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的,青山白发读后感300字在北莺公路上,刚进入山路的时候,发现道路左边窜出来一丛丛苇芒,右边也窜出了一丛丛苇芒,然后车子转进了迂回的山...
林清玄散文的 青山白发读后感300字
我忍不住下车,站在那整山的白芒花前。青色山脉是山的背景,那时的苇芒像是水墨画的留白,这留白的空间虽未多作着墨,却充满了联想,仿佛它给山的天地间多留了空间,我们可以顺着芒花的步迹往更远的天地走去。我站在苇芒花的中间,虽不能见到山的背面,也看不到那弯折的路之尽头,但我知道,顺着这飘动的白色寻去,山的背面是苇芒,路的尽头也是苇芒。
北莺公路是我常旅行的一条路,就在两星期前我曾路过这里,那时苇芒还只是山中的野草,芜杂地蔓生两旁,我们完全不能感知它的美。仅仅两星期的时间,蔓生的野草吐出了心头的白,染满了山坡,顺势下望,可以看到大汉溪的两旁,那些没有耕种的田地,已经完全被白色占据了。好像这些白色的芒花不是慢慢开起,而是在一夜之间怒放。
在乡间,苇芒是最低贱的植物,因此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悍,一到秋天,它就成为山野中最美的景色了。有一年我在花盆里随意栽植一株苇芒,本来静静躺在花园一角,到秋末时它突然抽拔开花,使那些黄的红的花全成了烘托它的背景。那令我们感觉,苇芒代表了自然的时序,它一生的精华就在秋天。有一次,我路过村落去探望郊区的朋友,在路旁拔了几株苇芒的长花送给朋友,他收到苇芒花时不禁感叹:“竟然已是秋天了!”——苇芒给人季节的感受,胜过了春天的玫瑰。
站在满山的芒花里,我想起一位特立独行的和尚云门文偃。云门是禅宗里追求心灵自由的代表,有一次,一位和尚问他:
“什么是佛法的大意?”
“春来草自青!”他说。
又有和尚问他:
“什么是成佛的方法?”
“东山水上行!”他说。
在云门的眼中,佛法的大意与成佛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自然,一种万物变化与成长的基本道理;透过这种自然的过程,我们既可以说,佛法大意是“春来草自青”,当然也可以说是“秋来苇自白”,它是自然心,也是平常心。
云门和尚的祖师爷德山宣鉴,自以为天下学问唯我知焉,他从四川一直向湖南走去,要向南方的禅师们挑战,好不容易到了澧阳崇信大师弘法的道场龙潭,不免心浮气傲地大叫:“久闻龙潭大名,没想到潭也没有、龙也没有!”但一看到龙潭风景优美,就住了下来。
有一天月黑风高,德山坐在寺前沉思佛法精义,忽然从黑暗中走出一个人影,正是崇信大师,对他说:“夜深了,何不回到温暖的房里休息?”德山说:“回去的路太黑了!”崇信爱怜地说:“我去给你点一盏灯,一盏光明之灯。”
不一会儿,崇信从寺中点来一盏灯,虽是一盏小灯,也足以照亮了通往龙潭寺的小路,他交给德山说:“拿去吧!这是光明的灯。”德山正伸手要接,崇信突然一口气吹熄了灯,一言不发,德山羞愧交加,猛然悟道,长跪不起。
德山所悟的道正是心灵之灯,是自然的生发,而不是外力的点燃,这种力量原本不限于灯,也就像秋天里满山的芒花,它不必言语,就让人体会了天地,全是在时间的推演下自然生变——青山犹有白发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呢?因为面对自然的浩浩渺渺,人的心念实在是无比细小,而且时刻变化,让我们无法知解人生与自然的本意。这本意正是“春来草自青,秋来苇自白”,是一种宇宙时空的推演。
我读过一本《醉古堂剑扫》中有这样几句:“今世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人人解醒。”乃是因为人不能取寓自然,所以不能得人间的清凉。虽说不少智慧之士想要突破这种自然演变的藩篱,像明朝才子于孔兼在《菜根谭题词》里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想要找到一条补天通天的道路,可是,我们的心再飘逸,我们的道再高远,恐怕都无法让苇芒在春日里开花吧!
人们对自然、宇宙、时空的无奈,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豪放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一诗中曾有一段淋漓的描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真真写出了淡淡的感慨。人能与月同行,而月却曾古今辉映,人在月中仅是流水一般情境。同样的,人能在苇草白头之时感慨不已,可是年年苇草白头,而人事已非!
