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二十四孝》读后感最佳答案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细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
小学生《二十四孝》读后感
最佳答案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细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赏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二十四孝图》给我影响最深。文中主要是批
判封建孝道观念,读来胜让人惶恐,不仅觉得就是观念与当今所持态度不同的何止十万八千里之远。开篇作者反对“妨害白话者”,态度尖锐,亦使人想起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写白话文的第一人,鲁迅先生认为,勿徒的古书是束缚儿童想象力的。从“我的小同学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可见,那时的儿童对诸如此类的新的形式的书籍是多么喜爱,这就是白话。
接下来,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选文分析了“郭巨埋儿”的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和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二十四孝》这本书里的二十四个故事,每个都很精彩,每个都很感人。
像第十七个故事——《哭竹生笋》这个故事,它主要是讲了晋朝的孟宗,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将他抚养成人。在母亲的督促下,他终于有个成就。孟宗十分孝顺。有一年,母亲突然病倒了,难以咽下饭菜,只是很想喝竹笋煮的羹汤之类的东西。可当时是冬天,哪儿有新鲜的竹笋呢?孟宗跑到竹林里找啊找,可是找不着,他急得扶着竹子大哭。这时,奇迹发生了,他泪水飞洒处,都长出了新鲜的竹笋。孟宗很高兴,挖了几棵捧回家,精心做成羹汤,母亲喝了汤,病也治愈了。
说是竹笋羹汤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倒不如说是孟宗的孝心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孟宗能力有限,自然会在如此矛盾的情况下手足无措。
但孝心还是感动了天地,使冬天长仙笋。无论这是真的故事还是神话,孟宗的孝心十分难得呀!
总之,《二十四孝》这本书几乎每个故事都这么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读了《二十四孝》故事,其中有几只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分别是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弃官寻母……
哭竹生笋讲的是在三国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孟宗。从小爸爸就死了,家里十分贫穷,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妈妈年纪老了,体弱多病。不管妈妈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妈妈病了,想吃竹笋烧的菜,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着竹子大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卧冰求鲤讲的是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小时候失去了妈妈。后来后妈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他父亲对他也开始不好了。王祥的后妈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光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求鲤鱼。正在他求的时候,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烧给后妈吃。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子女的爱深沉如海、恩重如山,自古以来感动了多少的人。孝敬父母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传了几千年,影响深远,但是在商品经济洪流的冲击下,已经面目全非,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严重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如花般年华,容易受感染的孩子们。为此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阅读《二十四孝故事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孝经记录了二十四个古人的孝行,虽然带有一些不合常理的时代局限,但是其中不乏感人肺腑的情节,如《亲尝汤药》中,贵为一国之君的刘恒为了照顾患病的母亲,衣不解带地服侍床前,“所用汤药,必先亲尝之而后进。”《百里负米》里的子路,为了让双亲吃上香喷喷的米饭,竟到百里之外去买米。《扇枕温衾》中的黄香,为了父亲能谁个安稳觉,“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诸如此类的许多故事,都从平常的生活情节中表现了古人孝敬父母的稚子之心,不得不让人为之感动,确实是我国传统美德的正面典范。
但是,由于“二十四孝”产生于古代封建社会,和许多传统道德经典、民间故事一样,不可避免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如《为母埋儿》中的郭巨竟然为了孝敬父母而打算埋葬自己的儿子。对于这些有违常理和科学依据的消极因素,需要教师的客观分析,正确引导。学生是否能在这次的活动中有所收获,并学得其所,相信老师对《二十四孝故事经》的学习和理解是重要前提。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细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赏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二十四孝图》给我影响最深。文中主要是批
判封建孝道观念,读来胜让人惶恐,不仅觉得就是观念与当今所持态度不同的何止十万八千里之远。开篇作者反对“妨害白话者”,态度尖锐,亦使人想起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写白话文的第一人,鲁迅先生认为,勿徒的古书是束缚儿童想象力的。从“我的小同学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可见,那时的儿童对诸如此类的新的形式的书籍是多么喜爱,这就是白话。
接下来,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选文分析了“郭巨埋儿”的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和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二十四孝》这本书里的二十四个故事,每个都很精彩,每个都很感人。
像第十七个故事——《哭竹生笋》这个故事,它主要是讲了晋朝的孟宗,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将他抚养成人。在母亲的督促下,他终于有个成就。孟宗十分孝顺。有一年,母亲突然病倒了,难以咽下饭菜,只是很想喝竹笋煮的羹汤之类的东西。可当时是冬天,哪儿有新鲜的竹笋呢?孟宗跑到竹林里找啊找,可是找不着,他急得扶着竹子大哭。这时,奇迹发生了,他泪水飞洒处,都长出了新鲜的竹笋。孟宗很高兴,挖了几棵捧回家,精心做成羹汤,母亲喝了汤,病也治愈了。
说是竹笋羹汤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倒不如说是孟宗的孝心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孟宗能力有限,自然会在如此矛盾的情况下手足无措。
但孝心还是感动了天地,使冬天长仙笋。无论这是真的故事还是神话,孟宗的孝心十分难得呀!
