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深阅读》 | 阅读需要深度阅读吗 如何才可以做到深度阅读

发布时间: 2023-06-21 12:01: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6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深阅读》是一年读书计划的第二本书,也是一本关于阅读方法类的书籍。这本书的作者是斋藤孝,...

解读《深阅读》 | 阅读需要深度阅读吗 如何才可以做到深度阅读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深阅读》是一年读书计划的第二本书,也是一本关于阅读方法类的书籍。这本书的作者是斋藤孝,他是日本明治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教育学者,出版了许多商务、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在读书方面,斋藤孝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斋藤孝先生认为,人类的发展历史是由书构筑起来的,也是由书传承下来的。书的重要性,值得人类永远铭记,哪怕今后电子书普遍取代纸质书,这一点也不应改变。

然而现实是现代人的精神力量却要远弱于从前,人们越来越缺少战胜困难的积极心态。作者在书中提到,现在的年轻人在踏入社会之前的学生时代,所面临的竞争和考验不再像过去那样激烈严苛,因此精神力量也很难得到锻炼。

可是一旦踏入社会,情况就会变得完全相反,考验难度较之从前更高。加上现在的就业形式严峻,毕业生被要求一踏入社会就拥有“立即战斗的能力”。再加上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不断涌入,一旦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过载。而这导致了他们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很容易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

作者认为想要战胜困境,必须拥有不可或缺的思考能力,以知识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确立价值观,并据此给自己定位。之所以会出现无法快速抓住事物本质并做出判断,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越来越肤浅。要想阻止这种趋势,我们只能重新唤醒坚韧的意志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在作者看来读书有三大意义:

1、以获取信息、得到资讯为目的而读书。

2、为了愉快且有意义的度过独处时间而读书。

3、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人类的思想好比流淌在地层深处的纯水,我们平日面对的各种麻烦,则是河流表层的浊水。浊水喝着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找到清流。关键在于,我们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后还须具备“深潜力”。而读书,就能教会我们掌握这种“深潜力”。

01 如何提高读书兴趣

001 去书店买书

现在网络电商的发展使书店不再如过去那般热闹,读者想要什么书只需在网上一搜便可直接配送到家,足不出户就能读到世界各地时空各异的名家思想,委实是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但网络购书存在的问题是,因为书来的太容易,反而使得读书的过程似乎不如从前那么有趣。

相较于网购,去书店买书的优势在于,只要多走几步,就能见到无数本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的书。偶尔拿起来翻一翻,确认里面的内容,而不是仅仅依赖书名或书评。这种场合不仅重要,也能带来乐趣。

遇见新书,萌生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兴趣”“好恶”这些感觉本身,其实是相当含糊的。或许现在太过于看重“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想法”了,反而使自己的世界变得局促狭窄,阻碍自己认知人类的广度和深度。

002 阅读影视剧“原著”

我们有时候看电影电视剧,会对原著和作者产生兴趣。看过电影之后再读原著,就能恍然大悟,觉出文字世界的细节之丰富,而这正是妙趣所在。不过,这个办法只适合那些没有读书习惯的人。

本书作者斋藤孝的建议是,先读原著再看电影。因为事先观看影像,会剥夺在大脑里把文字变成影像的乐趣。读书的伟大妙趣是能把原本只是排砌而成的文字,在脑海里逐渐变为影像和声音。

我们在观看由书改编的影视剧时,常常会出现这些情况:只要看见演员或配音演员的名字,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很符合人物形象”“不会真由他来演吧”等印象。又或者,在观看电影或动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认为“还是书更有意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影视剧拍得太幼稚,而是因为自己脑中形象的“完成度”太高了。

读书所带来的形象唤醒力,能够彻底锻炼我们的头脑。毫不过分地说,所谓“聪明的人”,正是指这种能力强的人,因为这是人类才有的高级能力。

003 顺藤摸瓜寻找“下一本书”

现在很多网上的购书网站都会在一本书的后面附上类似的书,或是购买此书的读者还会购买的书,很多时候这些推荐书单常常能给我们以新的乐趣。

譬如在亚马逊等图书网站上检索,能看到“经常一起购买的商品”“购买此商品的顾客也同时购买”等相关介绍。光是浏览这些书目,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自己的兴趣。

