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相关著作读后感(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30 04:13: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0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一),翻开《西方经济学》,翻到微观经济学这一章,书中详细而全面地从经济行为的角度介绍了微观经济理论,如微观经...

西方经济学相关著作读后感(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一)

  翻开《西方经济学》,翻到微观经济学这一章,书中详细而全面地从经济行为的角度介绍了微观经济理论,如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更新的微观经济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分析说明了许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在描述方面,注重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结合,使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经济现实后面所隐含的经济思想,并且又能学会用理论分析实事的方法,使我们在学习中得益良多。

  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很大。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总而言之,但就我所学的信息管理专业来看,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我们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济学成了我们学习科目中的一大重点。只有学习好经济学知识,包括今天我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懂得用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管理学学生,因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基础,一个基石,一个让我走得更远,看得更远的铺垫。

   (二)

  学习这门专业课,特别是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后,我意识到,学习这门课程,它不是简单地介绍西方经济学,不单简单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不但但分析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分析和生产者的成本最小化等,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使学生通过本书的训练,逐渐形成经济通或者如书中所提到的经济自然主义者的思考方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件都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或能够看出这些事件的经济含义。

  然而这一点对初次学习经济学的我们来说,常常混淆教学的目的性。当我们要努力使自身所掌握的经济理论现代化的时候,往往过分强调学习的成绩,过去地关注课本上所描叙的知识,而忽略了学习的本质。学习经济学知识,学习西方经济学,乃至于今天学习的微观经济学,都旨在向我们介绍经济学知识,而透过微观经济学,透过书本,我们需要掌握的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掌握经济学或能够称为经济学入门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中产生经济的直觉,并能够把这种直觉升华成理论上的思想。学习微观经济学,目的就是要培养我们的这种经济直觉,让我们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三)

  因所学专业是信息管理,《西方经济学》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我的专业基础课。初次学习了高鸿业着的《西方经济学》,第一次接触了“微观经济学”这个概念,首次认识到经济学也有宏观微观之分,学习了供给、需求与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经济学知识,慢慢接触并认识到了经济学的.博大精深。为了更好学习这门学科,同时自己进行课后复习,现简单谈谈自己对微观经济学的看法。

