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自传读后感求一篇马克吐温自传的读书笔记。千字左右。最好有句子赏析,事件赏析。详细一点儿的谢谢。马克吐温自传读后感,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目...
马克吐温自传读后感
求一篇马克吐温自传的读书笔记。千字左右。最好有句子赏析,事件赏析。详细一点儿的谢谢。马克吐温自传读后感
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目中,马克•吐温是位伟大作家,他描写了哈克•费恩永恒的童年时代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旅程和汤姆•索亚在漫长的夏日里自由自在历险探奇的故事。的确,这位美国最受人喜爱的作家的探索精神、爱国热情、浪漫气质及幽默笔调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通过对马克吐温自传的阅读,我却发现了另一个不同的马克•吐温——一个由于深受人生悲剧的打击而变得愤世嫉俗、尖酸刻薄的马克•吐温,一个为人类品质上的弱点而忧心忡忡、明显地看到前途是一片黑暗的人。
印刷工、领航员、邦联游击队员、淘金者、耽于幻想的乐天派、语言尖刻的讽刺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一生之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浪迹美国各地,体验着美国的新生活,尔后便以作家和演说家的身分将他所感受到的这一切介绍给全世界。他的笔名取自他在蒸汽船上做工时听到的报告水深为两口寻(12英尺)——意即可以通航的信号语。他的作品中有二十几部至今仍在印行,其外文译本仍在世界各地拥有读者,由此可见他的享誉程度。
在马克•吐温青年时代,美国的地理中心是密西西比河流域,而密西西比河是这个年轻国家中部的交通大动脉。龙骨船、平底船和大木筏载运着最重要的商品。木材、玉米、烟草、小麦和皮货通过这些运载工具顺流而下,运送到河口三角洲地区,而砂糖、糖浆、棉花和威士忌酒等货物则被运送到北方。在19世纪50年代,西部领土开发高潮到来之前,辽阔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占美国已开发领土的四分之三。
1857年,少年马克•吐温作为蒸汽船上的一名小领航员踏人了这片天地。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他接触到的是各式各样的人物,看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干世界。他完全地投身到这种生活之中,经常在操舵室里听着人们谈论民间争斗、海盗抢劫、私刑案件、游医卖药以及河边的一些化外民居的故事。所有这一切,连同他那像留声机般准确可靠的记忆所吸收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后来都有机会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再现。
蒸汽船的甲板上不仅挤满了富有开拓精神的人们,而且也载着一些娼妓、赌棍和歹徒等社会渣滓。从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身上,马克•吐温敏锐地认识了人类,认识了人们的言与行之间的差距。他在蒸汽船上工作的四年半时间是他真正接受教育的开端,而且也是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到了晚年,马克•吐温还声言是密西西比河使他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人的本性。这种生活体验对他的全部创作都起了促进作用,然而他描写得最为成功的还是那些密西西比河上的人物。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社会上对汽船领航员的需求日渐减少,而内战的爆发又阻碍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这时,马克•吐温便离开了密西西比河流域。他在南方邦联游击队的一支杂牌队伍里当了两个星期的兵。那支队伍想方设法避免与敌军交战。在确信“我比发明撤退的人更精通撤退”之后,马克•吐温离开了那支队伍。
他乘驿站马车来到西部,在内华达州的华苏地区受到当时正流行的淘金热的诱惑。同那只有既幸运而又锲而不舍的追求者才能取得的巨大财富三心二意地打了八个月交道之后,他遭到了失败。在破产和灰心之余,他接受了为弗吉尼亚市《领土开发报》当记者的工作,这一行动将获得文学界永久的感激。
自从他因淘金失败而感到心灰意冷之后,马克•吐温便开始努力博取作为一名报社记者和幽默作家的地区性声望。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当然不能使他像淘金成功者一样立成巨富,但在挣钱方面他的笔杆却比他的锄镐要有效得多。1864年春季,在他加盟《领土开发报》还不足两年之时,他又乘驿站马车前往旧金山,那儿在当时和现在都是有前途的年轻作家成长的摇篮。
马克•吐温磨炼并试验了他的新笔力,但他却因写了一些尖锐的评论文章而被迫暂时离开这座城市。他围绕着虐待华人等一类问题对市政府提出的尖锐批评惹得一些官员大为恼火,因之他只好逃到萨克拉门托山谷的金矿区暂避风头。他对那儿的拓荒者们的描写使西海岸地区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人倍感亲切。“这儿的人们真是了不起——因为那些笨手笨脚、无精打彩、呆头呆脑的懒汉都呆在家里……正是那些人们为加利福尼亚赢得了这样的声誉:当他们着手进行一项宏伟的事业时,他们会不计代价或风险而以一种豪迈的气概和闯劲勇往直前,一千到底。加利福尼亚人至今仍保持着这样的声誉,因而,每当他们发起一项新的惊天动地的壮举时,那些素来稳重的人便会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说:‘看吧,这完全是加利福尼亚的风格’。”
1864年与1865年之交的那个冬天,马克•吐温是在安吉尔斯矿区度过的。在这段沉闷的日子里,他记了一本笔记。在杂乱无章的有关天气情况和乏味无趣的有关矿区饭食情况的记录条目中夹着一条叙述当天听到的一则故事的记录——这条记录决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发展方向:“科尔曼用他的跳蛙——与陌生人赌50美元——陌生人没有跳蛙,科尔曼去给他弄来一只——陌生人利用这段时间将科的跳蛙肚子塞满铅弹,这样,科的跳蛙跳不起来,陌生人的跳蛙便得以获胜。”
经过马克•吐温的生花妙笔改写之后,这个故事登在美国各地的报纸上,成了家喻户晓的“卡拉韦拉斯县有名的跳蛙”。至此,马克•吐温作为“太平洋海岸狂放的幽默大师”的声望已在全国范围内牢固地确立起来了。
两年之后,他得到了一个以美国人特有的眼光去观察欧洲旧大陆的机会。在纽约市,“费城号”蒸汽船准备进行一次到欧洲和圣地的观光航行。这是美国人第一次组织较大规模的团体观光旅行——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发展史上的某种里程碑。马克•吐温作为加利福尼亚一家报纸的记者被委派随同观光团采访。如果读者们期望能读到有关这次旅行见闻的神采飞扬的描写的话,那他们是要倍感意外的。
举例来说,他对于那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的土耳其君主苏丹是这样报道的,“人们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地方设一个陷阱,一夜之间准可捕捉到十几个更有能耐的人。”他信口开河地对一些受人景仰的艺术家和艺术珍品加以鄙薄,甚至对宗教圣地也敢于以亵渎性的言辞加以侮蔑。回国以后,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刊登他的文章,整个美国都同他一齐欢笑。他一回到美国,他的旅行杂记《傻子出国旅行记》立即成为畅销书。
三十六岁时,马克•吐温开始定居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镇,他的最优秀的作品全是在那段时间里问世的。
早在1870年,马克•吐温就试着写了一篇关于一个他名之为比利•罗杰斯的男孩子的童年历险故事。两年后,他又将主人公的名字改为汤姆,并着手将故事改编成剧本。直到1874年他才开始认真地扩展故事情节。《汤姆•索亚》于1876年出版后,很快成为美国儿童故事的经典之作。这部描写汤姆的顽皮、勇敢、机智以及他对贝琪•莎切尔的天真纯洁的感情的故事几乎像《独立宣言》一样成了今天美国学校里的必读书本。
马克•吐温本人的独立宣言却是由另一个人物表达出来的。在《汤姆•索亚》第六章里,他引出了“村里的流浪少年,镇上酒鬼的儿子哈克贝利•费恩”。哈克不愿在清教徒道格拉斯寡妇家过上等人的体面生活,从那里逃出来后对他的朋友汤姆•索亚发牢骚说:“我试过了,还是不行;不行啊,汤姆。那不是我过的日子……那寡妇家吃饭要听钟声,睡觉要听钟声,起床也要听钟声,什么事情都得规规矩矩,简直叫人受不了。”
《汤姆•索亚》风靡美国九年之后,哈克被赋予独立的生命,成为一本被许多人认为是最成功的描写美国人的作品的书中的主人公。他同一个逃跑出来的奴隶一起乘坐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漂流航程展现了一幅幅揭示美国社会生活全貌的生动画面。 通过对密西西比河,尤其是对哈克•费恩这一人物的描写,马克•吐温将自己想从那束缚着自己并常常令自己苦恼的生活步调中摆脱出来,从生活中的各种清规戒律以及为了事业成功而进行的艰苦挣扎中解放出来的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马克•吐温认为,美国人的理想中缺少了一种成分。他说:“我们只消偶尔地躺下来好好放松休息一下,保持锋棱利角,我们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多么朝气蓬勃的民族,一个多么富有思想的民族啊!”
