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的读后感(中国音乐美学史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26 22:03: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9

中国音乐美学史读后感想要2000-3000的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读后感中国美学史读后感,第一章.,远古美学嬗变,第一节.,礼:原始整合性与美,在没有...

音乐美学的读后感(中国音乐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音乐美学史读后感

想要2000-3000的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第一章. 远古美学嬗变 第一节. 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 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 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 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 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 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 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 “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 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 ,也就是盛饮食的 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 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 “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 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 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 一些解释。 《礼记·礼运》说: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 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 皿来盛的。 第三, 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 看来古人的礼, 还是丰富多彩的, 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 “致其敬于鬼 神” 。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 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 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 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 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 “礼” 的象征。 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 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 是一种审美的欣赏, 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 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 “ , 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 ,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 的饮食有关。 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 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 “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 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 “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 玉。 ”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 更加突出的优点, 就是可以随身携带, 它即在礼器之中, 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 而另一方面, 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 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 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 , 体现。 而更为重要的是, 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 中国的艺术, 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 都有一种: “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 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 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 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第二节 文:审美对象的总称 “文”在这里指的并不是文章,文学之类,而是指原始仪式中的人,而文的本意是文身, 仪式中的人就是在仪式中或为了仪式而文身的人。 现在的人们出席一些重要的仪式时, 会根 据不同的服饰来穿,但是在远古时期,人们并没有衣服,于是文身也就起到了衣服的作用, 与现代服饰不同的是,远古时候文身之人既是人也是神。问,从神的功能来说,是“巫” , 从其社会角色来说,是“王” ,从其“形象”来说,是“文” 。因而用文来指仪式之人,表明 中国文化对人在仪式中的重要性的重视和对人的美学外观的重要性的重视。 作者在书中书写,文在社会中的普遍化,其实质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文化化。因此文就 有了狭义与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文既仪式的人(文身之人) ;广义的文一是一种礼的外观, 二是社会的外观,这样文就有了两条发展之线:一是人之文的发展,一是整个文化之“文” 的发展。 演化的核心和主题, 这就是仪式中的文饰的发展。 而中国式的宽大服饰则以改变人的自然形 体,从以自 文的本意是文身,作为人之文的然形体为主到以非自然形体为主,这是一个 质的改变。 在原始时期,虽然不同的阶段之“文”在美学上和意义上有差别,但又有其共同点,这 就是“文”的目的都要使人成为仪式中神,文是为了人的神性华、神秘化、神力化、通过一 种原始观念和巫术力量来达到文化的现实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不论从电视还是书籍等上面都会看到古代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的重要 角色的生录—龙。不仅在服饰上,就是在书籍上我们也会得知,有着四个面孔的皇帝本身就 是龙,而突出人的力量的夏王朝建设者夏启则自己乘龙。龙是帝王的象征。同时象征方式的 不同使得在作为仪式之人的“文”远古演变中,有了两个飞跃:一是由文身到服饰,二是由 神的服饰到王的服饰, 而作为朝廷之王的冕服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服饰的基本文化则和美学 原则。 从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中国对人重视的是外观和修饰的美丽, 而外观和修饰的美 丽又与社会的秩序和宇宙的象征紧密相连, 这是中国人体美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 而仪式 中纹文身之人的发展, 同时就是与人的外观形式相连的整个仪式外观的发展, 也是仪式四因 素在美学外观形式反方面的发展。 文学是最美的语言, 从古至今不同的文人墨客都用文字记录了不同的事物, 因而我们可 以从他们的文字中见证中国文化的特有的美。