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书笔记,《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一共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风靡几十个国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中文书名“乌合之众”是贬义的,它的英文版译名是“The Crowd”,意思就是群体,其实是个中性词。勒庞在书里讲述了群体因为什么而形成,到底有哪一些因素导致个体加入群体,并且变得疯狂、冲动和非理性,最终以排山倒海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勒庞在本书中的很多论断,对于今天的我们理解当下的很多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都极富参考价值。
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是一群心理上有着共通点的人。他认为,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下聚集的一批人,比如景区的游客,商场的消费者,湖边散步的人群,这些都不算乌合之众。但如果突然发生了爆炸、火灾,这群人因为恐惧开始疯狂逃窜,这就构成了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那就算得是是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的心理有以下共通点:
第一,本能优先。 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使得他敢于发泄自己的本能欲望。一群人在散步,突然发生了爆炸,大家就会开始逃窜。面对危险,逃生就是一种本能。
破坏、同情也是本能,游行队伍中打砸抢烧的现象十分普遍,就是破坏的本能。
面对恐怖袭击或者地震后的赈灾行为,就是同情的本能
第二,互相传染。 群体成员之间,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极富传染性。当你看到别人跑了,你肯定也赶紧跑,这就是群体行动的传染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本来不及思考。除非是特工、特种兵等训练有素的人,才可能会抽出一些时间观察地形、人群,决定如何跑。
第三,易受暗示。 群体非常容易接受暗示,因为群体存在一个隐性的气场。有些人可能没有目睹爆炸发生,但看到大家都开始跑了,他就也觉得出大事了,这就是暗示。
第四:缺乏理性。 在勒庞眼中,群体推理能力低劣,智力很低,而且个人的智商容易被群体削弱,判断力也会跟着下降。一个高智商的人加入群体,最终也会被拉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个体加入群体,理性能力迅速下滑,这个过程到底怎么发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频率,基于某种恐惧、信念或者目标,加入一个群体后,个体的情绪频率就会同群体的情绪配对,有的人需要调高频率,有的人需要调低频率。
总之所有人需要调到同一频率,最后形成情绪共振,情绪共振下,个人会放弃自己的情绪思考,转而促使自己与群体保持步调一致。
乌合之众不都是与负面事件发生关联,面对落水的孩子,在场的人群纷纷进入一个救人的心智模式,平时比较冷漠人也会受到群体的感染变的很热心。
另外一些重症患者把自己的病情和境遇写成故事,发到网上可以赢得广大网友的问候、捐款,其实这些捐助者也是勒庞定义的乌合之众,
勒庞定义的乌合之众不是简单聚集的人群,而是具有共同感受、共同观念的一群人,这些人又不像军队士兵、企业员工那样经受过严格的训练,能够统一行动。
在群体中,单个的人可能智商很高,为人很理性,但一旦聚集起来,就变得智力低下,推理能力弱,易受暗示,冲动偏执,容易夸张化等。具有这样特征的一群人可能产生巨大的破坏,也可能创造伟大的成就。
很多历史上的大事件,都是由乌合之众参与的社会运动促成的,最典型的就是法国大革命,中国历史上的义和团运动和学生运动,这些庞大的乌合之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到底有哪些因素导致他们的出现?
