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尊师的读后感(《学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17 08:28: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0

论语的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论语的读后感,欢迎阅...

子路尊师的读后感(《学记》读后感)

论语的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论语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的读后感1

  今天我学习了《论语》学而篇中的这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 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这段话表明了孔子的思想:君子应当庄严大方,才能具有人格的威严,只有庄重威严才能认真学习而所学牢固。君子还要谨慎交友,还要有过则勿惮改的对待错 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这一思想把君子从内到外的修养联系,对世人的内外在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人内心端正庄严,会反映到气质容颜上来,神态庄重威 严、大方得体,就会使人感到稳重可靠,人们自然就会加以敬重、信赖;反之,一个人倘若仪容不修,散漫随意,举止轻浮,人们也就会随意带他。故人必自重而后 人重之,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要重视学习,善于结交朋友,着眼于朋友比自己好的方面加以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在遇到错误的时候,要正确对待 ,不逃避掩饰,勇敢地加以改正。

  这就是我学完这句话后的感受!

论语的读后感2

  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最早风靡一时的时候,我便想拜读了。可书一买回来,趁着热劲,读了不到一半,便搁置了下来。

  忽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又想到了她的书。便又翻出书想静静的品读一下。读书的过程是一种心灵净化的过程。论语向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前年的传统美德和个人修养的魅力所在。主要以教化人的品质道德为主,里面还掺入了一些佛家的禅论。教人要"仁",即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世间万物和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终须要得以见天日。一个人要行的端,坐的正,做一个正人君子,你也就不会被烦恼所困扰。另外孔子还崇尚修身养性,即把自己隐居起来,与世无争,经常要反省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坦荡荡,从这也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局限性。把凶残的狼圈起来,就能轻易的改变它的本性,变成善良的羊吗?儒家思想里存在的一些说教的东西过多,而且有些脱离现实,可能是时间上的差异,国情上区别所制,儒家思想精华的部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但不能全盘接收,奉为“守则”,一律照章执行,是不可取的。我们推崇孔子的"仁",即真、善、美,做一个真正的人,对人对事要真,要有付出,用自己的善去打动别人,用自己的个性美赢得别人的尊敬,就像歌词里讲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想说,只要人人都能自正吾身,世界将会是一片光明。

论语的读后感3

  当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出现了读背>时,我有些惊讶,也有些苦恼,这可不是一件轻松和简单的作业,可当我渐渐走进孔子的故事与世界,我才明白了 这一句句精简的语句是孔子的生活感悟,也是教给我们的做人之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名言是孔子对学习的看法,死读书,不思考,又能学到多少东西?会思考,却不懂学习。又有什么本事?我总是爱一遍又 一遍地读这句话,它告诉了我:只有在思考中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学才能有效率。

  论语这本书其实是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过世后,守丧时编辑而成的,这一守就是三年,三年的日子,无怨无悔地对恩师,即使是亲生父子也很难有这般情谊。即 使没有那些关于”孝“的名言。有这么一群好弟子做榜样,也许我做不到像他们一样如此之孝,但我会努力做一个有孝心,孝顺长辈的孩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论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讲”诚“的,做一个正人君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诚信。可是在那么复杂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拍着胸 脯说我做到了诚,做到了问心无愧呢?我不能……但自从读了论语后,我决心要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诚,孝,仁,道,孔子总是言传身教,传给他的弟子,传给整个华夏民族。论语给我的暑假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地句号。

论语的读后感4

  和上面的那一段相对应。让我们看看《论语》中广为人知的这段话: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上面是一段常被人们引用作为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但不知大家注意过其中体现出来的孔子对矛盾的处理方法吗?冉有遇事犹豫,而子路性急(“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治长第五)。“退”和“兼人”(一下子激动能顶几个人)都是偏向了极端。所以孔子对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问给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当然是让他们回到矛盾的平衡点上去。

  说到这里,岔开说几句。因为孔子教导弟子是因材施教的,其对弟子所说的某句话往往是针对弟子的偏向或不足说的,我们不能将某一两句话抓住看作是孔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甚至抓住几章中孔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说法得出“《论语》是矛盾的”的结论,而应该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我们应该相信,整部《论语》应该是统一的。尤其是在背景或上下文不太清楚的章节,更不应该断章取义地作训诂学上的文章。

论语的读后感5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王权,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王权,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为人所想,去帮助别人“礼”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大家要是都谦让一点,不就好了吗?“智”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当然对身边人的意见应该是选择好的,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接受!“信”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诚信。从我们的先祖开始就提倡“信”,而当今社会有时却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美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发扬《论语》中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少年君子”

  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论语的读后感6

  假期,儿子在翻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很专注,很专心,我不假思索就好奇地问:“能明白吗?”虽然儿子今年就要上高中,但在我的.印象中《论语》都好像是文言文,不好懂。我一说出口,儿子就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说“老妈呀,这是《于丹的论语心得》呀!好懂,不信你看。”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于丹对《论语》的诠释。

  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于丹教授是这样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我最欣赏的,也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说明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样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建议大家不妨抽空看看这本书。

论语的读后感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来自孔子的著作《论语》,而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它在我成长的路上指引了我很多的方向,也教会我许多道理。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了我对父母一定要孝顺,要谨遵父母的教诲。“巧言令色,鲜矣仁。”不要做一个花言巧语,虚伪的人,要做言行一致的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做人要有信用,不能出尔反尔。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对人也要仁德,礼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吿诉了我孔子他从小便有远大的志向,坚持不懈地学习,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对人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让我知道学习不仅仅是学,还要学会思考,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收获很多的知识。两样少了一样,都会让学习变的学习变的枯燥乏味,没有兴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要常常复习回顾以前的知识,进行理解、掌握。

  《论语》教会了我许多,孔子的那些话语让我历历在目,深深铭记于心,对我来说,《论语》中的每句话都是座右铭,指导我前进的方向!

