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鲍鹏山文章读后感永恒的乡愁人在江湖黑暗王国里的残烛读《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合上这本黑色的书本,不得不感叹鲍鹏山的激情与深度。,许多所...
求鲍鹏山文章读后感
永恒的乡愁人在江湖黑暗王国里的残烛读《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
合上这本黑色的书本,不得不感叹鲍鹏山的激情与深度。
许多所谓“专家”看完这本书破口大骂,不合实际,言论偏激,观点陈述缺乏证据等,不错,这些缺点我也看得出来,但这也正反映了他的伟大。
正如本书所引用鲁迅的那句名言——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
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
这是鲍先生形容屈原的句子,也是鲁迅形容国父的句子,这句话同样适合鲍先生。
一直以来对屈原的歌颂,多是忠君,爱国。让人烦腻,而对于屈子叛逆,个性的一面,一直以来无人敢问津,理由很简单——
这么一个狂荡不羁的屈原,为了自己所谓“理想”背叛了君王,乃至与全民,全世界对敌的屈原,怎么能够大加称颂呢?只能把它做成土埂木偶挂在朝堂之上罢了。
如果这样,那个高唱着“举世混浊唯我清”的叛逆英雄就会淹没历史的潮流中,那段民族最殷红的血液就会被那滔滔江水稀释。屈子便会沦为宣扬盲目“忠君”“爱国”的一个愚民工具。
可鲍先生不,他对屈子的叛逆精神大加称颂,在这个用“和谐”粉饰太平的年代,他却大讲特讲“叛逆”把那个与全世界的作对的屈原捧得熠熠生辉 ,也难怪乎那么多“专家”对其不满了。
似乎还没有见过那个人敢如此肯定“个性”二子,比如,于丹等人都把庄子说得高深莫测,却忽视了庄子丰富感情与个性张扬的一面。
而鲍笔下的庄子却是一个富于诗意,放肆张扬的诗人。他用“湿漉漉,带有水的韵味的”文字抚平世俗急功近利的心态,用一支书生秃笔给腐儒画脸,使之露拙,给人忍俊不禁而又深思不语。
读鲍先生的庄子,不会觉得那是个高深莫测的智者,而是一个带有神性的野人。无凡夫俗子的功利之心,无魏晋名士的浮华做作,却又包含激情,不像陶潜一般淡泊无味。
鲍的著作,大约是用感情写的。无枯燥深奥的理论,无恭维虚伪的做作,虽在理论和考证方面有些欠缺。
合上这本黑色的书本,不得不感叹鲍鹏山的激情与深度。
许多所谓“专家”看完这本书破口大骂,不合实际,言论偏激,观点陈述缺乏证据等,不错,这些缺点我也看得出来,但这也正反映了他的伟大。
正如本书所引用鲁迅的那句名言——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
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
这是鲍先生形容屈原的句子,也是鲁迅形容国父的句子,这句话同样适合鲍先生。
一直以来对屈原的歌颂,多是忠君,爱国。让人烦腻,而对于屈子叛逆,个性的一面,一直以来无人敢问津,理由很简单——
这么一个狂荡不羁的屈原,为了自己所谓“理想”背叛了君王,乃至与全民,全世界对敌的屈原,怎么能够大加称颂呢?只能把它做成土埂木偶挂在朝堂之上罢了。
如果这样,那个高唱着“举世混浊唯我清”的叛逆英雄就会淹没历史的潮流中,那段民族最殷红的血液就会被那滔滔江水稀释。屈子便会沦为宣扬盲目“忠君”“爱国”的一个愚民工具。
可鲍先生不,他对屈子的叛逆精神大加称颂,在这个用“和谐”粉饰太平的年代,他却大讲特讲“叛逆”把那个与全世界的作对的屈原捧得熠熠生辉 ,也难怪乎那么多“专家”对其不满了。
似乎还没有见过那个人敢如此肯定“个性”二子,比如,于丹等人都把庄子说得高深莫测,却忽视了庄子丰富感情与个性张扬的一面。
而鲍笔下的庄子却是一个富于诗意,放肆张扬的诗人。他用“湿漉漉,带有水的韵味的”文字抚平世俗急功近利的心态,用一支书生秃笔给腐儒画脸,使之露拙,给人忍俊不禁而又深思不语。
读鲍先生的庄子,不会觉得那是个高深莫测的智者,而是一个带有神性的野人。无凡夫俗子的功利之心,无魏晋名士的浮华做作,却又包含激情,不像陶潜一般淡泊无味。
鲍的著作,大约是用感情写的。无枯燥深奥的理论,无恭维虚伪的做作,虽在理论和考证方面有些欠缺。
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的目录
老子:颠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学
孔子:黑暗王国里的一枚残烛
墨子:向帝国挑战的剑侠
孟子:王者师与大丈夫
庄子(上):永恒的乡愁
庄子(下):人在江湖
荀子:养在深闺人未识
屈原(上):无路可走
屈原(下):面向风雨的歌者
仲尼弟子:昨夜星辰
商鞅:斯人自杀
韩非:折断的双刃剑
李斯:斯人斯鼠
后记
为什么鲍鹏山猛批《商君书》,说商鞅是恶棍
读《史记》中的商鞅传,商鞅是一个令人敬、令人惜、令人怜的人物。
令人敬,乃是由于他意志坚定,理想执著,目光远大,行起事来雷厉风行,果断斩决,一意孤行,不计后果。他具备了一切改革家应当具备的优点,又有秦孝公始终不渝的信任,二十余年里放着手,放着心,让他这把锋锐的刀在秦国羸弱多疾的肌体上切割剜除,他果真就在这边鄙戎狄之地做出了一番大事业,让连续几代积贫积弱的秦国一跃而为诸侯列国的前茅,且矛头所向,势如破竹,“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桑弘羊),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政治体制基础、思想基础和军事基础。商君相秦十年后,《史记》记载是:“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令人惜,乃是因为他是一个善处事而不善自处的人,或者说,他能做大事,却只能做小人。处事练要,为人刻薄。为国谋,善;为己谋,拙。以小人的方法去做大事,事成了,人却败了。郭沫若认为,他与秦孝公都是大公无私的人(顺便提一下,“公私分明”这个词最早就出现在《商君书》里),其实孝公还有为子孙谋的私心,而商君真是把一切都奉献出来了。《战国策·秦策三》记秦国后来的应侯范睢说商鞅:
事奉孝公,竭尽自己所能没有二心,一心为公不顾私利,使赏罚诚信而致国家大治,用尽自己的才智,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惜承受怨恨,欺骗故友,俘虏了魏国的公子卬,最终帮秦国擒获敌将破败敌军,掠地千里……
[原文:事孝公,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信赏罚以致治,竭智能,示情素,蒙怨咎,欺旧交,虏魏公子卬,卒为秦禽(擒)将破敌军,攘地千里……]
