去理解。七十年代出才19岁的一批人,
正是被害的那一批。就算自己的父亲没知识,就算自己的父
亲不讲理,就算自己的父亲见钱眼开,当女儿四年不回家看
看的时候,当女儿远走它乡的时候,父亲可曾伤心?
父亲永远是自己的父亲,不管你今天明天成就了还是落破了。
春分说的好,等成人父母的时候,也许就能理解了。

开讲了 杨振宁 莫言你有针尖我五麦芒读后感

《开讲啦》杨振宁、莫言: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观后感 2021 年 5 月 19 日晚, 撒贝宁主持的央视 《开讲啦》 请到两位重量级嘉宾――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令人不禁眼前一亮。本人有幸观看了这场讲课,以 下是我的感受。 一、故事内容本次《开讲啦》的主持人是绘画大家范曾,小撒则很“知趣”地躲到观众席中,不时机敏
诙谐地说笑调侃一下, 使现场气氛更加轻松活跃。 严肃的充满正能量的演讲内容和生动活泼
的节目形式。而这次一位自然科学家与一位作家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科学与文学的对 话”,是这期《开讲啦》的最大看点。 范主持一开始就向杨振宁提出一个问题, 他认为英国天文学家霍金是个了不 起的人物,霍金的《宇宙》 《时间简史》他只读懂了十分之二,为什么霍金没得
诺贝尔奖? 而杨振宁实话实说: 我拒绝回答你这个问题。
但他马上反问范、 莫二人: “我 常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请来,在 21 世纪生活一个星期,他会对什么 东西最感新奇?” 莫言马上抢答道:“手机!”
?真情妙悟著文章?。其实这也是科学研究必经的过程。先有?真情?,即对这 件事情的浓厚兴趣,才会有努力钻研的动力;研究中有了进展就是?妙悟?,然后
才有最终结果?著文章?。这三部曲,道尽了科研的必经之路。”。杨振宁认为, 科学研究的是宇宙和自然界中已有的现象,在探索过程中需要猜想,所以科学是
一门“猜想”的学问。他问莫言:你喜欢幻想文学,有没有幻想科学? 当范主持要求两位诺奖得主用最简洁的语言谈谈各自的“中国梦”时, 杨振宁 说,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发展给中国人描绘了一个美好前景,我对“中国梦”的实现
充满乐观态度;莫言则诙谐表示:近日看到外国一家公司征集火星移民,报名者 中中国人最多,这也表达了一种“中国梦”:到天上去!
从科学与文学的关系谈到文学创作,杨振宁饶有兴趣地问莫言:你说从小喜
欢讲故事, 但能讲故事的人未必能成文学家, 这里有两关需要过, 一是过文字关, 1 二是选择故事。
对这个轻车熟路的问题,莫言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我小时候是个爱听故 事的小孩,听过之后再向别人转述,在转述过程中会添油加醋,相当于一种口头
创作;然后让故事变成书,还得会写字。我幸运地读了五年小学,学了 500 个汉 字。有人分析,赵树理的小说中,常用的汉字也就 500 个。小学五年级我因为调
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在家没书看待着无聊,家里有一本新华字典,我背了一些 生辟的字,我小说里那些华丽的字都是背下来的。后来出来一个谣传,说我是天
才,一本新华字典可以倒背如流,其实没这回事儿,我一页也背不下来……” 关于第二道关,莫言说他有一个思想转变过程:“对一个作家来说,选择故 事非常重要。
我早期的写作是挖空心思找故事, 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由?我 找故事?变成?故事找我?。我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我所认识的人、经历的事,我
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慢慢变成我写作的对象。我的长篇小说《蛙》中的姑姑, 就是以我的堂姑为模特儿,又把很多妇科医生加上我的想像构思完成的。”
之后还增加现场提问环节,分别由三个大学生提问,非常精彩,也代表可青 年力量对科学和文学的心声。
二、思想和智慧的火花滋养心灵总体来说对我的感觉是关于此次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走上央视荧屏,进行“科
学与文学的对话”,多数观众和媒体给予好评和正面报道,但也有人觉得“对话” 并无太多新意,有失大师水准。依记者看,其实是因时间所限,两位大师未能充
分展开话题,对期待值很高的观众而言不够“过瘾”。 客观来说, 九十一岁高龄的杨振宁还有如此活跃的思维、敏锐的反应和清淅 的表达,已是人中之杰,令人惊叹;而相对年轻的莫言是位农民的儿子,从外形
到讲话都保持着诚实质朴的本色,二人都是实干家而非演说家,不能用演说家的 标准和“范儿”要求他们,但两位大师“对话”本身,便可给人一些思考和启示。
其一,杨振宁和莫言,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文学家,两位诺贝尔奖得主
同时出现在一个讲台上,进行“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本身就意义不凡。因为我们 的媒体很少做这种高端的跨界的讨论,尤其很少涉及健康、美容和养生之外的自 然科学话题,
这几乎成了我们的一个软肋和盲点。 记得上中学时不大喜欢数理化, 2 却对一本十分流行的外国科普读物 《趣味物理学》 爱不释手, 同学之间相互传阅,
说明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科普教育更能让青少年接受和喜爱。 因此, 如果我们的电视中能增设科普类节目,经常邀请科学家讲述自然科学
知识,配以相应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必定会吸引观众眼球,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创 造力。 例如, 当我们的探月工程和载人飞船上天时, 请专家讲述什么是地球轨道、
失重、宇宙速度等;当社会上流传“世界末日”论时,请专家从地球物理学角度、 从玛雅历法的真相来驳斥反科学的缪论……长期坚持下去,对提倡科学,反对迷
信,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功莫大焉。 其二, 在一个充斥着游戏和选秀节目的泛娱乐化时代,央视能开创这样一档
相对高端的谈话节目,让人静下心来聆听榜样人物的演讲,共同分享对生活、生 命的感悟,哪怕时间段不够好,收视率不够高,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大众需要通
过休闲娱乐的方式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但这些“快餐文化”不能给人多少思想 启迪和审美享受,对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也不大。 以莫言为例,
做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在接受瑞典国王颁奖时为 全球所瞩目的热度, 似乎并未保持到国内, 像有些一夜成名的歌星那样大红大紫,
到处做节目、出镜头――虽然他本人很低调,没有这样的奢望。但多给文学开辟 一些平台,让作家有更多话语权,却是倡导精英文化的应有之义。例如,国内许
多有影响的电视访谈节目, 访谈对象多是娱乐明星, 很少出现作家和编剧的身影; 有关文学和读书的栏目更如凤毛麟角。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栏目,就可以做一个莫
言作品赏析系列节目,也可请莫言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人生感悟, 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他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
本文标题: 关于杨振宁的读后感(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915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诱拐读后感(《诱拐》读后感)王允杀董卓的读后感(读王允计除董卓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