论语的读后感8

  所以,我觉得,这话可能有这么两种理解:

  1、缺少上下文,这句话孔子可能仅是就某一件事的感叹。

  2、讲“由”释做“行”,将“知”释作“识”。这样该句就成了:可使民众行君子之道而不可以让他们仅仅是背得那些大道理。(参见《孔子渊源》,韩永贤,国际文化出版社P128)。

  再看一看曾经作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耶?”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果不看前后文,孤立地看“无违”二字,很容易将孔子对孝的解释误解为盲从。其实,略微注意一下后文很容易发现,这里的“无违”讲的是“无违礼”。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说到这里,应该把“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这个原则说得比较清楚了。下面该回到前面没说完的话题上去。前面讲到《论语》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点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论语的读后感9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我现在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学的是《论语》。

  刚开始,我觉得《论语》和其他书没什么两样,到现在,我知道我错了。在现在,我觉得《论语》比我之前说得要好的多。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很多的知识和乐趣 。

  比如说《温故而知新》吧!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不乐意学,有一次妈妈让我去把功课在复习一遍,当时我以为只是让我是再看看几遍,但,我在复 习的时候却有了意外发现:原来这道题还有一种有趣的做法。我才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原来把功课 重新复习几遍,就会发现还有全新的做法在书中等着你去 思考。比如温习已经学习过的东西,可以由此获得的新的认识和体会。新的知识的获得与原有的知识是有关系的,温习旧的知识有助于获得更高的道理。

  看完了这本论语书,让我知道了里面的很多文章都有许多大道理,比如孝敬长辈、尊师爱友……等。我希望《论语》这本书能够在全世界留传。

论语的读后感10

  当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出现了读背<<论语>>时,我有些惊讶,也有些苦恼,这可不是一件轻松和简单的作业,可当我渐渐走进孔子的故事与世界,我才明白了这一句句精简的语句是孔子的生活感悟,也是教给我们的做人之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名言是孔子对学习的看法,死读书,不思考,又能学到多少东西?会思考,却不懂学习。又有什么本事?我总是爱一遍又一遍地读这句话,它告诉了我:只有在思考中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学才能有效率。

  论语这本书其实是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过世后,守丧时编辑而成的,这一守就是三年,三年的日子,无怨无悔地对恩师,即使是亲生父子也很难有这般情谊。即使没有那些关于”孝“的名言。有这么一群好弟子做榜样,也许我做不到像他们一样如此之孝,但我会努力做一个有孝心,孝顺长辈的孩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论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讲”诚“的,做一个正人君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诚信。可是在那么复杂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拍着胸脯说我做到了诚,做到了问心无愧呢?我不能……但自从读了论语后,我决心

  要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诚,孝,仁,道,孔子总是言传身教,传给他的弟子,传给整个华夏民族。论语给我的暑假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地句号。

论语的读后感11

  小时候,妈妈让我看《论语》,我看了好几遍,也能背出几句来,可我却没有理解任何一句话的意思。

  我是独生女,所以大人们将我视为“掌上明珠”。小时候我不懂事,吃饭时,一遇到不好吃的菜就往外公碗里扔。妈妈见了说:“亏你还读了那么多遍《论语》,怎么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呢?”我一知半解地把菜放回碗中。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妈妈训斥了我,我知道自己做错事了。

  二年级的一个中午。我们班发生了一场“鱼丸风波”。我班的二号胖子小陈,看着他碗里的美味佳肴—鱼丸,差点流出了口水。但他的同桌小窦看着鱼丸却皱起了眉头。小陈看见了皱着眉头的小窦,拍了拍她的肩膀,在她耳边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话。说完后,小窦眉开眼笑地把鱼丸一股脑儿地倒给了小陈。我和一些同学见状,也把自己不要吃的鱼丸倒给了小陈。没过多久,小陈的碗里矗立起一座宏伟的鱼丸金字塔。这时朱老师进来,看见小陈苦着脸,捂着饿扁的肚子,对着“金字塔”无从下手。朱老师急忙走过去,从他碗里扔出了许多鱼丸。终于让小陈吃到了饭。当朱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并且对我们讲了这句话的由来。这时,我听了朱老师的话,我才渐渐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自己不要的东西,不能强行别人。我们这么做,给小陈添了很多麻烦。

  通过这些事,我明白了,孔老夫子写的《论语》蕴含着许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还会再读《论语》的。

论语的读后感12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里的古文,里面有教人们做人的道理。比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有子说:"他(她)做人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而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定做人的道理。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却没有做到孝顺父母。

  父母们总是叫我去收拾碗,我都拒绝了,他(她)们叫我去买东西,我也拒绝了。只要是父母们叫我去干的事情,我都没有完成。

  有一次,母亲叫我去买面包,我没答应,这次她生气了:"只会吃,不会做,真是一个窝囊废。"说完,还打了我。母亲从不打我,从不骂我,从不生我的气,这次她是真的发怒了。我伤心极了,躲到被子里去哭。

  从这学期学了论语后,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只要父母吩咐我去做任何事情,我都要全力以赴。

  学了论语对人是非常有用的!会让人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用意,父母的伟大!虽然父亲有时候让我干的活比较重,但是他们是为了让我体会到劳动的收获!虽然我犯错时被他们批评了,但是我不怨恨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表面是在批评,但暗中却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别人感受不到的爱!