少年时代读《孔雀东南飞》,有几句至今仍不能忘:“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刘兰芝对丈夫表示永志不渝的誓词,竟把芦苇蒲草比作永远的磐石,令人记忆鲜明,最后仍不免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殉情以殁;刘兰芝魂灵已远,不能知道她心中的苇草,仍在南方的山头开放。
想到苇草种种,突然浮起苏东坡的名句“青山一发是中原”,那青山远望只是一发,而在秋天的青山里,那情牵动心的一发却已在无意之中白了发梢,即使是中原,此刻也是白发满山了吧!
我离开那座开满芒花的丘陵,驱车往乡间走去,脑中全是在风中飘摇的芒花,竟使我微微颤抖起来,有一种越过山头的冲动,虽然心里明明知道山头可攀,而青山白发影像烙在心头,却是遥遥难越了。
摘自林清玄《白雪少年》
林清玄经典语录感悟
每次改变,总会迎来良多不解的眼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本人用一颗柔软的心容纳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气。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林清玄经典语录感悟,希望你喜欢。
林清玄经典语录感悟11、所有的束缚是自己造出来的,只有自求解脱才是惟一的道路。
2、第一流的人物看白云虽是至美,却不想拥有,只想心领神会。今生今世,情如白云过隙,物则是梦幻泡影。
3、既生而为人,就要承担,安然接受人生可能发生的一切。
4、所有的比较都是一种执着。
5、在我们不可把捉的尘世的运命中,我们不要管无情的背弃,我们不要管苦痛的创痕,只有维持一瓣香,在长夜的孤灯下,可以从陋室里的胸中散发出来,也就够了。
6、许久以来,我一直在找一个理由来说明我为什么爱你,可是我找不到,因为我不能把对你的爱只限定于一个理由。
7、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
8、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
9、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
10、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地活在今天这一刻。
11、每次转变,总会迎来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12、生命是那样美好,建议大家多做深呼吸,体会空气的清新,体味事物的美好。我喝水时总会想这也许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水,时时要保持一种爱,学会欣赏美,惟有爱和美才是心灵的故乡。
13、对顺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让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14、这么多年来,我同情那些最顽劣、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不容的人,我时常记得老师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15、当我知道每一个我,每一个自己都是稍纵即逝,下一个自己是全新的。——这想法使我充满了启示,总使我有更深沉的感激、更非凡的勇气,去建造未来的自己。改变是可能的!开悟是可能的!从此时此地,走向康庄大道是可能的!
16、我们原也会像路人一般擦身而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条大街竟被他孤单落寞的影子紧紧塞满,容不得我们擦身。
17、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
18、生活里的很多记忆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像乘着一批不停向前奔跑的驿马,每次回头,过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而去的小小的旅店,所有的欢乐与悲痛,所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些旅店里,到当天傍晚我们就要投宿另一个旅店了。
19、最好的对饮是什么都不说。
20、万事万物就看你的心怎么想,事情的好坏无所谓,心想的好坏才可以使一个人有喜怒哀乐!想要快乐人生,心就先快乐!
21、总有无价的东西,在我们没有到过永远不会去不会遇到的人那里,这是创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写作的理由。或许,一辈子也到不了;或许,一生也遇不到;但因为我们见过彩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将会看见更美的彩虹。当然,在追寻彩虹的日子,我们也不会忘记每天面包出炉的时间。
22、人的心灵是最脆弱的,可惜这种脆弱最不容易被看见。
23、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
24、举世都在追求成功的时候,我们虽不必追求失败,对成功却要有最好的心理准备,就好像在为天的时节准备冬衣一样。
25、没有人能束缚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26、你有想过到办公室的顶楼看一夜的星星吗?
