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读后感1000(《南明史》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20 06:45: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8

《南明史》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南明史...

南明史读后感1000(《南明史》读后感)

《南明史》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南明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南明史》读后感1

  明朝虽承祚二百余年,可是总给人一路跌跌撞撞的感觉。偌大一个帝国,近三百年间,竟几无盛世,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一直困扰。边务固然是大问题,先有瓦剌后有满清,沿海的倭寇海盗也不停闹腾;内廷也很少消停,悬案一直不断,文官集团不断分化内斗。先人已有很多评叙述,基本的观点是明朝实亡于党争。在此不必赘述,仅就司徒琳一书,谈部分读后感。

  司徒琳的《南明史》几乎是国外第一本有关南明历史的专门著作。本书以她在哈佛的博士论文为底稿,增减部分史料,而后,专门到台湾(彼时大陆尚未开放)逐一对所采信之史料进行再次的去伪存真,于论文完成之后十年乃成。书的篇幅不足二百页(不包括前言和参考文献),却全无赘言,称得上是字字珠玑。统观此书,或可窥得国外历史研究之一二特色。

  首先,非常注重大尺度上对历史脉络的把握。这点上有些大历史的意思,实际的行文来看,也确实接近黄仁宇的作品。当然,由于我只读过译本,所以不能确认两作者的行文方式或者叙事风格接近或者相同。

  第二,对于作者历史观点的阐发非常到位。虽然没有读原文,但是我相信作者在语义的重述方面应该是很花力气的。其观点在除在前言中详细说明之外,在每一章都会强调和重述。

  第三,并非事无巨细,但对关键细节的把握非常准确,描述时舍得花大篇幅。并且很注重相关的背景介绍,比如在介绍郑氏时,对郑氏的发家有一段背景的梳理。

  第四,史实的篇幅和议论的篇幅各占约一半,仍有学位论文的影子。因为学位论文是不可能让提交者只罗列文献调研结果的,必须要有通读史料之后的观点。

  在写这段读后感的时候,已经开始读顾诚的《南明史》。顾先生的书比司徒琳的晚二十年,相对来说所占有的史料更是较司徒琳丰富,故而其著作篇幅几乎是司徒琳的五倍。顾先生的作品同样是引证丰富,撰写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且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标准对不同的史料予以采信。值得一提的是,两著作对于南明史的断代并不相同,起至时间都有稍稍差距。这或是南明史研究一个悬而未决之问题。

  最后,司徒琳其书,貌似比较冷门,国内版本较少,我(当时)没有找到电子版。

《南明史》读后感2

  顾诚先生花费十年寒暑编写的《南明史》犹如一坛醇酒,酒醒之后也回味无穷,如果现在的图书还是竹简制作的,那我可真要“韦编三绝”喽。南明史不堪回首,忠臣义士、国贼汉奸汗牛充栋,欺诈、背叛、血泪、无耻、民族气节,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与民族劣根统统体现在这二十年中。

  顾诚先生对明清鼎革之际历史人物的评价深得我心。

  李定国的一生应该充分予以肯定,他的英名和业绩永远光照史册,激励后世人民为反对压迫和民族征服而献身。封建史籍的作者一般也给以赞许之词,但他们所赞许的是李定国后半生的“改邪归正”,实际上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

  在南明为数众多的人物中,张煌言的'地位并不显赫,然而在长达二十年的抗清斗争中,他历尽了艰难险阻,处处以大局为重,几乎是一位无可挑剔的完人。黄宗羲为他撰墓志铭说:“今公已为千载人物,比之文山,人皆信之。余屈身养母,戋戋自附于晋之处士,未知后之人其许我否也”可谓定评。

  何腾蛟被俘后坚贞不屈,保持了民族气节,应当肯定。但纵观他的一生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瞿式耜、张同敞宁可束手待毙也不转移。究其心理状态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南明前途已经失去了信心。其次,根深蒂固的儒家成仁取义思想也促使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与其趁清军未到之时离开桂林也改变不了即将坍塌的大厦,不如待清军入城后,以忠臣烈士的形象博个青史留名。尽管这种坐以待毙的做法多少显得迂腐,还是应当承认瞿式耜、张同敞的从容就义比起那些贪生怕死的降清派和遁入空门、藏之深山的所谓遗民更高洁得多,理应受到后世的敬仰。