论语的读后感13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

  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论语的读后感14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谚语、活动中了。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答认识,而且也作用于人们的情感、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因为重要,李泽厚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统称为“记”。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不一而足。

论语的读后感15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论语》,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其中的一部分,虽然没有的完整的读完这本书,但足以让我受益终生,这本书主要是告诫人们”仁 、德“二字的重要。

  这本书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来经典的语言,其中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这句话中我明 白了学和习的关系以及和朋友如何友好相处,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自己并不埋怨的良好心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这句话在生活中妈妈也经常教导我,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更加理解了这句话,与人相处诚信是第一位。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反身不足,不断 的改变,使思想的羽翼更加丰满,这样可以使我们”仁、德“得到很好地提升。

  这本书里有太多要学习东西和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东西,他教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事,良好的心态等等,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完整的读完这本书,同时也推 荐同学们不妨读一读,一定会使你受益匪浅。

论语的读后感

呵呵!这么晚了,还在挑灯夜读,精神可嘉,把我曾经写得一篇文章送给给你,不过一楼那个家伙是不是有点可恶?我感觉有点是对你学习精神的侮辱。
跟着孔子学教育管理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私学史上第一人,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文化圣人”。他的思想在中国占有2000多年的统治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孔子所教“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出现了颜回、子贡、子路、子夏、子张、子游、曾参等一大批优秀学生。这些学生要么步入仕途,要么自得一体,自成一家,形成了“四科十哲”的教育局面,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孝三年(子贡六年),更甚是把有若(因为长得像孔子)抬出来,每日参拜,以示哀思。子贡更是把孔子比如日月,难以逾越,称“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论语·子张》),继而和众弟子一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圣运动”,使孔子成为了迄今2500以来的“素王”。
为什么孔子会受到学生如此爱戴呢?他的身上有什么伟大的魅力呢?我们作为现时代的教育者,应该从孔子身上学到哪些教育之道呢?本文就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做进一步的论述和探索。
一、提高个人修养,构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这是弟子们对孔子的评价。有庄严的温和,学生便会拉近与老师的距离,严肃、威重,学生则不敢随便;修养到家,便生自然之威,在学生的眼里,老师不可随意侵犯,但不会让人害怕或厌恶;恭以待人,敬以做事,内心坦荡,闲适安详,学生便会不忍犯错,不敢犯错。事实也是如此: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子路、冉有赶紧向老师汇报(《论语·季氏》);弟子做官,提前向老师请教(《论语·子路》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篇);子路整日被骂,却成了孔子最忠实的护卫;宰我被骂个狗血喷头(《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冉有被老师鼓动众弟子“鸣鼓而攻之”(《 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他们却成了老师死后“造圣运动”的最积极的推动者。这些都是老师伟大的精神感召力使然。那么,我们老师怎样才能构建如此强大的感召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重“形”。孔子告诉我们“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作为一个老师,首先应衣冠整齐,仪表高贵,不要赶时髦,比个性。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中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师自身矜持庄重,才能使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沉寂下来,将更多的精力用到学习和自我发展上来。林语堂在《论西装》中曾说道:“满口英语,中文说得不通的人必西装,或是在外国骗得洋博士,羽毛未丰,念了三两本文学批评,到处横冲直撞,谈文学,盯女人者,亦必西装”。当然,林老先生的话也不尽然,不过也不能完全否认现在我们教师队伍中无此现象。在《论语》中,我们还会发现孔子对于穿着的一些有趣的高见:“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这有可能是我们中国有史可寻的最早的关于睡衣的记载;“亵裘长,短右袂”(《论语·乡党》),右边袖子做得短一些,做事多方便;“齐,必有明衣,布”(《论语·乡党》),斋戒前,洗个澡,穿上用布做的浴衣,多舒坦。当然,这些都是闲话。不过,我们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仪表需求—实用性,合礼制,符执中。这多少可以给我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一些参考建议。(二)重“行”。身教重于言教,相信我们老师都明白。关键是我们老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做好身教。看孔子。“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即使在家,也是爽朗舒展,恬淡自然,知足无忧,卓然挺拔于尘俗之中,多可慕;“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论语·卫灵公》)。以谦卑恭顺的态度对待长者、残疾人,多可敬。孔子主张“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他认为事“无大小,无敢慢”(《论语·尧曰》),才能做到“泰而不骄(《论语·子路》)”;孔子反对“巧言、令色、足恭”(《论语·公冶长》),要求杜绝“意”“必”“固”“我”四种坏毛病(《论语·子罕》),推崇“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相信“其身正”,才能“不令而行”(《论语·子路》)。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老师,“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论语·阳货》),一到校,打开电脑,聊天偷菜看股票,有甚是连课都忘了上;要么各办公室泡泡,闲谈、扯淡、耍嘴皮子,哈哈一闹,博人一笑,殊不知这笑声中又有多少复杂的情感:应付?不屑?鄙夷……孔子活到现在,不知该被气死多少回了?子夏曾说过:“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论语·子张》)。我奉劝各位,选点东西深入学习一下、研究一下,总会有所收获,不要让大好时光白白跑掉。人这一生总应该给自己留点什么。到我退休甚至临死时,我们可以跑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问一下自己,从教这么多年来,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是修养学识填塞于胸?是桃李满园芳香天下?还是学生的崇敬与怀思……?
二、走近学生,裸露一颗真心
孔子的教育是民主的,他不像马融那样,摆臭架子,数十美女奏乐,高居在上隔帘而教。他要学生坐着讲,玩着学,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弹琴、听音乐。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论语·先进》),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龄痴长几岁便感到拘束。你们这些小子平日里总自说‘不了解我’,来,今天谈谈你们到底能做些什么?”看,师生之间多亲近。更精彩的是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孔子竟然十分赞赏,并希望加入进来:到了春天,和几个朋友,光着屁股跳进沂水里洗个澡,再登上舞雩坛吹吹风,兴尽而后哼着小曲回家。这种师生同乐的场景能不让人感到亲切吗?孔子也和学生们开玩笑。一次,孔子到武城,听到子游鼓瑟以乐教,便微微一笑说:“杀鸡焉用宰牛刀”,认为子游小题大做。可子游却叫起真来:“老师你说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立马收住笑容,回头对几个跟着的学生说:“阿偃说的是对的,我刚才是在开玩笑”。(《论语·先进》)孔子并没有拿出所谓的师道尊严,做道貌岸然的假文章。这样的老师学生能不亲近吗?《史记·孔子世家》还有这么一则记载:孔子被困陈蔡,与颜回交谈后,大悦:“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用现代观点来诠释:“如果你发了家,我给你当管家”。完全没有一点老师的臭架子嘛!更甚至,孔子一将自己的身后事交给自己的学生为安:“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这是师生之间一种多么可贵的信任啊!只有真心的付出,师生关系才会自然和谐。只有以真情去感化学生,才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信念上的自觉,行为上的顺应,目标上的认同,我们才会有收获后的喜悦。
三、温暖学生,献出一颗爱心
马克思说:“爱,是生活深处一朵炽热的火花,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必须是个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有了爱,班主任才能以美好的情感投入到教育活动当中,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以心灵赢得心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孔子不仅关心着学生的教育,还关心着学生的家庭。孔子虽然招收收费(《论语·述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愚以为,那不过是表达一种尊师受教的礼仪罢了),可是,孔子有了官俸还得养着一大批学生。《论语·雍也》记载:原思(孔子弟子里教穷的的一个,穷得与颜回有的一比)做孔子的宰(管家),孔子“与之粟九百”(时孔子为司寇,粟九万)。原思不受,孔子不高兴了:“你不要可以给你的亲戚邻居嘛(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多好,给老师当学生还能挣工资。当然,孔子并不是空大方:冉有为公西赤的母亲请粟,在其一再请求下,孔子才答应给二十二斗四升(与之釜、与之庾),理由很简单“君子周急不继富”。当然,冉有不听话,给了800斗(五秉),那时另话。
