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读后感1500字(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19 11:51: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1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1000字,徐志摩散文读后感1000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

徐志摩读后感1500字(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1000字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1000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再别志摩。熟悉的笔调还是难以让人忘怀。

  徐志摩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尽管他自己说:“在二十四岁以前,诗,不论新旧,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但他一旦拿起笔来,佳作便犹如山洪爆发一般涌现出来。作为新月派诗人的代表,徐志摩的诗作字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同时具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他的诗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他那驳杂的思想也在这个世界中一一体现。他的诗歌写爱情、写生活、写景色、写人间疾苦。

  这里引用徐志摩的诗:“但有人,比如我自己,就有爱落叶的癖好。他们初下来时颜色有很鲜艳的,但时候久了,颜色也变,除非你保存得好。所以我的话,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与落叶一样的无用,至多有时有几痕生命的颜色就是了。”有着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反思,人的思维不见得完美,有时只是一种多余。看似华丽,却经不起推敲,看似深邃,却不能传给后世,也是一种无奈吧!对自己的无奈!

  “人类最伟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理想的极度,想象的止境,从人到神!诗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盘旋的。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他可以看出理想的重要,诗的伟大,哲学的美好,他也可以用它的笔惊醒人们,别总关注物质,心灵的美也很重要。诗歌,它可以给你带来心灵的享受,它是不可或缺。

  现在,诗歌已经越来越少,看诗的的人也更少了。的确,诗不能给人们带来财富,也许你认为它只是在浪费时间。但你,没有明白诗的意义。那种对心灵,对灵魂正真的描写,在诗人的面前,你能看到自己的心声,也许你一直在影藏它,你不曾发现的你的那份情怀。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也许你没有志摩的多情善愁,但你也有着你的感受。被让世俗蒙蔽你的眼睛,睁开眼,看看诗的世界。诗歌不是一种任务,诗人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对自身的觉醒,一中参透。诗歌没有什么,只要有那颗向往的心,让我们细细品读《徐志摩诗歌全集》,发就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情怀。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1000字

  许是因为他在诗的创作上成就过高而掩盖了他在散文方面造艺,人们记住徐志摩,多是因为他的诗,当然我也不例外。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徐志摩散文经典》,对他的印象才从最初的浪漫诗人转变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而又热情高涨的、率真诚实的文学家。

  徐志摩的散文的特点便是浓郁,人们总以为将纷繁的世界写简单是本事,殊不知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一个平平常常的场景写得繁采到极致也是一种本事。徐志摩便是那种能把别人无话可说之事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洋洋洒洒,花雨缤纷,但更难得的是这些奇艳瑰丽的文字全都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个"真字。正如梁实秋所说,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什么,永远都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没有教训和演讲的气味,而像是和知心朋友谈话,毫不矜持地掏出内心的真话。

  这本书中,最浪漫的散文《想飞》,读后让我感觉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亲切的谈话、聊天一样,而且他的散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热情。其中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全部正像画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读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表达总是这样无拘无束。艳丽纷繁。这也正如周作人等所说: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与他的新诗一起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其实,情感的真挚,态度的亲和,题材的宽广,表达的无拘无束。艳丽纷繁,像诗一样“浓得化不开“,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显著特色。无论是长篇,如《巴黎的鳞爪》和《秋》;还是短篇,如《丑西湖》,莫不如此。至于《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想飞》……等篇,则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了……

  徐志摩散文选本众多,这本散文经典是最新的一种,较好的展现了徐志摩各个时期的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读后确实让人感到:徐志摩以他的文字照亮了社会、照亮了中国文学。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1000字