  课文中谈及到了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包括它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三个层次。并通过学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对微观经济学进行描述。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课本中介绍了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利润。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它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它是作为由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的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谁有《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近日,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 这本经济学经典之作令我感悟颇深, 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课知识, 而且让我对经济学这门学 科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 学教授,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其所著《经济学原理》在西方 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阐述的经 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 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 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 由于初次阅读经济著作和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有限, 我对书中的观点理解的并不透彻。 但 还是能大概的了解《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它以均衡价格为核心,分为消费论、 生产论、 交换论和分配论四大部分,包括绪论在内又可分为七篇,读完每一篇我都会有所感悟。 序言。在我阅读的这一版序言中,他阐述了本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论述了边际 分析的重要性和局部均衡理论的正确性。 导言篇。在该篇中,马歇尔进一步论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 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强调心理因素对经济生活的作用。 基本概念篇。这篇主要对财富、生产、消费、劳动等后面各篇所涉及的一些经济学基本 概念进行了探讨。 论需求及其满足篇。 本篇马歇尔主要阐述了其的消费理论, 在本篇第一章他就论述了本 书的主脉络,即消费—生产—交换—分配。他的消费理论以研究欲望作为出发点,指出需求 是欲望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时可以用效用来衡量的。他还阐述了效用递减率、边际效用、市 场需求率、 需求弹性和消费者剩余等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定律, 构建了微观经济学消费 论的基础。 生产要素篇。马歇尔在这篇里阐述了他的生产理论。他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 本和组织四类,并详细论述了它们的供给变动规律。在对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论述中,他提 出了报酬递减倾向规律。 通过对当时教育体制的分析, 他认为 “国家将教育当做是一种投资, 使大多数人拥有比通常能利用的大得多的机会,也会很有利。……能提高英国的生产力。” 他主要通过心理因素来分析财富,认为“储蓄的动机是家庭情感”利息是延缓满足的报酬。 同时也分析了利率与财富增长的关系。 在对工业组织的分析中, 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 部经济的概念,认为有效的组织能提高效率。在本篇的结尾,他还讨论了报酬递增倾向与报 酬递减倾向的相互关系。 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篇。在本篇中马歇尔阐述了其的交换理论,也即价值论— 均衡价格论。本篇是这本书的核心部分,也是马歇尔理论的精髓。他把传统经济学的供给决 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决定论进行了有机结合,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 决定需求一方的力量是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 决定供给一方的力量是生产某一商品的边际生 产费用。供求均衡形成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并且这种均衡是稳定的。他进而引进了时间因 素,区分了暂时、短期、长期三种情况,认为时间长短不同,需求和供给方面对决定均衡价 格的影响是不同的。最后还研究了垄断理论。 国民收入篇。这篇主要论述的是分配理论。马歇尔以其在第四篇中论述的土地、劳动、 资本、组织(企业家才能)这四类生产要素为基础,运用均衡价格理论来依次研究各个生产 要素,把分配问题转为生产要素的各自的均衡价格问题。他将工资看作是劳动的均衡价格, 利息是利用资本的均衡价格, 利润是企业家组织能力的均衡价格, 地租是利用土地的均衡价 格。在本篇的最后,他还探讨了进步对价值总的影响及和生活标准的关系。 由此可见,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的学术名著, 《经济学原理》虽然博大精深, 但却有非常完整的理论架构,分析层次分明。在序言中,马歇尔就认为“本书仍然是一本经 济学的入门书; 虽然不是在所有方面, 但也在某些方面类似于研究类似于研究经济学的基础 著作。 ” 读完这本书,我除了被它的清晰结构感染之外,还被它的内容所吸,从中受益匪浅。 《经济学原理》无愧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虽然出版于 100 多年前,但书中的 均衡价格理论以及关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分析, 至今仍然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分 析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该书对后来的经济学家影响也很大, 之后流行在英美等国的现代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的基本观点,都是师承马歇尔的经济理论的,即便是 发动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凯恩斯理论,也仍然接受了它的不少东西。 《经济学原理》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折衷主义。在这本书里,马歇尔用折衷主义的方法 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研究对象上, 他主张经济学同社会学合流, 经济学研究对象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这显然是一次折衷。在方法论中,他既采用推导模型的抽象法,又采纳历史主张的描叙 法,他认为各种方法应适当配合,而不应互相排斥,因此也是折衷的方法。该书的核心“均 衡价格理论” 其实也是传统经济学如生产费用论强调供给因素和边际学派的效用价值论侧重 需求的一种折衷。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所运用的分析方法也是对各经济学派的综合。 第一, 以心里分析为基础。 马歇尔和主观学派一样, 认为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动 机。他认为人的心理动机会有力的影响人的选择行为,从而支配人的经济活动。 第二, 强调“边际增量”分析。这是受到数理经济学派的启发而产生的。马歇尔认 为,“精神和物质世界中,我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总数量的关系没有与增加量的关系那样 大”。因此,在《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广泛运用了边际增量的分析方法。 第三, 强调“局部均衡”分析。 马歇尔把物理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均衡观念来说明经济 力量的均衡。马歇尔强调的均衡不是一般的均衡而是局部均衡。在局部均衡之下,马歇尔研 究的是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而不考虑各厂商、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第四,强调“静态”分析。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总是将自己研究的现象置于经 济关系和相关因素不变的环境中。认为静态下,生产和消费、分配、交换的条件一般多是不 变的。 