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故居观后感500字,寻访【萧红故居】有感,怀着对萧红老师的敬仰,这一天我与同学来到位于呼兰区的萧红故居。,其实我关注萧红从高三开始...
萧红故居观后感500字
寻访【萧红故居】有感
怀着对萧红老师的敬仰,这一天我与同学来到位于呼兰区的萧红故居。
其实我关注萧红从高三开始,高三时学习疲倦偶尔听听广播,见得“民国四大才女”萧红,以及那时正在筹拍的电影《萧红》,只是感觉萧红这一人物及其神秘、传奇。我在网上多次查阅资料,了解萧红。那时我就对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生死场》很感兴趣,可是高考在即,便没机会阅读。
后来,电影《萧红》公映了,但还是没机会看,再后来,我终于可以在网上搜索观看了。看了一遍似乎没看懂,我就索性下载下来反复看。每次看都觉得每次都有收获,好东西难免要和大家分享,我就在我的各个社交网站上与大家分享这部传奇之作。之后我也尝试把电影放在电视里,让家人也感受一下萧红的个人魅力。
这一天虽然天气有些冷,但还是能感受到萧红老师当年创作的热情。我和同学乘着551公交来到了呼兰,经过询问,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萧红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萧红纪念馆”。通过登记,我们进入了纪念馆,一块大大的石碑在正中间,上面写的是“前言”,紧接着左前方是一块白色的萧红像,前面是萧红幼时在地里与爷爷劳作的情景,再向里面走是萧红和她生前与萧军以及与恩师鲁迅的照片,还有许多萧红作品的手稿,和鲁迅先生写给“红军”夫妇的书信。
上到二楼,我们看到萧红与萧军和她们的朋友们在一起唱歌欢乐的情景,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萧红萧军和朋友们在一起谈笑歌唱的气氛;还有萧红独自一人静静创作的情景,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萧红在恶劣环境下创作的艰难;和恩师鲁迅家里萧红与萧军谈话的情景,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萧红及其萧军、鲁迅谈论写作技巧时的热度;
从“萧红纪念馆”走出来向东便是名副其实的“萧红故居”。走进萧红故居的庭院,第一个赏心悦目的便是那洁白的汉白玉制作而成的萧红雕像,她拄着下巴思考的样子着实让人羡慕。接着就是萧红及其所有家人生活过的房屋、正房、东西厢房以及张家仓房、马棚还有水井。萧红及其家人居住的房屋中有许多这个年代不曾使用的工具。“乃莹”出生的房间西墙上挂着萧红与生母的合影和她家族的全家福。
走出“萧红故居”,经过“萧红纪念馆”,离开萧红故居,有一种不舍的感觉,再这样一个张家大户人家,萧红并没有放弃学业,而是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求学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萧红一样,为了自己梦想勇敢去闯。她善于写作的优秀品质也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一辈学习。
在此,我向伟大的萧红致敬,向一直辛勤工作在萧红纪念馆和萧红故居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谢谢你们!
