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魏纪三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品质资治通鉴魏纪三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品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忠君爱国的高尚品质《资治通鉴》每一章节的启示可不可...
资治通鉴魏纪三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品质
资治通鉴魏纪三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品质忠君爱国的高尚品质
《资治通鉴》每一章节的启示
可不可以具体一点。《周纪》的启示:《秦纪》的启示:《汉纪》的启示:《魏纪》的启示:《晋纪》的启示:《宋纪》的启示:《齐纪》的启示:《梁纪》的启示:《陈纪》的启示:《隋纪》的启示:《唐纪》的启示:《后梁纪》的启示:《后唐纪》的启示:《后晋纪》的启示:《后汉纪》的启示:《后周纪》的启示:《 资治通鉴 》的主要内容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扩展资料《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
今元祐本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较好的版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魏文侯书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齐心的感受
〈世说新语〉中主要表现的是陈太丘儿子陈元方的性格
《资治通鉴》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章节:
1.《周纪》,五卷。
2.《秦纪》,三卷:《周纪》与《秦纪》原为《通志》卷。
3.《汉纪》,六十卷。
4.《魏纪》,十卷。
5.《晋纪》,四十卷。
6.《宋纪》,十六卷。
7.《齐纪》,十卷。
8.《梁纪》,二十二卷。
9.《陈纪》,十卷。
10.《隋纪》,八卷。
11.《唐纪》,最多,凡八十一卷。
12.《后梁纪》,六卷。
13.《后唐纪》,八卷。
14.《后晋纪》,六卷。
15.《后汉纪》,四卷。
16.《后周纪》,五卷。
延伸: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