商鞅真正是到了把良心都献出去的地步。为了秦国,他把自己的名誉、人格都丢弃不要了。当一个人对一种政治实体皈依到“无己”的地步,悲剧也就开始了。因为人类毕竟还有更基本的安身立命的原则。这关乎着人类的尊严、价值、幸福的根基,这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信诺,是一切一时的政治需要所不能取代和凌驾的。郭沫若都对此不能理解:“虽然是兵不厌诈,人各为主,但那样的出卖朋友,出卖故国,实在是可以令人惊愕的事。”秦孝公死,那个被商鞅处罚过的太子即位成了新主宰,风声日紧,不祥的阴云越来越浓,已请求退休,蛰居自己封地的商鞅,如芒刺在背,惶惶不安,便带着家属老母要回归魏国。魏人不接受,理由是:“因为您竟然能出卖欺骗您的老朋友公子卬,我们无法知道您的人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商鞅使秦国强大,各诸侯国还不敢得罪秦国,谁也不敢收留他。《吕氏春秋·无义篇》就此议论道:“故士自行不可不审也。”出卖良心去附会政治,抛弃价值去迎合权势,这种“大公无私”,实在是中国几千年来知识分子常常发作的羊角疯啊。
让人怜,又是他被车裂的结局。当他被复仇的人群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故国不接纳他,他只好带着他的为数寥寥的徒属北上击郑,做无望的困兽之斗。他大约想在秦以外自营一块容身之所。他知道他在秦已无立锥之地。那些官衔、封号、连同商於十五邑的封地,顷刻之间都灰飞烟灭。诸侯各国纷纷对他关起大门,如避瘟神。身后是被他割了鼻子、八年闭门不出的公子虔,对他咬牙切齿;眼前是四面竖起的墙壁,一片说“不”的声音,“所逃莫之隐,所归莫之容”(《新序》),天下之大,幅员之广,除了那几个死心塌地的徒属,再无他的朋友—他以前太无视朋友的价值,太践踏基本的为友之道了。当个人毫无自身的独立意志与独立操持,抛弃一切基本的道德信条而依附体制时,体制能给予你的,当然也可以拿走。一切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往往免不了人亡政息的结局(假如再没有外部压力或对外部压力说“不”的话)。聪明绝顶的商鞅难道真的不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在他被车裂前五个月,赵良就警告过他:“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老秦王一旦伸腿死了,秦国以罪名来收捕你的,人数会少吗?你的死期很快就要到了!五个月后,可怜的、走投无路的、被世人所抛弃的商君,被杀死在郑国的黾池,然后尸体又被残忍地车裂(此据《史记·商鞅列传》。《秦本纪》言似直接车裂)。咬牙切齿的复仇者们杀了商鞅全家,包括白发苍苍的老母。到此时,商鞅又把自己的生命、全家族的生命奉献给秦国了。其罪名真是极具黑色幽默:“莫如商君反者!”—一个把良心生命都献了出来的忠心耿耿的人,最后却得到了“反叛”的罪名!不知商鞅在目睹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血溅屠刀的时候,这个力倡大公无私的人,是何等样的想法?
所以,对商鞅,我实在不忍心说他的坏话。事实上,我内心里倒给他十分的敬意。在读到他走投无路仰天长叹时,还为他掬一把心酸泪。可是,读完《商君书》,却又不得不说他的坏话。好在《商君书》并不一定全是商君所作,高亨先生认为至少有五篇不是他的,而郭沫若则认为除《境内》篇外,其余均非商君所作。这样,我写下面的文字时,感情上就不是十分的别扭—且让我这样自欺一回罢。《史记》中的商鞅和《商君书》中的商鞅,确实给我两个极不协调的形象。如果《史记》中的商鞅令人敬、令人惜、令人怜,那么,《商君书》中的商鞅形象则是令我惧、令我恶、令我恨。
事实上,对商君,司马迁的态度也颇暧昧。在写有关商鞅的行事及政绩时,太史公几无一句贬责之词,甚至说出“秦民大悦”的话来。同时还令人可疑地写了一大段商鞅以帝王之迹干孝公,不得已而后用霸道的文字。“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这不能不说有为商鞅开脱之嫌。可是,在传后例行的“太史公曰”里,他又说商鞅是“天资刻薄人也”,“少恩”,“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这不颇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么!
若国家如《商君书》所云,极而言之,则最好的政治乃是刑律,最好的国家当是监狱。商鞅治理下的秦国,固然具有极强的攻击力,在列国纷争中频频得手,但对人民来说,却毫无幸福可言。生活在这样的国家实在是极大的不幸。最后,这个为秦国上下一致憎恨的商鞅,“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二
《商君书》,一言以蔽之,一曰壹民,二曰胜民。这是我读枯瘠、冷酷、蛮不讲理的《商君书》后得出的结论。
壹民,据我的分析,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只要一种“民”—耕战之民,平时耕田,战时攻敌。其他如“学民”、“商民”、“技艺之民”(《农战篇》所列)、“士”、“以言说取食者”、“利民”(吃利润的人或投资者。《去强篇》所列)等等,则统统是危害国家的“虱子”,应使他们无路可走,从而逼他们归入“农战”一途。二是,国民只做一件事:农战。农与战看似两件事,实则是一件事。民为体,农战为用,一体而二用。其目的则在于建立一个绝对一元化的社会,使社会结构简化、单一化、垂直化,社会生活单调化,由一个绝对中心控制:
《赏刑》曰:?
圣人的治国,实行一种赏赐,一种刑罚,一种教育。
[原文: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
《算地》曰:
对内,要求人民一律从事农业;对外,要求人民一律尽力战争……人民的倾向一致,才肯务农。人民务农就朴实。人民朴实,就安居故土,不愿意外出游荡。
[原文:入使民壹于农,出使民壹于战……民壹则农,农则朴,朴则安居而恶出。]
“壹民”的目的,当然在于使民“朴”,也就是愚朴顺从。“壹民”的具体措施,则是先从经济(利益)的一元开始,然后达成政教的一元:
《说民》曰:
人民的欲望有千万种,而满足的途径只许有一条(农战)。
[原文:民之所欲万,而利之所出一。]
百姓的欲望千差万别,而我们只让它们从一个渠道来达成:农战。这就是一切专制国家所津津乐道地宣传的集权的好处:能集中社会所有力量于一途,从而达成一般民主国家所不能达成的目的。至于其中有多少普通民众深被创伤,付出代价,则在所不计,而民众的意愿,更是完全置之度外。
《靳令》曰:
抱定十个方针,国家就乱;抱定一个方针,国家就治。
[原文:守十者乱,守壹者治。]
朝廷的利禄,从一个孔儿出来,国家就无敌。
[原文:利出壹空者,其国无敌。]
《农战》曰:
国家实行“绝对一律”一年,就十年强盛;实行“绝对一律”十年,就百年强盛;实行“绝对一律”百年,就千年强盛,千年强盛的国家,就成就王业了。?
