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沟通的一点感想,前些天在一个心理兴趣群里和大家聊到了怎么和爸妈相处,很多和我年纪差不多的90后小伙伴纷纷表示也有同样的问题。不知道怎...
和父母沟通的一点感想
面对迅猛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我们90后这一代接收,学习,运用得很快。我们通过网络接触更大的世界,多元的思想,我们发展得飞快。但反观我们上一代,很多都以年纪大或者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学习,拒绝了成长。导致我们和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生产工具上都有了很大的差距,可以说是迥异。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两股不一样的思想必然会有碰撞,摩擦,融合。但是小伙伴们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接受如何与亲人相处,或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很多需要交流的时刻都变成了和父母拌嘴,吵架,甚至严重的离家出走。当然,家庭教育也很重要,但那并不是我的专长,也不是我要讲的。因为父母已经四十多将近五十,现在去和他们谈家庭教育毫无意义,我们只能从自身入手,改变自己和父母的相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也让父母更理解我们,从而悄悄地影响改变父母。
很多朋友应该和我一样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和父母分开了,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工作之后回一次家更是难得。所以父母更需要的是陪伴和关心。但是父母不懂也不习惯直接表达他们的情绪,情感。所以他们会用更委婉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和需求,比如:唠叨,各种以爱之名等等。但这些委婉的表达对接收方来说,翻译出里面的情绪密码需要更多的精力,而日常生活中,我们未必随时都能认真体会和翻译这些委婉的表示,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会选择忽视这些情感表达。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啰嗦,反感,于是又是我会说“你烦不烦啊”,“我知道了,你不要再说了好不好”,诸如此类。
有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别人家庭那么和谐?为什么别人能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打电话的时候我硬着头皮耐心听我妈讲,有时候接一两句,聊着聊着我们除了相亲找对象之外竟有很多很多话题。有次我妈和我抱怨:“自己累了一天回家做饭给你们这些人吃,你们还说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好吃。你叫谁心情会好?”,我马上就有共鸣,之前早上我起得早会煮粥给几个室友吃,几个室友说煮的太稠了,不吃!不吃拉倒,我还不高兴做呢。瞬间理解了我妈很多。
不光是我们会有坏情绪,有想要发泄的时候,父母也有很多郁闷事要吐槽,坏情绪要倾诉,作为子女我们不能只要求父母理解自己,却对父母置之不理,我们也要去理解父母。只需要稍微花点时间在和家人沟通上,听听父母的倾诉,尽力控制自己的语气,适当也讲下自己碰到类似的事和她一样的情绪,引发共鸣,效果非常好。
有些时候我和爸妈讲道理,想要从理论上说服他们,可是我喉咙都冒烟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要改变一个的人思维方式有多难。
我来自农村,爸妈很多事情、想法、观念都和我不一样,一开始我也很困扰,很烦。就拿找对象来说,每次电话就要聊这个,我很抗拒,讲道理,阐述我的观点,甚至放狠话下次再谈这个话题我就直接挂、我保证30岁以后再结婚诸如此类,但情况并没有好转。有次我突然想到人们更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就像小孩子喜欢看安徒生童话,大人喜欢看故事会,看小说一样。我就试着讲故事给他们听。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事情换成“我有个朋友”的故事,然后告他们,我那个朋友就是和他们说的一样,家庭条件也差不多,他听家里人的话,早早结婚生娃,现在境况如何如何,说的挺惨的。最后得到一个不好的结局。然后说我会不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会和他们的意见不一样,是因为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呀。我妈一听,有道理,还夸我有远见,考虑的周到。
最后,我们的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为什么不多花点注意力,花点时间在他们身上呢?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我们也是一个乐于帮助他人成长的人,那在我们自己父母这里为什么不帮他们一起成长呢?
《父母与幼儿园教师沟通的85个细节》读后感 400字
与时俱进,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数是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随着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加之择业的压力,深深感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期望值很高,不仅仅是满足于孩子吃好、喝好、玩好,而更多的是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师,应不负重望。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强化自己的业务水平,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与家长们沟通,做好家长的工作。
本书中最让我觉得收益的一个故事是《和蔼教师的劣势》,这个故事是讲的一位和蔼的杨老师在带班的过程中,不敢大声说话,不敢管理孩子,以至在带孩子们做操时候的组织明显不如同班的另一个老师,杨老师组织的时候,孩子们站队推推搡搡,做操也不认真,甚至边做边打闹,这些都看在有些家长眼里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不懂事的.孩子,幼儿教师有着大的使命,去培养他们、教育他们。在与家长沟通时,过于和蔼的教师,也不敢给家长们提出过多的要求,怕家长对此有意见;孩子在幼儿园不良的表现,也不敢直接反馈给家长,这样势必会影响很多正常的、合理工作的开展,还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会。看到这,我顿时觉得书中所说的真是说出了我们这些和蔼教师的心思。不过这同时我也恍然大悟,作为教师并不是一直和蔼,说话温温柔柔,批评孩子语气温和这样才好。其实家长们希望遇到的老师是又严格又慈爱,孩子们既怕她,又爱她,还能听她的话,孩子们既活泼可爱又懂得遵守规则。
因此,每天面对不同的孩子和家长,作为老师要做到游刃有余。老师只有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家长面前“出谋划策”,帮助家长解决疑惑的教育难题,让家长感觉老师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自己多,才会心服口服。就不会给老师出难题。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想做好家长工作,首先是用爱心照顾好孩子,不论孩子之间有何差别,都要一视同仁,善待每个孩子。做好保育工作,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自身业务知识的强化,只有把孩子关照好了,自然有话题和家长去沟通,从而得到家长的认同!