勒庞认为,群众之所以能够加入运动、参加革命,愿意成为乌合之众一员,有三个直接因素和五个间接因素。还跟领袖的作用息息相关。
首先来看直接因素:
第一,运动爆发过程中流传的那些概念、词汇。它们本身定义模糊但极具煽动性。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自由、平等、博爱就是这样一些概念。某种程度上,这三个词汇都是一种套话,但却可以击中人心,让人很多普通民众加入了大革命。
概念看起来形象伟岸迷人,一定是模糊的,但是很有煽动性。
第二,集体行动过程中出现的幻觉。人是有幻觉的,具有虚构一些目标和场景的能力。而在人群中,人的幻觉会更容易出现。之所以一些看起来很理性的人也会加入运动,因为他们也会存在幻觉。置身于在山呼海啸的运动中,他们也觉得自己不可阻挡,觉得革命胜利就在前方。
第三,群体所具有的历史经验。群体经验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集体记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国王通过议会向第三等级加税不是第一次,而是很多次。而且,1789年的前一年春天,法国农民经历了严重的旱灾,到了夏天,又来了一场冰雹把庄稼给砸烂了,冬天的时候饥荒发生了,政府却没有能够及时救灾。这些当时法国人共同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很容易产生不满。
间接因素对乌合之众的形成也很关键。
第一、种族
因为勒庞就是一种典型的种族主义者,所以他认为种族是很根本的一点。勒庞认为,种族决定了一群人的气质。在他眼里法国人就是格外冲动,易受蛊惑的一个民族,而隔壁的英国人理性、沉稳不像法国人这样偏执。容易被暗示,同样进行改朝换代,英国人搞出了光荣革命,基本没有死人。法国人攻占了巴士底狱,还把皇帝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第二、传统因素
勒庞说,传统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所以,可以看出,勒庞和中国的鲁迅有点像,都坚信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是有各自特点、气质的。
鲁迅批判中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勒庞则批评法国社会传统太冒进、不够理性。
第三、时间
传统、政治制度还有教育,都必须要依靠时间的积累。同样的,群众内心世界的具体观念落地,也需要时间的加持。革命要爆发,情绪要积累,能量要储备,时间很重要。
第四、政治、社会制度
政治与社会制度对于人们加入革命队伍,当然有着一定的影响,甚至在论述中,勒庞也会突然羡慕英国人、美国人并顺便责备一下法国、西班牙等拉丁民族,勒庞认为同样都实行了民主制度,美国高度繁荣,而被西班牙殖民过的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却悲惨混乱。
第五、教育
在教育的作用上,勒庞也继续围绕着种族问题进行批判,他认为法国的教育其实是在把受过教育的人变成社会的敌人,所以可以看出在勒庞的眼中,种族是核心因素。其他因素都围绕种族发挥作用。
简单总结一下,在勒庞的分析中,一个人之所以加入一个群体,可以分为直接或间接两方面的原因。
直接原因是他目睹或听闻了事件的爆发,然后被一些说辞或概念给说服了,同时身处在运动浪潮中,他们相信我们这个群体是很有力量的,他和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记忆和经历,促使他加入了群体。
间接因素也不可或缺,只是他们在发挥作用的时候更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勒庞说,只要有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地让自己处在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所以,领袖在乌合之众的作用和他们对乌合之众的心理影响我们必须要单独来说说。
勒庞把领袖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时拥有坚强意志的人,也就是临时性、暂时性的领袖,比如球迷骚乱中的先锋或者是跳水救人的见义勇为之士,他们只是在做那件事的时候成为领袖。
另一类是拥有更持有意志力的领袖,他们长期占据主要位置,死后的影响可能超过生前。这类领袖我们可以通过媒介经常看到,比如革命领袖、开国元勋、传奇商人以及大思想家。
这两类领袖很好区别,不过在下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就是临时领袖,而他的后继者朱元璋则属于长期领袖。张无忌虽然功夫深不可测,但性格软弱,一直被周围人推着走,而朱元璋虽然武功平平,但性格坚定,拥有旁人难以比拟的意志。
领袖在成为领袖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手段呢?勒庞的答案就是三个词:断言、重复、传染。
第一、断言
领袖不要做任何论证,不要有任何推理,直接下判断。只有坚定地下判断,才能让群众相信。前面我们举了的爆炸的例子,其实不管有没有爆炸,或者是不是气球爆炸,在场临时的一个领袖要让大家相信,一定会坚定地呼喊“爆炸了!爆炸了!”这个人绝不会跟大家论证一下,到底如何鉴别恐怖袭击,多大规模才算爆炸,为什么现在的情形就是爆炸。
对于哪些长期占据领袖地位的人,他们的演讲发言则更为坚定,也只有坚定的语气,才能让台下的听众觉得正常、舒适。
勒庞说:“说理和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它们是和群体一起隆重上市的,只要一听到它们,人人都会肃然起敬。”那些套话听起来总是让人振奋人心、精神抖擞。
第二、重复
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领袖的话重复一万遍,那些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会产生幻觉。地震中呼喊的那个人,一定不会只喊一遍、三遍或五遍,而是无数遍。这种不断的重复,更容易造成人心的浮动。