怀着对萧红老师的敬仰,这一天我与同学来到位于呼兰区的萧红故居。
其实我关注萧红从高三开始,高三时学习疲倦偶尔听听广播,见得“民国四大才女”萧红,以及那时正在筹拍的电影《萧红》,只是感觉萧红这一人物及其神秘、传奇。我在网上多次查阅资料,了解萧红。那时我就对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生死场》很感兴趣,可是高考在即,便没机会阅读。
后来,电影《萧红》公映了,但还是没机会看,再后来,我终于可以在网上搜索观看了。看了一遍似乎没看懂,我就索性下载下来反复看。每次看都觉得每次都有收获,好东西难免要和大家分享,我就在我的各个社交网站上与大家分享这部传奇之作。之后我也尝试把电影放在电视里,让家人也感受一下萧红的个人魅力。
这一天虽然天气有些冷,但还是能感受到萧红老师当年创作的热情。我和同学乘着551公交来到了呼兰,经过询问,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萧红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萧红纪念馆”。通过登记,我们进入了纪念馆,一块大大的石碑在正中间,上面写的是“前言”,紧接着左前方是一块白色的萧红像,前面是萧红幼时在地里与爷爷劳作的情景,再向里面走是萧红和她生前与萧军以及与恩师鲁迅的照片,还有许多萧红作品的手稿,和鲁迅先生写给“红军”夫妇的书信。
上到二楼,我们看到萧红与萧军和她们的朋友们在一起唱歌欢乐的情景,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萧红萧军和朋友们在一起谈笑歌唱的气氛;还有萧红独自一人静静创作的情景,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萧红在恶劣环境下创作的艰难;和恩师鲁迅家里萧红与萧军谈话的情景,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萧红及其萧军、鲁迅谈论写作技巧时的热度;
从“萧红纪念馆”走出来向东便是名副其实的“萧红故居”。走进萧红故居的庭院,第一个赏心悦目的便是那洁白的汉白玉制作而成的萧红雕像,她拄着下巴思考的样子着实让人羡慕。接着就是萧红及其所有家人生活过的房屋、正房、东西厢房以及张家仓房、马棚还有水井。萧红及其家人居住的房屋中有许多这个年代不曾使用的工具。“乃莹”出生的房间西墙上挂着萧红与生母的合影和她家族的全家福。
走出“萧红故居”,经过“萧红纪念馆”,离开萧红故居,有一种不舍的感觉,再这样一个张家大户人家,萧红并没有放弃学业,而是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求学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萧红一样,为了自己梦想勇敢去闯。她善于写作的优秀品质也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一辈学习。
在此,我向伟大的萧红致敬,向一直辛勤工作在萧红纪念馆和萧红故居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谢谢你们!
萧红精品文集,小黑狗读后感
象从前一样,大狗是睡在门前的木台上。望着这两只狗我沉默着。我自己知道又是想起我的小黑狗来了。
前两个月的一天早晨,我去倒脏水。在房后的角落处,房东的使女小钰蹲在那里。她的黄头发毛着,我记得清清的,她的衣扣还开着。我看见的是她的背面,所以我不能预测这是发生了什么!
我斟酌着我的声音,还不等我向她问,她的手已在颤抖,唔!她颤抖的小手上有个小狗在闭着眼睛,我问:
“哪里来的?”
“你来看吧!”
她说着,我只看她毛蓬的头发摇了一下,手上又是一个小狗在闭着眼睛。
不仅一个两个,不能辨清是几个,简直是一小堆。我也和孩子一样,和小钰一样欢喜着跑进屋去,在床边拉他的手:
“平森……啊,……喔喔……”
我的鞋底在地板上响,但我没说出一个字来,我的嘴废物似的啊喔着。他的眼睛瞪住,和我一样,我是为了欢喜,他是为了惊愕。最后我告诉了他,是房东的大狗生了小狗。
过了四天,别的一只母狗也生了小狗。
以后小狗都睁开眼睛了。我们天天玩着它们,又给小狗搬了个家,把它们都装进木箱里。
争吵就是这天发生的:小钰看见老狗把小狗吃掉一只,怕是那只老狗把它的小狗完全吃掉,所以不同意小狗和那个老狗同居,大家就抢夺着把余下的三个小狗也给装进木箱去,算是那只白花狗生的。
那个毛褪得稀疏、骨格突露、瘦得龙样似的老狗,追上来。白花狗仗着年轻不惧敌,哼吐着开仗的声音。平时这两条狗从不咬架,就连咬人也不会。现在凶恶极了。就象两条小熊在咬架一样。房东的男儿,女儿,听差,使女,又加我们两个,此时都没有用了。不能使两个狗分开。两个狗满院疯狂地拖跑。人也疯狂着。在人们吵闹的声音里,老狗的乳头脱掉一个,含在白花狗的嘴里。
人们算是把狗打开了。老狗再追去时,白花狗已经把乳头吐到地上,跳进木箱看护它的一群小狗去了。
脱掉乳头的老狗,血流着,痛得满院转走。木箱里它的三个小狗却拥挤着不是自己的妈妈,在安然地吃奶。
有一天,把个小狗抱进屋来放在桌上,它害怕,不能迈步,全身有些颤,我笑着象是得意,说:
“平森,看小狗啊!”
