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读后感《陋室铭》以寥寥八十一字,谱出一曲陋室颂歌,流芳千载。文章托物言志,既反映了作者遇变不惊、处危不屈、甘于清贫、坚守节操的形象,更表达...
陋室铭读后感
一、要常修为政之德
厚德载物,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做“官”必先做人,做人是成事之道,人品则是谋事之基。古往今来,有所作为者无不重视道德建设,品质历练。孟子曰:“以德服人者,其心悦而诚也”,作为领导干部,官德如何,更至关重要。官德导向民风,官品决定民心。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特别提倡“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进行自我修养”,彭大将军为了永葆道德高洁,一生始终坚守一个习惯,无论战事和工作多么繁忙,总要挤出一定时间闭门谢客,闭门思过,坚持正确,修正错误。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今天,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更应“为政以德”,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一是勤学习:通过学习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增加才干,陶冶情操。通过学习自我反省,举一反三,见贤思齐,见微知著,不断净化灵魂,提升道德水准;二是讲政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是树正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扶持正气,克服邪气。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仰不愧天,俯不怍民;四是立大志:人生有限,事业无限,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以“事业重于泰山,名利淡如清水”的高尚情怀,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五是秉公心:以天下兴盛为己任,以为民造福为天职,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六是守诚信:在作风上求真务实、表里如一,在言行上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
二、要甘于清贫之乐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都是善待清贫、推崇清贫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挑战,面对我市千载难逢的新机遇,作为领导干部我们更要耐的住清贫、守的住寂寞,永保清正廉洁的本色,唯有此,我们的形象才会好,我们的凝聚力才会强,我们的发展才会快,我们的事业才会无往不胜。身为统战部长,我对此深有感受,统战部的党员干部在党外人士面前往往代表党,其是否清正廉洁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务必要,一是固守人格:能抵御各种欲望的诱惑,主动放弃物质的追求,把身心安于淡泊,常想老百姓的生活水准,常想下岗职工的生活艰辛;二是坚定信念: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无人监督之下,都要有风度、讲尊严、受约束,都不放松警惕、不丧失原则,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三是充实精神:善于从精神乐园中获取心灵的愉快和充实,注重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高尚的道德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于精神世界体味人生充实,于物质领域感受清贫乐趣。
三、要荣辱从容之心
从容是一种境界,从容是一种修养 熏要做到荣辱从容,就是要顺境不骄、逆境不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人处世,难免会有沟沟坎坎,七劫八难,只要对任何事情都看得透,想得开,提得起,放得下,那就能够做到胸襟开阔,从容大度,无忧无惧。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国一样,我市也处在爬坡过坎的新发展阶段,道路异常坎坷,工作异常艰巨,这需要我们不计个人得失、不搞争权夺利,要处危不惊、荣辱从容,要一门心思想工作,一心一意干工作,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一不好高骛远: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奢望,不勉强,不浮夸,一切服从组织安排,一切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二不消极攀比:要正确看待自已,心中不失衡,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诱,不怨天忧人,不意志消沉,要有替别人作嫁衣的思想准备,要有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特别是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过程中要当好伯乐,慧眼识才,唯才是举,要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踩着自己的肩膀登上更高处,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三不骄傲自大:要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原则,严守操行。要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在用权过程中就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要时刻牢记权力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为民造福,使用不当,也会害人害己;要时刻牢记当官做人的准则,不摆架子,不耍威风,做到心地善良,胸怀宽广,作风民主,淡泊名利。在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中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
陋室铭的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陋室铭的读后感(精选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的读后感1《陋室铭》,众所周知,耳熟能详,但我现在仍愿意原文再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喜欢那种淡淡地清高,无纷扰的清净。室虽陋,但仍可“调素琴,阅金经”。那份洒脱,自如,隐隐中透露出的那份豪气,是我所喜欢的。
引朋自家中坐,常以陋室自称。虽无阶绿,却有入眼帘的草青。在茶香中谈笑,不去考虑明日的行色匆匆,那一刻,只把身心交给放松。家中往来,多是白丁,却依旧鸿儒般谈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何谓仙?何谓龙?我觉得,那是自由的象征!
做人做事,岂不也是如此?!每每遇到波折,我总反问:我又“何陋之有”?复读此文,静下心来,稍加剖析,便觉坦然许多。“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区区茅屋,却因其主人,而闻名于天下。不要简单地被外在的简陋,而忽视了“贵重”地内涵!
“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也要学会说:何陋之有?!