还可以关注特定的书评家。这些书评作者的评价也很有意思,光看写下的文字,就能大概知道对方读过多少书,知识是否渊博,从而判断其评价是否可供参考。

比起这种读完一本再找另一本的接力式做法,更常见的方式是一次性同时寻找多本书。当然,全读一遍不太可能,但这样做能针对某一主题做到包罗性地了解。而且读过的书越多,应该读的书也会随之呈现等比级数的增长。

养成经年累月的阅读习惯,加深修养自不必说,读书本身就会成为莫大的享受。

004 阅读“天才的一生”

古往今来,各种世界伟人或知名人士的自传、评传、语录之类的书,是很多人爱看的一种体裁。不过,若是单纯只为憧憬膜拜而读,那就太浪费了,完全可以进一步深入阅读。

作者斋藤孝认为,读这些书,本就不是为了获得知识,也没有拓宽想象力的乐趣,但能让我们感受到成功者和天才们所拥有的“闪光点”,我们可借此激发积极性,或者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阅读这些被称为“天才”的人物的一生,能给我们以最丰富的启迪。我们在惊佩于人类竟能拥有如此爆发性能量的同时,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那些立志奋斗并终获成功的人物,一般都有自传、评传或语录。关键在于,阅读时要记得寻找那些能为己所用的内容,着眼于其中的本质部分。

02 如何养成阅读习惯

001 自问自思

我们常常遇到读完一本书似乎只是明白了作者大概在说什么,却从未想过作者说的是否正确,是否有实践的意义,总是处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种只是一味读,却不深入思考的读书方式除了增长我们的见识之外,无法再提供更多的价值,比如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等。

在作者看来,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读书恰恰需要边问边读。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善于从书中寻找答案,但我们并不善于主动地从书中发现问题。

比如数学界的费马大定理,为该定理给出证明的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固然伟大,但发现(预测)该定理的费马无疑更伟大,因为是他把这个巨大的难题抛进数学界,令其中的所有人为之着迷。

正是因为有了问题,人们才会关心并试图找出答案。即便拥有再优秀的头脑,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无济于事。读书也是如此,养成边提问边阅读的习惯,能有效提升阅读兴趣和关注的持久力,阅读更具有主动性,更容易吸收书中的内容。

作者在读书时若遇到作者的提问,会用括号把问题括起来。就算不是明确的提问,但若产生“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定义应该有其理由”这些疑问,就会同样用括号括起来。如此,作者首先能弄清楚作者是以怎样的问题意识来写这本书的。更容易理解对话如何展开,也能预想到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提问,甚至自己也能养成边提问边思考的习惯。

002  阅读时挑选方法和时间

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己的读书节奏,基本是一晚上读一本多。并且一般是等到“想睡觉”之后再翻开书,因为不能熬夜,所以读书的时间很有限,但因此也很珍贵。即便作者的读书时间如此短,他依然保持了一个晚上就能读完一本书的速度,而且并非走马观花、一掠而过的读法,每本读到的书也确实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

这其中关键在于作者是根据不同的书来改变阅读速度。也就是说,读书也要具备换挡的感觉。有时一本书只需10分钟,有时则要花10多个小时。在读哲学书籍时,甚至会出现以年为单位来阅读的情况。总而言之,要根据读书的目的和书籍的难易程度灵活应对。

很多时候影响我们读书速度的因素还有书籍本身很难读的原因。正常来说,越有价值的书往往越难读懂,在看到这些书时可能就会犹豫该不该开始读。作者建议在这种时候,就不要犹豫,直接开始读。可以事先做好需要花些时间的心理准备,使其成为生活中的固定节奏,一直坚持下去。

在开始阅读之前,弄清楚难懂的原因,确认是由于翻译不到位,还是内容本身过难。若是前者。就直接放弃那本书,寻找其他译本。若是后者,可以事先阅读解说书籍,或选择附有注释的译本。在掌握一些预备知识后再读这些书籍,即便是难懂的书,往往也能逐渐理解。

即便有不理解的部分,也没必要过于自卑,此时可以优先选择跳读。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部分,完全可以跳过去,先读能理解的部分。等回头再看难懂的部分,就能大概知道讲的是什么了。

