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往事彼岸读后感(读了《彼岸》 你喜欢海虎吗)

发布时间: 2023-01-12 22:54: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6

小学生写的2009阅兵式作文(不是读后感)国庆60周年阅兵式备受关注中外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大典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今年的阅兵式看什么?怎么看...

海军往事彼岸读后感(读了《彼岸》 你喜欢海虎吗)

小学生写的2009阅兵式作文(不是读后感)

国庆60周年阅兵式
备受关注中外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大典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今年的阅兵式看什么?怎么看?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装备研究所副所长崔向华说,阅兵可展现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和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今年国庆阅兵至少有十大看点。
看发展历程:素质大幅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3次国庆大阅兵,刻下解放军发展壮大和共和国成长的每一步足迹。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高技术军兵种已成为主战力量。经过10年的高速建设与发展,可以预期,今年的国庆阅兵,解放军武器装备水平、整体作战能力和官兵素质都将有大幅提高。
看国力军威:展现中国力量
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力、扬军威的最好方式。60周年国庆阅兵,既可以展示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又可以展示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力量”。
看力量体系:参阅要素更全
国庆60周年大阅兵,将是中国武装力量体系的完整体现,不仅涉及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而且有武警部队以及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还将展示一些新型武器装备。
看武器装备:“高精尖”亮相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解放军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根据惯例,各军兵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将会有所展现。届时,除坦克、战车、火炮、各种导弹以及空军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直升机等武器装备外,一批高精尖的常规武器和小型化非常规武器有望精彩亮相。
看军容军姿:体现阳刚俊美
解放军新式军服是2007年开始更换的,这套军服是解放军军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适应军服向识别、象征、调节、防护等综合性、多功能、系列化方向发展的潮流。今年国庆阅兵将是解放军最新式军服的全景展示。
看特殊方阵:航天人受检阅
新中国成立后的13次阅兵,每一次阅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或特殊的阅兵方阵。今年,为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人可能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接受检阅;特种武装力量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值得关注;由“80后”甚至“90后”担纲的女民兵方阵可能是特殊的一景。
看改革创新:内容形式创新
今年国庆阅兵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创新,无论是阅兵式、还是分列式,与以往国庆阅兵相比,将集中从内容上、形式上、编排上、组织上进行创新。
看制造工艺:用红旗车阅兵
中国制造工艺水平逐年提高,武器装备不仅有优越的防护性能,隐身性、抗毁性及威猛的外观都有大幅度提高。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红旗轿车将一如既往作为阅兵用车。据悉,红旗的HQE车型已经被定位于“元首级”座驾。
看协同能力:协调诸军兵种
阅兵部队阵容庞大,涉及面广,组织协调困难,阅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
看经济效益:少花钱多办事
今年恰逢金融危机,国庆阅兵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
近年来,中国军队走“节约型”道路,无论是阅兵整体的组织,还是相关建设,都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现节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民族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我们到的时候,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们举着红旗,拿起灯笼,一齐欢呼。
开国大典开始了,有三个重大场面特别壮观,分别是主体仪式、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但我认为,庄严、庄重、肃穆的阅兵式最吸引人的眼球,最值得人们怀念。阅兵式开始了。一开始是海军的两个排,战士们戴着雪白的帽子,穿着蓝色的制服,踏着整齐的步子,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接着是步兵的一个师,军人们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一个队伍接着一个队伍。然后是炮兵的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种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好一个泱泱大国!”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紧跟着是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有次序地缓缓前进。后来,骑兵师和空军也陆续登场。解放军叔叔们十分守纪律,每个人的手脚动作都是一模一样的,丝毫不松懈,简直像几块立体的木板在移动。
啊,强大的祖国!啊,伟大的祖国!啊,日渐富强的祖国!我真为有这样一个祖国而骄傲!我真为有这样一个民族而自豪!
有了中国的解放军战士,我们将不会受外国侵略者的欺负了;有了解放军战士们,我们人民的生活也回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幸福。祖国的前途也将会越来越辉煌!中国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东方雄狮怒吼了!
我和所有的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们,将永永远远记住这个伟大而神圣的日子!

读了《彼岸》,你喜欢海虎吗?