孔子用一双爱的眼睛时时观察着学生。冉雍出身贫贱(其父可能是强盗),很自卑,孔子便经常鼓励他:“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如何,只要有真才具,站得起来,别人想不用你,天地鬼神也不答应》)冉雍在《论语》中出现了7次,全是夸。
孔子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超越了师生感情的爱。伯牛得了麻风病,孔子不顾传染的危险前去探视,并拉着伯牛的手仰天长叹:“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子路在卫国被砍成肉泥,孔子难过得将家中所有的肉酱都倒掉(《礼记·檀弓上》);颜回死,孔子更是悲声恸哭:老天这是要了我的命!这是要了我的命啊(《论语·先进》)。
正是有了无私的爱的付出,老师才得到了学生爱的回报。前文讲过的我们就不再说了,后来孔子出游十余年,许多弟子都忠诚跟随,几经生死,患难与共。也正是在冉有的一再要求下,季康子才以币迎归鲁,孔子才得以整理《诗》《书》等,才有《春秋》传以后世。
四、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展示一颗公心
孔子的学生并不是都对老师不违,除了一个好顶嘴的子路,常唱反调的宰我,还有一个好怀疑老师的陈亢(有人考证陈非孔子学生)。陈亢不仅认为孔子不如子贡(“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论语·子张》),而且还怀疑孔子的言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更有意思的是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是老师的儿子,老师在课下是不是给你开小灶?”(“子亦有异闻乎?”《论语·季氏》),当听了孔鲤的回答后,陈亢也不得肃然感叹:“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孔子自己也曾直言:“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是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老师本身就是教材,在平时做人做事的言行间,无时不在以身而教,又有何可隐呢?
孔子提倡教育公平,他教导学生,一本大公,主张“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孔子收徒不分贵贱、贤愚,把教育从贵族专享开放到全民参与中来,赋予了每个学生受教育的机会,真正地体现了“来着不拒,爱无等差”的教育公平理念。同时,孔子还反对歧视与排斥,对一些品行不佳的学生也始终抱有一颗宽容、公正之心。“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对于差生,孔子以发展的态度去看他的洁身以求进,而不是他的过去,这是一颗多么伟大、公正的心啊!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老师,总是先戴上一些有色眼镜去看待差生,气急了还会挖苦、讽刺、辱骂,不懂得如何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结果只能损毁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他们可能所做的唯一的反抗就是破罐子破摔。
五、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都存在着差异,作为我们老师应承认并尊重这些差异,视这些差异为一种资源,采取适当的调试方法和教育策略。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点,他提出了“因材施教”。子路和冉有曾问过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听到了就去做吗?《论语·先进》)孔子却做出了两中不同的回答: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子路,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蛮干’;对于胆小懦弱的冉有,他却鼓励,‘听到了就要去干’。孔子解释的很明白:“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典型的因材施教嘛!同样,对于常拘于琐碎之事的子夏(商也不及《论语·先进》),他教诲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对于性格有点偏激、邪僻的子张,告诉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论语·为政》)。孔子之所以能提出这些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完全是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他子对学生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学生的父母。爱徒颜回死后,其父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请求孔子把车子卖掉“为之椁”(《论语·先进》)。孔子坚决不愿意,孔子知道颜回一生安贫乐道,这样做会违背了颜回的本意,让颜回的人格蒙羞。所以,当后来学生们不听他的劝阻厚葬了颜回后,孔子反而为未能依其简约朴素的本性办其丧事而感到不安。(“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这不正老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最佳佐证吗?
“教育是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了解学生是教育的一把钥匙。不了解学生,教师就像黑夜里走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生动地阐释了教育管理的真谛。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只有肯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情况胸有成竹,了如指掌,才能找到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才能不会用理想化的共性去压抑特殊个性,才能消除内心的教育歧视,做到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教育。
六、经营班级管理,创建精神家园
先说点题外话。如果让我给孔门弟子建一个班级的话,首先,我选子贡当班长。他不仅演说技能、外交能力高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一使,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三千越甲可吞吴”,不仅有西施的功劳,子贡的功劳更大些),而且政治业绩斐然(被鲁、卫等国聘为相),同时,在经商理财上,子贡还有着过人的天赋(“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其名声地位雀跃而上,甚至《史记·货殖列传》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所至,国君无不仆庭与之抗礼。可见,子贡当时的名声、地位、影响力已不在他老师之下。有这样的学生做班长,班主任所制定的决策便不难落到实处,师生沟通便会架起一座承上启下的有效桥梁,班主任只要做好宏观调控,大可放手。其次,选子路当个纪律委员。这不仅因为子路年龄稍长(少孔子10岁),更主要的子路性格独异。1、子路“好勇力”(《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但其勇与一般的逞强好斗不同,有伸张正义、不欺幼弱的意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子路成了孔子的贴身侍卫之后,因而无人敢欺慢孔子。孔子也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2、子路“志伉直”,光明磊落。一方面对老师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一方面又能对老师言行不正确的地方,直率地进行反驳和批评,学生们不敢向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他能很快地上达。(佛肸召篇《论语·阳货》、正名篇《论语·子路》、子见南子篇《论语·雍也》等)3、子路重言诺,不掺假,不欺瞒。孔子曾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有些问题,比如,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人家偏要赔偿,而你无法买到同样的东西或者家境贫寒无力赔偿。找老师,往往一时也难以解决。如果找这种具有狭义精神的班委出头,三言两语,把一切咎责跳起来,待人道歉,几句话,或者做个担保,很快就能完事。4、子路讲义气、重朋友。子路曾经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我要是发了财,便和朋友们共享,用完了,拉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雍也》)对子路的此种言论,孔子也不得不承认:“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这才是真修养:富,与朋友共享,成了穷光蛋也无所谓;穷,和富朋友在一起,我也不觉得渺小、自卑。是啊!人到无求品自高,对他人不乞求、不奢望,有自己的精神思想,内心便会恬淡闲适,大大方方地写一个“人”字。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信任,不让人佩服呢?孔子正是对子路的深刻了解,所以他坚信:“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治长》)相信子路当个纪律委员,定能敢于负责,不徇私情,定能以出色的个人魅力团结全班同学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三,选颜回当个学习委员。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他是安贫乐道的典范。“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他是最好学的学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他善于聆听,长于思考:“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他是在“仁”的问题上做得最好的学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这样的学生,老师没法不喜欢,连孔子也私下对子贡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我和你都比不上颜回啊《论语·公冶长》),不让他当学习委员,让他干啥?
回归正题,我给孔子派发班干部的目的,无非是想说:班级的经营管理,离不开学生的参与。班主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修养,对自己的品行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从而形成以班级成员为主导地位的共同自觉的学习、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从而实现“不教而教”、“不管而管”的最终目的。正如孔子所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德,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只有让学生看着自己的肩膀去做人,才能使大家有羞耻心,严格用规矩和标准约束自己,天天上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当然,教育管理还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关注,本文只是就《论语》中所折射出的教育思想窥其一斑,一些观点难免牵强附会,还望教育界各位专家及同仁指正。

