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萧珊读后感谢谢你们了、急阿!!!我第一次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感觉这个世界对萧珊的不公平就呆以反应当时的社会的腐败,同是对妇女的残害。有时候我就...
怀念萧珊读后感
谢谢你们了、急阿!!!我第一次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感觉这个世界对萧珊的不公平就呆以反应当时的社会的腐败,同是对妇女的残害。有时候我就想这也许就是旧中国吧,也许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吧。巴金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无技巧就是最高的技巧。在缺乏人情味的时代,有很多的东西就可以敏锐的感觉到。
《怀念萧珊》的读后感
我从来不知道散文可以这样写。
如果它不是放在放在散文篇,我很有可能把它当作小说。如果不细读,乍看之下很像流水帐。
巴金,一位四川老乡。不禁要拿他与郭沫若比较。
我一直不大认同郭沫若。用聂老师的话说:他这人人品有问题。当然,我不否认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在甲骨文方面。但是,不可否认,他在文革时期的作为根本没有文人的风骨和良心。
当然,在那个高压的时代,如老舍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大丈夫能伸能屈。巴金毕竟也有妥协,但他的理由没有人不会不理解:为了他的妻子。
但是,像郭沫若那样的左派作家,写出那样谄媚的文字,他们自己都不觉得发吐吗?
个人感情方面,真是这篇小说所描写的,巴金于萧珊的相识来自于他的小说,他们的分离也是因为他的小说。巴金始终对妻子有着一种依恋。因为她会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身边。”他始终对她怀有一种深深的愧疚,因为他,她被人批斗,被人打;因为他,她生病而得不到医治;因为他被下放,而没法陪伴在她病床左右……
最令人感动的是,巴金把萧珊的骨灰放在寝室中,日夜陪伴,他写道:“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这绝不是她的结局。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萧珊虽然已离去,但世界上还有人永远无法忘记她!巴金坚持死后将自己的骨灰与她的掺和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相比之下,拥有几位妻子的郭沫若是无法相比的。
真正生死不离的爱情,很少很少。在那个时代,爱情更加廉价。很多人为了逃避政治压迫而离婚,知青归城返乡时,又有很多人为了回到城市而离婚。像萧珊这样不离不弃的少之又少。她跟他一起承受不公正的责难,分担丈夫的痛苦,努力保持平静,不让丈夫内疚……
同样,巴金清楚的明白妻子所承受的痛苦,明白妻子对自己的爱和付出。“我当是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他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看过太多的小说,尤其是言情小说,只有在巴金如此平实的文字在中,才能深刻的明白:真正的爱情不需要轰轰烈烈,要得仅是平淡生活中的相扶相持,困难时的相濡以沫,艰难时的不离不弃!
爱,不必追求形式。需要的只是那颗为对方着想的心。
如果它不是放在放在散文篇,我很有可能把它当作小说。如果不细读,乍看之下很像流水帐。
巴金,一位四川老乡。不禁要拿他与郭沫若比较。
我一直不大认同郭沫若。用聂老师的话说:他这人人品有问题。当然,我不否认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在甲骨文方面。但是,不可否认,他在文革时期的作为根本没有文人的风骨和良心。
当然,在那个高压的时代,如老舍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大丈夫能伸能屈。巴金毕竟也有妥协,但他的理由没有人不会不理解:为了他的妻子。
但是,像郭沫若那样的左派作家,写出那样谄媚的文字,他们自己都不觉得发吐吗?
