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读后感,三,四百字左右.求一篇关于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以一个高中生的角度...不用太华丽!……无视这种一本正经的题...
求一篇读后感,三,四百字左右.
求一篇关于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以一个高中生的角度...不用太华丽!……无视这种一本正经的题目吧,练习稿练习稿……高一暑假作业……………………|||为什么高一也要有暑假作业,而且还是正式高一开学以前。
18岁的年纪,你,在想些什么?
是和文中的安德烈一样,充满了对生活的放松或者和朋友们一起在酒吧泡过一天又一天?还是和MM一样,18岁的青春挥霍在旧日封闭的山村,没有娱乐没有见识,甚至认为,整个世界都和台湾岛一样,四面都是水?
“性,药,摇滚乐。”
安德烈口中所谓对18岁生活状态的抽象隐喻,一种对生活中其他事情的未知好奇,自我解放,不在乎他人目光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放浪不羁?我不觉得,我倒觉得如果18岁的生活和书中以一位香港女学生说的那样,活像个老学究,看书,学习,研究政治,思考大问题。那样的生活,我认为,和18岁的日子格格不入吧。
读完全书,从18岁的安德烈第一封书信中直接开始探讨的关于德国和纳粹的关系开始,到为了整个世界的积极道德,消极道德,再到18岁第一次的感情问题,还有全书最后,面对两代人的独立放手与不舍的探讨,说实话,很有些深度的感觉,没有其他文章,其他小说那么容易理解。文中涉及的政治问题,包括所谓的“左”和“右”的探讨,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怎么说,在过去的初中生活,除了书本,课外习题,电视上网络上肤浅的新闻报道之外,国家的荣誉感,同代人的生活态度,或者是关于自由独立的想法,很少很少。
就好像昨天还是一个踢球的少年,今天已经可以坐下来研究德国纳粹带给德国人的耻辱能不能直接否定掉德国人的爱国热情一样,瞬间跨越了两个层次。
印象深刻,对与安德烈与MM所探讨的问题价值。几乎每一封书信,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让人有所收获。抛开和我关系不密切的德国的爱国主义,青年人未来的工作问题,18岁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单单关于独立的篇章和对于社会问题的道德问题,就足以让人受益匪浅。
关于社会道德。星巴克咖啡的一次性纸杯所破坏的植被,KFC,M记为了生产牛肉所破坏的南美原始森林,又或者我们在穿名牌衣服鞋子的时候,非洲等地的贫瘠土地上,还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东西遮体,没有东西填饱肚子,没有钱去买药治病。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做?是抵制,好像当初一样抵制日货?或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跳过,默默说一句,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干?前者太过偏激,后者太过迟钝。
我想,我也只能和安德烈一样,减少去KFC,星巴克的次数,不去食用什么野生动物,劝说家人不要买动物皮毛。很无力的举动,但是只能这样。所谓的消极的道德……
积极的道德?比如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面对那些流浪街头的人们,去保护基金会捐款,抑或着当志愿者,亲自身体力行,为了自己内心尚未泯灭的道德付诸实践。
是,这些一部分来自社会的问题,一部分来自世界上的所谓贫富差异。
而后,MM的信又让我有所明白,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这种真正的道德,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总有一天会将其改变,我们不缺乏机会,只是缺乏坚持。我们还小,就算是安德烈,也不过18岁。那个可以让我们行动的时间迟早会来到,至于如何行动,是否行动,到时候再一一决定。所以,我们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只是一个手握道德观念,面对一切的事件无力改变的家伙罢了。
而其中所谈到的独立,也让我记忆犹新。