与孩子沟通的读后感300-500字怎么写啊
与孩子沟通的读后感300-500字怎么写啊刚结婚时,就感慨过,养狗比养孩子好。养狗我不管怎么宠它,都没问题,也没责任;但孩子不行,她的一言一行的养成,我都必须负责。为人父后,这种感觉越发深刻。小小的女儿慢慢长成,以为世界本就是围着她转,稍不如意,就哭成倾盆大雨。顺着她,虽然当前能得开怀一笑,但以后如何;逆着她,小人儿哭的哽咽难言,心疼不已。每次都是左右为难。
女儿现在2岁多了,从不满周岁开始,我和老婆连大声争执都不行,声音大一些,那小丫头利马趴地上嚎啕大哭,更别说吵架了。“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行为我们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天凉了让加衣服就是不加,地板凉可就是要打光脚,就是不要刷牙,就是要把饭弄得满桌子都是,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到吃饭的点了可就是还要看电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等等,全是怎么说都不听。
在无奈中我便想到从书中寻求答案,在阅读了几本有关育儿的书籍后,尤其是在阅读《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圣经》一书后更使我受益匪浅,我逐渐明白了应如何与孩子相处,掌握了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书中介绍:“有时候我们家长想要的,却不是孩子想要的。有时候家长是为了孩子,可是却反而害了孩子。”正如我们自己,如果不给你追求的自由,你会感到非常的难受。因此,有时候我们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却不领情,和你一味对抗到底。所以,当遇到无法沟通的时候,家长先静下心来,问一问孩子:“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先去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然后从孩子的思考角度出发,去找出他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因势利导,对他想法中错误的一方面进行纠正,可以讲道理啊,举例子啊,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比如他不爱学习,父母可以问他为什么不爱学习,心里是怎么想的?让他先说,然后父母再根据他说的话决定自己教育的语言;比如父母认为他搞了破坏,父母可以问他,为什么说要这样做,他可能有它自己的想法。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在教育学思想教育原则上曾说过,疏导比堵截效果更好。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无法跟大人沟通而急得直跺脚了。所以教育孩子前先要问一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开始交流。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家长有耐心,因为这比粗暴的方法来得更费时间。 父母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时,要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分析孩子的现状,孩子的心理及性格特点,平时多鼓励孩子养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遇到任何事情要有主见,能掌握正确的处事方法,不要过多的依靠父母。如孩子做事不周、欠恰当,父母不应指责、挖苦孩子,应坐下来与孩子交谈,统一看法,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美国心理学家金诺特说:“感情教育能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感情是什么。对一个孩子来说,了解他自己的感情比了解他为什么有这种感情更为重要。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情时,他内心就不会再感到一切都混乱了。”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面感情的镜子,以帮助孩子解他的感情。一个孩子要知道他内在的感情就要听父母对他感情的反映。通过感情的镜子,能够给孩子提供一种自发的修整和改变的机会。 教养孩子是个不断要协商的过程,而且不时要重新界定与孩子间的关系,还必须坦率地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孩子的坦率地沟通。 阅读本书的经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赢得孩子的喜欢和信任,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是每个父母都需要了解和学习的。想做孩子最愿意接近的父母,就要弯下腰来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并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最好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走好走稳。永远要记住: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书中介绍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没有沟通,只有付出与误会。父母苦,孩子也苦。作为父母,培养一个心理、生理都健康的孩子,是一辈子要去琢磨的事情啊!
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
一、不要时常抱以否定的态度,多处于孩子身上思考
家长和孩子年龄差大,在沟通方面上往往容易产生偏差。所以当孩子做出不符合父母满意的事情时候,家长们就不应该第一时间否定孩子的举止,应该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方面去思考,并在否定的过程中多去安抚孩子的情绪,真诚地给孩子提出建议,多多鼓励孩子。过多的否定会让孩子的自信心下降,情绪也易变得不稳定。
二、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
千万不要常拿孩子犯下的过错来对孩子进行说教,孩子犯错是这件事,与之前的错误无关。并且不要过多的攀比,容易造成孩子不自信。同时,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要先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聊起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出好的改变。
三、沟通时注意自己的举止
在和孩子沟通时表示肯定的时候,多去抱一抱孩子,或者给孩子一个鼓励的手势,摸摸孩子的脑袋,给予他们无穷的信心。这样会更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感悟有哪些?
1、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2、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3、 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4、 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5、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