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演义读后感(历史小说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7-07 11:02: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7

三国演义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

太平天国演义读后感(历史小说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后感1

  因为多次看过《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所以读起来比较通畅,尽管也有不少字成了拦路虎,但查一查字典,再记到小本上,反而更有好处了。

  这本文学史上最早的章回小说,很有意思的再现了从东汉未年天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

  全书共四百多人物,其中主要人物都是那么的性格鲜明,一人一个样。

  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周瑜给我的印象最深。

  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单刀赴会,空城计,借东凤等章节,我基本是记熟了。特别是“草船借箭”这一则更是令我浮想联篇,受益匪浅。

  年轻有为的神勇名将周瑜,可惜的却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一个人。他恼怒诸葛亮比他有智有谋,就总想置人家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由,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日造出十万支箭来,这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完不成任务,诸葛亮的命就难保了。谁能想到,诸葛亮出乎意料的立下了三天就可完成全部任务的军令状。到这时,顾不上吃饭喝水也得看下去了。

  精于天文地理,了解敌方心理的诸葛亮,趁着漫天大雾,利用曹操个性多疑的弱点,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还多了出来的好箭,使周瑜阴谋又一次破产,不得不伤心苦叹:“吾不如诸葛孔明也!”

  本来世界这么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应该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决不要自认为自己强而傲视别人,更不应该有妒忌之心。尊重人才这方面周瑜好像比不上曹操。

  周郎啊,你是仰天悲呼着:“既生亮,何生瑜”而抱憾离世,一颗耀眼的星星陨落。

  风物长易放眼量,这是对我最好的启迪。

三国演义读后感2

  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书,如:《稻草人》、《木偶奇遇记》、《三国演义》,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滚滚长江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里的关羽神勇无比,单刀赴会胆子大。关羽的故事可多了,如:《过五关斩六将》、《夜走麦城》、《刮骨疗毒》等。我最佩服关羽刮骨疗毒这件事。

  故事是这样的:话说关羽在一次战斗中手臂被一支毒箭射伤了,关羽就请神医华佗来医治他的箭伤,华佗仔细看了看说:“不好,你的箭毒已经进入到骨头上,我要用刀在你骨头上把毒刮去,没有麻药,这很疼痛的。”关羽爽快地答应说:“没问题,现在就来刮毒吧!”华佗先把关羽手臂上的皮肉划开,而关羽却在和手下的兵喝酒,几乎看不出他疼痛的样子。华佗开始在它手臂骨头上刮毒了,他刮呀刮,刮得时候关羽手臂上流了好多血,喝完酒他和手下的兵聚精会神地下起棋,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一个多时辰过去了,终于刮完了毒。华佗钦佩地竖起大拇指说:“将军您真厉害啊,我从没见过向您这样勇敢的人!”关羽感谢地说:“这算什么,小菜一碟,还得谢谢您这位神医妙手回春治好了我的手臂啊,我又可以带兵打仗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关羽真是个勇敢顽强不屈的人,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是个男孩子可是平时手指划破了一点,痛得鬼喊鬼叫,和他相比我就无地自容了。

  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让我大开眼界,而三国演义里的众多英雄人物,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们勇敢顽强,不怕死的 精神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3

  假期读《三国演义》让我有了很深的感悟。而且,我还认识了一些传奇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吕布。我最敬佩的是人物是诸葛亮。

  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他喜欢作《梁父吟》,他自比管仲、乐毅,就连司马微都觉得他可以和姜子牙、张子房相比。诸葛亮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洞悉天下,了解天气,而且忠心耿耿,从不背叛他的主公。诸葛亮,他真伟大,我以后一定要多多读书,多掌握知识,我也想成为像诸葛亮那么聪明的人,以后做大事!

  我最讨厌的就是吕布了。虽说吕布是个勇猛的人,可是他却是个见利忘义、有勇无谋的小人。其中有一回,写董卓给吕布金银财宝,他马上杀了他的干爹,又认了董卓为干爹。可见,他是多么见利忘义啊!

  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人是曹操。曹操,他很聪明,但是他把这聪明用错了地方,反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我认为他最有趣。

  书中我最喜欢阅读的是第七回。这一回是讲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请刘备去喝酒,可是刘备一到,天空一黑,准备下雨了。这时,曹操说:“刘备,当今天下,你认为谁是英雄啊?”刘备说了几个他心中的英雄,曹操又说:“英雄一定要胸怀大志,而当今之,只有你我二人才能称英雄。”刘备以为他被识破了,吓得筷子都掉到地上了。这时正好天空中打雷,于是刘备借着古代圣人听到雷声也会害怕为由掩饰过去了。曹操见他这样胆小,就不再怀疑。

  《三国演义》这本书刻画的人物形象可真生动,我好敬佩罗贯中呀,我现在要阅读更多的优秀图书,将来也写出像《三国演义》这么好看的作品。

三国演义读后感4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读后感《读后感 封顺泰》。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枭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5

  一卷在手,获益匪浅。今年暑假,时间充裕,我认真拜读了许许多多的好书。其中,使我倍受启迪、心胸激荡、久未平静的一本古典名著,当然非《三国演义》莫属了!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小说,是元末明初罗贯中耗费毕生心血写成的。该书以史为据,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从东汉末年纷繁浩荡的战争中崛起,到最后被晋国统一的一百余年历史中发生的故事。书中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各具个性。有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有求贤若渴、胸怀大志的刘备,有义重如山、武功高强的关羽,有粗鲁冲动、英勇无畏的张飞……好一幅浓墨渲染、精彩纷呈的古代历史人物画卷!

  在这些形形色色、个性彰显的人物中,我最喜欢、最敬佩的,还是蜀汉的领导人刘备。他身上有许多闪光处,我喜欢他,并不只是喜欢他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雄才大略,还有他一心为汉、爱民仁慈的胸怀,以及屡战屡败、持之以恒的顽强精神!

  时光消逝,不觉千载。无论社会怎样演变,怎样发展,刘备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最要学习的,是他执着梦想、不懈努力的精神,因为这是我人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好书亿万,更需读此本。《三国演义》真是一本流传广泛、百读不厌、给人启迪的经典好书啊!

三国演义读后感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的一句话。《三国演义》可是书籍中的经典,这不,最近班里涌起了三国热,又让我重新捧起了这本书。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主要讲了魏、蜀、吴三国的故事争纷,从黄巾起义到三国统一。描绘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书中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形象。

  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他的沉稳、智慧无不让世人为他拍手叫好。草船借箭中,面对周瑜的刁难,他临危不乱,夜观天象,算准时机,谨慎多疑的曹操也中了他的计,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他的无所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以及智慧最后让周瑜自叹不如,死前也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喟然长叹。

  刘备多次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对他有知遇之恩,他记在心中,对刘备特别忠诚,多次为刘备出谋划策,也是刘备最信任的人。刘备一病不起之时将其儿子刘禅托于诸葛亮,诸葛亮哭着答应“臣怎么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后来诸葛亮全心全意辅助刘禅,可惜那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最后死于军中,年54岁。诸葛亮死前还不忘国家,料魏延会反传了三个锦囊。

  读到这儿我不禁深感惋惜,也不禁想这般有能力的人,还要下那扶不起的阿斗称臣,而且尽心尽力,真是绝对忠诚啊!就像诸葛亮所说,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三国演义读后感7

  《三国演义》是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的晋朝统一之间发生在魏、蜀、吴三国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如:谦虚谨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胸怀大志、弘毅宽厚的刘备,恩怨分明、忠肝义胆的关羽,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张飞,狡诈多疑、雄心壮志的曹操……这都是我们最熟悉的人物,他们之间有些人物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十分敬畏。虽然《三国演义》里的人物角色关系复杂,但当你读起来的时候,就会从中体验出无穷的乐趣,渐渐地你也就身临其境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也许你们都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贼,它不是一个好人。但我却认为:看清一个人,就要从多方面收集证据来定夺这个人的好坏。因为我始终觉得,曹操身上的优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的三万军队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的十万大军,这不是因为曹操阴险,而是因为他能谋善断,善于采纳部下的意见,尽管袁绍地广、兵多粮足。但是他轻视曹操,为人傲慢听不进部下的意见,被曹操打败也是意料之事。还有,曹操非常器重良才。记得当时关羽为了保护两位嫂子,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操,他并没有害关羽,最后还放了他。他的诗歌里蕴藏着悲凉壮观的艺术风格,不得不令人佩服。总而言之,曹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个出色的文采风流的才子!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后我大开眼界,那里面的人物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们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8

  《三国演义》原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后来的《三国演义》是后人的简写。《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主要说了三国时期的魏国,蜀国,吴国三个国家的互相斗争,为抢夺地盘,争当国家霸主,作者用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三国大开杀戒的`一场场恶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两百多个人物,其中作为成功的人物有大名鼎鼎的孔明;诡计多端的无耻小人----曹操;威风凛凛的关云长;智勇双全的刘备等大小将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人还是关云长,他身长九尺,声若巨雷,丹凤眼,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刮骨疗箭毒不怕一点疼。

  在《三国演义》里,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长板桥等一系列的生动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一次吴国缺箭,周瑜让孔明三天之内造上十万枝箭,还立下军令状。孔明掐指一算,算到第三天必有大雾,他向鲁肃借草船。到了水寨前,曹兵箭如雨下。诸葛亮带着插满了箭的草船,就顺着急水回寨。回寨后鲁肃向周瑜把事说了一遍,周瑜只能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读了《三国演义》使我受益匪浅,知道了打胜仗不仅需要勇气,力气,武功,还要智慧,我们还不能像曹操一样做人太狡诈。也不能像周瑜一样,心胸狭窄,纵然很有才干,可还是被气死了。要像刘备一样,仁义当先。