通过阅读,我们也不难发现:受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其理论具有局限性。 马歇尔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始终没能摆脱其的历史局限性。首先在经济学研究对象 上,他没能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引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为他认为,揭露资本家 对工人的剥削不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其次,其的核心“均衡价格理论”虽然使用价值 这个概念,但他所说的价值实际上是价格,从而掩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第三,在分 配论中的工资里,他认为工资是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掩盖了工资的本质。在利润 中,他极力宣扬资本家在生产中的作用,掩盖了利润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本质。他把 地租看成是受土地的需求影响而由其的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和利息是资本的需求和供给相均 衡的价格也都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中国。最近 20 年来,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和经济变革,而且可以预 期这种变革将继续沿着更加开放、更加有序的市场经济道路前进。然而,这种变革需要适当 的经济理论来提供某种指导, 中国发展需要经济理论的创新。 在创新过程中无疑要借鉴西方 经济学,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就是不错的选择。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Mankiw's Ten principle of economics --------关于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1.原理一:People face tradeoffs 2.原理二: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原理三: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4.原理四: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原理五: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原理六: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7.原理七: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原理八: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9.原理九: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10.原理十:society face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结论-------- 关于个人作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 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原理一), 任何一种行动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 的机会 来衡量(原理二),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作出决策(原理三),以及 人们根 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原理四)。 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原理五),市场通常是 协调人 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原理六),如果存在某种市场失灵,或者如果市场结果 不平 等,那么政府有可能改善市场结果(原理七)。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的源泉(原理八),货币增 长是通 货膨胀的最终的根源(原理九),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 替关系 (原理十)。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刘 倩 ( 2 0 0 6 0 2 0 2 3 4 1 ) 国 民 经 济 学 2 0 0 6 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刘倩 国民经济学 2006020234 最近,一直都在忙兼职班主任的事情,书,确实读少了不少,但是在与小师弟小师妹的 交往中,我又对“经济学”这个词汇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华师经管院的招生是大类招生,我带的班级是经济学类 1 班。经济学类,别说对于 他们,就是对于我这个理论上已经读了 6 年大学的人来说,都觉得十分不解。于是,他们带 着很多疑问,很多困惑,很多迷茫迈入了大学校门,开始了大学的生活……作为兼班师姐, 自然会面对很多来自他们的问题,比如说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要学哪些科目,学经济学以后 有什么用。后面两个问题都还挺好回答的,但第一个问题,一个本源的问题真的把我给问倒 了。于是,新生进入军训后,趁着一些空闲,我端起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希望能在 这本经济学的里程碑和经济学入门教程中找到答案。 马歇尔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 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经济学界最重要 的人物。他生于英格兰,1865 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剑桥任 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 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 1905 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 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 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 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有人说,每一本经济学巨著,之所以流行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其 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状态,符合各自历史条件的要求。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 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 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 ,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 1890 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 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 。他 在这本书里建立了静态经济学, 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 展。他的这一著作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 、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成 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 这本经济学著作,在马歇尔在生之年就出版了 8 次之多。 马歇尔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相当严密的体系, 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 一个研 究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分成了 6 篇。第一篇序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及人类需 求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认为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第二篇,说明财富、价值、 土地、所得、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准租、生产、消费、劳动等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篇, 需求及其满足,论述消费理论。