[原文:国作壹一岁者,十岁强,作壹十岁者,百岁强,作壹百岁者,千岁强,千岁强者王。]
这种运用国家机器把全民的意志高度统一到政府目标上来的做法,可能有其短期的合理性、有效性,但其致命的弱点却无论如何不能熟视无睹:
一,这种做法无视一切个体意志与个体差异,使社会目标单一化,蔑视并抹去了任何一个特殊个体的个人目标,个体幸福被当作不正当的欲求和国家集体的障碍物而踏平碾碎,个人只是实现政府目标的手段与工具,像《商君书》中的“民”,只是国家生产的工具和战争的工具。只有利用的价值,而没有被关心的意义。作为一个个体,在这样的社会里只是一个机器中无可奈何的部件而已,毫无独立价值与尊严,不仅其精神存在被当作无用有害的东西而彻底抹杀,甚至其肉体存在的合理性都要视他能否充当政府工具而定。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政府目标完全合乎道德,合乎全民或全民中绝大多数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其与人类的根本福祉仍然是背道而驰的,不可能存在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幸福。而没有个体幸福,只有秩序和政府意志的社会,我们只能说它是—监狱或劳改营了。而商鞅在秦国设立的监狱更绝:他不容许有人给罪犯送饭,说这样就能令人惧怕监狱而认真开垦农田(《垦令篇》),这真正是斩尽杀绝。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想一想:不垦田,就要进监狱,政府的专断已使垦田不再是为民造福的事,而是使它一开始就成了人民生活中的可怕威胁。而另一方面,监狱中只有在没有饭吃的时候,才对监狱外的良民构成威慑,这恰好证明了,商鞅治理下的秦国,与监狱的差别只在于有没有面包而已,秦国的社会只不过是有面包的监狱罢了(假如秦国的百姓能有面包吃的话),良民和罪犯一样,都是没有自由的。这样的国家不可能有任何个人幸福。当然,奴才除外。专制国家只能有两种人:对体制感到痛苦却不得不服从的奴隶;因长期服从而失去痛苦感甚至感到幸福的奴才。奴才没有幸福,只有幸福的感觉,甚至幻觉。有一种现象非常有趣:在专制时代或专制国家,人们往往特别热衷于探讨或鼓吹幸福的主观性。而对幸福的客观性—幸福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则有意加以忽略。这种对幸福的探讨,是典型的奴才哲学,或是有意的献媚哲学。
二,在一个独裁的社会里,政府目标的合理性是无法得到保证的,甚至大多数时候更只是一小撮人的意愿。所以,全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往往变成了一种异己的怪兽,不仅每一个生存其中的个体被它吞噬,而且这种国家力量在“一致对外”的时候,还极可能使一个国家变成全人类的祸患。秦国在先秦典籍中一般都被称为“虎狼之国”,读《商君书》中的《境内》篇,通篇都写着血淋淋的“斩首”。“不逐北,不擒二毛”的中原传统,在变法后的秦国,扫地以尽。据《史记》累计,秦在统一过程中斩杀的六国人数在一百五十万以上。这还不包括秦国自己士兵的死亡人数。像白起这样极其残忍的人物,也是秦的将军。可以说,秦国残忍地践踏了一些基本的人道原则。这种现象不仅在战国时代的秦国那里充分显示出来,二战期间的德、日法西斯,就是现代的“虎狼之国”。
“壹民,”还有一种作用,那就是在整个社会造成一种垂直性的上下关系,而斩断一切横向的平行关系,这是一切专制政治的基本构图。在这种垂直关系的最上端,只有一个人:君王。正如孟德斯鸠所云:“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这里我想对商君打击秦国宗族权贵说一点看法。我们当然不会同情宗族大姓,但假如我们不从道德角度看问题,那就会发现,打击这些世袭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宗族,实际上其目的就是为了君主独裁!吴起、李悝,包括屈原所做的,都是这样的工作。我们从《尚书·周书·洪范篇》及《国语·周语》中召公谏厉王一节中知道,周代政体应是贵族民主制的,国家行政首脑“天子”,是必须听取斟酌各方意见,接受各方约束的。而一旦拒绝这种约束,如周厉王,其结果并不是周厉王肆无忌惮大肆镇压,并在最后玉石俱焚,王朝崩溃(这是中国后来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基本模式),而是周厉王被流放,周公与召公共同执政。发生变故的只是天子一人,社会并没有太大的震荡。出现这种局面乃是由于权力有了制约机制,而制约权力的就是贵族集团。所以,要实行封建的君主专制,必须先打倒贵族集团,解除贵族集团对君权的限制。所以,商君也好,李悝也好,吴起也好,他们把打击贵族集团当作实现政治一元的必经之径,必要手段,这当然也就形成了后来韩非所说的“法术之士”与“大臣”(宗族成员)之间的你死我活的矛盾。
所以,“壹民”,是一个大大的乌托邦狂想,而一切乌托邦最终都是以一元社会为基本特色。设若国家如《商君书》所云,极而言之,则最好的政治乃是刑律,最好的国家当是监狱。事实上,一个绝对一致的一元社会,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监狱,所有的人民都是劳改犯,在国家指令下劳作,在劳作中改造,苟生,创造国家财富,维持国家生存,而个体自身,则只有义务,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权利。
鲍鹏山解读历史文化人物(2021年第5本书《风流去》)
图书名:《风流去》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此书原本不该此时推出,两方面原因:第一,读一遍不过瘾,应数遍阅读之后方可深入理解这些文化人物;第二,汾阳之行让我看到了历史上的某些文化人物的影子。郑重声明:本篇文章仅抛砖引玉之用,推荐之言,若想读明白,强烈建议买一本书,细细品味鲍鹏山老师精彩的文笔以及浓重的感情。
鲍鹏山老师将眼中的文化人物娓娓道来,从老子开始到谢灵运止,中国的众多文化名人一一呈现出最接近真实的姿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仅拿出几个读书笔记摘抄片段,以飨读者。
老子神出鬼没,出现在这个民族的童年时代,却突然消失。老子出关意义重大,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也抛弃了哲学,沉醉于现实世界的追逐。老子是周王朝的档案馆馆长,所以看遍了历史上的各种丑恶和内部资料。他的道德经就讲两件事:处世和治国。
老子的治国之道是无为。治大国如烹小鲜,别折腾!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工放下,少管,少干,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当然,前提是要国小民少。可以说老子的建议是非常大胆的,而且逆时代潮流。
老子的处世之道是柔弱胜刚强,坚强者死之道,柔弱者生之道。老子说他自己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人不但要学会勇敢,更要学会勇于不敢。