近通过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感受到它对我们的重要性。首先,从课文中我知道了太阳离我们有1.5亿里远,如果我们日夜不停地走,还要3500年呢!而太阳又是那么的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它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正因为太阳这么大,温度这么高,距离我们又这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地球上一切的生物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万物的生长需要太阳,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动物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人类的吃、穿、住、行也都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我们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可见太阳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啊!因为有了太阳的热量,才形成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云、风、雨、雪······这些自然现象。太阳还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利用它来预防疾病。我们生活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的热能来工作的。在其他的科学技术中,也用到了很多有关太阳的能量······地球上的一切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么美丽,太阳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急急急!国庆阅兵观后感!

跪求国庆阅兵观后感。要求 700字左右。 自己写。从网上抄的勿发。 哥哥姐姐们。拜托了。谁给写篇啊。小弟跪求啊。!!!
啊!黄河长江,奔腾万里,你们哺育了一个多么辉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哦,祖国,涓涓流贯的河川是你飘逸的长发,绵亘悠久长的山岳是你硬朗的脊梁。你有满山遍野的宝藏,你有秀丽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辉煌的故宫,你有蜿蜓伸展的万里长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你还有很多很多。。。。。。在你辽阔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中华民族也曾几经沧桑、几经痛苦,我们的祖国母亲也曾倍受欺凌与污辱。我们忘不了园明园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大地在呻吟,黄河在哭泣,然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被压垮。
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华儿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的旗帜、戊戌变法的惊雷,义和团战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枪声,无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五四运动的呐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似惊雷划破夜空。从南昌到井冈山、从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出了一个灿烂的新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巨人终于又站起来了!
走过56年的风风雨雨,经过54年的励精图治,我们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同学们,我们中国已经很强大,但是不能忘记,我们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国际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对我国的钓鱼岛垂涎三尺,更不能忘记,1999年我国使馆的被炸,同胞的鲜血告诉我们:我们还不够强大。
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激发着我们的豪情斗志新的千年,新的世纪,新的起点,十六大给我们吹响了进军的新号角,亿万中国人民正向着新的目标奋进。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同学们,努力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祖国啊,母亲!请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历史的重托,新的《中华交响曲》将在我们手中演奏出更精彩更辉煌的乐章!就象李大钊期望的那样:“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正气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现!让华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国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从1949年到2009年,一条60年的长路,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百废待新的中国,一头连着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中国。
从1949年到2009年,新中国60年的风雨历程已丰盈收获,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在10月1日这一天,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为祖国庆贺。
英雄的中国军队在这里集结,自豪的中国人民在这里欢聚。
敬候伟大时刻的到来,要用最嘹亮的声音唱出心中最美的赞歌。
此刻的天安门广场,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曾几何时,为了这个值得纪念的庆祝,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曾几何时,为了这个值得庆祝的纪念,多少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从人民英雄纪念牌到国旗升起的地方,为了这段可以遥望的距离,中国人执着前行了整个世纪。
从人民英雄纪念牌到国旗升起的地方,为了那面可以仰望的五星红旗,中国人世世代代继往开来,不遗余力。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共和国自强独立的今天,我们心底有份厚重的感念,汇集成无限崇敬的万语千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共和国和平发展的未来,我们心底有份坚定的信念,要永远守护着用鲜血浸染的江山,永远捍卫五星红旗夺目的鲜艳。振兴中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探索革命的慢慢整个征途中曾发出由衷的期盼。
今天新时代的青年人已经把繁荣中国的大旗扛在肩上,把祖国的重托扛在肩上,把未来的希望抗在肩上。我们坚挺的脊梁足以让革命先辈欣慰安然。。
“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主席在亲手翻开新中国扉页的同时,就朗声宣布了中国之于世界的担当。
而今热爱和平的中国,正在促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飞速发展的中国必将推动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万邦。英雄的血肉凝成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英雄的精神筑起人民的赤胆忠魂,光荣传统世代相传,人民军队威名远扬。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是奔腾不息的江河激越澎湃,浩浩荡荡,21世纪中国的钢铁雄师正整装列队,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60门礼炮齐整地排部在天安门广场南端,它将用穿透云霄的鸣响为新中国烙印峥嵘的纪念,聚涌和平的真言。
60声震撼的鸣响必将激荡千年古国的万里疆土,激荡中华民族的奔腾血脉。修葺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厚重如山,巍峨毅然。60年来他见证了共和国奋勇前行的每一步。他珍存了共和国喜悦变迁的每一天。
前行有声,岁月无言。新中国60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中国人民秉持着历来的艰苦奋斗,张开了拥抱世界的臂膀,坚定了开放发展的心态,从容涉过岁月的洪流。
成就有声,岁月无言。新中国60年,光阴荏苒,沧桑巨变,当我们回望来时路,难忘一张张质朴的面孔,难忘一张张勤劳的双手,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铸就了中国各条战线的辉煌成就。
此刻的人民大会堂庄严而肃穆,亦如它正静静聆听普通百姓最由衷的心声。
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亲手绘制自己最向往的未来。
56根民族团结柱分利在广场两侧,寓意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表达对60周年华诞的深深祝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这份情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强盛所依。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我们共同奋斗、携手并肩就一定能构建出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盛世欢颜。
祖国,我爱你!

