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读后感好吧,第一次在上写文,这大概是从初中毕业后写的第一篇读后感,支持我来到这里写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觉大学以来便没有过系统的将想...
《数学之美》读后感
那么今后,争取在这里,养成记录思维的习惯吧。
言归正传,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建议你有空尝试阅读这本书,它不单属于工程师,这个世界不光有有风花雪月和鸡汤狗血,还有一些值得沉思探索的事物。
大学时期,我对股票投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天琢磨着如何在这个近乎零和游戏的市场中一夜暴富,翻查了大量不知名人士的各种锦囊妙计,结果你们也能猜到,毫无卵用。这一切直到我阅读到了几本讲述美国对冲基金如何运作的书籍,才恍然大悟:卧槽!
世界上最牛逼的股票市场参与者早已不再单纯依赖人脑对信息的摄取和判断来做出投资决策,他们依赖的是先进的计算机及交易模型来攫取利润,如果你也对这个领域有所涉猎,应该听闻过“文艺复兴技术公司”的鼎鼎大名,而这种先进交易方式的核心就是:数学。或者更贴近时代一点,叫大数据。
吴军先生结合自身深厚的数学功底以及长期在Google、腾讯等一线互联网公司的项目开发经验,用极其简约的语言讲述了我们日常中使用的搜索、翻译、导航、语音识别、网络爬虫、网页排名与反作弊等互联网功能的数学原理,将那些在平常人眼里只属于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平易近人的科普,往往只用一个数学方程便揭示了很多我们日常感觉高大上的名词,比如“人工神经网络”、“信息熵”、“贝叶斯网络"等等。
于我而言,一开始是抱着发掘兴趣的心态来看的,却不想歪打正着读到了一些跟自动化交易相关的内容。
和最大熵模型同样对如今的自动化交易贡献巨大的还有马尔科夫链、贝叶斯网络和人工神经网络,这些数学模型与思想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进入美国的投资市场,而他们取得的成绩就连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的公司也望尘莫及。
一个人脑能处理的信息终归太过有限,即使是几名传统基金经理的共同智慧,也难以和整个市场的能量相匹配。但是,借助于数学,以及如今强大的数据获取与计算能力,我们就可能将数之不尽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从而准确判断。
另外一个让我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没有数据或仅有少量数据的情况下,训练数学模型的参数,以及用数据促进功能迭代。因为最近工作中碰到了一个的问题,我们手中的一个产品开发已接近完成,但是这个产品的核心功能需要一批数据,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用户流量,我们就可以基于用户的数据反馈来不断迭代产品的核心功能,但是,由于我们产品的设计问题,如果完全依赖用户贡献内容(UGC)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这是一个冷启动的问题。我们自己充当第一批用户(或雇人)去在相应场景下做UGC,成本又太大。这就迫使我思考如何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利用某些算法去尽快改进产品。《数学之美》也给出了一些“无中生有”的案例,比如帮助Google一战成名的PageRank算法。
最后记述两个简单的概念。什么是编码和解码?在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文科生出身的我对这两个概念及其相关的问题非常头痛,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将脑海中所想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编码,一个听我们说话的人将我们说的话吸收并在脑袋中理解,就是解码。可能大家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仔细想想,大脑中所思考的东西为什么可以通过语言说出来,或者可以通过文字写出来,说出来的话和写在纸上的文字所存信息和脑海中所存信息的存在形式是完全不同的,这一套转化规则其实就是编码和解码,而英语和汉语,就是两套不同的编码解码规则。同样的,我们在打电话时,发出的声学信息需要转化成电信号,通过无线电传输至另一方,然后再转化成人能明白的声信号,这也是一次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而对所有形式信息的编码与解码,在本质上也都是数学工作。更直接的表现是,我们通过计算机键入信息时,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打字,然而这些信息经过编码交给计算机时,都是以二进制来存储和传输的。
总体而言,数学在我们世界中的作用非常非常之大,我们日常的所有工作都离不开数学,这是我近期工作和读书很大的一个体会,慢慢学会培养自己的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的理论和知识,大概是这一辈子都要认真做的事情了。
《巴菲特传》读后感
沃伦.巴菲特--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资本家、最成功的投资人,与比尔盖茨比肩的世界富豪,巴菲特传读后感。有人说,作管理的人,一定读一读德鲁克的专著,作投资的一定要了解巴菲特。作为这样一个凝企业管理和投资智慧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巴菲特成为人们追逐的明星和学习的凯模。
怀着同样的敬慕与好奇,购得这本书--《巴菲特传》,作者,罗杰洛斯坦。通过本书了解了巴菲特成长与财富积累的历程。变化的只是财富数字的不断累积,不变的是巴菲特独特的投资智慧和人生信条。
在开启此书之前,我想要解决两个问题:
1,做事与追求利润是否矛盾?