  《三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读不厌,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

三国演义读后感9

  今年寒假,我在爸爸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读了《三国演义》的前二十五章。

  我很欣赏关羽,我觉得是英雄。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都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他还是个有情义的人,华容道放掉曹操,足见他重情义。他还有一匹重情义的马,在他被擒拿后,赤兔马绝食而亡。

  要说关羽的不足,就是他有些自负,因为自负他才大意失荆州。

  这就是我眼中的关羽。我要学习关羽的重情义,珍惜与他人的友谊。做人但不能太过自大,要谦虚,否则就酿成大祸。

  今天读了《三国演义》使我认识了曹操,故事是这样的。

  袁绍听说董卓横行霸道,非常气愤,就写信给责备王允。王允就请大臣到家里商议,大家因无能为力而抱头痛哭。这是晓骑校尉曹操来了,说道:“哭能将董卓哭死吗?”他愿借王允的七星宝刀去杀死董卓。董卓视曹操为心腹,曹操趁四周无人就要下手,此时董卓突然翻身看到曹操举刀。曹操连忙跪下,诈称要献七星宝刀。曹操趁董卓分神之时逃跑了。董卓悬赏捉拿曹操。

  曹操逃到成皋时在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借宿,疑心吕伯奢要杀自己请功,便杀了他一家八口人,路上遇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一刀杀了他,并说到:“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个故事使我印象深刻。曹操本可以是一代枭雄,一统三国,但只因他的多疑和凶狠,使的身边的心腹纷纷离开。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心存善念,心怀感恩。

三国演义读后感10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和一系列故事。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生动形象。

  我喜欢其中的诸葛亮和关羽。其中关羽对我的感情最深:以酒杀华雄,以汉不杀曹,以五关六将。但最后,由于他太骄傲和粗心,荆州,战略地位的蜀,放弃了吴国。这就是“不小心失去荆州和梅城”。关云昌失去了生命。所以我想到了我的数学成绩在期末考试:由于我的骄傲和粗心,我的数学成绩不令人满意。这是真的:关羽一不小心丢了荆州,而我一不小心丢了分。从这我认识到一个真理:做任何事都不能骄傲,要用心去做。战斗中的骄傲导致失败。我将努力争取下次考试取得好成绩。

  诸葛亮,姓诸葛,是孔明和卧龙居士。他被称为“卧龙先生”。离开茅屋之前,刘备知道他有三次机会请他出山。我最喜欢诸葛亮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杀死他,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说:“才三天。”周瑜很高兴,让他下一道军事命令。一开始,我担心他怎么能在三天内造出10万支箭。那只是一次夜间谈话。直到我理解了他的计划,我才意识到这一点。原来他计算过这条河三天后会有雾。鲁肃会帮他保守秘密。曹操射箭。第三天,果然,雾已经弥漫了整个天空。果然,他得到了十万张弓和箭。诸葛亮真是神通广大。他懂天文和地理。这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到:天才来自勤奋。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我们一定会获得像诸葛亮一样的智慧。

三国演义读后感11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这本书。相信大家都认识而他就是《三国演义》。他就是四大名著之一。

  他讲的是从汉朝高祖皇帝斩白蛇而起义,到光武皇帝振兴汉朝,后来黄巾军掀起,汉朝急忙招军。也就是因为汉朝招军才会的刘备、张飞、关羽结拜桃源。之后成就了一番大业。

  看完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让我最钦佩的两个故事之一是赵子龙单骑救主。话说赵子龙走在林阴小路却碰见曹操的带刀将军夏侯恩,他们废话不说就开战赵子龙趁他不备一枪刺死他,获到了神器青缸剑至今倚天剑不知在何处,当年高祖就是靠这两把剑打下了天下。赵子龙获得神器,立马背在身上骑马飞奔。他跟着那些难民一起走。找到了甘夫人可是还不知在哪?他又走到一间破宅看听见里面有小孩儿在哭翻开帘子一看原来是甘夫人,甘夫人把阿斗交赵云之后便跳枯井而亡,后来他走到了最后一到关卡是曹操的雄兵把守赵子龙的宝驹一跃就跃过了曹操的第一道防线。于是雄兵向赵子龙来,赵子龙把枪放到地上拿神器青缸剑挥舞一下中你可曾知道,这兵器对兵器室可是削铁如泥,顿时将士们枪就变成了木头,赵子龙经历了重重突围终于走出了曹操的布防线走出来的时候曹操问叫什么名字?他说本人乃常山赵子龙。

  二是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的仁义之举也许你们都会以为我这个说法是错的,而你们听下面的故事就知道为什么了,当年曹操的船被销毁军士也都死亡了,走到华容道的时候,突然看见一队人马出来,原来将军是关羽。曹操走到,关羽面前哀求。关羽便说你走吧,我念你昔日对我厚爱之情。这是多么仁义之举啊,这就是我最钦佩的地方。这就是我的,三国演义读后的感想。

三国演义读后感12

  “滚滚长河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耳畔就仿佛想起《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令人神往,令人深思。心底平静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涟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随着歌声穿越千年时光,去追随令人向往的历史。这都源自《三国演义》,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入“四大名著”之一,而它确实也无愧于这一美誉,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作者用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卷中描绘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读者都深深陶醉于其中。这里既有鼓角争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夺权力、勾心斗角的纷争,也不乏风花雪月、情意深长的爱情。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讲述故事,述说历史,我想这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吧!

  《三国演义》对于战争前后经过的细致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许诸、典韦的勇猛,鲁肃的傻憨都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阴险毒辣,还有“降汉不降曹”“义拔云天”的关公,忠义凛然。他们形象都被刻画的入木三分。读完《三国演义》,掩卷沉思,满脑是杀声阵阵的战场,各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畅的文笔和巧妙的构思。那种宏大而一气呵成的气势,使人读完有种无可名状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经典之作无法抗拒的魅力。

  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古往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的淡淡哀伤,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三国演义读后感13

  我读了《三国演义》后有许多感受,就让我与大家分享分享。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著作,其中刻划的诸葛亮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看透人心,使得蜀军能百战百胜。在诸葛亮三气周瑜中,第一气是,在周瑜和曹军交战时,将荆州打了下来;第二气是,周瑜本想逼迫刘备交还荆州,反而折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周瑜卧病在床不起;还有一次是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巧用天时地利,使得周瑜的计谋一一落败,周瑜也因为小气,心胸狭窄,被诸葛亮气死了。在三国中,刘、张、关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他们与各路英雄为友,张飞为人直爽,有勇无谋,非常鲁莽,但他的武艺是十分的高强,关羽也是为人直爽,武艺高强,但有勇有谋,比较自负,刘备也精通一些武艺,他博览群书,才智过人乃蜀国的君王也。而曹操虽然也是博览群书,有勇有谋,但是生信多疑,多次被诸葛亮利用,从国势强盛到国势衰弱。吕布乃三国中武艺最为高强的一个,曾经与张飞、关羽、刘备,三人交锋,打了数十回合,依然没有分出胜负但后来因挡不住美色的诱惑,惨死在曹操手里。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确实,关羽因为轻视敌人,既失荆州,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勇的为国捐躯了。

  文学是一盏灯,为你照亮前方,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14

  在今年的寒假里,我阅读了许多的书籍,其中就有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典人物。例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羽。

  关羽从桃园三结义后就一直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后来战败被生擒,不得不投降曹操。而曹操十分赏识关羽,不仅好生相待,还封关羽为偏将军。后来袁绍派大将颜良与淳于琼、郭图等攻白马,曹操率军救援,并让张辽和关羽做为前锋。关羽勇猛杀敌,还斩杀了颜良。战后,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赐予“赤兔马”,但还是想要离去。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关羽却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所以一路之上遭到了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五关,斩六将。我认为他的忠心十分感动我,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精神。

  通过这本书,我还学到了许多。我们应该像书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坚忍不拔,不怕困难,勇敢无畏,不自私自利、宽容大度······去学习他们的精神。这样我们读书才有价值,、有意义,如果只是随便看看,打发时间,那就无用了。而且书中情节刻画与描写十分生动,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希望大家都可以阅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15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在暑假里我看了很多书:《西游记》、《我要做个还孩子》、《小兵张嘎》、《三国演义》等。在这些书中让我最喜欢的就数《三国演义》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一篇又一篇耐人寻味的故事在我心中回荡,让我回味无穷。

  第一篇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这篇“宴桃园豪杰结义”。我很好奇以前怎会有如此的兄弟情义,非亲兄弟却更胜亲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想只有在当时那种战乱纷飞的年代才会有这种情同手足的兄弟情义吧!

