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心得(《论语》的读后感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3-24 21:11: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5

论语读后感要原句.翻译.心得【230字左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

论语读后感心得(《论语》的读后感是什么)

论语读后感

要原句.翻译.心得【230字左右】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在开篇的“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质量,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态度积极、和亲人朋友、同事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多方面又十分精辟的道理,乃至读完,行人处事的一切尺度,豁然于眼前:
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泰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但这种宽容变有尺度,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报怨,以德报德。其实面对自己过往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当时有过许许多多的情绪,可是走过来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其实也没什么,不管是帮助爱护自己的,还是曾经嘲弄甚至伤害过自己的,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嘲讽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人觉醒与自强。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对待事业:“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不是语言的力量。
通篇读完综合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定、坦荡、温暖、从容、朴素、和谐~~其实,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夜以继日里,我终于读完了它,合上书的刹那、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这些枷锁是虚妄之想的枷锁,庸人自扰的枷锁、面对不顺、不公、不义、不礼而只知一味或愤慨、或忧郁、或礼貌、或怒目相向、亦或消极避之的枷锁。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处世、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种种,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间与遐想的余地。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师教育孩子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
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
所以,作教师的,应该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最近开始读《论语》,晨读是我一直坚持下来的习惯,小学时,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读古诗;初中的时候寄宿在学校,早上有早自习,很早就起来,先跑步,然后读书,包括英语;高中时,跟初中没什么分别,惟一不同的是,高考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英语和语文仍然是早上必读的科目;大学时,因为四六级的缘故,早上基本上在读英语,而且还乐此不疲,至今仍甚觉可笑;研究生时,因为没有什么压力,开始涉足自己喜欢的领域,不再为英语而马首是瞻,更多是填补当初对古文的不公,弥补当年对千年古文所传承精华与智慧的惭愧,因此,《唐诗三百首》,《诗经》,《老子》,《庄子》,《曾国藩家书》成为了我的最爱,并矢志不渝,文学修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填补。
最近,在读完《唐诗三百首》后,感觉突然遇到了瓶颈,很多诗能背,但不能灵活运用,且感觉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这里面有各大诗人的文章,风格和志向各异,一会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真情与友谊,一会是“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沧桑与感悟,一会又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惭愧与惆怅,一会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与壮志,还有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奈与苦楚。伟大诗人毛泽东曾言,诗言志,我现在一点诗的感觉都没有找到,不得不怀疑我的志向。因此,准备更换方向,暂时放弃对诗的研究,先攻《论语》,《大学》,《中庸》等,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之凌云壮志。
《论语》学而篇,从为学、为人、为事出发,讲到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为学方面,总的要求是要学而时习之,言简而意赅。学习的目的是要达到,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当然,学习有时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回想当初考大学,考研,可以说牺牲的东西太多了,知道现在有时候都在反思,当初是对还是错,当然,对错其实在当初就根本没有标准,所谓的对与错,其实都是用历史的眼观来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为人方面,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次读到此处,都能给我以震撼,也是我一直在孜孜以求的境界。总的来说,为人的要求无外乎,仁、义、礼、智、信五字。孔子提的比较多的是孝悌、信、忠,外在为温良恭俭让五种表现,如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未之有也,其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是君子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子主忠信,不与小人交往,无友不如己者,当然,君子也不怕犯错,过,则勿惮改。
为事方面,作为管理者,孔子提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无为的思想有一定得体现。同时,要能够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真是至理名言。尤其是对于那些刚毕业的学生而言,更是意幽而旨远!反正警记住敏于事而慎于言,是绝对没错的,当然也不是让你不说话,如果完全不说话,谁知道你,谁认识你,尤其是有些创新的观点,在适当的时机是要拿出来展现的,不要怕身微言轻,是金子就肯定能够发光的,但是要注意时机的把握。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既是对读诗经的要求,我想也是对读《论语》的要求,但是说出来总比怕说要好,就当抛砖引玉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一个宁静而又安详的初春的夜晚,仔细背诵着一本蓝色仿线装的,薄薄的小书——论语。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 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著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呢?
从辩论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可是如果从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赢家,是大赢家。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不是我说的。也许,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获胜,辩论为何不出这样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资太差,脑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说了些什么,他说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学!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你去干革命,做领导,开公司,或是你去当土匪,做强盗,当恶霸。如果你想做强,作大,你就必须相信孔子说的,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道理,是永恒的真理!
说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学。我们中国人可是不会陌生。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的等级社会的生活经验,世界上哪个国家也比不上。比如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互相倾扎,落井下石,背后捅刀,见利忘义,过河拆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还有什么,大家补充。
总之,我们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国人是适应力最强的生物,在任何的环境里都可以生存。并且还有一整套自我娱乐的方式,我们是最喜欢内耗,窝里斗,最容易忘记过去,最经常变得麻木不仁,最喜欢隔岸观火,充当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说了,鲁迅先生比我说的强多了,不敢班门弄斧。
鲁迅先生原以为可以用笔做刀剑,用激烈的言词,大声得呼喊惊醒沉睡的中国人。可是她错了,文学的力量微乎其微,鲁迅本人也似乎被我们遗忘了。是毛主席率领的,手握着真正的枪杆子的百万雄师,彻底改变了中国,用*和经济的力量改变了中国人。可是很遗憾,毛主席也犯了一个错误,以为单单依靠唯物主义,辩证法,就可以改变人的精神。于是,他打倒了孔子。于是,有了今天的局面。
不论是孔子,毛泽东,还是鲁迅,他们对人性善和恶的两面都有着自己的认识,解决的方法也因自身的特质和所处时代而不同,至于结果,只有历史去评说了。我在这里说的,不过是发一点牢骚罢了。