第四篇,生产要素,论述生产理论,在这一部分,讲述了土 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第六篇,国民 所得的分配,论述分配理论。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 即微观经济学的创始者, 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 与市场之间的影响。 他运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 成本的变化对价格 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也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 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二者同时起作用的。而《经济学原理》这本著作正是对均衡价格论 的论证和引申。刘 倩 ( 2 0 0 6 0 2 0 2 3 4 2 ) 国 民 经 济 学 2 0 0 6 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马歇尔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 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 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 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 但更多 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 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 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着那个本源问题。书中是这么讲的: “经济学是研 究人的行为学问, 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 即人为什么会进行这样那 样的选择和活动” ,马歇尔得到的结论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最坚定的动机还是获得工 资和货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拿工资及货币来衡量的,比如说情感因素,经 济学并不能直接衡量,但是经济学却可以用来衡量情感所带爱的苦乐得失。因此,我们可以 说经济学主要研究各种人类活动的动力或阻力。 这是经济学的起点。 也是关于经济学本源问 题的回答。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Principles of Economics,作者:N. Gregory Mankiw。依我看 来,这是一本每个人都应当读一读的好书,若你对经济学知之甚少,则尤其如此。我看的这 个版本是它的第三版中文版,由梁小民翻译,分上下两册。现在最新的英文版已经是第五版 了。我现在只读完了它的上册,即前十七章。我打算先暂停一段时间,看看其他的书,然后 再继续学习它的下册。 我这个人是比较缺乏经济头脑的:不会赚钱、不会投资、也不会花钱。从小,周围 就没有真正懂经济学的人,所以没有受到过这方面的熏陶。因而对我来说,就不是单纯看看 投资一类的书就可以学会赚钱的了, 需要从头开始, 首先培养自己最基础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读完这本书,果然收获不小。很多以前不是太明白的一些现象,现在都有了一些新 的理解:大到国家的经济,比如,中美之间的贸易对谁有利,对谁有弊;英国当年为啥要搞 圈地运动;小到个人经济,比如我的工资是如何被制定的等等。以后我会慢慢把这些想法都 整理记录下来。 这本经济学原理的开篇就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后的章节都是围绕着这十大 原理对各种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论述。 在这里, 我就以重新复习一遍这十个原理的方式 来作为自己的读后感吧。 这十大原理中的头两条不单适用于经济学领域, 而是对我们所做的 任何决定都适用,所以我在这里对这两条做了评论。其它条目领会得还不够深,要过些时候 单独写评论。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这一条作为十大原理之首,是因为每个人即便从未学过经济也会对它有最深刻的体 会。 经济学中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个权衡取舍引出来的; 而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也正 是在于帮助人们在权衡取舍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刘 倩 ( 2 0 0 6 0 2 0 2 3 4 3 ) 国 民 经 济 学 2 0 0 6 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我想大家应该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欲望很多,能得到满足的却很少。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这是一个最熟为人知的权衡取舍。而我自己也 是每天面对各种权衡取舍: 早饭吃包子还是油条; 多花点时间工作还是多花点时间锻炼身体; 平时多学计算机还多学习经济;是买房还是投资;是愁眉苦脸地计划将来的每一步路,还是 干脆啥也不想又傻又开心的过日子。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 他所放弃的东西。 假设我现在开始考虑是应该出去做搬运工还是去上大学,去当搬运工可以每月有 1000 元的收入,而上大学没有收入还要交学费。这样看来,还是当搬运工比较合算,但这 是在没有计算成本之前。 做搬运工是有成本的, 它的成本就是因为没有去上大学而失去的一 切,其中之一就是毕业后的工资收入。假设你这辈子工作 30 年然后退休,则做搬运工的成 本是大学毕业后一辈子的收入,至少 3 百万元;而做搬运工的收益顶多只有它的 1/3,收益 减掉成本其实是亏损了 2 百万元的。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有机会上大学就千万别 去做小工。 上大学也是有成本的,它的成本不单是学费,还包括因为上学而失去的工作机会。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 出去工作能赚到的钱数大不不同, 因而人与人之间上大学的成本也有着 天壤之别。比如说我,假如不上大学,也许就只能当搬运工,这个成本是非常低的,那当然 是上大学比较合算。但比尔盖茨没有上完大学,就去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并且占领 PC 机操作 系统市场,收益相当于大约 1000 亿美元。这个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对于他来说显然读完大 学是不合算的了。 基于同样的原因, 没有选择上大学的还有 Apple 的总裁, Oracle 的总裁, 众多的体育明星等等。 在金钱方面,人与人之间是非常不平等的,贫富之间差距巨大。但有些东西人与人 之间基本平等,比如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比如时间,大多数现代人都拥有 60~80 年。 在时间与金钱之间做权衡取舍又是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时间这东西在不同的情形 下,所对应的金钱是大不相同的。对于穷人来说,时间并不值钱,对于富人则正好相反;对 于同一个人,时间剩得越少,越剧的它值钱。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做实习生,一个月有 500 块钱就可以乐得屁颠屁颠的; 而当他即将去见上帝的时候, 哪怕花 5 万块钱延长一天的 生命,也觉得值得。 我要去城里的另一边,可以打的,也可与坐公交。也就是说,除了舒适之外,更要 在 50 块钱和多花费在路上的一个小时的时间之间权衡取舍。 对于我来说, 块钱还不是一 50 个可以想都不去想的数字,不过我经常这样说服自己:算了,就花 50 块钱吧。到我快死的 时候,这 50 块钱也许连 1 分钟都买不来;而现在能买来 1 个小时,已经很合算了。 刘 倩 ( 2 0 0 6 0 2 0 2 3 4 4 ) 国 民 经 济 学 2 0 0 6 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有些权衡取舍非常容易做决定,因为成本比较低。比如是取鱼还是取熊掌。我决不 会在饭桌上为这个问题多费脑筋,无论选什么,成本都不高。有些决定就难做了,比如当生 和义不可得兼,取生还是取义?无论取什么,其成本都大的不可估量。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市场通常是组织 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 场结果。 8. 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 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 币时,物价上升。 10. 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社会 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刘 倩 ( 2 0 0 6 0 2 0 2 3 4 5 ) 国 民 经 济 学 2 0 0 6 级