拿破仑说:“极为重要的修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拿破仑是鼓动专家,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他对重复某个概念的重要性,了然于胸。
第三,传染
不管多么荒谬的断言,只要领袖坚定不移,不断重复,就能普遍扩散开来。回想一下2021年日本福岛地震导致核泄漏事件曝光后,大量东南沿海的普通居民开始抢盐,原因是有人散发“盐可以防辐射”的说法。2021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引起了全国抢口罩的风潮,有一段时间居然一罩难求。
在一个群体中恐惧会让人变的不管不顾,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如果群体内所有人都陷入恐慌,也就不存在智者了。
利用断言、重复和传染,领袖们可以获得一种巨大的威力,这种威力就是名望。说起来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有了名望的领袖继续断言、重复和传染,那么领袖的名望又会继续扩大,而且领袖的名望还会通过舆论、文学和艺术等等进行体现,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整个社会对这种领袖的崇拜非常类似于一种宗教精神。
总结一下,领袖分为短期性、临时性领袖和长期性、永久性领袖两类。前一类是在一个特别的场景涌现出来,一旦这个场景消失了,他们就会重新淹没在群众之中。另一类领袖则具备坚定的意志,能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要当上领袖,必需遵循六字真言“断言、重复、传染”,领袖必须做一个最终把南墙撞破的人才可以。成功可以给他带来更大的名望,这将有利于领袖影响力持久的存在。
读书笔记┃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现代心理学认为:类同于群体表现的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主要是以女性,野蛮的原始人,以及儿童为主。
群体的思维或行为与原始人非常相似。群体行为是不受大脑控制的,它们之中的每个人的协同一致的行为只不过是他所受到的刺激因素作用于脊椎神经的结果。所谓群体,不过是外界刺激因素的奴隶而已。
群体的情绪是极端情绪化。
当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研究结果。比如:
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这就是奴性。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那些容易兴奋的,半癫狂者,神经有毛病的以及一切处于疯子边缘的人中,尤其容易产生这种人物。他们强烈的信仰使他们的话具有极大的说服力。芸芸众生总是愿意听从意志坚强的人。
不管是任何一个种族,都普遍流露出一种女性化特质。
奥地利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之说,断言在每个男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弑父而代之的深层欲望。
群体性具有无意识的心理特性,会催生出英雄主义,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个体的话在,单独行动的时候并没有,整个群体那么,有英雄主义气概,也没有那种无惧无畏的精神,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它通常具有一定的毁灭性和破坏性,并且显得一点都不理智,而且是处于一种很盲目的状态。
群体之间的情绪可以互相传染,在这种情况下,群体中的个人一般都很难独立思考问题,就连感官也会变得迟钝,而且容易受到周围人的煽动与蛊惑。让自己变得毫无理智可言,没有分辨事实真相的能力。
凡是领袖,要么就是野心家,要么就是很极端。只有最极端的人才能成为领袖。或者说热爱偏激的群体造就了他们的领袖。群体善于形象性思维,而不擅长于逻辑思维。所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说家,必须要抓住,群众的形象性思维,以至于形成鼓动作用。
每个民族都拥有其独特的民族性格,现在,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个民族的精神成分中都携带着它命运的定律。比如说拉丁民族普遍具有的特征,就是感性冲动。而英国人相对来讲,民族性格,更加克制,理性,还有严谨。一个群体的特征是怎样的,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环境文化的影响。当然短时间内改变一个群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从一个旧的观念摒弃到一个新的观念是需要漫长的时间,以及足够大的轰动力才可以改变的。法国人民最初热衷于君主制度,对于民主自由,平等是一概不提的,一直到后来这种观念才被慢慢接受,深入人心。所以说要做好一个好的领导者,他必须要深入地了解群体的特征,以及善于利用。
当然,群体的存在并不是毫无道理可言的,英雄主义也就是从这里诞生,事实上,历史正是这样被创造的。
《乌合之众》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乌合之众》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乌合之众》读后感1实话实说看完之后不得不让我把我们的国家和这本书连接起来,我觉得这与中国近代的历史十分相似。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群众力量开始活跃。就像作者说的,群众是没有意识的,但也正是在这种无意识之中,隐含着力量强大的秘诀。当压迫一旦发生,群众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不堪其压迫而做出反抗。