2,如何分析、明确关键点,并把握之?
现对书中部分文字和自己的部分感想摘抄如下:
“股市投资的秘诀就在于当股价远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时候坚决买进,而且坚信股价会有补涨的那一天。”
“是什么性质的公司?”“它的主要业务模式是什么?”“他的成长性如何?”“它的增长潜力怎样?”...这些问题,不仅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分析师提出来的,更应该是一个企业经营者提出来的。我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后,发现TN在业务模式及成长性上都很普通。所以,意味着无论如何,当前都是一个过渡期而非最终目标。
要相信,路远不止你现在所看到的那样,只要坚信未来。
“三方面的有利因素:最初较低的收购价格、巴菲特坚持经营的韧性、采取的一系列扭转乾坤的对策。”
“这是我们投资哲学的一条准则:永远不要指望转让时卖出好价钱,而是要让自己的买入低得诱人,以至于最后的售价不高也能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能够在“大势”驱使下仍旧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来源于客观数据及仔细分析后的决定,甚至担负巨大的压力,这的确是一个大师才有的魄力和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良好心态。
事实证明,片刻的“冲动”是很多人甚至很多聪明人都会犯的错误,这才体现广大人群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少数人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保持清醒的前提是非常深厚的知识依托以及对于真理的坚定。
“我是清醒的:我不会放弃之前的某种行为方式,因为我完全掌握它的逻辑性(尽管这有可能意味着放弃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暴利),转而接受一种连我自己都没有完全理解、没有成功付诸实践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有可能会导致资金一旦遭受重大损失就再也收不回来了。”--有时候,坚持自己的做法或坚持自己熟悉的传统模式,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尤其是在别人都纷纷进入一种所谓“新模式”的时候。“要想赢得良好的信誉需要20年时间,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足够了。”--诚信比金子还可贵!
“我宁愿要一个投资规模仅为1000万美元而投资回报率高达15%的企业,而不愿经营一个规模大到10亿美元而投资回报率仅为5%的企业。”
“光靠有社会影响力的故事是无法确保赚到利润的。”
在某些行业,屈居第二就意味着失败。相对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相对有限的经济容量,使得很多行业都是如此。
“当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要变得贪婪。”
“投资需要这样几种素质:第一,理性与智慧;第二,完善的经营之道;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坚忍不拔的性格。”
“企业规模并不是终极目标,股东的高回报才是要致力于争取的目标。”财务而不是用规模或者概念去看待一家公司,才能够让这个公司成为“赢利机器”。同时,也只有好的财务状况,才能真正让投资者愿意投资。吸引投资者的永远是财报,而不是规模、概念甚至是简单的市场预期。
大家通常关注对待客户的诚信,其实对股东同样需要诚信。如果两者必选其一,股东的利益大于用户的利益。“凡是与‘股东利益至上’原则相抵触的方法一概不用。”
集腋成裘的资金更需要被保护和谨慎使用。
企业本身的价值和财富的增长,是本质问题。对股票频繁的买卖,只能令操作者获利,却不能直接产生企业的新的财富,更违背股东利益。
稳定战胜一切,目的要清晰,才能正向积累,而避免在“折腾”上产生损失。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财富、企业,同样适用于人生。
“商业伙伴最重要的是人品。”--人品和诚信,都是比金子还宝贵的财产。很多生意,与其说是智慧之战,毋宁说是人品与性格之战!