27、因缘固然能使我们相遇,也能使我们离散,只要我们足够明净,相遇时就能听见互相心海的消息,即使是离散了,海潮仍然涌动,偶尔也会记起,海面上的深夜,曾有过水母美丽的磷光,点缀着黑暗。在时间上,在广袤里,在黑暗中,在忧伤深处,在冷漠之际,我们若能时而真挚地对望一眼,知道石心里还有温暖的质地,也就够了。
28、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29、人生大势成久必败,败久必成,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
30、我们生命面对的苦恼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自己的延伸,应透过烦恼来认识自我。
31、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32、害怕失去才是痛苦的根源。
33、记忆是不可靠的,遗忘也可能是美好的。文学家与科学家不同,文学家不去寻找增加记忆的魔药,而让记忆自然的留下,记在文字上,或刻在心版上,随时准备着偶然的相遇。与十年前的美相遇了,就有两次的美;与二十年前的善相遇了,就有加倍的善。
34、关键是觉悟,人生的快乐痛苦都是觉悟。
35、因缘的散灭不一定会令人落泪,但对因缘的不舍、执着、贪爱,却必然会使人泪下如海。无常是时空的必然进程,它迫使我们失去年轻的、珍贵的、戴着光环的岁月,那是可感叹遗憾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可是,如果无常是因为人的疏忽,而留下惨痛的教训,则是可痛恨和厌憎的。
36、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
37、我们只有一条命,要卖给识货的人。
38、让世界的吵闹去喧嚣它们自己吧!让湖光山色去清秀它们自己吧!让人群从远处走来或者自身边擦过吧!我只要用四个手掌,围成一个小小的谷,纯粹只有我们自己的风雨暗中,我们的世界里唱着一首暖暖的歌。
39、一个人对于苦乐的看法并不是一定,也不是永久的。许多当年深以为苦的事,现在想起来却充满了快乐
40、我们建造了玻璃与水银的围墙,心窗心镜反而失落了。
41、青春像鸟,应该努力往远处飞翔。爱情纵使贵如黄金,在鸟的翅膀绑着黄金,也会使最善飞翔的鸟为之坠落。
42、每个人都有伤心的地方,但是每个人的伤心都不一样。
43、我,宁与微笑的自己做搭档,也不与烦恼的自己同住。我,要不断地与太阳赛跑,不断地穿过泥泞的路,看着远处的光明。
44、虽然儿女像风筝远扬了,父母的心总还是绑在线上。充满爱的脸是文字难以形容的。爱,只能体会,不能描绘。
45、凡是心灵具足的人,都是善于沉默的。
46、在浩淼的宇宙的宇宙里,无边的虚空中,最大最有力量,或者最小最卑下的,就是你自己的心,没人可以让你更庄严,也没有人可以使你更卑陋,除了你的心。
47、我突然强烈地思念故乡,想起故乡的木棉和椰子那落地生根的力量,想起堂哥犹新的墓园,以及前面那两株栽种不久还显得娇嫩的椰子树。“落地生根”不只长在堤防上,而是成为纪念故乡的一种鲜明植物。
48、对于一个不相干的,不了解的事情,所有的言说都是自心的显现与投射。为别人心理的投射而生气,不是太不值得了吗?
林清玄经典语录感悟21、自在的翱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禀赋,不论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2、“把烦恼写在沙滩上”,这是禅者的最主要要害,就是“放下”,
3、把全身心倾泻于迎面而来的每一刻,终有一天会发明,不仅东风会吹抚树叶,一片树叶也会动摇春风,带来全体的出天,春风与树叶是同时存在的。
4、海水一冲就流走了,缘起性空才是所有的实相,能看到这一层,放下就不什么难了。
5、好的围棋要缓缓地下,好的生涯过程要细细咀嚼,不要焦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能感触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领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在水旁,能观赏象牙球的人不必定要手握象牙球,只有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了。
6、举世都在追求成功的时候,我们虽不用寻求失败,对胜利却要有最好的心理预备,就似乎在为天的季节筹备冬衣一样。
7、没有人能约束咱们,除了我们自己。
8、每次改变,总会迎来良多不解的眼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本人用一颗柔软的心容纳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气。
9、每个人都有伤心的处所,然而每个人的伤心都不一样。
10、动机的生住异灭,不正是像梦一样,忽远又忽近吗?
11、人生大势成久必败,败久必成,长短成败转头空,多少度夕阳红。
12、思维和发明的才能,也就失去自由跟天空的心了。
13、我们不敢靠众生太近,不是我们不慈善,而是怕不能累赘对众生的蜜意!
14、我们的懊恼是来自执著,其实执著像是写在沙上的字,
15、我们看到人生的爱分离,知道那是生命必定的终局,只有暗暗的伤心……
16、我一直坚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能够任思惟和创造力无边的飞行,许多人受到。
17、我应当感谢的,却在说不出感谢确当时,一条河悄悄地流入我的血液,成为我的性命我的历史我不朽的信奉,歌在河里诗在河里盼望也在河里。我晓得再也用不着感激了,我的生命正忠诚地回答这个感谢,从许很多多的变易中已经走到了不变的世界,我要停泊,而后用桨编织一个蓝蓝的`天气,以及残暴的星光。
18、无常与因缘的景象,不正是像谜个别,总是看不清吗?
19、领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惋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20、愿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翔的壮志,或因为腾飞的湖泊太小,长此以往,失去。
21、自心的不可言说、不堪设想,不恰是像云,捉摸不定吗?