世界上的某一个国家的成功与灭亡都不只是因为政治环境的改变,外敌的入侵等的原因。其内部的腐败,人们思想的改变都是其中的原因。新的观念虽然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而且表现为群龙无首的过渡状态,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状态,让群众们独自摸索,反而使其找到了让他们更舒服的生活状态。
还有对于作者在描写中呈现出来的当时西方社会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可以说这与中国古代也是有些不谋而合的。就像中国古代,人们总是把帝王的失败归结到‘红颜’之上,女人的貌美成了原罪,且不说古代社会,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也有此类事件,就比如女生被侵犯,可是有一些人会说是因为女生穿的少,不自爱的原因。但是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为什么要把错误归结到受害人的身上。这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别歧视还没有消失,说什么女生就不应该做什么女强人,不过是他们的大男子主义作祟和其思想的封闭。至于种族歧视,我认为当今的中国是不存在的,我就是很好,不想美国种族歧视太严重。
我认为这本书是及其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的。还有对于作者的思想和武断,我觉得作者作为当时那个社会的人还是受到了影响了。感觉他觉得的群体与我觉得的群体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群体并不头脑简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那么一群人的智慧就会是无限的,群众虽然大众化,但是群众中又有这其个人的思想。
《乌合之众》读后感2古斯塔夫勒庞,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最有影响的就是《乌合之众》。该书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此书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作者对群体进行了剖析和研究。作者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作者通过叙述的方式,就像平时与人讲话一般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运用生活中简单且容易理解的例子作为论据,简单却鞭辟入里。
古斯塔夫在书中说到: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民只会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了。
通过这本书,我认为群体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名词。它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人的心理活动。同一种心理活动做得人多了就形成了群体。群体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
古斯塔夫说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因为此书对人们理解群体行为发挥了巨大作用,推荐大家阅读。
《乌合之众》读后感3 读勒庞在一个世纪前写的这本《乌合之众》,就像是在读一本二十世纪的人类史。他以先知一般的洞见,察觉了群体——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的各种特点及影响,并预见到,群体在一个愈加明主的社会中必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但也因此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
勒庞该是个种族主义者。恕我可能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无知,但纵览全本书,“种族”这个词出现得最多次。勒庞认为:种族是决定人类行为最深层的因素。正是种族保留下来的“生理解剖学的”因素,决定了人类的无意识动机,而无意识动机又是群体行为的动因。所以,即使群体一律的无知、多变、冲动……但表现出来的方式又因种族而有所不同。
勒庞应该也是个精英主义者。在书中,他毫不掩饰对安德鲁撒克逊民族的崇拜,深为认同后者个人主义的民族特性。而他却多次地将法国大革命归结于本民族群体意识的主导,失望之情可见一斑。
看书时不时被他武断、不加推导的结论所烦,认为其要是放在当代,可能连出版的机会都没有,或是很快就销声匿迹。然而,这本书之所以面世百年之后,还能被人所关注,被许多社会学家尊为“研究社会心理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依本人拙见,还应归功其对于未来强大的预见能力。二十世纪世界的两次大战,不都是群体行为被诱导出、传染、放大后的结果吗?在看我们中国解放后的那场浩劫,不也是一场群体的狂欢吗?尽管勒庞的论证缺乏依据,但他仍能不无预见力地指出:“那些领袖们,杜撰一个模棱两可的词汇,描述一个伟大的图景,鼓动群体……而这些新东西不过是过去的专制换了张面孔……”正是群体最深层的无意识动机的稳定,人类一切看似美好的革命都像反复过去——看看半个世纪前的中国,和封建社会有什么区别?
