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黑瓦400字读后感风,吹着我的脸。我已沉浸在《红瓦黑瓦》这样的一本美好的小说中。它感动我们的是道义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感的力量,而这些就在...
红瓦黑瓦400字读后感
风,吹着我的脸。我已沉浸在《红瓦黑瓦》这样的一本美好的小说中。它感动我们的是道义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感的力量,而这些就在我们身边。
它以油麻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的描写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描绘了少男少女们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同时,抒发了对人生的种种感怀。
文中各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的主人公:林冰,是一位谦逊的中学生,也是一位拉胡琴的爱好者。还有他的三位好室友:爱劳动的谢百三、爱照镜子的马水清和刘汉林,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最为珍贵的。还有文艺宣传队的一个人——赵一亮,像墙报栏里的一篇文章牢牢地订在了林冰的记忆里,同样,也订在了我的记忆中。
在书中还有许许多多人生的哲理。由于林冰与许一龙的亲近,而导致了赵一亮对林冰无法容忍地排斥,文中对赵一亮如此描写:你与这种人在一起,一旦亲近起来,他就要吸附着你,让你紧紧地跟着他,绝不允许你有片刻的飘离与松脱。一旦有所飘离与松脱,他就会克制不住地把冷色弄到脸上,并用手段很不留情的对付你,让你足足尝到有了飘离和松脱之心之后的滋味。而林冰在成年后有了主意、能力、地位与影响后再遇到类似赵一亮之类的人等,生了些人生经验:与这种人相处,从一开始就得有足够的距离;你一旦失去距离,就将会失去自己。
当合上了这本意蕴非凡的书后,细细体会其中的道理,也读懂了:一定要与人为善,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任性而给别人造成这样那样的尴尬。同时,也作为给自己的提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那些乐于使人尴尬的人,我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过于亲近,惹不起躲得起。
闭上眼睛,那一个个的场景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路程,也让我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人生的路。
它以油麻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的描写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描绘了少男少女们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同时,抒发了对人生的种种感怀。
文中各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的主人公:林冰,是一位谦逊的中学生,也是一位拉胡琴的爱好者。还有他的三位好室友:爱劳动的谢百三、爱照镜子的马水清和刘汉林,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最为珍贵的。还有文艺宣传队的一个人——赵一亮,像墙报栏里的一篇文章牢牢地订在了林冰的记忆里,同样,也订在了我的记忆中。
在书中还有许许多多人生的哲理。由于林冰与许一龙的亲近,而导致了赵一亮对林冰无法容忍地排斥,文中对赵一亮如此描写:你与这种人在一起,一旦亲近起来,他就要吸附着你,让你紧紧地跟着他,绝不允许你有片刻的飘离与松脱。一旦有所飘离与松脱,他就会克制不住地把冷色弄到脸上,并用手段很不留情的对付你,让你足足尝到有了飘离和松脱之心之后的滋味。而林冰在成年后有了主意、能力、地位与影响后再遇到类似赵一亮之类的人等,生了些人生经验:与这种人相处,从一开始就得有足够的距离;你一旦失去距离,就将会失去自己。
当合上了这本意蕴非凡的书后,细细体会其中的道理,也读懂了:一定要与人为善,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任性而给别人造成这样那样的尴尬。同时,也作为给自己的提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那些乐于使人尴尬的人,我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过于亲近,惹不起躲得起。
闭上眼睛,那一个个的场景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路程,也让我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人生的路。
红瓦黑瓦丑人读后感怎么写
手捧曹文轩先生的《红瓦黑瓦》,封面封底是用水墨渲染而成的。碧波荡漾的河面上漂泊着几只小船,竹篙悠然地停放在船舷上,一丛丛芦苇随风摇曳,侧耳似乎可听见那沙沙的声响,河面上横跨着一座古朴的石桥,依水而砌拾阶而上的是一座座民居,天空时时飞过一群群鸟儿。一位少年端坐着,有板有眼地拉着胡琴,旋律与河水一样清柔。这样一幅画面或许会因少了鲜艳颜色的跳跃,而显得有些沉闷,但它绝不失灵动,带你悄悄走进了别样的水乡小镇。
故事首先从主人公林冰所就读的油麻地中学开始,这所中学分为初中(红瓦房)和高中(黑瓦房)。一群孩子从故事中走出:身体壮实如牛、皮肤黑如乌鱼皮的谢百三,“从裤兜里掏出一枚小圆镜,转动着脸照一照”为标志性动作的马水清,诚实憨厚的刘汉林……不知不觉也就将你带进了那个雄纠纠气昂昂,虽然肚里饿得慌但说话总要高八度过的火红年代,也走进了那一群充满了冲动与烦躁的少年中。
曹文轩以优美的略带伤感的笔调,以一种悲悯与近乎追忆的情怀,为我们展示着一个个与主人公林冰休戚相关的少年的生活,也展示着他们或甜蜜或沮丧或绝望的情感世界。掩卷而思,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杨文富被批斗时夏兰香的不弃不离,而杨文富却表现出了猥琐与怯懦,也因此深深伤了夏兰香的心,虽然后来他百般殷勤,却终未能打动夏兰香的芳心。 “染坊之子”赵一亮由孤傲历经无奈辍学,无缘文化宣传队告别胡琴,当他一心想经营自己曾鄙视的染坊,成家立业之时,一场火灾再次将他无情的击倒,年少莽撞的他迫于想拥有栖身之所,偷了木排引来了劳狱之灾,滑进了命运的谷底。许一龙,一个不容许任何人在胡琴上超越他的理发师,因胡琴与赵一亮结缘(师徒之情)、结怨(同台演出,因被赵一亮的风头盖尽而气得吐血,也因此对赵一亮捣婚数次。),但当赵一亮蒙受命运的重大挫折时,他俨然是一位慈父,护犊之心跃然纸上。马水清面对着丁玫泼泼辣辣、一心一意的爱与舒敏情如温泉、若即若离的爱,他甜蜜地周旋着,但他最终走进了军营,留给她们的或许也就是绵绵无绝期的思念。主人公林冰一个才艺出色的少年对陶卉的爱坚贞不渝,却又半遮半掩,工工整整地写成的堆满了华丽词藻的情书却不敢亲手相赠,最后几经周折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也只能“让它随
故事首先从主人公林冰所就读的油麻地中学开始,这所中学分为初中(红瓦房)和高中(黑瓦房)。一群孩子从故事中走出:身体壮实如牛、皮肤黑如乌鱼皮的谢百三,“从裤兜里掏出一枚小圆镜,转动着脸照一照”为标志性动作的马水清,诚实憨厚的刘汉林……不知不觉也就将你带进了那个雄纠纠气昂昂,虽然肚里饿得慌但说话总要高八度过的火红年代,也走进了那一群充满了冲动与烦躁的少年中。
曹文轩以优美的略带伤感的笔调,以一种悲悯与近乎追忆的情怀,为我们展示着一个个与主人公林冰休戚相关的少年的生活,也展示着他们或甜蜜或沮丧或绝望的情感世界。掩卷而思,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杨文富被批斗时夏兰香的不弃不离,而杨文富却表现出了猥琐与怯懦,也因此深深伤了夏兰香的心,虽然后来他百般殷勤,却终未能打动夏兰香的芳心。 “染坊之子”赵一亮由孤傲历经无奈辍学,无缘文化宣传队告别胡琴,当他一心想经营自己曾鄙视的染坊,成家立业之时,一场火灾再次将他无情的击倒,年少莽撞的他迫于想拥有栖身之所,偷了木排引来了劳狱之灾,滑进了命运的谷底。许一龙,一个不容许任何人在胡琴上超越他的理发师,因胡琴与赵一亮结缘(师徒之情)、结怨(同台演出,因被赵一亮的风头盖尽而气得吐血,也因此对赵一亮捣婚数次。),但当赵一亮蒙受命运的重大挫折时,他俨然是一位慈父,护犊之心跃然纸上。马水清面对着丁玫泼泼辣辣、一心一意的爱与舒敏情如温泉、若即若离的爱,他甜蜜地周旋着,但他最终走进了军营,留给她们的或许也就是绵绵无绝期的思念。主人公林冰一个才艺出色的少年对陶卉的爱坚贞不渝,却又半遮半掩,工工整整地写成的堆满了华丽词藻的情书却不敢亲手相赠,最后几经周折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也只能“让它随
红瓦黑瓦 读后感,200字五年级
1.
