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传读后感1500字这个冬天实在很冷,或许熊都无法冬眠,何况它的同宗兄弟——狗,于是每晚都听到狂吠于楼下,心头很有怜悯之感。本来,躲在房中的我...
苏轼传读后感1500字
这个冬天实在很冷,或许熊都无法冬眠,何况它的同宗兄弟——狗,于是每晚都听到狂吠于楼下,心头很有怜悯之感。本来,躲在房中的我想烧一捆书取暖,其实家中摆了一架子书的人家,都是有先见之明。书,冬天可烧作取暖,夏天可作扇子。而且现在的出版商格外有商业头脑,发觉那些“写手”写的只是寥寥几句,毫无卖点,便在纸上狠下功夫,(听说那纸烧起来比卖起来还旺),包装上市如同新娘子上轿,少不了折腾,等读者们掀开“红盖头”——撕了那层包装纸,才发觉自己买回来的不值。其实买书与在时候结婚是一样的,市场之命,推荐之言,只是薄薄的油纸却如同红盖头一样不进“洞房”不可掀,许多青年的大好时光就如此浪费,许多读者的锦囊也是如此脱水。买回来也不好退,索性束之书架,用作显摆。久而久之,“对生活极其细心”的人便发现了书还有这种用途,没多久,天下便争相效仿。我如今也想借用人家的专利,因为电费实在比空调的温度还高。但听到吠后想,晋朝时有个书生因为穷就抱着狗取暧看书,我想我堆书可是家传的,我也没有富裕到去买那些无聊的写手的书,所以也算穷地没纸烧吧,那我何不也抱狗取暖看书呢!于是便抱上了那条狗,在书堆中到处翻,好不容易翻到了一本《苏轼传》,我也欢喜地看起来了。
上面这段算是我交待了一下我看这本书的契机,其实,我这个冬天也就是在类似于以上的状态下看了好些书,既然我看的并非是一些花哨的无聊“巨著”,自然每本书都有可观之处,我所接受的启导也是五花八门,而我的感受就如同一池湖水,扔进多大石头,就能激起多大浪花,照进怎样的脸,也就映出怎样的脸。现在扔进来五花八门的东西自然就有五花八门的反应,我柯某人才疏学浅,找不出一个词来统括这些感受只能冠以一个“杂感”,敝人很是荣幸今天请到苏东坡来为我铺纸磨墨,在此也多谢苏学士了(苏东坡:“不必客气”)。
其实,中国人给别人作传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格外惜墨,力求寥寥几笔,便把人物刻画地栩栩如生如生,用国画的技法来说是白描,从类型来说是写意。关键就在于意,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出最传神的人物形象,最深刻的精神流露,如苏轼自己曾写过一篇传记叫《方山子传》,极尽简练之能事,言有尽而无意无穷,文章用词毫无雕琢,清丽平淡,而所选的几件事点到为止却几折几回,读者便于知方山子是怎样的人,如果熟悉苏试的便很容易知道方山子便是陈季常。说来惭愧,这也是我所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但其实,过于苛求文字简练与追求文辞华美是一样的,如同两个裁缝,一个只想用的布料越少越好,而另一个则在布上“锦上添花”,还嫌布不够用,结果衣服都穿不了,因此顾言武在《日知录·文章繁简》中说:“是故辞至乎达不至乎简。”就是要泼一盆冷水,而林语堂的《苏轼传》就意在打破这样的陈规,而且,原著用英文写就,很明显是从语言和写法上学习西方。特别是像茨威格,罗曼·罗兰,虽说西方文字远不如我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再怎么变也逃不出26个字母,(我曾见过英文中最长的单词,用了13个“i”)但他们的传记如同创作长篇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极其细腻,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相貌的描写找来了车尔尼、克勒贝尔、米勒、莫舍勒斯、雷斯塔伯等各国各时代的人“作证”那种十分表现式地写法,用国画的类型来说是工笔,关键在工字,精工巧做,饰彩雕磨,挥墨如土,但求使人物的外貌、性格、精神能完整无缺地呈现,这种写法是非常艰辛的。