林清玄经典语录感悟31、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2、身如流水,日夜不停的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
3、在落花的根部在流水的源头,有一个有生机的清明的地方,只要我们寻根溯源,就能在那里歇息了。
4、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在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唯一的道路。而要走入那清净之境,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
5、爱的开始是一个眼神,爱的最后是无限的苍穹。
6、在生死轮转的海岸,我们惜别,但不能不别,这是人生最大的困局,然而生命就是时间,两者都不能逆转,与其跌跤而怨恨石头,还不如从今天走路就看脚下,与其被昨日无可挽回的爱别离所折磨,还不如回到现在。
7、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
8、一尘不染不是不再有尘埃,而是尘埃让它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
9、天下人心,如流水中有草木,各自流行,不相顾望。前者不顾后,后者不顾前,草木流行,各自如故。人心亦如是,一念来,一念去,亦如草木前后不相顾望。
10、我们不敢靠众生太近,不是我们不慈悲,而是怕不能负担对众生的深情!
11、因缘的散灭不一定会令人落泪,但对于因缘的不舍执著贪爱,却必然会使人泪下如海。
12、人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放一个门框,那里便是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拐个弯去寻找生命的出口。
13、禅者的最重要关键,就是“放下”,我们的烦恼是来自执著,其实执著像是写在沙上的字,海水一冲就流走了,缘起性空才是一切的实相,能看到这一层,放下就没有什么难了。
14、如果我们企图要停驻在过去的快乐,那真是自寻烦恼,而我们不时从记忆中想起苦难,反而使苦难加倍。生命历程中的快乐或痛苦,欢欣和悲叹只是写在水上的字,一定会在阳光里流走。
15、是生命,就会活动,一活动就有流转有生灭,有荣枯有盛衰,仿佛走动的马灯,在灯影迷离之中,我们体验着得与失的无常,变动与打击的苦痛。
16、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念念不住,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17、在雪中清醒的孤独,总比在人群中热闹的寂寞与迷惑要好些。
18、爱别离虽然无常,却也使我们体会到自然之心,知道无常有它的美丽。
19、有时候在月明星稀的夜里,我也会不知不觉的吟颂起白光的《今夕何夕》,这时候我就会想,我们不要畏怯生命的感怀生命是忧伤,乃至生命里忘不了的悲情,那就像晴空里有云,早晨有飞舞的晨曦,黄昏有辉煌的晚霞,都不能改变太空蔚蓝是本色,有时反而增加了蓝天的绚丽。
20、最大的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使我们能凭借情温暖,走出或泠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
林清玄的哲理散文
初中摘抄美文用的,要文章,不要书籍!!可以稍微长一点,张晓风,毕淑敏,史铁生的也可以。谢谢我在院子里,观察一只蛹,如何变成蝴蝶。
那只蛹咬破了壳,全身湿软地从壳中钻了出来,它的翅膀卷曲皱缩成一团,它站在
枝桠上休息晒太阳,好像钻出壳已经用了很大的力气。
它慢慢地、慢慢地,伸直翅膀,飞了起来。
它在空中盘桓了一下子,很快地找寻到一朵花,它停在花上,专注、忘情地吸着花
蜜。
我感到非常吃惊,这只蝴蝶从来没有被教育怎么飞翔,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吸花
蜜,没有爸爸妈妈教过它,这些都是它的第一次,它的第一次就做得多么精确而完美呀!
我想到,这只蝴蝶将来还会交配、繁衍、产卵、死亡,这些也都不必经由学习和教
育。
然后,它繁衍的子孙,一代一代,也不必教育和学习,就会飞翔和采花了。
一只蝴蝶是依赖什么来安排它的一生呢?未经教育与学习,它又是如何来完成像飞
翔或采蜜如此复杂的事呢?
这个世界不是有很多未经教育与学习就完美展现的事吗?鸟的筑巢、蜘蛛的结网多
么完美!孔雀想谈恋爱时,就开屏跳舞!云雀有了爱意,就放怀唱歌;天鹅和娃鱼历经
千里也不迷路;印度豹与鸵鸟天生就是赛跑高手。
这些都使我相信轮回是真实的。
一只蝴蝶乃是带着前世的种子投生到这个世界,在它的种子里,有一个不可动摇的
信念:
“我将飞翔!我将采蜜!我将繁衍子孙!”
在那只美丽的蝴蝶身上,我看到空间的无限与时间的流动,深深地感动了。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补充:
圆通寺与冰淇淋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
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
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之声,我看着孩子的左
右脸颊浮起十个鲜红的指印。
“你没看见妈妈在拜佛吗?你这个死囡仔哺,要吃冰淇淋不诲等一下吗?不吃会死
吗?气死我!气死我!”那妈妈涨红着脸,几乎发抖地说。
原来是圆通寺外有小贩卖冰淇淋,看来只有七八岁的小孩挡不住诱惑,来向正在拜
佛的母亲要零用钱。
拜佛的母亲的反应大出我的意料之外,但被打的孩子的反应更令我吃惊,他双手抚
脸、咬牙、瞪着怨恨的眼睛以忍住泪水,愤愤地说:“你先让我吃冰淇淋,等一下再拜
佛也不会死!”
