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亚米契斯读后感200字告别,亚米契斯读后感200字写读后感的要诀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
告别 亚米契斯读后感200字
告别 亚米契斯读后感200字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告别红领巾仪式感想300字
红领巾,一块普通的三角形的红色布条,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第一次接触红领巾,心情十分激动,我终于成为一名少先队员了。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系红领巾,戴上后我看着胸前的红领巾,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名好少先队员。
在小学的时候,上三四年级时对红领巾意义的意识已经淡薄了。不再对红领巾有当初那份激动,喜悦了。红领巾也当被当做可有可无的东西,上学的时候总是忘了戴红领巾,这或许也是对红领巾的一种漠视吧!逐渐地我发现一些对红领巾做的过分事:把红领巾当玩具使,在红领巾上乱涂乱画,把红领巾当餐巾纸使用。我很惭愧,因为我也是其中一份子,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太过分了,就算对红领巾不喜欢了,也不能如此对待它啊!可一切都晚了,红领巾与我已经永别了。
上了初一,甚至有些恨红领巾了。都已经戴了六年了,为什么还不能摘下来。上体育课的时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不用戴拿像围巾似的红领巾了。全班同学都非常高兴地摘下红领巾,红领巾似乎成了我们的累赘。上完体育课后或中午午自修时,我们都贪图一下凉快,把红领巾摘下。而后又无奈地将红领巾戴上,好在退队仪式马上就要来了。
在退队仪式上,当老师宣布可以摘下红领巾的时候,我们都开心地立即执行了。脖子上突然少了红领巾,似乎觉得有点不舒服。过了几天,那不舒服的感觉依旧未消失。哦!我明白了,是我的心感觉不舍了。我再也不是少先队员了,我与红领巾永别了!再也不能戴上它了。现在想想,好像是生命中的某一重要东西被剥夺了。
红领巾在不知不觉中已深入我的心中,它成了我不可缺失的部分。我和它有了感情,就好像陪伴了我几年的长发被剪了下来、我离开小学校园一样,让我心酸。头发剪了还可以长长,学校离开了还可以回去看,可红领巾却一去不复返了。我再也不可能回到少先队员的年龄,再戴上鲜红的红领巾了。想想以前的不珍惜,我十分后悔,真是应了那句话: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告别的仪式感有哪些重要性?
我们该怎么告别就像当初见面时那样指的是跟当初一样见面那样的方式告别。
告别就是好好说再见,因为你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告别要有仪式感是因为,你告别的人,一定是你认识的人,一定是你不舍得的人。古有十里长亭送别,也是一种依依之感,以告慰远行之人,以慰藉等待之人。自然也是对告别对方的依赖和情感的寄托,更是代表着对远方和前路的祝福。
告别的仪式感,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父母子女的告别。亲友家人的告别,有了仪式,代表你重视,有了仪式,才记得来时的路。有了仪式,前行的路才有所依托,远行的人铭记这一刻,也必将平安归来。我希望再见到你,我希望你回来,你会明白。
跟朋友告别的重要性:
生活就是每一个今天累积成从前,每一个明天成为了永远,亲密相伴是遇见的缘,分开离散也是不可避免的爱恋。珍惜眼前,送昨天一抹云烟,静待明天的清欢。善待自己,善待每一份遇见就是最美的浪漫。人生就是一段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人生就是一段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有些人只能陪你一段短暂的行程,到站了就下车,后续还有不同的乘客上车。所以余生各自安好,相忘于江湖。对于曾经孤独过的人来说,有一个知心的朋友是一个多么幸福的事情。
爱的教育之告别读后感
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么?,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感到很陌生的话,那么就请你读一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吧!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 安利柯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而引发了感想做的纪录。但是从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
在安利柯眼中的世界里,“好人”和“坏人”有明显的区别。“好人”是善良,诚实,会尊敬他人的人.“坏人”则是会欺骗、邪恶;心术不正;做错事不知道悔改,只会推卸责任的人。你看,是不是很简单?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更简单的眼光去看别人。其实人都是善良,纯真和温暖的,用另一种眼光看别人,看社会,这就是《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的.