个人感情方面,真是这篇小说所描写的,巴金于萧珊的相识来自于他的小说,他们的分离也是因为他的小说。巴金始终对妻子有着一种依恋。因为她会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身边。”他始终对她怀有一种深深的愧疚,因为他,她被人批斗,被人打;因为他,她生病而得不到医治;因为他被下放,而没法陪伴在她病床左右……
最令人感动的是,巴金把萧珊的骨灰放在寝室中,日夜陪伴,他写道:“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这绝不是她的结局。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萧珊虽然已离去,但世界上还有人永远无法忘记她!巴金坚持死后将自己的骨灰与她的掺和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相比之下,拥有几位妻子的郭沫若是无法相比的。
真正生死不离的爱情,很少很少。在那个时代,爱情更加廉价。很多人为了逃避政治压迫而离婚,知青归城返乡时,又有很多人为了回到城市而离婚。像萧珊这样不离不弃的少之又少。她跟他一起承受不公正的责难,分担丈夫的痛苦,努力保持平静,不让丈夫内疚……
同样,巴金清楚的明白妻子所承受的痛苦,明白妻子对自己的爱和付出。“我当是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他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看过太多的小说,尤其是言情小说,只有在巴金如此平实的文字在中,才能深刻的明白:真正的爱情不需要轰轰烈烈,要得仅是平淡生活中的相扶相持,困难时的相濡以沫,艰难时的不离不弃!
爱,不必追求形式。需要的只是那颗为对方着想的心。
巴金作品感受
读完巴金的作品后感受,随便一个作品,几句就好--------------------------------------------------------------------------------
101支蜡烛在静静燃烧,101束烛光在闪闪发亮,在这被烛光照亮的大地上,曾经孕育了一位文学巨匠。从1904年到今天,他洞察了一个世纪的世相人心;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五四”的血在他的身上奔流了80多年……他是中国社会命运的见证人,一个寻梦者、清醒者、反思者、批判者……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随着10月17日的到来,似乎一切的褒贬都如风过峡谷,惟留绝世之声。然而我们不会忘记他——巴金老先生,曾几度感动中国,感动全世界!
先生曾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写到:“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他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寻找出路!”
就是这样一位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一个有激情有价值的青春;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希望,勇气和力量……
初次接触老先生的作品并不是在一个多么成熟的年龄,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随想录》。当然大多是无法读懂的,所以对于仅少明白的几篇,记忆是不敢模糊的。时隔几年,已经读了很多老先生的小说,感动、启发自不必多说,然而令我吃惊的却是当初读《随想录》时的成就感和一点一滴的感悟,还是没有丝毫褪色。
读《谈<望乡>》的时候,一连看了好几遍,从最初的懵懂到最终的感叹,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对下一代人的关爱。尽管我不属于看《望乡》的年代,但从兄长那里传递来的震撼依然不减。无论当时社会给八十年代的青年怎样的误解,怎样的不屑,然而令他们庆幸的就是还有这样博爱的老人支撑着他病痛的身体为他们辩解,给他们信心……而令这位老人的期望和关爱承接到了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人身上,我们同样不会甘心放在温室里来培养、来保护,我们亦然会如我们的兄长建设祖国,完成使命!
冰心先生称巴金是“一位最可爱最可佩的作家”,而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加婚姻的态度的严肃专一……我想这点在《怀念萧珊》中有最有力的证明。字字动情,句句感人,每位读者都逃脱不了泪流满面的结局……
101支蜡烛的生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停地缩短,它们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尽管一生短暂,却留给了世人温暖与光亮,就像《随想录》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就像巴金老先生,斯人已逝,却留有余香!