文中,安德烈所说:“我的亚洲同学,在我眼里看来是如此的稚嫩。”同时举了一个例子,描述了其他在安德烈身边的亚洲同学的情态。“她手上抓着一只小毛熊,他抓着一只小毛狗,两个人作出超可爱的“喔喔呜呜”的声音……像两个八岁小孩,但他们都已经21岁了。”
说实话,我看到这里,有些汗颜。
难道说留学在外的中国乃至亚洲学生,在其他欧洲学生眼睛里,都是一些表面上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我不能想象,也不能接受。
说到独立,我也一样,从小学毕业,就和父母分离,一个人和爷爷住在上海读完了初中。要说分离的难受?我说没有,谁也不会信,但是至少现在我完好无损的独立着,不只是生活上,而是思想上。
要我说,中国的孩子不是没有独立意识,而是父母们把孩子的独立意识完全封死,亲手保护到不可思议的境界,甚至所谓的“啃老族”都出现了。我不能说这是父母的过度关心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但是毕竟父母有不能推卸的责任。
独立归独立,但是和父母的关系完全僵化,或者说像MM文中所说:“他对我只有爱,并不喜欢我”,这样的独立,我觉得没有必要。
可以看出来,MM对于安德烈的“独立宣言”也有些不知所措,惊愕、伤心等等感觉此起彼伏。就像MM的比喻:“这种宣言,就像是甘地向英国说 ‘不’”,而接下来MM所说的例子,更加让我觉得可悲。大学生在和同学聚会的时候时间过晚,打电话对母亲请示,能不能乘出租车回家?母亲则反对,说不安全,最后她只好乘公交车回家。”
这样的事情,我不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对方是大学生,这让我有些惊奇,难道说就算读了大学,就算过了18岁,就算不在同一城市了,儿女对于父母,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永远无法独立飞翔?
回想起一件小事,有一次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母亲站在旁边,我坐在医生对面。医生看了我一眼。直接问起母亲,他哪里不舒服?讽刺啊……难道说我180的个子,还不能准确的表达我自己的病痛?
独立,是个让许多人所向往的词语。从美国的独立宣言,到如今的孩子们对父母的独立宣言。但是能完全或者完美的实现真正的独立的人,少之又少。
“成长只是在独立与放手之间”,对与我们来说十分容易,但是说实话,我能理解,对与我们的父母来说,这是多么的困难,就如文中MM说的,“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
也许就是这样,所有的事情,我们都明白对错,但是真正做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了。
转自“青葱 麦田”的一篇博客,似乎是和安德烈的同龄人。通过比较,或许可以更多地考虑我们在教育中可以关注、应该关注的还有什么。
现在的许多时候,强调更多的似乎是成绩,而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却被切割,甚至抛弃。
龙应台的另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合在一起看,作为家长、教师双重身份的人相信感触会更深。
你可以自己删改
18岁的年纪,你,在想些什么?
是和文中的安德烈一样,充满了对生活的放松或者和朋友们一起在酒吧泡过一天又一天?还是和MM一样,18岁的青春挥霍在旧日封闭的山村,没有娱乐没有见识,甚至认为,整个世界都和台湾岛一样,四面都是水?
“性,药,摇滚乐。”
安德烈口中所谓对18岁生活状态的抽象隐喻,一种对生活中其他事情的未知好奇,自我解放,不在乎他人目光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放浪不羁?我不觉得,我倒觉得如果18岁的生活和书中以一位香港女学生说的那样,活像个老学究,看书,学习,研究政治,思考大问题。那样的生活,我认为,和18岁的日子格格不入吧。
读完全书,从18岁的安德烈第一封书信中直接开始探讨的关于德国和纳粹的关系开始,到为了整个世界的积极道德,消极道德,再到18岁第一次的感情问题,还有全书最后,面对两代人的独立放手与不舍的探讨,说实话,很有些深度的感觉,没有其他文章,其他小说那么容易理解。文中涉及的政治问题,包括所谓的“左”和“右”的探讨,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怎么说,在过去的初中生活,除了书本,课外习题,电视上网络上肤浅的新闻报道之外,国家的荣誉感,同代人的生活态度,或者是关于自由独立的想法,很少很少。
就好像昨天还是一个踢球的少年,今天已经可以坐下来研究德国纳粹带给德国人的耻辱能不能直接否定掉德国人的爱国热情一样,瞬间跨越了两个层次。