说完,孩子一转身冲出大殿,发抖的母亲发狂了,顺手抄起放在墙边的木板,追了
出去。
我跟出去,看到一对母子顺着石阶追逐,竟追了数百公尺,最后消失在山下。
这时,我才听见石阶下卖冰淇淋小贩的叭不——喇叭声。
我已无心拜佛,坐在庭中的大石头上思维,如果我正在拜佛,我的孩子来向我要冰
淇淋,我会有什么反应,我想我会停止拜佛,去买冰给他吃,再回来拜佛;或者就陪他
吃个冰淇淋也未可知,吃了冰淇淋,拜佛的心可能会更清凉。
佛是永远在的,稍停一下并不会怎样。
佛是到处在的,体贴众生的需要,正是在拜佛。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尊贵的佛性,孩子与佛无二,为什么母亲不能体会呢?
正想着的时候,那气喘嘘嘘的母亲返来了,我担心地问:“追到了吗?”
她说:“无呀!这块死固仔,跑比飞卡紧,看在佛祖面上,饶他一命,我是拿这个
板子回来还给庙里的。”
然后我看她把板子放回原处,在大殿前穿鞋子——她刚刚急怒攻心,连鞋子也没穿
就跑了。
我顺着圆通寺的石阶下山,看着这秋天清明的风景,想到佛是永远在的,佛是处处
在的,在每一片叶、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甚至在吃冰淇淋清凉的心里。
但是,拜着佛的人中,几人能知呢?
梦醒时分
林清玄
证严法师曾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每天清晨都出去扫地,打扫别人家的门口,因此每个人看都他都非常喜欢。
有一天,几位年轻人问他说:"老伯,你今年几岁了?"
他说:"我四岁。"
那些年轻人以为他脑筋不正常,再问他一次,他还是说四岁,年轻人只好问他说:"你今年是七十四岁?还是八十四岁?"
那位老人回答说:"论年岁,我是七十四岁,但论真正的做人,我只有四岁"
年轻人问他:"这是怎么说呢?"
他说:"我七十岁以前迷迷糊糊过人生,不识道理,只是众生之一;但自我听了道理之后,迄今四年,我才懂得为人群服务,才深深感觉到自己是在真正的做人,所以说我只有四岁而已。"
法师最后下了结论:"能体会佛的道理,才是真正出生的日子。"
学习佛法的人喜欢讲"开悟",把开悟当成深远不可捕捉的情境,但是,如果把开悟摆在那么高深的境地,绝大部分人穷其一生也难有开悟的经验。
证严法师的故事给我们从一个新的观点来看开悟,落实到生活上,开悟的最初步就是"觉非",觉察到过去行为、语言、思想的错误加以修正,就是开悟的基础,所以说,"修行"的最初步是"修正自己的行为"。
这时候,人有一个清明的心,来做自己身口意的主宰,有如从梦中醒来一样。
一个人在梦中所经历的,不管是多么真实,都是处在虚妄与迷惘的状态,在梦中完全失去主宰自我的意识,只是随境流转,不能自己。因此,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当人不断的"觉非",不断的"修正行为",慢慢的就走向正法,走向究竟开悟之路。
这个世界也有人的梦是不醒的!不知道从哪里来,迷迷糊糊投生到这个世界,熙熙攘攘的过了一生,最后,糊里糊涂的离开这个世界,投入另一个不可知的迷梦之中。
开悟,即是"醒转",是把迷梦反转,觉悟真理的实相,进而证见真理,断除烦恼的扰乱,圆具封锁量妙德,身心自在。
只要一个人"开佛知见"的那一刹那,他就算从漫漫长夜醒来了,仿佛在沉睡中突然听到闹钟的声音,站起来做一天的工作,明明白白做自己的主人。
悟了以后的人还是要好好的生活与工作,就像醒来的人要生活与工作一样。不同的是,悟了的人,有一个更开阔的心胸,有更明晰的智慧之眼,以及更广大的慈爱,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这个世界。
我很喜欢佛经里对菩萨的另一个称呼"开士",开有明与达的意思,不仅慈悲智慧大开,还能指开正道来引导众生。凡夫在时空的轮转中突然张开心眼,就成了"开士",这样一想就忍不住自问:每天梦醒时分张开眼睛的一刹那,我的心眼是不是也随着张开呢?
究竟的证悟虽然很渺茫,可是从"觉非"而言,悟出自己的人生大道也并不远,每次想到七十四岁的老人自认为真正活了四岁,我就会自问:我今年几岁了?