《家》读后感
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作品。讲述一个出生在旧社会大家庭的青年,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在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时代觉醒了。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杀人的礼教。鲜活的,青年的生命,做了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而一种麻木、忍耐、怯懦、退让加上封建的卫道,却仍在绞杀更多鲜活的生命。青年终于忍无可忍,愤而出走了,成个这个家庭的叛徒。
距离那个时代远了,不读书,那都是些无法想见的故事。我现在只是隐约记得小时候,时常听到要破除封建迷信的话。至于封建迷信,只以为是一些不好的东西,大概跟狐仙有关的,至于是否一定要破除,到从来没想过。《红楼梦》有不少人说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可我怀疑作者是否有这么高的思想素质。他只是作为一个小说家,把他一生的富贵和辛酸写在纸上。至于抨击封建礼教,反抗封建思想,我想曹雪芹不会的,那些只是后人的评说。即便书中确有这样的影子,那也不是因为这个目的;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不会这么清晰明确和坚决。可《家》却是为了反抗而写的一部书。
巴金本来就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牺牲的何止几代人。历史的车轮碾过,辙子里满是浆血。礼教造成的悲剧又何止几桩,万千的人在其中受苦,却又令人惊异地维护和宣扬着这种礼教。鲁迅是一针见血的,“满纸的仁义道德”只看见“吃人、吃人”,吃人的人也终将被人吃。但我还是惊讶,几千年一直都是这样,谈不上反抗。曹雪芹不是真正的反抗。真正的反抗是在帝国轰然倒塌,思潮开始涌入麻木的中国,从一批不肯简单地上吊作牺牲品的人开始。巴金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他写的这部小说就是为了反抗。
这本书我不敢说他写的很好。但题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会产生怎样惊人的效果!可想而知,会掀起一个潮流,激励一代青年,点亮一代人的思想,所以说这个作品属于那个时代。现在读起来,是一种遥感了,毕竟在他们的努力下,时代变了。
文坛巨匠巴金这个月17日与我们永别,将在另外一个世界审视生活。作家出版社重新出版了这部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大作——《随想录》。而我呢,也再次捧起巴金这部绝笔之作,希望从中再挖掘出老人家的一些语重心长的话,推荐给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年代的人们。
从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随想录》耗费了巴金整整七年的时间,终以煌煌五卷四十多万字的巨著,奉献给人们一部这个时代“说真话”的大书。当时文革虽已结束,但敢于如此剖析自己的灵魂是需要相当勇气的。而这种勇气来自于一位见证几十年中国历史巨变的老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感。巴金创作这部《随想录》是因为他觉得必须深刻反思历史,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像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怀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巴金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一步步逐渐深入地独立思考。“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我知道,不把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种脓血。”在作品中,作者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出并剔除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
读《随想录》,已经没有《家》、《春》、《秋》里充满激情与青春的激越的文字,已不再会为那近乎直露的浩荡的情感所淹没。然而它的平静而沉实的笔调,却正适合了一个历史老人忏悔与批判的深度和智慧。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成了《随想录》不断出现的自白。
101支蜡烛在静静燃烧,101束烛光在闪闪发亮,在这被烛光照亮的大地上,曾经孕育了一位文学巨匠。从1904年到今天,他洞察了一个世纪的世相人心;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五四”的血在他的身上奔流了80多年……他是中国社会命运的见证人,一个寻梦者、清醒者、反思者、批判者……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随着10月17日的到来,似乎一切的褒贬都如风过峡谷,惟留绝世之声。然而我们不会忘记他——巴金老先生,曾几度感动中国,感动全世界!
先生曾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写到:“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他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寻找出路!”
就是这样一位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一个有激情有价值的青春;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希望,勇气和力量……
初次接触老先生的作品并不是在一个多么成熟的年龄,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随想录》。当然大多是无法读懂的,所以对于仅少明白的几篇,记忆是不敢模糊的。时隔几年,已经读了很多老先生的小说,感动、启发自不必多说,然而令我吃惊的却是当初读《随想录》时的成就感和一点一滴的感悟,还是没有丝毫褪色。
读《谈<望乡>》的时候,一连看了好几遍,从最初的懵懂到最终的感叹,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对下一代人的关爱。尽管我不属于看《望乡》的年代,但从兄长那里传递来的震撼依然不减。无论当时社会给八十年代的青年怎样的误解,怎样的不屑,然而令他们庆幸的就是还有这样博爱的老人支撑着他病痛的身体为他们辩解,给他们信心……而令这位老人的期望和关爱承接到了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人身上,我们同样不会甘心放在温室里来培养、来保护,我们亦然会如我们的兄长建设祖国,完成使命!
冰心先生称巴金是“一位最可爱最可佩的作家”,而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加婚姻的态度的严肃专一……我想这点在《怀念萧珊》中有最有力的证明。字字动情,句句感人,每位读者都逃脱不了泪流满面的结局……
101支蜡烛的生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停地缩短,它们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尽管一生短暂,却留给了世人温暖与光亮,就像《随想录》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就像巴金老先生,斯人已逝,却留有余香!
