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作品读后感有什么啊老舍一生67年,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
老舍的作品读后感
有什么啊老舍一生67年,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
然而,在老舍一生的散文里,他几乎完全没有写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两、三篇,就是北京--也写的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而且,都写得那么典雅,那么精精致,那么动人,那么富有诗意!
这实在是文学史上一个奇特而又奇妙的现象。甭说与老舍自己比,就是与任何一位客居济南,甚或山东籍、济南籍的现代作家相比,也是并世并无第二人的。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恐怕只能说:济南与老舍天生有缘,老舍对济南情有独钟。
这是一段一位现代著名作家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奇情奇缘。
一
老舍写济南,首先推出的一组散文,共七篇,总题叫:《一些印象》。
在《一些印象》里,老舍用了一种近乎诗的语言,把一个遥远的如梦如幻的中古老城,整个地由远而近地推到读者面前: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这个济南“印象”,不仅酷似一幅写意的宋人水墨山水,而且也颇像一幅印象派的现代油画。
老舍不仅写了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夏天,还在《春风》中写了济南的春天,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光影驳离,色彩斑斓。
为了凸现济南独有的魅力,扩展读者想象的空间,老舍不仅信手拈来瑞士、西湖与济南作对比,还不断请出伦敦、芙劳那思(意大利)、南京、北平、青岛等城市与济南相映衬、相参照,使画面的意境更加幽远。
诗云: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写济南,不能不写济南的山和水。
老舍似乎天生对山有一种由衷的亲近,对水有一种深切的景仰。他的散文中对济南山水的描写,如其说是写,不如说是在“读”,是相看两不厌的“对话”,就难怪是那么鲜活,那么灵动,那么传神,那么富有人情味了。
请看看老舍是如何写济南的山的吧:
“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春风》)
--这是秋天济南的山。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些印象(续六)》)
--这是冬天济南的山。
“绿树的尖上浮着一两个山峰,因为绿树太密了,所以看不见树后的房子与山腰,使你猜不到绿荫后面还有什么;深密伟大,你不由的深吸一口气。”“拐过礼堂,你看见南面的群山,绿的。山前的田,绿的。一个绿海,山是那些高的绿浪。”(《非正式的公园》)
--这是夏天济南的山
再请看老舍是如何写济南的水的:
“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一些印象(续四)》)
--这是济南的秋水。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了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一些印象(续五)》)
--这是济南的冬日之水。
试问,从古至今有哪一位文人雅士,能象老舍这样对济南的山水如此相熟、相亲、相知,而又写得这么富有诗意、这么触手可及的呢?
如果济南的山水有知,仅凭这些不朽的文字,它们就完全可以认定是遇到一位千古知己了!
然而,我们的老舍并未就此止笔。
千佛山、趵突泉和大明湖,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老舍对当时的这三大名胜似乎颇有微词,称它们: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但,他还是忍不住有专门的文字描写了它们。
除了在多篇文中都为千佛山写上几笔外,老舍还有专篇写趵突泉,专篇写大明湖的。
在《趵突泉的欣赏》里,他写下了那段脍炙人口、可传千古的文字: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是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写了济南的山水之胜,老舍并没忘济南的物产之美。
那鲜、白、伟丽、晶亮、细润、甜津津的济南大葱,那大明湖的水产“三美”--蒲菜、茭白、白花藕,甚至还有那亭亭玉立,既可观赏又可佐酒吃的白莲花(见《吃莲花的》)等等,无不见诸于文字。