  刘备、张飞、关羽不同的行业,他们三人的性格也是完全不同的。张飞是个卖猪肉的,他身长八尺、面貌凶悍、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英雄,可是他却不懂各种道理。我想他小时候肯定是没怎么读书吧。关羽原来是个卖绿豆的,我们还叫他“关公”、“关夫子”等各种好听的名字。他一身正气、神勇无敌,现在在很多人家的门墙上都会看到贴着关羽的画像,以借关公之威驱邪纳吉,保一方平安。

  刘备本是个卖鞋的,他是仁义宽厚、心胸广阔、还善于收买人心。平时虽然寡言少语,但是他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就像张飞、关羽都要叫他大哥。我想就是因为刘备的这种性格才能使他最终成为了“汉昭烈帝”。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如“三请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真是一幅幅宏伟的战争场面。

  我爱看《三国演义》,我爱那书中栩栩如生、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更爱那一个个趣事连连,是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太平天国演义的介绍

小说宣传革命第一人——黄小配黄小配(1871—1912年),名世仲,笔名禺山世次郎、黄帝嫡裔等,番禺人。他是继吴趼人之后岭南小说界出现的又一多产作家,先后发表了《洪秀全演义》、《廿载繁华梦》(又名《粤东繁华梦》)、《宦海升沉录》(又名《袁世凯》)、《岑春煊》、《党人碑》、《大马扁》、《宦海潮》、《黄粱梦》、《镜中影》、《陈开演义》、《广东世家传》等十五种中、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洪秀全演义》,全书已写五十四回,按作者原来的安排,还未完成。已完成部分从道光后期清朝政府的腐败,洪秀全、冯云山酝酿起义写起,直至后来天国由李秀成、陈玉成支撑为止。小说在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描写战斗场面上颇有独到之处,有一定的感染力。书中强调的“种族革命”,宣扬“上下平等”和“男女平权”、“去专制独裁”等,实际上也是革命党人推翻清朝统治所宣传的内容,这是黄小配利用小说进行革命宣传的成功尝试。《宦海升沉录》是一部谴责小说,全书二十回,通过袁世凯的宦海升沉,揭露清廷满汉官员之间的矛盾,并指出即使靠袁世凯反清成功,“便是独立得来,终不脱专制统治,于国发断无幸福。”(第十五回)这一预见竟在作者身后出现,可见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小说的表现手法,比吴趼人借鉴西法更进一步,直接将其与中国传统手法相糅合,使得作品向现代小说演进。这也是黄小配小说的深层文化价值所在。