陋室铭的读后感2金钱,一个诱人的字眼!为了得到它:有些人失了自己的自尊,有些搞得妻离子散,有些人把亲人变成了仇人。可知,金钱的可怕。
自从学了《陋室铭》,让我懂得了“淡泊名利”的含义。金钱并不是一切,生命比金钱重要,家人比金钱更重要。自古以来,那些成就伟大事业的人无不是淡泊名利的人。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就是拥有这种优秀的品质。并不是所有人却因财富而手足相残。
难道你就愿意把这短暂的一生用在追求荣华富贵的道路上,最终沾得满身铜臭味,以致身心疲惫吗?只有不贪慕虚荣,不奢求,安贫乐道,生活中才会有舒适的心情。如书中所讲,尽管只有“陋室”,但是“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私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种闲雅之治,正是金钱所难买的。
曾经听过这样一段话:钱可以买到“房子”,却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娱乐”,却买不到“快乐”;钱可以买到“伙伴”,却得不到一个真心的“朋友”。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又有谁知道,买得到的东西却并不能陪得了你一世。
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有心安理得的快乐。
所以,我要学习这种崇高的精神——淡泊名利。
陋室铭的读后感3陋室也就是简陋的屋子,简陋的屋子会怎样呢?从文中我读出作者认为屋子简陋不重要,关键在于屋中的人。
我也同样认为一个真正有才华,是君子的人,无论住在什么地方都无所谓,屋也只是一个落脚的地方罢了。真正的智者、君子并不是为名利活着。屋之陋,反而会更突显君子、才子的本色。
但有些人不论屋陋,或屋好都不能成材。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没有一颗真、善、美、正直的心,没有后天勤奋的意识,所以陋室只不过是一个在人生之路上的小风景罢了。
文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正是体现陋室中人的重要吗!但我认为真正重要的是陋室中人的高尚品格。”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虽是写景,但不难看出屋主的清幽,不拘小节。使我看出那种自然的美丽。加上后几句更使我想到一幅美丽的画面。一间房屋,台阶上一些碧绿的苔痕,周围有一些杂草。虽简但有着一番古典的气息。从窗中望去,屋主在优雅地弹着朴素的琴,琴声动人心弦,而那种境界更是有一种脱俗。
读完《陋室铭》使我回想起不少出自陋室的名人,如诸葛亮、杨子云……现代也有不少英雄才子出自陋室,现在我们总能听到某山里的孩子考上某知名大学……是陋室给了他们一股向前冲的力量,但并不是陋室造就君子,要不是君子住过陋室,谁又会提到陋室呢?
我现在也算住的是陋室,下雨天屋里则成水帘洞,所以我希望这房也能由我而名。以后有人写什么《陋室传》、《陋室说》……能把我这房当个例子。
陋室不重要,关键是心不陋,思想不陋,陋室中有君子。
陋室铭的读后感4据说陋室铭是一篇流芳百世的佳文。果不其然,当今日我亲自读到它时,我立刻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如果走马观花的看一遍,是无法体会其中深意的,然而剖析一下文章,把它分为五小段,那么就可以见其精妙之处。
前三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为一段。意思是:山峰不在于它的险峻,只要有仙灵隐居,就会闻名天下。而无论什么水域,只要有龙的存在,就会灵通。虽然我的居所十分简陋,但我的道德并不简陋。这几句告诉我们,事物的价值不应用外表去衡量,只要他的本质是崇高而值得尊敬的,它就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段是这两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这是描绘作者生活的环境和周围的人:门前的台阶上已缀上青色的苔藓,院后芳草的苍翠已经映入我的帘中。平时我和一些雅士谈论的都是有意义的人或事,而远离愚昧和庸俗的人们。正是因为作者平时常和高雅人士来往,所以才会从他们的谈吐中看到自己所缺少的,从而不断修炼自身,提高层次。而并非在庸俗的事物上浪费时间。
讲到这里,作者开始向我们讲述他平日的爱好。从“阅金经”可以看出作者博览群书,从中汲取精华,从“调素琴”可以看出作者有很高的品味。“无丝竹之乱耳”则表明作者不愿意被媚俗的曲子扰乱思绪,。作者是个自由的人,他也不会像那些为了维持生计而四处奔波,晚上伏案工作的官员一样筋疲力尽。作者惜墨如金,简简单单几个字,却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意。看似随意,而却又让人觉得又有画龙点睛之笔。
接下来是全文的总结,作者借南阳的诸葛草庐,西楚的杨雄古亭,这两者在一次道出了作者那深远的意境:居在陋室又有何妨?只要人正直高尚,居在陋室也不会改变他的品行。最后作者借孔子一言:何陋有之?再度强调了文章的中心:陋室铭,并不简陋!
