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读后感写作思路:读后感写作围绕原文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悟,描述出自己心中的体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消息正文一共是五句话,第...
《消息二则》读后感
写作思路:读后感写作围绕原文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悟,描述出自己心中的体验。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消息正文一共是五句话,第一句是导语,交代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第二句交代作战的主要低于;第三句写战况;第四句插入描写,具体展现战场情景;第五局表现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目标。让我感受到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扩展资料:
一、读后感写作的基本模式:
1、首先,简要叙述原文内容,对所读文章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写着部分主要是为写自己的感想做一个前期铺垫。这部分写作的重点一定要突出“简”。
2、接着,表明自己的感想,即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写出能支撑观点的事实,展开联想。
一篇简单的读后感就完成了。
二、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1、要读好原文。熟读原文,方能从中找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感悟。
2、排好感点。梳理自己的观点,方便选择。
3、选准感点。选取能一针见血的点,以便文章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人。
4、叙述要简。
5、想要注意形式。
6、先要概述原文内容,侧重于自己要写的一部分,接着表明自己的观点,即读后感的“感”,写出自己的联想、感悟。
消息二则
(一)梳理新闻知识
同学们对新闻有哪些了解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首先,上学期黄老师给大家讲新闻结构的知识已经讲过好几遍,不知道还有没有同学记得新闻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1、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前三者是主要部分,是新闻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后两者是辅助部分,那么新闻当中这两部分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标题就是消息正文之前的题目,一般能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我三十万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电头包括稿件发射的单位,发稿时间和发稿地点。(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导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1句话或第1段,扼要的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卢港诸城进击中)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有时表达的明显,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结语,消息结束时总结性的语言,有时暗含在主体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战斗,坚决的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这是毛泽东以预见性的口吻在讲述人民解放军服从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英勇抗敌,顽强渡江。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我们一起梳理的方法,找到第二则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新闻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00电。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第2句话是对1000余华里战线的补充说明)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通过对两则消息结构的梳理,同学们有什么新发现?
一则消息必定有标题,导语和主体。导语出现在标题后,主体前或电头后,主体前。
背景和结语可能暗含在主体当中,也可能没有。
两则消息同样是对渡江战役的报道,时间有先后,报道的侧重点也不同,一则侧重在中路军,而另一则侧重在对中西东三路军的描写,第二则是在第一则的基础上,对战役继续与扩展情况的报道。
渡江战役是解放时期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战役。打过长江去就意味着要解放全中国了。可见当时两则消息的意义和价值之重大。
2、新闻六要素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阅读《我30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文中圈画出这则消息的6要素,并完成下面表格。
何人:人民解放军,英勇的人民解放军,30万人民解放军。题目当中的我30万大军,其中的我指向不明确,不读新闻,不知道“我”指谁,指向不明确,因此不能用我30万大军。
何时:文中一共有4个时间,21日,二十日午夜,24小时,以及电头当中的22日二时,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个精准的时间应该是1949年4月20日午夜至21日午夜。电头当中的时间,我们要知道这是发稿时间,所以不是22日二时。我们可以发现,那么在21日午夜渡过长江,而22日2:00就发电,可以看出这个新闻非常的及时,时效性极强
何地:文中渡江地点的词一共有两处,一处是长江,一处是芜湖,安庆之间。很明显芜湖、安庆之间更为准确,因为这是渡江的具体区域。
何事:文中的第1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事件是渡江。但是事件的概括最好是完整的一句话,我们把人物加上,那就是30万人民解放军渡江!
何故:这个可能难住同学们了,但是我们可以查阅背景资料,国民党反动派在对于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文中虽然没有明显,但文末有这样一句话,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就暗示了渡江战役打响的原因。
如何:开头第1句就交代了,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和第4句当中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都交代了渡江的结果。
经过这样的梳理,同学们可以把6要素填写在表格中了。
在我们一起梳理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收获?我们发现新闻的6要素很像记叙文的6要素。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原因,做了什么事,出现了什么结果?我们在找新闻6要素的时候, 就可以找表示人物,表示时间,表示地点的词,发生动作的词如“渡”,表示结果的词如“突破”来快速帮助我们寻找6要素。
我们还发现新闻的6要素就是新闻事实,概括起来就是新闻的主要内容。它是客观真实的,绝不允许虚构和添枝加叶。
梳理消息6要素,能帮助我们快速把握新闻内容。
接下来请同学们采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消息二则当中的第二则的消息六要素,完成表格。
何人:与第一则不同的是这里的人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第1句我们就可以发现。
何时:20日夜至22日22:00。
何地:1000余华里的战线(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何事: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何故: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如何: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路军21日夜已度过30万人。西路军和东路军截止22日22:00已度过2/3。
那么梳理完两则消息的6要素,同学们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第一抓住关键词句。
第二辨析整合同类信息。
第三精准概括核心要素。
提问:中西东三路军的描写顺序能否调换?