他却相反,说道:
“哼!现在觉得小狗好玩,长大要饿死的时候,就无人管了。”
这话间接的可以了解。我笑着的脸被这话毁坏了,用我寞寞的手,把小狗送了出去。我心里有些不愿意,不愿意小狗将来饿死。可是我却没有说什么,面向后窗,我看望后窗外的空地;这块空地没有阳光照过,四面立着的是有产阶级的高楼,几乎是和阳光绝了缘。不知什么时候,小狗是腐了,乱了,挤在木板下,左近有苍蝇飞着。我的心情完全神经质下去,好象躺在木板下的小狗就是我自己,象听着苍蝇在自己已死的尸体上寻食一样。
平森走过来,我怕又要证实他方才的话。我假装无事,可是他已经看见那个小狗了。我怕他又要象征着说什么,可是他已经说了:
“一个小狗死在这没有阳光的地方,你觉得可怜么?年老的叫化子不能寻食,死在阴沟里,或是黑暗的街道上;女人,孩子,就是年轻人失了业的时候也是一样。”
我愿意哭出来,但我不能因为人都说女人一哭就算了事,我不愿意了事。可是慢慢的我终于哭了!他说:“悄悄,你要哭么?这是平常的事,冻死,饿死,黑暗死,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把持住自己。渡我们的桥梁吧,小孩子!”
我怕着羞,把眼泪拭干了,但,终日我是心情寞寞。
过了些日子,十二个小狗之中又少了两个。但是剩下的这些更可爱了。会摇尾巴,会学着大狗叫,跑起来在院子就是一小群。有时门口来了生人,它们也跟着大狗跑去,并不咬,只是摇着尾巴,就象和生人要好似的,这或是小狗还不晓得它们的责任,还不晓得保护主人的财产。
天井中纳凉的软椅上,房东太太吸着烟。她开始说家常话了。结果又说到了小狗:
“这一大群什么用也没有,一个好看的也没有,过几天把它们远远地送到马路上去。秋天又要有一群,厌死人了!”
坐在软椅旁边的是个60多岁的老更倌。眼花着,有主意的嘴结结巴巴地说:
“明明……天,用麻……袋背送到大江去……”
小钰是个小孩子,她说:
“不用送大江,慢慢都会送出去。”
小狗满院跑跳。我最愿意看的是它们睡觉,多是一个压着一个脖子睡,小圆肚一个个的相挤着。是凡来了熟人的时候都是往外介绍,生得好看一点的抱走了几个。
其中有一个耳朵最大,肚子最圆的小黑狗,算是我的了。我们的朋友用小提篮带回去两个,剩下的只有一个小黑狗和一个小黄狗。老狗对它两个非常珍惜起来,争着给小狗去舐绒毛。这时候,小狗在院子里已经不成群了。
我从街上回来,打开窗子。我读一本小说。那个小黄狗挠着窗纱,和我玩笑似的竖起身子来挠了又挠。
我想:
“怎么几天没有见到小黑狗呢?”
我喊来了小钰。别的同院住的人都出来了,找遍全院,不见我的小黑狗。马路上也没有可爱的小黑狗,再也看不见它的大耳朵了!它忽然是失了踪!
又过三天,小黄狗也被人拿走。
没有妈妈的小钰向我说:
“大狗一听隔院的小狗叫,它就想起它的孩子。可是满院急寻,上楼顶去张望。最终一个都不见,它哽哽地叫呢!”
十三个小狗一个不见了!和两个月以前一样,大狗是孤独地睡在木台上。
平森的小脚,鸽子形的小脚,栖在床单上,他是睡了。我在写,我在想,玻璃窗上的三个苍蝇在飞……
前两个月的一天早晨,我去倒脏水。在房后的角落处,房东的使女小钰蹲在那里。她的黄头发毛着,我记得清清的,她的衣扣还开着。我看见的是她的背面,所以我不能预测这是发生了什么!