一个人是否有价值或值得尊重,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真实创造和产生的社会价值,而不怎么取决于他的工作态度是否勤勉及令人尊敬。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状况。
在学习巴菲特的过程中,也随时意识到,他所面临的时代和时代特征虽可参考,但终究已是过去时,因而不是所有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具备鲜明时代特征的章节--都是用于当前。但有一种东西是在任何时代都不变的,即生意的基本原理和对待资本的正确态度。
“债务是金融界的狐狸精”,“金融市场的致命弱点往往是这种借来的钱”。即便是当前,我们也要拒绝对其他各种资金的不良依赖,而学会创造健康的现金流。
“不值得干的事情就不值得好好干,读后感《巴菲特传读后感》。”
在我们时常盲目地学习或者跟随“现代”、“科学”或“流行”的做法时,其实更应该多考虑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不仅是真理,而且很可能并没有外在看上去那么复杂。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要“加”很多东西,而是要学会减掉不必要的东西。
“两条宝贵的原则: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
“做一个好的分析者其实并不需要接受正式培训,也不需要高智商,最关键的是素质。应具备几项素质:有活力、讲原则、有悟性。”
“巴菲特购买股票的要诀:1,不理睬预测只注重公司的长期价值;2,永远只买自己能看懂的股票;3,要找对待股东的钱像对自己的那般认真的管理者;4,一旦看准,果断买入,大单吃进。”
类似如上四个要诀,如果要经营好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上述四点:1要建立和保存公司的内在价值,并不断加强,这是公司真正的未来所在;2要从事熟悉和擅长的行业,要专注;3要有认真的管理者;4对以上三点坚持。
可口可乐是轻资产、具备核心技术和巨大品牌效应的企业,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要坚信自己的判断,要保持镇定,不要临阵慌乱。”
“美国运通还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不到木已成舟,他们是不会想办法去采取补救措施的。”--这是很多公司,包括我们公司易犯的错误!
“他不像多数商人,从没批评过司法机关的错误,因为他一直以来都相信政府。”
“信用的基础不是金钱,而是人的品质。”
“忠诚是金钱买不来的。”
“如果说人们失去了爱默生那种心灵索求,那时因为人们没有找到可以引导他们前进道路的恒星。现代社会的相互关系使我们都变成了胆小的专家,只能从标有‘成长’和‘衍生’字样的分类栏中去挖掘投资线索。同样因为缺乏内在价值体系,教育者的说教和评判显得苍白无力。他们只能回到模棱两可的复杂理论,并用晦涩的语言来掩饰内心的恐惧。当缺乏有力的理论时,林林总总的观点就会出现,成为必要的替代品。”
“我们每个人只能保留15分钟的名誉。”
看完书,我想我可以自己来回答曾经提出的两个问题:
1,做事和追求利润并不矛盾,事实上,我要做的事就是追求利润;
2,事物的关键点永远存在,只要我们具备了条件,做好了准备,自然就会看到和把握住。
这本书使我获得了巨大的帮助。我会用更为正确和理性的方式继续经营现有的企业。在我看来,不论我们读到的书是关于历史、还是关于投资甚或只关于某件事情的探讨,不论我们读到的传记记载的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抑或是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的人,有一种本质都是相通的--手上所做的事情永远是主线,在这个线索的牵引下,只要我们存在学习的眼睛,就能随时随地看到所有闪烁的力量。
水的精神,巴菲特的智慧,给当下的我们另一个有关择业的启示。大学生就业难,难在都想站在高处而不愿隐于低谷,难在不能用智慧的头脑看到水终将归入大海的方向。也许,我们选择了一个目前很小的企业,一个起薪不高的岗位,一个偏远的就业地点。但小企业会成长,低薪会涨高,偏远也可以成为中心。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找到这个“价值”点。如果将择业也看作是投资,那么我们要用价值投资的头脑,大隐于价值的洼地,也许正是聪明的选择。
感谢巴菲特让我知道:一、人需要长远的目光,看到人生与事业的长期价值,而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二、人要独立思考能力,更要有独立思考的水平,充分论证、理智的分析,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要盲从;三、要坚持诚信,相信人格的力量。人对了,就会做出正确的事,即使暂处危难也终将成功;四、金钱在某种意义上说,那就是一个符号。我们追求它的,不是物质的奢华,而是人生乐趣与人生意义;四、当你选择了做正确的事,终会使你因为这样的选择与长期坚持并获得成功;选择了值得尊敬的人同行,你也将得到他们的'尊敬。五、人生的智慧不在于沉浸在喧哗扰嚷中,而在于洗尽铅华后的黙黙思考。