  初次了解到徐志摩,是源于一首《再别康桥》,犹记得那潇洒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次更深的认识到徐志摩,使自己偶然从同学那里得到一本《徐志摩散文》,我本来打算:在闲暇之时,读它消磨时间;在晚上失眠之时,读它催眠;找不到枕头时,拿来垫头……可谁想到,就在我每天漫不经心的读一些散文时,我渐渐的走进徐志摩,渐渐的开始崇拜他,读他的文章感觉就像久旱的田地初逢甘霖;行走在沙漠里,饥渴的旅行者发现绿洲;五岁的孩童在海滩上捡到贝壳……那份欣喜,那份快乐,让我如痴如醉的徜徉于书里,自由的翱翔,尽情的品味墨香追寻徐志摩的痕迹,领略一代才子的风采。

  他让我看到自己。“昨天我是个孩子,今天已是壮年:昨天腮边还带着圆润的笑容。今天头上已见星星的白发;光阴带走的往迹,再也不容追赎,留下在我们心头的只是些揶揄的鬼影,我们在这道上停步回想的时候,只能投一个虚圈的‘假使当初’,解嘲已往的一切,但已往的一切,即使有,也不能给我们利益。因为前途还是不减启程时的渺茫,我们还是不能选择自由的途径———到那天我们无形的解差喝住的时候,我们唯一的权利,我猜想,也只是再丢一个更大的‘假使’。圆满这全程的寂寞。那就是止境了。”我不也有此感觉吗?总自己失败,撞到南墙后,独自哀叹“假使当初自己能……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了。”

  一声声的悔言犹在耳际,我的心无法释怀那份酸楚,我不断的告诉自己:不到最后,鹿死谁手还不一定!怀揣着这样的信念,我整理起那疲惫的行囊,踏上征程,我不知前方等待我的将是什么,也许只是另一个“假使当初”的伏笔,但我没有选择,我只能义无反顾的向前冲!

  他让我明白:做人一定要有原则。他说“不能在我生命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我对不起自己;在为人的生活里不能实现我之所以为我,我对不起生命。”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人说我很随和,有人说我很圆滑。我时常自我反思:我到底有着怎样的性格?我写信问知心友人,友人说“想得太多,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总替别人着想,从而埋葬自己”听到她的回答,自己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我承认自己是想多了,因为我害怕,害怕自己无意的一句话会伤害到别人。徐志摩说“一句话可以泄露你心灵的浅萍,一句话可以证明你自觉的努力,一句话可以表示你思想的糊涂,一句话可以留下永久的印象。”

  自从读了徐志摩的《‘话’》后,我想了很久:我就是我我要有自己的个性,我要有自己的原则———“任天堂沉沦,地狱开放,毁不了我内府的宝藏”我无可取代!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2000字