这样,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那大城楼、石城墙,那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以及历山、鹊山、华山、历下亭、铁公祠、北极阁、开元寺古石塔,夏目的荷花,春天的杨柳,蒲菜、茭白、白花藕,甚至大明湖游船上漂亮的对联等等--济南的山山水水、风风物物,就尽入老舍笔下了。
个‘湖’,而是被人工作成了许多‘水沟’”,“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
在《广智院》中,老舍写了济南没有开启民智的社会教育,民众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理由轻慢“洋鬼子”办的广智院。
在《药集》中,老舍写了那成捆成捆的用作治病的中药材--橘皮上一层黑泥,柴胡上沾着马粪,人们毫无卫生观念。
在《耍猴》中,老舍写了没有文化的市民不知体育为何物,视现代体育为“耍猴”。
在《估衣》中,老舍写了无知的乡民在商埠争相购买东洋破烂--日本估衣,并不知抵制仇货是怎么回事儿。
在《国庆与重阳的追记》中,老舍写了民众缺乏起码的启蒙和爱国教育,国难当头照样热热闹闹地登千佛山,并没有多少人把“九、一八”、“五、三”这些国耻日记在心上。
在《三个月来的济南》和《吊济南》中,老舍痛陈济南的亡城之危,写了面对外侮民众的麻木、散漫和缺乏组织,写了士兵的英勇抵抗,写了官员的敷衍和军阀的昏聩。
在这些文章中,老舍很留意济南的市政建设,关心社会下层民众的疾苦,更关注他们精神上的贫瘠和缺乏启蒙。
由此不难看出,在这一系列散文中,老舍是用了两套笔墨、两种色调,“一半恨一半笑的”来写济南的。他用充满诗意的,十分欣赏、赞美的亲切语调来写济南独一无二的山水之胜,而惋惜由于当局的马虎、敷衍、无规划以及民众的贫困、因循、愚昧使这天然之美大为减色;他用幽默、冷峻的笔调来写社会的灰暗、落后和民众的愚昧、麻木,而予以善意的针砭和调侃。
这些或幽默或庄重、或愤世或嫉俗的文字,无一不透露着一种含泪的微笑,一种急欲疗救而导致的焦灼,和因爱之深而产生的恨之切。
三
老舍作为济南一位并世无二的知音与知己,不仅表现在他为济南写了一系列无人可以企及的优秀散文,勾画出一个30年代相当完整的济南,那些描写济南山水的不朽文字脍炙人口,可传千古;更体现为他对济南,有一种深刻的文化上的感知与认同。
由老舍来济南之前的经历看,古都北京旗人文化圈里的生活养成了他早年的文化性格,出国前他对中原文化了解的并不多。1930年初老舍乘海轮由新加坡回国,不久即应邀来到济南。济南以它质朴的情怀接纳了这位在海外漂泊了六年的游子,氤氲着浓郁中原文化气息的古城开阔了老舍的文化视野。
在这块厚土上很容易找到自己新生命的契合点的老舍,很快就融入到济南的文化环境中。在这里,他愉快地生活了四年,勤奋地创作了四年,深阔地吸纳、思索了四年。济南四载,成为他整个人生历程中一段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
这一切不能不深深地影响到老舍对济南的感情和认识。应该说,对城市和城市的生活方式,老舍自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判代城市治理观。
不仅如此。
离开济南之后,对一个新生的、更清醒更合理的济南的憧憬,对济南无比的怀念,更在老舍的心中凝聚、幻化成一个美好的“济南梦”--
“我将看到那城河更多一些绿柳,柳荫下有白石的小凳,任人休息。我将看见破旧的城墙变为宽坦的马路,把乡郊与城市打成一家;在城里可望见南山的果林,在乡间可以知道城内的消息。我将看到大明湖还田为湖,有十顷白莲。我将看见趵突泉改为浴场,游泳着健壮的青年男女。我将看见马鞍山前后有千百烟囱,用着博山的煤,把胶东的烟叶制成金丝,鲁北的棉花织成细布,泰山的樱桃,莱阳的梨,肥城的密桃,制成精美的罐头;烟台的葡萄与苹果酿成美酒,供全国的同胞享用。还有那已具雏型的制钟制钢,玻璃磁器,棉绸花边等等工业,都能合理的改进发展,富国裕民。我希望济南成为全省真正的脑府,用多少条公路,几条河流,和火车电话,把它的智慧热城的清醒的串送到东海之滨与泰山之麓。”(《吊济南》)
老舍在《三个月来的济南》中,坚定地说:“从一上车,我便默默的决定好: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更美更尊严,当我回来的时候”。
然而,遗憾的是,此一去,老舍终于没有能再回到济南。
但,他毕竟把一个山水秀丽的济南,活脱脱地写进他的散文里,留给后人了。使后来我们每一个想了解济南,喜欢济南的人,都不能不读读这些优美的文字。
然而,在老舍一生的散文里,他几乎完全没有写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两、三篇,就是北京--也写的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而且,都写得那么典雅,那么精精致,那么动人,那么富有诗意!