有计划的规定读书时间也能帮助我们养成读书习惯。例如,可以把晚十点半到睡前的这段时间定为读书时间,还可以在十点半就关闭手机和网络专心读书。此外,还可以利用坐车时、泡澡时等等时间段,随时随地均可读书。

有时还可以换个读书环境,不妨外出读书,譬如去咖啡馆这种地方。比如平日白天,利用吃完饭或坐车前的空暇时间,只要有个15分钟或20分钟,就可以跑去附近的咖啡馆或茶吧。尤其是买完书以后立刻顺路去咖啡馆,特别有效果。读书的兴致,在刚买完书的时候是最高的。

003  以输出为检验标准

说到“读书”,其实是存在若干标准的。有时走马观花就算“读过了”,有时则会读得出神,记住每句话每个字。关键在于从中吸收了多少内容,这些内容又是什么样的。“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标准之一。比如针对一本书,若能像大学讲义那样花一个多小时解说,就证明吸收度非常高。

然而,要读到这种程度,需要相应地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只要不是大学教师,发表成果的机会就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标准不妨设定得再宽松些,比如“是否能把书的内容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向别人说清楚”。总之,应该围绕要旨来说明。

有时候读完一本书,或许内容能在脑中积淀下来,但若找不到机会将其调取出来,那就跟塞在书架最里面从没读过没什么区别。这样一来,阅读所用的时间和劳力就白白浪费了。既然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以“一两分钟讲清楚其内容”为前提,然后再开始阅读。

作者在书中建议到,想让“输出阅读”变得更有效,需要满足两个要点。第一,讲述时不要采取俯瞰全局的角度,应该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体,比如自己对这本书的哪些地方感兴趣,对哪部分内容印象深刻。至于作品梗概或内容简介,只要看看各出版社提供的目录或网络信息就能知道。反正是自己说,不如加上自己的体会。留意这样的输出,也有助于强化记忆。第二,在说明时尽量引用书的部分内容。记住这一点,读后的记忆和印象就会更容易被唤醒,也就是成为阅读的“证据”。

004 举办“读书会”

开读书会并不是为了“修行”“锻炼”等死板的目的,而只是单纯因为有趣。例如,看完一部电影,朋友之间往往会彼此交流感想和意见。再比如,针对喜欢的音乐或体育选手,大家会各自评论,交换信息,这都是家常便饭。

至于人数,两三人足矣。基本规则只有一条——大家事先指定一本书,在读书会前都要读完。到了读书会当天,大家只要像前文提到的那样,不断讲解内容就可以了。

这样做有不少好处。首先是读书有动力。既然对方也会读,自己当然不好意思马虎敷衍。同时,又因为这种场合并不要求精确细致,要讲解的内容也不是特定的多本书,所以允许做出大胆的阐释和发言。这种适度的紧张感,能够增强进取心和集中力。

而且别人介绍的书,还可能是自己平时不读的题材。相互介绍的书,应该不是那些过于难懂或水准很低的书,所以读到好书的可能性很高,是拓宽视野的绝佳机会。

另外,这样也能加深对一本书的理解。听着对方的评论,往往能惊讶地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这样一来,既可以按对方的观点重读一遍,也可以试着提出反对意见。当别人的光芒照亮自己的盲点时,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可以说,这正是参加“读书会”的最大乐趣。

还有一点,读书会能让自己与对方的距离一下子拉近。根据对方介绍的书,就能大概知道对方的兴趣爱好,下次再介绍书时,就会想“这本书也许比较适合他”。同样,自己指定的书,也能让对方大致了解自己。

03 如何增强读书力

001 转换阅读:将内容融入自身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看法:世界上的所有现象若用“y=f(x)”这一函数式来解读,都会很有趣。其中y是创意,x是素材。根据函数“f”,将对应现象代入“x”,即可得出“y”。这一能够解释世上所有现象的函数式,当然也能用于读书。

首先,世界上的伟人、贤人和作家,或许都有各自的函数“f”。譬如,爱因斯坦观察世界用的是“爱因斯坦转换”,梵·高用的则是“梵·高转换”。这些转换方式是一个人的思考轴心,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是思考方式和观念。