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洛马格那的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杂货店的孩子,由于赌博输了钱被奶奶发现了,奶奶语重心长地教导了他,并诉说了如何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孩子虽然嘴上没说,心里早已被打动。正在此时,一场噩梦降临,两个强盗闯入家中,一个用刀威胁老人,另一个抢了钱,正当他们离开时,老人认出了其中一个,那强盗立即要杀人灭口,一刀向老人刺去,孩子舍身护住了老人,自己却被刺中。强盗逃走后,孩子不顾自己的伤,还安慰着老人,最后因失血过多而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故事当中有高兴也有忧伤,有懂事也有调皮;有对先生和身边优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也有对嫉妒者和以强凌弱者的不屑一顾与厌恶。“在学校里,无论什么阶级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友人了。”;“卖炭者的儿子与绅士的儿子平起平坐。”告诉人们意大利孩子在学校是如何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地学习与生活的。
书中提到了这样许多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当街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地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请”肇事者亲自承认错误。最使我感动的是一个名叫《小抄写员》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叙利亚的五年级学生,为了分担父亲工作上的压力,深夜悄悄地爬起来,替父亲抄写白天没有抄完的稿子,为贫困的家庭换得一点微薄的生活费。刚开始,他不知情的父亲还以为是自己的抄写速度加快而高兴,可是不久便发现叙利亚上课打瞌睡,功课成绩也从头几名降了下来,不免对叙利亚感到失望。叙利亚自己也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直到有一天,父亲看见了深夜伏案抄写的叙利亚时,才恍然大悟,父亲一下子把叙利亚抱到床上,满怀愧疚地对他说:孩子,你辛苦了!爸爸错怪你了》”。
还有《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一些故事都令人潸然泪下。
读了《爱的教育》使我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友情,博爱的亲情。无私的师生之情。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亚米契斯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学校、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一个个很小的故事。让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份情感。充满爱心、献身教育事业的老师;对孩子关怀备至、拳拳之心的父母;清纯善良、活泼可爱、见义勇为、心灵高尚的小学生,还有那使安利柯永生难忘的小学校园生活。它会让你感动,让你读起来就好象在充满爱的海洋里翱翔。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是无处不在的!这就是“爱”真正的含义
让世界充满爱,这就是我们梦想的天堂!
告别仪式:与过去和解
一个人死了,如果与当事人有关联,而当事人又未做过“告别”,就会持久地保留一份“牵连”,慢慢地会发展出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问题。下面是我最近处理过的两个个案,均和死亡有关,我尝试着用了“告别仪式”,咨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案例一】
当事人14岁,女,初二,母女无法沟通,双双主动要求接受辅导。当事人三岁时父亲车祸死亡,其家人认为孩子太小,会受到惊吓,所以整个后世的处理都让当事人回避了。随后母亲劳务输出到了国外,在当事人6岁左右回国,期间当事人交由外婆抚养。当事人10岁时母亲再婚,随后生了一个小弟弟,当事人与继父关系一般,从小就与母亲关系疏远,从7岁起当事人每周末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乡下外婆家,直至现在。
随着年龄增长,到了青春期,母女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大有火星撞地球之势。近一个月不理睬母亲,非说不可的话就写字条,比如:“我急需50元钱”,并声称未花母亲的钱(父亲车祸死亡后获得了一笔赔偿金)。接受辅导前两天母女再次发生争执,并有推搡行为,当事人立刻打110报警,称母亲有家庭暴力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儿童保护法》,后经两位民警登门调节暂时平息矛盾。
辅导谈话进行的很困难,当事人对母亲的态度非常强硬和冷漠,而母亲则情绪非常激动,嚎啕大哭,一度辅导终止。
在短暂的停顿后,我决定帮助当事人和父亲做一个告别仪式。我首先让当时人调整座位和我并排坐,母亲坐在斜对面,可以清楚观察到当事人的位置,先前母女是并排做的。我握住当事人的手给她做放松练习,然后通过暗示、诱导,当事人“看到”了父亲,当事人落泪了,按照倾诉委曲--表达思念--换位思考--承诺决心这样一个顺序,完成一个表达仪式。考虑到当事人的年龄还小,实现由情绪化向理性的转化还是有一定局限性,所以辅导者最好“领着说”,即我说一句当事人跟着说一句。注意语句的组织要逻辑清晰、精炼,语速音量要适中,语气一定要真诚。
当这步工作完成后,母女已泣不成声,母女隔着桌子泪眼相望,我不失时机地问了一句当事人:“此时有什么话对妈妈说吗?”当事人哽咽著说“妈妈,我们和好吧……”郁结了十几年的心结终于打开了,看着相拥而泣的母女,我知道可以松口气了!
【案例二】
当事人13岁,男,初一,2008年3月24日早上6:45分准备出门上学时,听到楼下一声巨响,随好奇下楼查看,原来是住在自己楼下的女邻居从12层跳楼身亡,他是第一个目击者,死亡现场很恐怖。这几日当事人学习、生活均受到影响,害怕走夜路,睡不着觉,头脑中不断出现死亡现场的画面,会产生各种不好的联想。
类似的危机干预曾经也做过一例,那是一个校园交通事故,目击者人数多,年龄跨度大,当时主要采取了团体辅导的形式,通过倾诉、游戏等手段帮助群体应激心理的疏导。
这次除了采用倾诉发泄、暗示放松、认知疏导等手段外,我再一次使用了“告别仪式”。由于情况不一样,指导语一定要精心设计,我是这样设计的:
这位女士,你好!
我是今天早上第一个和你相遇的邻居,
我还是一个孩子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离开,
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祝福你一路走好!
祝福你在天堂开心、快乐!
一路走好!
当事人自我报告,这几句话说完以后整个人轻松了,他感觉到与逝者的关系是友好的,不再那么害怕了,他又主动做了两遍练习。
有关死亡的记忆要想从记忆中抹掉是不可能的,死亡记忆是一个永恒的记忆。这两个案例中的当事人有一个共同点,即“告别仪式”结束后都有一种如释重负后的轻松。这是一种形式的了断,也是一种心理的了断,他就用不着老是回头看了,可以轻松地往前行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