最好是以写杭州的那篇为典型例子,大概2000字,初中水平。
这篇散文,诚如题目所示,只写了“巴黎的麟爪。” “巴黎”,本身就是一个迷人的字眼。它说不完,道不尽,它是一座堪称近代人类 艺术褓姆的城市。一代代的艺术巨匠在巴黎弘阔的舞台上勿勿走过;把无数动人的事迹, 永恒的美,凝固在罗浮宫的每一块砖瓦里,投映在赛因河的柔波中。没有哪一座城市象 巴黎那样把生活与艺术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即是艺术,艺术即是生活;没有哪 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样,把此岸和彼岸拉扯得那么近,现实即是理想,理想即是现实。 作为艺术家的徐志摩来到他朝思幕想的艺术之都,如同游子寻见慈母,可以想见他 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他特有的富于激情的笔调,直接表达了 感受“咳,巴黎!到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希罕天堂;尝过巴黎的,老实说,连地狱都不 想去了。整个的巴黎就像是一床野鸭绒的垫褥,衬得你通体舒泰,硬骨头都给熏酥了的。” 作者是直抒胸臆的,然而,于不经意之中,更在营造着氛围。这种氛围让你无法克 制自己要与作者一起神游巴黎,聆听作者漫谈对巴黎的观感。 作品描绘的天堂般的,充满诱惑的巴黎,并不仅是光明、微笑、欢畅的,同时也交 织着黯淡、惆怅和悲怆。然而,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以他敏锐的观察力,道 出了巴黎人的独特之处:虽失意仍不失对人生的希冀;虽厌恶却不掩挚切的友情,贫困 潦倒并不碍对艺术的痴迷;真诚而不势利,洒脱而不猥琐,这正是巴黎不和谐中的和谐, 杂色中的同一,巴黎的诱惑在于斯,美亦在于斯。 作者印象式地漫谈了巴黎以后,便象摄影机一样,缓缓地推近,讲述了两个巴黎人 的故事。 一个美丽又聪慧的女郎,十七岁时由父亲安排嫁给了一个英国绅士,可两人之间并 无真正的爱情,婚后生活毫无幸福可言,四年后,女郎离婚回到了巴黎,不久,她疯狂 地爱上了一个来巴黎求学的菲律宾少年,并抛弃了一切跟着这男人来到东方,谁知男子 的家庭坚不容她,男子不久也丢了她,她只好以做褓姆维生。不久,一封老父病危的电 报又将她拉回了巴黎。回到巴黎后,父亲已病逝,重重打击在女郎的心灵上留下深重的 创伤,女郎这样表述她此时的心境“从此我在人间还有什么意趣?我只是个实体的鬼影, 活动的尸体;我的心也早就死了,再也不起波澜。”然而,死去的只是过去的痛苦,不 是女郎的心灵,女郎“每晚还是不自主的到这饭店里来小坐,正如死去的鬼魂忘不了他 的老家。”她无法忘却她与情人在这饭店里度过的短暂却刻骨铭心的时光,在这里,她 曾倾注满怀的柔情,疯狂地爱恋一个不是贵族,也不是富人的东方人,“秘谈”、“欢 舞”、“梦魂缭绕”、“太深,太真”的爱……享受爱情是幸福,是美,追忆往昔的爱 情何尝不是幸福,不是美?能够在屡受挫折后,仍能玩味那本属不堪回首的往事不仅是 美,而且是崇高了。在女郎表示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鲜 活、热烈、充满柔情的心灵。这正是巴黎人的真诚,巴黎人的洒脱。 饶有趣味的是,在这个女郎的身上,读者能看到作者自己浓重的投影。女郎如泣如 诉的诉说道出的是徐志摩的心曲:“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 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甘愿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欣、自由。”徐志摩是把爱看作生命一样重的,“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 这死在爱里,这爱中心的死,不强如五百次的投生?”所不同的是,女郎的爱情是一场 悲剧,而作者最后获得了爱情。 第二则讲述了一个巴黎画家的生活故事。画家住在一个狭小、昏暗的小阁楼里,屋 里更是一个“垃圾窝”,作者象开清单一样列出了屋里的陈设“精窄的床坐起会扎脑袋, 书桌上更是应有尽有:烂袜子、脏手绢,压瘪了的热水瓶子,断头的笔杆,断齿的梳子, 可疑的小纸盒儿,权当梳妆台兼书架的破木板箱,烂苹果,破香蕉……这一切作者之所 以不厌其详地一一介绍主要为下文作铺垫,衬托出人体美会把这垃圾窝变成金壁辉煌的 艺术宫殿,随着画家的自数家珍——一件件稀世艺术珍品,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 象:“壁上的疙瘩,壁蟢窠,霉块,钉疤,全化成了哥罗画帧中‘飘飖欲化烟’的最美 丽树林与轻快的流涧;桌上的破领带及手绢烂香蕉臭袜子等等也全变形成戴大阔边稻草 帽的牧童们,偎着树打盹的,牵着牛在涧里喝水的,手反衬着脑袋放平在青草地上瞪眼 看天的,斜眼溜着那边走进来的娘们手按着音腔吹横笛的——可不是那边来了一群娘们, 全是年岁青青的,露着胸膛,散着头发,还有光着白腿的在青草地上跳着来了。”由于 有了美的闪光,狭小昏暗的破阁楼竟成了田园牧歌式的风景胜地。由画谈到了模特,由 模特引出了画家的细述人体美。“人体美也是这样的,有的美在胸部,有的腰部,有的 下部,有的头发,有的手,有的脚踝,那不可理解的骨胳,筋肉,肌理的会合,形成各 各不同的线条,色调的变化,皮面的浓度,毛管的分配,天然的姿态,不可制止的表情。” 画家的津津乐道使读者和作者一样,不能不对这阁楼里的一切如此不和谐而感到惊愕。 简陋的画室与模特美好的形体,生活的困窘与画家心灵的高蹈,这仿佛是“荒唐、艳丽、 甜蜜的梦,”然而,它确实就是眼前的实在。在现实中寻求理想,在人生中追寻梦境, 这是一种人生境界,这就是美,就是艺术。 从这里,我们看到的同样是巴黎人的真诚和洒脱。 这篇散文写的是举世闻名的巴黎的“麟爪”,作者没有去写绚丽的罗浮宫,壮观的 凯旋门,迷人的赛因河,而是把视角投向社会的底层,写的是悲怆落漠的心灵,阴暗丑 陋的画室,作者仿佛有意要设制不和谐,然而精细的读者却能从这表面的不和谐中,悟 出巴黎迷人的所在,不由得不敬佩作者精妙的构思、材料选择,娓娓叙述又都是在不经 意中。 巴黎人真诚、洒脱,作者和他的这篇散文同样如此。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是新 月诗派代表诗人,也是现代作家中有特色的 散文家。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第一篇