补充:
失恋之必要
日期:2005-7-6 22:15:22 作者:林清玄
为了爱
失恋是必要的
为了光明
黑暗是必要的
这些年来,我时常思考到爱与恨的问题,因此收到你的来信感到特别心惊,你说到连续谈了三场恋爱,被三个不同的男人抛弃,感受到每一次谈恋爱的感觉愈来愈淡薄,每一次被抛弃则愈来愈恨。
第一次失恋,你的感受是:真恨!真想报复他!
第二次,你更进一步谈到:我一定要想办法报复!
第三次的时候,你的心喷出这样的火焰:我要杀死他!
读了你的信,使我在夜暗的庭院中再三徘徊,抬头看着远天的星星,月光如洗,呀!这世界原是这样的美好,为什么人的心中要充满恨意呢?由于怀恨,我们的心眼昏眠,就看不见世间一切的好,自然也看不到自己在这里面的角色了。
我们时常谈到爱恨,但很少人去深思爱恨的问题,我现在用佛经的观点来看看爱恨,在南传的法句经里,把爱分成四个转变,也就是四个层次:
亲爱――对他人的友情。
欲乐――对某一特定对象的爱情。
爱欲――建立于性关系的情爱。
渴爱――因过分执著以至于痴病的爱情。
这四个层次逐渐加深,也就逐渐产生了苦恼,因此经上说了一首偈: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苦恼生出恐惧,恐惧生出悲哀,悲哀再转为嗔恨,其实如果往前追溯,爱与恨是同一根源,好像手心与手背一样,所以佛陀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憎;僧能生僧,亦能生爱。”
什么是恨呢?经典里把忿恨连在一起,说它们是五种障道的力量,也是十种小随烦恼的两种:忿,恨之意,对有情、非情产生愤怒之心。恨,于忿所缘之事,数数寻思,结怨不舍。五种障道之力是欺、怠、嗔、恨、怨,欺能障信,怠能障进,嗔能障念,恨能障定,怨能障慧。
那么,像忿、恨、恼、嫉、害则是以嗔为体,嗔与贪、痴合称为“三毒”,贪与痴加起来产生嗔,所以嗔是心的最大障碍,在《大智度论》里说:“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爱欲与嗔恨的本质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一是爱虽然会转为恨,却不一定会转为恨,也可以说,失恋会使一些人意志消沉、忿恨难平,却也能使另外一些人更懂得去爱,开发更广大的胸怀,不幸的,你是属于前者。二是爱恨虽能束缚我们,它只是心的感受,犹如波浪之于大海,其中并没有实体,是缘起缘灭罢了,可叹的是,大部分人不能随缘,反而缘起即住,爱的时候陷溺在爱里,恨的时候沉沦于恨中。
一般人在爱恨的时候很少有检验的精神,很少反观这情绪的变化,因此就难以革新与创发。久而久之,爱恨逐成为一种模式。
“由爱生恨”是最固定的模式,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了这种模式,我们在电视、小说、电影里学习到这种模式,在亲戚朋友身上感染这种模式,反映到真实生活里,我们在爱情失败时,随之而起的便是恨,没有一个例外,我把这种叫做“模式反应”,那有点像蚊子从我们眼前飞过,它不一定会伤害我们,但我们会下意识地举手去扑杀它一样。
如果不是“模式反应”,为什么千百万人失去爱的时候都反射出恨呢?那是不是人性的真实呢?我有一个朋友说过,欧洲人与美国人失恋,所带来的恨意就比中国人或日本人淡薄得多,大部分西方人在失恋中、离婚之后都能与从前的伴侣做朋友,那是他们的模式反应没有像我们一样。
为什么我要和大部分人一样,失恋就憎恨呢?可不可以做一个卓然的人,失恋也不恨呢?
失恋的恨,那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失恋是坏事,二是我们沉沦于过去的觉受。
我曾经在笔记上写了两句话:“为了爱,失恋是必要的;为了光明,黑暗是必要的。”
那就好像,如果我们不饥饿,就无法真正享受食物;如果我们不生病,就不知道健康的可贵;如果我们不年老,青春对我们就没有意义;如果我们要种莲花,没有烂泥巴是不行的……
失恋不是坏事,春天过了就是夏天,秋天过了就是冬天,这是必然的过程,我们热爱春秋,但并不能阻挡火热与寒冷的来临,我们热爱莲花、玫瑰、金盏花、紫丁香,但我们不能使它不凋零。
我们不喜欢凋零,然而,凋零是一种必然。
过去不能让它过去,未来不愿等待未来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其实,再怎么好的恋爱,每天都是不同的,我们甚至无法维持对一个人的爱,从早上到晚上都保有同一品质。也就是说,再好的爱都会失去,会成为过去式。
我们之所以为失恋烦恼,是因为我们不愿面对此刻、融入此刻,老是沉湎于过去。可叹的是沉湎于过去的人会失去生的乐趣、失去发现的乐趣、失去创造的可能、失去爱的能力。如果我们愿意走出来,就会发现就在此刻、就在门外,就有许多值得爱的人、许多值得爱的事物。
当然,不只是许多人值得爱,也有许多人等着爱我,只是我关在过去的枷锁里,他们没有机会来爱我吧!我要得到更好、更珍贵的、更真实的爱,首先是使我的心得到自由。
看你满腹烦恼、满脸忿恨、满脑子报复之思,就是有这世界上最好的对象,也会被你错过了呀!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每天清晨起来中,把昨天的爱恨全部放下,从零出发,对着镜子好好展现一个最美的笑吧!然后梳妆打扫(从心里的庄严开始),把自己最好的、最有魅力的那一面提起来,挺胸抬头走出门外,那才是今天的你、此刻的你,既然你认为自己是善良而美丽的,为什么不把善良和美丽表现出来呢?