文章层次清晰,开篇点题,用词准确,使得文章短小精悍,脉络突出。实在是一篇旷世佳作。
陋室铭的读后感5诗人刘禹锡在遭贬期间,虽身居陋室,但高尚的品德依然,他和朋友谈经诵佛,抚琴吟诗。来往的仍然是品高雅士,富学鸿儒,他们高谈阔论,论国、论证、论道、论人间不平。
互谈抱负,写诗作赋,没有了朝中的尔虞我诈,没有了政界的繁琐礼仪,没有了如山的公文,也没有了人间的嘈杂和烦恼,乐乎乐乎,悠哉游哉!
虽粗茶淡,虽草履布衣,依然心平气和,不忧不愁。完全没有当今官员下台后的烦躁、失落、怨恨、无奈和无望。
但是我们仔细研读,诗人静中有动,他自比诸葛亮,还希望皇帝能像刘备一样三顾茅庐请自己再出山,这样他就能重新施展才华,为国为民再做献。这时他就能向杨子云一样重新入政做出一番事业!
诸葛亮有意隐居陋室等待明主,扬子云隐居陋室是无心参与宫中那不平和肮脏的交易,而诗人是遭受谗言被贬,无奈中的隐居等待。
他绝不心甘情愿!他在等,等待再次的辉煌!
当然他也看透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皇帝的昏庸,也羞于他们为伍!这就是当时诗人的矛盾心理。
我们要学习诗人安居陋室,宁可清苦,也不与猪猪狗狗之辈合流的光明一面!做一个高尚的人!
陋室铭的读后感6大家应该都读过《陋室铭》,它是刘禹锡被贬谪迁之后所写。
《陋室铭》有着特殊的写作特点,全文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孔子云:“何漏之有?”外,大部分都是运用对偶的方式。
作者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运用比兴手法开头。然后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随写出陋室的简陋,但突出了刘禹锡品德的美好。接下来作者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雅动人的景色描写陋室的环境。“上”字生动的写出苔痕蛮上台阶的状态;“入”字生动的写出”草色”有情,映入帘中的可爱形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明刘禹锡学问博大精深,来往的都是懂学问的人,没有不懂学问的人。下一句写出作者在陋室的室中生活,没有红灯酒绿的嘈杂的声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打扰,过的悠闲、快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的陋室也像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子云的亭子。最后以孔子云:“何漏之有?”结尾。
在这篇文章突出了陋室不漏原因,写出了漏室的环境,也表明了刘禹锡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平乐道的志趣和报复。
我认为,我们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报复。
陋室铭的读后感7从古至今,那些因统治者欺压百姓而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人一直被称颂。而那些不去追求名利的人,也是一样的。在刘禹锡的文章《陋室铭》中也有说明他自己的高尚的情操,可是在我多次品味这文章后,便有了对《陋室铭》新的理解。
作者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强调出自己的品德高尚。可是,因为品德高尚竟愿意住在陋室,不去努力打拼,没有雄心壮志,这是不可以的。还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一句,表现出作者的太过于强求,会使交友面不广。又有一种瞧不起“白丁”的感觉。所以,我认为这个做法不太好。
还有,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章说明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可是仔细想想,安贫乐道,这种安于贫穷的行为,就是不思进取,不去追求,没有自己的理想。这是多么可怕的行为啊!说自己不和统治者同流合污,还不如直接说自己没有能耐、没有本事在当时做官。这种拿自己品德高尚去做挡箭牌,真是可笑。靠写文章来给自己的贫穷做心理安慰,这何不为颓废的做法呢?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说自己品德高尚,可是自己品德高尚需要自吹自擂吗?由此又可看出作者的不谦虚。
但是,这只我自己的看法,当然会有想法不对的地方。不过,我很高兴,因为我能去主动钻研文学。当然,我更希望我不对的想法能被指出。
陋室铭的读后感8最近,我读完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文章虽短,但内容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恨不得一吐为快。
陋室铭》是一篇铭文。它极力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形容陋室不陋,从而抒发自己的志趣。其中,“斯是陋室,唯一吾德馨”句与我产生的共鸣最为强烈,令我浮想联翩。
这句话的大意是:这虽然只是一间破房子,但只要我品德好,有思想,它依然会蓬荜生辉。我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得知:杜甫也住在茅屋里,且屋顶随时可能被秋风吹走;可他不还时创造出了许多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作品吗?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那些被抓的高官们。他们个个都有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的别墅、几百万个人财产、几部豪车。想必大家都知道近几个月被抓的“微笑局长”“表哥”杨达才吧,他在体察民情时经常以笑脸示人,仿佛十分爱民;可他却被查出至少有八十三块名表,九百万人民币的现金!他该受了多少贿、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啊!他在虚荣心的驱使之下,变成了“拜金主义者”。正是因为他成了“拜金者”,突破了思想底线,心中只有钱,所以才被抓,自食其果。
再看看我自己,虽然没有锦衣华食,住的也不是琼楼玉宇,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群能同舟共济的朋友;可我还总在抱怨生活如何苦、条件如何差。写到这里,我忍不住为我自己感到羞愧,因为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就会沦为过分依赖物质条件、没有思想的人。