对岸 泰戈尔阅读题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节诗的大意。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2.诗人通过优美的诗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境界?3.本诗的题目是“对岸”,若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是否可以?为什么?
金色花
一、整体把握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二、问题研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纸船寄母亲
一、整体感知
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颠簸中驶向陌生的国度。此去远涉重洋,相去万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亲怀中?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诗歌第一、二节便写叠纸船、抛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令人心碎的结果,它暗示读者,纸船漂过大海到母亲身边实际上不可能,给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但诗人仍“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亲那儿!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诗人的愿望能够实现吗?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第三节诗,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像:“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纸船漂不到母亲的身边,就进入母亲的梦中吧!“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的状态,令人怅然不已。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笔。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
一个人如果有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感情体验,就能深切地理解这首小诗的感情。一直在母亲身边,习以为常,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想念妈妈的滋味,最是难受。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泪。
2.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
诗歌抒情总要借助某种形象,作者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纸船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练习说明
一 熟读这两首诗,直到能背诵下来。然后进行朗诵比赛,评出优胜者。
朗读要反复细致地加以指导,例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样的对话要朗读得好并不容易,需要一遍一遍地教,像教唱歌曲一样的教。
二 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本题就两首诗中比较含蓄的诗句要求学生体会思想感情。指导解题,应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形象与意境、情感与意义。
1.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急死了。
“我”呢,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
2.这几句诗表达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在太平洋舟中呼唤母亲,但愿母亲想到女儿离家后的心情。
三△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要让学生明确此次练笔的要求,必须借助形象来抒情。借助什么形象才好呢?这要注意揣摩两首诗中的想像。泰戈尔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想像纸船飘洋过海送深情,都想像通过一种办法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我们也可以想像另一种办法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四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可以先看“文学名著导读”,再找书来看。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自读《金色花》,抓住孩子小小的心愿
启发思考的问题可以设计为: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这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二、引导学生自读《金色花》,着重研讨篇末含蓄的诗句
可以讨论: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三、引导学生自读《纸船》,着重探究“泪”与“悲哀”
母亲至爱女儿,女儿至爱母亲,容易理解,“泪”与“悲哀”则是难点,探究明白了,可以理解思念之情,思念之苦。由此可以悟到,诗人为什么异想天开,要放纸船在太平洋,“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四、教学设计
(一)识字与写字
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衍(yǎn)
(二)《金色花》
1.朗读。
2.谈整体感受。
3.内容研讨。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什么向妈妈保密?
(3)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
4.再朗读。
(三)《纸船》
1.朗读。
2.谈整体感受。
3.内容研讨。
(1)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2)为什么借纸船来抒情?
(四)朗诵比赛
(五)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三)选做。
有关资料
一、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选自《辞海》,1999年修订版)
二、1923年前的冰心(李存光)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