老子的建议听起来和普通人都不一样,因为老子是一个孤独的对人性失去信心的人。他最终选择出关,大概是带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吧。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孔子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确混乱无道,而孔子却以复兴文化为己任。所以一辈子不断碰壁却不断努力。直到最后感叹:逝者如斯夫!多像一盏摇曳不定的烛灯,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温暖。
孔子是一位文化巨人,在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难得的是,他并没有躲在书斋里搞纯学术,而是怀着兼济天下的情怀四处奔走希望能够做些事。历史没有让他成为子产或者晏婴,而是让他成为了孔子。
孔子官场失意却并不痛苦,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怨天,不尤人。除了论语之外,《尚书》《春秋》《诗经》《周易》这些对整个民族都非常重要的典籍都与他有关。
孔子之所以是万世师表,因为他开创了私学,倡导有教无类。他的学生既有王公贵族也有贩夫走卒,既有巨富商贾也有寒门子弟。在他死后,弟子们守孝三年,对他最忠诚的学生子贡甚至守孝六年。每念及此,都不由得我们感叹唏嘘。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剑侠,最伟大的剑侠!他在孔子之后再次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希望之光。他光着头,赤着脚,穿着粗短布衫,面目黧黑,焦虑急切。墨子最早学儒,后来发现不对胃口。儒者的礼太繁琐而不实用。于是他背叛师门,同时也背叛了周王朝。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学派,简直就是一只敢死队。墨子的队伍重视防守,他反对战争的方式是以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防守方式来阻止战争。中国的机械和技术都因此而得到了发展。
墨子最锋利的剑不是他的守城之具,而是他思想的锋芒。孔子维持着周的尊严,而墨子在推翻周朝的进程中提供了理论支持。他的方法是忽略周的存在,在他的理论里,已经早于秦始皇扫平了周王朝。他抬出了天,他认为没有天子,只有天。没有天子,也就没有了天下。墨子是第一个大量使用“国家”这个词的人。墨子在呼唤着新的世界。墨子的“兼爱”是反对“礼”的等级制度,“尚贤”是反对“亲亲”的贵族封建世袭制度。“节用”、“节葬”、“非乐”又是反对周王朝的文饰。墨子也提出需要一个天子,但不是世袭的,而是通过“尚贤”选出来的。但墨子毕竟不是卢梭,他认为选出了天子,就要完全听他的,哪怕专制也认了。不过他安排了“天”作为对天子的制衡。希望让天子有所收敛。
孟子之所以是亚圣,因为他为儒门做了至少三个大贡献。
第一,他把“仁”发展到了“义”。仁是内心,义是表现。他把评价人从内在转为外在,很明显更具可操作性。
第二,他把“仁政”发展为更加具体的“王道”。王道就是对人的“仁心”加以培植,无论在家在国,都将无可匹敌。这个想法当然幼稚,但中国人就信这个。直到民国时还有很多学者倡导“好人政府主义”。
第三,孟子强调了“性善论”。性善论实为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的基础。失去了性善论,儒家的一切方法和理论都将受到挑战。但可惜孟子的论证方法大多使用类比,这实在不太严谨。
但孟子并不严谨的论证常常让人很难辩驳,因为他并不是在说“这样是真的”,而是说“这样是好的”。他强大的语言能力和道德感召力,让他能够成为王者师。孟子在后世常被人攻击,普遍不是攻击他的观点,而是他的态度。他太具有“大丈夫”气概了。不但骂杨朱和墨子是禽兽,而且骂国君帅兽而食人。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应该是夫妻关系,可以吵架可以骂。孟子就做到了这一点。但后来文化就逐渐变成了妾和奴才。朱元璋对孟子恨之入骨,他说如果这个老头活到今天,他能免于一死吗?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不对帝王说话而对我们这些平常人说话的人。当别人都在对诸侯献计献策的时候,庄子转过身来恳切地告诉我们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如何在丑恶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自尊自爱。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最有魅力的。他的魅力在于他能够把激情与超脱完美的结合起来,他的世界生机勃勃充满想象,他充满激情的和我们讨论如何超脱于俗世之外。除了庄子,谁能做到?庄子的文章甚至只是为了打发自己的天才。
庄子也反对战争,但他不像墨子那样着急,也不像孟子那样愤怒。他只是讲了个小故事:一个蜗牛左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右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这两个国家有一天发生战争,伏尸百万,战胜的一方追逐失败的一方竟然追了15天才回来。还有比这更狠的讽刺吗?这就是庄子的风格。
庄子为我们齐贵贱等生死,安慰了多少失意的灵魂。古代的学子们赴考时都要带着四书五经,但翻一下枕头下面,一定藏着一本庄子。
荀子是把儒家嫁出去的人,嫁给了帝王,嫁的不太好,是个妾。荀子没有孔子的情怀,没有孟子的气概,更没有庄子的潇洒。荀子希望儒生放下独立人格,从剥夺经济独立权着手,剥夺人的思想独立和行为自由。
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荀子强调顺!一切行为以是否有利于君为标准,怪不得很快就嫁与帝王家了。荀子应该和孟子见过面,他比孟子年轻。但对孟子很不感冒,说孟子很怪不能理解。
荀子倡导性恶论,这其实已经是儒家的叛徒了。因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专制统治。这更是为帝王的独家专制提供的理论依据。所以荀子在80多岁的时候去了秦国,打破了儒者不入秦的传统。在秦国不断兜售他的主张,回来后又对专制的秦国大加赞赏。可惜还是没有被用。
看看荀子的主张: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屈原对中国的影响不是他的思想,也不是他的事迹,而是他的失败。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是个性对社会的失败,是理想对现实的失败。《离骚》和《九章》里淋漓地表达了这种失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独特的个人与社会、历史发生冲突并遭致惨痛毁灭的记录。