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一】

  马歇尔,现代经济学之父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05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有人说,每一本经济学巨著,之所以流行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状态,符合各自历史条件的要求。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他在这本书里建立了静态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他的这一著作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这本经济学著作,在马歇尔在生之年就出版了8次之多。

  翻开《原理》一书,最吸引我兴趣的是生产和消费理论。什么是生产(劳动)?马歇尔的观点与众不同。在他眼里,劳动不过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或排列,使其能较好地满足人的欲望。木匠做家具是生产劳动,家具商在店铺里移动和整理家具也是生产劳动,因为二者尽管一个劳动对象是木材,一个是家具,但都使物质对象较以前更为有用,从本质上都生产了效用。那么什么是消费?消费是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与生产相反,消费只不过是打乱物质的排列,减少或破坏其效用,因此也可以称做“负生产”。人的欲望种类繁多,无止无休。

  但具体到一种单独的欲望,却存在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道理很简单:一个饥肠辘辘的饿汉得到的面包,肯定狼吞虎咽,但随着肚皮渐渐填饱,面包的味道却不似起初那般香甜,当他吃的坐不住的时候,再逼他吃一个,或许他会对无辜的面包由爱生恨。“消费者剩余”理论也很有意思。打个比方:一个穷学生(假设碰巧是学经济的)自书店入旧书摊,恰逢一书店标价20元好书,虽有磨损但不影响阅读,穷学生囊中尚有余银10块,本打算倾其所有一睹为快,不意摊主只要5元,再经讨价还价以4元成交。学生为此大喜过望,因为省下的6元,则是他的消费者剩余。

  在经济政策主张方面,马歇尔秉承斯密传统,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但在重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同时,马歇尔也力主政府应在增进社会福利方面、缩小贫富差距、减少不公正等方面发挥作用。马歇尔认为贫困是人类败坏的原因,因此,研究如何解救贫困,增进社会福利,是经济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马歇尔本人对工人阶级贫困化,表现出极度的关切经常深入贫民窟了解情况,并提出了向高收入者征税、对贫民施行救济、用政府公开支出推广教育、改善居住和医疗保健条件等具体措施。这些思想,既适应了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对立的形势,但也成为后来新旧福利经济学共同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二】

  马歇尔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相当严密的体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分成了6篇。第一篇序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及人类需求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认为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第二篇,说明财富、价值、土地、所得、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准租、生产、消费、劳动等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篇,需求及其满足,论述消费理论。第四篇,生产要素,论述生产理论,在这一部分,讲述了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第六篇,国民所得的分配,论述分配理论。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即微观经济学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运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也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二者同时起作用的。而《经济学原理》这本著作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马歇尔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就方法而言,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所运用的分析方法也是对各经济学派的综合。一是以心理学分析为基础:马希尔和主观学派一样,认为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他认为人的心理动机会有力地影响人的选择行为,从而支配人的经济活动。二是强调“边际增量”分。析。这是受到数理经济学派的启发而产生的。马歇尔认为,“精神和物质世界中,我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总数量的关系没有与增加量的关系那样大”。因此,在《经济学原理中》,他广泛地运用了边际增量的分析方法。三是强调“局部均衡”分析。马歇尔把物理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均衡观念来说明经济力量的均衡。马歇尔强调的均衡不是一般的均衡而是局部均衡。在局部均衡之下,马歇尔研究的是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而不考虑厂商、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四是强调“静态分析”。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总是将自己研究的对象置于经济关系和相关因素不变的环境中。认为静态下,生产和消费、分配、交换的条件一般多是不变的。

  书中是这么讲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学问,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即人为什么会进行这样那样的选择和活动”,马歇尔得到的结论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最坚定的动机还是获得工资和货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拿工资及货币来衡量的,比如说情感因素,经济学并不能直接衡量,但是经济学却可以用来衡量情感所带爱的苦乐得失。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学主要研究各种人类活动的动力或阻力。这是经济学的起点。也是关于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

  《经济学原理》作为新古典学派的发轫之作,在西方经济中长期占据支配地位,并为以后西方经济学各流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可以说,当代经济学中不论哪个流派,都能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暗含地从马歇尔经济学中找到渊源,。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熊比特在其为纪念《经济学原理》发表50周年撰写的文章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歇尔的经济学已经过时了。。。。。然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马歇尔的启迪永远不会过时,它的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三】