冰心的父亲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童年,她在山东烟台度过了七八年山陬海隅的生活。大海给冰心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早期作品,常常亲切地写到大海。幼年的冰心广泛阅读了中国古典小说和汉译外国作品,七八岁时还动手试写过白话和文言小说。1911年,全家南归福州;次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预科。1913年,随家到北京,翌年秋进入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在这里学到了一些新知识,“同时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地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冰心全集〉自序》)。1918年,冰心抱着学医的目的考入协和女子大学(次年该校并入燕京大学)预科;后来改变初衷,转学文学,192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冰心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
五四运动的浪潮,把冰心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她参加罢课、游行、开会和街头宣传等活动,热心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并发表了一些宣传性的文章。在新思潮的激荡下,1919年9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小说用对比手法描绘两个家庭的不同生活方式,提示了为着事业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此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这些小说,表现了冰心对封建势力和社会现状的不满,但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显得软弱、憔悴。眼前的问题写完了,冰心又抓住活跃在回忆中的事物,写出了《鱼儿》《一个不重要的兵丁》等描写下级官兵生活的小说。五四高潮以后,冰心“退缩逃避到狭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冰心小说散文选集〉自序》)。《超人》《悟》等,便是以“爱”的哲学认识生活的作品。
与此同时,她写作散文。1921年发表的《笑》,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心中的对于生活的爱,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1922年,发表《往事》。这组散文叙写了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1923年秋,冰心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
(李存光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三、《金色花》的两重解读(刘真福)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像—— 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这样一幅画面,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观照,揣摩各种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 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到哪里去了”,他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而善意的“说谎”。细味之,“我”的奇特行为深藏着对母亲的依恋: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作品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浓浓的意趣。
品读至此,我们已经领略了该诗的丰富、有趣的诗味。然而,泰戈尔创设诗意若仅限于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尔了;泰戈尔高于普通诗人之处,正在于他能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的地方还向前、向深处更进一步,进入妙悟的境地,进入“入神”的境界。“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严羽《沧浪诗话》)。如果我们对《金色花》往更深更远处探究,我们会有更惊奇的发现。
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原来又是一幅神灵显形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仍是“我”——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有着无所不能的神性。它一动意念,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着的,诗人吟咏此花,本来就含有对神的虔敬,创造了一种宗教氛围。(另外,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保持着一种沉静、安详的性格,也给诗作带来了些许宗教氛围)。小精灵可以忽上忽下,随意摇摆,随意跳舞,随意开花,随意散发芬芳。最后一动意念,又变成人了。它的所作所为有无限的自由,绝非人间肉身凡胎可以比拟。当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与爱。这种善与爱既然出自小神灵——是来自高风绝尘的天国世界的小神灵,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作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就是颂神。原来诗人宣扬的是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宗教感情提升了诗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诗作的主题。
这后一幅画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视。一般人只能实实在在地写儿童对母亲的嬉闹和亲热;只有泰戈尔才能写出人格化的神灵的行迹与心理,而且写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地轻灵、巧妙、自然。他写出了东方诗、东方文化的神秘与蕴藉。在这点上,他的诗也与西方诗大不一样。西方诗坛尽管在历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响,但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思想感情已经逐渐淡化、疏远了,还没有见到哪位著名诗人像泰戈尔这种痴迷地信神,并以颂神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主题的。因为泰戈尔生活在一个佛教为国教的国度中,他是东方文化培养出来的诗人。遍观泰戈尔散文诗,可以处处感觉到浓厚的、神秘的宗教气氛。诗中经常出现神灵的“一鳞半爪”,虽然不点明神灵的名字,但“你”“他”“她”等指示代词通常明示或暗示着被敬颂的神灵。因此可以说,颂神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基本母题,也是《金色花》的深层主题。
