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6-09 13:33:4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12

《文明的冲突》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的政治生活。他同时认为,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亨廷顿明确指出,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有效的保证。

“文明冲突论”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亨廷顿认为,当前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的趋势,不同的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地共处,比方说冷战VS冷和平,而种族冲突将会普遍存在。他强调,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亨氏认为在美苏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框架由中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和拉美文明/非洲文明组成),这其中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最可能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他甚至提出了一系列如何应对这两种文明可能引发的“冲突”的方法。

第一,亨廷顿的这本书直接来源于冷战结束,世界秩序的新格局出现,最初是他为了回应福山提出的“历史的终结”而写的。(批评者认为这是另一种新型的冷战思维)

第二,在亨廷顿看来,“文明”大体指的是一个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历史、宗教、身份认同和知识价值体系的人类群体,他在世界范围内区分出了八个主要的文明板块。

第三,亨廷顿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摩擦就像地震带一样,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而新的世界秩序就是不同文明对峙的秩序。

第四,这本书出版五年后爆发了911事件,随后美国对阿富汗发动了长年的战争,似乎证明了亨廷顿的预言。同时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我们在面对这本影响和争议都很大的著作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批判的精神。

读《文明的冲突》

读《文明的冲突》
《文明的冲突》由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著,文中观点引发很大争议。作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作者认为之前是西方强势主导的普世价值,但是随着全球其它国家经济等实力的增强,西方倡导的文明型态会被挑战,被要求平分秋色,或说群雄逐鹿。
在崛起的国家会越来越有文化自信,不再唯西方马首是瞻。不同国家间的格局将会由自身的文明特性决定,全球会因文明的不同结合成区域性联盟。
这文明主要有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而这会影响全球政治格局。
他认为,文明是终极的人类部落,文明的冲突则是世界范围内的部落冲突。文明之间的差异导致,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的站的队伍不一样。
作者的视野开阔,放眼全球,在最后一章推演世界局势演变,颇有《战国策》中策士的风格,其中细节描述一环扣一环,推演世界风云变幻、各国博弈。
文中用大量数据分析不同文明的特性,对于伊斯兰文明好战,容易和其它文明冲突,令人印象深刻。用大量历史事实,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其实内在是文明的冲突。
作者思路清晰、缜密,根据他推演的情况,他给美国提出建议,“认识到西方对其他文明事务的干预,可能是造成多文明世界中的不稳定和潜在全球冲突的唯一最危险的因素”。
他认为,如果人类有朝一日会发展一种世界文明,它将通过开拓和发展这些共性而逐渐形成。因而,除了“避免原则”和“共同调解原则”外,在多文明的世界里维护和平还需要第三个原则,即“共同性原则”:各文明的人民应寻求和扩大与其他文明共有的价值观、制度和实践。
“避免原则”,即核心国家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是在多文明、多极世界中维持和平的首要条件。“共同调解原则”,即核心国家相互谈判遏制或制止这些文明的国家间或集团间的断层线战争。
作者不是挑起冲突,而是意识到文明之间冲突可能性问题的严重,进而提出和平的途径,落脚点还是和平。当然这个方案在本书里用的篇幅不多,他主要是讨论冲突。
文末,作者引用斯特·皮尔逊的话: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
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掩卷思考,作者的观点引人深思,论证多引数据,历史细节丰富,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文中纵横的视野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些推演似乎正在实现。看完对世界格局,有一些整体认识。原来新闻里那些似乎毫不相干的事件,突然有了整体背景。
对于文明间冲突,想到我国春秋战国;对于文明联合阵线,想到启示文学里边的末日大战。文中细节内容较多,这里记下粗略思考。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英文版
本书为英文版。
亨廷顿在美国《外交事务》1993年夏季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的文章,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据《外交事务》的编辑们说,自1940年代乔治·凯南发表那篇著名的关于遏制共产主义的"X"文章以来,还没有任何一篇其他文章引起过如此大规模的讨论。亨廷顿后来又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并于1996年将《文明的冲突》扩展成为一部367页的同名的厚书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亨廷顿的基本观点是:在下个世纪,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着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差异线将会成为未来的战线。
为什么文明会发生冲突呢?在亨廷顿看来,文明的差异才是人类的各种差异之中最根本性的,这种差异基本上是不可更改、不可消除的:如共产党人可以转变成民主主义者,富人可变成穷人,穷人可以变成富人,但是,俄罗斯人不能成为爱沙尼亚人,阿塞拜疆人成不了亚美尼亚人。一个人可以是半个法国人、半个阿拉伯人,甚至可以同时是两个国家的公民。但是,却很难成为半个天主教徒和半个穆斯林。
亨廷顿认为,所有的国家都在努力实行现代化,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未来的冲突很可能是西方对非西方国家的冲突。他特别强调“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对于西方的威胁,特别是儒教文明与伊斯兰联手的可能性。实际上,《文明的冲突》一书的封面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亨廷顿对于世界大格局的认识:封面右上方是地球背景之上的基督教十字架,左下方是地球背景之上的伊斯兰新月,右下方则是地球背景之上的中国太极图;新月与太极图紧紧挨着。
先加后减似乎有点打击积极性吧?
本文标题: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1430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英文版时光隧道读后感(黑布林英语《时光隧道》读后感 英文)和你在一起读后感300字(《和你在一起》的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