历史小说读后感

希望大家可以给我几篇关于历史小说的读后感.600字以上的.希望可以多几篇啊.谢谢啦.
  《曾国藩》读后感
  纳雍电厂 贺国刚
  曾国藩去世了,作者为渲染气氛,说他殁时下着黑雨,也许是巧合吧,今天也是下起了雨,看后心里不是滋味。这位清朝晚期的勋臣在无奈中、心情极复杂中死去。
  小说的开端是以丧事作头,从而揭开了曾国藩一生转折的一幕幕,他的出身和他的思想,决定他的大志,他要卫孔孟之大道,要护天子之江山,做一个忠心的人臣,于是力排万难、忍辱负重,他在平了太平天国之后成为晚清位极人臣的人物。至于太平天国的灭亡更让人心痛,其政体在当时如此得民心,却因互相猜疑、内杠之后大势削弱,其上层也未脱离五千年中华封建思想的影子,表面上人人平等,暗地里阶层分明,到后期无力回天,其领导层缺少远见卓识,当鼠目寸光暴露出来后,荒唐事一件接一件,最终灭亡。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全新的太平天国存在,其价值不可估量。这位清王朝的捍卫者,平了各地叛军后,一直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奈何其时上下皆腐败,一群乌合之众岂能成大器?他失败了,清王朝也更加颓废了。
  对他的评价,说法各异。与他同时代的王闿运说:“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居,异代不同功,勘定仅传方面略;经学在纪河间阮仪征之上,至身何太早,龙蛇遗憾礼堂书。”左宗棠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心,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他自己也说,自己以理学为标准,想以诗书出名,无奈天命如此,虽位及极品,却一无所获,武不如左胡彭李,文不如韩王梅等,能让他自慰的是其知才识才之力,他提携不少人才,但由于其封建观念太重,对所谓叛军降将不信任,理学思想过重,对所谓放荡不拘之人不用,其得意门生李鸿章到头来,他也有忧患,只是在他眼里,大清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代替他的人了。
  由于时代不同,用当代曾经流行的话来说,也是阶级地位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尤其是后来的无产阶级以暴风骤雨之势打倒牛鬼蛇神,破除封建迷信后,更新了观念,从无产者的角度,人们对这位晚清重臣颇加微辞。从历史的角度,从阶级的角度来看,设身处地地分析,曾国藩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小说在为他说话的同时,也是在迎合后人的观念,导致此书少了些气势,有些委蛇于涩,不够明朗。小说后半段的津门教案一事很是感人,使其毁名于世,真正体现了“弱国无外交”,国家不在于有理和无理,只在于强大与弱小。曾国藩很开明的,由于经历了战争、外交、政务等多方面的大事要事,从心底发出了要奋发图强,用“师夷以制夷”之方略,大办洋务,支持出洋留学等等,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与容闳的一段话很深刻:当年的万里长城是用石头筑成的,以抵御外侵,如今的不能适用了,当今的万里长城是炮坚舰硬的水师,并信中国一定能强盛并超过之。可谓感人肺腑,激励万般阻力下的大批志士的奋发图强。他以理学经学自居,却做出一些伪诈之事,这体现封建忠君的虚伪性,他好名声,处处从家族观念出发,这体现了光宗耀祖留得生前身后名的劣根性,以至其杀戮无辜,草草结束马案,并没有真正的严于律己,有意掩盖有损其名其利之事,没有到达儒家“慎独”的境界。他常谈血性,但他没有血性,所以他难在某一领域独成一家。他以周公、尹伊、郭子仪、孔孟、李泌、裴度、王阳明等自居,可政不如周尹,理不如孔孟、武不如郭李、文不如裴王,但有一点,其忠一点不含糊,其忍非人能比,以至在风雨中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其阶级立场极强,在阶级矛盾方面不顾一切,杀人如麻,加上对统治者的忠心不二,这是他能稳如泰山的根本所在。说他廉洁俭朴也没有错,可是他对曾国荃的贪婪却不闻不问。他把人比喻为棋子,都是被摆弄的对象,这是对人生的嘲弄也是无可奈何的感叹,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被摆弄的局面,因为他是人臣是奴才,必须无条件听凭主子摆布。他不会离开棋盘,他少血性,环境决定他不会作为人主去摆弄人,于是他心甘情愿做棋子,并牢牢定位在棋盘上,他的家族是荫护在清王朝之下,如果大清灭亡了,他的家族还能功高盖世?他与清王朝的利益是一致的,知道这点,就不难理解他的行为了。
  中国百年的屈辱史,血泪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从清朝到明国初期,军阀割据,为己之利,争相讨好洋人,奴颜媚骨,丧权辱国,坑害百姓,在此背景下的国家,人臣难做,忠臣更难做,做有民族气节的忠臣更是难于登天,委曲求全是无奈之举,国家强大了会有那种事吗?
  如今之中国,蒸蒸日上,民族复兴指日可待,可喜可贺。然在对外经贸上却处处处在列强的游戏规则之中,加上部分官员腐败、鼠目寸光,成了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吸血鬼,在形势大好的局面下,被人剥削了还大势邀功,对此要警惕呀,落后不是我们的借口,我们有实力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时候,还委曲求全的话,差矣!
  夜半想到《曾国藩》一书的若干问题,遂起床开空调,挑灯夜战。【文摘】
  清朝于军队的管理至严。凡须用兵,由朝廷供兵供饷粮,战役结束,将领功过赏罚完毕,便将军队交回政府。但当太平天国乱起时,朝廷的八旗、绿营兵已腐败透顶,无兵可调;又兼以次第而来的赔款条约,也无饷粮可调,才由着曾国藩以湘兵起家,几乎养为家私而朝廷竟调不动其一兵一卒,后攻克金陵,湘兵的威势于斯盛矣。
  可惜罗泽南早亡,曾国荃一介武夫,曾国藩又以骨肉之情,听之任之,于军队纪律丝毫不加整束,于金陵城中无恶不作。每尝读到此类史事,总不禁叹“杀中国人最多,实则是中国人自己”。
  湘勇初创时,以金钱作饵,许以城破纵掠三日,以此来维系湘勇的士气,从当时朝廷对他们不闻不问的情况,也是无可奈何的举措,却也因此将辛苦所募的朴实农民,驯成道德尽失的野兽,以纪律换战斗力,只是短期内的红利,长此以往,则必然导致湘军战斗力的丧失,走上与八旗与绿营相似的老路。
  后世将湘军捧得甚高,实在于捧曾国藩捧得甚高。1894年,湘军在牛庄与日军死战,全军覆没,至此湘军告别历史舞台。或以为其亡于日军,或以其亡于清廷,实则当年金陵城破之日,即是湘军灭亡之始。只能以金钱拢络,而不能以纪律整束,缺乏一以贯之的信仰,任何强盛的部队,都只能于历史上昙花一现。湘军如此,国军亦然。
  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劳苦大众的理想天堂,曾经在中国掀起过滔天巨浪。因此曾国藩剿平天国,为颇多人诟骂。但站在任何一个政府的立场来说,凡遇有造反的,绝无乖乖就此下台的道理,此事古今中外必然。发兵围剿,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如果一个政府只懂“剿”而不谙于“抚”,那么这个政府的“剿”,不仅无法延续其统治,也必将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何为“抚”呢?就是在平乱之后的总结。乱由何起?如何正本清源?政府有“剿”的权利,也有“改”的义务。以为一剿而天下太平,不知悔改如晚清者,虽然躲过了太平天国,却逃不过辛亥革命,其历史结局,就只有在国人轻视与仇视的目光中,黯然下台了。
  近日有杂志作了一期有关“曾氏家族”的专题,曾氏后人颇为兴旺,名流也多。但未想历史的曾国藩与曾国荃,却曾杀过那么多人。中国人说“杀降不祥”,在曾氏身上,倒是异数。
  以曾国藩自述,所谓“乱世用重法”,似乎“杀”,也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最起码当初的另一杰出人物胡林翼,也有和曾氏相同的看法,世人称作“三如”——爱才如命,杀人如麻,挥金如土。
  还记得那期杂志上曾氏后人提到过曾国藩的一句家训——
  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
  想来嗜杀的曾家兄弟,有如此兴旺辉煌的家族后代,功夫全在这一句话上吧。
  哪一对今日怒目相视的夫妻,会回忆婚礼宴上,情意绵绵、两两相望的男女?
  有哪些痛斥儿女不孝的父母,去回味婴儿床边,满心欢喜、憧憬幸福的自己?
  幸福的开始,只是开始。如果你的人生不能如电视剧般在此刻顺利结局,那么请谨慎小心些吧。
  【文摘】
  在稀里糊涂地将《胡雪岩》读完后,感觉胡老爷神乎其神,命好的不得了。俗话“经商就读胡雪岩,为官就读曾国藩”。
  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国藩》,相比之下,倒是一部写实主义的作品。
  故事从曾国藩丧母回家奔丧开始。
  此时,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战事已经波及到了长沙。而曾经能征善战的绿营、八旗兵已经腐朽不堪。当地的官员十分恐慌,为了打持久战,参考先前镇压白莲教的方法,准备在地方办团练。
  长沙的领导班子们商量了一番。小设计谋请出了在家守丧的曾国藩,曾国藩一介书生,至此开始募湘勇、办团练,创建水师,建奇功伟业……
  直行转而迂回
  曾国藩虽是一介书生,却有极强悍的性格。
  在我的固有观念中,特别佩服湖南人,湖南人能吃辣的,所以感觉脾气刚烈,争强斗狠。毛主席就是一个不怕打仗的领导人。在清末的时候,湖南出了一个叫黄兴的辛亥革命起义领袖。大清的那些官员们都无奈了:怎么又是一个湖南人?!
  曾国藩一上任就显示了令人叹服的铁腕,为了大清朝的安定用残酷的手段去镇压起义者,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正是如此,地方上的绅士官僚十分看不惯这位湘勇统帅的残酷手段,有辱孔孟之道。
  另一方面,曾国藩本人也心怀高远,处处不让,以至于处处掣肘,步履维艰。在前期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曾国藩几次险些丧命。直到曾国藩父亲病逝,他再次回乡守丧。此时的境遇坏到了顶点。
  那些曾经的忍辱负重、勾心斗角一股脑儿的反上来,嘲笑、责难、使曾国藩忧心忡忡,脾气变得焦虑和暴躁,整个人都似乎一下子老了很多。
  曾国藩日益消沉,在这时,当年设计谋劝曾国藩出山的道人又出现,点了曾国藩一记药方——老庄之道。曾国藩回想着过去的种种磨难,似乎一下子贯穿了起来,找出了答案,突然心胸开广。
  再次出山,已经大改以前为人处事作法,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次他胸有成竹,不畏妄馋,一一打通关节,在官场上自上而下,在湘军里自上而下,这次才是真正的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
  为什么呢,原来世人不畏“理”,而讲“礼”,礼贤下士,礼尚往来,说白了就是要给足面子。官员因为彼此的呵护而不断财路,士兵也不是因为要保家卫国而去玩命,都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发达,光宗耀祖。
  这套行事准则,也就成了曾国藩能够保身安命的不二法则。
  人生的选择
  在曾国藩声望日隆之时,身边的许多亲近之人都明示暗示他自立为王,像当年赵匡胤一样,黄袍加身。曾国藩并非不心动,但因为性格使然,既为君子便不能落下一个不忠君的骂名。
  曾国藩的一生都是小心翼翼,这也不奇怪,官做的越大越要小心翼翼。正如他自己所说:“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待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一介书生,为什么能够凭借征战太平天国的的功绩而封侯拜相。曾国藩自己也承认,自己一介书生,不能带兵打仗,感概自己没有王阳明的一样能够挂帅立功,而且每逢大战,只要有他在场,就是败仗,而他不在场,必然大捷。曾国藩对此深有感触,一旦有大的军事行动,他就不出现在现场。
  但是曾国藩会识人,手下将领个个是能才,并且忠贞不二。当然,能让一大批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肯定要个人的人格魅力,还有那套行事准则。