就写这些吧,大多数感想还是要边看书边才能蹦出来的。最后勉励自己一句:保持自己的批判精神、怀疑精神,永远不要随波逐流。
《乌合之众》读后感4《乌合之众···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本书描写了群体心理、群体的观念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性,其中有意思的是分析了社会教育问题和群体领袖及其演讲。
一群具有什么样特性的人才能定义为群体,是首先要讨论的问题。他们也许是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或者属于某个阶层,亦或是有着共同的政治立场,什么样的一群人不是群体呢,一个广场上的人,一个国家的人,因为你没法用一个共同的心理特性去描述他们。
群体的特性是冲动的,可善良的也可以是邪恶的,他们对复杂的事情无法处理,哪怕他们是一群大学生,平时理性和富有知识,成为一个群体后,对复杂问题也是无法处理的,对群体的任务是越简单越好。
本书讨论的教育问题,放到现在同样是问题,一百多年了仍未解决。社会生产发展提高了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的目的和社会就业的不稳定,让年轻人群体的就业目标变成了公务岗位,又由于岗位的稀缺性,造成了大量的年轻人无法成为公务员,他们接受了公务员式的教育,却无法获得相应岗位。巨大的失落感,让年轻群体无所适从。前段时间看到消息,教育拨款倾向中职教育,好的中专学校录取分数接近本科,希望以后的孩子,能够从工科学校学到更专业技能,走出美好的未来。
本书讲解了如何成为一个领袖,群体领袖具有什么样的特质。群体领袖一定要有威望,他在群体的中演讲,凭借自己的威望就可以让群体安静,演讲稿也不需要有什么具体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他的演讲只需要断言,并把断言不停的重复,将自己的情绪传染给群体。这样的观点就会深入人心,哪怕你回家后发现他讲的就是一坨狗屎,但是身在群体之中你一定会对此深信不疑。
这本书我刚读完了第一遍,全凭印象写的读后感,其中偏见和误读望指正。
《乌合之众》读后感5我们在百度百科里可以搜到这么一段对于乌合之众的定义:“任何陷入群体的人,他们的道德水平比个人的道德水平低;他们的智力比个人的智力低;他们的他们的自我约束力,比个人的自我约束力低;他们缺乏自身的判断力,极易受到煽动和蛊惑。这样的群体叫做乌合之众。”
对勒庞的《乌合之众》早有耳闻,弗洛伊德称其为当之无愧的名著,其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指出当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其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但当其融入了集体之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集体所淹没。也许未阅此书的人会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可以在集体活动中保留自己的个性,但当你深读下去,会惊觉勒庞竟能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如此淋漓尽致,将人的心理、从个体到处于群体中的个人的转变血淋淋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会质疑自己,到了集体之中,我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个性,不随波逐流,成为“乌合之众”呢?
不可否认,我们可以在《乌合之众》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乌合之众》提出了四个观点,群体无意识,群体不关心事实,群体不接受理论,群体也有道德。人体的绝大多数选择,其实并不是理性来判断的,而是跟着感觉走,受到一些无意识因素的影响。当群体在一起时,这种无意识就会被放大。举个例子,当所有人都选择去较远的食堂吃饭时,赶时间的你,会选择去较近的食堂吃饭吗?也许你会说会,但是当大家做出相同的选择而你不同时,你内心就会劝说自己,不要不合群,从而忽略理性思想,而把感情放在上风。
我最大感触是,历史的车轮是由大众来推动和创造,但是这种前行并不一定存在实际意义,因为大众走的方向未必就是对的。该书的观点未必全是对的,但我们仍要对我们的天性提出质疑与反思,我能否不成为乌合之众,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是一条河,我们作为其中的浪花,总有人不想走河流走的路途,总想着跳出来蹦哒几下,不好意思,你势单力薄,所以结果是你要不随波逐流,要不走自己的道路,实现自我形态的转化。请各位务必相信主流并非是对的,要有自己的想法,愿一切从心出发,归来愿仍为少年。
《乌合之众》读后感6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是研究群体心理的开山之作,细致解读了大众心态,让读者得以对群体心理有进一步的认识,是值得多次阅读、思考的作品。
