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莪的读后感(诗经小雅《蓼莪》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1-21 23:58: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6

蓼莪读后感多少字都行《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

蓼莪的读后感(诗经小雅《蓼莪》读后感)

蓼莪读后感多少字都行

《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诗以丛丛莪蒿摇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 或正是悼念之情景,其中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终于发生“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怆地呼号。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飘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虚与实相衬,充分表达了诗人一片至真至性的情咸,却又给人无比想象的空间。

蓼莪的翻译和赏析

【作品原文】

蓼莪

蓼蓼者莪⑴,匪莪伊蒿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⑶。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⑷;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⑸,维罍之耻⑹。鲜民之生⑺,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⑻?无母何恃?出则衔恤⑼,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⑽。拊我畜我⑾,长我育我,顾我复我⑿,出入腹我⒀。欲报之德。昊天罔极⒁!

南山烈烈⒂,飘风发发⒃。民莫不谷⒄,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⒅,飘风弗弗⒆。民莫不谷,我独不卒⒇!

【作品注释】

蓼(lù)蓼: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匪:同"非"。伊:是。

劬(qú)劳:与下章"劳瘁"皆劳累之意。

蔚(wèi):一种草,即牡蒿。

瓶:汲水器具。罄(qìng):尽。

罍(léi):盛水器具。

鲜(xiǎn):指寡、孤。民:人。

怙(hù):依靠。

衔恤:含忧。

鞠:养。

拊:通"抚"。畜:通"慉",喜爱。

顾:顾念。复:返回,指不忍离去。

腹:指怀抱。

昊(hào)天:广大的天。罔:无。极:准则。

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飘风:同"飙风"。发发:读如"拨拨",风声。

谷:善。

律律:同"烈烈"。

弗弗:同"发发"。

卒:终,指养老送终。

【翻译】

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吗?原来不是莪蒿,是没用的青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

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吗?原来不是莪蒿,是没用的牡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竟积劳成疾!

小瓶的酒倒空了,那是酒坛的耻辱。失去父母的人与其在世上偷生,不如早早死去的好。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出门在外,心怀悲伤,踏入家门,像没有回到家一样。(家空荡荡)

父亲母亲生我养我(互文句式),你们抚爱我疼爱我,使我成长培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入都看顾我,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

南山高峻,狂风发厉,别人都有养育父母的机会,为何只有我遭此祸害?

南山高峻,狂风疾厉,别人都有养育父母的机会,唯独我不能终养父母。

【赏析】

《毛诗序》说此诗"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劳苦"云云,正如欧阳修所说"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朱熹于此指出:"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诗集传》)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句中设喻是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鲜民"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汉乐府诗《孤儿行》说"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从地下黄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产生的想法,而此诗悲叹孤苦伶仃,无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对父母的亲情。诗人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曹粹中说:"以无怙恃,故谓之鲜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无所告,故衔恤。上堂人室而不见,故靡至也。"(转引自戴震《毛诗补传》)理解颇有参考价值。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述父母对"我"的养育抚爱,这是把首两章说的"劬劳"、"劳瘁"具体化。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如果借现代京剧唱词"声声泪,字字血"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姚际恒说:"勾人眼泪全在此无数'我'字。"(《诗经通论》)这章最后两句,诗人因不得奉养父母,报大恩于万一,痛极而归咎于天,责其变化无常,夺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报不能!后两章第三层正承此而来,抒写遭遇不幸。头两句诗人以眼见的南山艰危难越,耳闻的飙风呼啸扑来起兴,创造了困厄危艰、肃杀悲凉的气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双亡的巨痛与凄凉,也是诗人悲怆伤痛心情的外化。四个入声字重叠:烈烈、发发、律律、弗弗,加重了哀思,读来如呜咽一般。后两句是无可奈何的怨嗟,方玉润说:"以众衬己,见己之抱恨独深。"(《诗经原始》)

赋比兴交替使用是此诗写作一大特色,丰坊《诗说》云:"是诗前三章皆先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五、六章皆兴也。"后两章也应该说是"先兴后赋"。三种表现方法灵活运用,前后呼应,抒情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孤子哀伤情思,可谓珠落玉盘,运转自如,艺术感染力强烈。《晋书·孝友传》载王裒因痛父无罪处死,隐居教授,"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又《齐书·高逸传》载顾欢在天台山授徒,因"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类似记载尚有,不必枚举。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实际也应该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义务,而此诗则是以充沛情感表现这一美德最早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言及。《诗经》这部典籍对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拓展——蓼莪禅寺】