马克•吐温的一生都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之中,自己的亲人一个接一个地去世:他的父亲在他十二岁那年死于肺炎,他的兄弟亨利在一次汽船爆炸事故中遇难;他的儿子朗顿才满十九个月即离开人世。他的大女儿苏茜死于脊膜炎;克莱门斯夫人在佛罗伦萨死于心脏病;而他的小女儿也因癫痫病的发作淹死在楼上的浴盆里。
这位曾令全世界欢笑的人自己却饱尝了人世的辛酸。他早期作品中的道德说教厚厚地包着一层幽默的外衣,现在幽默换成了辛辣的讽刺。对于美国军队在一个火山口上屠杀六百名菲律宾摩洛人的行为,他没有直接进行抨击,而是假装为之高唱赞歌。在《神秘的陌生人》中,他指出人类应该抛弃宗教幻想,依靠自己而不是上帝的力量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他自己的最后一个幻想到后来似乎也破灭了。在晚年口述自传的时候,他以极端绝望的心情谈到人从尘世的苦难中的最终解脱:“……他们从世界上消失了,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无足轻重,无所成就;甚至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个错误,是个失败,是种愚蠢。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留下丝毫能表明他们存在过的痕迹。这个世界赠给他们的只是一日的哀伤和永久的遗忘。”
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目中,马克•吐温是位伟大作家,他描写了哈克•费恩永恒的童年时代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旅程和汤姆•索亚在漫长的夏日里自由自在历险探奇的故事。的确,这位美国最受人喜爱的作家的探索精神、爱国热情、浪漫气质及幽默笔调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通过对马克吐温自传的阅读,我却发现了另一个不同的马克•吐温——一个由于深受人生悲剧的打击而变得愤世嫉俗、尖酸刻薄的马克•吐温,一个为人类品质上的弱点而忧心忡忡、明显地看到前途是一片黑暗的人。
印刷工、领航员、邦联游击队员、淘金者、耽于幻想的乐天派、语言尖刻的讽刺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一生之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浪迹美国各地,体验着美国的新生活,尔后便以作家和演说家的身分将他所感受到的这一切介绍给全世界。他的笔名取自他在蒸汽船上做工时听到的报告水深为两口寻(12英尺)——意即可以通航的信号语。他的作品中有二十几部至今仍在印行,其外文译本仍在世界各地拥有读者,由此可见他的享誉程度。
在马克•吐温青年时代,美国的地理中心是密西西比河流域,而密西西比河是这个年轻国家中部的交通大动脉。龙骨船、平底船和大木筏载运着最重要的商品。木材、玉米、烟草、小麦和皮货通过这些运载工具顺流而下,运送到河口三角洲地区,而砂糖、糖浆、棉花和威士忌酒等货物则被运送到北方。在19世纪50年代,西部领土开发高潮到来之前,辽阔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占美国已开发领土的四分之三。
1857年,少年马克•吐温作为蒸汽船上的一名小领航员踏人了这片天地。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他接触到的是各式各样的人物,看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干世界。他完全地投身到这种生活之中,经常在操舵室里听着人们谈论民间争斗、海盗抢劫、私刑案件、游医卖药以及河边的一些化外民居的故事。所有这一切,连同他那像留声机般准确可靠的记忆所吸收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后来都有机会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再现。
蒸汽船的甲板上不仅挤满了富有开拓精神的人们,而且也载着一些娼妓、赌棍和歹徒等社会渣滓。从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身上,马克•吐温敏锐地认识了人类,认识了人们的言与行之间的差距。他在蒸汽船上工作的四年半时间是他真正接受教育的开端,而且也是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到了晚年,马克•吐温还声言是密西西比河使他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人的本性。这种生活体验对他的全部创作都起了促进作用,然而他描写得最为成功的还是那些密西西比河上的人物。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社会上对汽船领航员的需求日渐减少,而内战的爆发又阻碍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这时,马克•吐温便离开了密西西比河流域。他在南方邦联游击队的一支杂牌队伍里当了两个星期的兵。那支队伍想方设法避免与敌军交战。在确信“我比发明撤退的人更精通撤退”之后,马克•吐温离开了那支队伍。
他乘驿站马车来到西部,在内华达州的华苏地区受到当时正流行的淘金热的诱惑。同那只有既幸运而又锲而不舍的追求者才能取得的巨大财富三心二意地打了八个月交道之后,他遭到了失败。在破产和灰心之余,他接受了为弗吉尼亚市《领土开发报》当记者的工作,这一行动将获得文学界永久的感激。
自从他因淘金失败而感到心灰意冷之后,马克•吐温便开始努力博取作为一名报社记者和幽默作家的地区性声望。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当然不能使他像淘金成功者一样立成巨富,但在挣钱方面他的笔杆却比他的锄镐要有效得多。1864年春季,在他加盟《领土开发报》还不足两年之时,他又乘驿站马车前往旧金山,那儿在当时和现在都是有前途的年轻作家成长的摇篮。
马克•吐温磨炼并试验了他的新笔力,但他却因写了一些尖锐的评论文章而被迫暂时离开这座城市。他围绕着虐待华人等一类问题对市政府提出的尖锐批评惹得一些官员大为恼火,因之他只好逃到萨克拉门托山谷的金矿区暂避风头。他对那儿的拓荒者们的描写使西海岸地区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人倍感亲切。“这儿的人们真是了不起——因为那些笨手笨脚、无精打彩、呆头呆脑的懒汉都呆在家里……正是那些人们为加利福尼亚赢得了这样的声誉:当他们着手进行一项宏伟的事业时,他们会不计代价或风险而以一种豪迈的气概和闯劲勇往直前,一千到底。加利福尼亚人至今仍保持着这样的声誉,因而,每当他们发起一项新的惊天动地的壮举时,那些素来稳重的人便会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说:‘看吧,这完全是加利福尼亚的风格’。”
1864年与1865年之交的那个冬天,马克•吐温是在安吉尔斯矿区度过的。在这段沉闷的日子里,他记了一本笔记。在杂乱无章的有关天气情况和乏味无趣的有关矿区饭食情况的记录条目中夹着一条叙述当天听到的一则故事的记录——这条记录决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发展方向:“科尔曼用他的跳蛙——与陌生人赌50美元——陌生人没有跳蛙,科尔曼去给他弄来一只——陌生人利用这段时间将科的跳蛙肚子塞满铅弹,这样,科的跳蛙跳不起来,陌生人的跳蛙便得以获胜。”
经过马克•吐温的生花妙笔改写之后,这个故事登在美国各地的报纸上,成了家喻户晓的“卡拉韦拉斯县有名的跳蛙”。至此,马克•吐温作为“太平洋海岸狂放的幽默大师”的声望已在全国范围内牢固地确立起来了。
两年之后,他得到了一个以美国人特有的眼光去观察欧洲旧大陆的机会。在纽约市,“费城号”蒸汽船准备进行一次到欧洲和圣地的观光航行。这是美国人第一次组织较大规模的团体观光旅行——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发展史上的某种里程碑。马克•吐温作为加利福尼亚一家报纸的记者被委派随同观光团采访。如果读者们期望能读到有关这次旅行见闻的神采飞扬的描写的话,那他们是要倍感意外的。
举例来说,他对于那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的土耳其君主苏丹是这样报道的,“人们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地方设一个陷阱,一夜之间准可捕捉到十几个更有能耐的人。”他信口开河地对一些受人景仰的艺术家和艺术珍品加以鄙薄,甚至对宗教圣地也敢于以亵渎性的言辞加以侮蔑。回国以后,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刊登他的文章,整个美国都同他一齐欢笑。他一回到美国,他的旅行杂记《傻子出国旅行记》立即成为畅销书。
三十六岁时,马克•吐温开始定居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镇,他的最优秀的作品全是在那段时间里问世的。
早在1870年,马克•吐温就试着写了一篇关于一个他名之为比利•罗杰斯的男孩子的童年历险故事。两年后,他又将主人公的名字改为汤姆,并着手将故事改编成剧本。直到1874年他才开始认真地扩展故事情节。《汤姆•索亚》于1876年出版后,很快成为美国儿童故事的经典之作。这部描写汤姆的顽皮、勇敢、机智以及他对贝琪•莎切尔的天真纯洁的感情的故事几乎像《独立宣言》一样成了今天美国学校里的必读书本。
马克•吐温本人的独立宣言却是由另一个人物表达出来的。在《汤姆•索亚》第六章里,他引出了“村里的流浪少年,镇上酒鬼的儿子哈克贝利•费恩”。哈克不愿在清教徒道格拉斯寡妇家过上等人的体面生活,从那里逃出来后对他的朋友汤姆•索亚发牢骚说:“我试过了,还是不行;不行啊,汤姆。那不是我过的日子……那寡妇家吃饭要听钟声,睡觉要听钟声,起床也要听钟声,什么事情都得规规矩矩,简直叫人受不了。”
《汤姆•索亚》风靡美国九年之后,哈克被赋予独立的生命,成为一本被许多人认为是最成功的描写美国人的作品的书中的主人公。他同一个逃跑出来的奴隶一起乘坐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漂流航程展现了一幅幅揭示美国社会生活全貌的生动画面。 通过对密西西比河,尤其是对哈克•费恩这一人物的描写,马克•吐温将自己想从那束缚着自己并常常令自己苦恼的生活步调中摆脱出来,从生活中的各种清规戒律以及为了事业成功而进行的艰苦挣扎中解放出来的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马克•吐温认为,美国人的理想中缺少了一种成分。他说:“我们只消偶尔地躺下来好好放松休息一下,保持锋棱利角,我们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多么朝气蓬勃的民族,一个多么富有思想的民族啊!”
马克•吐温的一生都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之中,自己的亲人一个接一个地去世:他的父亲在他十二岁那年死于肺炎,他的兄弟亨利在一次汽船爆炸事故中遇难;他的儿子朗顿才满十九个月即离开人世。他的大女儿苏茜死于脊膜炎;克莱门斯夫人在佛罗伦萨死于心脏病;而他的小女儿也因癫痫病的发作淹死在楼上的浴盆里。
这位曾令全世界欢笑的人自己却饱尝了人世的辛酸。他早期作品中的道德说教厚厚地包着一层幽默的外衣,现在幽默换成了辛辣的讽刺。对于美国军队在一个火山口上屠杀六百名菲律宾摩洛人的行为,他没有直接进行抨击,而是假装为之高唱赞歌。在《神秘的陌生人》中,他指出人类应该抛弃宗教幻想,依靠自己而不是上帝的力量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他自己的最后一个幻想到后来似乎也破灭了。在晚年口述自传的时候,他以极端绝望的心情谈到人从尘世的苦难中的最终解脱:“……他们从世界上消失了,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无足轻重,无所成就;甚至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个错误,是个失败,是种愚蠢。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留下丝毫能表明他们存在过的痕迹。这个世界赠给他们的只是一日的哀伤和永久的遗忘。”
陈珦的作品《马克·吐温》读后感
陈珦《马克·吐温1876年》读后感穿透灵魂的笑容——《马克·吐温·1876年》引言
1876年,我们的主人公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克菜门斯)41岁了。这个晚熟的天才一贯对自己的事保持着可爱的天真和后知后觉,所以他并不自知正踏在人生起承转合的一年上。更何况1876年,这位漂泊了半生的作家正处在让人安心的家庭生活中。远离了哈特福德的社交圈,与妻子和两个淘气的女儿一块儿在夸克农庄的悠闲日子简直堪比仙境。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舒适,几近完美的小环境使马克·吐温的创作欲异常旺盛。于是,1876年的夏天,他天天躲在农庄里那间七面有窗的八边形小屋里,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沉思默想,安静的空气中只有笔尖“沙沙”划过纸端的声音。偶尔当思考告一段落时,马克·吐温就会抬眼望向远处的山谷和希芒河。渐渐地,美国文学史上最无拘无束的男孩——哈克贝利·费已经在他脑海里酝酿成形了。
大约在一年前同样这个季节,这个地方,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费恩的好兄弟,已经跃然纸上。但直到1876年的夏天,《汤姆·索亚历险记》才刚刚上了美国勃里斯出版社的出版计划表,等着外界的评判。这是马克·吐温第一部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家有点替它担心。这部沉浸在童年回忆中完成的少年儿童读物。虽然为自己与家人所爱,却不一定能让当时那些讲究规矩的东部人士接受。这位被称为乐观的“太平洋畔最狂野的幽默作家”,心里抱着“与其让人诟病,不如束之高阁”的想法,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怀疑自己的书是否值得出版。要不是当时作家的朋友,《大西洋月刊》主编赫威尔士阅读后力荐,劝他不要放弃,那个天真可爱的汤姆·索亚恐怕便难与世人相见了。
不过无论怎么担心,出版计划无从改变。所以1876年的马克·吐温考虑更多的恐怕还是在哈克贝利·费恩这个男孩身上。早在创作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他就意识到生活在理想国中的汤姆必将被更成熟的哈克贝利替代。因为在转折的一年之后,难以一直躲在农庄,远离纷繁世事的马克·吐温自己也正发生着变化。
1876年,作家身处的年轻国家正在“黄金时代”的宣言里高速前进,白天人们拼命地工作,夜晚城市的狂热带来旺盛的消费。灯红酒绿,辉煌而艳俗。美国仿佛要把十一年前那场内战带来的压抑完全爆裂释放。过去被现在和未来挤压,踪影难寻。离开了年龄、思想、教育、心理、喜好、使命、灵魂、创造和发现,钞票被赋予了极度的张力。在这几乎是唯一的尺子下,属于人之心理的调剂天性被遮盖了。压力拼搏置换了人际的平和互补,功利身份改变了个人内心的思索,喧嚣浮华代替了人朴素而深沉的境界,金钱涌动的名义下,前者都是压过后者的合理而主流的表率。于是无数个人被甩入这个集群的“潮流”中苦苦挣扎。斯巴达克式的年轻和体力因而变得十分重要,备受推崇。巨大的经济发展,财富增长正以这个国家精神的枯萎、个人精神的疲惫为代价。在那个时代,连纽约街头的乞丐都会跟着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们重复这个国家正在蔓延的声音:祝您发财!祝您发财!