手捧曹文轩先生的《红瓦黑瓦》,封面封底是用水墨渲染而成的。碧波荡漾的河面上漂泊着几只小船,竹篙悠然地停放在船舷上,一丛丛芦苇随风摇曳,侧耳似乎可听见那沙沙的声响,河面上横跨着一座古朴的石桥,依水而砌拾阶而上的是一座座民居,天空时时飞过一群群鸟儿。一位少年端坐着,有板有眼地拉着胡琴,旋律与河水一样清柔。这样一幅画面或许会因少了鲜艳颜色的跳跃,而显得有些沉闷,但它绝不失灵动,带你悄悄走进了别样的水乡小镇。
故事首先从主人公林冰所就读的油麻地中学开始,这所中学分为初中(红瓦房)和高中(黑瓦房)。一群孩子从故事中走出:身体壮实如牛、皮肤黑如乌鱼皮的谢百三,“从裤兜里掏出一枚小圆镜,转动着脸照一照”为标志性动作的马水清,诚实憨厚的刘汉林……不知不觉也就将你带进了那个雄纠纠气昂昂,虽然肚里饿得慌但说话总要高八度过的火红年代,也走进了那一群充满了冲动与烦躁的少年中。
曹文轩以优美的略带伤感的笔调,以一种悲悯与近乎追忆的情怀,为我们展示着一个个与主人公林冰休戚相关的少年的生活,也展示着他们或甜蜜或沮丧或绝望的情感世界。掩卷而思,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杨文富被批斗时夏兰香的不弃不离,而杨文富却表现出了猥琐与怯懦,也因此深深伤了夏兰香的心,虽然后来他百般殷勤,却终未能打动夏兰香的芳心。 “染坊之子”赵一亮由孤傲历经无奈辍学,无缘文化宣传队告别胡琴,当他一心想经营自己曾鄙视的染坊,成家立业之时,一场火灾再次将他无情的击倒,年少莽撞的他迫于想拥有栖身之所,偷了木排引来了劳狱之灾,滑进了命运的谷底。许一龙,一个不容许任何人在胡琴上超越他的理发师,因胡琴与赵一亮结缘(师徒之情)、结怨(同台演出,因被赵一亮的风头盖尽而气得吐血,也因此对赵一亮捣婚数次。),但当赵一亮蒙受命运的重大挫折时,他俨然是一位慈父,护犊之心跃然纸上。马水清面对着丁玫泼泼辣辣、一心一意的爱与舒敏情如温泉、若即若离的爱,他甜蜜地周旋着,但他最终走进了军营,留给她们的或许也就是绵绵无绝期的思念。主人公林冰一个才艺出色的少年对陶卉的爱坚贞不渝,却又半遮半掩,工工整整地写成的堆满了华丽词藻的情书却不敢亲手相赠,最后几经周折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也只能“让它随着流水,一闪一闪地走了。”也流走了自己苦涩的初恋。当然不可忘的还有乔桉,这个心灵已被扭曲的大男孩,自己始终感觉活在别人的冷眼里,他想尽法子拆散杨文富与夏兰香、马水清与丁玫,在陶卉母亲面前捏造林冰的劣迹。历经与马水清、林冰的肉搏之战,最后竟杀死外公的凶手。当对他的冷酷与残忍切齿痛恨的同时,我也不竟多了一份沉思,一位笛子吹得悠悠扬扬的孩子,为何不能把日子过得灿灿烂烂,而一生都在为复仇而沉重地活着,或许人们给予这孩子的爱少了些。
当我们被一个个起落跌宕、震撼人心的故事牵着走的时候,也不忘停下来欣赏曹文轩用文字精心营造的诗意的境界。
“秋风几乎把所有的枯黄了的柿叶吹落下来,一院子落叶,竟把地上的砖头都盖满了……那柿子长得很大,扁扁的,熟透了,橙红色,打了蜡一样光滑,在夕阳的余辉里,仿佛挂了两树温馨的小灯笼。”
“此时,四野的麦子正在成熟,开镰的日子就在眼下。浸了露水之后,这夜晚的空气里,便弥漫着浓浓的麦香。最后几片云彩过后,那月亮全露出来,照了这似乎无穷的麦地,泛起一片淡淡的金光。远处的林子里,布谷鸟正啼啭着飞向天边。田野上,没有遮挡,空气远比庄子上凉爽。”
难怪李师江先生说“曹文轩是小说界的汪国真”,曹文轩从水乡少年的视角,用诗样的语言描写着水乡平原的迷人风光,也用细腻的笔触叙述着动人心弦的故事,如水乡小河里的水一样不急而缓,就这样慢慢的淌着。书中所写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我,我想也定能感动今天的孩子。也正如他在《追随永恒》所说的同样手写在这本书封底的那段话,“能感动孩子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与日月同在。”
真诚的感谢曹文轩,在我们这个感情已被沙漠化、感动渐成奢侈的年代,他以水乡少年纯净的歌声让我们尘封的心扉,猝不及防中再次被轻轻的叩开,原来感动的感觉也如此美好!