  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曾国藩手握兵权,盘踞东南,朝廷如何能安心?还有各方面的势力,或是怂恿,或是谗言,开始了一场博弈。
  曾国藩是一枚大的砝码,他在哪边,哪边便占据有利的优势。无论在辛酉政变,还是垂帘听政,曾国藩都奉献一个“贵柔守雌”的原则,自己消减自己的力量,而不参与这些纷争,因为参与这些纷争是高回报,但也是高风险。虽然世人看来,他有九成的胜算(那一成在天),但他永远觉得实际不成熟。
  曾国藩在重大的抉择上,智慧地选择了第三条路。
  成圣化道能有几多?
  以洪杨为主,从广西出来的起义军,辗转大半个中国,最终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与摇摇欲坠清朝对峙。
  但是最终是却夭折,是清廷的军事力量庞大嘛?正如曾国藩自己的感概,剿灭太平天国哪是他的功劳,是太平天国气数已尽。
  开始的愤青洪秀全,建都之后就不思进取,贪图荣华富贵。而绝顶聪明的杨秀清也虎视眈眈。从军事上讲,不再继续北伐,就意味着没有坚持推翻清政府的决心,而最要命的是自己的窝里反。
  杨秀清逼洪秀全册封,洪指使韦昌辉屠杀了杨秀清家兵两万多人,一时间天京血流成河,许多被诱骗的士兵手无寸铁,被屠杀掉。这个宣传众生平等的天国,怎会做出如此残酷的事情,再愚昧的百姓也能懂得其中的虚假。
  太平天国里面除了王可以三妻四妾,其他的士兵都要男女分开,在一起就是犯罪,这违背人欲的规定,也见证了宣扬平等的伪装。
  从兢兢业业到滋生腐朽是一个过程,大清朝是这样,湘军是这样,太平天国也这样。只不过有是压抑的过久,就如塑料袋包裹着一样,臭得越快。
  好一个门生
  在曾国藩的众多门人中,唯有李鸿章让曾国藩格外赏识,后来李鸿章自领淮军,在上海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
  李鸿章显然具备了曾国藩所不具备的素质。李鸿章不惧人言,坚决不裁自己的淮军,正所谓“英雄不自剪羽翼”。李鸿章手段凌厉,其“杀降”的行径不比“曾剃头”的名号差。
  梁启超是这样评价李鸿章的:“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李鸿章说道:圆通者为利也,变达者为名也,弱者扫舍人之门,强者滕公车之章,不外此二字而已。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
  李鸿章绝不像曾国藩一样,如一个老学究一般,他更加实际,手下肯卖命,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人又圆滑,不得罪人。这点确实要比曾国藩强,也比曾国藩少走弯路。
  能有几人如此
  在中学的历史书上听说过左宗棠这个名字,其实他也是一个神人。四十多岁,没过几年便封侯拜相。
  书中描述的左宗棠智谋过人,在四十岁之前并未出仕,是一个乡野村夫,后来赶上长沙被围,左宗棠被请出来当师爷,显示了其军事才能。左宗棠这个人恃才傲物,但又确实才高八斗,在那个摇摇欲坠的时代,大清的江山要仰仗这位左大人。左宗棠相对于曾国藩来说,更有魄力,更具野心,只是为人太过于张狂,让小人又怕又恨。只是在乱世之中,才能成就一番作为。
  后来左宗棠自领楚军,成为了晚清又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人生如下棋,越到后来越谨慎
  道学都是假,如果是真就成了傻。曾国藩如此有原则,也得罪了很多人。如果坚持如此有原则,恐怕没被太平天国打败,反叫大清朝官员的勾心斗角而整死。
  曾国藩也有私心,特别是对其九弟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曾国荃能够成为进入南京的第一人。这可是一个光宗耀祖的天大荣誉,于是曾国藩将最好的硬件都给了曾国荃。
  曾国荃虽然也是一个文化人,但是似乎他就是上天注定的攻克南京那个人。在取得了如此辉煌的大功之后,曾国荃并没有在官场上顺风顺水,最后还是守着掠夺来的财富回到了故里。
  曾国藩在剿捻失利之后被调任直隶总督,曾国藩为人小心翼翼,也肯定对圣意能把握得几分。后来在天津发生了火烧望海楼的“天津教案”。曾国藩前去处理这件事,因为考虑到英法各国联合施压,避免再起战事,只能让步赔款。
  这种“忍”的策略,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有失尊严,有失大清国的颜面。在这件事上,这位一向被人敬仰的湘籍官员甚至被同乡后生所不齿。当时,在京城中有处是这位曾大人题写的对联,被湘籍门生摘下来砸烂了。
  与之相比的,在此案中受惩罚的几个静海当地官员,反而成了青天大老爷。怎奈曾国藩的一番苦心,为了避免战争、为了维护飘零欲坠的满清统治,为了天平天国之后能过几年消停日子,为了避免再起兵戈,百姓蒙难……
  委屈向世人谁诉,后悔也无计可施。
  故事中的故事
  “刺马案”是满清四大奇案之一。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校场阅兵,被迎面上来的张汶祥一刀刺中,流血身亡。杀人者张汶祥却不慌不忙,束手就擒。
  一个大清朝的一品大员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刺杀,真是前所未有的大新闻。慈禧太后坐在帘子后面,问道:这件事岂不是很奇怪吗?曾国藩诚惶诚恐的回答:确实很奇怪。慈禧表示马新贻办事很好,然后让曾国藩去办理这件事。
  自从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曾国藩的威望日益高涨,而曾的手下,尤其是那位曾家九爷(曾国荃)一直怂恿曾国藩“黄袍加身”。曾国藩这个人胆量不行,而且是典型的孔孟之道的读书人,对皇帝尽忠,是最大的事情,他的一行一言都以此为准则,让别人不能抓到一点把柄。
  当然,这是“面儿”上的事,其心中是否有“取而代之”的心就不得而知了。
  朝廷里高坐的两宫太后,其实也心里很清楚。曾国藩的声望日隆,湘军又能征善战,这东南的半壁江山坐了一直猛虎,朝廷着实寝食难安。
  朝廷一再明示暗示曾国藩“裁兵”,而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以做出了要挟的姿态。曾国藩还是硬着头皮裁了湘军,“英雄自剪了羽翼”。曾国藩最有实力的时刻结束了。
  太平军的残部和捻军会合,终于打败了羽翼不如先前的曾国藩,取得代之的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
  朝廷始终不放心将曾国藩放在离朝廷那么远的地方,让他任了直隶总督,而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一个马新贻怎能跟曾国藩平起平坐?这是一个不公平的决定,不公平的决定就意味着有人不满,而且江宁是湘军的江宁,湘军盘踞多年,岂容一个外人来享受这胜利果实?
  世人说“天下无湘不成军”,湘军能征善战,敢玩命。为什么玩命?肯定不是为了保卫大清的江山。人为财死嘛,正是湘军将领纵容士兵烧杀抢夺,士兵才那么卖力。天国被攻陷的时候,举天下之人都对里面的金山银山而垂涎。但曾国藩却报了一个“一把火都烧光了”。
  谁也不会相信!既然他曾国藩已经裁兵,就不再是个大的威胁。于是慈禧召见了马新贻,对曾国藩来了个调虎离山。马新贻给慈禧办事去了,事情办得快有眉目的时候,被人杀死了。
  无凭无据,不可以怀疑任何人。慈禧也不例外,如果真是有人谋划暗杀两江总督,那这个人也定不是善类……
  曾国藩刚处理完“天津教案”,被慈禧派去处理“刺马案”。
  “刺马案”一发生,就立即成了老百姓的谈资,甚至书场都有了关于刺马案的评书。现在看来,百姓们所讲得都是江湖故事。流传最广的就这样:马新贻有两个义结金兰的兄弟,一个叫曹二虎,一个叫张汶祥。马新贻在这两个兄弟的帮助下屡建战功,后来因为贪婪曹二虎的美妻,而杀曹二虎夺其妻子。张汶祥苦练武艺而为曹二虎报仇。
  如今看来这绝对是一个有预谋的刺杀行动,舆论的导向就早已经设置好,掩人耳目,而让人忽略了真相。
  在许多资料中,说张汶祥是捻军,捻军杀清朝大员也是顺理成章。但《曾国藩》一书中写道张汶祥先前正是湘军!这种情况下,事态更为复杂。
  特别是广为流传的张汶祥杀夺人妻的马新贻,即使如此有辱大清一品大员的声誉,但还是广为流传了,难道真相比这个更可怕?
  《曾国藩》感觉是读一部战争书,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行军打仗,整个连贯起来,你会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每个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在乱世之中,不仅安身立命,并且成就伟业。
  【文摘】
  读《雍正皇帝》,从中受益很多,做人、做事,为人、处事。虽然一直以来都不喜欢雍正这大清国的第五位皇帝,觉得他攻于心计,过于阴险,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同时又相当敬重他当皇帝后,改革积弊,加强集权,巩固边疆的一系列改革活动。的确,雍正帝,善于用人,勤于治政并有深厚的文学、史学、经学功底,虽然不及康熙与乾隆与生俱来的天赋,但大清国十几位皇帝中他算得上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康熙去世前的几年由于广施仁政,导致国库亏空,贪污腐败严重,加上天灾人祸,此时的国家早已外强中干,可以说,没有雍正继位后的励精图治,也就没有了日后大清国的“康乾盛世”。
  这样的一位皇帝,我该如何评价?看过很多对雍正的评论,和预想中一样,褒贬不一,的确,对于他的皇位继承有太多的悬念,对于他继位前的半生有诸多说法。究竟历史是怎样的?现在已经无从知晓,比起说他谋权篡位,篡改圣旨,我更愿意相信是康熙爷因喜爱弘历而爱屋及乌,将皇权传位于他。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他要看到的不仅仅是他的皇位传于何人,而是整个江山社稷,要高瞻远瞩看到以后。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十七年,在储君之战中他与众皇子一起角逐,最终获得胜利。他该是怎样的一个人?看书中对他前半生的描写,他的母亲是宫中贵妃的随身丫鬟,虽因生下了胤禛而母以子贵,但在这个尔虞我诈争权夺势的后宫,胤禛一出生就被抱离母亲身边,而他太过卑微的出身,也使得他从小性格孤僻内向,不善言谈,也使得他与生母关系过于僵硬,孤立无缘的在宫中长大。成年后,满怀抱负的他虽然处处章显才华,却始终不被康熙正视。不知道康熙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四皇子的,他虽口口声称希望家庭和睦,兄弟间相互友爱,却在对待每个儿子的态度与方式上各显不同:对老大的刻薄,对老二的纵容,对老八的不温不热,对十四的喜爱。尽管之子莫若父,康熙却始终没有明确的让每一个孩子看到自己在这个家的位子,以至于大家处心积虑的明争暗斗。也许不是出生在那个时代不是身处那个位置,谁也不会明白当时的胤禛,究竟他的刻苦与努力换来的是康熙的称赞还是白眼。
  记得曾经与同宿舍的姐妹谈论过康熙的这几个儿子,那时候也是看过一本以康熙和他的儿子们为背景的小说,当时我们几个有喜欢四爷的,有喜欢八爷的,更有十四爷的。那时候我似乎更希望八阿哥胤禩能继承大位,他为人和善,又知书达礼,对于胤禛更多的感觉就是冷。当看过《雍正皇帝》才明白,“和所有人都能相处得很好之人和谁都不能相处得很好,因为他取悦于任何人,和谁都不会深交,也就没有真的朋友,关键时刻谁都不会帮助他,这种人最危险。”这是邬思道对尚未继位的雍正说的话,告诫他不要过分在意八阿哥胤禩,与此同时不要过分轻信年羹尧。不知道是不是后人写古人的时候都带着一种崇敬,还是知道了结果推断过程时不自觉地夹杂了对结果的肯定,怎样都好,只是如果真能看到与人交心的这一层面,邬思道也的确过人。如果他说的是真理,那么八爷这个人也就不具备继承大统的素质,那么康熙自然也会看到这一层面,不传位于他也就顺理成章。那么对十四阿哥胤禵呢?康熙一直以来对这个儿子都喜爱有佳,他对于军事管理的能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推崇“马背上打天下”的康熙,胤禵这一才能当仁不让。那为何在康熙最后几年要派他远征,而没有留在宫中传位于他?也许是因为所有人对于这点的想不通,无从考证,便有了后来雍正夺宫将遗诏“十四子”改为“于四子”之说。