印象深刻,对与安德烈与MM所探讨的问题价值。几乎每一封书信,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让人有所收获。抛开和我关系不密切的德国的爱国主义,青年人未来的工作问题,18岁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单单关于独立的篇章和对于社会问题的道德问题,就足以让人受益匪浅。
关于社会道德。星巴克咖啡的一次性纸杯所破坏的植被,KFC,M记为了生产牛肉所破坏的南美原始森林,又或者我们在穿名牌衣服鞋子的时候,非洲等地的贫瘠土地上,还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东西遮体,没有东西填饱肚子,没有钱去买药治病。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做?是抵制,好像当初一样抵制日货?或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跳过,默默说一句,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干?前者太过偏激,后者太过迟钝。
我想,我也只能和安德烈一样,减少去KFC,星巴克的次数,不去食用什么野生动物,劝说家人不要买动物皮毛。很无力的举动,但是只能这样。所谓的消极的道德……
积极的道德?比如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面对那些流浪街头的人们,去保护基金会捐款,抑或着当志愿者,亲自身体力行,为了自己内心尚未泯灭的道德付诸实践。
是,这些一部分来自社会的问题,一部分来自世界上的所谓贫富差异。
而后,MM的信又让我有所明白,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这种真正的道德,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总有一天会将其改变,我们不缺乏机会,只是缺乏坚持。我们还小,就算是安德烈,也不过18岁。那个可以让我们行动的时间迟早会来到,至于如何行动,是否行动,到时候再一一决定。所以,我们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只是一个手握道德观念,面对一切的事件无力改变的家伙罢了。
而其中所谈到的独立,也让我记忆犹新。
文中,安德烈所说:“我的亚洲同学,在我眼里看来是如此的稚嫩。”同时举了一个例子,描述了其他在安德烈身边的亚洲同学的情态。“她手上抓着一只小毛熊,他抓着一只小毛狗,两个人作出超可爱的“喔喔呜呜”的声音……像两个八岁小孩,但他们都已经21岁了。”
说实话,我看到这里,有些汗颜。
难道说留学在外的中国乃至亚洲学生,在其他欧洲学生眼睛里,都是一些表面上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我不能想象,也不能接受。
说到独立,我也一样,从小学毕业,就和父母分离,一个人和爷爷住在上海读完了初中。要说分离的难受?我说没有,谁也不会信,但是至少现在我完好无损的独立着,不只是生活上,而是思想上。
要我说,中国的孩子不是没有独立意识,而是父母们把孩子的独立意识完全封死,亲手保护到不可思议的境界,甚至所谓的“啃老族”都出现了。我不能说这是父母的过度关心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但是毕竟父母有不能推卸的责任。
独立归独立,但是和父母的关系完全僵化,或者说像MM文中所说:“他对我只有爱,并不喜欢我”,这样的独立,我觉得没有必要。
可以看出来,MM对于安德烈的“独立宣言”也有些不知所措,惊愕、伤心等等感觉此起彼伏。就像MM的比喻:“这种宣言,就像是甘地向英国说 ‘不’”,而接下来MM所说的例子,更加让我觉得可悲。大学生在和同学聚会的时候时间过晚,打电话对母亲请示,能不能乘出租车回家?母亲则反对,说不安全,最后她只好乘公交车回家。”
这样的事情,我不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对方是大学生,这让我有些惊奇,难道说就算读了大学,就算过了18岁,就算不在同一城市了,儿女对于父母,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永远无法独立飞翔?
回想起一件小事,有一次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母亲站在旁边,我坐在医生对面。医生看了我一眼。直接问起母亲,他哪里不舒服?讽刺啊……难道说我180的个子,还不能准确的表达我自己的病痛?