这实在是文学史上一个奇特而又奇妙的现象。甭说与老舍自己比,就是与任何一位客居济南,甚或山东籍、济南籍的现代作家相比,也是并世并无第二人的。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恐怕只能说:济南与老舍天生有缘,老舍对济南情有独钟。
这是一段一位现代著名作家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奇情奇缘。
一
老舍写济南,首先推出的一组散文,共七篇,总题叫:《一些印象》。
在《一些印象》里,老舍用了一种近乎诗的语言,把一个遥远的如梦如幻的中古老城,整个地由远而近地推到读者面前: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这个济南“印象”,不仅酷似一幅写意的宋人水墨山水,而且也颇像一幅印象派的现代油画。
老舍不仅写了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夏天,还在《春风》中写了济南的春天,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光影驳离,色彩斑斓。
为了凸现济南独有的魅力,扩展读者想象的空间,老舍不仅信手拈来瑞士、西湖与济南作对比,还不断请出伦敦、芙劳那思(意大利)、南京、北平、青岛等城市与济南相映衬、相参照,使画面的意境更加幽远。
诗云: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写济南,不能不写济南的山和水。
老舍似乎天生对山有一种由衷的亲近,对水有一种深切的景仰。他的散文中对济南山水的描写,如其说是写,不如说是在“读”,是相看两不厌的“对话”,就难怪是那么鲜活,那么灵动,那么传神,那么富有人情味了。
请看看老舍是如何写济南的山的吧:
“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春风》)
--这是秋天济南的山。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些印象(续六)》)
--这是冬天济南的山。
“绿树的尖上浮着一两个山峰,因为绿树太密了,所以看不见树后的房子与山腰,使你猜不到绿荫后面还有什么;深密伟大,你不由的深吸一口气。”“拐过礼堂,你看见南面的群山,绿的。山前的田,绿的。一个绿海,山是那些高的绿浪。”(《非正式的公园》)
--这是夏天济南的山
再请看老舍是如何写济南的水的:
“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一些印象(续四)》)
--这是济南的秋水。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了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一些印象(续五)》)
--这是济南的冬日之水。
试问,从古至今有哪一位文人雅士,能象老舍这样对济南的山水如此相熟、相亲、相知,而又写得这么富有诗意、这么触手可及的呢?
如果济南的山水有知,仅凭这些不朽的文字,它们就完全可以认定是遇到一位千古知己了!