我斟酌着我的声音,还不等我向她问,她的手已在颤抖,唔!她颤抖的小手上有个小狗在闭着眼睛,我问:
“哪里来的?”
“你来看吧!”
她说着,我只看她毛蓬的头发摇了一下,手上又是一个小狗在闭着眼睛。
不仅一个两个,不能辨清是几个,简直是一小堆。我也和孩子一样,和小钰一样欢喜着跑进屋去,在床边拉他的手:
“平森……啊,……喔喔……”
我的鞋底在地板上响,但我没说出一个字来,我的嘴废物似的啊喔着。他的眼睛瞪住,和我一样,我是为了欢喜,他是为了惊愕。最后我告诉了他,是房东的大狗生了小狗。
过了四天,别的一只母狗也生了小狗。
以后小狗都睁开眼睛了。我们天天玩着它们,又给小狗搬了个家,把它们都装进木箱里。
争吵就是这天发生的:小钰看见老狗把小狗吃掉一只,怕是那只老狗把它的小狗完全吃掉,所以不同意小狗和那个老狗同居,大家就抢夺着把余下的三个小狗也给装进木箱去,算是那只白花狗生的。
那个毛褪得稀疏、骨格突露、瘦得龙样似的老狗,追上来。白花狗仗着年轻不惧敌,哼吐着开仗的声音。平时这两条狗从不咬架,就连咬人也不会。现在凶恶极了。就象两条小熊在咬架一样。房东的男儿,女儿,听差,使女,又加我们两个,此时都没有用了。不能使两个狗分开。两个狗满院疯狂地拖跑。人也疯狂着。在人们吵闹的声音里,老狗的乳头脱掉一个,含在白花狗的嘴里。
人们算是把狗打开了。老狗再追去时,白花狗已经把乳头吐到地上,跳进木箱看护它的一群小狗去了。
脱掉乳头的老狗,血流着,痛得满院转走。木箱里它的三个小狗却拥挤着不是自己的妈妈,在安然地吃奶。
有一天,把个小狗抱进屋来放在桌上,它害怕,不能迈步,全身有些颤,我笑着象是得意,说:
“平森,看小狗啊!”
他却相反,说道:
“哼!现在觉得小狗好玩,长大要饿死的时候,就无人管了。”
这话间接的可以了解。我笑着的脸被这话毁坏了,用我寞寞的手,把小狗送了出去。我心里有些不愿意,不愿意小狗将来饿死。可是我却没有说什么,面向后窗,我看望后窗外的空地;这块空地没有阳光照过,四面立着的是有产阶级的高楼,几乎是和阳光绝了缘。不知什么时候,小狗是腐了,乱了,挤在木板下,左近有苍蝇飞着。我的心情完全神经质下去,好象躺在木板下的小狗就是我自己,象听着苍蝇在自己已死的尸体上寻食一样。
平森走过来,我怕又要证实他方才的话。我假装无事,可是他已经看见那个小狗了。我怕他又要象征着说什么,可是他已经说了:
“一个小狗死在这没有阳光的地方,你觉得可怜么?年老的叫化子不能寻食,死在阴沟里,或是黑暗的街道上;女人,孩子,就是年轻人失了业的时候也是一样。”
我愿意哭出来,但我不能因为人都说女人一哭就算了事,我不愿意了事。可是慢慢的我终于哭了!他说:“悄悄,你要哭么?这是平常的事,冻死,饿死,黑暗死,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把持住自己。渡我们的桥梁吧,小孩子!”
我怕着羞,把眼泪拭干了,但,终日我是心情寞寞。
过了些日子,十二个小狗之中又少了两个。但是剩下的这些更可爱了。会摇尾巴,会学着大狗叫,跑起来在院子就是一小群。有时门口来了生人,它们也跟着大狗跑去,并不咬,只是摇着尾巴,就象和生人要好似的,这或是小狗还不晓得它们的责任,还不晓得保护主人的财产。
天井中纳凉的软椅上,房东太太吸着烟。她开始说家常话了。结果又说到了小狗:
“这一大群什么用也没有,一个好看的也没有,过几天把它们远远地送到马路上去。秋天又要有一群,厌死人了!”