独立,是个让许多人所向往的词语。从美国的独立宣言,到如今的孩子们对父母的独立宣言。但是能完全或者完美的实现真正的独立的人,少之又少。
“成长只是在独立与放手之间”,对与我们来说十分容易,但是说实话,我能理解,对与我们的父母来说,这是多么的困难,就如文中MM说的,“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
也许就是这样,所有的事情,我们都明白对错,但是真正做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了。
转自“青葱 麦田”的一篇博客,似乎是和安德烈的同龄人。通过比较,或许可以更多地考虑我们在教育中可以关注、应该关注的还有什么。
现在的许多时候,强调更多的似乎是成绩,而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却被切割,甚至抛弃。
龙应台的另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合在一起看,作为家长、教师双重身份的人相信感触会更深。
你可以自己删改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要确实读过《亲爱的安德烈》的 字数在600-900就行 急求 感受 感受啊……无视这种一本正经的题目吧,练习稿练习稿……高一暑假作业……………………|||为什么高一也要有暑假作业,而且还是正式高一开学以前。
18岁的年纪,你,在想些什么?
是和文中的安德烈一样,充满了对生活的放松或者和朋友们一起在酒吧泡过一天有一天?还是和MM一样,18岁的青春挥霍在旧日封闭的山村,没有娱乐没有见识,甚至认为,整个世界都和台湾岛一样,四面都是水?
“性,药,摇滚乐。”
安德烈口中所谓对18岁生活状态的抽象隐喻,一种对生活中其他事情的未知好奇,自我解放,不在乎他人目光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放浪不羁?我不觉得,我倒觉得如果18岁的生活和书中以一位香港女学生说的那样,活像个老学究,看书,学习,研究政治,思考大问题。那样的生活,我认为,和18岁的日子格格不入吧。
读完全书,从18岁的安德烈第一封书信中直接开始探讨的关于德国和纳粹的关系开始,到为了整个世界的积极道德,消极道德,再到18岁第一次的感情问题,还有全书最后,面对两代人的独立放手与不舍的探讨,说实话,很有些深度的感觉,没有其他文章,其他小说那么容易理解。文中涉及的政治问题,包括所谓的“左”和“右”的探讨,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怎么说,在过去的初中生活,除了书本,课外习题,电视上网络上肤浅的新闻报道之外,国家的荣誉感,同代人的生活态度,或者是关于自由独立的想法,很少很少。
就好像昨天还是一个踢球的少年,今天已经可以坐下来研究德国纳粹带给德国人的耻辱能不能直接否定掉德国人的爱国热情一样,瞬间跨越了两个层次。
印象深刻,对与安德烈与MM所探讨的问题价值。几乎每一封书信,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让人有所收获。抛开和我关系不密切的德国的爱国主义,青年人未来的工作问题,18岁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单单关于独立的篇章和对于社会问题的道德问题,就足以让人受益匪浅。
关于社会道德。星巴克咖啡的一次性纸杯所破坏的植被,KFC,M记为了生产牛肉所破坏的南美原始森林,又或者我们在穿名牌衣服鞋子的时候,非洲等地的贫瘠土地上,还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东西遮体,没有东西填饱肚子,没有钱去买药治病。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做?是抵制,好像当初一样抵制日货?或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跳过,默默说一句,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干?前者太过偏激,后者太过迟钝。
我想,我也只能和安德烈一样,减少去KFC,星巴克的次数,不去食用什么野生动物,劝说家人不要买动物皮毛。很无力的举动,但是只能这样。所谓的消极的道德……
积极的道德?比如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面对那些流浪街头的人们,去保护基金会捐款,抑或着当志愿者,亲自身体力行,为了自己内心尚未泯灭的道德付诸实践。
是,这些一部分来自社会的问题,一部分来自世界上的所谓贫富差异。
而后,MM的信又让我有所明白,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这种真正的道德,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总有一天会将其改变,我们不缺乏机会,只是缺乏坚持。我们还小,就算是安德烈,也不过18岁。那个可以让我们行动的时间迟早会来到,至于如何行动,是否行动,到时候再一一决定。所以,我们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只是一个手握道德观念,面对一切的事件无力改变的家伙罢了。