在这样的世事中长途跋涉了半辈子的马克·吐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找到了一丝逃避和宽慰。但到了1876年时,这个避风港就显得不太现实了,盛夏的某日他终于动手写下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第一笔。这次作家塑造了一个在无法挣脱的现实中见弃社会、追寻自由的男孩形象。他比汤姆·索亚更现实,也更矛盾,因而更贴近1876年后马克·吐温重回密西西比河。探访故乡后的忧郁心境。
现在,130多年过去了,当这部历经八年创作的作品与1876年年底才出版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一块儿摆在现代读者面前时,我们依旧承认这是晚熟的作家不世出的两部杰作。忽略了不同的主人公,两部书完全构成了一个男孩有些无奈的成长史,混杂着喜剧和悲剧,梦想与现实,荒唐的冒险与悲苦的人生。这个男孩就是马克·吐温自己,也可能是我们阅读者中的每个人。在写《汤姆·索亚历险记》时,马克·吐温仍然算是个小说写作的新手,但他却找到了非常适合他的素材,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孩子的理想国,一曲成人美满的圣歌。因此在1876年出版后,虽然它曾被作家定义为儿童读物,却也受到了大多数成年人的热烈欢迎。到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家则创作了一部远比他自己想象中更伟大的作品。它现实地牵涉到了美国人,美国和这个国家独特的神秘性。难怪作为英国评论家的W·H·奥登要说:
“在浩瀚书林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了解美国的一把钥匙。正因为我们可以举出别的书——譬如《奥利佛尔·特威斯特》是反映英国人的态度的书一样。”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要的象征,就是那个男孩和那条河。哈克是那个时代美国向西部推进的力量,不仅与残留在北美洲的欧洲传统决裂,更与那些烦琐的文明决裂。他是个有点自负的人,但又是可靠的。他年轻,就像库珀的皮袜子和福克纳的艾克一样,是抵制文明中罪恶的人物。他们从不像一般人理应的那样,生活在文明其间。对于这样一个人,一个完全悲剧的结尾并不合适。而_个美满的结尾也不合适。尘世的成就,家庭的美满他都配不上,而一个彻底悲剧性的结局也会把他贬到那种让人怜悯的角色的程度。他的存在是一种独立不羁,在对欧洲价值观加以嘲弄的同时,也对美国人自己的价值观提出疑问。什么是“开拓精神”,什么是“竞争意识”,什么又是“事业进取心”。在那个奔走忙碌的时代,他简直代表的是一群游手好闲的人。在渴望致富和充满竞争的国家,他只需要糊口的自然状态,便足以振作精神追求自己的自由和满足。你不要想在社交宴会或是任何正式场合遇见他,那是适合汤姆·索亚这类回归社会、皈依文明的“好”孩子的场合。他既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少管所。就像载着他的大河一密西西比河一样,这个男孩因此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存一种人的终身生涯。书的结尾,他最终消失在印第安人区,离开了我们的视野,却永存所有读者的脑海中,恐怕就是他最好的结局。
可以说1876年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完全区别于马克·吐温之前逗笑闹腾的作品,它们蕴涵着作者更多真切、深沉、矛盾的感情和思想。“构成了马克·吐温创作史上无与伦比的巅峰期,使他成为了‘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这些巨著凝结着一个现实主义的、爱幻想的、爱嘲讽的、神话般的却也是悲剧性的马克·吐温的灵魂。不过无论何时,作为靠幽默起家的巨匠,马克·吐温创作中的“精灵”——一种融洽的幽默感始终不可能消失。只是在跨过了1876年后,他顽皮而活泼的笑容背后才渐渐掺杂上了一种低沉而不可忽视的悲哀。这是和拉伯雷、塞万提斯、莫里哀等巨匠一样的色彩。拉伯雷在夸张的幽默中沉思默想,塞万提斯在追寻旧日西班牙荒诞的骑士功业里为进步和真理斗争。现在马克·吐温也同样进入了他写作的成熟阶段。他的后半生作品几乎都有一种倾向悲哀而不陷于忧郁的笑容。他用激昂的言辞赞颂贞德,但却把她的结局写得极为悲怆。他用笑脸背后尖锐的讽刺,去评判赫德菜堡的各色居民,但最后还是用人的良心把那对老夫妇逼上绝路。在那双作为幽默家闪烁逗趣的眼睛之后,是一位哲学家,更是人文主义者在观察着世间百态。
很多人认为马克·吐温的后半生,由于不幸的个人境况,他陷入了愤世嫉俗的状态,所以对美国的现状连同人的“本性”指摘非难尤甚。但其实早在19世纪80年代,马克·吐温就已经痛斥过人是“不知羞耻的动物”。他也曾和爱默生、惠特曼一样,心中拥有一个美丽的“美国梦”,相信“美洲新大陆是上帝创建新天堂的地方,是建立新的教会和新的共和国的新世界”,认为新兴的美国,特别是经过南北战争洗礼后的美国应该是独立、自由、平等的崭新国家。但1876年后,毫无疑问马克·吐温对陷入帝国主义前夜的祖国感到失望而悲哀,同时他还痛楚地注视着普通美国人的所作所为,发现他们不仅缺乏捍卫自己的勇气,还仿效上层压迫者的恶行。他同情他们,也为他们哀叹。所以作家的后半生并非厌弃一切,而是在自己的作品里试图找回一个勇敢自尊、泰然自若、胸襟坦白的人和国家,从汤姆·索亚到哈克贝利,从傻瓜威尔逊又到贞德。他的笔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停止。
有些东西甚至比星星还要不朽,
有些东西甚至比光辉的木星存在得更久,
比太阳或任何环绕转动着的卫星,
或光芒闪耀的贝里亚特斯姐妹星群,存在得还要长久。
而对于我们这些后世的读者来说,这个终日把自己笼罩在香烟云雾中的奇特作家,他的作品带着他永远爱笑、爱嘲弄的天性’,给我们以信念、力量与警示。透过层层烟雾,从密西西比河上的汽轮到佛罗伦萨的别墅,从淘金矿工肮脏的工作服到牛津大学黑红色的博士礼服,从年轻时的穷困到中年的殷实,又到59岁时的倾家荡产,背上重重债务。这是一个人多么艰辛的历程。当生命的最后,马克·吐温告诉女儿说,“让我舒舒服服地去,这将是我最好的礼物”时,他嘴边的那抹笑意,却在生命边缘,驱散了这个老人传奇一生中所有的苦难,穿透了灵魂蕴含着的震撼世界的力量。
时至今日,这个美国人的幽默带着无数读者的笑容依旧在穿越着时间和空间。因为这种笑容带着心灵觉醒的力量,记录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最真实的东西。它承认挫折,承认某些徒劳无益。它坦率地面对丑恶与虚伪,毫不掩饰对真实和自由的追寻,即使这一切也许只是存在于幻景中的出路。但就像惠特曼在诗中说的一样:
如果你一时找不到我,请不要灰心丧气。
一处找不到再到别处去找,
我总在某个地方等候着你。
那么就让我们在笑声中上路吧。 </p>
1876年,我们的主人公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克菜门斯)41岁了。这个晚熟的天才一贯对自己的事保持着可爱的天真和后知后觉,所以他并不自知正踏在人生起承转合的一年上。更何况1876年,这位漂泊了半生的作家正处在让人安心的家庭生活中。远离了哈特福德的社交圈,与妻子和两个淘气的女儿一块儿在夸克农庄的悠闲日子简直堪比仙境。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舒适,几近完美的小环境使马克·吐温的创作欲异常旺盛。于是,1876年的夏天,他天天躲在农庄里那间七面有窗的八边形小屋里,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沉思默想,安静的空气中只有笔尖“沙沙”划过纸端的声音。偶尔当思考告一段落时,马克·吐温就会抬眼望向远处的山谷和希芒河。渐渐地,美国文学史上最无拘无束的男孩——哈克贝利·费已经在他脑海里酝酿成形了。
大约在一年前同样这个季节,这个地方,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费恩的好兄弟,已经跃然纸上。但直到1876年的夏天,《汤姆·索亚历险记》才刚刚上了美国勃里斯出版社的出版计划表,等着外界的评判。这是马克·吐温第一部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家有点替它担心。这部沉浸在童年回忆中完成的少年儿童读物。虽然为自己与家人所爱,却不一定能让当时那些讲究规矩的东部人士接受。这位被称为乐观的“太平洋畔最狂野的幽默作家”,心里抱着“与其让人诟病,不如束之高阁”的想法,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怀疑自己的书是否值得出版。要不是当时作家的朋友,《大西洋月刊》主编赫威尔士阅读后力荐,劝他不要放弃,那个天真可爱的汤姆·索亚恐怕便难与世人相见了。
不过无论怎么担心,出版计划无从改变。所以1876年的马克·吐温考虑更多的恐怕还是在哈克贝利·费恩这个男孩身上。早在创作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他就意识到生活在理想国中的汤姆必将被更成熟的哈克贝利替代。因为在转折的一年之后,难以一直躲在农庄,远离纷繁世事的马克·吐温自己也正发生着变化。
1876年,作家身处的年轻国家正在“黄金时代”的宣言里高速前进,白天人们拼命地工作,夜晚城市的狂热带来旺盛的消费。灯红酒绿,辉煌而艳俗。美国仿佛要把十一年前那场内战带来的压抑完全爆裂释放。过去被现在和未来挤压,踪影难寻。离开了年龄、思想、教育、心理、喜好、使命、灵魂、创造和发现,钞票被赋予了极度的张力。在这几乎是唯一的尺子下,属于人之心理的调剂天性被遮盖了。压力拼搏置换了人际的平和互补,功利身份改变了个人内心的思索,喧嚣浮华代替了人朴素而深沉的境界,金钱涌动的名义下,前者都是压过后者的合理而主流的表率。于是无数个人被甩入这个集群的“潮流”中苦苦挣扎。斯巴达克式的年轻和体力因而变得十分重要,备受推崇。巨大的经济发展,财富增长正以这个国家精神的枯萎、个人精神的疲惫为代价。在那个时代,连纽约街头的乞丐都会跟着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们重复这个国家正在蔓延的声音:祝您发财!祝您发财!