然而,我们的老舍并未就此止笔。
千佛山、趵突泉和大明湖,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老舍对当时的这三大名胜似乎颇有微词,称它们: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但,他还是忍不住有专门的文字描写了它们。
除了在多篇文中都为千佛山写上几笔外,老舍还有专篇写趵突泉,专篇写大明湖的。
在《趵突泉的欣赏》里,他写下了那段脍炙人口、可传千古的文字: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是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写了济南的山水之胜,老舍并没忘济南的物产之美。
那鲜、白、伟丽、晶亮、细润、甜津津的济南大葱,那大明湖的水产“三美”--蒲菜、茭白、白花藕,甚至还有那亭亭玉立,既可观赏又可佐酒吃的白莲花(见《吃莲花的》)等等,无不见诸于文字。
这样,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那大城楼、石城墙,那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以及历山、鹊山、华山、历下亭、铁公祠、北极阁、开元寺古石塔,夏目的荷花,春天的杨柳,蒲菜、茭白、白花藕,甚至大明湖游船上漂亮的对联等等--济南的山山水水、风风物物,就尽入老舍笔下了。
个‘湖’,而是被人工作成了许多‘水沟’”,“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
在《广智院》中,老舍写了济南没有开启民智的社会教育,民众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理由轻慢“洋鬼子”办的广智院。
在《药集》中,老舍写了那成捆成捆的用作治病的中药材--橘皮上一层黑泥,柴胡上沾着马粪,人们毫无卫生观念。
在《耍猴》中,老舍写了没有文化的市民不知体育为何物,视现代体育为“耍猴”。
在《估衣》中,老舍写了无知的乡民在商埠争相购买东洋破烂--日本估衣,并不知抵制仇货是怎么回事儿。
在《国庆与重阳的追记》中,老舍写了民众缺乏起码的启蒙和爱国教育,国难当头照样热热闹闹地登千佛山,并没有多少人把“九、一八”、“五、三”这些国耻日记在心上。
在《三个月来的济南》和《吊济南》中,老舍痛陈济南的亡城之危,写了面对外侮民众的麻木、散漫和缺乏组织,写了士兵的英勇抵抗,写了官员的敷衍和军阀的昏聩。
在这些文章中,老舍很留意济南的市政建设,关心社会下层民众的疾苦,更关注他们精神上的贫瘠和缺乏启蒙。
由此不难看出,在这一系列散文中,老舍是用了两套笔墨、两种色调,“一半恨一半笑的”来写济南的。他用充满诗意的,十分欣赏、赞美的亲切语调来写济南独一无二的山水之胜,而惋惜由于当局的马虎、敷衍、无规划以及民众的贫困、因循、愚昧使这天然之美大为减色;他用幽默、冷峻的笔调来写社会的灰暗、落后和民众的愚昧、麻木,而予以善意的针砭和调侃。
这些或幽默或庄重、或愤世或嫉俗的文字,无一不透露着一种含泪的微笑,一种急欲疗救而导致的焦灼,和因爱之深而产生的恨之切。
三
老舍作为济南一位并世无二的知音与知己,不仅表现在他为济南写了一系列无人可以企及的优秀散文,勾画出一个30年代相当完整的济南,那些描写济南山水的不朽文字脍炙人口,可传千古;更体现为他对济南,有一种深刻的文化上的感知与认同。
由老舍来济南之前的经历看,古都北京旗人文化圈里的生活养成了他早年的文化性格,出国前他对中原文化了解的并不多。1930年初老舍乘海轮由新加坡回国,不久即应邀来到济南。济南以它质朴的情怀接纳了这位在海外漂泊了六年的游子,氤氲着浓郁中原文化气息的古城开阔了老舍的文化视野。
在这块厚土上很容易找到自己新生命的契合点的老舍,很快就融入到济南的文化环境中。在这里,他愉快地生活了四年,勤奋地创作了四年,深阔地吸纳、思索了四年。济南四载,成为他整个人生历程中一段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
这一切不能不深深地影响到老舍对济南的感情和认识。应该说,对城市和城市的生活方式,老舍自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判代城市治理观。
不仅如此。
离开济南之后,对一个新生的、更清醒更合理的济南的憧憬,对济南无比的怀念,更在老舍的心中凝聚、幻化成一个美好的“济南梦”--
“我将看到那城河更多一些绿柳,柳荫下有白石的小凳,任人休息。我将看见破旧的城墙变为宽坦的马路,把乡郊与城市打成一家;在城里可望见南山的果林,在乡间可以知道城内的消息。我将看到大明湖还田为湖,有十顷白莲。我将看见趵突泉改为浴场,游泳着健壮的青年男女。我将看见马鞍山前后有千百烟囱,用着博山的煤,把胶东的烟叶制成金丝,鲁北的棉花织成细布,泰山的樱桃,莱阳的梨,肥城的密桃,制成精美的罐头;烟台的葡萄与苹果酿成美酒,供全国的同胞享用。还有那已具雏型的制钟制钢,玻璃磁器,棉绸花边等等工业,都能合理的改进发展,富国裕民。我希望济南成为全省真正的脑府,用多少条公路,几条河流,和火车电话,把它的智慧热城的清醒的串送到东海之滨与泰山之麓。”(《吊济南》)