2.
风,吹着我的脸。我已沉浸在《红瓦黑瓦》这样的一本美好的小说中。它感动我们的是道义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感的力量,而这些就在我们身边。
它以油麻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的描写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描绘了少男少女们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同时,抒发了对人生的种种感怀。
文中各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的主人公:林冰,是一位谦逊的中学生,也是一位拉胡琴的爱好者。还有他的三位好室友:爱劳动的谢百三、爱照镜子的马水清和刘汉林,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最为珍贵的。还有文艺宣传队的一个人——赵一亮,像墙报栏里的一篇文章牢牢地订在了林冰的记忆里,同样,也订在了我的记忆中。
在书中还有许许多多人生的哲理。由于林冰与许一龙的亲近,而导致了赵一亮对林冰无法容忍地排斥,文中对赵一亮如此描写:你与这种人在一起,一旦亲近起来,他就要吸附着你,让你紧紧地跟着他,绝不允许你有片刻的飘离与松脱。一旦有所飘离与松脱,他就会克制不住地把冷色弄到脸上,并用手段很不留情的对付你,让你足足尝到有了飘离和松脱之心之后的滋味。而林冰在成年后有了主意、能力、地位与影响后再遇到类似赵一亮之类的人等,生了些人生经验:与这种人相处,从一开始就得有足够的距离;你一旦失去距离,就将会失去自己。
当合上了这本意蕴非凡的书后,细细体会其中的道理,也读懂了:一定要与人为善,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任性而给别人造成这样那样的尴尬。同时,也作为给自己的提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那些乐于使人尴尬的人,我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过于亲近,惹不起躲得起。
闭上眼睛,那一个个的场景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路程,也让我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人生的路。
3.
读完了第一章乔桉和第四、七章染坊之子后,主人公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乔桉和染坊之子——赵一亮后来的遭遇差不多,但赵一亮以前都是比较富有的,可到最后却被公安局抓走了。乔桉小的时候,他家不富裕。
赵一亮的家,是油麻地镇最殷实的一户人家。他身体很直,头微微上仰,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左脚稍稍跨出,身体微微后倾,嘴角带着笑容。他好像要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比下去。后来,他的家穷了,只好去偷木头,结果被抓了。
乔桉因为把他的外公杀了,也被抓了。而主人公林冰却离开了红瓦房和黑瓦房,考上了一所好学校。
人生的路需要我们自己选择,有人选择干坏事,被抓走;有人选择不继续学习,出去挣钱,娶老婆;也有人坚持学习,刻苦努力,考上好学校。我们只要一不小心,也许就会选择错,所以干每一件事我们都要去仔细想一想。
4.
刚刚接触《红瓦黑瓦》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它讲述的是有关砖瓦的故事。可当我深入细致地阅读时,我才知道,它叙述得是关于一个中学生——林冰在初中、高中生活的相关故事。
这部小说是曹文轩老师的一篇长篇小说。它以油麻地为背景,从林冰的视角诗意般地描写了往昔乡村生活的纯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经事到逐渐明白人生的成长历程。书中情节起落跌宕、震撼人心,关怀与情意荡漾在字里行间,书中各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虽然我已经读了很多遍,但再读起来,仍是百读不厌。首先是文中的词句优美而生动,把我深深地给吸引住了。当我读到“瘦长的桥,像一弯弧线悬在河上。桥下的水,在月光下闪烁,像粉碎了的水晶洒落在一大片草地里。”时,我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幅月夜下的美妙画面。
其次,是书中那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比如说乔桉,他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只要有谁对他说了坏话,或是阻止他去做一些事,那他一定会来报复你;林冰是一个勇敢的人,他可以为了别人而不顾自己;夏兰香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孩,敢说敢做;舒敏则是一个很内向的人,说话声音小,胆子也小……一个个故事就像发生在身边,一个个人物也就像在眼前,会说、会笑,一个个栩栩如生。
不过,最打动我的,还是书中那许许多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说对于别人的优点,我们要正确看待,不能因为在某一项比不过别人就嫉妒别人。别人有的优点,无论如何,你都要承认,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反,对于别人的缺点更要正确看待,不能因为他有缺点而看不起他,甚至嘲笑他。我们同学之间相处,不正是要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吗?从书上,我还意识到怨恨是个可怕的东西,因为怨恨,有时我们就会为一点点小事就怀恨在心,就去嫉妒别人,排斥别人,这样不但会影响团结,而且会使我们的心胸变得狭窄起来,让我们变成一个令人讨厌的人,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怨恨他人,这样对谁都不好。
油麻地的淳朴生活,使林冰他们那群少男少女在不经意中成长,在他们成长的背后,是永远的红瓦房与黑瓦房。我们也是一样,在生活中成长,在小事中明白生活的多姿多彩,明白人生的真谛……
手捧曹文轩先生的《红瓦黑瓦》,封面封底是用水墨渲染而成的。碧波荡漾的河面上漂泊着几只小船,竹篙悠然地停放在船舷上,一丛丛芦苇随风摇曳,侧耳似乎可听见那沙沙的声响,河面上横跨着一座古朴的石桥,依水而砌拾阶而上的是一座座民居,天空时时飞过一群群鸟儿。一位少年端坐着,有板有眼地拉着胡琴,旋律与河水一样清柔。这样一幅画面或许会因少了鲜艳颜色的跳跃,而显得有些沉闷,但它绝不失灵动,带你悄悄走进了别样的水乡小镇。