蓼莪禅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 是为纪念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之一王裒所建,乃我国唯一一座孝子寺。千百年来,蓼莪禅寺因天灾人祸屡有兴废,然历代僧人屡毁屡建,其历史上也曾先后得到四位皇帝的六次拨款。到明朝永乐年间香火极盛 , 寺院规模亦达到顶峰,有僧房百余间 , 颇为壮观,乃江南一座有名的古刹。最后一次严重的损毁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现尚存古井一口和石柱雕刻等明朝遗物。

为了保护好历史古迹,并将孝文化更好得传承下去,中华孝道园把蓼莪禅寺遗址修复至明朝永乐年间其最鼎盛的样子。目前寺内有中华佛教协会原主席赵朴初先生绝笔题写的「蓼莪禅寺」匾额,上海佛教协会原会长真禅大师也为该寺题字「修复太湖蓼莪古寺,弘扬中华文化精粹」。 为了保护好历史古迹,并将孝文化更好得传承下去,中华孝道园把蓼莪禅寺遗址修复至明朝永乐年间其最鼎盛的样子。

中华孝道园是全国唯一一个关于孝文化的园区,以距今有1600多年的蓼莪禅诗为依托,以弘扬孝道精神为主旨,以祭祖文化观音文化为特点,及全力打造一个集寻根祭祖、朝山礼佛、觉悟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建成后的中华孝道园将成为海外华侨寻根溯源和外国友人了解华夏文化的精粹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可以说中华孝道园它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项传世的工程。我们根据儒释道三家关于孝的论述,结合现代人对于孝的理解。通过文字、语言、雕刻、建筑等造景的物理化为历史树立一个孝的标杆,供后人研讨、传承与发展,并以旅游为载体,全力打造弘扬孝道文化的基地。

【年代】

先秦

【作者】

无名氏

【体裁】

诗歌

【出处】

《诗经》

诗经小雅《蓼莪》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诗经小雅《蓼莪》是描写诗人对父母未能养老的愧疚和遗憾。“生我,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诗中用了九个动词,九个我,这么朴拙的语言,急促的音调描写了父母长养我,教育我,爱护我,保护我、照顾我,挂念我的养育恩德。很自然的过渡到下面一句“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想要报答父母的恩德,而这恩德就像苍天一样广大无边,无以回报!
      确实,父母的恩德我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的,以前常听到“不生子女不知父母恩”。记得小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亲母亲偶尔回来,回来后也陪伴不多,在学习上也从不夸奖我,他们总是在忙自己的事情,所以小时候心里对他们一直都有报怨,觉得他们不爱我,讨厌我。长大之后还会经常怼他们,一说话就对他们很大声,把所有的坏脾气都留给了他们,但他们从来都不会指责我。直到出了社会,有了家,我才突然意识到父母亲的不容易。后来到有了孩子,我更能深深体会到父母以前对我的爱,他们的不夸奖只是不善于表达,他们的不陪伴只是想挣更多的钱,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已。

        他们是我的父母,我也是我孩子的父母,有时看着身边的小朋友经常和自己顶嘴,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我才猛地惊醒:原来做父母是需要这样的。瞬间就明白了,父母不可能不爱我,如同我不可能不爱我的孩子……养育孩子的过程,我也慢慢理解了诗中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民莫不谷,我独不卒!”诗句末两段表达未能在父母身前尽孝,让年迈的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未能尽孝的痛苦和遗憾。而看看今天,我们经常能看到不赡养父母或虐待父母的新闻,如果这些人能读读蓼莪,理解蓼莪,是不是会感受到“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的羞耻?是不是也会有“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痛?