  的确,雍正城府很深,心计算尽,却也相当知人善任,这也成就了日后。不知道康熙是不是看到了他身上的这些优缺点,然后委以重任?当然,我希望如此,毕竟在选用人才方面,雍正慧眼识人,比胤禵要强上许多。治理一个国家,才华不可或缺,要执政有道,治理有方,更要用人得当。雍正也许算不得千里马,他没有千里马无限量的潜力,但起码算一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由此看来,康熙选他做接班人也不无道理,尤其是他在临终前传位弘历,成就日后的“康乾盛世”。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较短的讲一下 每一个三国演义中的大事体现出什么 人物的
诸葛亮一出场,他就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第三十八回)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结果魏延飞步入告军情,“竟将主灯扑灭”(第一百三回),真个能“知凶定吉,断死言生”。为了突出诸葛亮,作品还一再写他的“ 锦囊妙计”,每逢重要事件,他总要把装有“妙计”的锦囊交给执行任务的人,吩咐“到时开看”,不但根本不跟别人商量,而且也不让执行任务的人事先知道事情如何去做。一切都只是他那种能够“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馀的人都只是被他的“智慧”所驱策的、被动的工具。至于“七星坛祭风”里,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鲁迅批评《三国演义》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是极其确切的评价。俗语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也正说明了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最富于斗争实践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聪明才智,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概括了集体的智慧和才能。
对于诸葛亮的所谓“忠贞”方面,小说也给以多方面的描写。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尽忠于阿斗(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草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百三回、九十七回)。诸葛亮“忠贞”的出发点,既有封建的“正统”观念,也有“ 士为知己者死”的“义”的思想。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小说描写了成批的谋臣策士,诸葛亮也是其中一员。属于知识阶层的这支队伍,尽管他们的思想、才能、性格各有不同,但都从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以个人恩怨依附于某一个政治集团,与某一个统治主建立君主臣属关系;有时用兄弟、朋友等形式来表现这种关系,但并没有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因此,作为蜀国“贤相”的诸葛亮,他是矢忠于刘氏天下的。然而,诸葛亮的形象,又不是用封建主义的“愚忠”所能完全概括。作者通过刻划他的所谓“谨慎”、“谦逊”、 “严于责己”等个人品质,通过一系列经过美化的“清明”政治措施,来突出这一形象,把他塑造成封建社会“完人”的典型。在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年代里,作者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杰出的政治家,盼望由他们来实施“王道”和“仁政”。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作者精心刻划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的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他万人敌的“勇武 ”,“临江会”、“单刀会”突出他凛然不可犯的“神威”,“刮骨疗毒”写他沉着的“大丈夫”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传神的描绘,使关羽成为一个 “英雄”人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也是指他的“丰采”和“勇力”而言的。
《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关羽之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具有明确的政治企图。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以便“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并发誓说,决不“背义忘恩”(第一回)。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作为首要内容的,阶级性十分鲜明。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不但共同镇压了黄巾起义,而且还以“誓扶汉室”为旗帜,跟地主阶级内部其他派系进行了你争我夺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十分赞赏,称许他为“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第七十七回)。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关羽的“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卖命而已。
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地主阶级所特别重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的地位,不过同张飞、赵云相等。宋、元的统治阶级虽已先后尊关羽为“真君”和“武安王”,但就吹捧关羽的程度和规模来说,都远远不及明、清两代。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随着《三国演义》的传播,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也是为了提倡给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第二十三回)。后来因事情败露,“全家老小”都被曹操所杀。作者对这些人极尽歌颂之能事,说他们“捐躯报圣明”,“千秋仰异名”;“忠贞千古在”,“誓死答君恩”。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在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在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通过这些形象,作者宣扬了封建的“仁政”、“英雄”史观、唯心的先验论和封建道德等。因此,我们对于这些艺术形象,也必须首先认清其思想实质。善于描写战争,提供封建社会战争的某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是《三国演义》具有积极意义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既然成为解决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那么战争的胜负对于交战双方的得失存亡就有着决定的意义;研究和总结战争规律,以便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它去指导战争,取得斗争胜利,是军事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阶级社会矛盾和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年代,战争迫切要求发展军事理论,同时也为军事理论提供丰富的原料。《三国演义》写作的时代是在封建社会后期,离三国时期已一千多年,其间又经历了许多战争的实践,使总结战争规律的军事著作和描写战争的史传文学有了新的内容,作者吸取了这些方面的成果,并根据元末明初的战争的体会,特别擅长关于战争的描写。《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成就是值得注意的,许多战略战术的运用,大体上符合军事科学的原则,而且还写了具有某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的事例,描写战争的艺术方法也是丰富多样的。
例如袁曹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双方的力量对比、客观条件的优劣差别很大。袁绍起人马七十万,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曹军只有七万,粮食将尽,地理上也不利。但由于曹军这一方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火烧粮草辎重,一战而胜,乘胜再下,各个击破,取得击溃和全歼主力的胜利。相反,袁绍主观指导错误,完全丧失较好的优势和主动地位,遭受失败。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官渡之战强弱双方的转化,体现了在客观物质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
《三国演义》写吴蜀彝陵之战,吴军连败十馀阵之后,陆逊下令不许迎战,即使蜀军在阵前“辱骂百端”,“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也坚守不出,采用战略退却的方针,促使蜀军向骄傲、焦躁、疲惫、松懈、轻敌方面转化,以至刘备“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馀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第八十四回),造成吴军战略反攻的极好条件,结果刘备全军覆没。“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退让一步,不是懦弱,目的是调动敌人,促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方面转化。战争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对立面,要研究攻守、进退、动静、劳逸、利害、得失等对立面转化的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就能促成事物转化,可以胜利地指挥战争。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还注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战术解决不同的战役。《三国演义》写战争,不是千篇一律地写双方对阵,在作者笔下,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都千变万化、各有特色,反映了现实战争的矛盾特殊性,和解决矛盾的战略战术的多样性。 “火烧赤壁”、“水淹七军”,一是火攻,一是水攻,采取两种不同战术,都是根据天时、地形和特定的具体的战争条件决定的。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就是一个例子。曹丕发大兵五十万,五路并进,攻打蜀汉,引起全国震惊。由于诸葛亮善于具体地分析实际情况,了解每一路将领的才能、特点、地形的险要,以及他们内部的矛盾关系等等,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和措施,终于化险为夷。相反,如果不去研究矛盾各方面的特点,不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其结果总是要把事情弄坏。《三国演义》曾塑造了一个军事教条主义者马谡的形象。马谡奉命去守街亭,他不是具体分析街亭的攻守形势、敌我情况,作出切合实际情况的战斗部署。却不用脑筋地背诵古兵法上的公式:“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照书本上的公式画瓢,作出违反实际情况的错误决定,结果街亭失守,破坏了全局的战略部署。
