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为什么是红的(联想写句子)绮罗香,红叶,年代:【宋】,作者:【张炎】,体裁:【词】,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
枫叶为什么是红的(联想写句子)
年代:【宋】 作者:【张炎】 体裁:【词】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王沂孙】 体裁:【词】
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注释】:
情感备至,而万物皆可为文。王沂孙的故国之恋在落叶、红叶、新月、春水等身上,皆可寄寓。此词是为赏红叶而作,意在为红叶传神,却被写得如此凄美,实则寄寓词人一片怜爱哀婉的情绪。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玉杵,是仙人捣药用的 ,丹即方士炼丹的朱砂。六朝、隋、唐至宋,有立春制作剪彩树的民间习俗 。“剪彩花前燕始飞 ”,“剪彩作新梅”,都是用红绡剪花,唐崔信明有“枫落吴江冷”句,得句一时,第三句就是用此诗意。枫树新出红叶,象是仙人杵下余留的丹砂,是宫廷剪花剩下的红绡。作者把枫树写得清美而孤单。 “ 几点朱铅 ,几度怨啼秋暮”。枫叶上的红色,已经经过几番暮秋凉雨。词人在这句赋予枫叶可以怨啼的感情,用拟人化的效果,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枫叶的变化。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青色的枫叶,在秋天变红,恰似旧梦消逝堪惊,绿鬓已容易地凋谢了。红色枫叶又像微点绛唇 ,在诉说新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紧承上文。用“怜”“爱”表达枫叶之变化 。“绣蓉”,如锦绣似的芙蓉,即荷花,“镜”指水面 。红荷对经霜枫叶之红艳生妒,则枫叶颜色之惹人怜爱可知。王沂孙意在表达出,芙蓉仍是荷花 ,池水却成妆镜 。一“妒”字,把荷花人格化。为什么不是“芙蓉如面”的美人临镜晚妆,嫉妒枫叶之艳色?因为前有“同拂新霜”一句,则知非与枫叶同时之植物秋荷莫属也。下片由“爱”生“ 怜 ”,写出怜惜红叶之意味。“千林摇落渐少”秋天到了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只有枫叶独自鲜红如初。西风中的深老的颜色,因何还能这样争研斗美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平铺开来,对红叶之貌美,极度赞扬。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用唐人御沟红叶题诗的典故用来 。借指红叶虽已落下,但自然有情有义。唐宣宗宫女有《题红叶》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这里说更应再仔细辨认一下荒沟流水中的红叶,希望有唐宫女一样的寄托情思的芳美诗句在上面。
“但凄凉、秋苑斜阳 ,冷枝留醉舞。”照应“重染吴江孤树。”白居易《醉中对红叶》:“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比红为醉酒之貌。姜夔《法曲献仙音》词:“ 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枫叶红了,是天冷之故 。“但”字承上转折 ,御沟题诗的红叶已不见了,只有斜阳临照和冷枫上的红叶依旧 。从“ 秋苑”到“醉舞”烘托出一种凄凉境界。以“ 凄凉 ”二字包领,表现了万分无可奈何的情绪。
红叶即是枫叶。在这首咏红叶词中,词人抒发对秋天枫叶的自我感受。随心想象,因而写得是一片怜爱哀惋情绪 。词为赏红叶而写 ,所以意在为红叶传神,红叶却被赋予幽美而孤寂凄清的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
作者因寄所托,反映了自己一种心境。
题红叶
年代:【唐】 作者:【宣宗宫人】 体裁:【五绝】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注释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所写。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这里。」这就是有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
从诗的内容看,很象宫人口吻。它写的是一个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只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侯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这两句诗,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对比,就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传意,托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尽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
感枫五首
年代:【唐】 作者:【李贺】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注释】:
“栀”念zhi
“璺”念wen
这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于读书无成,僻处一隅的咏怀之作。
诗共十二句,前十句全是写景。这些景物,有的明丽芳香,有的凄凉幽冷,彼此色调很不一致。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构成特殊的情境,以与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心境相适应。这是李贺诗歌“奇诡”的一种表现。