要查阅无数史料,人物的生活要真实地再现,要揣摩人物他心理活动。这也间接影响了后世对心理学的研究。我常常想为什么西方在心理学研究要比我们发达呢?或许就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就很重视人物的心理(弗洛伊德所发现的“俄狄浦斯情绪”也叫“恋母情绪”就是从古希腊悲剧中得到启发)若再追溯上去,古时候东西方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这或许就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成本低廉,我们用宣纸,他们用的是羊皮纸,比我们易得;我们用狼毫,他们用鸡毛,便宜;我们的墨要经过十分繁杂的工序才挤出一滴,他们奋笔疾书时,从不考虑墨水与自来水的区别。说了这么多,《苏轼传》真的不愧是我国长篇传记的开标立范之作。其实若要为苏轼作传我想也非得这么多笔墨,不可在我国古代,为人物作传若花这么长的篇幅,除非是史传,一般的小品文、杂文、笔记、传笔绝不会掷如此精力一人,我没读过宋史,不知道里面是如何写苏东坡,单就我所了解的苏轼来说,林语堂是最舍得写的,林语堂也是写得最好的。
其实我觉得读后感并非只拘泥于内容之感,老师不要嫌我“偏题”我若是没读《功轼传》或许也想不到以上这一大段的比较,这也是我的感受之一,当然关于苏轼我也是要写点的。
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了解苏轼,在此我也就高屋建瓴地说一下苏轼留给我的大致形象。世人都说苏东坡旷达、豪放,这一点我无可否认,钱钟书说苏东坡是继李白之后最豪放的人了。但是苏东坡也毕竟不如李白,因为李白是纯道教的思想,他的诗才会有绮丽谲诡的美感,他崇尚道教又嘲笑秦始皇追求不死,“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衷……但见之泉下,金棺葬寒灰”于是从精神上追求永远不朽,永远成仙,永远解脱,而道教的始祖是战国的道家,他们主张“无为”,李白便不再屑于从政,扬长于名山之间,飘逸于大川之上,就连死,也是被淹死在月下。苏轼就没有那么幸运,他的家庭背景和天赋决定了他要在仕途上打滚,从来没有人想过,被天赋所操纵究竟是幸还是不幸?这种问题就类似于从未有人想过“我”看地见,听得见是好是坏?苏东坡自己也没想过,因为他有太多的天赋,他对政治很有主见;他写文章行云如水,才思敏捷,他学识渊博,他很幽默……。常人难得有一样天赋却容易被埋没,尤如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被放在众多发光的钻石中间。其实每一项能力都是天赋,常人总觉得“个个都出类拔萃,便没有出类拔萃”了,于是天赋也就是这样被越看越扁,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会觉得有才能有个性,即使是在一群天才中,也不会埋没了自己,这也是同样的道理,苏轼便是很有脑子的,他的天赐样样得到很好的表现,光凭这一点,王安石就该好好反省自己。