在这样的世事中长途跋涉了半辈子的马克·吐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找到了一丝逃避和宽慰。但到了1876年时,这个避风港就显得不太现实了,盛夏的某日他终于动手写下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第一笔。这次作家塑造了一个在无法挣脱的现实中见弃社会、追寻自由的男孩形象。他比汤姆·索亚更现实,也更矛盾,因而更贴近1876年后马克·吐温重回密西西比河。探访故乡后的忧郁心境。
现在,130多年过去了,当这部历经八年创作的作品与1876年年底才出版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一块儿摆在现代读者面前时,我们依旧承认这是晚熟的作家不世出的两部杰作。忽略了不同的主人公,两部书完全构成了一个男孩有些无奈的成长史,混杂着喜剧和悲剧,梦想与现实,荒唐的冒险与悲苦的人生。这个男孩就是马克·吐温自己,也可能是我们阅读者中的每个人。在写《汤姆·索亚历险记》时,马克·吐温仍然算是个小说写作的新手,但他却找到了非常适合他的素材,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孩子的理想国,一曲成人美满的圣歌。因此在1876年出版后,虽然它曾被作家定义为儿童读物,却也受到了大多数成年人的热烈欢迎。到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家则创作了一部远比他自己想象中更伟大的作品。它现实地牵涉到了美国人,美国和这个国家独特的神秘性。难怪作为英国评论家的W·H·奥登要说:
“在浩瀚书林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了解美国的一把钥匙。正因为我们可以举出别的书——譬如《奥利佛尔·特威斯特》是反映英国人的态度的书一样。”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要的象征,就是那个男孩和那条河。哈克是那个时代美国向西部推进的力量,不仅与残留在北美洲的欧洲传统决裂,更与那些烦琐的文明决裂。他是个有点自负的人,但又是可靠的。他年轻,就像库珀的皮袜子和福克纳的艾克一样,是抵制文明中罪恶的人物。他们从不像一般人理应的那样,生活在文明其间。对于这样一个人,一个完全悲剧的结尾并不合适。而_个美满的结尾也不合适。尘世的成就,家庭的美满他都配不上,而一个彻底悲剧性的结局也会把他贬到那种让人怜悯的角色的程度。他的存在是一种独立不羁,在对欧洲价值观加以嘲弄的同时,也对美国人自己的价值观提出疑问。什么是“开拓精神”,什么是“竞争意识”,什么又是“事业进取心”。在那个奔走忙碌的时代,他简直代表的是一群游手好闲的人。在渴望致富和充满竞争的国家,他只需要糊口的自然状态,便足以振作精神追求自己的自由和满足。你不要想在社交宴会或是任何正式场合遇见他,那是适合汤姆·索亚这类回归社会、皈依文明的“好”孩子的场合。他既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少管所。就像载着他的大河一密西西比河一样,这个男孩因此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存一种人的终身生涯。书的结尾,他最终消失在印第安人区,离开了我们的视野,却永存所有读者的脑海中,恐怕就是他最好的结局。
可以说1876年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完全区别于马克·吐温之前逗笑闹腾的作品,它们蕴涵着作者更多真切、深沉、矛盾的感情和思想。“构成了马克·吐温创作史上无与伦比的巅峰期,使他成为了‘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这些巨著凝结着一个现实主义的、爱幻想的、爱嘲讽的、神话般的却也是悲剧性的马克·吐温的灵魂。不过无论何时,作为靠幽默起家的巨匠,马克·吐温创作中的“精灵”——一种融洽的幽默感始终不可能消失。只是在跨过了1876年后,他顽皮而活泼的笑容背后才渐渐掺杂上了一种低沉而不可忽视的悲哀。这是和拉伯雷、塞万提斯、莫里哀等巨匠一样的色彩。拉伯雷在夸张的幽默中沉思默想,塞万提斯在追寻旧日西班牙荒诞的骑士功业里为进步和真理斗争。现在马克·吐温也同样进入了他写作的成熟阶段。他的后半生作品几乎都有一种倾向悲哀而不陷于忧郁的笑容。他用激昂的言辞赞颂贞德,但却把她的结局写得极为悲怆。他用笑脸背后尖锐的讽刺,去评判赫德菜堡的各色居民,但最后还是用人的良心把那对老夫妇逼上绝路。在那双作为幽默家闪烁逗趣的眼睛之后,是一位哲学家,更是人文主义者在观察着世间百态。
很多人认为马克·吐温的后半生,由于不幸的个人境况,他陷入了愤世嫉俗的状态,所以对美国的现状连同人的“本性”指摘非难尤甚。但其实早在19世纪80年代,马克·吐温就已经痛斥过人是“不知羞耻的动物”。他也曾和爱默生、惠特曼一样,心中拥有一个美丽的“美国梦”,相信“美洲新大陆是上帝创建新天堂的地方,是建立新的教会和新的共和国的新世界”,认为新兴的美国,特别是经过南北战争洗礼后的美国应该是独立、自由、平等的崭新国家。但1876年后,毫无疑问马克·吐温对陷入帝国主义前夜的祖国感到失望而悲哀,同时他还痛楚地注视着普通美国人的所作所为,发现他们不仅缺乏捍卫自己的勇气,还仿效上层压迫者的恶行。他同情他们,也为他们哀叹。所以作家的后半生并非厌弃一切,而是在自己的作品里试图找回一个勇敢自尊、泰然自若、胸襟坦白的人和国家,从汤姆·索亚到哈克贝利,从傻瓜威尔逊又到贞德。他的笔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停止。
有些东西甚至比星星还要不朽,
有些东西甚至比光辉的木星存在得更久,
比太阳或任何环绕转动着的卫星,
或光芒闪耀的贝里亚特斯姐妹星群,存在得还要长久。
而对于我们这些后世的读者来说,这个终日把自己笼罩在香烟云雾中的奇特作家,他的作品带着他永远爱笑、爱嘲弄的天性’,给我们以信念、力量与警示。透过层层烟雾,从密西西比河上的汽轮到佛罗伦萨的别墅,从淘金矿工肮脏的工作服到牛津大学黑红色的博士礼服,从年轻时的穷困到中年的殷实,又到59岁时的倾家荡产,背上重重债务。这是一个人多么艰辛的历程。当生命的最后,马克·吐温告诉女儿说,“让我舒舒服服地去,这将是我最好的礼物”时,他嘴边的那抹笑意,却在生命边缘,驱散了这个老人传奇一生中所有的苦难,穿透了灵魂蕴含着的震撼世界的力量。
时至今日,这个美国人的幽默带着无数读者的笑容依旧在穿越着时间和空间。因为这种笑容带着心灵觉醒的力量,记录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最真实的东西。它承认挫折,承认某些徒劳无益。它坦率地面对丑恶与虚伪,毫不掩饰对真实和自由的追寻,即使这一切也许只是存在于幻景中的出路。但就像惠特曼在诗中说的一样:
如果你一时找不到我,请不要灰心丧气。
一处找不到再到别处去找,
我总在某个地方等候着你。
那么就让我们在笑声中上路吧。 </p>
《马克∙吐温自传》读后感
一本书好书总能激起联想,带出其他的好书,于是先买来存着,慢慢看,慢慢完善知识。《马克∙吐温自传》就这样放在了我的书架上。很久,已忘了曾经是哪本好书带来的,但读过这本自传后,也不必计较了,因为这就是本好书,并以它联想起或许曾经的一些好书。
读后感不拘形式,目的也不同,这里,我想写下一些东西,一是为以后重看打个基础,另外,让它稍有些独立感,这样起码让那些没有看过也不见得以后要看这本书的人也能知道些什么吧。
我看的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版本,封面设计和装订朴实。
不过,我提醒读者不要对“中小学生”的字眼掉以轻心,其实很多这样的丛书系列收录的都是好书,若能从中小学读起,打下基础,便知以后的益处了。我这么说可是深情满满的,我从小没读书,大学爱上读书,到现在坚持了十三年,其实不该用“坚持”,喜欢的东西应该叫享受。回顾早年,若是有贵人点拨或者能在家里营造出读书的气氛被感染一下,这个享受将更早更厚实以至妙不可言了。如今弥补,满足里不免留着一丝遗憾。
这篇读后感分几个方面来写:章节、整理、摘录、自传、重现,好似一本小册子,这个构思是我读到近一半时开始构思的。书的字数大概三十多万,分73章,涉及的人物事件以及之间的联系,内容纷繁庞大,不免读了后面忘记前面。既然已认定是好书,就该读好,于是不管书的整洁,拿笔开始勾画,每章读完后,在标题前写下简短的关键词或总结,也用了不同颜色标注不同目的的内容,便于来回查询。爱书之人,往往重视书本的整洁,即便要标注,也整整齐齐,然而,我顾不得这些,像做卷子一样勾来划去,随处挥笔,倒有种剖析解惑后的痛快感。我想,只要读懂了,配上这篇读后感,也算尊重书了。
我读的版本没有目录,连出版社的前言也没有,一页作者的序言后,直接开始正文,每章也不分页,标题没名称,只写“第x章”,结束后附上出版社一页简短的后记,整体看来干净利落。这个模式我喜欢,稍有疑问的是,如此利落倒不像给中小学生读的了,相比两周前我读的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那个版本也是给学生的,每章开头有编者附加的一段导读,不时地在页旁腾出一列写些备注,还附上额外一本阅读理解的小册子供学生读后练习,很贴切。
其实,我们都算学生,阅读时勾画、摘抄、温习是认真学习必须的。以下我要把每个章节加上名称、关键字或者简短总结,做个好学生。假如以前没人这么做过,那这个加强版的目录我想会对后来者有所帮助的。