《三国演义》写战争运用的战略战术是丰富多样的,例如:从多种矛盾中找主要矛盾、战役的持久与速决、判断战况的假象与真象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是封建统治集团的战争,它不同于农民战争。战争从来就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有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规律;某些战争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但是不同阶级应用这些规律,却有着鲜明的阶级内容。《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方面是有成就的,但是应该看到作者的鲜明倾向是:“将帅”决定战争的一切,“兵士”几乎是虚设的,人民更是毫无地位。这种颠倒历史的现象,是“英雄”史观的一种表现;有些情节,则反映出作者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观点。另外,《三国演义》虽然描写了某些具有辩证法因素的战争事例,但作者对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规律,没有也不可能有自觉的认识;只有用毛泽东思想进行分析,这些事例内在的唯物辩证法原则才能被人们所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是《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小说取材的来源已经指出过,它包含两方面:一类是历史书,像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等;一类是民间和文人关于三国故事的创作。鲁迅曾经指出创作《三国演义》处理题材的问题:“据正史即难于抒写,杂虚词复易滋混淆 ”(《中国小说史略》)。小说却比较妥善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艺术创作的长期过程中,作者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事实,但也没有全部摒弃它,而是依据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现实,对历史题材有选择地加以取舍;吸取前人创作成果,通过艺术构思进行再创造,塑造出具有一定认识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人物。正如鲁迅所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鲁迅书简》第六○五页)以曹操的形象来说,这个人物的真实性问题,一向是争论最多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是历史上曹操的翻版。曹操性格如此复杂、深刻,是在各个时代艺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作者通过对现实的观察、研究、分析,加深对封建社会“英雄”性格的认识,不断深化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经过再创造的人物,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曹操所能包容,在这个形象中,同时也体现了历史上其他“乱臣贼子”的某些特征。《三国演义》的这一特点,为明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所不及。《小说枝谈》记述《列国志》创作情况,指出它是把“《左传》、《国语》、《战国策》诸书……一一取而充塞其篇幅”。明代这种依据史书记载,装点成小说的形象,是十分普遍的,其成就和影响都远远不及《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的是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它塑造人物的艺术特点是:
在现实矛盾的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性格。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分立的决定性事件,曹、孙、刘三个集团,为发展自己的力量进行了拚死的斗争。出现在这次历史性舞台上的人物有:诸葛亮、孙权、周瑜、鲁肃、黄盖、曹操、蒋干等十几个人物。诸葛亮出使东吴,揭开了多种矛盾冲突的序幕。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内部“主战派”和“主降派”之间,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在两派各自陈述“战”“降”的利弊中,孙权动摇于两者之间,既害怕曹操的强大兵力,不敢应战;又不愿向曹操称臣投降。作者通过孙权一再“沉吟不语”、“低头不语”,以及数次反覆,来写他内心矛盾。作者从东吴“主战”“主降”两派矛盾冲突中,通过孙权自己的言行和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刻划出他患得患失的性格特征。不仅孙权如此,诸葛亮机警、雄辩、多谋略,周瑜气量狭窄,鲁肃小心拘谨,黄盖、阚泽勇敢沉着等,也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以人物各自不同的言行显现出来,达到性格和言行的和谐一致,人物性格个性化得到异常生动的表现。即便如两次短暂出场的蒋干,虽然着墨不多,却由他自己的言谈举动,活现出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人物。这种直接描写人物言行的白描手法,其艺术表现力,超过作者的侧面叙述。刘禅是一个处在重要地位的人物,作者并不缺少对他性格的侧面叙述,但形象不鲜明。第一百十九回,写他做了俘虏后的“乐不思蜀 ”,从刘禅的言语、体态、神情中,描写他的昏庸、低能,却成为一段表现人物性格非常出色的文字。
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时,精心选择了细节描写,如第十七回“借头压军心”一节,写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将尽,接济不及,命令仓官王垕“以小斛分散”,不料士兵怨声四起。“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 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曹操的狠毒,暴露了封建统治者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把细节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起来。细节不是使用那些偶然的、一般的、可有可无的细节,如第二十四回,写刘备要袁绍出兵,乘虚进攻许昌,这是一次极好的出击时机,袁绍却为了小儿子生疥疮而拒绝出兵。小说描写他愁得“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灰心丧气地叹息:“吾有何心更论他事乎?”反映袁绍目光短浅、优柔寡断的懦夫性格。第一百三回,司马懿在渭北打了败仗,拒绝再出战,诸葛亮送了妇女衣服,并在信中给以极大侮辱,以为挑战。“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表现司马懿隐而不露的阴险是很深刻的。某些细节的反覆着重描写,使人物性格更加深化。“许攸问粮”写曹操一再说谎,通过曹操装模作样的细节描写,使一般的虚伪深化为奸诈,丰富和突出曹操典型形象的性格特征。
渲染环境气氛,以加深人物性格的刻划。“三顾草庐”一节,作者先后曲折地写了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介绍,影影绰绰地虚写他非凡的才能,用气氛来烘托人物形象。前二次刘备去隆中都没有遇见,而卧龙岗静谧秀丽的景色、踪迹不定的“逸人隐士”、吟诗唱句的歌声,以及刘备迫切求见的心情的描绘,达到情景交融,使气氛更加神秘,引起人们渴望一见诸葛亮。“三顾草庐”气氛的渲染,是作者为了美化刘备“求贤若渴”的封建政治家风度和神化诸葛亮的希世之才,为理想化的人物涂抹色彩。《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几次败仗,写得很生动,这就是在第六十回提到的:“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这几次战役,曹操败得相当惨,作者极力描写他狼狈不堪的处境,气氛也很悲凉,但是,处于穷途末路的曹操,有时会意想不到地连连大笑,这是用环境描写来反衬曹操“顽强”“狡谲”的一面。环境描写不是孤立的,只有和刻划性格交融在一起,才能丰富艺术表现力。像“温酒斩华雄”、 “大战长坂桥”,都是小说渲染环境、烘托气氛极为生动的篇章。由于作者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千军万马奔腾呼啸的气氛,并在典型环境中刻划性格,使关羽、赵云、张飞等的“勇武”气概得到有力的表现。
在艺术结构方面,《三国演义》叙述了上百年的历史,组织了众多的人物和纷繁复杂的事件,正如明高儒所说:“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百川书志》)。小说前八十回,叙述汉末大小军阀之间的兼并战争;小说后四十回,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矛盾斗争,直至晋统一全国。全文有头有尾,前后呼应。小说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以描写战争为主要情节,围绕这条主线,串联着数以百计的大小故事,参差错落,然而前因后果都很清晰。在用笔上,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有时还运用插叙、倒叙,说明情节的来龙去脉;显示了《三国演义》在结构上的成就。
间杂文言和白话是《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它改变正史的全部文言,这种“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文词,使具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都能看懂;跟平话相比,选词用字较为精炼,抒情写景也较细致。作者还注意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张飞;个别地方也有生动的口语,如第五十四回,写吴国太和孙权的对话。不过,类似这种较为成功的语言是不多的。《三国演义》保留了大量书面语,有些章节照抄史书原文,因此,这种间杂文言、白话的语言,比起《红楼梦》、《水浒》等接近口语的语言来,就显得逊色了。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自它问世以后,我国历史小说的创作才逐渐兴盛。明清以来,上自写盘古的《开辟演绎》,下迄记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演义》,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小说大量涌现;或以史事为主线,或以人物为中心,创作十分繁荣。另外,戏剧、曲艺等,也以《三国演义》的内容为题材,进行大量的创作和改编。《三国演义》以它取舍精当的选材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维妙维肖的人物刻划,影响着后代文学艺术。不仅如此,即使在今天,它杰出的艺术成就,有分析有批判地加以借鉴,也应该是肯定的。