巴菲特传读后感(二)《巴菲特传》的主人公沃伦·巴菲特是美国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塑造者,2021年3月,他以727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三名。他以世界顶尖投资人和令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创造能力而赢得世人盛赞和追捧。巴菲特很小就树立了人生目标,对数字有天生的敏感并且兴趣浓厚,明确地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从没有为寻找目标浪费过时间,不懈追求,独立思考,诚实守信,坚守信念的处事方式和惊人的毅力相结合,成就了巴菲特的辉煌。巴菲特成长与财富积累的历程,变化的只是财富数字的不断累积,不变的是巴菲特独特的投资智慧和人生信条。
“股神”沃伦·巴菲特今年就要年满85岁了。这位老人至今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带领这个超级赚钱机器高速运行着。而他的第一步则是从挨门挨户送报纸开始的。在他13岁时,为了能够第二天凌晨早起送报,每天都要放弃玩耍,早早上床睡觉。巴菲特14岁时,就挣够了当年个人纳税起征点的钱。不过,精明的小巴菲特在税表的减免项目里,列上了自己送报时所骑的自行车的折旧费用,第一次为自己合法免税。少年的巴菲特,就表现出了他的经商天赋。
巴菲特大学时代,遇到了让他受益一生的证券投资导师——格雷厄姆。格雷厄姆的名著《证券分析》中,提出了价值投资的理论,这些理论影响了巴菲特的一生。巴菲特把这些理论深深地融入到投资事业中,他对于自己投资股票的秘诀常解释为: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他还有两条宝贵的原则: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巴菲特的成功正在于他从不盲目从众、从不道听途说,而是用自己的独立思考来作出判断。他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立思考能力,专注工作和不受外界干扰。他投资的许多公司,可能不被人们看好,但他执意买进。巴菲特如水一般总是流入低谷洼地,永远追逐着价值的洼地。不与众人强争那些被普遍看好的股票,懂得适时收手,激流勇退,也懂得逆流而上,独辟奚径,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
对于读者而言,身处纷繁世界,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我们都应该从巴菲特传奇的一生领悟到:一是树立明确的目标,选择做正确的事,并为了目标不懈奋斗,坚忍不拔,认真对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二是学会独立思考,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勇于创新,充分论证、理智分析,抓住事物发展的逻辑性和本质规律。三是要有长远的目光,看到人生与事业的长期价值,而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四是要有耐心等待,也许成功来得不是一帆风顺,但永远不要轻言放弃,学会坚守并做好一切准备,才能在机会到来时,果断出手,一击即中。五是不盲目追求金钱,金钱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符号。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物质的奢华,而是人生的乐趣与人生的意义。
巴菲特关于伯克希尔的15条原则
1.以合伙人的态度来行事。
伯克希尔不同于一般的私募基金,从组织形式上,是一家公司制企业,但巴菲特和芒格仍以合伙人的态度来行事。也就是说,作为公司的股东,不需要支付管理费,也不需要支付收益分成,就能享受到巴菲特和芒格的高超投资业绩。
2.吃自己做的饭。
很多公司的管理者其实并不拥有公司的股份,只是帮股东打工而已,换言之,帮别人做饭,但自己不吃,但伯克希尔不同,巴菲特和芒格的绝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存放在伯克希尔的股份上,欢颜着,他们做饭,跟大伙一块吃,亏了一起亏。
3.长期目标是伯克希尔公司每股内在价值的平均年回报率最大化。
很多管理者以公司市值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市值越高说明自己经营得越好,美其名曰“市值管理”,但巴菲特完全不一样,不关心市值变化,而是专注在公司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增长至少要超过美国大型企业的平均增长率。