屈原追求至善至美,但“君可思而不可恃”,楚怀王背弃了他。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慨叹“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他把自己放在了世界的对立面上。《离骚》中的“求女”就是求知音,然而“无女”,也就是没有知音。屈原可能的知音应该是汉代的贾谊。他还没有出生。
屈原没有底层生活经验,他的人生开始的太纯洁。所以他不理解邪恶与不公。他无法与他们和平相处,哪怕虚与委蛇。因为他的决不让步,这世界有可能免于全面堕落。
屈原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却都是“大诗”。有大精神、大人格、大境界、大痛苦、大烦恼、大疑问、大爱大恨、大悲大喜。他绝不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他不追求中庸,他要求纯粹。
商鞅为了秦国真正是到了把良心都献出去的地步。名誉、人格、朋友都不要了。他为了秦国出卖了自己的朋友魏公子卬,以至于当他后来逃亡时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收留他,因为对他的人品没有把握。
他为了秦国,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推行法治,连即将继承王位的太子的鼻子也敢割掉。这样怎能不被到处追杀?商鞅被车裂,全家不能幸免。这的确是一个悲剧。但如果看看商君书,你又会觉得这个人并不值得同情。
商君书中所有的观点都是为了用极其单一残酷的手法约束老百姓,让他们只能从事耕战。不耕战的其他职业一律视为非法。关进监狱里还不给饭吃。
所以当时的秦国是个怪胎,国土很大,人不多,打仗很厉害,但是没有别的国家的人愿意迁徙过来。因为实在是太不自由了。而且动辄受罚,割鼻子、砍大腿、切生殖器、砍头、车裂……
商鞅强调国强民弱,不能让老百姓有钱,不能让老百姓有余粮,不能让老百姓有尊严,因为这样都会让老百姓挑战皇权。
他还发明了流氓管理好人的方法,要求人们互相监督举报,哪怕是夫妻父子也要举报和监督。所以后来“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和李斯是同学。韩非和李斯都背离了儒家,成为法家。
事实上,苏东坡就说过应该是荀子为秦国的暴政负理论的责任。韩非子对人性毫无信心,他认为尧舜只是守株待兔式的运气,期待尧舜不如实行法治。这个观点无疑是进步的。韩非认为人与人的感情其实也只是利益关系而已。
至于君臣,就更要用法严加提防。所以韩非要求剥夺一切独立的经济自由,只有失去了人们的经济自由,才会完全依附于王权。“势不足以化,则除之。”如果权势不能使之驯化,就除掉他!在韩非眼中人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人只是国家的工具、权势的工具。
韩非认为道德是功利的,实用的。他坚持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其动力都是“利”而不是道德。所以他选择了成本更低的法,而彻底背弃了道德治国的思想。他不是说道德不好,而是无用。
韩非子的思考的确非常有价值,但唯一的遗憾是他没有解决执法者权力如何约束的问题。认为对王权的无条件服从是根本的前提。为了防止人们思想混乱,韩非提出了扫除私学的建议。他痛恨私学,但他自己就是私学的受益者啊。韩非的建议后来得到了实行,就是焚书坑儒。
韩非不断强调利,自己却死于义。他为保全韩国,向秦王进言。还写了一篇《说难》,表示自己知道这事很危险。最终,被杀。这把双刃剑伤到了自己。
司马迁写李斯,一开篇就写他看到仓鼠时感叹“人混得好不好和老鼠一样啊,关键是看他在哪里混?”这个开场就给李斯定了调,成了鼠类。先秦诸子到韩非,结束了。哲人的时代结束了,政客的时代到来了。李斯就是亢奋的政客。据说李斯当了宰相的消息传到荀子耳中时,荀子并不高兴,而是很替李斯担心,他知道这个学生的弱点。
李斯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以聪明处世。他是富有远见的大政治家,力主郡县制,解决了封建诸侯的问题,保证了大一统的实现。如果说不得志的韩非是黑格尔,那李斯就是罗伯斯皮尔。他的志向不在学术,而在政治。
李斯给秦国出的主意是暗杀和贿赂,为了成功,毫无原则。在成功的帮助秦统一六国之后,这种无原则的政策演变为更加残酷的举措。秦二世登基后秦国十二公子被砍头,十个公主被肢解,公子高甚至要求殉葬秦始皇。李斯用这样的方法帮助新君,所以后人说:李斯亡秦,兆端厕鼠”。后来出现了比他更无底线的赵高,当李斯发现赵高可能威胁到他做老鼠的资格的时候,他选择了和赵高合作。但小人同而不和,最终赵高还是杀了他三族。李斯死前受五刑(黥面、割鼻、斩足、割生殖器、砍头)最后腰斩。一年以后赵高逼杀二世,又二月,刘邦入咸阳。再两月,项羽入关,杀子婴,烧阿房宫。
张良是秦汉风云的幕后总导演。
张良是韩国贵族子弟,韩被秦灭,张良散尽家财求客刺杀秦王。秦始皇东游,张良与力士以大铁锤掷出击杀始皇,可惜击中副车。秦始皇大怒,大力搜捕刺客。张良于是隐姓埋名。在隐居时张良遇到了桥上丢鞋让他去捡的老翁,耐着性子捡了鞋,于是得到太公兵法。从此成为道家人物。
张良找到了刘邦,就好像当年找到博浪沙的力士。甚至可以认为刘邦只是张良复仇的工具而已。他对于刘邦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似乎很少君臣之礼。他堪称孟子后又一个王者师。
项羽在楚汉相争时动辄大怒,仅有一个亚父范增尚不能听,而很有耐心的刘邦遇到了智慧的张良,言听计从,最终取得了胜利。
张良对于坐江山的事情毫无兴趣,他的目的只是复仇,已经完成了。所以他几乎闭门不出,只是做做顾问,偶尔指点一下。最后可能专心修道了。刘邦死后八年,张良升天。
贾谊是个天才,却生在了不需要天才的时代。贾谊成名很早,二十二岁就被汉文帝征召为博士。在博士中他年龄最小,但学问最好。一年之内别提拔为太中大夫。
短短两年之内,贾谊提出了大量富有远见的政治主张: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抵抗匈奴,倡导农业,建立道德根基……他写了《过秦论》《论积贮疏》《六术》《忧民》这些重要的文章。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跻身中国一流政治家的行列。但很可惜,连文帝也是被开国功臣们接回来做皇帝的。开国功臣们已经把发言的席位占完了,况且贾谊还不太会说话,动不动就说这些人没什么用。所以在双方发生矛盾的时候,文帝只好把贾谊放到了长沙做长沙王的太傅。
贾谊当时已经觉得自己和屈原将有着共同的命运了。但四年后贾谊又被召回长安,和文帝见了面。“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就是这次谈话的写照。贾谊一生建议削藩,最终经晁错和主父偃完成。文帝把贾谊留给了下一代,让他做怀王太傅。可惜怀王骑马竟然摔死了,贾谊多日哭泣后赍志而没。
汉武帝爱说大话,也爱听人说大话。所以有个叫东方朔的人给他写了一封自荐信,说自己特别牛,汉武帝看的好笑,又觉得确实吹的厉害。就把他招来,每月发一袋粟和二百四十个零用钱。