正史如何评价太平天国

罗老先生白首穷经.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太平天国史>,可敬可贺!太平天国史>体现出罗老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作风,不仅为罗老先生白首穷经.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太平天国史>,可敬可贺!太平天国史>体现出罗老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作风,不仅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更是历史研究著作中实事求是的典范我们进一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更是历史研究著作中实事求是的典范半个世纪以来,太平天国在大陆一直是一门显学,许多有关太平军的故
事,也成为大家感兴趣的热门话题。9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逐渐受到冷
落。 
  最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曰《太平杂说》,书中收集了35篇
短文,其内容全都是探讨或评价太平天国历史的,作者潘旭澜先生在书中直率
地说出了自己的论点: 
  “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是头领们利用迷信发动和发展起来的一支造反队
伍。他的一套教义、教规、戒律,不但从精神到物质严厉地控制着参加造反
者,而且断绝了一切可能的退路。它们的指归,在于由洪秀全个人占有天下,
建立他个人的‘地上天国’。这种洪氏宗教,披着基督教外衣,拿着天父上帝
的幌子,以中国奴隶主和封建帝王的腐朽思想、条规,对他控制下的军民实行
极其残酷的剥夺与统治,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政治性邪教。洪秀全造
反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是以数
以百万计军民的生命、鲜血为代价的,是以中国丧失近代的最后机遇而长期沦
为帝国主义刀俎下的鱼肉为代价的。尤其可怕的是,这一切还被作为一首英雄
史诗,向人们指点通向人间天堂的金光大道。” 
  虽然在过去我们长期拔高、美化太平天国的时候,海内外也有一些学者曾
经提出过疑问和异议;但是像如此彻底的否定意见,以前还没有见过。此论一
出,有如一石击起千重浪,南北各地报刊纷纷发表争鸣文章,有赞成的,有
补充的,有反对的,还有指为“攻击农民起义”的,形形色色,各类都有。看
来这场争论针锋相对,没有调和的余地。如果太平天国是革命,能够推动历史
前进,那就应该肯定;如果太平天国是邪教,只会造成动乱破坏,那就应该否
定。要想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探明历史真相,让太平天国本身作出回
答。 
  可惜100多年来,我们对太平天国总是雾里看花,难明真相。由于种种原
因,我们从辛亥革命前后开始,就不断地拔高,美化太平天国。发展到今天,
人们头脑中对太平天国的印象与真正的历史事实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假
作真来真亦假,虽然拿得出真凭实据,想要一朝说出历史真相,使人信服,使
人接受,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绝非易事,可以说是一大难题。 
太平天国历史何以扑朔迷离 
  一段时间的历史,传闻失实者有之,因日久而湮没无闻者亦有之。但是像
太平天国这样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一再被人为地修改,古为今用的,却很少见。
  首先借太平天国历史来“古为今用”的是孙中山先生。他当时公开号召同
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借以激发民气,推翻清廷。据
宫崎寅藏《孙逸仙传》,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因此大家就以“洪秀
全”呼之。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1902
年,他鼓励留日学生刘成禺搜集资料,写出一本太平天国史来。1904年成书,
定名为《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先生为之作序,交由日本东京祖国杂志社出
版,作者署名为汉公。此书史实误漏之处甚多,史学价值是谈不上的,可贵之
处在于公开反清,号召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洪朝亡国距今四十
年,典章伟绩,概付焚如。”也就是说,孙先生以为太平天国自己的史书与典
章制度全被烧掉了,一点也没有留下来。由此可以证明,他对太平天国本身的
史料丝毫未见,对洪秀全是个什么样的人,对太平天国推行的是什么样的制
度,不甚了了。他推崇洪秀全,只不过是因其“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
胡”而已。 
  在孙先生的倡导之下,革命党人借太平天国史事宣传反清,一时蔚然成
风。1906年,黄小配所撰《洪秀全演义》成书,章太炎为之作序,序中说希望
“复有洪王作也”,这就是公然号召武装反清。从此书的内容、封面画、插图
来看,作者对于太平天国制度、服饰等等,也是所知甚少。1907年,《民报》
增刊《天讨》出版,刊出了富有民族意识的绘画《太平天国翼王夜啸图》,作
者苏曼殊,题词者章太炎。苏曼殊作此画时只有24岁,鼓吹革命,热血沸腾,
但对翼王石达开其人,大概是一无所知。据其女弟子何震在《曼殊画谱后序》
中说:“(曼殊)所作之画,则大抵以心造境,于神韵为尤长。”对于这种但求
神似不求形似的艺术作品,我们要求它符合历史的真实,实在是不必要的,也
是不可能的。 
  以后,南社诗人高天梅更假托石达开之名写诗多首,自己出钱出版《石达
开遗诗》一册,流布四方。这对宣传反清虽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以讹传
讹,石达开能诗之名遂喧传海内。其实,据我们的考证,石达开得以流传后世
的真诗,不过广西宜山白龙洞题壁诗一首而已。 
  革命党人为了宣传革命,推翻清廷,尽量拔高太平天国,拔高洪秀全,只
取一点,不问其余,至于是否符合史实,当时根本不及考虑。例如章太炎所作
《逐满歌》曰:“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
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
心里记。”这种通俗易懂的唱词,对于鼓舞下层人民奋起反清,起了很大的作
用。至于这种说法能否符合历史事实,势难兼顾。范文澜先生写了一篇《汉奸
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从上述《逐满歌》看来,称曾国藩为汉奸并非始于范
先生,辛亥革命时期早已如此。 
  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党人为了宣传革命,推翻满清而放手拔高太平天国,目
的非常明确,而且这个目的也已经达到了。宣传中间有些背离史实之处,可以
理解,可以谅解,这种做法未可厚非。但是因此却留下了后遗症,在我们的印
象里,太平天国常常与“英雄”、“革命”连在一起,给认真评价太平天国的
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值得钦佩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头脑是清楚的。他只赞赏太平天国反清的“
民族主义”,却直指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
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根本不值得
效法。并在《民权主义》第三讲中说:“中国的革命思潮是发源于欧美,平等
自由的学说是由欧美传进来的。”他认为太平天国并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
为他们的领袖还有皇帝思想,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
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
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民权主义》第一讲)他虽曾经自居“洪秀
全第二”,也并不以洪秀全作为学习的榜样,至少他终生不许任何人对他呼万
岁,就是明证。 
  可是由于孙中山先生曾经有过拔高太平天国的事实,影响所及,国共两党
都有了肯定太平天国的思维定势,国民党认为太平天国诸领袖是民族革命的英
雄,共产党认为太平天国诸领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1949年以前,国民党政府
一直认为太平天国是革命的,视之为革命前辈。其间虽然也有杂音--例如推崇
曾国藩的“平乱”,大读《曾文正公家书》,但是在正式场合,从不贬低太平
天国。1949年以后,新中国把金田起义的英雄定为英雄人物、正面人物,只能
歌颂,不得批评。凡此均对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即以郭廷以、简又文、罗尔纲三位先生为例,说明他们受到影响的事实。
郭廷以先生最早在中央大学开设太平天国史的课程,据我所知,他早有撰写一
部《太平天国史》的打算;为了给修史打下坚实的基础,乃先着手编撰一部编
年体的《太平天国史事日志》。此书记事力求客观,不加褒贬,但在称呼上就
无法掩盖自己的态度。郭先生在此书“凡例”中说:“太平天国革命或变乱,
为近代中国史上之一大波澜。”波澜一词是中性的,但“革命”就有褒义,“
变乱”则有贬义。太平天国究竟是革命还是变乱,他在成书之时尚无定论,足
以说明其客观态度,但仍把“革命”放在“变乱”之前,就说明已经受到大环
境的影响。至于对捻军,他就直指为“捻乱”,毫无顾忌。 
  简又文先生反对太平天国的“阶级斗争说”与“农民起义说”,他认为如
按阶级划分,作战双方的士兵都来源于农民,于是任何一次战争都是“农民打
农民”,史学界传为笑谈。对于研究太平天国,他用力甚勤,终身不懈,以一
人之力完成了《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与《太平天国全史》两部大书,从纵横两
个方面收罗了有关太平天国的绝大部分史料,所发议论也有不少独到之处。但
他对于拔高太平天国,却也出语惊人。他在《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天号考》中
说: 
  “太平天国体制实为天王与五王‘共有共治共享’性质,五王诚如俗言为
‘一字并肩王’。缘洪氏与五人在运动革命时结为兄弟,情同骨肉,大概矢誓
将来打得江山是彼此‘共有共治共享’的……此可于以下数事见之:如六王宗
亲同称‘国伯’或‘国宗’,简直六人之姓皆国姓也;又各王于府内自行登殿
设朝,自立小政府,有六部及其他官,俨然‘天朝’内之小朝廷焉;再则定鼎
天京后即开科取士,但于‘天试’外,另开‘东试’或‘北试’、‘翼试’,
各取元甲翰林进士焉。可见其‘共有共治共享’制度之斑斑,实开创亘古未有
之怪异政体。” 
  我们不难看出,简先生所谓“共有共治共享”之说来自19世纪60年代美国
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解释全民政治的口号--民有民治民享。把这种近代
西方民主主义的口号套在太平天国的头上,实在不伦不类。就是在简先生所说
的六人小团体中,也还是常常互相倾轧,所谓共有共治共享的情况,从来就没
有出现过。太平天国内讧的杀戮之惨,洪、杨的专制残暴,简先生应该了然于
胸。但竟如此不顾事实地拔高太平天国,实在令人费解。 
  远在1949年之前就主张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说”的罗尔纲先生,长期肯
定太平天国、肯定洪秀全,认为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正式的王朝,用
正史的纪传体撰写《太平天国史》,这一些都是容易理解的。他对太平天国有
所拔高,也就势所难免。罗先生生于1901年,1997年逝世,是一位与20世纪同
步的世纪老人。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笔耕与多年一贯的奖掖后进,受到许多晚
辈的尊重,成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一代宗师。我们觉得,他的拔高太平天
国,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一、他认为在战争中对老百姓烧杀淫掠的都是清军、外国雇佣军,而不是
太平军,有《满清统治阶级诬蔑太平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考谬》一文可证。我
们觉得,太平军在前期军纪较严,清军的军纪一直都很差,华尔等组织的外国
雇佣军更是得到清廷认可的盗匪集团,这全是事实;但是太平天国后期,神话
破产,军心涣散,太平军军纪败坏,也就和清军不相上下。而且当时军队叛变
的事时常发生,今天倒过来,明天又倒过去,谁是清军,谁是太平军,已经说
不清楚,完全没有加以回护的必要。 
  二、他认为从金田起义起即已妻妾成群的洪秀全生活严肃,荒淫之说是敌
人的诬蔑。我们就很难理解,“严肃”的标准是什么?因此,我们不能不认为
罗先生是在拔高太平天国,拔高洪秀全。 
  十年浩劫之前,大家觉得对革命有功的英雄是该推崇,并无多大疑问;可
是在十年浩劫中间,四人帮对洪秀全的吹捧,到了匪夷所思程度。他们认为洪
秀全是真理的化身,所作所为,绝对正确,无可怀疑。在太平天国中除洪秀全
外,杨秀清是想篡位的野心家,韦昌辉是混入革命阵营的阶级敌人,石达开是
分裂主义者,李秀成忠王不忠,是个大叛徒,一律该杀。好像除了洪秀全这个
孤家寡人外,太平天国里再没有一个好人。物极必反,这种极端的说法引起大
家极端的反感,大家被迫重新思考,难道历史上真有这样荒唐的事?于是在四
人帮垮台之后对太平天国史研究工作重新开始的时候,听到的已经不是清一色
的歌颂之声,各式各样的“杂音”都先后出现了: 
  1979年5月,在南京举行太平天国史学术研讨会时,有人提出太平天国也
是一个封建政权,其封建专制的程度更甚于清朝。 
  1981年3月,在广州举行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有人提
出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奴隶制,上层搞特权,下层讲平均。 
  1981年8月,在四川石棉举行四川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30周年学术研讨会
时,很多论文都为石达开说话,认为石达开的出走应由洪秀全负主要责任。 
  1983年3月,在南京举行太平天国建都天京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有论文
指责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公开推行奴隶制,人民全无自由,生产不
能发展,历史必然倒退。 
  后来的各种会议,对太平天国的批评意见逐渐增多。最有代表性的否定意
见是一篇公开发表的对冯友兰教授的访问记,冯先生就否定太平天国谈了自己
的想法。他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是要推行神权政治。
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他又指出:
“有人说,太平天国建立的是农民政权,这无论如何是不对的,中国在历史上
未曾建立过农民政权。”他还说:“否定太平天国必然为曾国藩翻案,为曾国
藩翻案必然否定太平天国,可以说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大陆史学界对太平天国的看法逐渐发生变化的同时,台湾史学界也有类
似的情况。试以钱穆先生为例,他在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讲演中提到太
平天国时,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由今看来,大家同情太平天国,认为是一个民族革命,但实际也不尽
然。至少他们太不懂政治,他们占了南京十多年,几乎没有丝毫制度上的建
树。” 
  “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大抵是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他们
是有此想法的。但说到政治就太低能了。” 
  “他们国号太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这样一个国名,便太违背了
历史传统。正因为这一个集团里,太没有读书人。”
  “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当时洪杨不是推不翻
满清,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所以他们只有失败。”
  台湾陈致平先生在他的巨著《中华通史》中对太平天国与洪秀全都提出了
义正词严的批评: 
  “定都南京后,它所能统治的地方,不过江南一隅与安庆、九江、武汉几
个据点而已。所以太平天国的政权完全建立在军事上,而不能与政治配合。其
作战的‘冲击’、‘屠戮’、‘裹胁’与‘流窜’的行动颇类流寇,而中国历
史上的‘流寇政权’是没有能成功的。” 
  “天国的法令森严,刑律惨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天条以外之
罪,也非杖即死。死刑中又有‘点天灯’‘五马分尸’‘割肉’‘抽肠’等非
刑。行刑之前,往往先鸣锣聚众,讲说道理,宣布罪状,然后当众行刑,令观
者惊心怵目,自然俯首听命,而造成一种恐怖气氛。这种恐怖统治,完全违背
了当初革命救世的人道宗旨,自然要归于失败。” 
  “洪秀全等人,起自草莽,既缺乏政治学术,又不能罗致政治人才辅弼,
而始终建立不起一个健全合理的政治组织。人性弱点,往往能共患难而难共安
乐,早年誓同生死的患难兄弟,一旦享富尊荣,经不住物欲的诱惑,与权势的
冲突,竟自斗而亡。最为讽刺的,是他自己揭橥的革命宗旨,常自行推翻;自
己所订的天条,已自行违犯。”
  总而言之,过去对于太平天国历史的记载为什么严重失实,是由于以下这
样一些原因所造成: 
  一、一百年来,许多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一再拔高太平天
国,借宣传太平天国史事来为政治服务,每每只取一点,不问其余。 
  二、史学家本有秉笔直书,追求真理,澄清史实的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
因,也难免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不能畅所欲言。或者是虽然说了,却得不到
重视。 
  三、一般群众对于历史知识不甚了了,只好相信书本,以讹传讹,弄假成
真。 
  近二十年来情况有所转变,对太平天国批评、指责的声音已经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这是因为:做学问的环境相对宽松;逐渐开展的对外学术交流,特
别是两岸的学术交流,有利于互相切磋,探讨太平天国历史的真相;特别有利
的是:近年来陆续发现一些珍贵的史料,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民间。这些
史料是揭开太平天国历史真相的铁证。孙中山先生当年认为已经“概付焚如”
的太平天国典章制度,绝大部分都已发现。 
  作为学者的马克思在前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对太平天国产生两种截然不
同的看法,就是明显的例证。1853年,马克思听到太平军胜利进军的消息,万
分高兴,寄予热切的期望,想像以后东方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他在《国际
述评(一)》中说: 
  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
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
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
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
REPUBLIQUE CHINOISE 
LIBERTE,EGALITE,FRATERNITE 
中华共和国 
自由,平等,博爱 
  可惜太平天国太不争气,使他完全失望。1862年,当他知道了太平天国推
行的各种暴政之后,又说出了如下的话: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
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
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 in persona(化
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
物。” 
  新世纪已经到来,2001年的新年已经到来,金田起义150周年的纪念日也
已到来,重新评价太平天国的历史任务必须开始,无可回避。太平天国究竟是
革命还是邪教?洪秀全究竟是上帝之子还是魔鬼?只有靠历史事实,只有靠真凭
实据来作出回答。 
本文标题: 太平天国演义读后感(历史小说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196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多话的乌龟读后感100字(多话的乌龟这篇短文明白了什么道理)再见了 克鲁读后感(读后感再见了可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