4.第一选择是直接持有一系列多元化的企业,获取稳定的现金流和高资本回报,次选是通过保险公司,持有一些股票。
从这个角度考虑,巴菲特更加期待一个低迷的股市,这样才能以低的价格买入好公司股票,伯克希尔从下跌的股市中获益,就像我们从下跌的物价中获益一样,所以,作为投资者,我们不应该害怕熊市,而是充满期待。
5.不同于传统会计报表,向股东报告所控制企业所产生的收益和其它重要数字。
伯克希尔是一家投资公司,不同于实体企业,仅从其会计报表上,是很难衡量它的真正价值的,所以巴菲特和芒格会告诉股东那些真正重要的数字,以了解伯克希尔的真正价值,而非简单的报表数字。
6.在收购时忽略账面资产,专注未来可带来收益的资产。
账面的结果不会影响到巴菲特的运作和资本分配的决策,宁可购买那些未在账面体现,但实际可以到来2美元盈利的资产,而不愿购买可以在账面体现,但仅能获得1美元盈利的资产。未来现金流才是关键。
7.非常谨慎地使用债务。
当进行借款时,尽量将长期利率固定下来,宁愿拒绝一些诱人的机会,也不愿过分负债,保守的策略虽然会影响收益,但必须为投资者负责,这样才安心。
所以,谨慎使用杠杆,别因为失去一些机会就寝食难安,机会常有,但本金丧失了就失去一切。如巴菲特所说,不会用家人、朋友所拥有和所需要的东西去冒险,为了得到他们原来没有和不需要的东西。
巴菲特实际使用的债务,即保险浮存金,几乎无成本,而是期限很长,而我们大多数人的杠杆,成本很高,期限很短,非常危险。
8.管理层的愿景不会让股东花冤枉钱。
很多公司的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顾长期的经济结果,花高价格收购以追求多元化,规模化,太高自身的地位和权力。巴菲特和芒格使用股东的钱就像用自己的钱一样,会权衡收购后得到的价值,只关心能否增加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
9.定期根据结果反思决策。
会考察留存在公司的利益,长期而言,每留存1美元的利润,至少创造不少于1美元的市值。巴菲特会衡量这1美元到底是留在伯克希尔更有价值还是分给股东更有价值,伯克希尔长期不分红,就是说明这1美元还是留在伯克希尔更有价值。
10.只有在物有所值的情况下才会以发行新股的方式收购。
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因为伯克希尔的股票太值钱了,如果以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收购,会损伤伯克希尔股东的利益,不如直接现金收购来得更划算。除非伯克希尔的股票严重高估。
11.不太有兴趣卖掉伯克希尔拥有的优质资产,哪怕价格比较高了。
即使对于那些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企业,只要它们还能产生哪怕微薄的现金流,只要管理层和劳资关系还不错,巴菲特和芒格斗不会卖掉。不轻易放弃,这也是巴菲特的风格吧,所以才造就了原来的平庸的纺织企业,如今伟大的伯克希尔。
12.会坦诚、如实地汇报好与不好的地方。
巴菲特会换位思考,如果处在对方的位置,希望了解哪些内容。在信息披露上,不会双重标准,确保每个股东都能知晓所有其它人知道的内容。
伯克希尔和巴菲特总是这么另类,我一直奇怪,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唯一的伯克希尔。
13.只在法规监管的范围内讨论证券市场行为。
既然是上市公司,自然要遵守规则,同时,巴菲特显然也不会讨论具体的投资活动,甚至那些已经出售的投资,毕竟,有些人人尽皆知就没办法玩了。
14.希望股东在持有期间能获得与公司每股内在价值损益同步的收益。
巴菲特既不希望股票价格涨幅超过内在价值,也不希望低于内在价值,保持同步,最好,这样对新老股东最有力。
15.希望长期超越大盘指数
即标普500指数,如果超不了,就失去帮股东打理投资的意义了,不如大家都去买指数。巴菲特确实做到了。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
——warrenbuffet
投资是简单但不容易的一件事,这句话出自巴菲特之口也是其投资智慧的精髓。作为伟大的投资家,在市场上的赫赫战功不言而喻,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投资者,促成了如此多的超额收益?或许可以通过《巴菲特之道》这本书来一窥究竟。
《巴菲特之道》不仅讲述了巴菲特的成长还有其投资理念,当然我们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复制其投资策略就妄想取得像他那样的成功,毕竟经济环境不同、时代主题不同,其生长的美国也是世界上资本发芽的沃土。这些都很难复制,不过伟大的投资者绝不单单依靠这些而成功,背后更有其高超的投资理念、过人的投资智慧、不受众人影响的专注和坚韧。这些都将巴菲特的身影变的伟大也是我们最为值得学习的地方。《巴菲特之道》该书内容比较多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看这个超级投资者。其一,巴菲特的教育是怎样,是什么促使了他的投资策略?其二,巴菲特投资或者是购买企业的原则是什么?这些也是我们想学习借鉴的。其三,巴菲特在投资时的心里是什么样的?哪些投资心理是最值得学习的?