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与伟人、贤人共享视角,产生“世界上还存在这种想法”的感叹。如此就能大概预测该作者下次会使用怎样的转换。为了确认这一点,可能就会想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又或者是通过阅读主题相同但作者不同的书,使转换方式“f”的不同得以凸显。像这样享受“f”的乐趣,是读书的妙义之一。

在阅读了大量书籍后,我们就能确立自己的“f”,进入“融入经验的阅读”。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联结起来,对作者所描述的现象或想法产生认同感。这种感觉与其说是获得书中的知识,不如说是将其融入自己的身份。

如何寻找到自己的“f”呢?答案很简单,输出是最好的办法。想向别人说明某本书的内容时,若只讲述梗概大意是很无趣的,最好能添加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具体方法,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根据对象改变输出。譬如你是小学教师,想教学生“E=mc2”。暂且不论你自身的理解程度,倘若一律按教科书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一般是理解不了的,需要你根据各个对象分别下一番工夫,而这正是你作为老师的能力的体现。另外,思考的过程也会加深你自身的理解。

另一类是面向非特定的多个对象自由发挥。例如,作者经常让学生针对自己读过的书做一分钟报告。这份报告并不能是单纯的陈述概要,其中必须引用原文,而且在讲述时,要将选择该部分的理由和自己的有趣经历结合起来。

这既是对自己记忆的追溯之旅,也是当众发表观点的好机会。这样的经历能让我们发现读书本身的乐趣。

002 “师事”阅读:沉浸在“宗师”的世界里

所谓“师事”,指的是尊某人为“师”,随之学习。这里的读书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获得知识和信息,而是因为尊敬作者的思想和人格,才持续阅读其著作。因此,也可以叫“尊敬阅读”。

尊敬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好的学习姿态是无论那个人说什么,都暂且接受下来。而且,应该阅读的书并不一定仅限于该对象的作品。曾经对其影响很深的书,或是其推荐的书,也值得一读。即使是超出自己的兴趣范围、绝对不会选择的书,也包含在内。这种读书挑战会使思维变得灵活。

“师事”阅读的关键是将这样的热情投入到漫画以外的其他书里。若我们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好处,那并不是因为书不好,而是我们的读书能力还不够。变得谦虚,不以自我为中心,也是“师事”阅读的一大优点。

读书是漫长的过程,不必始终追逐同一个人的脚步。若将一个人过度神化,反而存在迷失自我的危险。最合适的方法是每过一段时间就寻找另一个人,也就是尝试“自立”。

003 “吐槽阅读”:增强亲近感

跟“师事阅读”正相反,这种方法是以吐槽为前提的。对书中的信息逐一唱反调,譬如产生“根本不是这样的”“这话可说大了”“怎么可能呢”这类想法,这就是“吐槽阅读”。

“吐槽”阅读,并非毫不掩饰地坦露敌意或表示憎恶。就像相声的捧哏和逗哏一样,在爱着对方(书)、理解对方的同时,敏锐地严加追问。此时需要具备向脑中注入异物般的违和感、不放过任何一个包袱的紧张感以及决定如何发言的瞬发力。也就是说,情绪要时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感情用事”的状态下阅读,大脑除了记住书中的内容,还会记住当时的情绪,所以有助于巩固记忆。也就是说,吸收率会得到提高。

004 “一生一遇阅读”:与书的邂逅

如果偶尔遇见的某人表示某本书“很有趣”,或者偶尔看到电视节目在介绍好书,请将其视为“一种缘分”,记在心里,在空闲时间把书找来阅读。这就是“一生一遇阅读”,很多时候它都能带来值得回味的邂逅。

无论是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书与人的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相遇很重要”。与书的相遇,相信缘分也没坏处。在一辈子的时间里,让人有“遇见你真好”之感的书变多,就能带给人丰富而幸福的人生。而且人与人的相遇,有时会彼此造成伤害,而书就不会。就算遇到无聊的书,最多也只会觉得“浪费时间了”,伤口不会扩大。因此不要轻易错过与好书相遇的好机会。