后来东方朔觉得没劲,就找了一大堆宫里的侏儒说汉武帝要杀他们,让他们去拦汉武帝的皇驾。汉武帝一听就生气了,东方朔说:我身长九尺多,每月一袋粟,这些侏儒身长三尺也是一袋粟。他们撑死了,我却饿死了。你要用我就区别对待我,如果不用,就让我走吧。武帝大笑,让他在身边留用。
东方朔就是有这个本事,总是能把汉武帝逗笑。比如射覆屡中,认识驺牙,自己骂自己等等。以滑稽侍奉喜怒无常的汉武帝,还能全身而退,真是一个高人。最后晚年的东方朔曾经劝过汉武帝:希望陛下远离奸巧佞臣,斥退那些好进谗言的人。武帝说:原来你也会说一些正经话啊?说完了这些正经话之后,东方朔就死了。
东方朔的聪明在于,他知道“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优”的时代。想要全身,只能以优的姿态出现在皇帝身边。东方朔的“谈何容易”是对血的教训的感慨,也是对言谈者的告诫。
司马迁和一般史家大不相同。他与自己笔下的人同生死共挣扎,让我们看到了“活的历史”。他没有延续孔子定下的纪年法,而是改用了纪传体。这样大胆的写史,因为他更重视人,而不是事。对人的命运,人的生命历程的重视,让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司马迁年轻时是个富有激情的事功追求者,希望能够封侯拜相。父亲司马谈临终时把写史的责任交托给了他,所以司马迁后来自请降薪去做了太史令。他知道自己的宿命在这里。这就是当仁不让。就在他工作了六年之后,李陵战败被俘,整个朝廷的人一致谴责。汉武帝阴森森地问了一句司马迁,你的意思呢?司马迁为那些无辜的老小妇孺说了求情的话。汉武帝大怒,判了司马迁死刑。死刑即可以用钱免死也可以换为宫刑,司马迁没有钱,也没有亲戚朋友愿意帮他。
他一定犹豫过,生存还是毁灭?但最终他选择了宫刑,因为他还有大事没有完成。这一年他47岁。三年后,李陵冤情洗雪,司马迁出狱。公元前90年左右,司马迁失踪。写历史的人在历史上失去了终点。在《报任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痛快淋漓的表达,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写出了自己遭受的不公和对汉武帝的控诉。要知道这封信是寄给监狱里的任安的,是注定要被政府看到的。可以相信,这封信是司马迁的绝笔。大事已了,再无牵挂!
书里还有谁?本书中的人物还有仲尼弟子、陈平、晁错、司马相如、董仲舒、朱买臣、杨雄、王充、李固、梁冀、宦官群体、党锢群英、桓帝与灵帝、建安烈士、魏晋名士、诸葛亮、孔融与祢衡、曹丕、阮籍与嵇康、元康之英、陶渊明、谢灵运。
最后以阮籍与嵇康这一章节里的一段话结尾。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此书原本不该此时推出,两方面原因:第一,读一遍不过瘾,应数遍阅读之后方可深入理解这些文化人物;第二,汾阳之行让我看到了历史上的某些文化人物的影子。郑重声明:本篇文章仅抛砖引玉之用,推荐之言,若想读明白,强烈建议买一本书,细细品味鲍鹏山老师精彩的文笔以及浓重的感情。
鲍鹏山老师将眼中的文化人物娓娓道来,从老子开始到谢灵运止,中国的众多文化名人一一呈现出最接近真实的姿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仅拿出几个读书笔记摘抄片段,以飨读者。
老子神出鬼没,出现在这个民族的童年时代,却突然消失。老子出关意义重大,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也抛弃了哲学,沉醉于现实世界的追逐。老子是周王朝的档案馆馆长,所以看遍了历史上的各种丑恶和内部资料。他的道德经就讲两件事:处世和治国。
老子的治国之道是无为。治大国如烹小鲜,别折腾!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工放下,少管,少干,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当然,前提是要国小民少。可以说老子的建议是非常大胆的,而且逆时代潮流。
老子的处世之道是柔弱胜刚强,坚强者死之道,柔弱者生之道。老子说他自己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人不但要学会勇敢,更要学会勇于不敢。
老子的建议听起来和普通人都不一样,因为老子是一个孤独的对人性失去信心的人。他最终选择出关,大概是带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吧。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孔子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确混乱无道,而孔子却以复兴文化为己任。所以一辈子不断碰壁却不断努力。直到最后感叹:逝者如斯夫!多像一盏摇曳不定的烛灯,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温暖。
孔子是一位文化巨人,在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难得的是,他并没有躲在书斋里搞纯学术,而是怀着兼济天下的情怀四处奔走希望能够做些事。历史没有让他成为子产或者晏婴,而是让他成为了孔子。
孔子官场失意却并不痛苦,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怨天,不尤人。除了论语之外,《尚书》《春秋》《诗经》《周易》这些对整个民族都非常重要的典籍都与他有关。
孔子之所以是万世师表,因为他开创了私学,倡导有教无类。他的学生既有王公贵族也有贩夫走卒,既有巨富商贾也有寒门子弟。在他死后,弟子们守孝三年,对他最忠诚的学生子贡甚至守孝六年。每念及此,都不由得我们感叹唏嘘。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剑侠,最伟大的剑侠!他在孔子之后再次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希望之光。他光着头,赤着脚,穿着粗短布衫,面目黧黑,焦虑急切。墨子最早学儒,后来发现不对胃口。儒者的礼太繁琐而不实用。于是他背叛师门,同时也背叛了周王朝。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学派,简直就是一只敢死队。墨子的队伍重视防守,他反对战争的方式是以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防守方式来阻止战争。中国的机械和技术都因此而得到了发展。
墨子最锋利的剑不是他的守城之具,而是他思想的锋芒。孔子维持着周的尊严,而墨子在推翻周朝的进程中提供了理论支持。他的方法是忽略周的存在,在他的理论里,已经早于秦始皇扫平了周王朝。他抬出了天,他认为没有天子,只有天。没有天子,也就没有了天下。墨子是第一个大量使用“国家”这个词的人。墨子在呼唤着新的世界。墨子的“兼爱”是反对“礼”的等级制度,“尚贤”是反对“亲亲”的贵族封建世袭制度。“节用”、“节葬”、“非乐”又是反对周王朝的文饰。墨子也提出需要一个天子,但不是世袭的,而是通过“尚贤”选出来的。但墨子毕竟不是卢梭,他认为选出了天子,就要完全听他的,哪怕专制也认了。不过他安排了“天”作为对天子的制衡。希望让天子有所收敛。