坐在软椅旁边的是个60多岁的老更倌。眼花着,有主意的嘴结结巴巴地说:
“明明……天,用麻……袋背送到大江去……”
小钰是个小孩子,她说:
“不用送大江,慢慢都会送出去。”
小狗满院跑跳。我最愿意看的是它们睡觉,多是一个压着一个脖子睡,小圆肚一个个的相挤着。是凡来了熟人的时候都是往外介绍,生得好看一点的抱走了几个。
其中有一个耳朵最大,肚子最圆的小黑狗,算是我的了。我们的朋友用小提篮带回去两个,剩下的只有一个小黑狗和一个小黄狗。老狗对它两个非常珍惜起来,争着给小狗去舐绒毛。这时候,小狗在院子里已经不成群了。
我从街上回来,打开窗子。我读一本小说。那个小黄狗挠着窗纱,和我玩笑似的竖起身子来挠了又挠。
我想:
“怎么几天没有见到小黑狗呢?”
我喊来了小钰。别的同院住的人都出来了,找遍全院,不见我的小黑狗。马路上也没有可爱的小黑狗,再也看不见它的大耳朵了!它忽然是失了踪!
又过三天,小黄狗也被人拿走。
没有妈妈的小钰向我说:
“大狗一听隔院的小狗叫,它就想起它的孩子。可是满院急寻,上楼顶去张望。最终一个都不见,它哽哽地叫呢!”
十三个小狗一个不见了!和两个月以前一样,大狗是孤独地睡在木台上。
平森的小脚,鸽子形的小脚,栖在床单上,他是睡了。我在写,我在想,玻璃窗上的三个苍蝇在飞……
萧红有什么著名的散文?
我只给你推荐最经典的:
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
生死场
你要看萧红,别的可以没看过,这三个必须看过。
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
生死场
你要看萧红,别的可以没看过,这三个必须看过。
作文祖父死了的时候萧红答案解析
祖父死了的时候
萧红
祖父总是有点变样子,他喜欢流起眼泪来,同时过去很重要的事情他也忘掉。比方过去那一些他常讲的故事,现在讲起来,讲了一半下一半他就说:“我记不得了。”
某夜,他又病了一次,经过这一次病,他竟说:“给你三姑写信,叫她来一趟,我不是四五年没看过她吗?”他叫我写信给我已经死去五年的姑母。
那次离家是很痛苦的。学校来了开学通知信,祖父又一天一天地变样起来。
祖父睡着的时候,我就躺在他的旁边哭,好象祖父已经离开我死去似的,一面哭着一面抬头看他凹陷的嘴唇。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象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我的心被丝线扎住或铁丝绞住了。
我联想到母亲死的时候。母亲死以后,父亲怎样打我,又娶一个新母亲来。这个母亲很客气,不打我,就是骂,也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我。客气是越客气了,但是冷淡了,疏远了,生人一样。
“到院子玩玩吧!”祖父说了这话之后,在我的头上撞了一下,“喂!你看这是什么?”一个金黄色的桔子落到我的手中。
夜间不敢到茅厕去,我说:“妈妈同我到茅厕去趟吧。”
“我不去!”
“那我害怕呀!”
“怕什么?”
“怕什么?怕鬼怕神?”父亲也说话了,把眼睛从眼镜上面看着我。
冬天,祖父已经躺下,赤着脚,开着纽扣跟我到外面茅厕去。
学校开学,我迟到了四天。三月里,我又回家一次,正在外面叫门,里面小弟弟嚷着:“姐姐回来了!姐姐回来了!”大门开时,我就远远注意着祖父住着的那间房子。果然祖父的面孔和胡子闪现在玻璃窗里。我跳着笑着跑进屋去。但不是高兴,只是心酸,祖父的脸色更惨淡更白了。等屋子里一个人没有时,他流着泪,他慌慌忙忙的一边用袖口擦着眼泪,一边抖动着嘴唇说:“爷爷不行了,不知早晚……前些日子好险没跌……跌死。”
“怎么跌的?”