如孔子说尧舜“焕乎有文章” ,赞西周“郁郁 乎,之哉” ,而时代的宋濂则说: “天地之间,万物有条理而弗紊者,莫非文”···总之, ··· 文成了中国审美对象的总称,文就是美,而且是一种中国文化特有的美。 而冕服作为中国文化的服饰的表征, 它服从和体现文化的两个要求: 一是服饰如何将人 的自然形体转变为文化的本质, 使人成为高级的人还是低级的人。 二是服饰如何将等级不同, 从而性质不同的人清楚明白地区分开来。 朝廷冕服体系由于要突出这这两个文化要求, 而具 有了三大美学特征。首先,服饰本质原则要求服饰能对自然人体进行加工修饰,这就决定了 中国服饰的宽大性,宽大才能产生掩盖人的自然形体,而具有自由变换的功能,其次符号区 别原则决定了色彩、图案、佩饰在服饰中的重要性。左后,服饰本质和符号区分都是为突出 等级中的权利。中国服饰潜在的多样性不靠形体,而靠服饰本身就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 文在远古的演变有这样的三个实质: 一是从原始仪式之文为主的原始美学体系到朝廷冕 服为主的朝廷美学体系的演变, 二是从原始的图腾宇宙之美到理性的天下王朝的宇宙之美的 演变;二是原始仪式之巫到朝廷之王的演变。 从中国的文既是美, 可以体现中国美区别于其他文化之美的特色, 而文在中国美学理论 中的整体性,就从一系列的概念表现出来:1、文质,表现了文与内质的关系,文是内质的 外显。2、文饰,文就是饰,一切文化的外观都是文化的彰显,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字” 就成了文字。3、文字,文字之“文”就是强调字的美丽。中国文化对士人的首要要求,就 是成为文人。人要有文,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士人,而在这一系列文化的关联中,我们可以 悟到:文体现了中国之美的特色。 中国美学史有着很长的发展历程, 当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打开它时, 我才发现它是一个多 么美好的东西。到目前为止我仅仅读了第一章的前两节,虽然篇幅没有特别长,但作者优美 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使我对他有了一种敬佩, 美学对我而言再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仅从 这两小节来说, 礼和文就够每一个人拿来品味很久。 我想这品味的过程也需要丰富的阅历和 足够多的文化内涵。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有许多的惊艳,许多的灿烂,也有许多的 感动。我想,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就这两节的内容而言,我们 要做一个有礼之人,懂得什么地点行何种之礼,同时更要有厚重的文化修养,做一个有文之 人。 这是我们的中国所特有的灿烂文化,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去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 进而做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承者。 美学史仅仅是从一方面介绍了我们的文化, 但这总让我们去 细细地品味一生,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资本, 都是我们的祖先穿越时空给我 们的馈赠。 国美学史读后感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 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 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 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 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 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 “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 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 ,也就是盛饮食的 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 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 “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 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 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 一些解释。 《礼记?礼运》说: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 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 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 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 “致其敬于鬼 神” 。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 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 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 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 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 “礼” 的象征。 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 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 是一种审美的欣赏, 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 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 “ , 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 ,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 的饮食有关。 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 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 “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 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 “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 玉。 ”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 更加突出的优点, 就是可以随身携带, 它即在礼器之中, 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 而另一方面, 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 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 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 , 体现。 而更为重要的是, 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 中国的艺术, 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 都有一种: “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 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 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 千年的文明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泱泱五千年文明其中蕴含的历史数不胜数。而中华美学也是一样,值得 我们细细品味一生。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美学》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美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学》读后感1