《学记》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学记》读后感范文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记》读后感范文精选篇1

  《学记》的精髓是对教育原理、原则、方法的论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能够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只有既明白了教育成功的方法与失败的原因的人才能做老师。善教的老师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不施加压力;为学生带给解决问题的空间但不代其做出结论。引导而不逼迫、多鼓励不讽刺打击,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学起来就感到容易了;启发而不祥解,学生就会用心去思考。这不就是所谓的循循善诱吗?

  这些不就是新课改的理念吗?我们的祖先多么有远见、多么伟大呀!“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呀,作为教师,务必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是贪多嚼不烂还是不肯多读?是见异思迁还是浅尝辄止?教师只有究其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优势,纠正其学习中的过失,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的潜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同时更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

  《学记》中所提到的教学方法,大都贴合此刻的教学规律,它所坚持的教育的全面性、连贯性,注重培养人的自主发展潜力,对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有着用心地、现实地好处。《学记》为我们教师的教与学带给了宝贵的经验,是教师教学的法宝。

  《学记》读后感范文精选篇2

  仔细读完《学记》,感触颇深,作为教育专业的我们,就应更早一点读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们斟酌,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资料和方法等等,这些经典,穿越了历史,也将指明未来。

  开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为先”等就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教育都是放在国家的首位,也说明了文化及学习的重要性,不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够停止学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教学相长”“学学半”这些经典的教育观点,至今人们都在学习和运用。教和学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要做一位教师,需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最近,我们也在学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我觉得这思考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不能代替他们去思考,这个过程很重要,他们会从中学习与成长很多。我们也要“士先志”树立学生的志向,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学习,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而此刻“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们厌烦,觉得学习的沉重。我们需留给他们一点空间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志向,这样学生才会更简单也更主动的去学习。