“就是在后屋,我想去解手,招呼人,也听不见,按电铃也没有人来,就得爬啦。还没到后门口,腿颤,心跳,眼前发花了一阵就倒下去。没跌断了腰……人老了,有什么用处!爷爷是八十一岁呢。”
“爷爷是八十一岁。”
“没用了,活了八十一岁还是在地上爬呢!我想你看不着爷爷了,谁知没有跌死,我又慢慢爬到炕上。”
我走的那天也是和我回来那天一样,白色的脸的轮廓闪现在玻璃窗里。在院心我回头看着祖父的面孔,走到大门口,在大门口我仍可看见,出了大门,就被门扇遮断。
从这一次祖父就与我永远隔绝了。虽然那次和祖父告别,并没说出一个永别的字。我回来看祖父,这回门前吹着喇叭,幡杆挑得比房头更高,马车离家很远的时候,我已看到高高的白色幡杆了,吹鼓手们的喇叭怆凉的在悲号。马车停在喇叭声中,大门前的白幡,白对联,院心的灵棚,闹嚷嚷许多人,吹鼓手们响起乌乌的哀号。
这回祖父不坐在玻璃窗里,是睡在堂屋的板床上,没有灵魂的躺在那里。我要看一看他白色的胡子,可是怎样看呢!拿开他脸上蒙着的纸吧,胡子,眼睛和嘴,都不会动了,他真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了?我从祖父的袖管里去摸他的手,手也没有感觉了。祖父这回真死去了啊!
祖父装进棺材去的那天早晨,正是后园里玫瑰花开放满树的时候。我扯着祖父的一张被角,抬向灵前去。吹鼓手在灵前吹着大喇叭。
我怕起来,我号叫起来。
“咣咣!”黑色的,半尺厚的灵柩盖子压上去。
吃饭的时候,我饮了酒,用祖父的酒杯饮的。饭后我跑到后花园玫瑰树下去卧倒,园中飞着蜂子和蝴蝶,绿草的清凉的气味,这都和十年前一样。可是十年前死了妈妈。妈妈死后我仍是在园中扑蝴蝶;这回祖父死去,我却饮了酒。
过去的十年我是和父亲打斗着生活。在这期间我觉得人是残酷的东西。父亲对我是没有好面孔的,对于仆人也是没有好面孔的,他对于祖父也是没有好面孔的。因为仆人是穷人,祖父是老人,我是个小孩子,所以我们这些完全没有保障的人就落到他的手里,后来我看到新娶来的母亲也落到他的手里,他喜欢她的时候,便同她说笑,他恼怒时便骂她,母亲渐渐也怕起父亲来。
母亲也不是穷人,也不是老人,也不是孩子,怎么也怕起父亲来呢?我到邻家去看看,邻家的女人也是怕男人。我到舅家去,舅母也是怕舅父。
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我饮了酒,回想,幻想……
以后我必须不要家,到广大的人群中去,但我在玫瑰树下颤怵了,人群中没有我的祖父。
所以我哭着,整个祖父死的时候我哭着。
萧红
祖父总是有点变样子,他喜欢流起眼泪来,同时过去很重要的事情他也忘掉。比方过去那一些他常讲的故事,现在讲起来,讲了一半下一半他就说:“我记不得了。”
某夜,他又病了一次,经过这一次病,他竟说:“给你三姑写信,叫她来一趟,我不是四五年没看过她吗?”他叫我写信给我已经死去五年的姑母。
那次离家是很痛苦的。学校来了开学通知信,祖父又一天一天地变样起来。
祖父睡着的时候,我就躺在他的旁边哭,好象祖父已经离开我死去似的,一面哭着一面抬头看他凹陷的嘴唇。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象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我的心被丝线扎住或铁丝绞住了。
我联想到母亲死的时候。母亲死以后,父亲怎样打我,又娶一个新母亲来。这个母亲很客气,不打我,就是骂,也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我。客气是越客气了,但是冷淡了,疏远了,生人一样。
“到院子玩玩吧!”祖父说了这话之后,在我的头上撞了一下,“喂!你看这是什么?”一个金黄色的桔子落到我的手中。
夜间不敢到茅厕去,我说:“妈妈同我到茅厕去趟吧。”
“我不去!”