  徐志摩,一个富有魔力的名字,他既有者知识分子对世界的淡然也有着对爱情像初出茅庐小伙般的热情。一生的经历让他写出了无数让人心疼的句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散文集。难得有情,付之真情。大多数人觉得他的散文无非是一场风花雪月又或是几番无病呻吟。但对我来说,这种模糊而又浪漫的态度却能让我从中找到共鸣的舒适感,就如同他的散文给我的印象:取是能力,舍是必然。

  在他的文章中我可以看到许多人生态度,也看到面对不同环境下我们的选择。是不是就可以联想到我们的生活?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我们。你可以是今天辉煌不已、妙语连珠的教师,就可以是昨日挑灯不眠、烦躁而又害怕的求知者。而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可能就是不忘心中的信念,我们为此努力、为此流泪、为此骄傲。就像前面说的,取是能力,攀岩到高峰必定要付出汗水,想看最美的风景必定要选择远方,有能力、有目标才能让我们不惧前方是否风雨兼程;舍是必然,有收获就一定会有遗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做不到两全其美,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心中信着徐志摩所说的: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所以,舍,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不要因为舍而后悔,不要因为后悔而更后悔。什么意思?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可以不明确自己的方向,但是却不能没有。有了自己的方向,即便这个方向摇摆不定,也能暂时为迷茫的我们指引一处安身之所。

  在这个方向失去效用之前,我流浪到这个地方,打开一个宝箱,里面有一本生存指南和一堆梦寐以求的奢侈品。我踌躇思考,奢侈品是多少女孩的愿望啊,我可以带回去向别人证明我过得很好甚至富足。生存指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去思考但却可以让我以后生活无忧。两种东西只能选择一样,我会选择什么,我又该选择什么?舍是必然,又该如何做到?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第二篇

  诗歌的文字仿佛是一群跳跃在纸上的灵魂,它们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诗人心中不灭的灯。诗人正是用这些灵动的方块拼出了自己在岁月的笛声中飘扬的思想,在迷失的夜空中闪烁着自己的光芒。诗歌是记忆深处的偶然相遇,是茫茫空寂的必然碰撞。是思想激起的涟漪,是梦境幻化的清香,它印记着一瞬间的感受,承载了千古岁月的绝唱。

  古往今来,写诗的人很多,但诗人却很少。写诗的人和诗人的区别在于写诗的人用诗歌诉说了自己的感受,而诗人却是用诗歌描绘着自己生命。而徐志摩正是这样一位用诗句倾诉着生命的诗人,用他的一生追求着“美与爱与自由”。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近来我读了一些徐志摩的诗,在这冬天寒素的日子里,优美诗句在寒气中迷漫,就像刚吃了一碗热乎面,暖和全身。读他的诗源于对他和三个女人的爱情故事的好奇。起初只是闲来无事随意翻翻,可读过两篇之后感觉他的诗虽然很简短但意境深远,耐人寻味。《难得》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首。

  难得

  徐志摩

  难得,夜这般的清静,

  难得,炉火这般的温,

  更难得,无言的相对,

  一双寂寞的灵魂!