第一章 1835年出生
第二章 农场; 美味的食物; 对黑奴的朦胧印象
第三章 农场; 乡村医生
第四章 7岁上学; 农场的快乐生活;以上四章关于农场的描写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农场的素材
第五章 父亲家族 我的叔叔詹姆斯∙兰普顿,他是《镀金时代》的其中的人物原型
第六章 父亲在田纳西购买的地产(第四十二章继续)
第七章 妈妈和其兰顿家族;蓄奴的社会背景
第八章 4岁半时逃学,被发现;妈妈偏袒弟弟亨利,亨利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锡德的原型
第九章 1849年,14岁时晚会表演光身子的囧事;对身边悲剧发生的自责
第十章 1850年,15岁时和吉姆∙沃尔夫的故事,是《吉姆∙沃尔夫和猫》的由来,还有被子塞黄蜂(注:这不是第二十七章的吉姆)
第十一章 1850年,我在催眠术的舞台表演,骗过了所有人
第十二章 从1840年起对黑人音乐会的印象和喜爱;1863年,两个老太太看黑人音乐会
第十三章 从1850年起,对骨相学和手相的不信任
第十四章 对九岁十岁时同学的回忆,这些同学是《赫克贝里∙芬》和《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人物原型
第十五章 继续对同学的回忆;和自己暗恋;十岁的麻疹的经历
第十六章 1858年,曾经的心上人,没有结果
第十七章 自己的家人,重点是哥哥奥里昂
第十八章 接上第五章和第六章,1847年,父亲就职时去世,哥哥做起了排字工人,作者当了印刷学徒
第十九章 1847年,用西瓜皮作弄弟弟亨利;哥哥1850年辗转各地并在基厄卡克结婚;1856年作者到辛辛那提做印刷工作;遇到博学的麦克法兰
第二十章 1858年,“宾夕法尼亚号”船锅炉爆炸,弟弟虽然抢救过来,却因注入过多吗啡而死亡。这段岁月写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这本书第四十三章也提到,那时候写的
第二十一章 1861年,参加南军两周,去基厄卡克找哥哥,然后两人去内华达州;州长奈和哥哥的故事(第四十二章继续哥哥的故事)马克∙吐温这个名字是在这时候开始用的,作者本名萨姆。
第二十二章 1862年,内华达州,帮希格比找工作。这些写在了《艰难生涯》(1872年写的)里。
第二十三章 1864年,内华达州,《企业报》的我和《工人报》的莱尔德决斗,多亏史蒂夫的帮忙,差点没命了
第二十四章 1865年,从内华达的《企业报》到旧金山的《晨访报》;巴斯恩老板;就职又离职
第二十五章 1865年 – 1870年,在旧金山《晨访报》的日子里认识布雷特∙哈特的故事,一位作者,他排版的囧事。从这一章只看出有趣,但在第五十九章起,确立其小人形象。
第二十六章 时空穿梭地讲了自己的游戏天赋(滚球、打弹子球、木炮)
第二十七章 对吉姆∙吉利斯的回忆,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有些收录在《赫克贝里∙芬》和《海外流浪记》中。这张似乎是唯一提到“林肯”的一章!这些南北战争的名人被写在《斯托姆菲尔德船长访问天堂》里(第五十五章提到,1908年发表)
第二十八章 幽默的技巧 –重复
第二十九章 1868年 就环游世界的信和《阿尔塔》的版权问题;对霍姆斯的剽窃误会。1868年,旧金山出版了《傻子国外旅行记》,也提到1898年《赤道环游记》的写作
第三十章 从旧金山到纽约,1867年开始作家生涯,和出版社打交道,再到华盛顿,辛苦生活;卖狗记
第三十一章 1867年- 1869年 就《跳蛙》与出版商韦布打交道;1869年就《傻子国外旅行记》的出版,和布利斯打交道;都是奸诈狡猾的
第三十二章 1866年后,一些演讲的事;
第三十三章 继续上一章,一些演讲的事;那时初来乍到,当新鲜事吧。后来这样的生涯成了家常便饭,就不值得记了。
第三十四章 1867年,纽约,富勒倒贴钱帮作者办大场,演讲成名。
第三十五章 主要是演讲技巧 –口语化和停顿。不过提到了婚姻,一个闪光点。
第三十六章 继续上一章,1869年,求婚;1870年结婚
第三十七章 三个孩子的事(1870年 老大兰登,22月夭折;1872年 老二 苏西,爱思考;1874年 老三克拉拉,第三十九章提到老四吉恩)
第三十八章 1873年 爱丁堡 约翰∙布朗医生的故事
第三十九章 女儿苏西6岁到11岁的性格;老四吉恩小她九岁。
第四十章 1885年到1886年,女儿苏西13岁到14岁给爸爸写自传;家里来贼
第四十一章 继续上一章,孩子传记里的爸爸爆粗口
第四十二章 继续第六章田产的事,1887年本该完,1906年无端多出1千亩,再卖出;继续二十一章,继续哥哥的故事,虽然把他写的性格多怪,但我读出作者对其深深的爱。
第四十三章 继续第三十一章,1872年-1879年,布利斯的商业诈骗,作者后来换了出版社,1879年出版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和《王子与贫儿》
第四十四章 继续上一章,写了那个时期与之并行的其他投资冒险活动
第四十五章 1884年到1885年,和侄子韦伯斯特合作出版,算自主创业了,出版《赫克贝里∙芬》
第四十六章 1884年和格兰特将军签约出版他的自传
第四十七章 回忆1879年为格兰特将军的一场宴会上的演说
第四十八章 继续第四十六章,并对韦伯斯特的看法
第四十九章 继续第四十七章,对1879年宴会的补充,和1884年到1885年 《格兰特自传》的出版。这里我联想到了林肯,假如他出现在这个宴会上。
第五十章 继续四十八章,1893年,公司倒闭过程,这个公司一共撑了九年
第五十一章 继续上一章,1893年到1898年公司倒闭后的还债过程;罗杰斯帮大忙,恩人。
第五十二章 总览过去三十五年,断断续续的写作,成一本书不易啊。
第五十三章 从1876年开始尝试口语化写作风格,解释社会黑暗。从《亚瑟王宫廷里的康涅狄格美国佬》开始。
第五十四章 心得:幽默这碗饭不好吃,弄不好被人说坏话。
第五十五章 1867年认识韦克曼,一个借《圣经》编故事亵渎神明的人。
第五十六章 对版权的辩护,倒数六个段落是雄辩,值得一读。
第五十七章 对“业余写作”的犀利批判(放在我们现代也让人受益)
第五十八章 回忆朋友,时间不详
第五十九章 继续第二十五章,大约1870年,确定布雷特∙哈特的小人形象。
第六十章 继续下一章,1876年对哈特的继续揭露,而且无意毁掉了其准女婿的一席谈话
第六十一章 对人性的辩护,又绕回了哈特身上
第六十二章 继续第四十一章,1896年,女儿苏西之死
第六十三章 继续上一章,从女儿苏西死后,爱人身体状况,1904年六月去世;这里点明这本自传的口授是从1904年初,在佛罗伦萨爱人去世前不久开始的。
第六十四章 继续上一章,爱人去世前的过程
第六十五章 继续上一章,小女儿吉恩的身体也不好了,克拉拉帮着辛苦隐瞒母亲
第六十六章 继续上一章
第六十七章 继续上一章,妻子死亡的最后时刻。作者需要多大的勇气写出这些啊!
第六十八章 美国对欧洲影响的讽刺
第六十九章 1907年,晚年得到牛津大学的荣誉,还不忘算人家,太实在了。
第七十章 继续上一章,到牛津领学位时,被人拉着“做广告”,差点累死,结果领学位时的演讲发挥不好。
第七十一章 1906年,与新起作家对“私下vs公开意见”的谈话,本想沉默,却本炒作出来。世道变了。
第七十二章 实践大于理论
第七十三章 1909年,吉恩去世
以上的添加我尽量限于本章节,要知道,随着阅读,后面的章节总是弥补或扩充了前面章节的,所以要时不时地倒回去在前面的章节,添加些标注来完善其脉络,更系统的完善要这交给以下的“整理”环节了。
随着上面的内容,整理平行进行。当然,读者已按顺序读到这里,不是平行的,但我建议你如需要时就回看上面的各章标题。
整理算从多角度分析内容,不免加入自己的理解,或许有差错,可我至始至终没有从网络搜索关于作者的介绍,尤其维基百科里的,系统详细,似乎帮你省了脑子,可不经亲身阅读并且分析的脑子又能记住或理解多少呢?我宁愿用我的理解,也相信从源头获得的理解,虽有差别却很小,已不碍学习的目的了。
第一,家族关系。第五到七章是写父母和家族背景的,对作者的生平没有太大关系,毕竟时代变化很快。当然,有了优秀的祖先并这么说给子孙们,给作者小时候一点自信吧。还是看看和作者直接有关的吧。
父亲1847年去世(作者12岁时),母亲1890年去世。哥哥奥里昂,大作者十岁(不过第七章里有句话:“她挽着我的手,和我一起跪在我哥哥的床前,哥哥大我两岁”,那就是说作者还有个哥哥?但后面的章节均为提到,我留下疑问)。1898年去世,他在第十七章和四十三章详细讲述。有两个姐姐,大姐玛格丽特,1830-1839年,九岁(作者4岁时)去世。二姐帕梅拉,没写清楚时间,文中提到的也少。有个两个弟弟,亨利小作者两岁,1858年去世,在第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详细讲述;还有个弟弟本杰明,1842年去世。有四个孩子,1870年 老大兰登,22月夭折;1872年 老二 苏西,1896年去世;1874年 老三克拉拉,至作者去世还活着;1881年,老四吉恩,1909年去世)
以上看的有段乱,我们把作者很早时就去世的几位去掉,可以认为那几位对作者的成长没影响。剩下的我们从去世的时间重新排列看看:1847年,父亲去世;1858年,弟弟亨利去世;1890年,母亲去世;1896年,二女儿苏西去世;1898年哥哥奥里昂去世;1904年爱人去世;1909年,小女儿吉恩去世。
这样就比较清晰了。在我揭开脉络前,先看另一个角度的整理吧。