“那我害怕呀!”
“怕什么?”
“怕什么?怕鬼怕神?”父亲也说话了,把眼睛从眼镜上面看着我。
冬天,祖父已经躺下,赤着脚,开着纽扣跟我到外面茅厕去。
学校开学,我迟到了四天。三月里,我又回家一次,正在外面叫门,里面小弟弟嚷着:“姐姐回来了!姐姐回来了!”大门开时,我就远远注意着祖父住着的那间房子。果然祖父的面孔和胡子闪现在玻璃窗里。我跳着笑着跑进屋去。但不是高兴,只是心酸,祖父的脸色更惨淡更白了。等屋子里一个人没有时,他流着泪,他慌慌忙忙的一边用袖口擦着眼泪,一边抖动着嘴唇说:“爷爷不行了,不知早晚……前些日子好险没跌……跌死。”
“怎么跌的?”
“就是在后屋,我想去解手,招呼人,也听不见,按电铃也没有人来,就得爬啦。还没到后门口,腿颤,心跳,眼前发花了一阵就倒下去。没跌断了腰……人老了,有什么用处!爷爷是八十一岁呢。”
“爷爷是八十一岁。”
“没用了,活了八十一岁还是在地上爬呢!我想你看不着爷爷了,谁知没有跌死,我又慢慢爬到炕上。”
我走的那天也是和我回来那天一样,白色的脸的轮廓闪现在玻璃窗里。在院心我回头看着祖父的面孔,走到大门口,在大门口我仍可看见,出了大门,就被门扇遮断。
从这一次祖父就与我永远隔绝了。虽然那次和祖父告别,并没说出一个永别的字。我回来看祖父,这回门前吹着喇叭,幡杆挑得比房头更高,马车离家很远的时候,我已看到高高的白色幡杆了,吹鼓手们的喇叭怆凉的在悲号。马车停在喇叭声中,大门前的白幡,白对联,院心的灵棚,闹嚷嚷许多人,吹鼓手们响起乌乌的哀号。
这回祖父不坐在玻璃窗里,是睡在堂屋的板床上,没有灵魂的躺在那里。我要看一看他白色的胡子,可是怎样看呢!拿开他脸上蒙着的纸吧,胡子,眼睛和嘴,都不会动了,他真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了?我从祖父的袖管里去摸他的手,手也没有感觉了。祖父这回真死去了啊!
祖父装进棺材去的那天早晨,正是后园里玫瑰花开放满树的时候。我扯着祖父的一张被角,抬向灵前去。吹鼓手在灵前吹着大喇叭。
我怕起来,我号叫起来。
“咣咣!”黑色的,半尺厚的灵柩盖子压上去。
吃饭的时候,我饮了酒,用祖父的酒杯饮的。饭后我跑到后花园玫瑰树下去卧倒,园中飞着蜂子和蝴蝶,绿草的清凉的气味,这都和十年前一样。可是十年前死了妈妈。妈妈死后我仍是在园中扑蝴蝶;这回祖父死去,我却饮了酒。
过去的十年我是和父亲打斗着生活。在这期间我觉得人是残酷的东西。父亲对我是没有好面孔的,对于仆人也是没有好面孔的,他对于祖父也是没有好面孔的。因为仆人是穷人,祖父是老人,我是个小孩子,所以我们这些完全没有保障的人就落到他的手里,后来我看到新娶来的母亲也落到他的手里,他喜欢她的时候,便同她说笑,他恼怒时便骂她,母亲渐渐也怕起父亲来。
母亲也不是穷人,也不是老人,也不是孩子,怎么也怕起父亲来呢?我到邻家去看看,邻家的女人也是怕男人。我到舅家去,舅母也是怕舅父。
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我饮了酒,回想,幻想……
以后我必须不要家,到广大的人群中去,但我在玫瑰树下颤怵了,人群中没有我的祖父。
所以我哭着,整个祖父死的时候我哭着。
本文标题: 门前的黑影萧红读后感(萧红故居观后感5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7465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