论语读书心得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你看,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
于丹论语心得1: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易中天(1)
于丹论语心得2: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易中天(2)
于丹论语心得3:
天地人之道(1)
于丹论语心得4:
天地人之道(2)
于丹论语心得5:
天地人之道(3)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二部分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于丹论语心得6
于丹论语心得7
于丹论语心得8
于丹论语心得9
于丹论语心得10
于丹论语心得11
于丹论语心得12
于丹《论语》心得
第四部分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于丹论语心得18:
处世之道(1)
于丹论语心得19:
处世之道(2)
于丹论语心得20:
处世之道(3)
于丹论语心得21:
处世之道(4)
于丹论语心得22:
处世之道(5)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五部分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于丹论语心得23:
君子之道(1)
于丹论语心得24:
君子之道(2)
于丹论语心得25:
君子之道(3)
于丹论语心得26:
君子之道(4)
于丹论语心得27:
君子之道(5)
 于丹《论语》心得
第六部分
  在孔子生活的先秦时代,不像我们今天有电脑,有网络,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各种形式的媒体。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结交一个广见博闻的好朋友,让他所读的书,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
  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不妨到朋友那里,也许他广博的见闻可以帮助你作出选择。
于丹论语心得28:
朋友之道(1)
于丹论语心得29:
朋友之道(2)
于丹论语心得30:
朋友之道(3)
于丹论语心得31:
朋友之道(4)
于丹论语心得32:
朋友之道(5)
 于丹《论语》心得
第七部分
  孔子的意思是说,他笑子路,不是笑他没有治国理政的才干,而是笑他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治理对象的大小,不在于它是不是国家,而在于自己的态度。因为冉有和公西华态度谦逊,而他们又有实际的才干,所以孔子没有哂笑他们。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孔子并没有否定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的理想,为什么唯独对曾皙给予热情鼓励呢?从孔子对曾皙的支持中,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于丹论语心得33:
理想之道(1)
于丹论语心得34:
理想之道(2)
于丹论语心得35:
理想之道(3)
 于丹《论语》心得
第三部分
  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也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饱满、充盈,让你有一种大欢心,让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你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

谁有论语读后感

  孔夫子的《论语》语言艰深,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只知道《论语》是一本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语录,其它的一概不知。即使人们常说:“半部《论语》,行天下。”但是以前我对它一点也不感兴趣。
  可是在2007年,我偶然在中央十套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看到于丹老师讲《论语》。由于于丹老师讲的太精彩了,从此我每天中午准时收看“百家讲坛”,慢慢地喜欢上了《论语》。
  于丹老师告诉我们《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这种遗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于丹老师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
  孔夫子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大地上生长的信念,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脱胎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
  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发现《论语》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让人一看就明白。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贷》)这则语录意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苍天还需要说话吗?”
  是啊,《论语》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我们今天也会说,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迪。

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在开篇的“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质量,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态度积极、和亲人朋友、同事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多方面又十分精辟的道理,乃至读完,行人处事的一切尺度,豁然于眼前:
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泰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但这种宽容变有尺度,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报怨,以德报德。其实面对自己过往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当时有过许许多多的情绪,可是走过来回头再看的时候觉得其实也没什么,不管是帮助爱护自己的,还是曾经嘲弄甚至伤害过自己的,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处世为人,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嘲讽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的嘲讽才更让人感觉至深,才更人觉醒与自强。
交友:“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是对我们的忠实劝告,并提醒我们广交益友,不交损友,在与人相处的分寸把握上应“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么才是“淡如水”,水的纯净与清彻。
对待事业:“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不是语言的力量。
通篇读完综合发现,书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定、坦荡、温暖、从容、朴素、和谐~~其实,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夜以继日里,我终于读完了它,合上书的刹那、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这些枷锁是虚妄之想的枷锁,庸人自扰的枷锁、面对不顺、不公、不义、不礼而只知一味或愤慨、或忧郁、或礼貌、或怒目相向、亦或消极避之的枷锁。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处世、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种种,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间与遐想的余地。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
<<论语>>读后感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2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3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本文标题: 论语读后感心得(《论语》的读后感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9586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蜡烛图精解》读后感(什么是蜡烛图精解)70周年阅兵仪式读后感400字(70周年现阅兵式感4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