老舍在《三个月来的济南》中,坚定地说:“从一上车,我便默默的决定好: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更美更尊严,当我回来的时候”。
然而,遗憾的是,此一去,老舍终于没有能再回到济南。
但,他毕竟把一个山水秀丽的济南,活脱脱地写进他的散文里,留给后人了。使后来我们每一个想了解济南,喜欢济南的人,都不能不读读这些优美的文字。
看老舍的作文写十篇读后感
老舍作品读后感
老舍在《茶馆》中的机智俏皮的语句,将嬉笑怒骂融合在一起,使人发笑或者哭笑不得,有时还催人泪下,或者发人深思,让我明白了《茶馆》为什么被称之为“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的哀歌,一个亦庄亦谐的社会葬礼”。
《茶馆》中,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祥子与宋恩子这两个特务。一句“谁给饭吃,咱们就给谁效力”道出了他们的“办案原则”。这两个前清的走狗,“专办革命党”的,也许很多从事革命活动的仁人志士就遭到了他们的残酷迫-害,他们死心塌地为清政府效力。可是,一改民-国,本来应属于镇-压对象的他们摇身一变成为“新生政权”的“同志”,“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这透露出的是一种“狗性”,就像哈巴狗一样,唯“饭”之命是听。无论是哪一个王朝的统治者,都是需要这样的走狗的,他们不一定需要忠臣,却无法拒绝走狗。宋恩子、吴祥子凭着他们原有的狗性被新主人看中。丧家之犬得以找到新家,继续干着走狗的勾当,再一次将它们的狗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实在是“他们前世修来的福气”。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恶人茂盛如草,一切作孽之人发旺的时候,正是他们要灭亡,直到永远。”就算宋恩子、吴祥子再怎么像孙悟空般会变,也变不过时代的步伐,时代的潮流终将淹没他们! 时间如白驹过隙,真是没错!光阴荏苒,转眼之间,由民-国到了21世纪的摩登时代,茶馆保留了下来,吴祥子、宋恩子的“精神”也保留了下来。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时间决定状态。”的确没错,吴祥子、宋恩子在民-国时代是特务,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不再以特务的身份示人,而是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存在着,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里。虽没有拜读过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但我大概也可以猜出几分里面写的内容。 在某些方面,中国人的确够丑陋。
就拿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来说吧,用孔庆东的话说就是“中国人一看到日军侵华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就恨得牙痒痒,一看到柜台上的日本产品又脸红耳热。”在中国和日本,都有一大群狂热而盲目的“爱国者”,这对两国来说都是祸,而非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日本仍是“一道迈不过去的门槛”。虽然生活在城市的中国人几乎家家都有三五件日本生产的电器产品,但在网络上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战时仇恨,却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这些小市民式的爱国主义者大声呼吁人们“抵制日货”,可有哪一次做得像韩国人那样彻底,韩国人民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血性的民族,他们对日本的态度“能屈能伸”,从不放弃对日本人的对立立场,也从不放弃能赚日圆的机会,难怪大韩民-国会成为唯一一个得到日本道歉的国家,让我大心眼里佩服! 大江键三郎,这位日本作家在1994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在暧昧的日本》的演讲,这位戴着宽边黑色眼镜、头发花白的作家,“横眉”与“俯首”的气质都像是生活在鲁迅的时代,在演讲中,他说道: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正从根本上被置于暧昧的两极之间。”我想,没有一个词语比“暧昧”更适宜于概括日本了,这种“暧昧”大大增加了中国人理解日本的难度。中国人的确不了解日本。