故事首先从主人公林冰所就读的油麻地中学开始,这所中学分为初中(红瓦房)和高中(黑瓦房)。一群孩子从故事中走出:身体壮实如牛、皮肤黑如乌鱼皮的谢百三,“从裤兜里掏出一枚小圆镜,转动着脸照一照”为标志性动作的马水清,诚实憨厚的刘汉林……不知不觉也就将你带进了那个雄纠纠气昂昂,虽然肚里饿得慌但说话总要高八度过的火红年代,也走进了那一群充满了冲动与烦躁的少年中。
曹文轩以优美的略带伤感的笔调,以一种悲悯与近乎追忆的情怀,为我们展示着一个个与主人公林冰休戚相关的少年的生活,也展示着他们或甜蜜或沮丧或绝望的情感世界。掩卷而思,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杨文富被批斗时夏兰香的不弃不离,而杨文富却表现出了猥琐与怯懦,也因此深深伤了夏兰香的心,虽然后来他百般殷勤,却终未能打动夏兰香的芳心。 “染坊之子”赵一亮由孤傲历经无奈辍学,无缘文化宣传队告别胡琴,当他一心想经营自己曾鄙视的染坊,成家立业之时,一场火灾再次将他无情的击倒,年少莽撞的他迫于想拥有栖身之所,偷了木排引来了劳狱之灾,滑进了命运的谷底。许一龙,一个不容许任何人在胡琴上超越他的理发师,因胡琴与赵一亮结缘(师徒之情)、结怨(同台演出,因被赵一亮的风头盖尽而气得吐血,也因此对赵一亮捣婚数次。),但当赵一亮蒙受命运的重大挫折时,他俨然是一位慈父,护犊之心跃然纸上。马水清面对着丁玫泼泼辣辣、一心一意的爱与舒敏情如温泉、若即若离的爱,他甜蜜地周旋着,但他最终走进了军营,留给她们的或许也就是绵绵无绝期的思念。主人公林冰一个才艺出色的少年对陶卉的爱坚贞不渝,却又半遮半掩,工工整整地写成的堆满了华丽词藻的情书却不敢亲手相赠,最后几经周折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也只能“让它随着流水,一闪一闪地走了。”也流走了自己苦涩的初恋。当然不可忘的还有乔桉,这个心灵已被扭曲的大男孩,自己始终感觉活在别人的冷眼里,他想尽法子拆散杨文富与夏兰香、马水清与丁玫,在陶卉母亲面前捏造林冰的劣迹。历经与马水清、林冰的肉搏之战,最后竟杀死外公的凶手。当对他的冷酷与残忍切齿痛恨的同时,我也不竟多了一份沉思,一位笛子吹得悠悠扬扬的孩子,为何不能把日子过得灿灿烂烂,而一生都在为复仇而沉重地活着,或许人们给予这孩子的爱少了些。
当我们被一个个起落跌宕、震撼人心的故事牵着走的时候,也不忘停下来欣赏曹文轩用文字精心营造的诗意的境界。
“秋风几乎把所有的枯黄了的柿叶吹落下来,一院子落叶,竟把地上的砖头都盖满了……那柿子长得很大,扁扁的,熟透了,橙红色,打了蜡一样光滑,在夕阳的余辉里,仿佛挂了两树温馨的小灯笼。”
“此时,四野的麦子正在成熟,开镰的日子就在眼下。浸了露水之后,这夜晚的空气里,便弥漫着浓浓的麦香。最后几片云彩过后,那月亮全露出来,照了这似乎无穷的麦地,泛起一片淡淡的金光。远处的林子里,布谷鸟正啼啭着飞向天边。田野上,没有遮挡,空气远比庄子上凉爽。”
难怪李师江先生说“曹文轩是小说界的汪国真”,曹文轩从水乡少年的视角,用诗样的语言描写着水乡平原的迷人风光,也用细腻的笔触叙述着动人心弦的故事,如水乡小河里的水一样不急而缓,就这样慢慢的淌着。书中所写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我,我想也定能感动今天的孩子。也正如他在《追随永恒》所说的同样手写在这本书封底的那段话,“能感动孩子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与日月同在。”
真诚的感谢曹文轩,在我们这个感情已被沙漠化、感动渐成奢侈的年代,他以水乡少年纯净的歌声让我们尘封的心扉,猝不及防中再次被轻轻的叩开,原来感动的感觉也如此美好!
2.
风,吹着我的脸。我已沉浸在《红瓦黑瓦》这样的一本美好的小说中。它感动我们的是道义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感的力量,而这些就在我们身边。
它以油麻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的描写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描绘了少男少女们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同时,抒发了对人生的种种感怀。
文中各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的主人公:林冰,是一位谦逊的中学生,也是一位拉胡琴的爱好者。还有他的三位好室友:爱劳动的谢百三、爱照镜子的马水清和刘汉林,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最为珍贵的。还有文艺宣传队的一个人——赵一亮,像墙报栏里的一篇文章牢牢地订在了林冰的记忆里,同样,也订在了我的记忆中。
在书中还有许许多多人生的哲理。由于林冰与许一龙的亲近,而导致了赵一亮对林冰无法容忍地排斥,文中对赵一亮如此描写:你与这种人在一起,一旦亲近起来,他就要吸附着你,让你紧紧地跟着他,绝不允许你有片刻的飘离与松脱。一旦有所飘离与松脱,他就会克制不住地把冷色弄到脸上,并用手段很不留情的对付你,让你足足尝到有了飘离和松脱之心之后的滋味。而林冰在成年后有了主意、能力、地位与影响后再遇到类似赵一亮之类的人等,生了些人生经验:与这种人相处,从一开始就得有足够的距离;你一旦失去距离,就将会失去自己。
当合上了这本意蕴非凡的书后,细细体会其中的道理,也读懂了:一定要与人为善,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任性而给别人造成这样那样的尴尬。同时,也作为给自己的提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那些乐于使人尴尬的人,我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过于亲近,惹不起躲得起。
闭上眼睛,那一个个的场景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路程,也让我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人生的路。
3.
读完了第一章乔桉和第四、七章染坊之子后,主人公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乔桉和染坊之子——赵一亮后来的遭遇差不多,但赵一亮以前都是比较富有的,可到最后却被公安局抓走了。乔桉小的时候,他家不富裕。
赵一亮的家,是油麻地镇最殷实的一户人家。他身体很直,头微微上仰,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左脚稍稍跨出,身体微微后倾,嘴角带着笑容。他好像要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比下去。后来,他的家穷了,只好去偷木头,结果被抓了。
乔桉因为把他的外公杀了,也被抓了。而主人公林冰却离开了红瓦房和黑瓦房,考上了一所好学校。
人生的路需要我们自己选择,有人选择干坏事,被抓走;有人选择不继续学习,出去挣钱,娶老婆;也有人坚持学习,刻苦努力,考上好学校。我们只要一不小心,也许就会选择错,所以干每一件事我们都要去仔细想一想。
4.