仔细阅读这则消息,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时间。中路军于二十日夜首先渡江,所以先写。那为什么把东路军放在最后呢?请关注文中这句话:(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敌情情况相似,接下来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所以要将西路军放在中路军之后。中路军所遇敌情较为顽抗。从地理形势上看,南京江阴这一地区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所以放在最后。
这节课我们一起就两则消息的结构和六要素进行了梳理。加深了对孝希基本知识的认识。初步掌握了阅读消息的一些方法。今天的作业是。
完善我们课堂上一起梳理的新闻知识笔记,并掌握背诵。
品读消息两则,感受语言之妙
第一组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身无斗志,纷纷 溃退 。
溃退这个动词用得非常的准确。溃退指被打垮而后退,写出了国民党军队被人民解放军打得落荒而逃,狼狈不堪,一片混乱的倒退的场面。如果此处将溃退改为败退,就不能表现敌人落荒而逃的画面感。
2、我已 歼灭 及 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 扬中镇江江阴出现的广大地区,并 控制 江阴要塞, 封锁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切断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其中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这一组动词用的好。先看歼灭和击溃,歼灭是全部消灭掉敌人,击溃是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完全丧失战斗力,这一句子里连用两个动词。说明有两部分敌人,一部分被歼灭了,一部分被击溃了,准确的区别出两种不同的作战结果,形象地写出了敌军溃不成军,节节败退的状态,用词极为精准。再来看占领,占领是用武装力量取得某个地方,我军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控制是掌握住,不让它任意活动或超出某种范围,江阴要塞并非武力攻占,不像占领是用武装力量攻占,这两个词极为精准的写出了当时的战况。封锁是用强制力量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我军封锁长江的原因,是担心有援军来支援,对我军不利。切断合乎铁路线设置和运营的特点,切断了铁路线便是断绝了敌军的退路,只有切断了,没有任何关联了,使得敌军成为瓮中之鳖了,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这些动词的使用,精准的写出了当时的战况。
如果我把这些词换一换,读一读感受一下,
我已歼灭一切抵抗之敌,控制扬中镇江江阴出现的广大地区,并占领江阴要塞,切断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这样搭配很显然不可以,调换后有的搭配不当,有的语义发生了改变。
第1组动词的使用无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系列动词的连用用词都极为精准,读起来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第二组
1、 所有 计划都已实现。
所有是表示范围的词,指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读它时,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领导人决胜千里运筹帷幄的战略能力,仿佛能看到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宏大的场面
2、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 大约 30万人渡过长江
大约是约数,不是确数,因为不确定人数是多少,就用了大约,没有夸大的成分,表明了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作风。
3、此处敌军抵抗 较为 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 一切 抵抗之敌,
其中的较为和一切值得玩味。较为从程度上限制毛泽东在说敌人的实力,很客观,没有添加任何感情色彩,恰当的表现出了敌军的战斗力,一切是表示范围的词,歼灭及击溃了所有抵抗的敌人,写出了战争巨大的胜利成果。
所有,大约,较为,一切这几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表示范围、程度的形容词副词不可小觑,极其精准的再现了渡江战役的盛况。
第三组
1、 至发电时止 ,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度过2/3,余部23日可度完。
2、占领扬中,镇江,江阴 诸 县中的广大地区
3、 业已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第1句中的至发电时止,即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第2句中的诸在句中的意思是各,第3句中的业已及已经,但是作者为什么不用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各和已经,同学们想想看,说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觉得拖沓,不如至发电时止精炼,因为军事用语更要求简洁有力,
诸是个文言词语,当然现在有时在书面语和比较隆重的场合也会用到,但是一般都说各了,
业已现在往往出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已经不用了,毛泽东在这里为什么这么用词,消息的特点之一是简短。这些词正好具备这一特点,这就是作者用词的讲究,至发电时止诸,业已这些词精炼,读起来铿锵有力,凸显出军事消息用语的特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还可以找一找体会体会。
第四组
英勇,英勇式,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败,微弱,
不想再打了,泄气,
我们看前两行是写人民解放军的,能读出人民解放军的雄赳赳,一往无前必胜的状态。后两行是写敌军的,能读出敌军不堪一击,必败无疑的状态,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作者的情感立场也一目了然,但有读者说了,消息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大家怎么看,听闻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的喜讯,深知国民党军队在全国大势已去,毛泽东内心怎能平静,不带感情是不可能的,但这种感情的流露是暗含在叙述中的,这些词虽有感情倾向,但更多反映的是作者的立场,我相信敌军的消息报道绝不可能是这样来形容人民解放军和自己的,看来新闻里不仅有新鲜的时事,新闻里还有鲜活的形象和情怀,品味语言的过程是深入走进作品的过程,是走进作者的过程,回顾阅读的过程,思考消息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准确,精炼,鲜明 ,这两则消息无论从新闻的要素内容呈现还是语言特点来讲,都堪称经典。
《消息二则》备课札记
第一单元是新闻单元,历来很容易被当做应用文做程式化的处理,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新闻常识完事。
我认为新闻单元是需要教师认真对待的一个单元,要花一些时间去研究,滤清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基本能力,可以做怎样的拓展升华,又怎样深入浅出、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探索或者展示。
《消息二则》是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当天,相隔20个小时发表的两则消息。这两则消息,既极大的鼓舞了我军斗志,有效瓦解了敌军士气。
这样的文章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读的话,他们会只注重事件,而对于新闻在当时所能激起的波澜和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则很难直接理解到。我把这部分相关内容归纳为“为什么这么写”。
对新闻要素、格式以及结构的把握当然也是本文的重点。所以我把教学重点归结为两点,分别是“怎样写”和“为什么这么写”。
第一块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标题 标题的结构(主谓结构),标题的特点(简洁、概括)
2 导语:比较法,跟标题比较多出来哪些信息,在强调什么(概括性较强,在强调人民军队之神速、之勇敢、之成果的同时,还传达了胜利的喜悦、骄傲、自豪)
3主体部分:敌军和我军各自情况。动词的使用:准确呈现战争的进程。
以上围绕“怎样写”展开
第二块; 为什么这么写?
关注文章中描写和修饰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最后明确:是为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也为了打击敌人,涣散敌军气焰。
大概教学思路如上,后边有待充实。这一块儿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么写的问题。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