书中写到:集体中暗示的传染性会瞬间形成这个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因此群体便在毫无目的的状态下听从于所有外界的暗示,缺乏自己的主见与判断、没有批判精神。这样想来,历史上不论成功与否的农民起义、群众游行等革命群体的行为,也不一定是事先就有高瞻远瞩的计划的,也许他们是更倾向于本能的行为。按照作者的话来说,正因这些特征,群体容易成为愿意为别人浴血奋战的人。冲动与激愤状态也许会使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正如作者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总之,在作者的观点里,群体与野蛮人无异,而同时他也认为群体的力量与作用在社会中举足轻重。
作者在他那个时代所预言的:“我们即将进入的时代,无疑将会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如今的信息时代,也分布着各种群体。伴随网络发展而来的除了惊人的信息量与便捷,还有网络上的“键盘侠”,他们在网络上毫无顾忌谈笑风生,语出惊人,幽默的段子会博得网友一笑,但在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他们也是“伸张正义”的主力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吸引眼球本身没有毛病,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形成极端观点,就易形成群体性网络暴力事件,进而对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我想正是因为群体对社会的影响力与重要性,对群体的研究才成为不会过时的课题。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一个人不能没有独立的思想,更不能被他人的思想掌控,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但这也不代表个人要脱离群体,毕竟纯粹的个人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适应所处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但不是单纯成为一个被群体驱动的机器,而是要努力提升自己为一个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个体。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针对研究学术说的,但我想这种价值取向也同样适用于将自己与野蛮群体区分的个人追求,不要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乌合之众》读后感7《乌合之众》是一本心理学类读物,读起来有些生涩,通篇都是作者基于某些历史现象或者对民众有较大影响的历史名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这些看法总结起来就成了这本书–《乌合之众》。
行文结构先是部分提纲类的提要,随后基于这些提要,作者开始详细解说与阐述,这之间夹杂着部分例子。书中通过三个群体特征来统筹全书: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在作者眼中,群体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是因为这个社会是由数量众多的乌合之众所构建的,因此群体才会被需要,才会被重视。群体就像洪流,任何处在洪流中的个人,无论品性,才智如何,只要处在群体中都只能任由洪流裹挟,难以自主。作者只对群体思维与行为进行解剖如同医生通过手术将病人的病变的部分展示出来却没有治疗手段。
书中部分观点个人觉得有所偏颇,这些偏颇符合西方世界看待事物的价值观以及对一些体制或制度的潜在看法。作者作为西方人这个群体的一员,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所偏颇也能有理解。看完本书,内心想法与情绪都有些复杂。不可否认作者揭示的群体特征在当下的世界确实存在,甚至有时觉得自己就是其中一员。比如网络这个群体,就像是茶余饭后无所事事的闲人,聚在一起八卦。部分媒体为吸引眼球,不调查真相,只是顺势推波助澜,然后网络暴力,诬陷等等层出不穷。更有甚者网络公关都能成为一种职业,只要给钱就能颠倒黑白。网络之外,现实中的事实如何都抵不过网络上大众所认同的事实。
任何社会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任何现实都应该可以更好。这种正确与更好应该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结果。不能因为追求民主或者自由,然后多元发展。社会的正确发展是客观的,与标榜民主和自由无关,与个人意愿也无关,所以不应该被民主和自由所绑架。每个人所认同的民主与自由的边界不同,这可以求同存异,但对一件事的正确看法可以达成共识,这便是和而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每个人在方方面面都有差距,不能等量齐观。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归宿,各得其所,各安其命。这种安身立命追求的就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大家普遍追求的应该是这样一个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世界。
《乌合之众》读后感8是否能避免加入乌合之众的狂欢?