如果是我,使我动心的异性,是那些有生机、有活力,能微笑走在风里的人,而不是怀忧丧志,满腹忿恨的人呀!
我说的这些都不是空话,而是我自己的体验,是我的开发与创造,说来你也许难以相信,我很感激那些从前抛弃过我的人,如果没有她们,就不会造就今天的我呀!
那些没有经过监狱的悲惨的人,不会懂得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值得欢喜与感恩,你现在知道心灵监狱的悲惨,一旦你走了出来,就可以知道生命确是值得欢舞和庆祝的。
不是哭了,不要恨了,当你停止哭泣与怀恨的那一刻,我在你的脸上看到春天的光辉,那时,你是多么美,像一朵金盏花在清晨的阳光下温柔地开放。
虽然我没有见过你,但我真的看见了你转化恨意之后,脸上流转的光辉。
林清玄艰难的童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有的是欢乐明快的,有的是艰难苦涩的。而大作家林清玄的童年则属于后者,存在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林清玄出生于1953年2月26日的台湾省高雄县旗山镇,是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
他的童年有着不为人知的酸辛和苦辣。是一段艰难的人生旅程,有着非凡的意义,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思考。
我们来听一听访一访他的辛酸往事。——
有一次,他在家附近的路上散步,发现转来转去的小巷尽头,新开张了一家灯火微明的小摊。那对摊主夫妇,就像他在任何巷子任何小摊上见到的主人一样,中年发福的身驱,满满的善意微笑堆在胖盈盈的脸上,热情的招呼着往来过路的客人。
摊子上卖的食物也很平常,米粉汤、臭豆腐、担仔面、海带卤蛋猪头皮,甚至还有红露酒,以及米酒加保力达B,是那种随意小吃细酌的地方。林老师坐下来,叫了一些小菜一杯酒,才发现这个小摊子上还卖猪眼晴、猪肺、猪肝连。这三样东西让林老师很震惊,因为它们使得林老师想起了童年时的一些往事。
林老师便就着四十烛光的小灯,喝着米酒,吃着那几种平凡而卑微的小菜,想起小菜内埋藏的辛酸滋味。
童年的林老师住在偏远的乡下,家不远处有个小小的市场,市场口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个去吃点心夜宵的摊子。哥哥经常和林老师去市场口去玩,去看热闹,去看那些蹲踞在长板凳条上吃夜宵的乡人。哥弟俩看着这些,总是咽着口水,站在远远的地方眼吧吧地看着。对于经常吃番薯拌饭的乡下穷孩子,吃夜宵成了一个相当遥远的梦想。有时候站得太近了,哥哥总是紧紧拉着他的手,匆匆的从市场口离开。
后来,哥哥想了一个办法:每在星期假日就拉着他到家后面的小溪摸蛤。那条宁静清浅的小溪生产着数量丰富的蛤仔、泥鳅和鱼虾。他们找来工具,逆溪流而上,一段一段捡拾着溪里的蛤仔,常常忙到太阳西下,往往能摸几斤重的蛤仔。他们把蛤仔批售给在市场里摆海鲜摊位的“蚵仔伯”,换来一些零散的角子,瞒着爸妈存在锯空的竹筒里。
秋天的时候,就去爬山捡蝉壳有时候也抓蜈蚣、蛤蟆,全部集中起来卖给街市上的中药铺。据说这些东西都可用来做中药,能治患有皮肤病的人。
有时候会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检到处散置的破铜烂铁,以1斤五毛钱的价格卖给收旧货的摊子。
春天稻禾初长的时候,他们沿着田沟插竹枝,竹子上用小钩钩住小青蛙,第二天清晨去收了那些被钩在竹子上的田蛙,然后提到市场去叫卖;稻子成熟收割了,一群孩童便到收割过的稻田里捡拾遗留下来的稻穗,卖给那些专们收购这些稻穗的人。
甘蔗收完后,他们就到蔗田捕田鼠,把田鼠卖给煮野味的小店,或者是灌香肠的贩子。后来俩人有了一点钱,哥哥就带他买了一张补雀子的网,就挂在稻田的旁边,捕捉进卧的小麻雀,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捕促野斑鸠或失群的鸽子。