刚刚接触《红瓦黑瓦》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它讲述的是有关砖瓦的故事。可当我深入细致地阅读时,我才知道,它叙述得是关于一个中学生——林冰在初中、高中生活的相关故事。
这部小说是曹文轩老师的一篇长篇小说。它以油麻地为背景,从林冰的视角诗意般地描写了往昔乡村生活的纯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经事到逐渐明白人生的成长历程。书中情节起落跌宕、震撼人心,关怀与情意荡漾在字里行间,书中各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虽然我已经读了很多遍,但再读起来,仍是百读不厌。首先是文中的词句优美而生动,把我深深地给吸引住了。当我读到“瘦长的桥,像一弯弧线悬在河上。桥下的水,在月光下闪烁,像粉碎了的水晶洒落在一大片草地里。”时,我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幅月夜下的美妙画面。
其次,是书中那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比如说乔桉,他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只要有谁对他说了坏话,或是阻止他去做一些事,那他一定会来报复你;林冰是一个勇敢的人,他可以为了别人而不顾自己;夏兰香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孩,敢说敢做;舒敏则是一个很内向的人,说话声音小,胆子也小……一个个故事就像发生在身边,一个个人物也就像在眼前,会说、会笑,一个个栩栩如生。
不过,最打动我的,还是书中那许许多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说对于别人的优点,我们要正确看待,不能因为在某一项比不过别人就嫉妒别人。别人有的优点,无论如何,你都要承认,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反,对于别人的缺点更要正确看待,不能因为他有缺点而看不起他,甚至嘲笑他。我们同学之间相处,不正是要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吗?从书上,我还意识到怨恨是个可怕的东西,因为怨恨,有时我们就会为一点点小事就怀恨在心,就去嫉妒别人,排斥别人,这样不但会影响团结,而且会使我们的心胸变得狭窄起来,让我们变成一个令人讨厌的人,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怨恨他人,这样对谁都不好。
油麻地的淳朴生活,使林冰他们那群少男少女在不经意中成长,在他们成长的背后,是永远的红瓦房与黑瓦房。我们也是一样,在生活中成长,在小事中明白生活的多姿多彩,明白人生的真谛……
要一篇《红瓦黑瓦》读后感
五年级的,满意再赏红瓦 内容提要:
目录 上部素眼 第一章乔桉 第二章白麻子(一) 第三章马戏团 第四章柿子树(一) 第五章丁黄氏和丁杨氏 第六章大串联 第七章蓝花(一) 第八章阁楼(一) 第九章染坊之了(一) 第十章柿子树(二) 第十一章红瓦房 下部冰陶 第一章汤庄 第二章白麻子(二) 第三章庄园 第四章丑人 第五章染坊之子(二) 第六章乌鸦 第七章阁楼(二) 第八章蓝花(二) 第九章柿子树(三) 永远的古典(代后记) 后记: 永远的古典 (代后记) 《红瓦》马上就要付印了,忽然觉得它缺少了点什么东西 ——原来没有一个序或后记。没有序或后记,就觉得有点 “秃”。可是,时间又不容我再去仔细琢磨出个真正的序或后记 来,就拿来不久前写的一篇万余字的长文,然后操起笔,像抡 板斧一样,乱砍了一通,将它砍成了几千字的一篇短文,权作 后记。文中所说的那几点意思,也正是“后记”中——假如去 写个后记的话——要说的那几点意思。 小说的历史已很漫长了。小说写至今天,似乎已到了烂熟 的程度。烂熟意味着事情到了极顶,而事情一旦到了极顶,也 就意味着到了穷途末路之时。对小说的以后的图景,批评家们 早已失去了想像力,从而再也没有信心去勾画它了。所以纳博 科夫在写了《微暗的火》之后,美国批评界感到了一种莫大的 欣慰:纳博科夫终于以他独到而怪异的构思方式,使人们看到 了走投无路、再无新招的小说,至少在形式上,又有了新的可 能性。 其实批评家们的担忧,多少属于杞人忧天。 小说毕竟不是一个人——一个人有生老病死;毕竟不是一 枚果实——一枚果实有瓜熟蒂落终为泥土之时。的确,世界上 有许多东西,总有一个鼎盛之后而归于熄灭、沉寂的结局。但 小说却不是这样一种东西。虽不敢说它能永与日月同在,但也 属于那种很难终了的东西。它能绝处逢生,能反复呈现辉煌, 能不断地延续自己的历史。虽已过去漫长岁月,但它可能还处 于充满活力的青年时期。 小说已走出了古典形态,正走向现代形态,这是有目共睹 的事实。 古典形态的小说与现代形态的小说,是两道不同的风景。 古典形态的小说,企图成为人类黑夜中的温暖光亮。那些 充满悲悯情怀的小说家,所注视的是正在受苦受难的人类。他 们在善与恶之间,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表现出了人类的良 知、人类精英所有的见识与勇气以及作为一个高尚的知识分子 所应具有的伟大人格。19世纪的小说家们所孜孜不倦地做着 的,是一篇篇感动的文章。“感动”,是19世纪艺术构思中的 一个核心单词。然而,他们对人类所表示的一切关怀,在今天 来看,却不能说都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他们对恶的诅咒,对 阶级压迫所表现出来的鲜明态度,对一切被怜悯的人物所寄予 的深切同情,以及他们对人类所在的如此种种处境所开列的可 行或不可行的药方,可以说,仍然是形而下的。 现代形态的小说却放弃了这一层次上的关怀。那些从事这 一形态小说创作的小说家们,不再一般性地注视善与恶这一基 本矛盾,更不在意阶级的冲突以及人类现处的水平低下的物质 生活状况。他们认为,这一切,并不是人类悲剧的真正原因 ——这些原因甚至是无所谓的,由这些原因所导致的悲剧(如 一个富人对一位纯真少女的勾引乃至抛弃,如某种独裁制度下 的人民失去自由),是一些缺少足够深度与质量的悲剧。他们 的思维从“战争、和平、阶级、压迫、专制、民主、贫穷、豪 富……”这样一个词汇系统脱出,而进入“偶然、必然、有、 无、时间、空间、本原、孤独……”这样一个词汇系统。他们 从古典形态的小说从未到达和选择的角度,揭示着人类的困 境:对于人类而言,时间是至高无上的,由它构成的一座循环 往复的迷宫,使所有的价值在这里失去确定的位置,人在其中 与万物一样消损:人是偶然性的玩物与牺牲品,人在相信某种 必然性时,却总是被偶然性所嘲弄,所突然地颠覆,任何个人 努力,任何一个周密的计划,都会在偶然性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或根本不可能实现……在这些小说家看来,这一切关怀是终极 性的关怀。 