首二句写石。“石根秋水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派澄明雅洁的秋光水色;“石畔秋草瘦”,又使人联想起霜风凄紧,草木枯凋的肃杀气象。秋水澄明,秋草枯瘦,这景象明丽而又晦涩,柔媚而又瘦硬,说不上是妍是媸,是荣是枯,叫人爱又不是,恨又不是,喜又不是,悲又不是。这类奇异的景物,正是作者当时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三、四句写竹。“侵衣野竹香”,野竹丛生,香侵衣袖,使人爱不忍离。“蛰蛰垂叶厚”,形容竹叶攒簇。傍晚时分,暮色沉沉,浓密的竹叶加深了夜的灰暗色调,则不免使人感到阴森可怖。四句起落频繁,转折急骤,迷离恍惚,变化莫测。
中间四句写空中景色。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显得娟秀可爱。月中的桂树映衬着嫦娥苗条的身影,星星躲在云彩的下边,眨巴着眼睛在互相逗乐。这一切多么美丽,多么迷人!可惜都在天上,远离人间,可望而不可即。于是笔锋一转,又回到人间,继续写眼前昌谷的景物。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在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落了。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发出幽咽的声响,仿佛伤心人的啜泣。写到这里,繁星闪烁,皓月千里的澄明境界突然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幽冷凄清的场景。这两句对上是转折,对下是铺垫。
结束二句写人事。张仲蔚原是古之隐士,他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晋挚虞《三辅决录注》)。显然,作者是以张仲蔚自况,说自己成年累月在昌谷攻读诗书,书案都快朽烂了,还是一事无成。“案将朽”三字极为沉痛,把自己满肚子的委屈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枫桥夜泊
年代:【唐】 作者:【张继】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咏怀
年代:【魏晋】 作者:【阮籍】
湛湛长江水,
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
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
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
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
泪下谁能禁。
三闾庙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体裁:【五绝】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查看格律 写读后感 返回
蝶恋花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体裁:【词】
今古河山无定距。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蜀国弦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乐府】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南湖晚秋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惜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踏黄芦草。
惨淡老荣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秋兴八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朱敦儒】 体裁:【词】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无题 李商隐
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
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
早秋宿田舍 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江陵愁望寄子安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渔父 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
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我爱秋香 唐寅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蜀国弦 李贺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湘妃 李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重别李评事 王昌龄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九月九日 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李益
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道以中枢密,心将外理同。
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柳杨送客 李益
青枫江畔白苹洲,楚客伤离不待秋。
君见隋朝更何事,柳杨南渡水悠悠。