  因材施教是《学记》里提很重要的一个教育规律,“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我们的教育需要遵循这规律,学生的求学才会顺利。孔子总是了解了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说:“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兄父,怎样能自作主张呢?”而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说:“当然就应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听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的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解释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却退宿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地去做。”

  《学记》也交给了我们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时”“孙”“摩”即要防患于未然,教育合乎时宜,循序渐进,切磋琢磨。“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学生可能有的四有过失为“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作为教师需“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所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纠正他们的过失。

  “长善而救其失。”,发扬学生的优点,纠正他们的过失,这就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鼓励,同时真诚的帮忙他们克服缺点。我们也需学会“比物丑类”,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也需多思考,从学到的扩展思考开来,应用在其他学习和处理事情上,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学到更多。书本交给我们的远远不止那些文字,我们需开阔我们的头脑,看到更广的知识,如果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不利于我们学习了。

  《学记》中的教育资料是丰富的,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教育也是要不断的探索的。尽管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但这些根本的的理论不会失效。牢记经典再结合现实才能找到适宜的教学方法。其实也不光是教育,一切活动都有它的方法。我读的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实践的经验,我想这《学记》中的理论需先装到我的行囊中,带着它一齐去走我的教育学习之路,时常在看看,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学记》读后感范文精选篇3

  “经典的魅力是他将穿越历史,指导未来”这是读完《学记》给我的最大感受。

  读完《学记》,我陷入沉思,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是多么的贫乏!像这样的经典为什么不更早一点的去读?

  《学记》只有一千多字,可是他的每一句都值得我斟酌细思,因为他的每一句都包含了先人对教育认识的智慧、道理。他不仅仅讲述了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而且这些方法还给了今天的我许多启发和教益!

  很早就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学,然后知不足”的说法,甚至将其应用到平日里。但我从未真正探寻过他们的出处,直到读到《学记》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说法的根源在这里。随着对《学记》阅读的深入,我的感触颇深,才发现以上仅是《学记》给予人的豹之一斑。

  《学记》的开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为先”,这让我明白了教育自古以来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真可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同时也让我们明确了文化和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不论何时,我们都不可以停止学习,毕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努力。

  “教学相长”、“学学半”这些经典的教育观点,至今人们都在学习和运用。是呀,教与学要相互促进,只有相互促进,才能真进步,也才符合“学无止境”的道理。

  就这样,我边读边感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读到这里,我想这应该和我们所提倡的个性阅读,以学生为主体所契合吧!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我,对待国学,对待古文化还需要恶补,可是我也相信大道至简,所以在恶补之时,首要的是深入《学记》之中的精髓,学会与学生同成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把这作为前进的动力,我想还有什么不能实现的呢?

  “不待扬鞭自奋蹄”,读完《学记》更是让我有了一种紧迫感、责任感,不想无病呻吟,更不想再责怪自己曾蹉跎了岁月,辜负了青春,只想每天都踏踏实实地让自己有所收获。让那恐慌、恐惧少一点,再少一点。

  对于《学记》,我还将继续学习……

  《学记》读后感范文精选篇4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虽然仅有一千多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但是包含了很多教育理论,果然浓缩就是精华嘛!而且似乎与现在的教育理论差别不大,是该说《学记》太先进,还是教育发展太缓慢?现在的教育理论一般都比较冗长繁杂,但是就是那些意思,翻来覆去的.讲,可能把本来言简意赅的变得复杂了,弄的读者就没心思看下去了,包括我,如果看到像一块板砖那么厚一本书,就没有耐心仔细看了。

  《学记》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教学方法和为师之道。现在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原来是出自《学记》,这句话讲了学习的重要。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都始终以教育为本,更别说现代社会了,当然更应该以教育为本了!

  当初学《师说》时,对于师者的理解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评价一位老师的标准很多,我想,为师之日,就是肩挑重担之时。毕竟,孩子们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作为一位教师,肩挑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大梁,总不能误人子弟、辣手摧花。其中“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大意是教师只有知道了教育成功的原因,又知道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教师。当然这是一个前提,学记之后还强调了“君子之教重于喻”——即诱导启发。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切勿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次,重在鼓励学生前进,不必勉强推动;最后,注重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行思索,切勿热衷灌输注入。按照这样的方法教学就可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乐于学习而不感到困难,并能自觉思考,深入钻研。这些见解都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中也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只有尊师重道,才会致力于学业。我觉得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像朋友一样相处,是最好不过了,这样平等的交流对于学业的进步有很大帮助。如果学生很讨厌某位老师,肯定连带讨厌那门课,产生厌学情绪,后果就严重了。

  阅读学记之后,发现短短一千多字的学记包含了很丰富的教育理论,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很像一句好时巧克力的广告词,“小身材,大味道”,的确,学记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细细品味其中的“大味道”!

  《学记》读后感范文精选篇5

  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就是禁于未发,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将学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欲望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铲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结合我们自身而言,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学习能力最强最需要老师引导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就将定型,我们小学老师就应该教会他们摆脱可能会形成的恶习,学会真善美。如果发然后禁则为时已晚矣,因为不好的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再被改变了。

  第二原则当其可,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进行教育,掌握教育机会,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有兴趣,给他的教育印象也会比平时更加深刻。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那么再学习的话就很容易力不从心了,之前吴院长也和我们说过,很多小学女教师在工作两三年后才来考研,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即使学的再苦再累又怎么可能学的进去呢?