他们把那一点一点的收入全变成角子,偷偷地放置在俩人共有的竹筒里。于是竹筒里的钱越积越多。他们时常摇动竹筒,听见银钱在里面摇动喧哗的声音,晚上激动得难以入眠。
哥哥这时终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们到市场吃夜宵吧!”兄弟俩商量好后,把日期定在布袋戏大侠一江山到市场口公演的那一天。
日子到了以后,他们剖开竹筒,铜板们像不能控制的潮水一样哗啦啦散了一地,差一点没有高声欢呼起来。哥哥捧着一堆铜板兴奋地说:“这些够我们吃很多次夜宵了。”
他们各揣了一口袋的铜板到市场口,决定好好大吃一顿。挤在人群里看大侠一江山,心儿早已飞到卖小吃的地方了。
戏演完了,他们各叫了一碗米粉汤。然后就不知道吃什么才好,又不舍得化钱。哥哥憋了半天,才颤颤地问:“什么肉是最便宜的?”胖胖的老板娘说:“猪眼睛、猪肺、猪肝连都很便宜。”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各来二块钱吧!”
那天夜里是他们最愉悦的时光——他们终于吃过夜宵了,虽然那要花掉他们一个月辛苦工作的报酬。况且猪眼睛、猪肺、猪肝连都是一般人不吃的东西,他们却觉得有说不出的美味,那种滋味恐怕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是他们化着自己血汗钱换来的结果吧!
参加了工作以后,每过一段时间,哥哥就会说:“我们去吃猪眼晴吧!”他们就携手走出家门前幽长的巷子,兴致很高地在乡间道上散步,也会停下脚步看皎洁的月光,会充满喜乐的辨认北极星的方位。于是感觉人生的一切都很美好,连噪呱的蛙鸣都好听。只是因为我们散步很悠闲的就能饱食猪眼睛。
还有一件值得回味的事情是:有一次他们存了一点钱,就想去戏院里看正在上映的电影。到了电影院门口才知道看一场电影竞要一元半,而他们身上只有二元钱。哥哥买了一张票,说让弟弟进去看,出来告诉他演的是什么就行,他在外边等弟弟。可弟弟又想让哥哥进去看。兄弟俩争执半天拗不过哥哥,还是让弟弟进去了。当时演的是日本电影《黄金孔雀城》,是个非常热闹的电影。但是作为弟弟的他怎么也看不进去,只是惦记着在外面台阶上等着他的哥哥,想到他们为什么不能一起坐着看电影呢?
电影还没看完,弟弟就跑出来,看到哥哥冷清的背影,支着肘不知在想什么事情,戏院不知何时下起细雨来,雨丝飘飘的淋在
哥理光的头颅上。
哥哥问弟弟:“戏演完了?”
弟弟揺摇头。
“这个戏怎么这么短?别人怎么还没出来?”
他又揺摇头。
“演些什么?好不好看?”
他忍着一泡泪,再摇摇头。
“你怎么搞的嘛?戏到底演些什么?”哥哥着急的询问着。
“哥哥……”他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一句话也说不清楚。他们就相拥着在戏院门口的微雨中哭泣来。哭了半天,哥哥说:“下次别再花钱看电影了,还是去吃猪眼晴好。”兄弟俩就在雨中散步走回家,路过市场口,都禁不住停下来看看那个卖猪眼晴的摊子。
最后林老师说:经过这么多年,我完全不记得第一次自己花钱看得电影演些什么,然而哥哥穿着小学卡其制夫,理得光光的头颅,淋着雨冷清清的背影却永不能忘,愈是充刷愈有光泽。
林老师自从发现自家附近有卖猪眼晴的摊子,就时常带着妻子去吃猪眼晴,并和她一起回忆自己虽然辛苦却色泽丰富的童年。他们经常无言的散步,沿着幽暗的巷子走到尽头去吃猪眼睛,仿佛一口一口在吃着自己的童年。
林清玄老师每当工作辛苦,感到无法排遣的时候,就在散步去吃猪眼睛的路上,会想起在溪流中、在山林上、在稻田里的最初的劳动,并且想起他敬爱的哥哥童年时代坐在戏院门口等他的背影。这些旧事使得他充满力量,觉得人生大致上还是美好的,即使猪眼睛也有说不出的美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