这些问题,自然都是一些形而上程度很高的问题。它们从 古典形态小说视野下的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层面,走向 了哲学的层面。 关注形而上问题,是一种时髦,成了20世纪一种思维癖 好,或者说,几乎成了一种克制不住的欲望。这种癖好与欲 望,甚至使我们把本来既具有形而下又具有形而上双重层面的 作品,宁愿只理解成仅有形而上的层面。比如我们对卡夫卡 《城堡》的理解和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理解。卡 夫卡的《城堡》本来有一个很实在的用意:影射国家统治机器 (教条、互相扯皮、公文旅行、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百年 孤独》也有很实在的用意:抨击殖民主义与独裁统治。然而, 现在,在读者与批评家眼中,就只剩下一些玄学性的问题了。 对于这些玄学性的问题,米兰·昆德拉有他独特的表述, 这就是: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有关“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的问 题。他甚至把小说的生死存亡与这些问题连接起来,认为假如 哪一天小说真的死亡了,其原因不在别处,而在小说自身—— 是小说忘记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小说关心了它不必关心的 问题——那些形而下的问题。 现代形态的小说,逐渐放弃了小说的审美价值,而一味委 身于认识价值。以古典形态的小说作为材料而建立起来的传统 小说美学所持的种种美学原则(规则),面对20世纪后半叶的 小说,差不多已失去了解读的能力。因为这些小说已不存在那 些被传统小说美学称之为“美感”的东西。这些小说家本来就 没有这样的美学动机。批评家想解释,但没有对象。那些经营 得有条有理的美学体系,几乎成了一纸空文。20世纪后半叶 的小说,所全神贯注的是思想的深刻,是对形而上问题的揭 示。它所企求的惟一阅读效果,是让那些怀了同样心理与兴趣 的读者深感它的思想的冷峻、尖刻与不同凡响,要使你有如梦 初醒的感觉、醍醐灌顶的感觉,要让你有看到这个世界的“底 牌”时的惊愕,甚至要让你在自己与作品的思想深度的对比之 中深感自卑与汗颜。 在这里,美与真失去了平等的位置,美甚至被完全弃置荒 野,唯美主义更被看成了一种苍白、浅薄之物。在这样一种倾 向之下,我们已不可能再经常性地见到契诃夫的《草原》、蒲 宁的那些散文化了的短篇、沈从文的《萧萧》,以及废名先生 的那些含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 枝花”之意境的作品。我们已无机会再像金圣叹那样发一声 “绝妙好辞”的惊叹,或拍案叫一声“真是漂亮!”我们已不可 能在一片美感中心荡神摇、醉眼蒙眬。现代形态的小说毁灭了 古典形态小说所营造的如诗如画的美学天下。 把真作为惟一选择,企图获得“深度”的当下小说,还自 然地带来了对粗鄙物象的癖好。厕所、肥蛆、鼻涕、浓痰、腐 鼠……这一切被萨特所喜爱的软腻滑的物象,纷纷涌入小说。 因为,这一切,是在揭示所谓人类基本存在状态时,不由自主 地带来的产物。 我们无法回避现代形态的小说。文学史必须正视它。它对 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功德无量。但,我们在对它已做出足够 的赞颂之后,却必须看到它所走的极端。我们更应该看到:它 的荣誉是以牺牲古典形态的小说为代价的;一些极端偏激的批 评家们,在一味推崇它时,却忽视了古典形态的小说一如从 前、依然青春这一事实。 其实,我们可以对现代形态的小说以及促使现代形态小说 产生的理论依据,提出种种质疑—— 我们并没有得到一个先验的无需证明的判断,即终极关怀 是小说的根本使命。为什么说小说对人类的关怀就一定应是这 样的终极关怀呢?这种结论又是谁赋予的呢?终极关怀与小说 的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人为的还是原先就在的?又有谁去 令人信服地证明过,古典形态的非终极关怀仅其价值而言就一 定要比现代形态的终极关怀来得低下?这到底是两种只具并列 关系的形态,还是一种有递进关系的形态? 其次,我们可以很“功利”地怀疑:当人类需要最起码的 实际关怀时,如此终极而玄虚的关怀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人 类连最起码的平等自由没有、最起码的物质条件没有、最起码 的做人的权利没有、最起码的个人尊严没有,那些他们连想都 没有想到过也根本无从觉察的终极关怀,他们需要吗?又能消 受得起吗? 事实上,由于现代批评对现代形态小说在价值上的独断性 评价,导致了当今小说一窝蜂地放弃了古典形态小说的价值取 向,从而使小说完全失去了实在的社会功能,成了少数学者、 专家在书斋与会议室中讨论的精神闲食与贵族生活的精神奢侈 品了。 一味地形而上,就一定是我们要选择的方向吗?黑格尔当 年讲,文学最终将与哲学汇合而消亡。我赞同文学与哲学的汇 合。但假如说这种汇合是以消亡文学为代价的话,那么,我宁 愿拒绝这种汇合。 现代形态下的小说,乃至整个现代形态下的文学,无法推 卸这一点: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冷漠与冷酷。也许,这并不是 它的本意——它的本意还可能是揭露冷漠与冷酷的,但它在效 果上,确实如此。小说失去了古典的温馨与温暖。小说已不能 再庇护我们,慰藉我们,也已不能再纯净我们。我们在那些目 光呆滞、行动孤僻、对周围世界无动于衷的现代形象面前,以 及直接面对那些阴暗潮湿、肮脏不堪的生存环境时,我们所能 有的只是一种地老天荒时的凄清与情感的枯寂。 托尔斯泰、雨果、契诃夫、鲁迅以及沈从文等小说家所创 造的古典形态下的小说所具有的悲悯精神,在这个恰恰缺乏情 感的现代化社会,难道还不是一个显赫的问题吗?当今小说难 道没有重新找回这一精神的必要吗? 对思想力量的迷信和对美感力量的轻看,是十足的偏颇。 美感与思想具有同等的力量。一个人轻生,任何思想的说服, 也许都无济于事。但如果这个人这一刻站在青青的草地上,看 到天边的云彩下走过一个天使般的红袄小女孩,也许就会觉得 世界很漂亮,活着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就会放弃轻生的念头。 颓唐的安德烈公爵,躺在血染的沙场上,正是在看到了一片美 丽而高远的俄罗斯天空后,重又获得生存的勇气的。 现代形态的小说拒绝美感是荒谬的。 现代形态的小说与古典形态的小说相比,不具有进化论意 义上的价值。它们只是两种并列的形态。 