第二,从作者成长的几大几段来看:1> 1835年到1847年,第一章到第十五章是和亲人生活的,如果细分,可以有幼年和上学后两个阶段;2> 1847年到1865年,然后是出外闯荡,从第十六章到二十四章,写了当学徒、领航、参军、做记者和编辑的经历,这为作者积累了日后写作的素材。3> 1865年到1870年,从第二十五章到第三十五章是作者写作多产的时期,也配合了讲演生涯。4> 1870年到1884年,从第三十六到第四十四章,是作者事业的成熟期,写作仿佛少了,对家庭的投入还有其他投资比重很大,和出版社的依赖与矛盾也没解决。5> 1884年到1893年,从章四十五章到第五十章,是自主创业阶段;6> 1894年到1896年,从第五十一章到第六十章,破产还债并反思人生的重大问题;7> 最后一个阶段持续到1909年,是陪伴家人和离去。作者已经不需干活,开始收获荣誉并写了自传。
现在,把前两点都结合上,可以更概括:第一阶段:1835-1947,家园期;父亲去世前;第二阶段:1847-1893,独立期;1893-1909,孤独期。我想,假如这本自传放着几年不去看,剩下的记忆也就这个轮廓了,而这是每个人的共性。自传,何尝不是说我们自己呢。
第三,还有一个看点是从作品的产生顺序上,要注意,写出作品和出版作品是两回事,从内容章节中已列出诸多作品的这两个时期。即便现在,对于有过写作出版的人也深有体会。第五十二章也总结的很好,启示我们,优秀的作家,更是传世的作家,前半生是经历和磨练,写的东西需要沉淀,而不是急躁躁地发表和大肆宣扬,而这种风气到了现在也盛行着。也就告诉我们,惟有人生的圆满和收获能对抗晚年中随着亲人朋友的离去相继而来的寂寞,1907年作者被授予牛津学位时,也是他孤独的时候。1909年,最后一章中,小女儿的离去让这种孤独到了极点,作者在死者面前写下了这一章,也许,只有死亡才能让他再迎接下一次的孤独(如果还有的话)。次年,真的圆了作者的心愿,1910年,马克∙吐温去世,享年75岁。也圆了读者的心愿,看到了如书里所预言的死者“从坟墓里说出的这些话”。无可厚非,这本自传是对其他作品很好的导读书。
第四,最后一个看点是独立成篇的几章,讲了幽默(第二十八、三十五、五十四章),版权(第五十六章)、业余写作(第五十七章)、人性(第六十一章)、欧美体制(第六十八章)“实践与理论”(第七十二章),发人深省,把这些当成随笔录也不为过。其他零散的经典话语就收在以下的“摘录”了。
介于引用过长,我标明出处后做适当的省略:
这是一个反思。
我想自传有两种方式来写,一是随着成长经常记录,或者就有意义的事阶段性记录,整理装订后成传。普通爱好写作的多为这一种,尤其如今网络盛行下,日记都不算了,成了日更,能不能成自传就留给时间去说吧。阶段性记录好像我这样,写不出自己的东西却想留下些值得回忆和思考的便写个年度回忆录或者读后感什么的。这成不了传,将就成松散的文集还差不多。
上天眷顾,允许我们等老了,尤其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集中起来回忆往事,假如指头还没僵,眼神还好使的话,一定能把仍然留在心中的也必然是最重要的事都写出来,这种回忆录相对第一种虽然短了些,却精致不少。当然,这需要些勇气去面对过去的种种,美与丑、喜与悲、对与错,这种勇气是天生的,也是一直以来形成的气质,即这样的人一直中性地看待人与事,把自己的优缺点摆开来看,也能理解和容纳生活中各种不平之事。另外,也需要他有起码的写作能力,这个能力是不是已经通过一路来的练习或者已有的天赋便具有,那就不一定了。我敢说,一辈子写东西的人不见得是写作,检验它的方法不需要其他人,只要看他晚年时愿不愿意重读一下自己曾写过的,并从所写的收获些什么就可以了,能这么做到的人晚年将其总结后就算一本差不多的自传了,只不过将他们合理地排列起来,非要有些趣味的话就加上些故事串联起来。
大作家没有功夫做上述那些阶段性的记录,一是太忙,他们的记录都化成了作品或者演讲稿之类的,被出版或其他人收录起来,出书不再话下。那些作品必然有生活的原型,或者说,它们也是作者用艺术手法写出的阶段性记录,虚虚实实不重要,而是要看作品透露出的纯净,这种纯净是更高层次的真实,是那种帮你拨开人生迷雾重获新生的真实。作者也非完人,假如这样的真实后确实躲藏了不为人知的龌龊和虚伪,要么交给作者的良心去自恕,就像这本自传一样坦然地化作坟墓里说出的话,不违良心了;不然,就交给后人去评判吧。
我曾读了些其他人的自传或传记,记得有《富兰克林自传》,一位老者淳淳慈祥的话,那本书是富兰克林迎他人的要求写的,建议他把成就光辉事业背后的智慧留给后人,自然,那部自传写的都是智慧了,只不过在作者眼里是自律吧。还有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作者开篇就强调“我讲的可都是实话”,这听起来有些怨气,而且从作者的生平看,有此怨气是合理的,那么,怨气下写出的实话我们该如何评价呢?还有戴尔∙卡内基为林肯写的传记《人性的光辉》,题目都说是光辉了,自然没有了阴暗。有趣的是,马克∙吐温这本自传里只有一个地方,即第二十七章,提到了“林肯”的字眼,而且还带着酸味,而与林肯有紧密联系的格兰特将军却花了几个大篇幅讲述,这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或许是因为林肯在世时马克∙吐温还没有在上写作发迹吧(林肯遇刺在1865年,而作者正是之后才开始写的),不过这站不住脚,我已说过,作者的素材是在早期积累的。那么或许这么理解,生在蓄奴州下的作者其实对蓄奴制不怎么排斥,他对农场的回忆都是美好的,在第二十一章里作者参加过南军的经历便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对于当时兴起的北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就不见得看好了,就其体制,在写关于人性(第六十一章)、欧美体制(第六十八章)的篇幅中可见一斑。也许,作者一生的幽默与讽刺的思想源头便是对社会发展的不认同吧,只是他把这种不认同写的很高级,竟然避过了政治、媒体乃至学术的审查,也或者,只有这本自传才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不认同吧。猜想种种,起码给我们一个行动启示:去读他的作品吧!另外不说别的,起码对美国地理也了解不少了。
白马潇潇风飘飘,雷声滚滚,闪电划过,一个声音跃出了坟墓:
我自幼很调皮,农场里玩大,没读多少书,不过我认为自己是有表演天赋的,而这是以后写作必不可少的。为此,我曾逃学,并成功骗过了妈妈;也曾上台表演催眠,让包括催眠师的所有人都信了催眠这回事,而我却不想再骗妈妈而去向她坦诚,妈妈却不承认她被骗了;我也曾往和我同床的吉姆的被子里放了一打的马蜂,把他蛰的呀,以为骗过了他,但换来的是他的拳头,我却嘎嘎地笑了。
我爱听吉姆∙吉利斯的故事,比起他来,我的故事都不算什么了,不过也编出了《吉姆和猫》的故事让许多人喜欢。哈哈,你可能误会了,此吉姆非彼吉姆也。可见,如果把以上的两种才能合在一起,我该多么强大的呀。我想,我应该考虑写上几本书,好好地骗一下世人,让他们相信书里的故事都是真的,只是这个地方移去了那个地方,这个人换成了那个人,也许只有我能分得清谁是谁,并永远藏在我心中吧。
写书需要个安静的地方,那时到处是枪声和动乱,静不下来,而我父亲又早早地离开了我们,我和哥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就先出外谋生养家吧。没有了父亲,哥哥没人管,想做什么做什么,朝三暮四、激情澎湃,什么也没做好,我似乎比他好一些,在印刷厂里待了些日子,歪打正着,让我见识了报刊、书籍是怎么印出来的,以后写东西找销路就轻车熟路了。弟弟是个乖孩子,也经不住岁月的提拔,也要出来谋生,那时我又转去航海,让她跟着我在船上干,他是被宠大的,一直在香饽饽里,不懂得危险,但凡懂一点,也知道锅炉要爆炸时是什么征兆了,就那么糊涂地走了。后来我又和哥哥一起干,兄弟有个照应还是好的。
等我再次和哥哥分开后,工作经验和四处的见识已让我能胜任记者和编辑这行当了。又干了几年,不忘初衷,终于动手写起自己的东西,圆了作家的梦。那时可没有打印机,连电是个什么玩意儿还不知道呢,更别说网络发表了。东西是一个一个写出来的,排版印刷也老土,偷袭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直到我几十年后去世时,东西还是一个一个写出来的,只不过不用我写,改成口授。
第一本书的出版总是艰辛的,没名气的人都是这样,出版社爱答不理,就算出版也在版税和收益上苛刻的很。我忍了,能力是要攒的。除了写作,我要不时地参加各类演讲,增加曝光率,从无名小卒干起,直到纽约干出个大场子,起码出场费能合得住写作成本,那时候很艰辛,食不果腹,甚至为了几块钱要靠别人的狗来搭救。慢慢地,一本本地书交给出版社,这个出版社抠门我就换一个,在条款上慢慢争取,收益自然来的更多了。
事业稳定些,自然被人看得起,结婚生子。成家的人会现实些,除了做自己喜欢的行当,也到处投资试试手气,亏了不少,兜了个大圈后明白了铁定的一个道理:要成功,要做自己熟悉并喜欢的事啊。
浪子回头金不换,随着事业的稳定,等我有了底气后,便不需要依赖那些奸诈的出版商了,自己干起了出版,只出版自己的。后来巧遇格兰特将军,我本着公平公道的原则,赢得他的信任出版了他的自传,这样把出版的名声一炮打响了。为了放心,我请来自家的侄子帮忙打理,不过后来证明了,当金钱和名利滚滚来时,亲情也靠不住,我的侄子就那么把个出版社给毁了,搞得我后来还要还债的落魄境地。好在有家人的支持。
