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橘颂读后感(屈原《橘颂》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0-04 05:54: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1

橘颂读后感,《橘颂》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之一:“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著名学者、楚辞专家文怀沙先生对《橘...

九章橘颂读后感(屈原《橘颂》读后感)

橘颂读后感

  《橘颂》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之一:“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著名学者、楚辞专家文怀沙先生对《橘颂》写下这样的译文:“在皇天之下,厚土之上,有一种美丽的树木生长着;那树上载负着能服习于我们水土的橘果。你,橘果,秉受这坚定的意志,繁生在绚丽的南国。根深蒂固,那不容易转变的素质,正表现出意志的不可消磨……青赤的颜色,洁白的内在,正暗示我们对人处事应该如何去做。你具有多种多样的美好的风姿,简直找不到任何小疵,多么完美!

  《橘颂》实际上述说了一个爱国主义者对自己故土深沉的爱。屈原的很多作品都是通过物来表现的,他缘物寄情,用美人、芳草比喻君子,把恶草、丑草比作小人。因此,他总带着花环,歌颂花,歌颂生命。他不愿让花凋零。全诗正是寄托了这样的情感,通过对橘树的歌颂,说明自己的坚贞,洋溢着诗人热爱祖国的一片精诚。《橘颂》是对一个坚贞美丽性格的肯定,是对一个坚贞美丽灵魂的.歌颂。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能激起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文怀沙先生毕生研究屈原,“骚音铮铮”,为了美好的理想和信念,一生经历了巨大的磨难,但爱国之却心始终不变。这正是我们为之讴歌的屈原精神的内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古老的华夏再度腾飞,而蕴含在历史深处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汲取的伟力之源。今天,我们重读《橘颂》,旨在从古老的诗篇中获得新的启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铸民族之魂。(涂玫)

屈原《橘颂》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屈原《橘颂》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屈原《橘颂》读后感1

  《橘颂》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之一:“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著名学者、楚辞专家文怀沙先生对《橘颂》写下这样的译文:“在皇天之下,厚土之上,有一种美丽的树木生长着;那树上载负着能服习于我们水土的橘果。你,橘果,秉受这坚定的意志,繁生在绚丽的南国。根深蒂固,那不容易转变的素质,正表现出意志的不可消磨……青赤的颜色,洁白的内在,正暗示我们对人处事应该如何去做。你具有多种多样的美好的风姿,简直找不到任何小疵,多么完美!

  《橘颂》实际上述说了一个爱国主义者对自己故土深沉的爱。屈原的很多作品都是通过物来表现的,他缘物寄情,用美人、芳草比喻君子,把恶草、丑草比作小人。因此,他总带着花环,歌颂花,歌颂生命。他不愿让花凋零。全诗正是寄托了这样的情感,通过对橘树的歌颂,说明自己的坚贞,洋溢着诗人热爱祖国的一片精诚。《橘颂》是对一个坚贞美丽性格的肯定,是对一个坚贞美丽灵魂的歌颂。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能激起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文怀沙先生毕生研究屈原,“骚音铮铮”,为了美好的理想和信念,一生经历了巨大的磨难,但爱国之却心始终不变。这正是我们为之讴歌的屈原精神的内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古老的华夏再度腾飞,而蕴含在历史深处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汲取的伟力之源。今天,我们重读《橘颂》,旨在从古老的诗篇中获得新的启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铸民族之魂。

  屈原《橘颂》读后感2

  我成长在美丽的水电之都————宜昌,这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更有流传千古的爱国诗人屈原。翻开《经典诵读》,细细品味,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屈原的《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美丽的江陵地带是橘树的故乡,这里出产的橘子汁儿甜个儿大,色泽鲜艳。每到秋天来临成片的橘子红灯笼似的挂满枝头,乐呵呵的向远方的客人打着招呼。偏偏这样可爱的橘子到了北面就变成又苦又涩的枳实了。这一点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曾枝剡棘,圆果抟兮"。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奉献给世人的是无数甘甜的果实。

  橘树这种坚贞不渝的品质正是屈原所推崇和赞美的,"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屈原一生历经坎坷,被人陷害流放不得志,但他始终不愿放弃自己的治国理想,极力同情劳苦大众,揭露统治集团的腐朽,追求法制社会,赞同选拔贤德人才治理国家。可是他的理想为他带来的只有灾难,即便如此他仍像一树坚挺的绿橘,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是俊美可亲的。

  橘树的果实滋养着人们,在寒风霜雪中傲然挺立,它的高风亮节,冬日里的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的品德,就像诗人屈原在风刀霜剑时刻的风骨,他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更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

  诗人用橘树歌颂着人世间的高尚品质,愿为劳苦大众战斗不息的决心和斗志,这都深深地感染着我。清晨,捧读经典,我仿佛就是一朵小而白的橘花,芬芳了青春,愿结出甜蜜的果实。愿我与经典同成长,愿我们都徜徉在国学精粹中,拥有一颗高尚的灵魂。