  “空”,是中国美学意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集道家智慧于大成,展现出了中国哲学的精华。

  “空”,指的是物质上的“空”,却映射出精神上的“繁”。“空”不是空虚,而是空灵。外表的空旷匮乏,并不代表着意境的空。我国的传统国画,仅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图画的神貌。第一眼看去,好似画作并没有什么内容,显得有点空旷单薄。细看,便会被其中淡雅的意境所吸引,心思也会随着那淡淡的笔墨飘进那素净之地,达到精神的满足。不同于欧洲那种浓墨重彩的油画,用各种艳丽的颜色吸引住你的眼球。中国的国画是以空淡之灵慢慢化进人的内心,让灵气丰盈人的身体。

  “空”是有灵气的。仿佛一只跃动的精灵,清新脱俗,不染尘气。“空”的美学强调用心灵去感知万物,用心去顺应自然的发展。“空”与“灵”,有空才有灵。唯有将尘世中的执念扫空,才会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灵气。灵气,方为人之魅力所在。不为过去而烦恼,不为未来而忧愁,活好自己的每一天,对人世间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即使看破了红尘,也要装作看不破,用积极与真诚对待人生。这样的人,才是有灵气之人。

  “空”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已经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当代,我们仍能在现实生活中时不时地追寻到“空”的印迹。苏州园林,即是“空”中显“灵”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水乡,一片聚落,纵横交错的水路网承载着空灵的气息,氤氲着每一位苏州人的内心,展现出苏州大地的神奇与美丽。苏州园林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苏州这片土地上,循着那缓缓的流水,穿过一条寻常的巷陌,苏州园林总是在不经意间映入你的眼帘。苏州园林并不像宫殿那样富丽堂皇,它有的,只不过是几间清新淡雅的书房,几池清澈见底的湖水,或是一座低矮的假山。漫步其中,在这空旷的园林里,你自会发现蕴含其中的无限魅力。一汪清池,承载的是苏州人骨子里的柔情与细腻。一座假山,耸立的是苏州人不屈与刚正的风骨。不仅是苏州园林,在中华大地上每一处都蕴含着“空”背后的“灵”,都散发出中华民族背后的灵性之美。

  “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色,映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灵”的风韵。从中华民族对于美学的审视,便可推知中华民族的性情与风骨。中华民族是兼具柔情与刚毅的民族,散发出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气息。“空”与“灵”一直扎根于我们华夏人的内心,从未消逝过。

《美学》读后感2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在海德堡大学的讲课记录和教学提纲整理而成的,也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美学》第一卷中一共有两个重要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及“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笔者想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的理念,显然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idea)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在古希腊哲学概念中,所谓理念是指人的认知对事物共相的认知,是建立在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而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具有“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概念,在他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绝对理念”其本质便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承认在人的认识能力之上具有一种类似于上帝般的超越人类认识的,不动不灭的绝对规律,而这种绝对规律受到人的认知感受所形成的审美愉悦,便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便就是美。

  相比较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古希腊“真善美”和中国传统儒家“美是仁”的种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在探寻所谓什么是美的时候,不再借助于伦理学范畴的概念,把美提炼出成了高于生活的生活的产物。

  将美感的源头剥离出生活,才有可能不受污染的去分析什么才是美的真正本质,不然当我们看俄国人的美学,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美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认为符合生活样式的就是美的,反之则为不美。看古希腊哲学和儒家哲学则会随意地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善”和“仁”凌驾在“美本身”之上,将一种审美判断异化为道德判断。

  黑格尔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才会去将美与客观可认知的事物相剥离,从而产生了一种凌驾于各种伦理道德、各种认识局限之上的美学感受。这样子去研究“美本身”,自然可以不受干扰和污染,但是也显然会让对美的研究陷入误区。

  前文说了,黑格尔认为美源于“绝对理念”,因此天然存在,不动不灭。由此产生的美学定义,其实涉及了“美本身”的关键性课题,即“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黑格尔显然选择将美定义成了一种绝对存在的客观真理——具有永恒性的规律,而通过人的感性浮现。

《美学》读后感3

  我一直觉得在博物馆看国画是一种奇妙的体验,画卷中全无动漫的浮夸,也没有油画那样流光溢彩,如空谷幽兰,却有暗香浮动,神秘而不可把握。经过《中国美学十五讲》“蹈虚蹑影”、“无色之色”两篇文章对国画知识的介绍后,我对国画终于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想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与联想。

  “蹈虚蹑影”揭示了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思规律,提出艺术不是写“实”,而是写“影”——在画中大概就体现为幻象化的景物。一来作者通过对质实的世界的改造,直观地传递出事物给人的`感受。比如有些人物画各人比例不同,有的人衣袍无风自动,这样画重点就很鲜明,人物有力量感,画面也更具气韵美。过于追求局部的描绘,反而使画面形散而神不似,失去内部的灵性。二来没有了现实空间的限制,画家便能通过画面寄托自己某些内在情思。这样创作出来的画往往很有个人风格,展现出画者的真性情。琢磨这样的画,也便是在琢磨画者的思想,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故事。米芾曾见到苏轼画竹从地而起,一笔至顶,便问:“何不逐节分?”苏轼答:“竹生时何尝逐节生?”我想不仅是我,米芾一定也被苏东坡的奇思妙想给惊艳到了。画竹的过程中他侧重于表现出其中的时间感,做到了以表相的一个“点”,表现出内在的“流”。只从这一支画竹,便可以见出苏轼思维方式的卓尔不群。