送人归岳阳 李益
烟草连天枫树齐,岳阳归路子规啼。
春江万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巴江夜猿 马戴
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
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
露滴青枫树,山空明月天。
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
赠别江客 马戴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
露细蒹葭广,潮回岛屿多。
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
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怀黄颇 马戴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
炎州结遥思,芳杜采应空。
秦雁归侵月,湘猿戏袅枫。
期君翼明代,未可恋山中。
余秋雨散文中秋和壮士读后感
如题,如果没有以上两篇,其他散文读后感也行,读后感在500字左右,谢了读余秋雨《中秋》有感 林治波
这些年来,余秋雨先生的文章风靡海内外,尤其是《文化苦旅》一书,堪称精美之作。但最近读过《霜冷长河》的《中秋》一文后,有点与余先生不同的感想。虽然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但还是愿意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文章谈的是张爱玲,余先生是这么写的:
“我握着话筒慢悠悠地读着(一位女诗人的自拟讣告),突然串进来一个国际长途。外国一家著名的华文报社打来的,编辑小姐劈头就说:‘余先生,您知道了吗,张爱玲死了。一个人死在美国寓所,好几天了,刚发现,发现在中秋节前夕。我们报纸准备以整版篇幅悼念她,其中安排了对您的采访。您知道,她的作品是以上海为根基的,因此请不要推托。发稿时间很紧,您现在就开始讲吧。’我说:‘这事来得突然,请让我想一想,半小时后再打来。’”
半小时后,电话铃声响了,余先生拿起话筒说了这样一段话: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颗敏感的灵魂,一种精致的生态,风韵永存。我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断定,这些天她的灵魂漂浮太空的时候,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迎送她。”
不难看出,这段文字表达了余先生对张爱玲的深切理解和赞许之情。对一个死去的人,即使并无好感,讲几句好话,写几句颂词,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这就如同不能把墓志铭和悼词里的话完全当真一样。事实上,海内外各种各样的二十世纪文学经典排行榜早已把张爱玲的作品列在了极为显著的地位,街头地摊上的《张爱玲传》和《天才奇女张爱玲》之类的书籍更是把这位“文学才女”抬上了天,书中的种种吹捧简直到了美丑不分、令人肉麻的程度。对此,笔者是不屑于置评的。但是,如今余先生竟也加入了赞美张氏的行列,并且那番赞语绝非客套,而是字斟句酌,一往情深。这不免使笔者感到有话要说。
张爱玲是个什么人?有人知道,也有人不太知道。
60多年前,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被推到了灭亡的边缘。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奋起抗战,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独立民族尊严。然而,也有一小撮寡廉鲜耻之人屈膝投敌,甘当傀儡,他们认贼作父,为虎作伥,天良丧尽,人格荡然。这些人,就是“汉奸”。汉奸是中国人的耻辱,是中国文化的耻辱,是中国人中最丑恶、最卑鄙的混帐王八蛋。对这些民族败类,凡是有肝肠有血性的中国人恨不能食肉寝皮,除之后快。然而,张爱玲却不这么看。日本人打过来,她不参加抗战;上海沦陷了,她不去后方。这倒也罢了,最不该的是竟投入汉奸胡兰成的怀抱,喜气洋洋地做了汉奸之妻,还在上海的汉奸小报上喁喁情话,充当“顺民文学”的主将,并借此成名。
胡兰成何许人?一个文化汉奸。汪精卫叛国投敌后,胡被汪网罗到帐下,开始时充当汪的侍从秘书,后来又升任汪伪宣传部政务次长、汪伪中央执行委员,并兼汉奸报纸《中华日报》总主笔,成为汪的“文胆”。发表在《中华日报》上的卖国社论,多出自胡氏手笔。汪精卫臭名昭著的卖国“三演讲”,以及后来的几次对日献媚宣言,也都有胡的参与。这些文章,竭力为日寇的“大东亚圣战”歌功颂德,为汪精卫的“和平运动”喝彩叫好,而对抗日军民则极尽诬陷诽谤之能事。但张爱玲居然对胡氏的种种罪恶置若罔闻,毫不在意。直到抗战胜利,胡兰成以叛国罪遭国民政府通缉,张爱玲仍与胡氏藕断丝连,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知情不举,偷偷跑到胡兰成隐匿的温州,与胡幽会寻欢,并给胡以巨额资助。
这,就是张爱玲,距汉奸仅一步之遥的张爱玲,只忠于汉奸不忠于祖国的张爱玲。
对于张爱玲的思想和历史,想必余先生是知情的。问题是,用那么高雅优美的词汇来描述和评价这样一个人,是否过于奢侈无度了?笔者以为,那段话里值得商榷、推敲之处不少。
先说说张爱玲的“寂寞”。
在同一篇文章里,余先生对此还有一番阐释:“在中外文学史上,身前寂寞、身后热闹的故事很多,却很少有张爱玲那样,满世界在为她而热闹,她却躲着,躲得谁也找不到她,连隔壁邻居也不认识她。这种自我放逐、自我埋没式的寂寞,并非外力所迫,而是一种深刻的故意。”“与她相比,真正可怜的倒是文坛上那种浮浅的得意、琐碎的企盼、无聊的激愤、颓丧的失落。”可见,对张爱玲的“寂寞”余先生是赞许有加的,而且为了突出张氏的“寂寞”之美,余先生不惜打倒文坛一大片。但是,张爱玲的“寂寞”果真那么值得赞美吗?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什么事情都有个真与假,隐士也不例外。依笔者之见,假隐士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成名以前不做隐士,而是筚路蓝缕,苦心经营,千方百计地向世人显示甚至卖弄自己的那点才华(张爱玲自己就主张“成名要趁早”,可见其成名之心是多么急切!),而待其声名鹊起之时,则做起隐士来。这样反而更引人注目,更招人尊敬,以致愈隐愈显,如日中天。从这个意义上,假隐士的自我放逐、自我埋没确是一种“深刻的故意”,只不过“故意”得太做作、太矫情、太虚伪,一点也不坦诚,一点也不自然。