  第三原则是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每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小孩,也要顾及到一些学习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当然最好的就是知识难度能够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教学太过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自顾自的讲,毫不顾及学生,那么这样子的教学,实际上是毫无成效的。

  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的是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在学校里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而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一个朋友,只会让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择友的时候也不能选择品行不好的朋友,当然朋友也不是用来闲聊的,不过在当今社会互相切磋学术的朋友实在是不多了。

  虽然《学记》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学记》是值得我们一生都学习的楷模。

  《学记》读后感范文精选篇6

  很早就明白“玉不琢,不成器”、“学,然后知不足”等说法,但从未探寻过它们的来源,直到读到了《学记》才恍然大悟,原先这些说法的根源在那里。随着阅读的深入,才发现这些只是《学记》给予人的豹之一斑。

  《学记》以微言写大义,千字略略有余的文章论述了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能够与实际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供人思考的资料。目前自己有些资料读得还不够通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小学语文课怎样上?此刻有很多争议。我选取与自己的教学关联紧密、感触最深的两点来浅谈我个人的读后感。

  《学记》第三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是的,教学相长,是学生在促我们“长”,学生即我们身边最可宝贵的资源。

  学生是鲜活的、富有新意、永远不能完全预期、充满张力的资源。从某种好处上讲,他们是我们的老师。

   一、学生的质疑时时冲击着老师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促进老师不断学习的外部力量。

  古人云:“学贵有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质疑约有三种状况:一是有疑而问。二是意见分歧。学生中常有不盲从者,这十分可贵。如果对问题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整齐划一,恐怕是一种悲哀。即便大家最终达成的是共识,那由异到同的争辩之路也是最美的。三是为师纠错。

   二、学生的独到理解为教师大脑吹进一股清风,启发着教师思维。

  有时,我们常常以为对某个问题思考得比较全面了,已成定论,无可质疑。但学生以小朋友的敏锐、独具的慧眼还是会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视角。比如,上课时间,我经常会问小学生们,“最欣赏陈友玲老师教育方式的哪一点?结合文章语句说明一下。”学生们常常打破常规看问题。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虽不必须正确,但因其观点不同,能够启发一些不同的思考。

   三、学生习作为育人工作带给了宝贵的素材,使以课堂为载体的育人活动更为有效。

  说教,为学生所不愿理解,但又是教育学生时最常用的方式。说教本身无过,流于刻板则无效。有时,学生习作带给了以学生之言教育学生的契机。

  家长会上,应对家长和学生,我从一则周记说起: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父母为生活打拼已经很累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让他们为我们的学习分心?应对父母疲惫的面容,我常常感到自责。”

  跟几个纪律不好的学生交流时,我也拿出了学生的周记本:“我多想坐下来静心学习,自习课上说话的同学,难道你们不明白“己所不语,勿施于人”?

  这样,便实现了“取之于生,用之于生”。

  凡此种种,几年的教学实践令我常常深思。教与学双向的付出与收获,使自己受益颇丰。所谓“教学相长教中知困学解困,师生互动师亦获长生补长。”

  读《学记》,常读常新,永读永获。《学记》值得所有从事教育的人慢慢研读。有人说,中国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理论空间中“群众失语”,只有西方教育理论在“独白”,这令人感慨。以我浅见的视野,不明白《学记》是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通用读本,但我相信,它必须是!

  《学记》读后感范文精选篇7

  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学记》这篇古代教育文献,感觉受益匪浅。虽然语言艰涩难懂,但仔细读来,平时教学中的疑惑顿觉释然。《学记》不愧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经典精华,在我们二十世纪才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在《学记》中随处可见。它如一位博学的长者,在谆谆教导我们教学就应如此来教,学习就应如此来学。

   一、以学生为本,启发诱导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中的这句话教导我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状况去引导、督促、提高。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明白。1、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2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以学生为本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顺利的进行教学;3要打开思路,但又不带给现成答案,学生才能独立思考,智能得到发展。这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善于引领而不能压抑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到“道”“强”“开”,才能到达“和”“易”“思”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要依据学生掌握的实际状况而定。

   二、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教师时时观察学生,发现有疑难时先不要讲给他听,让学生多思考,年幼的学生只听讲,不提问题,学习不逾越进度。这与人本主义提倡的需要论相一致。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有必须的次序,只有满足了上层的需要才能继续下面的需要。而《学记》所说的学不躐等,就是按照人的生理发展顺序,设计教学资料。学习的知识都有一个系统性,教学不按部就班,就会“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前面的知识如果掌握不够好,后面的知识就更不会很好的掌握。因此教学不能逾越进度。

   三、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师不是诚心的教育学生,不思考学生才能的高低而因材施教,学生求学也不能顺利。人本化教育主张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具有创造性的人格,能创造性地做任何事,并能总处于创造的过程中。主张课程资料应建立在学生的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应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就应和学生的生长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与《学记》所提倡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多么相似,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真是殊途同归。中西文化的碰撞实际上就是建立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之上。

  教学就是教师研究怎样教,研究学生怎样学。《学记》里所彰显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教育者就应时时遵循的。应对《学记》我们就应常读常新,让我们时时记起那些精辟理论,记住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吧!