作为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其投资思想的来源主要由于三个人,一个是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和其合伙人查理·芒格。在这三个的影响下巴菲特的投资思路逐渐转变,日趋成熟。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三个人的投资思想。
本杰明·格雷厄姆。作为金融分析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巴菲特的老师,其价值投资的理念对巴菲特的影响不言而喻。流传最广的就是“安全边际”这个概念。简单的说两点: (1).以低于公司净资产2/3的原则买入。(2).专注于低市盈率的股票。 这很好理解就是买的价格比公司的资产还要低安全性肯定要高一些。如果公司经营良好那么市场会修正其价格,让它涨的与资产相同或者更高。这里就有一项十分重点的工作,那就是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因为只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企业的情况,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巨作《证券分析》中就多是关于此类的分析,所以巴菲特的投资中很强调财务报告的分析。最开始巴菲特也是遵循这样的理念投资,不过这样的公司缺少了成长性价格往往不能很高,可是这样锻炼出来巴菲特雄厚的根基,通过财务报告他往往能嗅到优秀企业的味道。
第二个不得不说的是菲利普·费雪。巴菲特在看《怎样选择成长股》后便去找费雪,见过面后,他感到费雪的理念令人折服。所以其投资上也吸收了其投资理念,这可以概括为:(1)投资于那些拥有超出平均水平潜力的公司;(2)与能干的管理层合作。费雪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找出公司在行业里的独特优势,通过闲聊的方式了解企业。这点无疑影响了巴菲特,因为其投资的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等公司都有独特的优势和优秀的管理层。同时还有一点就是从费雪的早期错误总结的。成功的投资较为重要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超出其投资领域往往出现错误,所以巴菲特对于科技股都不怎么参与。不犯错误无疑也是投资中重要的一条。要知道市场是惩罚那些做错事的人。
虽然费雪的影响很深,但却是查理芒格真正推动巴菲特接受和应用费雪投资优秀公司理念的人,芒格是伯克希尔公司的副董事长和第二大股东,巴菲特称其为“长期的挚友与合作伙伴”。他们经常讨论相关问题,芒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费雪投资理论的化身,他特别喜爱经营良好、价格合理的优秀公司的股票。伯克希尔早期的成功可归功于收购蓝筹印花、喜诗糖果及加州其他企业,这些大都是芒格先于巴菲特发掘的。在芒格加入伯克希尔公司后,正是他的影响使巴菲特从格雷厄姆买便宜货的投资策略局限中走出来,吸收费雪优秀公司成长股的投资策略,将二者进行完美的融合,形成了自己最成功的投资策略: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长期投资策略。
巴菲特在1992年年报中谈到自己投资策略的演化时说:“在失败过几次之后,我终于想起某位职业高尔夫选手的建议,他说:“不断的练习虽然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但练习却能够使你的成绩永续维持。”也因此我决定改变我的投资策略,试着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好公司而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进普通的公司。“巴菲特强调自己的融合是逐步的:“我逐渐发展了他们的思想。从一个立场突然跳到另一个立场可不是我的风格。其投资也从安全边际逐渐到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这样的思想和超凡的业绩印证其所言:”时间是好企业的朋友,是平庸企业的敌人。“
投资或购买企业的原则