  敬佩之余,也有个人看法。

  第一:顾诚先生否认李岩的存在,我认为李岩这个人还是存在的。《南明史》不应让出现于崇祯十四年到崇祯十七年之间,对明末农民战争起过重大作用,对大顺政权的兴衰起过关键作用的“李公子”置身事外。李自成的政治才干也认识不到笼络士人、招抚百姓的重要性,更加不可能认识到利用民间舆论——“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而崇祯十七年李自成不能在关中立足,与牛金星卑鄙地诬陷李岩,李自成错杀李岩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假使李岩能够顺利领兵两万平定河南,为关中打下一片战略缓冲地带,潼关之役多铎也不可能全无后顾之忧地与李自成作战。

  第二:顾诚先生认为史可法不应该起初打算拥立潞藩,而应该直接拥立福藩。顾诚先生的想法应该说不无道理,但是仅仅因为迅速拥立福藩就可以迅速确立南明政权领导核心?完全不可能,一个封建政权的成败与最高领导人的关系非常大,甚至可以说一个团体的“领军人物”确定这个团体事业的成败。福王素质之差,不可能是中兴之主。在崇祯太子下落不明的情况下,不管立谁都会出现“泓光太子”案,南明统治核心都要受影响。南明依靠史可法一班腐儒,败亡是早晚的事。

  罢矣,罢矣。

  南明史正面三人:堵胤锡、李定国、张煌言。

  南明史负面三人:阮大铖、吴三桂、朱由崧。

欧阳修论作文的读后感

从欧阳修论作文说起
最近读《苏东坡小品》,其中有一则记载欧阳修谈写文章的方法:“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谪,多作能自见之。”欧阳修认为写文章是自己的事,只要勤读书多练习,时间久了,自然会悟出作文的方法。当然“疵病不必�不一定 待人指谪”,但有时写成的文章还是要就教于方家的。
看了这篇文章,我又想起王树民先生曾经告诫青年的几句话:“用好功夫,是治学首先须要注意的一件事。”论文“不要只写一遍,第一遍写的只是初稿,以后还要继续搜集资料,增加或修改内容观点,直到最后写成定稿”;“在未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些札记。”这些经验之谈,对于某些急于“扬名立万”的青年人来说,真是六月天的一副“清凉剂”。
现在的出版业呈现着花团锦簇的局面,各种档次的出版物层出不穷,以及因特网的出现,这一切都为爱好写作的和有心于治学的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表文章的空间。然而,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中,一些人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懒读书”或“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思想上的过滤和沉淀,有一点感想就仓促成文,又急急地“每一篇出,即求过人”。这样写成的文章多是内容肤浅,空洞无物,经不起时间的淘洗。
如果我们真的有志于学,必须具有老实的态度和踏踏实实的作风,要“用好功夫”,能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朱自清在《写作杂谈》中说:“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热脑子写成的文章都带一点“火”气,应该让它冷却一下,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锤炼锤炼。如何去锤炼呢﹖首先,我们要能静下心来切实读一些书,多思考;另外,我们平时多练习写一些习作和札记,也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行文,有利于积累材料,整理思想,不断使自己的观点得到修正,直到尽可能完善,如朱自清所说的:“客观的反攻倒算得有充分的、详确的知识作根据。”不然,我们就可能讲外行话或闹出笑话来。
文字是寂寞之道。《文汇报》曾经发表过作家韩少功和周介人的一组通信。周介人对一些人“文事武做,相信三拳两脚能打出一个世界”的现象颇有感慨。他认为:“一个有作为的作家也应该逃离那种热闹中透着腐朽的空气。”韩少功也认为作家要耐得住寂寞,只有平时清心寡欲,凝神入定地反观、内视,注重情感意绪的积蓄、沉淀,动笔时才能有所宣泄。他们这些语重心长的话,确实值得我们思索。
其实,无论搞文学还是史学,文章本身都不能养活我们,只会愈做愈苦。不能坐冷板凳,不愿意“啃冷馒头”,我们就很难在治学的道路上前进多远。曹雪芹撰写《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增删5次而成。这是大家皆知的事实。当代史学家顾诚先生撰写《南明史》的经历,也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治学榜样。顾诚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已承诺写一部南明的史书,并于1990年写成初稿。尽管其间出版社编辑曾几十次催稿,但他都未轻易出手。这样,初稿就“冷”在那儿,一冷就是7年!在这7年中,他经历了艰辛的学术之旅:遍查全国各大图书馆史料,辑微钩沉,使80万字的《南明史》做到“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终于使《南明史》成为一部笑傲史坛的史学大作。
我们的文章如果在确信无“一字空”的时候,再拿出去发表,这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负责的态度。