      这首诗书我不止一次的因为里面的感人情节而落泪。“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训导影响了几千年。在以后日子里,在父母还健在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的恩情,不要等到“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时再来忏悔。
                                     

                                             

     

读完蓼莪之后的有关感恩父母的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感恩,关于父爱、母爱的书,就叫《感恩父母》。书中刻画了97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每次读完一个小故事,我总忍不住沉思一番,回忆着自己的故事,然后,被深深地感动着。
  记得书中有篇《母亲的唠叨》。因为我的母亲也爱唠叨,所以我与作者有同感:母亲的唠叨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生命里,就好像一张网,永远的包围着我,然而却又那么令人眷念。真的,我很烦母亲在我耳边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有时甚至不耐烦的说:“妈,你能不能别不唠叨了,你累不累啊,我耳朵都快生茧了!”可是一旦到了外面,总觉得没了妈妈的唠叨,心里空落落的。于是我试着开始慢慢接受母亲的唠叨,慢慢理解母亲。于是,我发现这样做不仅自己的心情变得愉快,母亲也变得开朗,脸上总带着微笑。我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请记住:理解与接受是感恩的另一种方式。
  还有那篇《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文中描绘的是有一位父亲带着她的小女儿坐着轮船去和美国的妻子会和。父亲在给小女儿销苹果时,船剧烈的摇动了起来,父亲摔倒,刀子插入他的胸,他的全身颤抖,嘴唇只发青。六岁的女儿被这场情景给吓坏了,尖叫着把父亲给扶了起来,父亲微笑这推开女儿的手,说﹕“没事的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的捡起小刀,很慢慢的爬起来,他用大拇指挂掉了小刀上血痕。以后的三天,父亲一直照顾着他的小女儿,抵达的夜前,父亲来到女儿的身边,对女儿说﹕“明天你见到妈妈的时候,对她说﹕“我爱她。到了纽约港湾之后女儿一眼看见了妈妈,他叫着妈妈,妈妈。就在此刻,周围一片惊慌,女儿转过头一看,父亲已经倒下了,血从胸口如井的喷了出来,霎时间把天空让给染红了。这是医学上的奇迹,有人说这个奇迹就叫父亲。
  我是流着泪读完这个故事的。原来世界上有一种可以感动死神的爱,那就是父爱。在我的记忆中,父爱就是沉默,就是整天为了生活奔波,顶多也就是用粗糙的大手来摸摸我的头舒心地一笑,如果我有了进步最多只是奖赏我一瓶罐头。于是,我一直认为父亲不够爱我,就算爱我也不懂得表达。但是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每一位父亲都有他的爱的表达方式,我无须强求,小女孩的父亲用延长生命来表达,我的父亲用默默关怀来表达,都是一样的幸福。
  作为子女,我们常常是享受着父母为我们创造的一切,索取得那样的理所当然,接受得那么心安理得。读了这些小故事,我感慨良深。此时此刻我想说的只有:用心灵去感受父母的爱,感恩父母!
  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谈起;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不愿在众人面前夸赞炫耀;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普通的,普通的就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可就是这样的双亲,在你跌倒的时候,扶你起来,教你站立,指引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朋友们,母爱是船,父爱是海。母亲的爱,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父亲的爱,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让我们铭记父母的恩情,做一个勤奋听话的好孩子,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长大后给父母优越的晚年生活条件,好好孝敬他们,因为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感恩父母》读后感二
  经过了漫长而辛苦的学习生活,我们步入了期待已久的寒假生活。在寒假生活里,我阅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感恩父母》。
  这是一本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书,感恩,在这个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由此可见,感恩是多么地重要。而这一本书,主要讲的是感恩父母。感人至深的76个篇章,个个都深入肺腑。每一个人都有父母,父母生养我们,不容易,从刮刮坠地到懵懂少年,经历了多少个春秋,而当我们长大了,可以回报父母了,有的也已来不及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有的不知父母艰辛;有的却因任性,离家出走……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仿佛被重重地撞击了一般。从前,我不知父母恩,没有好好地对回报我的爸爸妈妈。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但我保证以后会乖乖地听他们的话,做个好孩子,好好报答他们的恩情。
  父母们都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都希望我能好好学习,我也知道,他们对我的期望有多大,但他们不想给我施加压力,让我紧张。这种欺盼的心情,我能理解,所以我暗暗下了很大的决心,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
  书里面的故事给了我太多太多的震撼,我不止一次的因为里面的感人情节而落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人的训导影响了几千年。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加倍努力,报答父母的恩情,嘴上光说无用,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给自己和大家看。
  母亲的爱,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父亲的爱,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
本文标题: 蓼莪的读后感(诗经小雅《蓼莪》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57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教师读后感大全(教师读后感)泉之韵的读后感(《二泉映月》读后感范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