该书是作者勒庞最著名的经典作品,在大众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皆享有盛名,历经百年其地位依旧无可撼动。书中作者研究的对象是他所称之为的“异质群体”(由任意个体组成,不管他们的职业与智力),主要阐述了群体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体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它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之后,它所有的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当个人有意识的人格和才智消失殆尽时,其无意识特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情感和观念在暗示和传染作用下趋同发展,并倾向将暗示观念立即付诸行动;在作者勒庞看来,群体具有智力低下、不加推理、缺乏判断、易受暗示、轻信盲从、情感夸张、善于行动、道德或高或低等特点,一个人单是加入群体这个事实,就使他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好几级。勒庞这本著作在时间的检验下依然焕发光彩,书中涉及到的问题具有多样性和持久意义,能帮助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并保持敏锐的目光来审视当下的社会问题。
个人认为该书的精髓在于中篇——群体的观点与信仰,勒庞对于群体在观点与信仰这两个方面的解读非常到位与精准,有些观点在现今社会依旧适用,提供了看待某些问题的独到角度和成因解读;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对教育的分析和批判,否定教育就是背书和服从,丝毫不训练自己的判断力和主动性,这种教育引发更为严重的危险,它让接受教育的人强烈厌恶自己的生活状态,并极力想从中逃离。所以我们不应该成为知识的活体容器,这不会提高智力水平,人生成功的条件是判断、经验、干劲和性格,书本当中是绝对无法提供的。
然而书中还有一些观点使我不敢苟同,作者列举的事实依据过于偶然,得出的结论又过于绝对,可能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致使一些观点趋向偏激和片面。总体来说,该书在心理学领域的影响还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作者有些观念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瑕不掩瑜,该书值得反复阅读,需慢慢地把它读透,拒绝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乌合之众》读后感9《乌合之众》这本书是我学习社会心理学接触的第一本心理学著作,看完之后我对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有了近乎两极化的印象,一方面我被他对群体行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群体心理细腻的刻画所折服,另一方面我却也对他过分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强烈的种族歧视而感到不可理喻。《乌合之众》是一部美丽与丑恶共存的作品,接下来我将根据我的理解对这部作品做一些解读。
1、群体心理的确存在
我们总认为自己能够随时保持自我,所以一直忽视了群体心理学的存在,但实际上群体心理学不光存在而且对我们的生活还有着巨大的影响。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出:当个人融入一个集体后,他的行为轨迹和思维方式将趋向于群体共性,人们开始放弃了自我思考而是开始听从一些指令,接受一些的暗示,容易被煽动,行为上也开始表现得顺从群体意志。
2、群体心理的产生原因
一旦个体混迹于群体当中,在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后,他们对事物批判的标准便变成了一些简单的外在标尺,例如身处群体的人们总是觉得自己所在的阵营人越多其在伦理道德上占的优势就越大。勒庞在书中提到这种错觉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与更多的同伴呆在一起既是对他人判断的一种依赖,也是即使自己犯错但因为人多逃避处罚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心态在作祟。
3、群体心理的愚蠢
历史上最能反映群体心理愚蠢的案例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发生的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希特勒在当上德国总理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宣扬热尔曼民族的高贵以及犹太民族的低劣,并将德国一战的失利也归咎于犹太人,将犹太人塑造成了一幅魔鬼的形象。按常理而论,他的这些言论是如此的低俗和幼稚,一个成年人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这番言论背后其实是想要掠夺犹太人手中的财富,可就是号称严谨的德国人却对犹太低劣论狂热地追捧,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死在种族清除中的犹太人达600余万,这个就是群体的愚昧。
对于书中所提到的不同民族在群体心理中的不同反应我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但在道德上对于这种种族歧视我不能苟同。整本书读下来我对“人多力量大”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但在了解了群体劣根性的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合作在我们生活中的可贵。
《乌合之众》读后感10经典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其永远不会过时。为什么博学鸿儒在群体中却只会鹦鹉学舌,为什么谦谦君子在群体的支持下会变的得粗野不堪,肆无忌惮?为什么打动群体的观念总是经不起严密的推理?这是我翻开这本书看到的一段话,一连串的发问,让人不觉深思,不由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它是不了解的,光看字面,它指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只是介绍一开始就定性为道德败坏,无底线的一群人。实际上它是指聚合在一起丧失自我个性,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研究在一个大时代下整个社会群体。
书中介绍写到“群体等同于无意识集体。因为无意识,所以力量强大。” 这种“无意识”是指群体的冲动和急躁、缺乏理性、低劣的推理能力、少有深思熟虑而混沌懵懂。在群众聚集、情感亢奋的特定事件中,个人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弱化甚至泯灭,会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即使平时独处冷静清醒的佼佼者,一旦汇入群体,个人都会被感性所支配,被群体所裹挟,意识趋于群众的平均水平。所以群体具有冲动、盲目、易变、急躁、容易受鼓动、以及凌驾一切的道德观等特性。
网上经常发生的道德绑架事件,一旦发生什么事,网友站在道德制高点,集体性毫无理性的批判别人。例如给老人让座,老人认为:“我是老人,你就必须给我让座。”毫无疑问,这是个人理性的做法,但是在群体意识中,他们天然的认为,你有坐就应该让。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一个群体中生活,必定受群体集体意识的支配。尤其是现今这个社会,尤其强调团队合作,再也没有了以前孤胆英雄式的个人主义。让我们感受到群体的力量越来越大。而这决定了我们必须了解群体,了解群体心理状态。让我们在盲目的之中带点理性,迷信的时候产生怀疑。
《乌合之众》读后感11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对于马克思关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句话是比较相信的。也许我这种相信恰恰是如乌合之众中所说的那种身处于无知的群众中的一种无理性的被绑架的相信。因为从历史的大趋势来讲,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确实是在向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这不正好说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么?