因此,我想向全中国的孩子们呼吁:“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未来祖国的命运。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吧,这样,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陋室铭的读后感9《陋室铭》诗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过去读这首诗,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加之我后来通读了《旧唐书·刘禹锡传》,才清楚刘禹锡因遭到和州县令滥用职权,故意刁难,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他迁居。最后,在一间只有“除了一床,一桌,一椅,就只能待下刘禹锡”的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屋子里,写下的这篇仅有81字、却流传千古的名作。这才算稍稍进入刘禹锡的人生历程。
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先被贬至连州刺史,途中改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公元824年,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享受在县衙里住上三间三厢宽敞的房子。但是,和州知县虽然职务没刘禹锡高,却掌握着地方实权,见刘禹锡是犯了“错误”遭下放的官员,就安排他到城南住三居室,让他面江而居。
刘禹锡明知居住待遇不符标准,也无怨言,反而觉得:环境宜人,视野开阔,面临滚滚长江,昼夜东逝的流水,江面孤帆点点,远影若有若无,水天一色,诗性即刻迸发,随即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表达自己谪居初来乍到的思想情怀。
而知县小人知道后,甚为生气,立马吩咐衙里差役把他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且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缩小到百分之五十。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相比于浩淼的长江,德胜河仅是一条小溪流,自然发不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了!俗语说的好,东方不亮西方亮。时值春季,房屋附近,小河漾漾,垂柳依依,有长安城外的杨柳影子,况且,周遭环境还不算荒凉,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到底,我刘禹锡还是“长安不见使人愁”啊!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不“闭门思过”,更加怒不可遏,再一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住。置你刘禹锡于绝地,看你还低不低下“高贵的头”、向我求饶、跪拜?就这样,仅仅半年时间里,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而且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剩下名副其实的“斗室”。
读到此处,尽管夜阑人静,原本心平气和的我,突然,满脑子如灌上了沸腾的'血浆,忍不住怒骂起无耻卑鄙的知县来!实在欺人太甚!儒家有着悠久的礼让文化,自古倡导:中庸之道,和为贵。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这个小小知县怎么能这样“整蛊”才华横溢、有“宰相之器”的刘禹锡呢?
接下去一看,才知道什么叫:超凡脱俗、情趣高雅。什么叫:智者、高人。什么叫:不一般见识。尽管要江景,没江景;要环境,没环境;要交通,没交通的简陋房子,在刘禹锡眼里,陋室一点儿都不“陋”,为什么呢?因为,这陋室是我刘禹锡居住的,“我心中有佛,我就是佛”,你知县成天心里有鬼,终究成“鬼”。
我在此山,山就是巍巍泰山;我在此水,水就是滚滚长江水;我在此湖,湖就是浩浩汤汤洞庭湖。我在这间小房里,此房就是天底下最好的房子。
于是,他在陋室里,写下了不足百字,光耀古今、拍案叫绝的《陋室铭》。并让人勒石于门外。
我掩卷闭目沉思良久,倒有些替“七品芝麻官”的可恶小县令,感到“无地自容”了。殊不知,古往今来,大凡善养“吾浩然之气”者,皆能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物累。刘禹锡岂能以没有江景豪宅、没有柳色套房而“汲汲于贫贱”呢?小知县终究不知道,内心强大的人,永远不能依托外在的东西去伤害他,摧毁他,因为刘禹锡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支撑着他的心灵。
陋室铭的读后感10《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名篇。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十一字,却谱写出一首陋室颂歌,一直流传至今。全文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字里行间都渗透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每次反复读诵的时候,都能感到意味深长。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全文中我最为欣赏的一句话。作者虽然居住的环境简陋不堪,但却十分重视内心的品德修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我们难以想像当一个人的生活环境窘迫,但生活的信念和意志丝却毫不动摇,并能保持一种从容的心境。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的。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物质文明发达,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当今世界又有太多的诱惑,因而人产生了太多的欲望,而当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心灵变得开始扭曲。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会回归到心灵的平静,去重视品德的修养呢?也许我们可以用金钱买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我们也可以追求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但我想今天我们所追求的仅仅就是这些吗?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
从刘禹锡的这篇文章里,我能感受到古人生活的一种境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种淡泊、优雅的生活情怀,真的让人充满了向往。而这样的生活,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呢?