  黑白二色的基调,使中国画别具一格。但这其中还有更深刻的内涵。“无色之色”阐明了为何中国画的色调基本都是黑白二色,这其中有色空思想的影响,也有历史因素影响。在中国哲学中,无色即为世界本色。我们现在画画配色讲究,却远不如古人以水墨率性而为——插画里蓝瑛的《溪山雪霁图》留给我很深的影响,画面里只有深深浅浅的黑白二色,溪流处能让人感觉到溪水的流动,没有多余的色彩喧宾夺主,灵动之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朱良志先生在书中说“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中国的画确乎是不写实的,表现的主题更多是情感与哲学。据说在古代,作画就常常被用于体现自己的品行修养。无论是“蹈虚蹑影”,还是“无色之色”,都是再高明没有的表现主题的手段,它们建立在超脱原有物象的基础上的,体现出作者辩证思维。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国画中品出人与物的精神气质,风度韵味,有更多的收获。

《美学》读后感4

  我发现黑格尔的《美学》是很难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学是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及其辩证法出发的。这套体系极端抽象和艰晦,而且有很多矛盾和漏洞。抽象艰晦的思想体系就必然表达于抽象艰晦的语言,黑格尔所用的并不是一般德国人所习用的语言。读他的书的时候有好几次差点放弃。但是难懂并不等于不可懂。后来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了。

  首先黑格尔是从哲学的高度,也就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来研究美学的,他认为不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艺术的标准就是不充实和缺乏说服力的。他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一节中,首先将自然美排除在了他的美学研究范围之外,就是因为纯自然的东西排在一起,没有经过人心灵的体验,其内容是机械的,相互间也不存在比较的标准。但是他还是就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作了阐述。他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产生高于自然美的艺术感受,但是由于人的各方面修养层次的不同,这种艺术感受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自然的东西美不美,必须经过心灵的感知和加工,才可能具有美的含义,只有人具有这种加工的能力,因此也就只有人才能创造和感知艺术美。他认为摹仿的作品只有正确与否,但无所谓美,因为它不是心灵的产品,没有实质的内容。有人说,那些仿冒艺术真品非常逼真的赝品,就其摹仿的功底和效果来说,也可以称为艺术作品,但是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这些赝品只是一种“制造”,而不是“创造”,因此从艺术的角度说,它们是进不了艺术的殿堂的。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有着很多的看法: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孰优孰劣,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远远高于自然美的。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蕴含着精神与理念的心灵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就优越多少。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艺术美的优越性是黑格尔重要的观点。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艺术,只要是真正的追求美就应该是蕴育着理念的,是表达心灵的,只有这样的美,也只有传达此类情感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美是承载理念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学》读后感5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艰深、晦涩、术语多,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美学,文字清新淡雅。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自己从他解放前后的三十多篇美学论文中精选出来的文集。文集主要分二个部分:其一,主要是总论的谈美的问题和文艺中的空灵与充实;其二,主要是以西方美学思想的营养,体味中国的艺术精神、特别是庄子的散文、魏晋的人格美以及中国诗、书、画、音乐的艺术意境;其三,主要是对外国美学家和艺术家的评论以及诗歌方面的专论。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一个人看到的景色是否美好,多半和此人得心境由关,也可以说景色的美否是由心来决定的。心也会限制视野,但同时,洗涤、净化过的心灵也会因为心境的提升而看到更美、各广阔的世界。我们从外界的事物上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对美的感悟,从而在再次面对着世界时能了解地更深,看地更透彻。生命就是美。某一事物是否是美的,那是人的一个主观判别,不是属于事物的属性。美永远是主观世界里特有的产物。因此,我们也不能说美是什么,只能说什么是美的;也可以说,美不在于物的本身,而在于物给人的感受。生命带来了美,有生命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美。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美学散步》中每篇文章皆是珍奇的宝石,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辉,或论诗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乃至代表着整个宇宙之美的事物,“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他”。