记得前几年姜文为拍摄电影《鬼子来了》,到靖国神社取景,却遭到国内不少“爱国愤青”的谩骂,这真是一种可悲的爱国连敌人的实际情况都不愿去了解,又如何能够战胜之?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有信心说自己“真正了解日本”的人寥寥无几,其中黄遵宪、梁启超、郁达夫、周作人即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其中的周作人又实在让人不解,他为何从五四启蒙的先驱堕落为替日本人服务的汉奸?周作人是二十世纪中国读书最多的作家和学者:希腊神话、日本俳句、英国文学、民间歌谣、人类心理学……一共犬牙交错的数十个领域。请保留此标记说过,今天的学者能在一个领域内赶上周作人就相当不错了。然而,周作人智商之高、读书之博,并没有阻止他落水当汉奸,真让我感叹“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因此,在我看来,“了解日本”是“关怀中国”的重要环节。据新闻报道,武汉有所大学的学生把校园的几棵樱花树砍了。我只能对他们的幼稚举动感到好笑,砍掉几棵樱花树,能起什么作用?宣扬你的爱国吗,还是宣泄你对小日本的仇恨?这种行为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还会遭到日本人的耻笑,耻笑你那顽童般的无知。
《茶馆》中,王利发的茶馆里挂着“莫谈国事”四个大字,由这四个字中,我似乎明白了崔久峰为何要出家当和尚了:当人们都在闲情逸致地喝着茶,而你崔久峰却高谈国家大事时,别人都会把你当作异类。国事,应该人人都要关心,尤其当今:人民当家作主,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我们理应关心,不能像王利发那样挑选性地关心:“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不管是“打仗”的新闻,还是“不打仗”的国事,我们都应关心。 在此,我想对砍樱花树的大学生们说:你们的确爱国,但你们的“爱国水平”还没到家,你们没有了解日本,何来关怀中国? 曾在缅甸作战的历史学家黄仁宇说过:“今日需要的不是好学好勇的言辞,而是组织与纪律!”本人很同意他的说法。今时今日,我们想的不应该是如何砍掉校园里的樱花树,如何再像美国一样,拿两颗把日本人炸得满地找牙,我们想的应该是:如何从现在做起,学好自己的知识,如何让中国早日发达起来,与日本有并肩站着的资格。不要让《茶馆》中的情景重现:王利发找不到没有打仗的新闻,李三拿不到自己应有的工资,崔久峰的爱国情怀不能表达,甚至,唐铁嘴抽不上自己喜欢的“白面儿”…… 中国人中的“爱国主义者”不能再盲目了,请给中日关系一个中肯的注脚!
读《骆驼祥子》有感
读过《骆驼祥子》,我感触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这里,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骆驼祥子》是一本难得的经典书籍,书中讲述了一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力车夫令人感到辛酸的故事,同时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吃苦耐劳的祥子,粗暴残忍的杨太太,自私自利的虎妞,善良热情的曹先生,可怜的小福子……在这些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中,却揭示了一个不变的真理:做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还要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去追求,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文中的祥子是一个老实又坚强的人,他有一个简单的梦想:希望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梦想,却实现得那么艰难,梦想破灭得又是那么迅速。第一次,他辛苦了三年,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辆车,却因为战乱而被士兵抢走了,还好他又偷回了三只骆驼,便因此而得到了“骆驼祥子”的外号;第二次,他又好不容易的攒了钱,却又被狡诈的孙侦探给骗去了;第三次,他娶了虎妞,用虎妞的钱又买了一辆车,生活也日渐安定了,可虎妞却又因难产而死了,伤心的祥子只好买了车,来安葬虎妞。经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原本坚强的祥子,却堕落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他吃喝嫖赌、偷奸耍滑,四处骗钱,甚至出卖人命,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残渣”!