其实,苏轼的旷达、洒脱,不来自于道教,自然山水是给他一些启发,便更多的是来自于幽默,他真的很有幽默的天分,而他幽默的天分却又来自于他用博学,拿一肚子的学识开玩笑,足够看出此人是多么聪明。他幽默说明很关于思考,他很善于把脑子里储存的知识玩弄,说明他善于用思考处理知识,这样的人难道不聪明吗?这样的聪明能换到呆贵的笑声,难道不旷达吗?苏轼像杂技艺人一样玩着自己的天赋,别人只能在一旁羡慕,很多东西都是必有因果的,苏轼的旷达,绝非只是哈哈大笑,对自己的遭遇孰视无睹,他有这么多的天分,他能熟练地操弄这些天分来应对各种变故,因此他的旷达中还多有一样自信。否则,他怎么有自信“西北望射天狼”,否则,他怎么会在沉浮的仕途中从不绝望,人们都说是乐观,这可绝不是乐观那么简单,任何人都可拥有乐观,但不是任何人都敢拥有自信。伏尔泰被流放后,他靠自己的脑子买彩票中奖回国;李敖被关进监狱,天天锻炼身体,思考人生,并为女儿写了一部简明世界史;周文王被囚在美里,研究八卦,演成64爻,穷探天下之理,还创作了《拘幽操》苏轼有了自信,便觉得世上并没有值得担心的,人的境界便于更上了一层,所见之事见比他人更远,这是“旷”,所想之事比他人更开,这是“达”。
《荒原狼》里有一句话说:“一旦人们不再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一切更高级的幽默就开始了。”我不得已再次引用这句话,《荒原狼》是我很喜欢的一部作品。苏轼与荒原狼是对立的两种人格,一个自信地处事,一个却处处胆怯,为敢与人交往。一个把天下所有人都看作是好人,自己更是如此,一个却把天下所有人都看作恶人,而且把矛头对准自己。一个有积极开朗的人格,爱死了生活,另一个天天在躲避什么,总是想拿刮脸刀抹脖子。一个只有天真的儿童般的性格,另一个却分裂成人性和狼性。但这两位都很博学。把他们一比较就会发现为什么书中用这句话来劝导荒原狼,荒原狼没有苏轼的自信,苏轼思想中的另一支源头则是儒释道的混合,模仿上面的话,这种混合可能是更高级的乐观,而荒原狼所在的环境并没有正确引导他,可能这便是世界上的两类人,一类无所畏惧,一类孤独胆怯。但是令人感到心惊的是“高级的幽默”是指顺着荒原狼的思想用怪诞不诠释他眼中的世界,这是心灵上的极刑,如果荒原狼遇上苏东坡,是否会有令人欣慰的结果呢?我希望有。我想起《浮士德》里,人造人Homunlulus对瓦格纳说:“这是事物的本性,自然物感到宇宙不够容身,而人造品则要求封闭得紧紧。”苏轼与荒原狼都是自然的天才,荒原狼之所以被冠上“荒原”二字是因为人心已经贫瘠,天才不得已才封闭自我。
苏东坡的幽默在历史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他被贬到海南,那儿无医无药,他便自嘲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这话一语双关既给自己面子又狠狠地骂了那些庸医草菅人命,而汉朝时,东方朔因为进谏汉武帝不成功便说:“别人隐居是隐居在山里头,我脸皮厚,我隐居在朝廷里。”这话既给自己下了台阶又指责那些有才能的人一辈子“韬光养晦”还有一次有个学生拿着自己的诗读给苏轼听,读得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接着问苏轼,诗如何,苏轼给他打了100分,然后说:“朗诵70分,诗30分。”而评广平写了一篇《罗素的话》的论文给鲁迅过目,鲁迅也打了100分,但罗素得95分,评广平得5分。
几日前去了国清寺,香火鼎盛,香客们各各都自认为受过佛祖指点,也开始指点别人,我只是奇怪,佛祖教给他弟子的怎么都截然不同啊!我看别人跪拜时,嘴皮子就像烧火时的风箱,一刻也合不上,所有人都是有所欲而求佛,都为了自己而求佛,佛本想消除人与人的隔阂,却没想到这种隔阂越来越严重,人也许就是自私才去求佛,幸好佛不自私,如果佛也那么自私,那他将会去求谁呢?我又听到《苏轼传》里的那句话:“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我们的宗教不是正在腐烂么?