我们当然可以仅从凡间、凡俗的主题来解读这首诗,但那样毕竟流于浅俗,而且与泰戈尔诗作原有的意义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们借助对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体认来解读(尽管我们不是借此宣传宗教),作品的意义将变得深宏,庶几能把捉诗人的情感与理念。
(选自《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年第9期)
四、冰心《纸船——寄母亲》创作背景(范伯群、曾华鹏)
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准备赴美留学。这位茹苦勤勉的学子、探索人生的作家,现在又站在一段生命新航程的起点上了。她说:“为着人生,我曾自愿不住的挥着别泪,作此‘弱游’!……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所以不须伤感,我至爱的母亲!凭着血与泪,我已推开了生命神秘的宫门。因着巨大的代价,我从此要领受人生,享乐人生。”冰心这次长途跋涉,背井离乡,去国“弱游”的目的是想以手执的金钥匙去更深地探掘文学的宝库,开启人生奥秘的宫门。但是,对这位女作家说来,她为这次游学所支付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在她的女性的纤柔敏锐的神经上要负荷不堪沉沉的重担——忍受着使她的灵魂为之颤栗的离别之苦。因此,在当时的冰心的散文和诗歌作品中抒写的离情别绪,为我们留下了描绘别离之苦的最细致真切、凄美情深的篇章。这个融乐和美的家庭,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姊弟之间,当面都作出“最自然”的强颜欢笑,个个都这般“自欺自慰,相欺相慰,无数的忍泪吞声……”只在偶然间听到弟弟和小朋友的悄悄对话:“我姊姊走了,我们家里,如同丢了一颗明珠一般!”父亲背后的叹息,母亲强忍的泪光,自己又借话别为名,与友人在外挨延时间,因为入门就感凄切,姊弟之间不敢默坐厮守,有时竟环着大莲花缸奔跑,彼此泼水为戏,以这种与年龄并不相称的狂欢,掩蔽内心的痛苦。总之,离别使这个家庭一切反常。“几个月来,我们原是彼此心下雪亮,只是手软心酸,不敢揭破这一层纸。”但临到离别时,竟反常地装作无事人似的:“我竟微笑了!我说:‘走了!’向空中发言似的,这语声又似是从空中来,入耳使我惊慑,我不看着任一个人,便掀开帘子出去。”“只这般昏昏的匆匆的一别,既不缠绵,又不悲壮,白担了这许多日子的心了!”冰心就是在久久过着这种“言不由衷”的日子境况下离别了家庭。那是1923年8月3日,她乘京浦车南下。直到火车慢慢开行,在车上翻阅《国语文学史》时,看见书页的空白处写着几个大字:“别忘了小小”,是她最小的弟弟冰季的笔迹,这才揭破了那一层薄纸,使她沉沉如死的心感到十分酸楚。
冰心于8月5日抵达上海,略事小憩,于8月17日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她在《寄小读者·通讯七》中这样告诉亲爱的小朋友:
8月17日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
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这庞然大物,载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而去!
8月19日抵日本神户,8月21日游览了横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舟上生活使冰心日夜泛游在海的女神的怀抱中,她常常伫立栏旁,纵目眺览:“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的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这粼粼的海波唤起了冰心童年的回忆,海潮声中,珍爱的童心和昔日的游伴都活跃在她的脑中心中。所以在船上冰心“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这“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与“自然”巍然屹立于眼前,离乡背井的生活中独独将这三根支柱中的“母爱”给抽去了。缺少了这根重要的支柱,冰心感到整个灵魂发生了不能自制的倾侧,为了解脱这种苦恼的境界,哪怕是减轻万分之一的负荷也好,她在舟中写下了《惆怅》《纸船》等诗篇。冒雨游览横滨,再加上灵魂的无法平衡的倾斜,竟使她小病于舟中。她在《惆怅》中写道:
梦里的母亲
来安慰病中的我,
絮絮地温人的爱语——
几次醒来,
药杯儿自不在手里。
海风压衾,
明灯依然,
我的心
是如何的惆怅——无着!
《惆怅》是根据一个梦境铺叙写成:“那夜梦见母亲来,摸我的前额,说,‘热得很,——吃几口药罢。’她手里端着药杯叫我喝。我看那药是黄色的水,一口气喝完了,梦中觉得是橘汁的味儿。醒来只听得圆窗外海风如吼,翻身又睡着了。第二天热便退尽。”这种思念母亲成病,又因梦见母亲得愈的境况凝成了诗篇,这些情切意绵的诗篇垒砌成一个临时的支架,替代这被抽去的梁柱,以保持这灵魂的平衡。《纸船——寄母亲》也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诗的构思是将怀念母亲的至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还是乐此不疲地折叠丢抛: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在去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中,所以她这三年中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当然,冰心不仅以凄恻纤美的文字歌颂母爱,她也以一个航海家的爱女的身份,写她与海中的风浪搏战,并以胜利者的骄傲自豪地说:“海已证明了我确是父亲的女儿。”在这些文字中也闪露出一名技击者“磨剑赴敌”的豪迈气概。在去国前,她父亲曾对她说:“这番横渡太平洋,你若晕船,不配作我的女儿!”因此,当她听到风浪即将降临时,使她产生出一种“无名的喜悦”,像一位初出茅庐的自信的武士,跳上擂台,跃跃欲试其身手一般。当她看到同伴们在摇晃的海舟中反侧欹斜;掩口蹙然,面色无主,纷纷散去时,她的心神飞越,像一仗剑下龙宫赴宴一样,登上了船的最高层甲板,冰心说:“如同准备着去赴海的女神召请去对酌的一个夜宴;又如同磨剑赴敌,对手是一个闻名的健者,而自己却有几分胜利的把握。”这样的文字在她去国所写的篇章中虽不多见,却也别具一格,在女性的妩媚中透出一派英气,与抒写母爱的文采略有差异而风格协和。
(选自《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五、《纸船——寄母亲》赏析(潘颂德)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粘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本文标题: 海军往事彼岸读后感(读了《彼岸》 你喜欢海虎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7558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奇妙的作业机 读后感(急求一篇读后感 800字 高悬赏)八卦炉逃读后感作文(读西游记第七回有感500字作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