根据巴菲特的说法,买下整个企业和以购买股票的形式买一部分企业,实际上没什么不同,不过其更倾向于直接拥有整个企业。所以他总是以企业分析师的眼光来看待而非股票分析师的眼光。如果回顾曾经的交易,寻找一些共性,我们可以很好的看见一系列基本原则;主要有(1)企业准则;(2)管理准则;(3)财务准则;(4)市场准则。放在今天看这些准则依然是很好筛选优秀公司的标准,同时也无限多考虑市场环境。宏观概念、行业趋势等,只关注于企业的运营情况如何,而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从投资的华盛顿邮报、盖克保险、可口可乐等公司都是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的,满足了简单易懂的条件,所以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发现良好的投资标的,多观察生活的现象更能是我们收益,比如A股市场上云南白药、茅台等都具有简单易懂的特征。而且持续经验和长期前景都可以被我们预计的比较准确,这要能以合理的价格购入就不失为良好得投资。
在投资可口可乐时候无疑是投资在一个转折点上,当时饮料行业缺少创新,可口可乐尝试多元化经营进行上下游扩张,公司的花费激增利润开始下滑,公司刚更换高管,这些听上去都糟透了,但正是管理层的理性、坦然和抗拒惯性驱使让可口可乐的到业绩改善,摈弃前任管理层的策略将多元变成单一的核心业务:卖糖浆盈利而不是建厂搞水利等项目,提升股东回报,通过股票回购、增加分红数量这都增加股东的资产收益。无疑是股票价格飞升的长期动力。而且巴菲特买入的时机正是高管更换不久。其投资智慧十分超前才能发现如此好的机会,这完美的诠释了:最好的生意是那些长期而言,无需更多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却能保持稳定高回报率的公司。
在IBM的投资中,巴菲特抓住了其在IT资源以外的护城河优势,就是IBM的公司声誉、客户关系、咨询和系统集成上面无可匹敌的优势,而且公司的管理层重视股东价值,砍掉低利润业务、转型高利润的咨询和资源外包服务,所以公司的利润持续攀升,净资产收益率也逐步走高,这无疑都让股票价格水涨船高。
虽然很难找到完全符合上面标准的公司,不过尽量去符合就会产生好的效果,同时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巴菲特不急于了解利润,从不急于卖出股票,只要他们能产生令人满意的资产回报、管理层可以诚信、股价没有过高。也就是持续满足标准,就能够一直持有。
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往往很集中而且换手很低,这和分散化化解风险的思想格格不入,而且其价格波动往往很大,显然巴菲特并不关注于短期价格的变化,从其发言中也可以看出:”在你做出投资时。你应该具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至少将你10%的身家放在那只股票上。“还有就是:“如果承受不了50%的亏损,那就不应该来到股票市场。”感觉这样简直是在豪赌,不过这也反映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过多的分散风险不能取得太多的超额收益,如果巴菲特不进行这样的近乎豪赌的投资他也不会在众多投资者中脱颖而出,但这些都不是关键,最为关键的是他只把精力放在选择良好的公司上,很少换手股票。在当时他就看向了20年以后,聪明的投资者都有极强的远见,在这种层面上看更像一个战略家。较少的换手也是长期业绩好的关键,很多基金或机构的投资频繁的换手增加了很多成本,赚钱是复利的可是成本也是复利,过高的换手产生的费用绝对大的惊人,那些跑不过指数的基金或者投资者长期都败在了成本上面。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价值投资者往往采用了这用策略,较为出名如红杉基金,这些超级投资家都采取了深入研究、集中投资、长期持有的策略并且久经时间考验投资业绩很是出色,这一点无疑值得我们学习。
巴菲特的投资心理学
巴菲特在投资上比较有耐心,一个短期的炒家不太有可能坚守市场,尤其是 市场错误定价的时候往往是情绪低迷 ,人心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时候,如果没有耐心很难坚守。除此之外其成功还有行为优势、分析优势、组织优势。