上面这段算是我交待了一下我看这本书的契机,其实,我这个冬天也就是在类似于以上的状态下看了好些书,既然我看的并非是一些花哨的无聊“巨著”,自然每本书都有可观之处,我所接受的启导也是五花八门,而我的感受就如同一池湖水,扔进多大石头,就能激起多大浪花,照进怎样的脸,也就映出怎样的脸。现在扔进来五花八门的东西自然就有五花八门的反应,我柯某人才疏学浅,找不出一个词来统括这些感受只能冠以一个“杂感”,敝人很是荣幸今天请到苏东坡来为我铺纸磨墨,在此也多谢苏学士了(苏东坡:“不必客气”)。
其实,中国人给别人作传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格外惜墨,力求寥寥几笔,便把人物刻画地栩栩如生如生,用国画的技法来说是白描,从类型来说是写意。关键就在于意,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出最传神的人物形象,最深刻的精神流露,如苏轼自己曾写过一篇传记叫《方山子传》,极尽简练之能事,言有尽而无意无穷,文章用词毫无雕琢,清丽平淡,而所选的几件事点到为止却几折几回,读者便于知方山子是怎样的人,如果熟悉苏试的便很容易知道方山子便是陈季常。说来惭愧,这也是我所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但其实,过于苛求文字简练与追求文辞华美是一样的,如同两个裁缝,一个只想用的布料越少越好,而另一个则在布上“锦上添花”,还嫌布不够用,结果衣服都穿不了,因此顾言武在《日知录·文章繁简》中说:“是故辞至乎达不至乎简。”就是要泼一盆冷水,而林语堂的《苏轼传》就意在打破这样的陈规,而且,原著用英文写就,很明显是从语言和写法上学习西方。特别是像茨威格,罗曼·罗兰,虽说西方文字远不如我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再怎么变也逃不出26个字母,(我曾见过英文中最长的单词,用了13个“i”)但他们的传记如同创作长篇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极其细腻,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相貌的描写找来了车尔尼、克勒贝尔、米勒、莫舍勒斯、雷斯塔伯等各国各时代的人“作证”那种十分表现式地写法,用国画的类型来说是工笔,关键在工字,精工巧做,饰彩雕磨,挥墨如土,但求使人物的外貌、性格、精神能完整无缺地呈现,这种写法是非常艰辛的。要查阅无数史料,人物的生活要真实地再现,要揣摩人物他心理活动。这也间接影响了后世对心理学的研究。我常常想为什么西方在心理学研究要比我们发达呢?或许就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就很重视人物的心理(弗洛伊德所发现的“俄狄浦斯情绪”也叫“恋母情绪”就是从古希腊悲剧中得到启发)若再追溯上去,古时候东西方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这或许就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成本低廉,我们用宣纸,他们用的是羊皮纸,比我们易得;我们用狼毫,他们用鸡毛,便宜;我们的墨要经过十分繁杂的工序才挤出一滴,他们奋笔疾书时,从不考虑墨水与自来水的区别。说了这么多,《苏轼传》真的不愧是我国长篇传记的开标立范之作。其实若要为苏轼作传我想也非得这么多笔墨,不可在我国古代,为人物作传若花这么长的篇幅,除非是史传,一般的小品文、杂文、笔记、传笔绝不会掷如此精力一人,我没读过宋史,不知道里面是如何写苏东坡,单就我所了解的苏轼来说,林语堂是最舍得写的,林语堂也是写得最好的。
其实我觉得读后感并非只拘泥于内容之感,老师不要嫌我“偏题”我若是没读《功轼传》或许也想不到以上这一大段的比较,这也是我的感受之一,当然关于苏轼我也是要写点的。
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了解苏轼,在此我也就高屋建瓴地说一下苏轼留给我的大致形象。世人都说苏东坡旷达、豪放,这一点我无可否认,钱钟书说苏东坡是继李白之后最豪放的人了。但是苏东坡也毕竟不如李白,因为李白是纯道教的思想,他的诗才会有绮丽谲诡的美感,他崇尚道教又嘲笑秦始皇追求不死,“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衷……但见之泉下,金棺葬寒灰”于是从精神上追求永远不朽,永远成仙,永远解脱,而道教的始祖是战国的道家,他们主张“无为”,李白便不再屑于从政,扬长于名山之间,飘逸于大川之上,就连死,也是被淹死在月下。苏轼就没有那么幸运,他的家庭背景和天赋决定了他要在仕途上打滚,从来没有人想过,被天赋所操纵究竟是幸还是不幸?