《家》读后感
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作品。讲述一个出生在旧社会大家庭的青年,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在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时代觉醒了。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杀人的礼教。鲜活的,青年的生命,做了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而一种麻木、忍耐、怯懦、退让加上封建的卫道,却仍在绞杀更多鲜活的生命。青年终于忍无可忍,愤而出走了,成个这个家庭的叛徒。
距离那个时代远了,不读书,那都是些无法想见的故事。我现在只是隐约记得小时候,时常听到要破除封建迷信的话。至于封建迷信,只以为是一些不好的东西,大概跟狐仙有关的,至于是否一定要破除,到从来没想过。《红楼梦》有不少人说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可我怀疑作者是否有这么高的思想素质。他只是作为一个小说家,把他一生的富贵和辛酸写在纸上。至于抨击封建礼教,反抗封建思想,我想曹雪芹不会的,那些只是后人的评说。即便书中确有这样的影子,那也不是因为这个目的;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不会这么清晰明确和坚决。可《家》却是为了反抗而写的一部书。
巴金本来就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牺牲的何止几代人。历史的车轮碾过,辙子里满是浆血。礼教造成的悲剧又何止几桩,万千的人在其中受苦,却又令人惊异地维护和宣扬着这种礼教。鲁迅是一针见血的,“满纸的仁义道德”只看见“吃人、吃人”,吃人的人也终将被人吃。但我还是惊讶,几千年一直都是这样,谈不上反抗。曹雪芹不是真正的反抗。真正的反抗是在帝国轰然倒塌,思潮开始涌入麻木的中国,从一批不肯简单地上吊作牺牲品的人开始。巴金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他写的这部小说就是为了反抗。
这本书我不敢说他写的很好。但题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会产生怎样惊人的效果!可想而知,会掀起一个潮流,激励一代青年,点亮一代人的思想,所以说这个作品属于那个时代。现在读起来,是一种遥感了,毕竟在他们的努力下,时代变了。
文坛巨匠巴金这个月17日与我们永别,将在另外一个世界审视生活。作家出版社重新出版了这部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大作——《随想录》。而我呢,也再次捧起巴金这部绝笔之作,希望从中再挖掘出老人家的一些语重心长的话,推荐给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年代的人们。
从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随想录》耗费了巴金整整七年的时间,终以煌煌五卷四十多万字的巨著,奉献给人们一部这个时代“说真话”的大书。当时文革虽已结束,但敢于如此剖析自己的灵魂是需要相当勇气的。而这种勇气来自于一位见证几十年中国历史巨变的老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感。巴金创作这部《随想录》是因为他觉得必须深刻反思历史,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像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怀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巴金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一步步逐渐深入地独立思考。“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我知道,不把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种脓血。”在作品中,作者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出并剔除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
读《随想录》,已经没有《家》、《春》、《秋》里充满激情与青春的激越的文字,已不再会为那近乎直露的浩荡的情感所淹没。然而它的平静而沉实的笔调,却正适合了一个历史老人忏悔与批判的深度和智慧。把心交给读者,讲真话,成了《随想录》不断出现的自白。
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故事 [巴金与萧珊爱情故事]
巴金与萧珊爱情故事: 成名文人,大多滥情,巴金却例外。冰心曾说,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态度的严肃和专一。巴金一生的爱情,只和一个叫萧珊的女人有关。
1936年,上海,巴金声誉卓著。那部被誉为“20世纪的《红楼梦》”的小说《家》已出版5年,《雾·雨·电》《新生》等作品也激发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热情。当时的巴金32岁,风华正茂。追求巴金的人很多,他却没看上任何人。