值得钦佩的倒是那些真的儒者,他们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传道行善,入世济众,对弱者慈悲为怀,对寇仇横眉冷对,以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维护着社会的运转,捍卫着国家的利益。值得钦佩的还有那些真的隐士,他们是真正的智者,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超凡脱俗,修养高深。令人厌恶的是那些假的隐士,这种人既想出大名,又故作清高状,既脱不开尘世的诱惑,又刻意摆出一副脱俗的模样,对这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睬他们。如果像苍蝇逐臭似地跟来追去,则正中假隐士的下怀,因为他们所刻意追求的正是这个效果。
再谈谈余先生所谓的“火焦气”。
说到火焦气,笔者首先想到的是抗战文艺。自古以来,中国绝大多数的文人们是富于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诗圣杜甫身经安史之乱,饱尝战争之苦,一生诅咒战争,渴盼和平。然而,即使这样一位“非战”诗人,对于异族的侵略也是抱着同仇敌忾之志,在民族气节上毫不含糊。且看他的诗句:“男儿生世间,及北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可见,杜甫的诗作充满了“火焦气”,这种火焦气所洋溢的不是逞强好战的匹夫之勇,而是慷慨激昂的豪壮人格、气冲霄汉的爱国情怀。抗战期间的情形也大抵如此。面对凶恶残暴的侵略者,老舍、田汉、冼星海、吴组缃、郭沫若、郁达夫等一大批有肝胆有血性、不愿做亡国奴的文人们,以笔为枪,为抗战奔走呐喊,造就了声势激越、熠熠生辉的抗战文艺。抗战文艺的本质决定了它必然带着浓烈的“火焦气”,简直是火光冲天,豪情万丈。这种浓烈的火焦气使得抗战文艺既不细腻,也不优雅,更不适合某些文人雅士的口味和情调,但祖国需要它,人民喜爱它,时代呼唤它。《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八百壮士》、《塞上风云》、《屈原》、《放下你的鞭子》、《四世同堂》等等,这些闪烁着民族精神的鸿朗雄昂的伟大作品,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保卫母亲而同侵略者展开殊死战斗,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朽的财富。比起那种无病呻吟、不知廉耻的“顺民文学”来,带着“火焦气”的抗战文学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关于“精致的生态”。
这也是余先生所赞许的。张爱玲的生态的确精致不凡:高级的化妆品、名贵的时装、考究的食物、气派的洋楼、优雅的举止,还拍摄了数不清的美人照,如此“精致的生态”与黎民百姓的生活大相径庭,同艰苦卓绝的抗日军民相比,更有云泥之隔。张爱玲出身豪门,家财万贯,又充当“顺民文学”的主将,自然稿费多多,财源茂盛,这是她能够在平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岁月里维持“精致生态”的物质基础。在胡兰成与她断绝关系之时,张爱玲还一往情深地给胡寄去30万金元券。当时的30万金元券是什么概念?相当于那时一个中学教师83年的工资!张爱玲的阔绰和慷慨由此可见一斑。只可惜,她的财富没有一分一毫用之于抗日救国,也没有一分一毫用之于扶危济困。只有对自己、对汉奸的关爱,而没有对祖国、对民众的关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致的生态”?试想,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岁月里,倘若中国人都不去抗击日寇,不去保家卫国,而都在那个不带“火焦气”的角落里追求张爱玲式的“精致的生态”,那我们的国家会成为什么样子?在那个国难当头、血火交织的特定环境里,张爱玲的这种“精致的生态”是不是太可耻了?!
关于“敏感的灵魂”。
这是余先生用来描绘和评价张爱玲的另一个词汇。可以肯定,作为小说家的张爱玲是敏感细腻的,但她所敏感的决不是祖国的安危、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不仅不敏感,反而迟钝得无以复加,简直到了麻木不仁、冷若冰霜的程度。那么张爱玲对什么敏感呢?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除开祖国的安危、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张爱玲所敏感的只能是自己的那点鸡毛蒜皮。运笔至此,不禁想到了郁达夫先生。郁达夫也有一颗敏感的灵魂,对情感的敏感、对命运的敏感、对人与社会的敏感,都体现在他的作品和日记当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郁达夫曾封闭于“小我”的圈子、沉湎于情感的泥潭而几乎不能自拔,男欢女爱、悲情愁绪一直充斥和纷扰着他的生活。然而,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国抗战,郁达夫陡然之间就像变了一个人,完全摆脱了情感的纠葛,超越了小我的局限,成为一名奋起捍卫祖国母亲的仁人志士,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尊严、同胞的安危成了他生活和作品中至高无上的主题。张、郁相较,对比何其鲜明,反差何等强烈!余先生奢谈什么张爱玲“风韵永存”,请问那是一种什么“风韵”,它凭什么永存?