这种问题就类似于从未有人想过“我”看地见,听得见是好是坏?苏东坡自己也没想过,因为他有太多的天赋,他对政治很有主见;他写文章行云如水,才思敏捷,他学识渊博,他很幽默……。常人难得有一样天赋却容易被埋没,尤如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被放在众多发光的钻石中间。其实每一项能力都是天赋,常人总觉得“个个都出类拔萃,便没有出类拔萃”了,于是天赋也就是这样被越看越扁,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会觉得有才能有个性,即使是在一群天才中,也不会埋没了自己,这也是同样的道理,苏轼便是很有脑子的,他的天赐样样得到很好的表现,光凭这一点,王安石就该好好反省自己。
其实,苏轼的旷达、洒脱,不来自于道教,自然山水是给他一些启发,便更多的是来自于幽默,他真的很有幽默的天分,而他幽默的天分却又来自于他用博学,拿一肚子的学识开玩笑,足够看出此人是多么聪明。他幽默说明很关于思考,他很善于把脑子里储存的知识玩弄,说明他善于用思考处理知识,这样的人难道不聪明吗?这样的聪明能换到呆贵的笑声,难道不旷达吗?苏轼像杂技艺人一样玩着自己的天赋,别人只能在一旁羡慕,很多东西都是必有因果的,苏轼的旷达,绝非只是哈哈大笑,对自己的遭遇孰视无睹,他有这么多的天分,他能熟练地操弄这些天分来应对各种变故,因此他的旷达中还多有一样自信。否则,他怎么有自信“西北望射天狼”,否则,他怎么会在沉浮的仕途中从不绝望,人们都说是乐观,这可绝不是乐观那么简单,任何人都可拥有乐观,但不是任何人都敢拥有自信。伏尔泰被流放后,他靠自己的脑子买彩票中奖回国;李敖被关进监狱,天天锻炼身体,思考人生,并为女儿写了一部简明世界史;周文王被囚在美里,研究八卦,演成64爻,穷探天下之理,还创作了《拘幽操》苏轼有了自信,便觉得世上并没有值得担心的,人的境界便于更上了一层,所见之事见比他人更远,这是“旷”,所想之事比他人更开,这是“达”。
《荒原狼》里有一句话说:“一旦人们不再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一切更高级的幽默就开始了。”我不得已再次引用这句话,《荒原狼》是我很喜欢的一部作品。苏轼与荒原狼是对立的两种人格,一个自信地处事,一个却处处胆怯,为敢与人交往。一个把天下所有人都看作是好人,自己更是如此,一个却把天下所有人都看作恶人,而且把矛头对准自己。一个有积极开朗的人格,爱死了生活,另一个天天在躲避什么,总是想拿刮脸刀抹脖子。一个只有天真的儿童般的性格,另一个却分裂成人性和狼性。但这两位都很博学。把他们一比较就会发现为什么书中用这句话来劝导荒原狼,荒原狼没有苏轼的自信,苏轼思想中的另一支源头则是儒释道的混合,模仿上面的话,这种混合可能是更高级的乐观,而荒原狼所在的环境并没有正确引导他,可能这便是世界上的两类人,一类无所畏惧,一类孤独胆怯。但是令人感到心惊的是“高级的幽默”是指顺着荒原狼的思想用怪诞不诠释他眼中的世界,这是心灵上的极刑,如果荒原狼遇上苏东坡,是否会有令人欣慰的结果呢?我希望有。我想起《浮士德》里,人造人Homunlulus对瓦格纳说:“这是事物的本性,自然物感到宇宙不够容身,而人造品则要求封闭得紧紧。”苏轼与荒原狼都是自然的天才,荒原狼之所以被冠上“荒原”二字是因为人心已经贫瘠,天才不得已才封闭自我。
苏东坡的幽默在历史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他被贬到海南,那儿无医无药,他便自嘲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这话一语双关既给自己面子又狠狠地骂了那些庸医草菅人命,而汉朝时,东方朔因为进谏汉武帝不成功便说:“别人隐居是隐居在山里头,我脸皮厚,我隐居在朝廷里。”这话既给自己下了台阶又指责那些有才能的人一辈子“韬光养晦”还有一次有个学生拿着自己的诗读给苏轼听,读得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接着问苏轼,诗如何,苏轼给他打了100分,然后说:“朗诵70分,诗30分。”而评广平写了一篇《罗素的话》的论文给鲁迅过目,鲁迅也打了100分,但罗素得95分,评广平得5分。
几日前去了国清寺,香火鼎盛,香客们各各都自认为受过佛祖指点,也开始指点别人,我只是奇怪,佛祖教给他弟子的怎么都截然不同啊!我看别人跪拜时,嘴皮子就像烧火时的风箱,一刻也合不上,所有人都是有所欲而求佛,都为了自己而求佛,佛本想消除人与人的隔阂,却没想到这种隔阂越来越严重,人也许就是自私才去求佛,幸好佛不自私,如果佛也那么自私,那他将会去求谁呢?我又听到《苏轼传》里的那句话:“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我们的宗教不是正在腐烂么?