一个18岁的女中学生陈蕴珍几乎通读了巴金所有的作品,深为感动,于是给这位年轻的作家写信。她笔迹娟秀,言词不多,落款总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这个陈蕴珍,就是日后的萧珊。萧珊是第一个走进巴金内心的女人,在她之后,巴金再也不曾对别的女人动过情。
他们开始了长达8年的恋爱。这8年中,他们在战乱的烽火中几度离散,几度相聚,天南地北,两情依依。患难与共的岁月,早已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他们要结婚了,巴金在桂林漓江东岸借了朋友一间房作为新房,他没有添置一丝一棉,一桌一凳,只带着一张4岁时与母亲的合影。婚后的四五年中,他们仅有两次小别,此外巴金就不曾离开过上海,不曾离开过萧珊和女儿小林,他深深地爱着这个家。他曾多次说:“我虽然到处跑来跑去,其实我最不愿离开家。”
1960年冬天,全国正陷于饥荒危机。巴金回到老家四川,由成都市市长李宗林安排,在学道街省委招待所住了4个月,修改《寒夜》等小说。在成都,他的饮食甚丰,每当享用美味佳肴时,他就会想到家中瞪大眼睛的儿子和不胜羡慕的妻女,他们快要“三月不知肉味”了。在给萧珊的信中,他屡屡说道:“我每顿饭都想到你们,我要是能分一半给你们就好了……关于你来不来的事,我有时也矛盾,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希望你来分享‘盛馔’;在黄昏时分,希望与你对坐谈谈……”于是,巴金开始积攒可以带回家的食品。有时,晚饭有一小碟花生,他舍不得吃。最后,他为家人积攒了一些花生、花生糖和两瓶罐头。
1966年,“****”爆发,巴金未能逃过此劫。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被批斗。每逢夜晚来临,他拖着受尽屈辱的身躯疲惫地跨进家门,看到妻子关切抚慰的目光,一切磨难顷刻去了大半。他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但要坚持下去。”惊恐、忧虑、劳累,还是影响了萧珊的健康。她患了肠癌,没能得到及时检查和治疗,身体一天天消瘦。为了不让巴金担心,她从不诉说疾病的痛苦。
回顾这段岁月,巴金总结爱情的真谛:爱一个人后,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
1972年7月中旬,萧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肝部,她住进了中山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巴金获准照顾妻子,每天去医院陪伴妻子大半天。8月8日,萧珊进了手术室。手术前,她生平惟一一次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巴金用手轻轻捂住萧珊的嘴巴,他低下了头。两人泪水交融,肝胆欲碎。巴金默默地陪着妻子,萧珊含泪望着憔悴的丈夫说:“我不愿丢下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巴金心中充满了酸楚,只是期望妻子尽快恢复健康。
萧珊弥留人世的最后5天,巴金.不断地重读《马克思传》。因为这本书里,有对燕妮辞世时的描绘。马克思说:“此时,燕妮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萧珊离去时,巴金也看到她的眼睛很大、很美、很亮。
萧珊辞世后,巴金很长时间回不过神来,他坐在桌前,却无法写出一个字。萧珊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作。巴金对萧珊一往情深,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他说:“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太远了。”
8年恋爱加上28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共同拥有36个春夏秋冬。萧珊离世后,巴金又独自生活了33年,他活了101岁。他们的爱情,支撑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再没有感到孤单。
巴金与萧珊爱情故事感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35年前的1972年8月13日,萧珊走了,巴金的爱情走了。六年后巴金写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2005年10月17日巴金也走了,走得那么安然,他活得太累了,他的心也许早就随着萧珊去了。分离了30多年的他们终于又能在天堂相见。也许萧珊还在奈何桥边等着巴金,等待他们的再次轮回,继续他们缘定了几世的爱恋。
《怀念萧珊》不仅是对亡妻的悼文,里面倾注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还饱藏着他对萧珊带来不幸的罪恶势力的无比仇恨和深刻的控诉。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先写在妻子死去之时的伤悲,他“没有流眼泪”,可“觉得无数锋利的指甲在搔他的心”,而后再把和妻子患难与共的回忆一一道来。他理解妻子,同情妻子,他“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也心甘情愿!”