  《学记》读后感范文精选篇8

  《学记》这篇文章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很多方面,它提出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还总结了教学成功的经验、教学失败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上的四种过失等等。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学相长和启发诱导两个方面。

  一.“教学相长”使老师走上专业化成长发展之路。《学记》里提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阐明了教与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要想教好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而不断地学习反过来又提升了教的水平。这就好比一个老师要给予学生一杯水,他就必须有一桶水。教学相长的道理让我认识到一位优秀的老师要善于反省、热衷学习和钻研,这样他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发展。《论语》中孔子有这样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只有善于反省的人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启发、诱导”让老师“解放”,让学生“乐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讲的是怎样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则说明了启发诱导的作用。我认为老师要做好启发诱导,关键是要明确老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就像导演和演员的关系,一个导演只有充分调动演员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让演员被动的接受说教,才能算是好导演。作为老师也一样,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启发诱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他的积极性、创造性。孔子也曾有过“启发诱导”的言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述而》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来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就不再多说了。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就做到了这一点,这从《论语》中的很多内容可以看出来。

  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真正做到了启发诱导,首先他就解放了自己,因为他不必在课堂上大量灌输了。其次,受益匪浅的还是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如果启发诱导运用得当,学生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他自然会乐学,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如果老师课堂上大量灌输,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那么学生就会缺少反思,他的领悟就会有限,所学的东西也必然忘得快,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由此可见启发诱导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待《学记》,我们要取其精华,由表及里,才能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

孔子和子路的师生情

《论语》学习之90120 4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白话】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让门人充当夫子的家臣来预备丧事。后来孔子的病情缓和了,说:“好长时间了,由用这种诈伪的方法啊!我没有家臣,却装作有家臣。我这是欺骗谁呢?难道要欺骗上天吗?而且我与其死在家臣的手里,不是还不如死在你们的手里吗?况且我即便不能用大夫礼葬,难道我就死在道路上没人埋葬吗?”

【 思考之八】本章反映出夫子和子路之间怎样的师生之情 ?

本章讲孔子生病时候,子路的另一个表现;他曾经为老师的健康祈祷,“子疾病,子路请祷。”(《述而篇》第35章)。从中,我们能感受得到子路对孔子的一片赤诚之情,是何等的真挚,可能在所有的孔门弟子中,无一人能出其右。子路自19岁跟随孔子,终生不离,从一个乡间野人,成长为登堂入室的“高明正大”(朱熹语)的贤者,正是由于夫子的谆谆教诲所致。但子路也有可叹可惜之处,他不能和孔子灵魂相通,所以他的自以为是的做法总是适得其反,得不到孔子认可,反遭到很多次严厉批评。

而这个时候,子路在孔门众弟子之中不论是年龄,还是威信都是其他弟子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在颜渊去世以后。子路不为老师的后事着想,还能靠谁呢?恐怕其他弟子也会推荐子路来办理这件事。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六十七岁丧妻、七十岁丧子,按今年的说法,是没有儿子为其办理丧事。钱穆先生《新解》讲“大夫丧有定礼,门弟子之丧其师,则无礼可据”。子路忠信,看老师久病不治,擅自做主欲以大夫之礼备丧。孔子虽曾为鲁国大夫,原有家臣,但早已卸任,按照周礼,已无资格以大夫之礼安葬。子路违犯礼制,严重僭越,这对于重礼守礼的孔子来说,显然不能接受,故而对子路发出愤怒的指责。

子路果然是行诈已久吗?责子路行诈,且不是自今日始,大概是说子路咎在不知(不知礼制、不知老师的心意)。《颜渊篇》第12章“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岂有久已行诈之事?子路的一句话,要胜过国君的盟约,可见“行诈”是专指此事而说。

“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孔子此问,也深刻地表现出他的爱徒心切,也正好对子路与诸弟子进行现场教学:无礼起礼,不可不知!后来孔子死,诸弟子心丧三年,也正是为无礼起礼,其事记载于《家语》《史记》等书。这不仅体现出夫子对“礼”一以贯之的遵循,也体现了夫子一生传道授业的儒学精神。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这句话颇为凄凉。儒家一向重视死亡,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因为活着的人是最后一次送他故要慎终。孔子对弟子们的期望也是真诚的。不然,又为什么在子路先孔子去世,夫子行将就木之时埋怨子贡为何姗姗来迟呢?

病重关头,孔子不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放不下各种其他事情……依旧是“罕言利与命与仁”。可见孔子“一以贯之”的圣贤之道,“十五至于学……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曾子有疾……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中庸》讲“诚”,《大学》讲“毋自欺”,王阳明所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孔子何尝不是天地一体,廓然大公!

古代儒者,君子圣贤,所作所为但求心安,毫不在意那些形式,也不在乎结果如何,都是本着那个天理,那个道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做人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何况圣贤?前面有读过“主忠信”,尽己之谓忠,“己”就是明所说的“良知”,就是天理,不欺于天,不欺于心,就是“诚”,这才是儒家所看重的,所执守的。

【思考之九】学习本章,给我们有何启发?

读到本章,不禁有点心酸。夫子的知行合一、言传身教实在令人佩服。若回到当时,我们也许会跟子路的心情一样。仔细想想:孔子之道之尊,在其有门人弟子,岂重在能有家臣?孔子心之所重,亦重在其有诸弟子,岂重在其能有家臣?子路尊师拘礼、无通达权变,不知当孔子言礼,与其言仁、言道所分别处;孔子之可尊,其所以为百世之圣者,在其创师道,不在其曾为大夫。

孔子这样的圣人,确实是一座丰碑,为后人楷模。这就是我们读圣贤之学的意义。

我们反对愚忠愚孝,爱人也要有智慧,爱人的前提是知人,想当然地施爱,很多时候会让对方无法接受。我们每每为子路的真情所感动,也为他始终不能真正了解孔子而感慨。
本文标题: 子路尊师的读后感(《学记》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549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读后感(老家有棵香椿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呼兰第二章读后感(呼兰河传第二章优秀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