求南明史战争大事年表

求南明史上各个战役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参与的人员,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来.不需要很详细的过程,只需要一个年表.只需要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人物.提供完整年表的人将获得额外奖励!谢谢了!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22.12苏联成立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6苏德战争爆发
1942莫斯科保卫战
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9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9中美建交
1993欧洲联盟建立
BC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BC594年 雅典的梭伦改革
BC330年 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初 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843年 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
十一世纪中叶 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337年 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92-1598年 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十八世纪中期 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1776年7月4日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成立
1793年5月-6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吉伦特派政权
1804年 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20年11月28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
1847-1852年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起义
十九世纪60-80年代 沙俄侵占我国西北地区40万平方公里
1869年 第一国际巴塞儿大会,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开始
1882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1894年 朝鲜甲午农民战争
1907年 英法俄协约最后形成
1918年11月 德国11月革命爆发
1919年3月 埃及人民武装起义
1921年7月1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6年10月 洛加诺会议
1933年3月 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1939年9月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3年12月1日 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5年7月-8日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40.6法国投降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BC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BC509年 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三世纪 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六世纪初 法兰克王国建立
962年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十四至十六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年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60年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
1794年7月 法国热月反革命政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818年5月5日 卡儿。马克思出生
1848年2月 法国二次革命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巴黎公社
1892年 俄法签定军事协定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3月1日 朝鲜“三。一”人民起义
1922年10月 意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1933年1月 德国希特勒上台
1940年9月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定
1945年5月8日 德国签定无条件投降书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BC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BC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410年 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1054年 基督教会分裂
1453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689年 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1792年9月 国民公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25年 史蒂芬孙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行
1858年 “中俄爱晖条约”签定,沙俄占领我国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
1870-1871年 普法战争
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党形成
1919年1月 德国柏林起义
1922年12月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937年七月七日 中国全面抗日
1945年2月 苏英美雅尔塔会议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04海地宣布独立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71.3-5巴黎公社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91苏联解体
BC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395年 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1192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1497-1498年 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688年 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99年11月9日 拿破仑发动热月政变
1848-1849年 欧洲革命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05-1908年 印度民主解放运动高涨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会
1936年7月-1939年3月 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25.10洛迦诺会议
1942.6中途岛战役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BC三世纪 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1480年 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十八世纪 罪恶的奴隶贸易达到最猖獗的地步
1807年 富尔敦制造第一艘汽船试航
1864年9月28日 第一国际成立
1905年 俄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帝国主义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华盛顿会议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19.3.1朝鲜三一运动
1941秋大西洋宪章
1956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BC1894年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八世纪中叶 阿拉伯帝国形成
1492年 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785年 詹姆士。瓦特改良蒸汽机作为纺纱机的动力
1848年6月 法国巴黎工人六月起义
1889年 第二国际建立
1923年10月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定无条件投降书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861-1865美国内战
1919.1-6巴黎和会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313年 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十五世纪 桑海兴起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国君主政体
1866年 第一国际日内瓦大会,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