妻子对他的信任和鼓励是他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生活下去的支柱。巴金夫妇相濡以沫,妻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一直到死,也不曾看到过他恢复自由。巴金对妻子的爱深沉真挚,萧珊的逝世,使巴金悲痛至极,他近乎疯狂地质问苍天:“为什么不让我死?”“她究竟犯了什么罪?”“究竟为什么?”甚至迁怒地悔恨起自己:“我后悔当初不该写小说”,“她本来可以活下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面对亡妻,巴金所产生的自我“悔恨”是真诚的,那“自我责备”正是激愤的流泻,透过这些痛苦的自责,我们不难看到巴金自己也正是那场动乱的受害者。也正是这些“质问”、“悔恨”、“责备”,才更有力、更深刻地对那个毁灭文化、毁灭人才的“****”进行血与泪的控诉,这是老作家压抑了多年的爱和恨的突发,既悲且壮。
巴金用最最平实的语言记述了他对妻子的思念和愧疚。没有炫染的词藻,淡淡的话语就像一坛窖藏的黄酒,就像一位长者跟你讲述隔了好多年的往事,但你能清楚地感受到字里行间传来的深深的悲恸。特别是写到:“不久前我重读梅林写的《马克思传》,书中引用了马克思给女儿的信里一段话,讲到马克思夫人的死。信上说:“她很快就咽了气。……这个病具有一种逐渐虚脱的性质,就像由于衰老所致一样。甚至在最后几小时也没有临终的挣扎,而是慢慢地沉入睡乡。她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 我不知不觉就落了泪,我分明能感受到平静的文字下那颗激动的心。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少年夫妻老来伴,只惜佳人已先去。丈夫在悲痛之余不忘为妻子留下最美的文字,来悼念来回忆。元稹如是,苏东坡如是,纳兰如是,巴金亦如是。他们的妻子无疑是幸福的,假以文章让他们的爱情流传千古,我们作为读者无疑也是幸福的。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十年的惨痛生活,埋葬了太多本不该死去的人,我们能做的首先是正视这一历史,努力纠正,不要再让这种事情发生。死者已矣,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那个十年实在算不上什么。也许后人记住的只有巴老的文章和他和萧珊的爱情。
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安宁……
巴金先生的《怀念萧珊》,已经被我看过好几遍了。每次都是在泪水的陪伴下读完文章的。正如巴金先生所说:“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常求助于纸笔”,早就想写这篇 读后感 了,但一直以来情感都不够饱满,无从宣泄。今天总算可以把多日以来的情感倾吐出来。
这篇散文非常朴实,作者只是地记录了自己的一段生活:与妻子相识的回忆,夫妻在文革期间共同经历的磨难,妻子去世的情景等。特别是妻子萧珊受自己的牵连而遭受的种种折磨(尤其是精神上的折磨)以及身患绝症得不到治疗,是本文描写的重点。虽然被别人骂做巴金的臭婆娘,虽然被罚扫大街,虽然被拉去陪批,虽然被打得眼圈黑了好几天,虽然……但是她仍然说“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萧珊的这种品质曾一度把我感动的泪流满面。
不仅在文革期间,即使在解放前,每当巴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一句话给了爱人多少信心和鼓励呀!只有在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分别了”。她预感到自己快要离开人世,才向爱人做最后的诀别。多么体贴的话,读来令我肝肠寸断,我不禁要痛恨那个社会,不然萧珊的病好的几率很大。那样她和巴金先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聚在一起。这一定是萧珊所希望的,她对巴金的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却处处能感觉到那种爱的存在,以及伟大。我被萧珊这种博大、无私的爱感动着。她能带给我鼓励,让我觉得这世界上没有困难可以吓到我。即使再苦总能过去的,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家人和朋友。
文章最后写到“在我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书。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骨灰搀和在一起。”我又潸然泪下了,巴金先生对萧珊的爱和怀念是那么的真挚、强烈,我们可以体会到当为自己吃了那么多苦的萧珊离世后巴金是怎样的痛彻心扉。
字里行间中我一直被萧珊那种朴实的语言以及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情感感动着。她和巴金的爱既朴素又伟大,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表达出他们对彼此的爱,所以,我只能说让懂爱的人去慢慢体会吧。
1936年,上海,巴金声誉卓著。那部被誉为“20世纪的《红楼梦》”的小说《家》已出版5年,《雾·雨·电》《新生》等作品也激发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热情。当时的巴金32岁,风华正茂。追求巴金的人很多,他却没看上任何人。