古典形态的小说,在得了当下精神的光照、获取生活给予 的鲜活的新内容之后,依然可以再现青春之活力。 近来我连续看了几十部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我得出一 个结论:那个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满街溜达着玩世不恭百无聊 赖的嬉皮士、到处闪动着留了“庞克”发型的怪人们的身影的 西方世界,被民众们广泛接受并被那些权威机构认可的影片 ——诸如《克莱默夫妇》《钢琴课》等,恰恰是非常古典的。 于是,我就怀疑起这些年来我们的批评家们的工作。他们似乎 把西方边缘性的、非主流的文学艺术无节制地夸大与强调了, 从而给中国的作家们形成了一个特大的错觉,仿佛西方世界的 文学艺术无一例外地全都滑入了现代形态一路。 文学的古典与现代,仅仅是两种形态,实在无所谓先进与 落后,无所谓深刻与浅薄。艺术才是一切。更具悖论色彩的 是,当这个世界日甚一日地跌入所谓“现代”时,它反而会更 加看重与迷恋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情感的慰藉,能在喧哗与骚动 中创造一番宁静与肃穆的“古典”。 我在理性上是个现代主义者,而在情感与美学趣味上却是 个古典主义者。《红瓦》顺从了后者。 曹文轩 1998年1月15日凌晨于北京大学燕北园
目录 上部素眼 第一章乔桉 第二章白麻子(一) 第三章马戏团 第四章柿子树(一) 第五章丁黄氏和丁杨氏 第六章大串联 第七章蓝花(一) 第八章阁楼(一) 第九章染坊之了(一) 第十章柿子树(二) 第十一章红瓦房 下部冰陶 第一章汤庄 第二章白麻子(二) 第三章庄园 第四章丑人 第五章染坊之子(二) 第六章乌鸦 第七章阁楼(二) 第八章蓝花(二) 第九章柿子树(三) 永远的古典(代后记) 后记: 永远的古典 (代后记) 《红瓦》马上就要付印了,忽然觉得它缺少了点什么东西 ——原来没有一个序或后记。没有序或后记,就觉得有点 “秃”。可是,时间又不容我再去仔细琢磨出个真正的序或后记 来,就拿来不久前写的一篇万余字的长文,然后操起笔,像抡 板斧一样,乱砍了一通,将它砍成了几千字的一篇短文,权作 后记。文中所说的那几点意思,也正是“后记”中——假如去 写个后记的话——要说的那几点意思。 小说的历史已很漫长了。小说写至今天,似乎已到了烂熟 的程度。烂熟意味着事情到了极顶,而事情一旦到了极顶,也 就意味着到了穷途末路之时。对小说的以后的图景,批评家们 早已失去了想像力,从而再也没有信心去勾画它了。所以纳博 科夫在写了《微暗的火》之后,美国批评界感到了一种莫大的 欣慰:纳博科夫终于以他独到而怪异的构思方式,使人们看到 了走投无路、再无新招的小说,至少在形式上,又有了新的可 能性。 其实批评家们的担忧,多少属于杞人忧天。 小说毕竟不是一个人——一个人有生老病死;毕竟不是一 枚果实——一枚果实有瓜熟蒂落终为泥土之时。的确,世界上 有许多东西,总有一个鼎盛之后而归于熄灭、沉寂的结局。但 小说却不是这样一种东西。虽不敢说它能永与日月同在,但也 属于那种很难终了的东西。它能绝处逢生,能反复呈现辉煌, 能不断地延续自己的历史。虽已过去漫长岁月,但它可能还处 于充满活力的青年时期。 小说已走出了古典形态,正走向现代形态,这是有目共睹 的事实。 古典形态的小说与现代形态的小说,是两道不同的风景。 古典形态的小说,企图成为人类黑夜中的温暖光亮。那些 充满悲悯情怀的小说家,所注视的是正在受苦受难的人类。他 们在善与恶之间,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表现出了人类的良 知、人类精英所有的见识与勇气以及作为一个高尚的知识分子 所应具有的伟大人格。19世纪的小说家们所孜孜不倦地做着 的,是一篇篇感动的文章。“感动”,是19世纪艺术构思中的 一个核心单词。然而,他们对人类所表示的一切关怀,在今天 来看,却不能说都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他们对恶的诅咒,对 阶级压迫所表现出来的鲜明态度,对一切被怜悯的人物所寄予 的深切同情,以及他们对人类所在的如此种种处境所开列的可 行或不可行的药方,可以说,仍然是形而下的。 现代形态的小说却放弃了这一层次上的关怀。那些从事这 一形态小说创作的小说家们,不再一般性地注视善与恶这一基 本矛盾,更不在意阶级的冲突以及人类现处的水平低下的物质 生活状况。他们认为,这一切,并不是人类悲剧的真正原因 ——这些原因甚至是无所谓的,由这些原因所导致的悲剧(如 一个富人对一位纯真少女的勾引乃至抛弃,如某种独裁制度下 的人民失去自由),是一些缺少足够深度与质量的悲剧。他们 的思维从“战争、和平、阶级、压迫、专制、民主、贫穷、豪 富……”这样一个词汇系统脱出,而进入“偶然、必然、有、 无、时间、空间、本原、孤独……”这样一个词汇系统。他们 从古典形态的小说从未到达和选择的角度,揭示着人类的困 境:对于人类而言,时间是至高无上的,由它构成的一座循环 往复的迷宫,使所有的价值在这里失去确定的位置,人在其中 与万物一样消损:人是偶然性的玩物与牺牲品,人在相信某种 必然性时,却总是被偶然性所嘲弄,所突然地颠覆,任何个人 努力,任何一个周密的计划,都会在偶然性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或根本不可能实现……在这些小说家看来,这一切关怀是终极 性的关怀。 这些问题,自然都是一些形而上程度很高的问题。它们从 古典形态小说视野下的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层面,走向 了哲学的层面。 关注形而上问题,是一种时髦,成了20世纪一种思维癖 好,或者说,几乎成了一种克制不住的欲望。这种癖好与欲 望,甚至使我们把本来既具有形而下又具有形而上双重层面的 作品,宁愿只理解成仅有形而上的层面。比如我们对卡夫卡 《城堡》的理解和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理解。卡 夫卡的《城堡》本来有一个很实在的用意:影射国家统治机器 (教条、互相扯皮、公文旅行、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百年 孤独》也有很实在的用意:抨击殖民主义与独裁统治。然而, 现在,在读者与批评家眼中,就只剩下一些玄学性的问题了。 对于这些玄学性的问题,米兰·昆德拉有他独特的表述, 这就是: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有关“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的问 题。他甚至把小说的生死存亡与这些问题连接起来,认为假如 哪一天小说真的死亡了,其原因不在别处,而在小说自身—— 是小说忘记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小说关心了它不必关心的 问题——那些形而下的问题。 