自从出版社倒闭后,我的旺盛期也过了,波折的岁月总算安定后,亲人的离去却一个个来了。我思念往昔,向把他们永世留下,便想有了写自传的念头,可惜笔杆子拿不动了,靠口授,这样反而流畅,想起什么脱口而出,可惜只长了一张嘴,一堆想说的涌上来堵得说不出话,等疏通了又忘记要说什么了,就零零散散地记录人事,待后人去剖析吧。哎,何谈剖析,就是想解闷,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而我的子女等不了为我送终,我只能靠写东西疏解了。最后一篇就是我小女儿离开之时,我也知道自己要进坟墓了。
墓里太闷了,我只想透透气……
Lazytiger
2021.06.05 留
读后感不拘形式,目的也不同,这里,我想写下一些东西,一是为以后重看打个基础,另外,让它稍有些独立感,这样起码让那些没有看过也不见得以后要看这本书的人也能知道些什么吧。
我看的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版本,封面设计和装订朴实。
不过,我提醒读者不要对“中小学生”的字眼掉以轻心,其实很多这样的丛书系列收录的都是好书,若能从中小学读起,打下基础,便知以后的益处了。我这么说可是深情满满的,我从小没读书,大学爱上读书,到现在坚持了十三年,其实不该用“坚持”,喜欢的东西应该叫享受。回顾早年,若是有贵人点拨或者能在家里营造出读书的气氛被感染一下,这个享受将更早更厚实以至妙不可言了。如今弥补,满足里不免留着一丝遗憾。
这篇读后感分几个方面来写:章节、整理、摘录、自传、重现,好似一本小册子,这个构思是我读到近一半时开始构思的。书的字数大概三十多万,分73章,涉及的人物事件以及之间的联系,内容纷繁庞大,不免读了后面忘记前面。既然已认定是好书,就该读好,于是不管书的整洁,拿笔开始勾画,每章读完后,在标题前写下简短的关键词或总结,也用了不同颜色标注不同目的的内容,便于来回查询。爱书之人,往往重视书本的整洁,即便要标注,也整整齐齐,然而,我顾不得这些,像做卷子一样勾来划去,随处挥笔,倒有种剖析解惑后的痛快感。我想,只要读懂了,配上这篇读后感,也算尊重书了。
我读的版本没有目录,连出版社的前言也没有,一页作者的序言后,直接开始正文,每章也不分页,标题没名称,只写“第x章”,结束后附上出版社一页简短的后记,整体看来干净利落。这个模式我喜欢,稍有疑问的是,如此利落倒不像给中小学生读的了,相比两周前我读的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那个版本也是给学生的,每章开头有编者附加的一段导读,不时地在页旁腾出一列写些备注,还附上额外一本阅读理解的小册子供学生读后练习,很贴切。
其实,我们都算学生,阅读时勾画、摘抄、温习是认真学习必须的。以下我要把每个章节加上名称、关键字或者简短总结,做个好学生。假如以前没人这么做过,那这个加强版的目录我想会对后来者有所帮助的。
第一章 1835年出生
第二章 农场; 美味的食物; 对黑奴的朦胧印象
第三章 农场; 乡村医生
第四章 7岁上学; 农场的快乐生活;以上四章关于农场的描写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农场的素材
第五章 父亲家族 我的叔叔詹姆斯∙兰普顿,他是《镀金时代》的其中的人物原型
第六章 父亲在田纳西购买的地产(第四十二章继续)
第七章 妈妈和其兰顿家族;蓄奴的社会背景
第八章 4岁半时逃学,被发现;妈妈偏袒弟弟亨利,亨利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锡德的原型
第九章 1849年,14岁时晚会表演光身子的囧事;对身边悲剧发生的自责
第十章 1850年,15岁时和吉姆∙沃尔夫的故事,是《吉姆∙沃尔夫和猫》的由来,还有被子塞黄蜂(注:这不是第二十七章的吉姆)
第十一章 1850年,我在催眠术的舞台表演,骗过了所有人
第十二章 从1840年起对黑人音乐会的印象和喜爱;1863年,两个老太太看黑人音乐会
第十三章 从1850年起,对骨相学和手相的不信任
第十四章 对九岁十岁时同学的回忆,这些同学是《赫克贝里∙芬》和《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人物原型
第十五章 继续对同学的回忆;和自己暗恋;十岁的麻疹的经历
第十六章 1858年,曾经的心上人,没有结果
第十七章 自己的家人,重点是哥哥奥里昂
第十八章 接上第五章和第六章,1847年,父亲就职时去世,哥哥做起了排字工人,作者当了印刷学徒
第十九章 1847年,用西瓜皮作弄弟弟亨利;哥哥1850年辗转各地并在基厄卡克结婚;1856年作者到辛辛那提做印刷工作;遇到博学的麦克法兰
第二十章 1858年,“宾夕法尼亚号”船锅炉爆炸,弟弟虽然抢救过来,却因注入过多吗啡而死亡。这段岁月写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这本书第四十三章也提到,那时候写的
第二十一章 1861年,参加南军两周,去基厄卡克找哥哥,然后两人去内华达州;州长奈和哥哥的故事(第四十二章继续哥哥的故事)马克∙吐温这个名字是在这时候开始用的,作者本名萨姆。
第二十二章 1862年,内华达州,帮希格比找工作。这些写在了《艰难生涯》(1872年写的)里。
第二十三章 1864年,内华达州,《企业报》的我和《工人报》的莱尔德决斗,多亏史蒂夫的帮忙,差点没命了
第二十四章 1865年,从内华达的《企业报》到旧金山的《晨访报》;巴斯恩老板;就职又离职
第二十五章 1865年 – 1870年,在旧金山《晨访报》的日子里认识布雷特∙哈特的故事,一位作者,他排版的囧事。从这一章只看出有趣,但在第五十九章起,确立其小人形象。
第二十六章 时空穿梭地讲了自己的游戏天赋(滚球、打弹子球、木炮)
第二十七章 对吉姆∙吉利斯的回忆,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有些收录在《赫克贝里∙芬》和《海外流浪记》中。这张似乎是唯一提到“林肯”的一章!这些南北战争的名人被写在《斯托姆菲尔德船长访问天堂》里(第五十五章提到,1908年发表)
第二十八章 幽默的技巧 –重复
第二十九章 1868年 就环游世界的信和《阿尔塔》的版权问题;对霍姆斯的剽窃误会。1868年,旧金山出版了《傻子国外旅行记》,也提到1898年《赤道环游记》的写作
第三十章 从旧金山到纽约,1867年开始作家生涯,和出版社打交道,再到华盛顿,辛苦生活;卖狗记
第三十一章 1867年- 1869年 就《跳蛙》与出版商韦布打交道;1869年就《傻子国外旅行记》的出版,和布利斯打交道;都是奸诈狡猾的
第三十二章 1866年后,一些演讲的事;
第三十三章 继续上一章,一些演讲的事;那时初来乍到,当新鲜事吧。后来这样的生涯成了家常便饭,就不值得记了。
第三十四章 1867年,纽约,富勒倒贴钱帮作者办大场,演讲成名。
第三十五章 主要是演讲技巧 –口语化和停顿。不过提到了婚姻,一个闪光点。
第三十六章 继续上一章,1869年,求婚;1870年结婚
第三十七章 三个孩子的事(1870年 老大兰登,22月夭折;1872年 老二 苏西,爱思考;1874年 老三克拉拉,第三十九章提到老四吉恩)
第三十八章 1873年 爱丁堡 约翰∙布朗医生的故事
第三十九章 女儿苏西6岁到11岁的性格;老四吉恩小她九岁。
第四十章 1885年到1886年,女儿苏西13岁到14岁给爸爸写自传;家里来贼
第四十一章 继续上一章,孩子传记里的爸爸爆粗口
第四十二章 继续第六章田产的事,1887年本该完,1906年无端多出1千亩,再卖出;继续二十一章,继续哥哥的故事,虽然把他写的性格多怪,但我读出作者对其深深的爱。
第四十三章 继续第三十一章,1872年-1879年,布利斯的商业诈骗,作者后来换了出版社,1879年出版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和《王子与贫儿》
第四十四章 继续上一章,写了那个时期与之并行的其他投资冒险活动
第四十五章 1884年到1885年,和侄子韦伯斯特合作出版,算自主创业了,出版《赫克贝里∙芬》
第四十六章 1884年和格兰特将军签约出版他的自传
第四十七章 回忆1879年为格兰特将军的一场宴会上的演说
第四十八章 继续第四十六章,并对韦伯斯特的看法
第四十九章 继续第四十七章,对1879年宴会的补充,和1884年到1885年 《格兰特自传》的出版。这里我联想到了林肯,假如他出现在这个宴会上。
第五十章 继续四十八章,1893年,公司倒闭过程,这个公司一共撑了九年
第五十一章 继续上一章,1893年到1898年公司倒闭后的还债过程;罗杰斯帮大忙,恩人。
第五十二章 总览过去三十五年,断断续续的写作,成一本书不易啊。
第五十三章 从1876年开始尝试口语化写作风格,解释社会黑暗。从《亚瑟王宫廷里的康涅狄格美国佬》开始。
第五十四章 心得:幽默这碗饭不好吃,弄不好被人说坏话。
第五十五章 1867年认识韦克曼,一个借《圣经》编故事亵渎神明的人。
第五十六章 对版权的辩护,倒数六个段落是雄辩,值得一读。
第五十七章 对“业余写作”的犀利批判(放在我们现代也让人受益)
第五十八章 回忆朋友,时间不详
第五十九章 继续第二十五章,大约1870年,确定布雷特∙哈特的小人形象。
第六十章 继续下一章,1876年对哈特的继续揭露,而且无意毁掉了其准女婿的一席谈话
第六十一章 对人性的辩护,又绕回了哈特身上
第六十二章 继续第四十一章,1896年,女儿苏西之死
第六十三章 继续上一章,从女儿苏西死后,爱人身体状况,1904年六月去世;这里点明这本自传的口授是从1904年初,在佛罗伦萨爱人去世前不久开始的。
第六十四章 继续上一章,爱人去世前的过程
第六十五章 继续上一章,小女儿吉恩的身体也不好了,克拉拉帮着辛苦隐瞒母亲
第六十六章 继续上一章
第六十七章 继续上一章,妻子死亡的最后时刻。作者需要多大的勇气写出这些啊!