而其中所谈到的独立,也让我记忆犹新。
文中,安德烈所说:“我的亚洲同学,在我眼里看来是如此的稚嫩。”同时举了一个例子,描述了其他在安德烈身边的亚洲同学的情态。“她手上抓着一只小毛熊,他抓着一只小毛狗,两个人作出超可爱的“喔喔呜呜”的声音……像两个八岁小孩,但他们都已经21岁了。”
说实话,我看到这里,有些汗颜。
难道说留学在外的中国乃至亚洲学生,在其他欧洲学生眼睛里,都是一些表面上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我不能想象,也不能接受。
说到独立,我也一样,从小学毕业,就和父母分离,一个人和爷爷住在上海读完了初中。要说分离的难受?我说没有,谁也不会信,但是至少现在我完好无损的独立着,不只是生活上,而是思想上。
要我说,中国的孩子不是没有独立意识,而是父母们把孩子的独立意识完全封死,亲手保护到不可思议的境界,甚至所谓的“啃老族”都出现了。我不能说这是父母的过度关心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但是毕竟父母有不能推卸的责任。
独立归独立,但是和父母的关系完全僵化,或者说像MM文中所说:“他对我只有爱,并不喜欢我”,这样的独立,我觉得没有必要。
可以看出来,MM对于安德烈的“独立宣言”也有些不知所措,惊愕、伤心等等感觉此起彼伏。就像MM的比喻:“这种宣言,就像是甘地向英国说‘不’”,而接下来MM所说的例子,更加让我觉得可悲。大学生在和同学聚会的时候时间过晚,打电话对母亲请示,能不能乘出租车回家?母亲则反对,说不安全,最后她只好乘公交车回家。”
这样的事情,我不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对方是大学生,这让我有些惊奇,难道说就算读了大学,就算过了18岁,就算不在同一城市了,儿女对于父母,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永远无法独立飞翔?
回想起一件小事,有一次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母亲站在旁边,我坐在医生对面。医生看了我一眼。直接问起母亲,他哪里不舒服?讽刺啊……难道说我180的个子,还不能准确的表达我自己的病痛?
独立,是个让许多人所向往的词语。从美国的独立宣言,到如今的孩子们对父母的独立宣言。但是能完全或者完美的实现真正的独立的人,少之又少。
“成长只是在独立与放手之间”,对与我们来说十分容易,但是说实话,我能理解,对与我们的父母来说,这是多么的困难,就如文中MM说的,“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
也许就是这样,所有的事情,我们都明白对错,但是真正做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了。
18岁的年纪,你,在想些什么?
是和文中的安德烈一样,充满了对生活的放松或者和朋友们一起在酒吧泡过一天有一天?还是和MM一样,18岁的青春挥霍在旧日封闭的山村,没有娱乐没有见识,甚至认为,整个世界都和台湾岛一样,四面都是水?
“性,药,摇滚乐。”
安德烈口中所谓对18岁生活状态的抽象隐喻,一种对生活中其他事情的未知好奇,自我解放,不在乎他人目光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放浪不羁?我不觉得,我倒觉得如果18岁的生活和书中以一位香港女学生说的那样,活像个老学究,看书,学习,研究政治,思考大问题。那样的生活,我认为,和18岁的日子格格不入吧。
读完全书,从18岁的安德烈第一封书信中直接开始探讨的关于德国和纳粹的关系开始,到为了整个世界的积极道德,消极道德,再到18岁第一次的感情问题,还有全书最后,面对两代人的独立放手与不舍的探讨,说实话,很有些深度的感觉,没有其他文章,其他小说那么容易理解。文中涉及的政治问题,包括所谓的“左”和“右”的探讨,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怎么说,在过去的初中生活,除了书本,课外习题,电视上网络上肤浅的新闻报道之外,国家的荣誉感,同代人的生活态度,或者是关于自由独立的想法,很少很少。
就好像昨天还是一个踢球的少年,今天已经可以坐下来研究德国纳粹带给德国人的耻辱能不能直接否定掉德国人的爱国热情一样,瞬间跨越了两个层次。
印象深刻,对与安德烈与MM所探讨的问题价值。几乎每一封书信,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让人有所收获。抛开和我关系不密切的德国的爱国主义,青年人未来的工作问题,18岁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单单关于独立的篇章和对于社会问题的道德问题,就足以让人受益匪浅。