陋室铭的读后感11《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陋室铭》全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多么优雅漂亮的文章,每次读起来都仿佛置身优雅的环境、恬静的生活,心情格外的轻松。
人的物质欲望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的,在人生路上,难道你就愿意把这短暂的一生耗费在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上,最终沾得满身的铜臭味,以致身心疲惫吗?只有不贪慕虚荣,不奢求,安贫乐道,才会有恬适的心情。尽管只有“陋室”,但是“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劳形”。
这种闲然和怡雅,正是金钱所难买的,因为那些在物质上万分富贵的达官贵人,很难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也很难有安心理得的快乐。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作者的乐观心情是宝贵的财富。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陋室铭》最后点题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是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让我悟到,人的生活当然需要物质基础,但人的生活更需要精神支撑,当一个人精神生活充实时,物质生活的欠缺也就不会显得那么不堪忍受了。
让我们带着淡泊的心境,在今后人生中享受那份淳朴、心安理得的生活吧!
《六悔铭》读后感
《六悔铭》
寇准(北宋)
官行私曲,失时悔;
富不俭用,贫时悔。
艺不少学,过时悔;
见事不学,用时悔。
醉发狂言,醒时悔;
安不将息,病时悔。
是啊!人生一辈子谁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后悔的事,倘若只是一两件事后悔了,那是可以谅解的。如果有很多很多的事到老来都后悔,那就说明我们年轻时忽略或耽误学习了。
我这个秉性憨直且才疏学浅的家伙与官运无缘,这样,至于官场的事就免谈吧。谈了,别人也会讥讽我——你这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不过,我总想规劝那些为官者,不论如何都应该时刻想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半夜不怕鬼敲门”。
作为一个乡村教书匠,我的大半辈子也始终和“富”字不沾边。然而,我却永远都要告诫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们,在这个世界上,“富不过三代”确确实实是一种常见的规律。哪怕某些人的家里堆满了金山银山,假使这个家有了一两个骄纵挥霍的人,肯定会坐吃山空的。
读书的时候,估计许许多多的人都读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可是,如今究竟又有多少人懂得在年少的时候真正争分夺秒地努力学艺了呢?这些未成年人,有的玩性很大没完没了上网聊天,有的把优秀同学讥笑为疯子,有的甚至患上了严重的厌学病……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平日里,我们遇事就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哪怕不去思考十万个为什么?也要思考一千个、一百个为什么?我们必须在不断地思考中奋力前行,必须在永恒地追求中开拓出一条条新路,必须在这些或弯曲或坎坷的新路上获取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某些人屡屡把所有的酒局都当做自己飞黄腾达的`跳板或战壕。于是,他们高呼着“人生能有几回醉”而举杯豪饮,殊不知在酒桌上狂饮猛拼的大多结局都是醉发狂言。等到清醒后,才知道呕吐遍地、无礼冒犯、失态献丑给自己的名声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从古至今都这样,“永远健康”简直就是谎言。哪怕是鲁达的圆寂,哪怕是程咬金的笑死,哪怕是吃了仙丹和人参果的齐天大圣也照样从这个世界消失,其实,这通通都是患病后带来的结局。因此,我们就一定要牢记——名利不必太计较,琐屑的事不可太操劳。一个人,不论生活于任何时代,也不管走到哪个地方,快快乐乐就是福,平平安安就是福,健健康康就是福!病了是痛苦的,年纪轻轻就丧命了那是世间最凄惨的事情。
真的,世上难买后悔药,年轻时弄懂了,到暮年回首往事,就不会追悔莫及了。
少不更事的孩子们哟!你们真的完完全全懂了么?倘若仍旧是稀里糊涂的话,我就再次耐心地劝劝你们:还是要去专心地细读北宋名相寇准的《六悔铭》这篇佳作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