  也不必筹营,也不必详论,

  更没有虚娇,猜忌与嫌憎,

  只静静的坐对着一炉火,

  只静静的默数远巷的更。

  喝一口白水,朋友,

  滋润你的干裂的口唇;

  你添上几块煤,朋友,

  一炉的红焰感念你的殷勤。

  在冰冷的冬夜,朋友,

  人们方始珍重难得的炉薪;

  在这冰冷的世界,

  方始凝结了少数同情的心!

  这首《难得》写了一双“寂寞”灵魂深夜对视,互诉孤寂之情。但这不是一团无病呻吟,而是令人感受到的贴近诗人心中的炉火的温,还有对现实社会冰冷现状的担忧。人们常常把诗人和失意怯懦联系在一起,但我觉得诗句就是诗人手中的利器,在这白纸黑字上刻出了社会的分明;诗句更是入口的良药,美化了人们的心灵。

  通过徐志摩的诗,我感觉到了他心中那份对浪漫的执着。“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为什么不让它飘满浪漫的雪花”。《雪花的快乐》一诗则将浪漫与情景融为一体: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读诗并不是去钻研它的意思,更注重的是它的意境,情到景到意象到既是读诗的大境界,自己的心情随着诗歌文字的浮现而波动,感觉自己的思想在窗外的浮云之上随风飘荡,来到诗人面前,感受着诗人创作的冲动。诗句结束,合上书,周围的一切还是原样,但嘴角一笑,心里已多了份对生命的`礼赞。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第三篇

  从志摩先生谈起,心中不由得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对生活热爱的人。1921年开始长期的诗歌创作,后来读到的诗歌一部分来自这个时期,受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认为艺术至上。曾经写过不少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选的散文著作,带给我的当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读一章都会深陷其中,过后便养成了闲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欧洲漫录”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语言刚柔并工的表达。让读者深陷其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对于托尔斯泰的书与人的看法及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对于莎士比亚的回信,更让读者了解他为人礼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因从南京乘机去北平路途中,飞机失事遇难,他告别了自己光辉的一生。虽死犹荣,用在这样一位诗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对文学历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还没有结束的人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与泰戈尔的对话,相当的好,能与这样一位印度诗人如此联系,并与他环游亚洲,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并影响着徐志摩对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历学习的志摩先生,写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对于环境,事物的描写,也有对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写。

  在我看来,他所写的是人所触的正常感受,只不过是他会用最准确,扣人心弦的语言描绘罢了,体会是深刻的。

  如果世界上最后一本《徐志摩散文集》在我的手上,我该会是怎样的欣喜发狂啊……

  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第四篇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再别志摩。熟悉的笔调还是难以让人忘怀。

  《徐志摩诗歌全集》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徐志摩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尽管他自己说:“在二十四岁以前,诗,不论新旧,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但他一旦拿起笔来,佳作便犹如山洪爆发一般涌现出来。作为新月派诗人的代表,徐志摩的诗作字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同时具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他的诗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他那驳杂的思想也在这个世界中一一体现。他的诗歌写爱情、写生活、写景色、写人间疾苦。

  这里引用徐志摩的诗:“但有人,比如我自己,就有爱落叶的癖好。他们初下来时颜色有很鲜艳的,但时候久了,颜色也变,除非你保存得好。所以我的话,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与落叶一样的无用,至多有时有几痕生命的颜色就是了。”有着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反思,人的思维不见得完美,有时只是一种多余。看似华丽,却经不起推敲,看似深邃,却不能传给后世,也是一种无奈吧!对自己的无奈!