现代形态的小说,逐渐放弃了小说的审美价值,而一味委 身于认识价值。以古典形态的小说作为材料而建立起来的传统 小说美学所持的种种美学原则(规则),面对20世纪后半叶的 小说,差不多已失去了解读的能力。因为这些小说已不存在那 些被传统小说美学称之为“美感”的东西。这些小说家本来就 没有这样的美学动机。批评家想解释,但没有对象。那些经营 得有条有理的美学体系,几乎成了一纸空文。20世纪后半叶 的小说,所全神贯注的是思想的深刻,是对形而上问题的揭 示。它所企求的惟一阅读效果,是让那些怀了同样心理与兴趣 的读者深感它的思想的冷峻、尖刻与不同凡响,要使你有如梦 初醒的感觉、醍醐灌顶的感觉,要让你有看到这个世界的“底 牌”时的惊愕,甚至要让你在自己与作品的思想深度的对比之 中深感自卑与汗颜。 在这里,美与真失去了平等的位置,美甚至被完全弃置荒 野,唯美主义更被看成了一种苍白、浅薄之物。在这样一种倾 向之下,我们已不可能再经常性地见到契诃夫的《草原》、蒲 宁的那些散文化了的短篇、沈从文的《萧萧》,以及废名先生 的那些含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 枝花”之意境的作品。我们已无机会再像金圣叹那样发一声 “绝妙好辞”的惊叹,或拍案叫一声“真是漂亮!”我们已不可 能在一片美感中心荡神摇、醉眼蒙眬。现代形态的小说毁灭了 古典形态小说所营造的如诗如画的美学天下。 把真作为惟一选择,企图获得“深度”的当下小说,还自 然地带来了对粗鄙物象的癖好。厕所、肥蛆、鼻涕、浓痰、腐 鼠……这一切被萨特所喜爱的软腻滑的物象,纷纷涌入小说。 因为,这一切,是在揭示所谓人类基本存在状态时,不由自主 地带来的产物。 我们无法回避现代形态的小说。文学史必须正视它。它对 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功德无量。但,我们在对它已做出足够 的赞颂之后,却必须看到它所走的极端。我们更应该看到:它 的荣誉是以牺牲古典形态的小说为代价的;一些极端偏激的批 评家们,在一味推崇它时,却忽视了古典形态的小说一如从 前、依然青春这一事实。 其实,我们可以对现代形态的小说以及促使现代形态小说 产生的理论依据,提出种种质疑—— 我们并没有得到一个先验的无需证明的判断,即终极关怀 是小说的根本使命。为什么说小说对人类的关怀就一定应是这 样的终极关怀呢?这种结论又是谁赋予的呢?终极关怀与小说 的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人为的还是原先就在的?又有谁去 令人信服地证明过,古典形态的非终极关怀仅其价值而言就一 定要比现代形态的终极关怀来得低下?这到底是两种只具并列 关系的形态,还是一种有递进关系的形态? 其次,我们可以很“功利”地怀疑:当人类需要最起码的 实际关怀时,如此终极而玄虚的关怀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人 类连最起码的平等自由没有、最起码的物质条件没有、最起码 的做人的权利没有、最起码的个人尊严没有,那些他们连想都 没有想到过也根本无从觉察的终极关怀,他们需要吗?又能消 受得起吗? 事实上,由于现代批评对现代形态小说在价值上的独断性 评价,导致了当今小说一窝蜂地放弃了古典形态小说的价值取 向,从而使小说完全失去了实在的社会功能,成了少数学者、 专家在书斋与会议室中讨论的精神闲食与贵族生活的精神奢侈 品了。 一味地形而上,就一定是我们要选择的方向吗?黑格尔当 年讲,文学最终将与哲学汇合而消亡。我赞同文学与哲学的汇 合。但假如说这种汇合是以消亡文学为代价的话,那么,我宁 愿拒绝这种汇合。 现代形态下的小说,乃至整个现代形态下的文学,无法推 卸这一点: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冷漠与冷酷。也许,这并不是 它的本意——它的本意还可能是揭露冷漠与冷酷的,但它在效 果上,确实如此。小说失去了古典的温馨与温暖。小说已不能 再庇护我们,慰藉我们,也已不能再纯净我们。我们在那些目 光呆滞、行动孤僻、对周围世界无动于衷的现代形象面前,以 及直接面对那些阴暗潮湿、肮脏不堪的生存环境时,我们所能 有的只是一种地老天荒时的凄清与情感的枯寂。 托尔斯泰、雨果、契诃夫、鲁迅以及沈从文等小说家所创 造的古典形态下的小说所具有的悲悯精神,在这个恰恰缺乏情 感的现代化社会,难道还不是一个显赫的问题吗?当今小说难 道没有重新找回这一精神的必要吗? 对思想力量的迷信和对美感力量的轻看,是十足的偏颇。 美感与思想具有同等的力量。一个人轻生,任何思想的说服, 也许都无济于事。但如果这个人这一刻站在青青的草地上,看 到天边的云彩下走过一个天使般的红袄小女孩,也许就会觉得 世界很漂亮,活着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就会放弃轻生的念头。 颓唐的安德烈公爵,躺在血染的沙场上,正是在看到了一片美 丽而高远的俄罗斯天空后,重又获得生存的勇气的。 现代形态的小说拒绝美感是荒谬的。 现代形态的小说与古典形态的小说相比,不具有进化论意 义上的价值。它们只是两种并列的形态。 古典形态的小说,在得了当下精神的光照、获取生活给予 的鲜活的新内容之后,依然可以再现青春之活力。 近来我连续看了几十部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我得出一 个结论:那个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满街溜达着玩世不恭百无聊 赖的嬉皮士、到处闪动着留了“庞克”发型的怪人们的身影的 西方世界,被民众们广泛接受并被那些权威机构认可的影片 ——诸如《克莱默夫妇》《钢琴课》等,恰恰是非常古典的。 于是,我就怀疑起这些年来我们的批评家们的工作。他们似乎 把西方边缘性的、非主流的文学艺术无节制地夸大与强调了, 从而给中国的作家们形成了一个特大的错觉,仿佛西方世界的 文学艺术无一例外地全都滑入了现代形态一路。 文学的古典与现代,仅仅是两种形态,实在无所谓先进与 落后,无所谓深刻与浅薄。艺术才是一切。更具悖论色彩的 是,当这个世界日甚一日地跌入所谓“现代”时,它反而会更 加看重与迷恋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情感的慰藉,能在喧哗与骚动 中创造一番宁静与肃穆的“古典”。 我在理性上是个现代主义者,而在情感与美学趣味上却是 个古典主义者。《红瓦》顺从了后者。 曹文轩 1998年1月15日凌晨于北京大学燕北园
本文标题: 红瓦黑瓦读后感乐乐课堂(红瓦黑瓦读后感4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8609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