余先生说:“我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断定,这些天她的灵魂漂浮太空的时候,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迎送她。”并不了解却又敢于断定,显然不合乎逻辑。一个对祖国、对民族冷若冰霜的人,对家乡上海又能好到哪里去?不错,张爱玲生长于上海,成名于上海,她的小说文情并茂,细腻精巧,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技法上确有过人之处,但仅凭此就能把张爱玲视为上海的骄傲吗?如果揭穿其“画皮”,把此人的真面目暴露于上海人面前,那么上海人还能以这种人为骄傲吗?如果余先生自己愿意“抬起头来,迎送她”,那是个人的权利,但就不必要求上海人民都跟着“抬头迎送”了吧?
有位朋友曾对笔者说:“时过境迁,人家都死了,就不必那么斤斤计较了。”笔者以为,这个道理讲不通。如果大家把这个人忘记倒也罢了,问题是成千上万的海内外读者对此人敬若神明,迷恋至深,已然形成了一个名为“张迷”的群落。在这些人的眼中,张爱玲是一好百好,俨然成了美的化身,成了文学的化身,而其对待祖国和民族的态度可以忽略不计,这实在是本末倒置。一个对祖国如此冷漠的人物,竟会赢得如此之迷恋与崇拜,这种现象既令人迷惑,又发人深思。
立身既败,万事瓦裂。无论评价一部作品还是一个人物,均应着眼立身之大节而不能只看细枝末节。什么是大节?对待祖国民族的立场和态度就是大节。大节之大,莫此为甚。以这个观点衡量,张爱玲大节有亏,不是一个值得称许的人物,更不配博取后人如此之厚爱。海内外舆论之所以对张爱玲及其作品赞颂有加、好评如潮,原因恐怕就在于只看重个人才气和写作技巧,而完全撇开了大是大非的评价标准。在笔者看来,一个不甘屈辱、为国奋斗、好帮乐助的人,即使衣衫褴褛、污垢满身、目不识丁,也是高尚可敬的;而像张爱玲之流只顾一己之私,没有任何民族观念和爱国情感的所谓“文学才女”,尽管出身名门、衣着考究、才华了得,却也是丑陋不堪的,愈看愈丑,且散发着腐臭的气息。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是海涅的诗句。“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这是别林斯基的名言。从道德角度看,爱国是对公民的第一位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不爱国,是最大的不道德;背叛祖国,是最大的罪恶。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中国要彻底摆脱鸦片战争以来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就必须使自己强大起来,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至高无上的责任。对于那些在国难当头之秋,对民族安危视若无睹、对祖国命运不肯承担任何责任的人,如张爱玲之流,我们是应当弃之如敝屣,还是敬之若神明呢?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枫叶红的诗句
关于枫叶的诗句:
1、江陵愁望寄子安。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2、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听流人水调子。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5、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宋代,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6、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宋代,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2.描写枫叶红的诗句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张炎】 体裁:【词】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
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长安谁问倦旅。
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王沂孙】 体裁:【词】 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题红叶 年代:【唐】 作者:【宣宗宫人】 体裁:【五绝】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感枫五首 年代:【唐】 作者:【李贺】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枫桥夜泊 年代:【唐】 作者:【张继】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咏怀 年代:【魏晋】 作者:【阮籍】 湛湛长江水, 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 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 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 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 泪下谁能禁。
三闾庙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体裁:【五绝】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查看格律 写读后感 返回 蝶恋花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体裁:【词】 今古河山无定距。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蜀国弦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乐府】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南湖晚秋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惜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踏黄芦草。 惨淡老荣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秋兴八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朱敦儒】 体裁:【词】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
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无题 李商隐 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 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
早秋宿田舍 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江陵愁望寄子安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渔父 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 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我爱秋香 唐寅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蜀国弦 李贺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湘妃 李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重别李评事 王昌龄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九月九日 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李益 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道以中枢密,心将外理同。
3.有关枫叶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枫五首
作者:【李贺】 年代:【唐】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风吹白云动,
万里送柔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秋雨夜眠 白居易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山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岑参