孟子之所以是亚圣,因为他为儒门做了至少三个大贡献。
第一,他把“仁”发展到了“义”。仁是内心,义是表现。他把评价人从内在转为外在,很明显更具可操作性。
第二,他把“仁政”发展为更加具体的“王道”。王道就是对人的“仁心”加以培植,无论在家在国,都将无可匹敌。这个想法当然幼稚,但中国人就信这个。直到民国时还有很多学者倡导“好人政府主义”。
第三,孟子强调了“性善论”。性善论实为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的基础。失去了性善论,儒家的一切方法和理论都将受到挑战。但可惜孟子的论证方法大多使用类比,这实在不太严谨。
但孟子并不严谨的论证常常让人很难辩驳,因为他并不是在说“这样是真的”,而是说“这样是好的”。他强大的语言能力和道德感召力,让他能够成为王者师。孟子在后世常被人攻击,普遍不是攻击他的观点,而是他的态度。他太具有“大丈夫”气概了。不但骂杨朱和墨子是禽兽,而且骂国君帅兽而食人。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应该是夫妻关系,可以吵架可以骂。孟子就做到了这一点。但后来文化就逐渐变成了妾和奴才。朱元璋对孟子恨之入骨,他说如果这个老头活到今天,他能免于一死吗?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不对帝王说话而对我们这些平常人说话的人。当别人都在对诸侯献计献策的时候,庄子转过身来恳切地告诉我们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如何在丑恶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自尊自爱。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最有魅力的。他的魅力在于他能够把激情与超脱完美的结合起来,他的世界生机勃勃充满想象,他充满激情的和我们讨论如何超脱于俗世之外。除了庄子,谁能做到?庄子的文章甚至只是为了打发自己的天才。
庄子也反对战争,但他不像墨子那样着急,也不像孟子那样愤怒。他只是讲了个小故事:一个蜗牛左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右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这两个国家有一天发生战争,伏尸百万,战胜的一方追逐失败的一方竟然追了15天才回来。还有比这更狠的讽刺吗?这就是庄子的风格。
庄子为我们齐贵贱等生死,安慰了多少失意的灵魂。古代的学子们赴考时都要带着四书五经,但翻一下枕头下面,一定藏着一本庄子。
荀子是把儒家嫁出去的人,嫁给了帝王,嫁的不太好,是个妾。荀子没有孔子的情怀,没有孟子的气概,更没有庄子的潇洒。荀子希望儒生放下独立人格,从剥夺经济独立权着手,剥夺人的思想独立和行为自由。
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荀子强调顺!一切行为以是否有利于君为标准,怪不得很快就嫁与帝王家了。荀子应该和孟子见过面,他比孟子年轻。但对孟子很不感冒,说孟子很怪不能理解。
荀子倡导性恶论,这其实已经是儒家的叛徒了。因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专制统治。这更是为帝王的独家专制提供的理论依据。所以荀子在80多岁的时候去了秦国,打破了儒者不入秦的传统。在秦国不断兜售他的主张,回来后又对专制的秦国大加赞赏。可惜还是没有被用。
看看荀子的主张: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屈原对中国的影响不是他的思想,也不是他的事迹,而是他的失败。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是个性对社会的失败,是理想对现实的失败。《离骚》和《九章》里淋漓地表达了这种失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独特的个人与社会、历史发生冲突并遭致惨痛毁灭的记录。
屈原追求至善至美,但“君可思而不可恃”,楚怀王背弃了他。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慨叹“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他把自己放在了世界的对立面上。《离骚》中的“求女”就是求知音,然而“无女”,也就是没有知音。屈原可能的知音应该是汉代的贾谊。他还没有出生。
屈原没有底层生活经验,他的人生开始的太纯洁。所以他不理解邪恶与不公。他无法与他们和平相处,哪怕虚与委蛇。因为他的决不让步,这世界有可能免于全面堕落。
屈原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却都是“大诗”。有大精神、大人格、大境界、大痛苦、大烦恼、大疑问、大爱大恨、大悲大喜。他绝不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他不追求中庸,他要求纯粹。
商鞅为了秦国真正是到了把良心都献出去的地步。名誉、人格、朋友都不要了。他为了秦国出卖了自己的朋友魏公子卬,以至于当他后来逃亡时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收留他,因为对他的人品没有把握。
他为了秦国,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推行法治,连即将继承王位的太子的鼻子也敢割掉。这样怎能不被到处追杀?商鞅被车裂,全家不能幸免。这的确是一个悲剧。但如果看看商君书,你又会觉得这个人并不值得同情。
商君书中所有的观点都是为了用极其单一残酷的手法约束老百姓,让他们只能从事耕战。不耕战的其他职业一律视为非法。关进监狱里还不给饭吃。
所以当时的秦国是个怪胎,国土很大,人不多,打仗很厉害,但是没有别的国家的人愿意迁徙过来。因为实在是太不自由了。而且动辄受罚,割鼻子、砍大腿、切生殖器、砍头、车裂……
商鞅强调国强民弱,不能让老百姓有钱,不能让老百姓有余粮,不能让老百姓有尊严,因为这样都会让老百姓挑战皇权。
他还发明了流氓管理好人的方法,要求人们互相监督举报,哪怕是夫妻父子也要举报和监督。所以后来“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和李斯是同学。韩非和李斯都背离了儒家,成为法家。
事实上,苏东坡就说过应该是荀子为秦国的暴政负理论的责任。韩非子对人性毫无信心,他认为尧舜只是守株待兔式的运气,期待尧舜不如实行法治。这个观点无疑是进步的。韩非认为人与人的感情其实也只是利益关系而已。
至于君臣,就更要用法严加提防。所以韩非要求剥夺一切独立的经济自由,只有失去了人们的经济自由,才会完全依附于王权。“势不足以化,则除之。”如果权势不能使之驯化,就除掉他!在韩非眼中人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人只是国家的工具、权势的工具。