关于社会道德。星巴克咖啡的一次性纸杯所破坏的植被,KFC,M记为了生产牛肉所破坏的南美原始森林,又或者我们在穿名牌衣服鞋子的时候,非洲等地的贫瘠土地上,还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东西遮体,没有东西填饱肚子,没有钱去买药治病。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做?是抵制,好像当初一样抵制日货?或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跳过,默默说一句,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干?前者太过偏激,后者太过迟钝。
我想,我也只能和安德烈一样,减少去KFC,星巴克的次数,不去食用什么野生动物,劝说家人不要买动物皮毛。很无力的举动,但是只能这样。所谓的消极的道德……
积极的道德?比如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面对那些流浪街头的人们,去保护基金会捐款,抑或着当志愿者,亲自身体力行,为了自己内心尚未泯灭的道德付诸实践。
是,这些一部分来自社会的问题,一部分来自世界上的所谓贫富差异。
而后,MM的信又让我有所明白,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这种真正的道德,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总有一天会将其改变,我们不缺乏机会,只是缺乏坚持。我们还小,就算是安德烈,也不过18岁。那个可以让我们行动的时间迟早会来到,至于如何行动,是否行动,到时候再一一决定。所以,我们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蛋,只是一个手握道德观念,面对一切的事件无力改变的家伙罢了。
而其中所谈到的独立,也让我记忆犹新。
文中,安德烈所说:“我的亚洲同学,在我眼里看来是如此的稚嫩。”同时举了一个例子,描述了其他在安德烈身边的亚洲同学的情态。“她手上抓着一只小毛熊,他抓着一只小毛狗,两个人作出超可爱的“喔喔呜呜”的声音……像两个八岁小孩,但他们都已经21岁了。”
说实话,我看到这里,有些汗颜。
难道说留学在外的中国乃至亚洲学生,在其他欧洲学生眼睛里,都是一些表面上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我不能想象,也不能接受。
说到独立,我也一样,从小学毕业,就和父母分离,一个人和爷爷住在上海读完了初中。要说分离的难受?我说没有,谁也不会信,但是至少现在我完好无损的独立着,不只是生活上,而是思想上。
要我说,中国的孩子不是没有独立意识,而是父母们把孩子的独立意识完全封死,亲手保护到不可思议的境界,甚至所谓的“啃老族”都出现了。我不能说这是父母的过度关心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但是毕竟父母有不能推卸的责任。
独立归独立,但是和父母的关系完全僵化,或者说像MM文中所说:“他对我只有爱,并不喜欢我”,这样的独立,我觉得没有必要。
可以看出来,MM对于安德烈的“独立宣言”也有些不知所措,惊愕、伤心等等感觉此起彼伏。就像MM的比喻:“这种宣言,就像是甘地向英国说‘不’”,而接下来MM所说的例子,更加让我觉得可悲。大学生在和同学聚会的时候时间过晚,打电话对母亲请示,能不能乘出租车回家?母亲则反对,说不安全,最后她只好乘公交车回家。”
这样的事情,我不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对方是大学生,这让我有些惊奇,难道说就算读了大学,就算过了18岁,就算不在同一城市了,儿女对于父母,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永远无法独立飞翔?
回想起一件小事,有一次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母亲站在旁边,我坐在医生对面。医生看了我一眼。直接问起母亲,他哪里不舒服?讽刺啊……难道说我180的个子,还不能准确的表达我自己的病痛?
独立,是个让许多人所向往的词语。从美国的独立宣言,到如今的孩子们对父母的独立宣言。但是能完全或者完美的实现真正的独立的人,少之又少。
“成长只是在独立与放手之间”,对与我们来说十分容易,但是说实话,我能理解,对与我们的父母来说,这是多么的困难,就如文中MM说的,“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
也许就是这样,所有的事情,我们都明白对错,但是真正做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了。
本文标题: m记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7902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