在读这些书时,最好不要走马观花地一掠而过,应该画线标出重要语句,写下各种注释,将内容铭记于心。这些书将会被视作自己的财产,永远放在书架上,而不会卖给旧书店。等这些书达到100册、200册乃至1000册,也就是经历过一千次缘分的相遇时,你就会觉得“不读书的人生是难以想象的”。

005 “安定剂阅读”“兴奋剂阅读”:百药之长

“安定剂阅读”的目的是使自己的精神稳定。简单来讲,就是把已经知道的事情重新确认一遍的读书。例如占卜书,以及面向大众简单介绍心理学的书,都属于这一类。这样的阅读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果然如此”,从而接受书中的观点。

譬如小说,选择有熟悉角色出场的系列作品,或是被评为“催人泪下”的作品,就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安定。

与此相对的是“兴奋剂阅读”,指的是阅读像前文提到的《禁闭岛》那样的书,进入异常的世界,体验震惊、兴奋等刺激情绪。

不仅限于小说,伟人们的传记或自传等作品,也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兴奋。例如,阅读梵高的一生和他写下的书信,就会震惊于其人生的与众不同。再比如,接触冈本太郎、爱因斯坦、本田宗一郎等人的生涯,就会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从而实现自我鼓舞。

“安定剂阅读”和“兴奋剂阅读”之间并无好坏之分。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状况,在不同时间适度地分别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事先准备几本分别适合两种方法的书,这些书是“特效药”,在需要的时候其效果应该胜过任何药剂。

006 “标签阅读”:刺激自己的求知欲

每个出版社都有各自的“标签”,比如××文库、××新书。“新潮文库”“岩波新书”“讲谈社学术文库”就是其中的代表。把每个标签下的作品通读一遍,这就是“标签阅读”。

这些学术文库类的标签,代表其中的书已经过精挑细选。选择其中的书来读,一般不会踩雷。而且即使没能全部读完,也能带着“这是在学术上受到很高评价的书”的信赖,继续读下去。

对读者而言,只要在如此丰富的变种当中找到“或许能刺激自己的求知欲”的标签即可。眼下要做的,就是扩大阅读面,寻找这样的标签。

007 “据点阅读”:汇集知识

“据点阅读”是指,以某本书为契机,拓宽读书的广度。它给人的印象,就如同先建好一座大本营,然后收集与之相关联的各种书的知识和信息。

譬如《论语》,如果一开始就阅读原文,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但若是事先读过与《论语》相关的辅助类书籍之后再读,就会轻松很多,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

也就是说,“据点阅读”是先以辅导书为据点,然后再挑战原著。有了预备知识再去阅读,要比从零开始更容易理解,也能减少因读不懂而放弃的机率。

008 “快速阅读”: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

很多人在阅读长篇小说时,总是坚持不到高潮部分。读完开头的50页还不难,但后面就只靠着一股惯性,结果往往半途而废。

在这种时候,可以使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技巧,就是只读对话部分。哪怕是再不容易读懂的书,描写对话所使用的语言一般也会比较简单。而且,优秀作家的作品,对话部分也会很出色。

因此,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场的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略过情景描写的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节,而且阅读速度肯定很快。从感觉上讲,估计能提速3~5倍,一晚能读300页。就好像一趟列车,在多数车站均不停车,速度自然很快。这种阅读方式就是“快速阅读”。

按一般的速度,读一页大概要花一两分钟,100页就是两三个小时。能把两三个小时缩短为一个小时,本身就是相当了不起的成果。这是“快速阅读”的第一步。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速度还会变得更快。

但需要注意的是,“快速阅读”并不是所谓的“速读”。“快速阅读”不是一站不停地长驱而过,在某些“车站”还是需要停车的。尤其是大型车站,停车时间较长,这也是没办法的。因此,优先确保内容的读解,“快速阅读”才不会错失重要的内容。

009 “跳读”:不为人知的优点

很多资深阅读者都说作品的深度恰恰体现在细节描写和字里行间。这种说法确实不错,如果条件允许,精读一本书当然是最好的。

但现实状况是,对很多人来说,精读几十本厚达三四百页的书是非常困难的。有很多人从一开始就会放弃,打算过从不读书的一生。与其一辈子都拒绝读书,不妨使用快速阅读法,至少还能与书保持接触。