跪求《荒原狼》的读后感~!~!!
荒原狼,其实并不生活在荒原。但也融入不了文明社会。只是站在两者之间的那条线上。既没有办法摆脱文明,也不能肆意而为。这是哈勒尔最大的困境。又何尝不是我们的?
每个人都是荒原狼。只希望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啊,哈里,我们不得不越过这么多的污泥浊水,经历这么多的荒唐蠢事才能回到家里!而且没有人指引我们,我们唯一的向导是乡愁。”
每个人都是荒原狼。只希望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啊,哈里,我们不得不越过这么多的污泥浊水,经历这么多的荒唐蠢事才能回到家里!而且没有人指引我们,我们唯一的向导是乡愁。”
《绣狼》电影读后感
在那本小册子中,
荒原狼是一个真正的孤独者、
矛盾者、
自杀者,
哈勒尔无法沟通市民
世界,无法理解那些所谓的艺术,他在探索中迷失了方向,甚至发现自己与自己毫无关系;
他又时刻在想着这个世界的种种罪恶,
想着自己身上难以救赎的罪愆,
他无法理解世界,
无
法原谅自己,
却又不能抗拒内心的诱惑。
而通向圣洁的道路只有选择
“自暴自弃,
随波逐流,
熄灭生命的火花,回归本原。
”荒原狼原本是一个艺术家,他来源于市民,他深刻的眷恋那
平静、善良、秩序的市民世界,他同时又以艺术家的敏感对市民虚伪的循规蹈矩感到愤懑,
他要彻底撕裂虚情假意,于是,当他就要脱离市民阶层时,却绝望的发现,当代那些所谓的
艺术早已与他绝缘,于是,荒原狼彻底孤独了,甚至孤独到失去了自己
荒原狼是一个真正的孤独者、
矛盾者、
自杀者,
哈勒尔无法沟通市民
世界,无法理解那些所谓的艺术,他在探索中迷失了方向,甚至发现自己与自己毫无关系;
他又时刻在想着这个世界的种种罪恶,
想着自己身上难以救赎的罪愆,
他无法理解世界,
无
法原谅自己,
却又不能抗拒内心的诱惑。
而通向圣洁的道路只有选择
“自暴自弃,
随波逐流,
熄灭生命的火花,回归本原。
”荒原狼原本是一个艺术家,他来源于市民,他深刻的眷恋那
平静、善良、秩序的市民世界,他同时又以艺术家的敏感对市民虚伪的循规蹈矩感到愤懑,
他要彻底撕裂虚情假意,于是,当他就要脱离市民阶层时,却绝望的发现,当代那些所谓的
艺术早已与他绝缘,于是,荒原狼彻底孤独了,甚至孤独到失去了自己
人文的捍卫者全文和读后感
人文的捍卫者——赫尔曼·黑塞
欧洲十九世纪初期科学上的发,冲击人文思想,浪漫主义随之兴起,成为当时的主流,人们转而注意深奥不可测的大自然,收集民间歌谣、童话,进而创作“艺术童话”(Kunstmarchen),生活因诗人的想象力而变得更加多彩多姿。 大约一百年后,二十世纪初期科学工业的进步更是日新月异,人类的物质生活享受,达到前所未有的丰。然而,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不是欢娱和幸福,相反的,科技结合了物欲,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让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诗人作家重新反省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 人生的低潮·写作的高潮 这正是一九一九年赫尔曼·黑塞来到堤契(Tessin)的心情写照。此时他刚结束战俘辅导中心的工作,天天面对战争及苦难的日子刚告一段落,时代灾难的震撼仍在心头澎湃,另一方面,他也面临了自己的家庭支离破碎、妻子精神崩溃,因而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安顿身心的地方,以便思考及创作。于是他离开了伯尔尼,来到瑞士南方、靠近意大利边境的堤契诺。一到此地,他便爱上了这个山间美境,创作力得以发挥,遂在此地完成许多重要的作品,例如:《流浪者之歌》、《荒原狼》、《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等,这时他声名鹊起,同时享誉全球。 