一个18岁的女中学生陈蕴珍几乎通读了巴金所有的作品,深为感动,于是给这位年轻的作家写信。她笔迹娟秀,言词不多,落款总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这个陈蕴珍,就是日后的萧珊。萧珊是第一个走进巴金内心的女人,在她之后,巴金再也不曾对别的女人动过情。
他们开始了长达8年的恋爱。这8年中,他们在战乱的烽火中几度离散,几度相聚,天南地北,两情依依。患难与共的岁月,早已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他们要结婚了,巴金在桂林漓江东岸借了朋友一间房作为新房,他没有添置一丝一棉,一桌一凳,只带着一张4岁时与母亲的合影。婚后的四五年中,他们仅有两次小别,此外巴金就不曾离开过上海,不曾离开过萧珊和女儿小林,他深深地爱着这个家。他曾多次说:“我虽然到处跑来跑去,其实我最不愿离开家。”
1960年冬天,全国正陷于饥荒危机。巴金回到老家四川,由成都市市长李宗林安排,在学道街省委招待所住了4个月,修改《寒夜》等小说。在成都,他的饮食甚丰,每当享用美味佳肴时,他就会想到家中瞪大眼睛的儿子和不胜羡慕的妻女,他们快要“三月不知肉味”了。在给萧珊的信中,他屡屡说道:“我每顿饭都想到你们,我要是能分一半给你们就好了……关于你来不来的事,我有时也矛盾,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希望你来分享‘盛馔’;在黄昏时分,希望与你对坐谈谈……”于是,巴金开始积攒可以带回家的食品。有时,晚饭有一小碟花生,他舍不得吃。最后,他为家人积攒了一些花生、花生糖和两瓶罐头。
1966年,“****”爆发,巴金未能逃过此劫。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被批斗。每逢夜晚来临,他拖着受尽屈辱的身躯疲惫地跨进家门,看到妻子关切抚慰的目光,一切磨难顷刻去了大半。他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但要坚持下去。”惊恐、忧虑、劳累,还是影响了萧珊的健康。她患了肠癌,没能得到及时检查和治疗,身体一天天消瘦。为了不让巴金担心,她从不诉说疾病的痛苦。
回顾这段岁月,巴金总结爱情的真谛:爱一个人后,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
1972年7月中旬,萧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肝部,她住进了中山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巴金获准照顾妻子,每天去医院陪伴妻子大半天。8月8日,萧珊进了手术室。手术前,她生平惟一一次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巴金用手轻轻捂住萧珊的嘴巴,他低下了头。两人泪水交融,肝胆欲碎。巴金默默地陪着妻子,萧珊含泪望着憔悴的丈夫说:“我不愿丢下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巴金心中充满了酸楚,只是期望妻子尽快恢复健康。
萧珊弥留人世的最后5天,巴金.不断地重读《马克思传》。因为这本书里,有对燕妮辞世时的描绘。马克思说:“此时,燕妮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萧珊离去时,巴金也看到她的眼睛很大、很美、很亮。
萧珊辞世后,巴金很长时间回不过神来,他坐在桌前,却无法写出一个字。萧珊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作。巴金对萧珊一往情深,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他说:“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太远了。”
8年恋爱加上28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共同拥有36个春夏秋冬。萧珊离世后,巴金又独自生活了33年,他活了101岁。他们的爱情,支撑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再没有感到孤单。
巴金与萧珊爱情故事感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35年前的1972年8月13日,萧珊走了,巴金的爱情走了。六年后巴金写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2005年10月17日巴金也走了,走得那么安然,他活得太累了,他的心也许早就随着萧珊去了。分离了30多年的他们终于又能在天堂相见。也许萧珊还在奈何桥边等着巴金,等待他们的再次轮回,继续他们缘定了几世的爱恋。
《怀念萧珊》不仅是对亡妻的悼文,里面倾注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还饱藏着他对萧珊带来不幸的罪恶势力的无比仇恨和深刻的控诉。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先写在妻子死去之时的伤悲,他“没有流眼泪”,可“觉得无数锋利的指甲在搔他的心”,而后再把和妻子患难与共的回忆一一道来。他理解妻子,同情妻子,他“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也心甘情愿!”