文中还有一个可怜的小福子。她十九岁就被自己狠心的父亲二强子卖给了一个军官,换了二百块钱。小福子在那里备受煎熬,地位与仆人差不了多少,就连房租还要自己卖掉床板来付钱,她吃尽了苦头……她感到了伤心,甚至绝望,想一死了之,终于在一天夜里,自杀在树林里。
通过这两个人物,我才知道:他们是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了绝路,以至堕落、自杀……
所以,读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虽然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并不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如果不去努力,最终是必定会失败的;只有努力,才能胜利!
老舍在《茶馆》中的机智俏皮的语句,将嬉笑怒骂融合在一起,使人发笑或者哭笑不得,有时还催人泪下,或者发人深思,让我明白了《茶馆》为什么被称之为“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的哀歌,一个亦庄亦谐的社会葬礼”。
《茶馆》中,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祥子与宋恩子这两个特务。一句“谁给饭吃,咱们就给谁效力”道出了他们的“办案原则”。这两个前清的走狗,“专办革命党”的,也许很多从事革命活动的仁人志士就遭到了他们的残酷迫-害,他们死心塌地为清政府效力。可是,一改民-国,本来应属于镇-压对象的他们摇身一变成为“新生政权”的“同志”,“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这透露出的是一种“狗性”,就像哈巴狗一样,唯“饭”之命是听。无论是哪一个王朝的统治者,都是需要这样的走狗的,他们不一定需要忠臣,却无法拒绝走狗。宋恩子、吴祥子凭着他们原有的狗性被新主人看中。丧家之犬得以找到新家,继续干着走狗的勾当,再一次将它们的狗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实在是“他们前世修来的福气”。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恶人茂盛如草,一切作孽之人发旺的时候,正是他们要灭亡,直到永远。”就算宋恩子、吴祥子再怎么像孙悟空般会变,也变不过时代的步伐,时代的潮流终将淹没他们! 时间如白驹过隙,真是没错!光阴荏苒,转眼之间,由民-国到了21世纪的摩登时代,茶馆保留了下来,吴祥子、宋恩子的“精神”也保留了下来。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时间决定状态。”的确没错,吴祥子、宋恩子在民-国时代是特务,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不再以特务的身份示人,而是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存在着,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里。虽没有拜读过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但我大概也可以猜出几分里面写的内容。 在某些方面,中国人的确够丑陋。
就拿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来说吧,用孔庆东的话说就是“中国人一看到日军侵华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就恨得牙痒痒,一看到柜台上的日本产品又脸红耳热。”在中国和日本,都有一大群狂热而盲目的“爱国者”,这对两国来说都是祸,而非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日本仍是“一道迈不过去的门槛”。虽然生活在城市的中国人几乎家家都有三五件日本生产的电器产品,但在网络上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战时仇恨,却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这些小市民式的爱国主义者大声呼吁人们“抵制日货”,可有哪一次做得像韩国人那样彻底,韩国人民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血性的民族,他们对日本的态度“能屈能伸”,从不放弃对日本人的对立立场,也从不放弃能赚日圆的机会,难怪大韩民-国会成为唯一一个得到日本道歉的国家,让我大心眼里佩服! 大江键三郎,这位日本作家在1994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在暧昧的日本》的演讲,这位戴着宽边黑色眼镜、头发花白的作家,“横眉”与“俯首”的气质都像是生活在鲁迅的时代,在演讲中,他说道: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正从根本上被置于暧昧的两极之间。”我想,没有一个词语比“暧昧”更适宜于概括日本了,这种“暧昧”大大增加了中国人理解日本的难度。中国人的确不了解日本。记得前几年姜文为拍摄电影《鬼子来了》,到靖国神社取景,却遭到国内不少“爱国愤青”的谩骂,这真是一种可悲的爱国连敌人的实际情况都不愿去了解,又如何能够战胜之?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有信心说自己“真正了解日本”的人寥寥无几,其中黄遵宪、梁启超、郁达夫、周作人即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其中的周作人又实在让人不解,他为何从五四启蒙的先驱堕落为替日本人服务的汉奸?周作人是二十世纪中国读书最多的作家和学者:希腊神话、日本俳句、英国文学、民间歌谣、人类心理学……一共犬牙交错的数十个领域。请保留此标记说过,今天的学者能在一个领域内赶上周作人就相当不错了。然而,周作人智商之高、读书之博,并没有阻止他落水当汉奸,真让我感叹“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因此,在我看来,“了解日本”是“关怀中国”的重要环节。据新闻报道,武汉有所大学的学生把校园的几棵樱花树砍了。我只能对他们的幼稚举动感到好笑,砍掉几棵樱花树,能起什么作用?宣扬你的爱国吗,还是宣泄你对小日本的仇恨?这种行为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还会遭到日本人的耻笑,耻笑你那顽童般的无知。