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玉山岭上作 皇甫曾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过蛮洞 宋之问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 陆游
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
初冬 陆游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秋书事 陆游
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
文征明山水 乾隆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
送增田涉君归国 鲁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4.描写枫叶红似火的诗句有什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百荻花秋瑟瑟。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
枫叶诗度词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问
清音递槛来双涧,秋色迎檐郁万枫。
踏秋赏景看红叶,寄情豪抒壮志。
红叶经霜久答,依然恋故枝。开窗聆晓鸟,俯首拾新诗。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江上枫成彦雄,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内力。
红枫似火照山中,寒冷秋风袭树丛;丹叶顺时别枝去,来年满岭又枫红。
枫叶千枝复万枝容,江桥掩映暮帆迟。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5.有关“枫叶”的诗句有哪些有关“枫叶”的诗句:
1、《秋山》 [宋]杨万里 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5、《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6、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7、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香山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风吹白云动, 万里送柔情。
10、江上枫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秋山》简介:《秋山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作的一首的诗词。这首诗用的拟人手法,将深秋山景写得幽默有趣。虽然没有直接写深秋山上的红叶,但细细想来,却把深秋之际,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色活画在我们的眼前。
原文译文:“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译文:乌桕树平生就像一个老染工,但也有犯错时,误将自己像铁样的黑褐染成了猩红;小枫树一夜之内好似偷喝了天酒;却请来孤松,帮自己掩饰醉酒脸红的样子。
作者:杨万里
背景: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6.关于枫叶的诗句古诗关于枫叶的诗句古诗:
1、《长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白话文释义: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2、《江陵愁望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唐代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白话文释义: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这时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闻见此景,小女子我伤感了。极目远眺,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咋还不见情郎乘船归来。不见情郎归,小女子我焦灼了。我对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枫叶是枫树的叶子,一般为掌状五裂型,长约13厘米,宽度略大于成人手掌,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叶面粗糙,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叶脉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但少量地区为深、暗绿色。
枫叶变红的程度与时间,干旱,污染,特别是缺少氮元素等因素有关。枫叶变红实际上是枫树对自然界压力反应的结果。变红的反应实际上起到遮光剂的作用,它是枫叶留在树上的时间更长,进而让树能吸收更多的营养。研究发现,营养的压力,特别是氮元素缺少的压力,使枫叶红得更早,红得更透。
7.描写红叶的诗句1、白草红叶黄花——元 白朴 《天净沙 秋》
2、天寒红叶稀——唐 王维 《山中》
3、红叶晚萧萧——唐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4、红叶青山水急流——唐 许浑 《谢亭送别》
5、庭院碧苔红叶遍——宋 晏几道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6、晓霜红叶舞归程——宋 晏几道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7、诗成自写红叶——宋 晏几道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8、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宋 晏几道 《虞美人·闲敲玉镫隋堤路》
9、鸟栖红叶树——唐 白居易 《秋思》
10、红叶黄花秋又老——宋 张先 《少年游·红叶黄花秋又老》
11、庭院碧苔红叶遍——宋 晏几道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12、红叶飘零——宋 舒亶 《满庭芳·红叶飘零》
13、红叶字——宋 晁端礼 《蓦山溪·栏干十二》
14、门掩小晴红叶院——宋 毛滂 《玉楼春》
15、红叶聚亭皋——宋 吴则礼 《满庭芳·玉垒尊罍》
16、应吟红叶送清秋——宋 王安中 《虞美人·文昌郎自文无比》
17、映阶红叶翻——宋 陈克 《菩萨蛮·绿阴寂寂樱桃下》
18、聊凭红叶——宋 蔡伸 《满庭芳·烟锁长堤》
19、谩题红叶有新诗——宋 蔡伸 《浣溪沙》
20、沙汀红叶舞斜阳——宋 王以宁 《浣溪沙》
8.有关枫叶的诗句有哪些1,《长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白话文释义: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2,《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唐代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白话文释义: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这时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闻见此景,小女子我伤感了。极目远眺,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咋还不见情郎乘船归来。不见情郎归,小女子我焦灼了。我对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3,《山行》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文释义:一条弯弯曲曲倾斜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看在白云飘浮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轿子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4,《琵琶行 / 琵琶引》唐代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白话文释义: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5,《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白话文释义: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