妻子对他的信任和鼓励是他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生活下去的支柱。巴金夫妇相濡以沫,妻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一直到死,也不曾看到过他恢复自由。巴金对妻子的爱深沉真挚,萧珊的逝世,使巴金悲痛至极,他近乎疯狂地质问苍天:“为什么不让我死?”“她究竟犯了什么罪?”“究竟为什么?”甚至迁怒地悔恨起自己:“我后悔当初不该写小说”,“她本来可以活下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面对亡妻,巴金所产生的自我“悔恨”是真诚的,那“自我责备”正是激愤的流泻,透过这些痛苦的自责,我们不难看到巴金自己也正是那场动乱的受害者。也正是这些“质问”、“悔恨”、“责备”,才更有力、更深刻地对那个毁灭文化、毁灭人才的“****”进行血与泪的控诉,这是老作家压抑了多年的爱和恨的突发,既悲且壮。
巴金用最最平实的语言记述了他对妻子的思念和愧疚。没有炫染的词藻,淡淡的话语就像一坛窖藏的黄酒,就像一位长者跟你讲述隔了好多年的往事,但你能清楚地感受到字里行间传来的深深的悲恸。特别是写到:“不久前我重读梅林写的《马克思传》,书中引用了马克思给女儿的信里一段话,讲到马克思夫人的死。信上说:“她很快就咽了气。……这个病具有一种逐渐虚脱的性质,就像由于衰老所致一样。甚至在最后几小时也没有临终的挣扎,而是慢慢地沉入睡乡。她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 我不知不觉就落了泪,我分明能感受到平静的文字下那颗激动的心。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少年夫妻老来伴,只惜佳人已先去。丈夫在悲痛之余不忘为妻子留下最美的文字,来悼念来回忆。元稹如是,苏东坡如是,纳兰如是,巴金亦如是。他们的妻子无疑是幸福的,假以文章让他们的爱情流传千古,我们作为读者无疑也是幸福的。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十年的惨痛生活,埋葬了太多本不该死去的人,我们能做的首先是正视这一历史,努力纠正,不要再让这种事情发生。死者已矣,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那个十年实在算不上什么。也许后人记住的只有巴老的文章和他和萧珊的爱情。
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安宁……
巴金先生的《怀念萧珊》,已经被我看过好几遍了。每次都是在泪水的陪伴下读完文章的。正如巴金先生所说:“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常求助于纸笔”,早就想写这篇 读后感 了,但一直以来情感都不够饱满,无从宣泄。今天总算可以把多日以来的情感倾吐出来。
这篇散文非常朴实,作者只是地记录了自己的一段生活:与妻子相识的回忆,夫妻在文革期间共同经历的磨难,妻子去世的情景等。特别是妻子萧珊受自己的牵连而遭受的种种折磨(尤其是精神上的折磨)以及身患绝症得不到治疗,是本文描写的重点。虽然被别人骂做巴金的臭婆娘,虽然被罚扫大街,虽然被拉去陪批,虽然被打得眼圈黑了好几天,虽然……但是她仍然说“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萧珊的这种品质曾一度把我感动的泪流满面。
不仅在文革期间,即使在解放前,每当巴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一句话给了爱人多少信心和鼓励呀!只有在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分别了”。她预感到自己快要离开人世,才向爱人做最后的诀别。多么体贴的话,读来令我肝肠寸断,我不禁要痛恨那个社会,不然萧珊的病好的几率很大。那样她和巴金先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聚在一起。这一定是萧珊所希望的,她对巴金的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却处处能感觉到那种爱的存在,以及伟大。我被萧珊这种博大、无私的爱感动着。她能带给我鼓励,让我觉得这世界上没有困难可以吓到我。即使再苦总能过去的,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家人和朋友。
文章最后写到“在我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书。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骨灰搀和在一起。”我又潸然泪下了,巴金先生对萧珊的爱和怀念是那么的真挚、强烈,我们可以体会到当为自己吃了那么多苦的萧珊离世后巴金是怎样的痛彻心扉。
字里行间中我一直被萧珊那种朴实的语言以及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情感感动着。她和巴金的爱既朴素又伟大,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表达出他们对彼此的爱,所以,我只能说让懂爱的人去慢慢体会吧。
本文标题: 怀念萧珊读后感(《怀念萧珊》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552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