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核与辐射的危害》有感500字作文观《核与辐射的危害》有感500字作文核辐射是一种灾难,有好多知识国人一无所知,日本地震引起核电站爆炸,核辐射...
观《核与辐射的危害》有感500字作文
观《核与辐射的危害》有感500字作文中核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待遇怎么样啊
一级科主任一年是有25w的,只是工作环境不是很好。核设施都是在相当偏僻的地方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而且相对封闭。
拓展资料:
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为环境保护部直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办公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 主要职责为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和环境保护部委托,负责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自治区)区域内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督工作。
具体职责为负责核设施核与辐射安全的日常监督;负责核设施辐射环境管理的日常监督;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的日常监督;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设施营运单位和核技术利用单位核与辐射事故(含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准备工作的日常监督,以及事故现场应急响应的监督;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设施和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监测工作的监督及必要的现场监督性监测、取样与分析;负责对地方环保部门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的督查;负责核设施现场民用核安全设备安装活动的日常监督和民用核设施进口核安全设备检查、试验的现场监督;负责民用核设施厂内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的监督;承办环境保护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华南核与辐射监督站人员编制55名,内设6个机构,分别为办公室、财务处、核设施监督一处、核设施监督二处、核技术利用监督处、辐射环境监测与督查处
我国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有几个
回答问题:一共有6个
上海、广东、四川、北方、东北和西北
原因:
一、国家环保总局近日下发《总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组建方案》,决定在原有上海、广东、四川、北方四大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基础上,新建东北和西北两大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二、 安全监督站主要负责核电站、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设施的日常监督,以及包括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在内的核与辐射事故的现场应急响应。
三、据环保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监督站均为司局级建制,属环保总局的派出机构,直接受环保总局领导,对总局负责,平时仅承担核设施和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现场监督,以及核电站、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设施的日常监督,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日常监督,“既不指导也不督查地方环保部门辐射环境管理工作”。
四、监督站必须对包括“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在内的一切核与辐射安全事故进行防备和督察,应急响应事故现场的处理。此外,监督站还须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随时保持与环保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通畅联系。
五、目前东北和西北两大监督站正处于筹建过程中,东北监督站拟设置在大连,西北监督站拟设置在兰州;原有的上海、广东、四川、北方监督站的监管范围作出相应调整,但仍维持原设置地点不变,分别设在上海、深圳、成都和北京。环保总局要求各地尽快开展监督站组建工作,并要求组建完成后须试运行一年
我们怎样应对核辐射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核辐射呢?
身边的辐射剂量知多少?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数据显示,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辐射中。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西弗,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西弗,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毫西弗,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毫西弗,食入为0.3毫西弗。
人们每年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西弗。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一年有0.5至1毫西弗;一次X光检查0.1毫西弗。
数据显示,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医学上观察不到对人体的确定性效应,即明显的组织损伤;当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在没有医学监护的情况下,有50%的死亡率,而当剂量超过6000毫西弗时,则可能致命。
公众如何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自己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应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地撤离。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出现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
不同阶段应采取哪些核辐射防护措施?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事件发生1至2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动,可防止或减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内沉积。
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早期防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贮存的食品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
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悬浮物质的吸入引起的内照射。因此,可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通路、避迁、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去污等。
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怎样防护?
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就需要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对已受到或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方法简单,只要告诉有关人员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要防止将放射性污染扩散到未受到污染的地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