  “人类最伟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理想的极度,想象的止境,从人到神!诗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盘旋的。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他可以看出理想的重要,诗的伟大,哲学的美好,他也可以用它的笔惊醒人们,别总关注物质,心灵的美也很重要。诗歌,它可以给你带来心灵的享受,它是不可或缺。

  现在,诗歌已经越来越少,看诗的的人也更少了。的确,诗不能给人们带来财富,也许你认为它只是在浪费时间。但你,没有明白诗的意义。那种对心灵,对灵魂正真的描写,在诗人的面前,你能看到自己的心声,也许你一直在影藏它,你不曾发现的你的那份情怀。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也许你没有志摩的多情善愁,但你也有着你的感受。被让世俗蒙蔽你的眼睛,睁开眼,看看诗的世界。诗歌不是一种任务,诗人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对自身的觉醒,一中参透。诗歌没有什么,只要有那颗向往的心,让我们细细品读《徐志摩诗歌全集》,发就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情怀。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欣赏

  现代散文起源于五四运动时期,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兴起,散文这种文风短小轻松活泼的文体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频频出现在报刊杂志,现代散文。以下是徐志摩散文读后感欣赏,欢迎阅读。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欣赏1

  烟花之所以灿烂,不在于它有多次生命,而在于它在发出光焰的那一刻,已经留住了永恒。

  ——题记

  20世纪的中国文坛人才辈出 ,灿若星辰,而徐志摩无疑是其中最光鲜闪亮的一个。他是中国现代文坛最具特色,最有才华和最优秀的诗人、散文家之一,是开一代诗风的“新月派”主将,被誉为“中国雪莱”。有人说徐志摩是潇洒的诗歌仙子,飘然拂过年轻中国的诗坛,凭着精灵般的诗魂,丰富了新诗的艺术世界;也有人说徐志摩是不受羁绊的野马,无边无际的思维总是让他在现实中桀骜不驯,不为世俗所累;而我更愿意相信郁达夫所说的“志摩是一个淘气可爱能使你永远无法忘怀的顽皮孩子,诗的音乐,自我生命缺乏诗感,这个孩子的灵魂就会变得孤独寂寞。”是的,正是因为怀着一颗质朴单纯的童心,他才能真切感受到内心的性灵神韵,并将其与自然界的温馨静谧的美妙彼此相融,创作出闪耀着青春光泽,万卉奇葩的《再别康桥》,达到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澄澈的境界。

  说来惭愧,真正静下心来品读《徐志摩散文集》还是在高考后那个漫长而无聊的暑假。整整两个月我所涉猎的书籍可算颇多,但真正打动我心扉并且至今仍爱不释手的恐怕也只有《徐志摩散文集》了。“看一回宁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我惊讶他竟能如此娴熟轻松的驾驭语言,如此真切地将心灵深处的内在情感透过文字的音符浪漫地、自然地抒发出来,并甚至还安排得那么和谐,柔中有力,浓厚中有淡薄,鲜明中存素雅。这该是怎样一个文坛奇子,好奇心驱使我细细品味《徐志摩散文集》,希冀自己能够解开心中的疑惑,感受他如繁星般点缀近代文学的傲人才华。

  翻开目录,能清楚地看到全书分成三个部分:关于名人、回忆故人和生活随想。在“关于名人”这一部分,作为一名浪迹天涯的漫游者,使得徐志摩有机会亲近当时的文坛巨匠,用一颗空灵而单纯的童心去歌颂真善美,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表达对名人的崇敬仰慕之情。在《泰戈尔来华》一文中,徐志摩坦言对于泰戈尔的来华,他心中甚是欢喜,就连梦也多了几分颜色,增了几分妩媚。他真切地希望泰戈尔的来华能给百年来只在精神穷瘘中度活,给生命只是追忆不全的中华民族带来精神的安慰,唤起民族的觉醒。“每想及过去的光荣,不禁疑问现时人荒心死的现象,莫非是噩梦的虚景,否则,何以我们民族的灵海,曾经有过偌大的潮迹,如今何至于沉寂如此?” 20世纪的中国风云变幻,波澜壮阔,历史的烙印不可磨灭地震撼着徐志摩的心,置身于乱世,虽不能沙场点兵,却希冀泰戈尔高洁和谐的人格,能给我们安慰,可以开发我们原本淤塞的心魂,唤起民族的觉醒。源于性灵深处的期盼让我们看到质朴善良的徐志摩忧国忧民的一面,可爱至极。