韩非认为道德是功利的,实用的。他坚持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其动力都是“利”而不是道德。所以他选择了成本更低的法,而彻底背弃了道德治国的思想。他不是说道德不好,而是无用。
韩非子的思考的确非常有价值,但唯一的遗憾是他没有解决执法者权力如何约束的问题。认为对王权的无条件服从是根本的前提。为了防止人们思想混乱,韩非提出了扫除私学的建议。他痛恨私学,但他自己就是私学的受益者啊。韩非的建议后来得到了实行,就是焚书坑儒。
韩非不断强调利,自己却死于义。他为保全韩国,向秦王进言。还写了一篇《说难》,表示自己知道这事很危险。最终,被杀。这把双刃剑伤到了自己。
司马迁写李斯,一开篇就写他看到仓鼠时感叹“人混得好不好和老鼠一样啊,关键是看他在哪里混?”这个开场就给李斯定了调,成了鼠类。先秦诸子到韩非,结束了。哲人的时代结束了,政客的时代到来了。李斯就是亢奋的政客。据说李斯当了宰相的消息传到荀子耳中时,荀子并不高兴,而是很替李斯担心,他知道这个学生的弱点。
李斯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以聪明处世。他是富有远见的大政治家,力主郡县制,解决了封建诸侯的问题,保证了大一统的实现。如果说不得志的韩非是黑格尔,那李斯就是罗伯斯皮尔。他的志向不在学术,而在政治。
李斯给秦国出的主意是暗杀和贿赂,为了成功,毫无原则。在成功的帮助秦统一六国之后,这种无原则的政策演变为更加残酷的举措。秦二世登基后秦国十二公子被砍头,十个公主被肢解,公子高甚至要求殉葬秦始皇。李斯用这样的方法帮助新君,所以后人说:李斯亡秦,兆端厕鼠”。后来出现了比他更无底线的赵高,当李斯发现赵高可能威胁到他做老鼠的资格的时候,他选择了和赵高合作。但小人同而不和,最终赵高还是杀了他三族。李斯死前受五刑(黥面、割鼻、斩足、割生殖器、砍头)最后腰斩。一年以后赵高逼杀二世,又二月,刘邦入咸阳。再两月,项羽入关,杀子婴,烧阿房宫。
张良是秦汉风云的幕后总导演。
张良是韩国贵族子弟,韩被秦灭,张良散尽家财求客刺杀秦王。秦始皇东游,张良与力士以大铁锤掷出击杀始皇,可惜击中副车。秦始皇大怒,大力搜捕刺客。张良于是隐姓埋名。在隐居时张良遇到了桥上丢鞋让他去捡的老翁,耐着性子捡了鞋,于是得到太公兵法。从此成为道家人物。
张良找到了刘邦,就好像当年找到博浪沙的力士。甚至可以认为刘邦只是张良复仇的工具而已。他对于刘邦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似乎很少君臣之礼。他堪称孟子后又一个王者师。
项羽在楚汉相争时动辄大怒,仅有一个亚父范增尚不能听,而很有耐心的刘邦遇到了智慧的张良,言听计从,最终取得了胜利。
张良对于坐江山的事情毫无兴趣,他的目的只是复仇,已经完成了。所以他几乎闭门不出,只是做做顾问,偶尔指点一下。最后可能专心修道了。刘邦死后八年,张良升天。
贾谊是个天才,却生在了不需要天才的时代。贾谊成名很早,二十二岁就被汉文帝征召为博士。在博士中他年龄最小,但学问最好。一年之内别提拔为太中大夫。
短短两年之内,贾谊提出了大量富有远见的政治主张: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抵抗匈奴,倡导农业,建立道德根基……他写了《过秦论》《论积贮疏》《六术》《忧民》这些重要的文章。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跻身中国一流政治家的行列。但很可惜,连文帝也是被开国功臣们接回来做皇帝的。开国功臣们已经把发言的席位占完了,况且贾谊还不太会说话,动不动就说这些人没什么用。所以在双方发生矛盾的时候,文帝只好把贾谊放到了长沙做长沙王的太傅。
贾谊当时已经觉得自己和屈原将有着共同的命运了。但四年后贾谊又被召回长安,和文帝见了面。“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就是这次谈话的写照。贾谊一生建议削藩,最终经晁错和主父偃完成。文帝把贾谊留给了下一代,让他做怀王太傅。可惜怀王骑马竟然摔死了,贾谊多日哭泣后赍志而没。
汉武帝爱说大话,也爱听人说大话。所以有个叫东方朔的人给他写了一封自荐信,说自己特别牛,汉武帝看的好笑,又觉得确实吹的厉害。就把他招来,每月发一袋粟和二百四十个零用钱。
后来东方朔觉得没劲,就找了一大堆宫里的侏儒说汉武帝要杀他们,让他们去拦汉武帝的皇驾。汉武帝一听就生气了,东方朔说:我身长九尺多,每月一袋粟,这些侏儒身长三尺也是一袋粟。他们撑死了,我却饿死了。你要用我就区别对待我,如果不用,就让我走吧。武帝大笑,让他在身边留用。
东方朔就是有这个本事,总是能把汉武帝逗笑。比如射覆屡中,认识驺牙,自己骂自己等等。以滑稽侍奉喜怒无常的汉武帝,还能全身而退,真是一个高人。最后晚年的东方朔曾经劝过汉武帝:希望陛下远离奸巧佞臣,斥退那些好进谗言的人。武帝说:原来你也会说一些正经话啊?说完了这些正经话之后,东方朔就死了。
东方朔的聪明在于,他知道“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优”的时代。想要全身,只能以优的姿态出现在皇帝身边。东方朔的“谈何容易”是对血的教训的感慨,也是对言谈者的告诫。
司马迁和一般史家大不相同。他与自己笔下的人同生死共挣扎,让我们看到了“活的历史”。他没有延续孔子定下的纪年法,而是改用了纪传体。这样大胆的写史,因为他更重视人,而不是事。对人的命运,人的生命历程的重视,让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司马迁年轻时是个富有激情的事功追求者,希望能够封侯拜相。父亲司马谈临终时把写史的责任交托给了他,所以司马迁后来自请降薪去做了太史令。他知道自己的宿命在这里。这就是当仁不让。就在他工作了六年之后,李陵战败被俘,整个朝廷的人一致谴责。汉武帝阴森森地问了一句司马迁,你的意思呢?司马迁为那些无辜的老小妇孺说了求情的话。汉武帝大怒,判了司马迁死刑。死刑即可以用钱免死也可以换为宫刑,司马迁没有钱,也没有亲戚朋友愿意帮他。
他一定犹豫过,生存还是毁灭?但最终他选择了宫刑,因为他还有大事没有完成。这一年他47岁。三年后,李陵冤情洗雪,司马迁出狱。公元前90年左右,司马迁失踪。写历史的人在历史上失去了终点。在《报任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痛快淋漓的表达,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写出了自己遭受的不公和对汉武帝的控诉。要知道这封信是寄给监狱里的任安的,是注定要被政府看到的。可以相信,这封信是司马迁的绝笔。大事已了,再无牵挂!
书里还有谁?本书中的人物还有仲尼弟子、陈平、晁错、司马相如、董仲舒、朱买臣、杨雄、王充、李固、梁冀、宦官群体、党锢群英、桓帝与灵帝、建安烈士、魏晋名士、诸葛亮、孔融与祢衡、曹丕、阮籍与嵇康、元康之英、陶渊明、谢灵运。
最后以阮籍与嵇康这一章节里的一段话结尾。
本文标题: 鲍鹏山散文屈原读后感(求鲍鹏山文章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486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