《美学》读后感6

  现代人开始更加愿意关注生活中的美。而本书中对于色彩美的理论知识相信能够吸引不少人。艺术作品中色彩丰富多样及层次可以反应出艺术家及观众双方的心理变化及感受。作者通过对于一系列名人作品的创作灵感及分析,帮助我们实现梦想,学会如何来欣赏色彩美。 尽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许多的美好,可以是“眼睛未曾看过,心里未曾想过,耳朵未曾听过”。但是,在读本书时,想到至少再见到色彩鲜艳时,要会欣欣赏。

  书的中心思想大体上是,艺术作品中色彩的感官效果能够带给人喜怒哀乐、阴晴冷暖等情感体验,在视觉画面的理性与感性色彩能够引起观者的思考与共鸣。如何来欣赏色彩?具体说,色彩的搭配,对比,调和及远近层次是关键。其中“理性的表现方式所表现的更贴近于生活和真实,是本质的一种表现;而感性的色彩表现则是以某种意识形态的形式进行画面表现,所表现的是印象和情感”。

  当然,艺术家们也常常用理性的色彩表现出感性的情感,给人以更深的灵魂感触,感叹于大自然的美好与强大。感性就是色彩的主观感受,每种色彩都能带来不同的感受及联想。例如,“红色可以联想到火焰、热血、对联,给我们带来热烈、奔放的色彩感受”。其中,色彩的意象及抽象表现不仅仅体现在单一的色彩上,多种色彩相互组合及交错后,色彩表现的抽象含义会显得更加具体、形象”。它特别是出现在现代派抽象艺术作品中。

  而画面色彩分为主色、副色、衬色三种。衬色是画面的衬托色,是为主色和副色服务的,一般指画面的背景用色及环境用色。色彩具有很强的和谐性与表现性,这些色彩是通过色彩的对比,混合、色彩的重置、色彩的并置的方式来进行表现的,通过这些方式,大师们才能创作出精美绝伦的艺术佳作。具体说“色彩对比主要包括:色相(少,多)对比、低中高色彩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等6个方面。

  色彩又分冷暖两大系,冷色系包括:蓝色、绿色、紫色等;暖色系包括:黄色、橙色、红色等。其中各种精细学问大了,没想到艺术家有这么多深入的道道。显然,只有通过作者对于作品具体分析,上面内容一看就能够明白,至少还可以讨一个说法。正所谓,一图抵千字。学习了色彩艺术语言。

  本书的纸质本值得珍藏,就算是对于生活欣赏美的投资?在旅行中读完它,感觉不够,不透。静下心时,还会再欣赏它。生命科学说,结构与功能相关。开始有点纳闷,因为它没有讲太多的艺术构局,原来另外还有专著。拭目以待!

音乐美学史学论稿.读后感 该怎么写吗

写读后感需要真情实感,所以还是自己阅读后,自己动笔比较好,下面提供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写作方法: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写作要点:
要弄懂原作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要认真思考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学习美学感想