  曾经说徐志摩像热情的雪莱一样,把心灵深处的情感,透过文字的音符自然流泻而出,他的`散文蕴藉着一种绚烂的春光,一腔跳动的激情,即便是哀伤也如升腾的火焰,热烈而奔放。在回忆故人这一部分中,徐志摩回首往昔,细数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追寻绚丽的烟花怒放后散落在地的火星和哀怨。在《我的祖母之死》一文中,徐志摩引用了英国诗人华茨华斯的一首有名的小诗《我们是人》:“一个单纯的孩子,过他快乐的生活,兴冲冲的,活泼泼的,何尝识别生存与死亡?”在烂漫童真的孩子心中不曾感到生与死之间的阻隔,幼年的徐志摩虽遭祖父的变故,却是不甚明白生命终止的可怕。及至成年,遭逢祖母的大故,给了他不少寂静的时刻,不少深刻的反省,感慨如果生前是尽责任的,是无愧的,我们就会坦然的走近我们的坟墓,我们的灵魂便不会有惭愧或悔恨的啮痕。

  在“生活随想”这一部分,我们时时可见徐志摩把心灵深处的情感,透过文字抒发出来,浓得化不开,无比艳丽,无比妩媚。在《想飞》一文中,徐志摩插上想象的翅膀,飞上云端去,飞上天空去浮着,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飞翔的渴望和追求,人类开始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长翅膀,想飞。远古洞壁上画的四不象,它的背上便掮着翅膀。潇洒如仙子的徐志摩始终抱定童真质朴之心,虽然现实是堕落、孤寂、死静的,但他却用海滩上种花去呼唤真善美和童心的回归。青年的朋友,是春雷响时不曾停止破绽的芽,绝不能填平童真走向堕落,劝告青年们保持信心、精神和勇气,在人生的海滩上种花——也许会消灭,但这花的精神是不灭的。

  在如今,虽有百花齐放却良莠不齐的文化界内,一本好书能教育人,而一代文豪才子——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更能唤起我们对当代文化的反思和质询。让我们沿着徐志摩的思想轨迹,伴着他对文学赤子般的热爱和豪情,开始一段心灵旅行,让灵魂在美丽的文字流淌中得到净化和提升。虽然徐志摩的灿烂生命就在一团幻影般的光焰里消逝了,但烟花的灿烂不在于它有多久的生命,而在于它在发出火焰的那一刹那,永恒已经留住。而徐志摩浓得化不开的才华,卓尔不群的风采,时至今日仍震撼我们的灵魂,启迪我们思索智慧的人生,掩卷遐想,体验心灵激荡后内心的安静与祥和。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欣赏2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是新 月诗派代表诗人,也是现代作家中有特色的 散文家。

  香茗,只是渲染;午后三点的阳光,只是氛 围。真正需要的是一颗善感的心,在心灵 的翕动间,捕捉到细若游丝的美。深阅读, 这才开始。

  读着志摩的散文,倘若浮华气躁,你吸取的 只是香气而不是灵气。读着读着,你便会 发现深阅读,不止于读“书”。

  若将厚厚的一本散文比作一瓢浓羹, 那么最让人口齿噙香的便是志摩与曼殊佩尔相 见恨晚的一段。无数个夜晚,细心拜读了曼殊 佩尔的文章后,志摩依然决定前往相见。

  门扉启开的一刹那,便看到的是眉目口 鼻之清之秀,浅浅的一眼,便令志摩 难忘。随着谈话的深入,他们驰骋于 英美文学的广袤之野,思绪行云流水, 褒贬评议让交谈时而舒畅时而局促, 曼殊佩尔优雅的举止,娴静的笑容、 谦逊的言语让志摩对她的阅读逐渐臻 于深入。正如志摩所说:“你直接无 碍地领会着上帝最高明的意志,在伟 大深刻的戟刺中体验了无限的文章, 在更大的灵魂中解化了性灵。”