《九章·橘颂》

最近心绪疲累得很,心无处安放,读书自然也慢。特别是读楚辞这样相对久远的精典,一次次给自己定下期限,一次次的逾期,好在渐渐接近尾声。如同攀上一座高山之巅,享受了诸多美景,如今是缓步下行,体验是最美的修行。

读这类书籍需要保持一种学生的状态,有了这种求学若渴的状态,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枯竭,我愿这种状态一直伴随着我直到终身。

《橘颂》是屈原难得一篇不太悲情的文字,至少没有那么多怨气。通篇用四言与三言形式,与《九章》各篇句式不同,应该写于屈原年轻时,瞧,书中配图亦是一位美少年。那时的屈原肯定心怀美好,橘之于他是锦上添花。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嘉,美,善。橘徕服兮,适宜南方水土。徕,通“来”。服,习惯。受命,受天地之命,即自然禀性。

美好的橘树只适宜生长在楚国的大地,读到这里自然想到成语“南橘北枳”,这是则记录在《晏子春秋》的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楚地江陵一直以产橘而闻名遐迩。

橘也是我的最爱,这么多水果里最喜欢的就是这类酸酸甜甜的果子。我很庆幸我生于南国,长于南国,年年有橘、桔、柚、柑相伴。

橘有一个习性很奇怪,只有在温暖多雨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强行将其迁徙北地,果实就变得又苦又涩。屈原借此引出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不知道屈原是否喜欢吃橘子,但是他将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吟诵,因此有了名作《橘颂》。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圜实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深固,根深蒂固。壹志,志向专一。壹,专一。素荣,白色花。曾,同层,重叠的意思。剡(yǎn)棘,尖利的刺,锐利。圜(huán),环绕,楚地方言。(据《楚辞补注》本改抟,同团。)文章,花纹色彩。烂,斑斓,明亮。精色,颜色鲜亮。内白,内里洁白。任道,肩负道义。纷缊,香气浓郁。宜修,指橘树修饰得体。姱(kuā):美好。

橘深固壹志,扎根南方,一心一意;

橘绿叶素荣,橘树绿叶白花,果实青黄相杂,文采斑斓。

橘曾枝圜实,重重叠叠,果实圆圆,长得茂盛可喜。

橘纷緼宜修,清香馥郁,妆扮得体,橘的溢美之辞。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嗟,赞叹词。廓,豁达。苏世独立:遗世独立,保持清醒。苏,苏醒,指的是对浊世有所觉悟。横绝,指特立独行的性格。流,顺从、跟随。闭心:安静下来,戒惧警惕。失过:即“过失”。秉德:持有德操,保持好品德。参,合乎。

橘秉持美德,没有私心,可与天地相合。

橘横而不流,独立不羁,不媚俗不随波逐流。

橘闭心弃欲,慎于修养,谨慎自守,所以终无过失。

橘食之多年,尚不知其秉性如此高洁,屈原功不可没。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愿岁并谢:誓同生死。岁,年岁。谢,死。长友,长期做朋友。淑离:美丽而善良自守。淑,善。离,通“丽”。梗:正直。理,文理。师长:效法,学习。伯夷:殷末孤竹君长子,周灭殷后,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置,树立。像,榜样。

橘道德品行堪比伯夷,橘善良美丽且性格刚毅有文理。

我愿自己与橘树同心并志,以橘为师,做长久的朋友。

《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通篇歌颂橘,托物寄兴,喻其坚贞高洁。食橘之时,只知其甘甜从未想到橘之内在,屈原则不然,见橘树亭亭盖盖,根植于天地间,柔嘉耿介,兼具内外之美。

这种咏物之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屈原巧妙地将橘树的自然生态和内在的精神品格糅合,沟通物我,橘我两忘,不分彼此。清林云铭《楚辞灯》点出这种奇特境界“句句是颂橘,句不不是颂橘,但见原与橘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

正因为如此,宋刘辰翁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屈原当得起。《橘颂》读起来相对轻松自在,短而精悍,背诵起来也不难。

梦想居一间朝南小屋,阳光小院,藤竹轻倚,院中橘树亭亭盖盖,树长绿,花精白,果金黄,物我两融。

没有丝毫的虚荣,没有媚俗的随波,简单精致的生活。

喜欢橘颂的原因

从现世所能见到的诗作看,《九章·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

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的奇特境界。

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创作背景

《九章·橘颂》当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学者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

《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

《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可算是一大缺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诗。

本文标题: 九章橘颂读后感(屈原《橘颂》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570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坚持就是胜利读后感400字(坚持就是胜利-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浮世绘》读后感(《浮世画家》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