就像是文艺作品经常被拍成电影,但并不是其中所有语句都会被置换成影像,而是会摘选有趣的部分,再根据对话推动情节。快速阅读,也就是在日常读书时对此进行的实践。

通过快速阅读顺利读完一本书,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读书力充满自信。越是厚重的古典作品,自信越能变成快感。而且,不断的阅读能显著提高我们的阅读量。以前可能一个月只能读一两本书,现在则可能一天一本,也就是一个月能读30本书。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海量的信息如洪水般席卷而来,稍不留神就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浪潮里。因此,只有具备思考的“深潜力”,才能在广泛的信息中准确的发现那些隐藏在书背后的清流,也即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伟人们的存在,跨越时空地域也能吸取其精华。不知不觉间,我们了解了这些伟人们毕生的智慧,就仿佛在阅读的过程中与其完成了一次沟通,成为了彼此的朋友。

如此一本本地积累,便可在内心深处形成由他人组成的郁郁葱葱的“森林”。在本书中,作者称之为“贤者森林”。事实上,这个世界对“大人”的定义标准,正是内心拥有“贤者森林”的人。

此外,读书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认知世界,还能帮助我们认知自我,思考“人为何而活”这种本质问题。当我们遇到类似恐慌或是空虚这种感觉时,当我们困守于迷茫之境无处逃脱时,书能为我们照亮出路。

有些人喜欢通过文学来讲述,也有些人善于从科学的角度加以引导。每个人的方式不同,全看自己如何选择。从书中学会以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和人生,我们就能拥有充实丰盈的心境。

作者在书中说到,不是“读书比较好”,而是“不读书不行”。读书能帮助我们培养思考力,可以说不读书的人生不叫人生。

“读书的人生”是不断前进的人生。遇见好书后的喜悦,会持续激励我们。读书的人肯定会觉得:“读过这本书的现在的人生,与没读过这本书的以前的人生,确实不一样。”

《深阅读》,教我们如何把书中知识变成自身血肉

2021年,中国国内首份《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手机等阅读介质的兴起,阅读外延明显扩大,网民阅读的第一途径是手机。从报告中的“网民阅读指数”来看,手机作为新兴移动阅读方式,影响力已远超纸质书,甚至电脑。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爆炸,需要什么信息的话,与其花一两周时间读完一本书,不如互联网上浏览一个小时,或者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可以了解全世界范围内其他人的想法,互相交换信息。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坐下来认真读一本书,我们又该如何读书呢?

《深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日本作家斋藤孝在这本书里,告诉了我们网络时代为何更要重视阅读,如何读书才能把书中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血肉。

不能只依赖网络信息。 如果读者自身修养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在此基础上妥善获取平均水平的网络信息,作为判断的参考,自然毫无问题。但如果书读得不够,只依赖互联网的话,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换句话说,要想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得先确保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达到足够的深度。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的目的本就是深化思想,升华精神。

不读书会渐渐变成“信息弱者”。 在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能随时看动画片、听音乐、玩游戏、发表意见、公开演奏,其好玩程度,是任何媒体、玩具比不了的。人们更不愿意做读书这样麻烦的事了。久而久之,知识会越来越有限,精神也会浅薄、脆弱。倘若不强化读书意识,会渐渐变成“信息弱者”。

建议“自问自思”。 在读书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养成边提问边思考的习惯,从而通过解决问题积累自身经验。

光用眼睛看字不叫读书。 作者建议读者重新审视“朗读”的好处,通过出声读,让语言沁入身体。建议父母要念书给孩子听。

光有书架就能变聪明。 书架如同自己的记忆装置,目光掠过书架,就能回忆起书中内容、相关话题或者是阅读时的自己。作者还建议读者“以藏书千册为目标”。

“一天一本”——最简单的读书方法。 “不是读的快就好”,阅读要讲究质量。但对于小说,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可以只读对话。作者还告诉读者“难懂部分跳读”,设定自己的“读书时间”以及“随时随地读书”的经验。

“输出”使书称为自身血肉。 通过复述书的内容法、举办读书会法以及活用“映射交流”法,将读到的书中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血肉。