1919-1922年 土耳其基马尔资产阶级革命
1943年11月-12月 苏英美德黑兰会议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
1938.9慕尼黑会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公元一世纪 基督教产生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810-1826 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95-1896年 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BC1000年左右 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1358年 法国农民起义
十九世纪早期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宣传空想社会主义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 十月革命胜利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十四世纪 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836-1848年 英国宪章运动
1919年3月 共产国际成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1853-1856年 俄英法克里木战争
1932年4月 朝鲜抗日游击队诞生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1831和1834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35年10月-1936年5月 埃塞俄比亚反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1864第一国际成立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十七世纪初 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910-1917年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918-1922年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BC六世纪 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1844年 法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1566-1581尼德兰革命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1773-1775 俄国普加乔夫起义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804年元旦 海地宣布独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四世纪 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1921年 苏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1940秋不列颠之战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
1881-1899 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32年 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
1381年 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940年 法国投降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签定,沙俄又强占我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逝世
1867年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九世纪 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941年6月22日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870-1871普法战争
BC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BC27年 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地区
1918-1920年 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1886年5月1日 美国工人举行争取11小时工作日的总罢工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19年3月-8月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期
九世纪早期 英吉利王国形成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BC525年 波斯灭埃及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876年 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BC后 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1929年-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607年 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793年6月-1794年7月 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944年6月6日 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68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至二年(1645年)九月,在清统一战争中,多铎率清军灭南明弘光政权的作战。
元年三月,李自成军攻占北京以后,在江南的一部分明朝官僚于五月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南明弘光政权。为抵御清军南下,弘光朝廷兵部尚书史可法布署兵力:以总兵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安,经理山东一路招讨事;总兵高杰辖徐、泗,驻泗州,经理开、归一路招讨事;总兵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招讨事;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招讨事。以上江北四镇同武昌的左良玉部组成江淮防线,防大顺军或清军南下。然而,弘光政权内部党争不断,内讧不已,搜刮掠夺,无意抗清。
十月,清廷以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2万骑兵征讨南明。不久,因陕西李自成大顺军日炽,多铎奉命转兵西向(参见清灭大顺之战),从而给弘光政权以喘息之机。十一月,史可法抵清江浦(今江苏淮阴),筹划淮河防御,先后数十次上疏,但南明朝廷上下醉生梦死,不予重视,失去了宝贵的时机。二年(1645年)正月,清军攻破潼关(参见潼关之战),击败大顺军之局已定,于是清廷便命多铎率部转兵分道南下。命沂州、济宁兵由庙湾南渡黄河,趋邳、宿二州;命彰德,、卫辉兵由孟津东渡黄河,逼归德、徐州。南明驻睢州总兵许定国、驻河南总兵李际遇分别向清军约降。史可法飞章告急,并调总兵高杰至徐州,预趋归德,以掣清军。次年正月,高杰被许定国诱杀,弘光政权唯一的积极行动告止。不久,弘光政权内讧又起。三月,驻武昌之宁南侯左良五以“清君侧”之名,率所部东下,自汉口达蕲州,200里舳舻相接。南京马士英急调黄得功部赴长江抵御。清军乘机趋徐州,南明总兵李成栋登舟南遁,清军遂连陷颍州(今阜阳)、太和。四月初一日,弘光朝廷密诏史可法督军倍道入援南京,以御左良玉。时清军入亳州,向邳州(今江苏睢宁西北),徐、泗告急,史可法又奉命急还扬(州)、泗(州),但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三镇兵仍应诏入卫南京。清军一路陷亳州,一路陷砀山,于初九日占领徐州。十三日,泗州守将李遇春降清,史可法退守扬州。清军渡过黄河,于十七日距扬州20里列营。
十八日,南明降将李成栋引清军包围扬州城,史可法急檄各镇赴援,无一前来。二十二日,城中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降清,扬州城中兵力益单。二十三日,总兵刘肇基请求乘敌不备背城一战,史可法未允。二十四日,清军从泗州运来红夷大炮,试轰扬州,满城恐慌,史可法血疏告急,不报。二十五日,清军急攻破城,史可法被俘,不屈就义(参见扬州之战)。刘肇基率残部和百姓继续巷战,直至矢尽人亡。五月初八日,清军乘大雾夜渡长江,次日克镇江。南明沿江守军皆溃。总兵郑鸿逵、郑彩部水师东遁入海,退回福建。十四日,清军自镇江南下丹阳,西趋句容,直抵南京城下,南明遣臣迎降。二十二日,清军俘获逃奔芜湖的弘光帝朱由崧。至此,弘光政权亡。南明先后归降者共计马步兵23.8万人。二十四日,多铎抵南京。
六月初五日,清廷令江南各处军民尽皆剃发,并继续抚剿江南未下城邑。清军自常州、无锡直取苏州,十三日进入杭州。清廷的剃发令促使民族矛盾激化,江南各地军民纷纷起兵抗清,其中最著名者为嘉定、江阴二城。十七日,嘉定城民为反剃发令,在黄淳耀、侯峒曾等领导下,坚守孤城,抗击清兵。至七月初四日李成栋引清军破城。不久,朱瑛重兴义旅,再守嘉定。二十六日,嘉定又被清军攻破,再遭屠难。八月十六日,原明把总吴之蕃于嘉定反清,亦告失败,嘉定复遭屠难。史称“嘉定三屠”。江阴人民在阎应元等指挥下,自闰六月初一日至八月二十一日,守城81天,先后挫败24万清军的进攻,清军损失7.5万余人,守城者战死6.7万人,阎应元战死。九月二十一日,清廷于江宁(今南京)设驻防将军。又派兵部尚书洪承畴经略江南,以汉治汉,招抚江南各省,基本上安定了江南局势。
点评:此战,清军乘虚而入,直下江南,灭弘光政权,击碎了南明南北分治的企图,为进一步完成全国统一做了准备。
本文标题: 南明史读后感1000(《南明史》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623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曾国藩启示录读后感(曾国藩读后感)一篇童话的读后感400字五年级(童话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