除了长篇小说的创作,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以抒发观感,这些文章,正收集于《堤契诺之歌》这本书里。堤契诺四面环山,湖水清澈,四季分明,但天气变化快速,难以捉摸。在这里,黑塞有充分的机会观察大自然;他一有空便背上画架,描绘树林、葡萄园、农村;万物均有灵性,他一边作画,一边与万物对话,希望借由这种心灵的沟通,能与万物合而为一,于是老树、山岩均成为他的挚友。他以这种唯心的大自然观,将自然视为研究或驾驭对象的科学。 黑塞是反现代文明、反美的,在他眼中,美国正是现代文明的化身。他在堤契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创作之余和农人、村夫闲话家常,欣赏他们的质朴。堤契诺的居民作息一如远古,时间在此似乎停滞不前了,黑塞的思古情怀油然而生,流露于笔尖,因而想起德国文学史中著名的浪漫诗人艾兴多夫,仿效他唤醒酣睡于万物之中的诗歌,同时,他也回忆起施蒂弗特,学习他体会隐藏于万物形体之下的神性。在堤契诺,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 理性与感性 黑塞企图超越性,因而创造了“艺术童话”,《鸟》便是这种动机之下的作品。在一个外观看似神秘的叙述架构中,哲理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逐渐呈现于读者眼前,谴责人的贪婪已达极点,也正因为贪婪,人在宇宙间孤苦无。 这些新浪漫主义的心态,将堤契诺造就成为一个乐园,细心读者将会发现,黑塞仿佛是中国文学中的陶渊明,堤契诺好比桃花源。事实,黑塞对中国文化也是有相当认识的,在堤契诺时他完成的小说之一——《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是他自身成长的故事,书中的克林格梭尔(即黑塞)便将自己比拟为杜甫。然而,无论黑塞多么充满浪漫情怀,多么向往一去不复返的仙境,理性思考依然主宰着他引用艾兴多夫的诗,正是他自己心境的写照: 匆匆,啊,安详时分瞬间即至 我也将随之歇息,头上 美丽、孤寂的森林簌簌作响 即使在此地,我仍是陌生的异乡人 这正是黑塞这匹愤世嫉俗的荒原之狼所渴望的,然而,唯有大自然可怡然自得,人依然被排除于自然之外。“即使在此地”尤其说出作者心中的惶恐——原本以为来到堤契诺便能以大自然家,能融于草木万物之中,但毕竟事与愿违。在这里,这位流浪者仍然无法悟道,必须继续流浪,克服各种障碍。 追根究底,黑塞的小品文是其长篇小说的注脚,将他内心的渴望、焦虑、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想更深入了解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读者,这本文集助益匪浅;另一方面,黑塞对科技文明至上的排斥,对自然质朴的崇尚,也正呼应了现在许多有心人士的呼吁
欧洲十九世纪初期科学上的发,冲击人文思想,浪漫主义随之兴起,成为当时的主流,人们转而注意深奥不可测的大自然,收集民间歌谣、童话,进而创作“艺术童话”(Kunstmarchen),生活因诗人的想象力而变得更加多彩多姿。 大约一百年后,二十世纪初期科学工业的进步更是日新月异,人类的物质生活享受,达到前所未有的丰。然而,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不是欢娱和幸福,相反的,科技结合了物欲,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让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诗人作家重新反省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 人生的低潮·写作的高潮 这正是一九一九年赫尔曼·黑塞来到堤契(Tessin)的心情写照。