通过“转换阅读”,将内容融入自身。 与伟人、贤人共享视角,将自己的经验融入阅读,将书中内容自由地融入自身。

寻找自己的“f”。 “f”指的是输出时添加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讲诉时,将选择该部分的理由和自己的有趣经历结合起来。

通过“师事”阅读,沉浸在“宗师”的世界里。 在阅读的世界里,尊某人为“师”,但并不是神话这个人,从而让自己更好地学习和提高。在书的世界里,可以同时拥有多位“师父”。

增强亲切感的“吐槽阅读”。 对书中的信息逐一唱反调,理解对方的同时,敏锐地严加追问。这种方法促使人的大脑记住书中的内容,记住当时的情绪,增强人的记忆力。

瞬间偶遇也不错过的“一生一次阅读”。 与书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经历过一千次缘分的相遇时,你会觉得“不读书的人生是难以想象的”。

“安定剂阅读”“兴奋剂阅读”是“百药之长”。 前者指追求内心安定的作品,如心理学的书。后者指能体验震惊、兴奋等刺激情绪的书,如推理小说。

“标签阅读”的“品牌目标”。 找到可能刺激自己求知欲的标签即可。

通过“据点阅读”汇集知识。 这指的是读到一本好书,以此为据点,寻找其他相关的书阅读。。

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的“快速阅读”。 以每小时100页为目标,把握人物关系,只读对话部分。

“跳读”不为人知的优点。 通过“跳读”,把握大概情节即可。这样可以加大阅读量,培养类推能力。

这本书除了告诉我们阅读的意义和教给我们如何培养阅读习惯和增强阅读技能的方法外,还为“聪明”这个词下了一个最好的定义,聪明不是只学习成绩好,而是只能够迅速抓住事物本质,确定优先顺序,配合自身能力做出判断,妥善选择如何行动的能力。

《深阅读》告诉我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能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血肉,能提高判断力和行动力,我们才能变得越来越“聪明”。

《深度阅读》所带给我的启示

最近学习了《深度阅读》,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这本书融合了好多本相关的读书方法论等相关书籍的精华,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法,以及读书时应该保持的那种积极的心态和批判性思考的意识。

下面就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三点与大家分享:

第一,尽信书不如无书。

要用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来看待作者的观点,不人云亦云,并且要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不是有自己的主观臆断?是不是带有情绪的去阐述问题?阐述的问题与客观环境是不是相适应?

我们的读书就要从书中掘取精华,来丰富我们的人生,而不是人云亦云,随随便便的就把别人的东西拿来,不予甄别就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这样只会成为知识的“搬运工”。

作者的有些观点也许不正确,或者是不符合现实,那么我们就应该摒弃,总之就是要活学活用。

第二,我对该书作者比较欣赏的另一种观点是,他认为摘抄不应该摘抄“理应如此”的事情,要摘抄“原来如此”的事。

因为“原来如此”是对自己认知的升华,而“理应如此”则是一种大众都认可的的规律,因此,“原来如此”自己认识问题方面的一个成长,它更能提现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

第三,作者介绍的是深度阅读的方法。深度阅读包括选书、读书、做读书笔记、复盘。

其中我对“读书”这个角度予以了更多的关注。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想要做到对整本书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作者的篇幅的详略来进行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分,从而进行精读与泛读的划分。

在学习“读书”的过程中,该书作者很好的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运用,阐述中浓缩了很多学习方法方面的书籍的内容,描述时也比较的客观、理性,讲述道理的时候,还融入了作者个人的体会和做法。

印象最深的是对于《史记》中“武王伐纣”这个典故的场面描写,作者就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描述。作者认为当时对抗的双方根本就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兵力,通过分析双方当时的人口以及场地等客观条件,做出评判:《史记》中描写的双方的兵力都超过了历史事实。

不得不说,作者是一个博览群书,并且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的人。

整体而言,我认为此书的可读性是比较高的,作者阐述的观点也比较客观公正,尤其是作者的批判性思维有很大的启示,从成长的意义来说,这本书值得我们好好的品读!

本文标题: 解读《深阅读》 | 阅读需要深度阅读吗 如何才可以做到深度阅读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168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00字初一作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00字)七堇年尘曲读后感(尘曲这首诗里面包含了七堇年对哪两种精神的感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