行为上巴菲特是理性的,简单来说就是回望过去、总结现在、分析若干种可能,并最终做出决策。其投资几乎都是这样完成的。如果我们因为一时激动或者一意孤行的话那么肯定就会在投资中犯下各种错误,看着收益飞走,机会来的时候不能抓住。这样我们肯定成为不了像巴菲特一样伟大的投资者。同时他也很关注管理层如何分配利润了。这样才能提升公司的价值,由于他的理性所以往往比别的投资者看的更远,让投资的成功率更高,尽管市场上有各种变量的存在,但是巴菲特的投资始终有理性贯穿始终这样他在行为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分析上巴菲特是专注的。金融市场提供了很多信息,我们会关注股价、预测股价变化,政策等因素,往往忽视了拥有企业的基本面情况,而巴菲特却不理会市场上面的波动,只是关注企业的基本情况,其认为投资者应该以企业家的方式看待所投的企业。并且十分专注于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本再投资的要求、公司产生现金的能力等方面。他曾言:“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便股市关闭一两年,我们也不担心。”“为什么我们需要给可口可乐每天报价呢?”这样他就不会被行情牵着鼻子走,而我们却常常如此。浪费了很多时间并且收获很小。
组织优势上,伯克希尔哈撒韦拥有三个支柱 :(1)各子公司产生大量的现金流,供给奥马哈总部。(2)巴菲特作为资本的配置者。(3)每个子公司都由富有才华的管理团队负责日常工作,不需要巴菲特操心。 这样的组织可以让巴菲特专注于投资,另一方面巴菲特作为企业管理者也比市场上面的其他投资者更有优势,他能更先洞见企业的变化,经济周期对企业的影响,并且比其他投资者更加坚定的持有。一个只投资的人是无法成为像他那样伟大的投资家。他不仅是一个投资家也是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个战略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者。
学会像巴菲特一样思考
我们都是平凡的,成为像巴菲特一样的投资家很可能是种奢望。但是巴菲特在赚钱之前,就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经历市场检验行之有效。想想购买股票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将从公司的利润中获利,无论是分红还是股价的上涨都和所投公司的利润相关,既然如此,那我们更需要关注公司本身的情况,而这就概括在购买企业的准则里。如果我们不想关注所投企业的情况,同时希望从长期投资中获利,那么巴菲特给我们提供的方法就是购买指数基金,应为其成本很便宜,也简单易懂,管理理性,重视效率这些也较为符合巴菲特投资方法的12条准则。
回顾一下其投资准则,不难看出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较为简单易懂的,耐心和理性在里面发挥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纵览《巴菲特之道》年轻时巴菲特受教于本杰明·格雷厄姆学会证券分析;之后受益于菲利普·费雪的投资策略;有幸于查理·芒格成为合作伙伴。其六十年的投资生涯,经历无数,投资策略始终如一。正如其言:投资是件简单但不容易的事情。
巴菲特的启发——固定收益的重要性
如果像巴菲特一样选择股票的话,我们还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的,同时难度也比较大,财务报表的知识就很要功力,还有长远的眼光就更难了,不过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基金投资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法,因为基金具有专业知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最为合适的就是公募基金,投资门槛很低,费用较私募要便宜太多了,长期价值比较多。
我们也注意到巴菲特选择的股票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这就大大减少了他的压力,就好像如果我们失去了每个月的工资收入那么财务压力就会变大一些,稳定的现金流是敢于持股的关键,不过如果投资基金的话并没有太多的现金流,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固定收益的品种来产生现金流,这样我们就会比较安稳,在这个长期战争中就会有优势。此类产品中P2P是属于收益比较高的品种,投资一些这样的产品会为我们带来持续的现金流,当每期都有现金流入的时候我们心里上的压力就会少一些。同时投资一些公募基金,现在我们只缺少一个以合理价格买入的方法。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