此时他刚结束战俘辅导中心的工作,天天面对战争及苦难的日子刚告一段落,时代灾难的震撼仍在心头澎湃,另一方面,他也面临了自己的家庭支离破碎、妻子精神崩溃,因而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安顿身心的地方,以便思考及创作。于是他离开了伯尔尼,来到瑞士南方、靠近意大利边境的堤契诺。一到此地,他便爱上了这个山间美境,创作力得以发挥,遂在此地完成许多重要的作品,例如:《流浪者之歌》、《荒原狼》、《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等,这时他声名鹊起,同时享誉全球。 除了长篇小说的创作,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以抒发观感,这些文章,正收集于《堤契诺之歌》这本书里。堤契诺四面环山,湖水清澈,四季分明,但天气变化快速,难以捉摸。在这里,黑塞有充分的机会观察大自然;他一有空便背上画架,描绘树林、葡萄园、农村;万物均有灵性,他一边作画,一边与万物对话,希望借由这种心灵的沟通,能与万物合而为一,于是老树、山岩均成为他的挚友。他以这种唯心的大自然观,将自然视为研究或驾驭对象的科学。 黑塞是反现代文明、反美的,在他眼中,美国正是现代文明的化身。他在堤契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创作之余和农人、村夫闲话家常,欣赏他们的质朴。堤契诺的居民作息一如远古,时间在此似乎停滞不前了,黑塞的思古情怀油然而生,流露于笔尖,因而想起德国文学史中著名的浪漫诗人艾兴多夫,仿效他唤醒酣睡于万物之中的诗歌,同时,他也回忆起施蒂弗特,学习他体会隐藏于万物形体之下的神性。在堤契诺,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 理性与感性 黑塞企图超越性,因而创造了“艺术童话”,《鸟》便是这种动机之下的作品。在一个外观看似神秘的叙述架构中,哲理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逐渐呈现于读者眼前,谴责人的贪婪已达极点,也正因为贪婪,人在宇宙间孤苦无。 这些新浪漫主义的心态,将堤契诺造就成为一个乐园,细心读者将会发现,黑塞仿佛是中国文学中的陶渊明,堤契诺好比桃花源。事实,黑塞对中国文化也是有相当认识的,在堤契诺时他完成的小说之一——《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是他自身成长的故事,书中的克林格梭尔(即黑塞)便将自己比拟为杜甫。然而,无论黑塞多么充满浪漫情怀,多么向往一去不复返的仙境,理性思考依然主宰着他引用艾兴多夫的诗,正是他自己心境的写照: 匆匆,啊,安详时分瞬间即至 我也将随之歇息,头上 美丽、孤寂的森林簌簌作响 即使在此地,我仍是陌生的异乡人 这正是黑塞这匹愤世嫉俗的荒原之狼所渴望的,然而,唯有大自然可怡然自得,人依然被排除于自然之外。“即使在此地”尤其说出作者心中的惶恐——原本以为来到堤契诺便能以大自然家,能融于草木万物之中,但毕竟事与愿违。在这里,这位流浪者仍然无法悟道,必须继续流浪,克服各种障碍。 追根究底,黑塞的小品文是其长篇小说的注脚,将他内心的渴望、焦虑、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想更深入了解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读者,这本文集助益匪浅;另一方面,黑塞对科技文明至上的排斥,对自然质朴的崇尚,也正呼应了现在许多有心人士的呼吁
本文标题: 荒原狼读后感1500(跪求《荒原狼》的读后感~ ~)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8369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