第六十八章 美国对欧洲影响的讽刺
第六十九章 1907年,晚年得到牛津大学的荣誉,还不忘算人家,太实在了。
第七十章 继续上一章,到牛津领学位时,被人拉着“做广告”,差点累死,结果领学位时的演讲发挥不好。
第七十一章 1906年,与新起作家对“私下vs公开意见”的谈话,本想沉默,却本炒作出来。世道变了。
第七十二章 实践大于理论
第七十三章 1909年,吉恩去世
以上的添加我尽量限于本章节,要知道,随着阅读,后面的章节总是弥补或扩充了前面章节的,所以要时不时地倒回去在前面的章节,添加些标注来完善其脉络,更系统的完善要这交给以下的“整理”环节了。
随着上面的内容,整理平行进行。当然,读者已按顺序读到这里,不是平行的,但我建议你如需要时就回看上面的各章标题。
整理算从多角度分析内容,不免加入自己的理解,或许有差错,可我至始至终没有从网络搜索关于作者的介绍,尤其维基百科里的,系统详细,似乎帮你省了脑子,可不经亲身阅读并且分析的脑子又能记住或理解多少呢?我宁愿用我的理解,也相信从源头获得的理解,虽有差别却很小,已不碍学习的目的了。
第一,家族关系。第五到七章是写父母和家族背景的,对作者的生平没有太大关系,毕竟时代变化很快。当然,有了优秀的祖先并这么说给子孙们,给作者小时候一点自信吧。还是看看和作者直接有关的吧。
父亲1847年去世(作者12岁时),母亲1890年去世。哥哥奥里昂,大作者十岁(不过第七章里有句话:“她挽着我的手,和我一起跪在我哥哥的床前,哥哥大我两岁”,那就是说作者还有个哥哥?但后面的章节均为提到,我留下疑问)。1898年去世,他在第十七章和四十三章详细讲述。有两个姐姐,大姐玛格丽特,1830-1839年,九岁(作者4岁时)去世。二姐帕梅拉,没写清楚时间,文中提到的也少。有个两个弟弟,亨利小作者两岁,1858年去世,在第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详细讲述;还有个弟弟本杰明,1842年去世。有四个孩子,1870年 老大兰登,22月夭折;1872年 老二 苏西,1896年去世;1874年 老三克拉拉,至作者去世还活着;1881年,老四吉恩,1909年去世)
以上看的有段乱,我们把作者很早时就去世的几位去掉,可以认为那几位对作者的成长没影响。剩下的我们从去世的时间重新排列看看:1847年,父亲去世;1858年,弟弟亨利去世;1890年,母亲去世;1896年,二女儿苏西去世;1898年哥哥奥里昂去世;1904年爱人去世;1909年,小女儿吉恩去世。
这样就比较清晰了。在我揭开脉络前,先看另一个角度的整理吧。
第二,从作者成长的几大几段来看:1> 1835年到1847年,第一章到第十五章是和亲人生活的,如果细分,可以有幼年和上学后两个阶段;2> 1847年到1865年,然后是出外闯荡,从第十六章到二十四章,写了当学徒、领航、参军、做记者和编辑的经历,这为作者积累了日后写作的素材。3> 1865年到1870年,从第二十五章到第三十五章是作者写作多产的时期,也配合了讲演生涯。4> 1870年到1884年,从第三十六到第四十四章,是作者事业的成熟期,写作仿佛少了,对家庭的投入还有其他投资比重很大,和出版社的依赖与矛盾也没解决。5> 1884年到1893年,从章四十五章到第五十章,是自主创业阶段;6> 1894年到1896年,从第五十一章到第六十章,破产还债并反思人生的重大问题;7> 最后一个阶段持续到1909年,是陪伴家人和离去。作者已经不需干活,开始收获荣誉并写了自传。
现在,把前两点都结合上,可以更概括:第一阶段:1835-1947,家园期;父亲去世前;第二阶段:1847-1893,独立期;1893-1909,孤独期。我想,假如这本自传放着几年不去看,剩下的记忆也就这个轮廓了,而这是每个人的共性。自传,何尝不是说我们自己呢。
第三,还有一个看点是从作品的产生顺序上,要注意,写出作品和出版作品是两回事,从内容章节中已列出诸多作品的这两个时期。即便现在,对于有过写作出版的人也深有体会。第五十二章也总结的很好,启示我们,优秀的作家,更是传世的作家,前半生是经历和磨练,写的东西需要沉淀,而不是急躁躁地发表和大肆宣扬,而这种风气到了现在也盛行着。也就告诉我们,惟有人生的圆满和收获能对抗晚年中随着亲人朋友的离去相继而来的寂寞,1907年作者被授予牛津学位时,也是他孤独的时候。1909年,最后一章中,小女儿的离去让这种孤独到了极点,作者在死者面前写下了这一章,也许,只有死亡才能让他再迎接下一次的孤独(如果还有的话)。次年,真的圆了作者的心愿,1910年,马克∙吐温去世,享年75岁。也圆了读者的心愿,看到了如书里所预言的死者“从坟墓里说出的这些话”。无可厚非,这本自传是对其他作品很好的导读书。
第四,最后一个看点是独立成篇的几章,讲了幽默(第二十八、三十五、五十四章),版权(第五十六章)、业余写作(第五十七章)、人性(第六十一章)、欧美体制(第六十八章)“实践与理论”(第七十二章),发人深省,把这些当成随笔录也不为过。其他零散的经典话语就收在以下的“摘录”了。
介于引用过长,我标明出处后做适当的省略:
这是一个反思。
我想自传有两种方式来写,一是随着成长经常记录,或者就有意义的事阶段性记录,整理装订后成传。普通爱好写作的多为这一种,尤其如今网络盛行下,日记都不算了,成了日更,能不能成自传就留给时间去说吧。阶段性记录好像我这样,写不出自己的东西却想留下些值得回忆和思考的便写个年度回忆录或者读后感什么的。这成不了传,将就成松散的文集还差不多。
上天眷顾,允许我们等老了,尤其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集中起来回忆往事,假如指头还没僵,眼神还好使的话,一定能把仍然留在心中的也必然是最重要的事都写出来,这种回忆录相对第一种虽然短了些,却精致不少。当然,这需要些勇气去面对过去的种种,美与丑、喜与悲、对与错,这种勇气是天生的,也是一直以来形成的气质,即这样的人一直中性地看待人与事,把自己的优缺点摆开来看,也能理解和容纳生活中各种不平之事。另外,也需要他有起码的写作能力,这个能力是不是已经通过一路来的练习或者已有的天赋便具有,那就不一定了。我敢说,一辈子写东西的人不见得是写作,检验它的方法不需要其他人,只要看他晚年时愿不愿意重读一下自己曾写过的,并从所写的收获些什么就可以了,能这么做到的人晚年将其总结后就算一本差不多的自传了,只不过将他们合理地排列起来,非要有些趣味的话就加上些故事串联起来。
大作家没有功夫做上述那些阶段性的记录,一是太忙,他们的记录都化成了作品或者演讲稿之类的,被出版或其他人收录起来,出书不再话下。那些作品必然有生活的原型,或者说,它们也是作者用艺术手法写出的阶段性记录,虚虚实实不重要,而是要看作品透露出的纯净,这种纯净是更高层次的真实,是那种帮你拨开人生迷雾重获新生的真实。作者也非完人,假如这样的真实后确实躲藏了不为人知的龌龊和虚伪,要么交给作者的良心去自恕,就像这本自传一样坦然地化作坟墓里说出的话,不违良心了;不然,就交给后人去评判吧。
我曾读了些其他人的自传或传记,记得有《富兰克林自传》,一位老者淳淳慈祥的话,那本书是富兰克林迎他人的要求写的,建议他把成就光辉事业背后的智慧留给后人,自然,那部自传写的都是智慧了,只不过在作者眼里是自律吧。还有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作者开篇就强调“我讲的可都是实话”,这听起来有些怨气,而且从作者的生平看,有此怨气是合理的,那么,怨气下写出的实话我们该如何评价呢?还有戴尔∙卡内基为林肯写的传记《人性的光辉》,题目都说是光辉了,自然没有了阴暗。有趣的是,马克∙吐温这本自传里只有一个地方,即第二十七章,提到了“林肯”的字眼,而且还带着酸味,而与林肯有紧密联系的格兰特将军却花了几个大篇幅讲述,这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或许是因为林肯在世时马克∙吐温还没有在上写作发迹吧(林肯遇刺在1865年,而作者正是之后才开始写的),不过这站不住脚,我已说过,作者的素材是在早期积累的。那么或许这么理解,生在蓄奴州下的作者其实对蓄奴制不怎么排斥,他对农场的回忆都是美好的,在第二十一章里作者参加过南军的经历便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对于当时兴起的北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就不见得看好了,就其体制,在写关于人性(第六十一章)、欧美体制(第六十八章)的篇幅中可见一斑。也许,作者一生的幽默与讽刺的思想源头便是对社会发展的不认同吧,只是他把这种不认同写的很高级,竟然避过了政治、媒体乃至学术的审查,也或者,只有这本自传才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不认同吧。猜想种种,起码给我们一个行动启示:去读他的作品吧!另外不说别的,起码对美国地理也了解不少了。
白马潇潇风飘飘,雷声滚滚,闪电划过,一个声音跃出了坟墓:
我自幼很调皮,农场里玩大,没读多少书,不过我认为自己是有表演天赋的,而这是以后写作必不可少的。为此,我曾逃学,并成功骗过了妈妈;也曾上台表演催眠,让包括催眠师的所有人都信了催眠这回事,而我却不想再骗妈妈而去向她坦诚,妈妈却不承认她被骗了;我也曾往和我同床的吉姆的被子里放了一打的马蜂,把他蛰的呀,以为骗过了他,但换来的是他的拳头,我却嘎嘎地笑了。
我爱听吉姆∙吉利斯的故事,比起他来,我的故事都不算什么了,不过也编出了《吉姆和猫》的故事让许多人喜欢。哈哈,你可能误会了,此吉姆非彼吉姆也。可见,如果把以上的两种才能合在一起,我该多么强大的呀。我想,我应该考虑写上几本书,好好地骗一下世人,让他们相信书里的故事都是真的,只是这个地方移去了那个地方,这个人换成了那个人,也许只有我能分得清谁是谁,并永远藏在我心中吧。
写书需要个安静的地方,那时到处是枪声和动乱,静不下来,而我父亲又早早地离开了我们,我和哥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就先出外谋生养家吧。没有了父亲,哥哥没人管,想做什么做什么,朝三暮四、激情澎湃,什么也没做好,我似乎比他好一些,在印刷厂里待了些日子,歪打正着,让我见识了报刊、书籍是怎么印出来的,以后写东西找销路就轻车熟路了。弟弟是个乖孩子,也经不住岁月的提拔,也要出来谋生,那时我又转去航海,让她跟着我在船上干,他是被宠大的,一直在香饽饽里,不懂得危险,但凡懂一点,也知道锅炉要爆炸时是什么征兆了,就那么糊涂地走了。后来我又和哥哥一起干,兄弟有个照应还是好的。
等我再次和哥哥分开后,工作经验和四处的见识已让我能胜任记者和编辑这行当了。又干了几年,不忘初衷,终于动手写起自己的东西,圆了作家的梦。那时可没有打印机,连电是个什么玩意儿还不知道呢,更别说网络发表了。东西是一个一个写出来的,排版印刷也老土,偷袭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直到我几十年后去世时,东西还是一个一个写出来的,只不过不用我写,改成口授。
第一本书的出版总是艰辛的,没名气的人都是这样,出版社爱答不理,就算出版也在版税和收益上苛刻的很。我忍了,能力是要攒的。除了写作,我要不时地参加各类演讲,增加曝光率,从无名小卒干起,直到纽约干出个大场子,起码出场费能合得住写作成本,那时候很艰辛,食不果腹,甚至为了几块钱要靠别人的狗来搭救。慢慢地,一本本地书交给出版社,这个出版社抠门我就换一个,在条款上慢慢争取,收益自然来的更多了。
事业稳定些,自然被人看得起,结婚生子。成家的人会现实些,除了做自己喜欢的行当,也到处投资试试手气,亏了不少,兜了个大圈后明白了铁定的一个道理:要成功,要做自己熟悉并喜欢的事啊。
浪子回头金不换,随着事业的稳定,等我有了底气后,便不需要依赖那些奸诈的出版商了,自己干起了出版,只出版自己的。后来巧遇格兰特将军,我本着公平公道的原则,赢得他的信任出版了他的自传,这样把出版的名声一炮打响了。为了放心,我请来自家的侄子帮忙打理,不过后来证明了,当金钱和名利滚滚来时,亲情也靠不住,我的侄子就那么把个出版社给毁了,搞得我后来还要还债的落魄境地。好在有家人的支持。
自从出版社倒闭后,我的旺盛期也过了,波折的岁月总算安定后,亲人的离去却一个个来了。我思念往昔,向把他们永世留下,便想有了写自传的念头,可惜笔杆子拿不动了,靠口授,这样反而流畅,想起什么脱口而出,可惜只长了一张嘴,一堆想说的涌上来堵得说不出话,等疏通了又忘记要说什么了,就零零散散地记录人事,待后人去剖析吧。哎,何谈剖析,就是想解闷,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而我的子女等不了为我送终,我只能靠写东西疏解了。最后一篇就是我小女儿离开之时,我也知道自己要进坟墓了。
墓里太闷了,我只想透透气……
Lazytiger
2021.06.05 留
本文标题: 避雷针马克吐温读后感(听读笔记:避雷针(不懂装懂比不懂更可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1583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