  其实,经济无处不在,缺少的仅是发现的眼睛,思索的灵感。再复杂的问题,除去旁枝,不过是一个选择的范畴。世界不仅是我们所关注的物资层面上的框架,更是一个多元的精神领土。我们一直都在选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亦如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而言,我们熟悉的打饭也是选择的结果。既然我们选择了去食堂,那我们同时必定也放弃了另一种选择:超市,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两种行为带来的效益进行了选择,而结果,必定是倾向于成本较低,而效益最优化的选择。

  据报道,中国小型客车绝大多数存在超载,超速现象,尤其在一些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监管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效果却并不好。也许有些人会说这是素质的问题,但如果从更深的层面上看,却是一个选择的结果。首先,小型客车以它的方便,实惠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的乘客,但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如何取得效益最大化显然是它最关心的。较低的票价限制了其利润的空间,特定的成本消耗使得增加现金流成了关键。其次,对于监管部门,他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遵守,但低利润;一个是选择违反,但高利润。虽然第二种选择要相应的付出违约的代价,但是在现行的体制下,概率较低,也就是说机会成本较低,因此,第二种选择的成本较低。但可能又会有人提出异议,如果加大监管力度,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机会成本提高到大于第一种选择的程度。然而,到了这里,他们便又面临着两种选择,他们可以通过对监管部门的行贿,降低违约的成本或者是被确定为违约的可能性,另一种则是靠运气,可以节约一笔相当可观的业务外支出,但同时又提高了不确定性。由于不确定性也是一种成本,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利润(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成本),超载超速并对相关部门行贿,就成了一种相对较优的选择。毕竟人是理性的,他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单从道德层面上进行约束,就显得是那么力不从心了。

  再次,我们应该学会从价格的角度去看世界,进而推论人们的选择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懂得如何区分成本,成本不仅包括价格因素,还包括不确定的风险价格,信息交流费用等。比如我们熟悉的小吃一条街现象,就是一种选择行为。由于餐饮业受到较严格的管制且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发送讯息较为困难,即寻租成本较高。从而导致了资本的闲置,造成了较大的浪费。但如果我们把相同档次的店子聚集在一起,便可以交流信息,降低发送价格信号的成本,不管对消费者,还是经营者而言,都是一种最大化。

  再次,关注经济,更要注意反常现象,从中发现规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除了要从一般的生活中提取规律,更要好好关注反常现象,从不寻常中发现事物运行的规律以及新的观点。反常现象有时正是一种必然,一种选择的最优化。例如,香港某公司的租房价低于市价,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不禁反问自己,难道该公司真的向他所宣称的那样,是完全为了广大民众考虑的吗?然而,从经济的角度看的话,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量的需求者,使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从而可以对住户进行选择,选择有较好信用记录的消费者,便降低了监督的成本,让市场来选择交易。这样,从表面上看,公司面临着亏损,但由于降低了不确定的成本,使得利润空间大幅上调,并且借此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然而,真正要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经济学的意识,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四】

  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据此,如果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具备,全然无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本给下一代阅读的书籍,作为留给下一代的另一种贡献。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在

  分析完市场失灵下政府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在全书微观经济理论体系构建中,曼昆显然觉得还有必要对生产要素市场展开一些阐释,进而向读者展示了重要的劳动力价格原理: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即为劳动需求曲线。至此,《微观经济学分册》似乎可以划上了句号。但著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书籍的最后还抛出了不对称信息、消费偏好、政治经济和行为学等现代经济的一些基本思想,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今后学习的更加广阔的空间。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 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 “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是19世纪上半叶至19世纪末经济学之大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是剑桥大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着作,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英语国家)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扩展资料:

马歇尔的方法论主要可概括为:

1、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历史主义的描述法。他对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就经济学研究是采取历史归纳法还是采用抽象法的争论的态度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因此各种方法应适当配合,而不应该相互排斥。

2、吸收了进化论的观点,提出的“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连续原理,用以分析各种商品现象。

3、数量关系分析法更明确地演化为边际增量分析法,不仅用它分析价值问题,而且把它推广到其他经济问题的分析上,如国民收入的分配、生产、要素的组合替代原则,生产过程中各类资源的配置原则等。

4、把力学中的均衡引入到经济分析当中,创立了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法,运用这种方法求来分析相反经济力量的关系,如均衡价格的形成。这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法的基础。

5、运用数学公式、几何图形以及图表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例如供给表和需求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弹性公式等。

本文标题: 西方经济学相关著作读后感(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18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400个字(绿山墙的安妮的读后感400字10篇)担当读后感50字(担当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