《茶馆》中,王利发的茶馆里挂着“莫谈国事”四个大字,由这四个字中,我似乎明白了崔久峰为何要出家当和尚了:当人们都在闲情逸致地喝着茶,而你崔久峰却高谈国家大事时,别人都会把你当作异类。国事,应该人人都要关心,尤其当今:人民当家作主,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我们理应关心,不能像王利发那样挑选性地关心:“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不管是“打仗”的新闻,还是“不打仗”的国事,我们都应关心。 在此,我想对砍樱花树的大学生们说:你们的确爱国,但你们的“爱国水平”还没到家,你们没有了解日本,何来关怀中国? 曾在缅甸作战的历史学家黄仁宇说过:“今日需要的不是好学好勇的言辞,而是组织与纪律!”本人很同意他的说法。今时今日,我们想的不应该是如何砍掉校园里的樱花树,如何再像美国一样,拿两颗把日本人炸得满地找牙,我们想的应该是:如何从现在做起,学好自己的知识,如何让中国早日发达起来,与日本有并肩站着的资格。不要让《茶馆》中的情景重现:王利发找不到没有打仗的新闻,李三拿不到自己应有的工资,崔久峰的爱国情怀不能表达,甚至,唐铁嘴抽不上自己喜欢的“白面儿”…… 中国人中的“爱国主义者”不能再盲目了,请给中日关系一个中肯的注脚!
读《骆驼祥子》有感
读过《骆驼祥子》,我感触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这里,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骆驼祥子》是一本难得的经典书籍,书中讲述了一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力车夫令人感到辛酸的故事,同时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吃苦耐劳的祥子,粗暴残忍的杨太太,自私自利的虎妞,善良热情的曹先生,可怜的小福子……在这些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中,却揭示了一个不变的真理:做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还要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去追求,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文中的祥子是一个老实又坚强的人,他有一个简单的梦想:希望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梦想,却实现得那么艰难,梦想破灭得又是那么迅速。第一次,他辛苦了三年,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辆车,却因为战乱而被士兵抢走了,还好他又偷回了三只骆驼,便因此而得到了“骆驼祥子”的外号;第二次,他又好不容易的攒了钱,却又被狡诈的孙侦探给骗去了;第三次,他娶了虎妞,用虎妞的钱又买了一辆车,生活也日渐安定了,可虎妞却又因难产而死了,伤心的祥子只好买了车,来安葬虎妞。经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原本坚强的祥子,却堕落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他吃喝嫖赌、偷奸耍滑,四处骗钱,甚至出卖人命,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残渣”!
文中还有一个可怜的小福子。她十九岁就被自己狠心的父亲二强子卖给了一个军官,换了二百块钱。小福子在那里备受煎熬,地位与仆人差不了多少,就连房租还要自己卖掉床板来付钱,她吃尽了苦头……她感到了伤心,甚至绝望,想一死了之,终于在一天夜里,自杀在树林里。
通过这两个人物,我才知道:他们是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了绝路,以至堕落、自杀……
所以,读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虽然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并不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如果不去努力,最终是必定会失败的;只有努力,才能胜利!
老舍全集的读后感怎么写
快!我要用!我觉得挺好写的,只要看过老舍全集就行。瞎攥呗
本文标题: 老舍的一块猪肝读后感(一块猪肝 小铃儿 和老字号的读后感 老舍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900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