求一个1000字左右的感想,要求原创,不要太专业的,各位美帝路过留意~
美,谁不爱,谁不喜欢?特别是现代,各种美的追求,例如:某某品牌的化妆品,某某减肥药,某某整形美容,想办法变美。美的存在,其实在古代的中国很早就意识到美的现象,孔子在思想中就提供了中国文化中最早的对“美”的思考,他把美与善联系起来,为中国文化在此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于1750年在其所著的《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匹阿斯》,也在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柏拉图在这篇文章中的两个立场,即认为在所有的美的事物中有一个美的共相,它是一切美的事物之间所以美的最终原因,以及坚持应该给这个美的共相下定义,给后来的西方哲学和理性思考探索美的现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确定了探索的方向--追求什么是“美本身”。给“美”下定义的漫漫征程从此开始了。美的现象和艺术的诗意世界之所以在公元前6世纪--5世纪进入了人类的思考。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35年发表了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首次提出了建立一门特殊学科“美学”设想,为美学找到了恰当的地位,也为美学奠定了哲学基础。由于审美的现象是与感觉、感官有密切关系的,帮助人们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通过美感经验,从而提高了人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大街上看见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披着长长而乌黑的头发,像瀑布一样,一时感觉到头发的美,再看看,你会觉得头发黑而直,这时已进入了欣赏头发的美,这种美其实很多人也在追求着,他们也会去创造这种美,这种美的追求,其实已经提高了人的审美能力。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给感性认识提供规则,并探求“感性认识的完善”--美。他给“美”的定义,就是“完善的感性”。其实鲍姆嘉登猤美学的确定并不是最完善的,但毕竟“美学”这个学科开始在整个知识的体系中,赢得了一个存在的地位,正是这个地位,为后来的美学家们提供了发挥才智的深刻领域。美学其实就是教人学会审美,一段音乐是美的,一朵花是美的,秋天的红叶是美的,人对事物产生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部分,通过已有的审美活动去发现美,例如:和朋友去郊游,目的是去放松心情,吸收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假日的快乐,本意不是进行审美活动,但是当你接触到\看到时,被之“美景”吸引住了,这就是一种美感经验。美的现象是属于人的现象,只存在于人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那一刻,显然“美”并不是从书本上知道的,只要你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产生了特别的,令你难忘的美感经验,你才知道“美”这回事,例如,在某个时候突然看见靓女、靓车、靓发型……等,你会发自内心地赞叹“真美啊”,这种终身难忘的感觉,也会使你产生“真美”的体验,从这些例子中,这就是美感经验,通过这样的美感经验具体地见识到“美”这回事。对于具体的审美现象的发生来说,应该是先有审美活动,然后有美感经验产生。但是。对于具体的经验者来说,美感经验却反过来成了审美活动的标准和见证。无论怎样说,美感经验的形成过程就是审美活动的过程,美感是审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在美感经验的基础上促使人生审美化。美在每个人的心理感受上是不同的,美的现象还有历史性:一、美的现象随时代而变化,“环肥燕瘦”就是美的现象随时代而变迁的最好例证。任何一种艺术的变迁史,其实就是美的现象随时代变化而变迁的最好成绩证明。古代神话的美与现代小说的美是完全不同的;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审美风格也是完全不同的。每一个时代都有该时代的审美风尚,服装的变化,装饰的变化等就是这种变化的表现。二、美的现象随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人类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我们知道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希伯来文化,非洲文化,印度安文化,埃及文化,啊拉伯文化等,就东方文化来说,又可以有印度的、中国的、日本的、南亚的等差异。不同的文化又有不同的美的现象。比如,西方人以直率为美,中国人以含蓄为美。中国人喜欢线条的表现力,西方人则喜欢造型的美。三、美的现象因个性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偏好。有些人喜欢悲剧,有些人喜欢喜剧;有些人喜欢春天的绚丽,有些人喜欢秋天的明朗,有些人则喜欢冬天的凝重。同样,阅读同一部《红楼梦》,不同的人也会获得不同的审美经验。这些就是个性所带来的美的现象的差异。同一部戏剧、同一首诗也有不同的美感经验。 随着美学研究的目的: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从审美活动理解认得完善和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来看,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美学知识,培养每个人的审美能力。这就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谁不喜欢?我们应该把天生的感受力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作为,自觉的按照美的尺度来建造我们美好的每一天,而不只是在美术馆才能感受到没美的现象,不只是在电影院、音乐厅才能知道美的存在,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按照美的尺度去生活,去感受。通过学习美学,我知道怎样进行审美活动,用自己的美感经验去感受美、发现美。
本文标题: 音乐美学的读后感(中国音乐美学史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78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开天辟地的故事的读后感(盘古开天辟地的读后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读后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范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