  阅读人志摩, 读出了粹极的灵彻性, 没有一丝杂质的宁静与安详。 阅读人志摩, 读出了思想者的深刻与沉默, 那是另一种灵魂的宁静。

  深阅读,无论是读书还是读人,都宛若泛舟于一湾宁静的湖水。

  一滴思想的源泉悄然落下,舟身微曳而共鸣。

  徐志摩散文读后感欣赏3

  知晓徐志摩其人,那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从一堆泛黄的旧书中看到这样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年的我只是初识字的孩童,天真懵懂的望着这些文字,心底不期然洒下一点涟漪。金柳、夕阳、小桥、长篙、书生幻化成最初的印象,这便是最初他的文字给我形成的——诗人谜一样的形象。拥有如此才情的他,不仅诗写得不错,而且他的散文更是独树一帜,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的散文风格,让他在散文家林立的那个时代也是那么的抢眼。他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不只他的诗词散文还有他和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情故事。这样复杂的情感使他的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这样的诗句也激发了此后我们几代人对他的崇尚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活泼的、热烈的、浪漫的爱情观点。我们能背出的,他的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偶然的相遇,注定的陌路。徐志摩与林徽因纠缠不清的爱情往事,我们在诗中不难看到些许诗人的无奈与放手。他生在名门望族,但却接受了较多的西方文化,留学美英等国家,生活经历颇多,感情世界自是让后来的人感慨万千!

  只有经历多一些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才能从本质上打动看文字的人,才能产生心与心的共鸣。得益于他的经历,他的活泼奔放的性格,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这些经久不衰的诗文。这些散文、诗句或是阐述了他的理想国度,或是表达了他对爱人深深的爱恋。几乎每一次的思想起伏,他都能将它们转换成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所爱恋的这些个女人就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他所经历的苦闷的生活也是重要的创作源泉之一。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实感悟最是令人感慨,也最能引起那时候人们对理想国度的期盼。正如乱世出枭雄一般,在动乱的年代,人们思想越是澎湃,那么创作就越会一发不可收拾,也必然造就出徐志摩这样富有才情、思想卓著之人。

  许多人印象中的徐志摩只是和张、林、陆三个女子有着纠缠不清感情经历的诗人,实际上他以自己活泼、奔放的品性在短暂的一生中结交了众多趣味相投的友人,而这些人都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学泰斗。譬如,泰戈尔、郁达夫、狄更生、胡适等人。这样的一群人都是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影响的是我们数代中国学生的思想,或坚强或睿智或理性或率直,文字在这样的一些人的思想中被赋予了生命,如行云流水般倾覆在诗歌的海洋。有人说他的散文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怀,我觉得再确切不过了。他黏稠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浓得化不开啊!如果我会谱曲,我愿意为徐志摩的文字配上最优美的曲子,拥有最深沉情感的曲子。

  徐志摩已经死在永远的35岁,但是他的文字穿过时间的海洋流传至今,就像他的浪漫永远年轻,永远停在我们每一个看过他文字的人。即使当年幼小如我,也会因看着他穿越时空而来的感动而有所震撼吧。感怀在心间的那个他,飞去的志摩……可为当下政坛学界遴选人才作一有益借镜参考。

本文标题: 徐志摩读后感1500字(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60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勇救落水儿童读后感(黄船钉事迹读后感高三作文)关于古代的故事和读后感(古代典故故事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