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历史上几乎看不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确的利己性倾向。群体可以在某一个时段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时又可能因为一些根本无法确定的谣言立刻将这个政府踢下台去。而在历史上起着决定性的把握历史方向的关键因素并非群众的意见,而是那些能够引导群众力量的个人或至少一小群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本身也并不清醒,他们可能耽于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条或宗教信仰之中。但关键的是,需要这么一个核心似的英雄将这一切的信条、理念、信仰化为一种不可量化的情绪,才能使之最终被群体所接受。
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这种精神统一性的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后果,如教条主义、偏执、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用他的话说:"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
由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群体并不认为真理,尤其是"社会真理",是只能"在讨论中成长"的,它总是倾向于把十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观念。在群情激奋的气氛中的个人,又会清楚地感到自己人多势众,因此,他们总是倾向于给自己的理想和偏执赋予十分专横的性质。"个人可以接受矛盾,进行讨论,群体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在公众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
《乌合之众》读后感12《乌合之众》是在北疆之行返程的火车上读完的。当时处于那样一个嘈杂的群体的环境中读这本书感触多少有一点,总是会自觉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内容与当时身边的群体进行一一比照,发现真正做研究的人,真正在写书的人不会哗众取宠地,矫揉造作地出版一本又一本的书博人眼球,而是会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所得娓娓道来,让读书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其实读书并不是说你一定要认可该书作者的观点,而是通过阅读,你能在书中了解到这个世界上有人的想法是和你一样,但也有人的想法跟你是截然相反,甚至会让你觉得匪夷所思。《乌合之众》恰恰就是这样一本书。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人类其实是渺小的,但又是强大的,尤其是成为一个集体之时。很多人是关注到了人类的强大,因为科技的进步,确实让人类创造了不少奇迹,所以在为数不少的人眼中,人在整个系统中其实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认为人类是精英。《乌合之众》却并不这么认为,其实从作品的题目中也能见端倪,在古斯塔夫·勒庞的笔下,所谓的群体即使是天才们组合而成的群体,也是乌合之众。这样的一个观点在当时是颇为震撼我的,在阅读之时一个劲地去寻找勒庞的依据。勒庞比较多地运用了法国大革命中所发生的事件来做佐证,当然也适当借鉴了其他大家的观点与论据,环环相扣说服了我。
确实,群体并不是说部分与部分整合,力量大于每个部分,有的时候群体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创建一个新中国就是很好的说明,但群体有的时候也是凶手,正如《安妮日记》所言——世界二战的爆发难道当时的德国民众就没有责任了吗?虽然他们有被蛊惑。其实不管是英雄还是凶手,群体的特点决定了它行事的方式,所谓的理智在那个时候是不存在的。
仓促读完了《乌合之众》,受到了比较大的震撼。脑海中存在的所谓感想其实也是碎片化的,所谓的读后感也是随手而就,找机会再读《乌合之众》,毕竟我也是群体的一员,需要更多地了解到自身的特点。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