总之,《二十四孝》这本书几乎每个故事都这么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读了《二十四孝》故事,其中有几只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分别是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弃官寻母……
哭竹生笋讲的是在三国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孟宗。从小爸爸就死了,家里十分贫穷,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妈妈年纪老了,体弱多病。不管妈妈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妈妈病了,想吃竹笋烧的菜,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着竹子大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卧冰求鲤讲的是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小时候失去了妈妈。后来后妈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他父亲对他也开始不好了。王祥的后妈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光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求鲤鱼。正在他求的时候,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烧给后妈吃。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子女的爱深沉如海、恩重如山,自古以来感动了多少的人。孝敬父母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传了几千年,影响深远,但是在商品经济洪流的冲击下,已经面目全非,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严重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如花般年华,容易受感染的孩子们。为此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阅读《二十四孝故事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孝经记录了二十四个古人的孝行,虽然带有一些不合常理的时代局限,但是其中不乏感人肺腑的情节,如《亲尝汤药》中,贵为一国之君的刘恒为了照顾患病的母亲,衣不解带地服侍床前,“所用汤药,必先亲尝之而后进。”《百里负米》里的子路,为了让双亲吃上香喷喷的米饭,竟到百里之外去买米。《扇枕温衾》中的黄香,为了父亲能谁个安稳觉,“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诸如此类的许多故事,都从平常的生活情节中表现了古人孝敬父母的稚子之心,不得不让人为之感动,确实是我国传统美德的正面典范。
但是,由于“二十四孝”产生于古代封建社会,和许多传统道德经典、民间故事一样,不可避免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如《为母埋儿》中的郭巨竟然为了孝敬父母而打算埋葬自己的儿子。对于这些有违常理和科学依据的消极因素,需要教师的客观分析,正确引导。学生是否能在这次的活动中有所收获,并学得其所,相信老师对《二十四孝故事经》的学习和理解是重要前提。
二十四孝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昨天,我们在学校学习了《二十四孝》,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他们对待自己的父母尽心尽孝,和我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我的家是一个组合家庭,继父虽然对我很好,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却不是那么回事。每次我和他们吵架,不是对和错,继父总是向着我,但是我却从不领情,有时候甚至连继父人一起骂。还经常怂恿妈妈和继父离婚,妈妈没有顺从我,我就大发脾气。在继父家里,稍有不顺心的事情,离家出走、骂人、摔东西是我的强项,我也从来不顾及和体谅继父和妈妈的感受。妈妈四十几岁了,身体又不好,离开继父带着我一个负担,艰难的生活该怎么过。继父为了让妈妈少受些累,希望我能过得好一些,整天在外面操劳奔波。
唉!以前从来不知道有《二十四孝》,也从来不知道如何去体谅了解父母的苦心。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不会那样做了。现在,我只想真诚地对爸爸妈妈说:“对不起,请原谅我!”。
我的家是一个组合家庭,继父虽然对我很好,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却不是那么回事。每次我和他们吵架,不是对和错,继父总是向着我,但是我却从不领情,有时候甚至连继父人一起骂。还经常怂恿妈妈和继父离婚,妈妈没有顺从我,我就大发脾气。在继父家里,稍有不顺心的事情,离家出走、骂人、摔东西是我的强项,我也从来不顾及和体谅继父和妈妈的感受。妈妈四十几岁了,身体又不好,离开继父带着我一个负担,艰难的生活该怎么过。继父为了让妈妈少受些累,希望我能过得好一些,整天在外面操劳奔波。
唉!以前从来不知道有《二十四孝》,也从来不知道如何去体谅了解父母的苦心。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不会那样做了。现在,我只想真诚地对爸爸妈妈说:“对不起,请原谅我!”。
《二十四孝——读后感》
[《二十四孝——读后感》]
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扇枕温衾
原文: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二十四孝——读后感》。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dian];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诗曰:冬月温衾[qin]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释文: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
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大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永元四年,拜左丞。功满当迁,和帝留,增秩。六年,累迁尚书令。后以为东郡太守,香上疏让曰:“臣江淮孤贱,愚昧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算录。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极台阁。讫无纤介称,报恩效死,诚不意悟。卒被非望,显拜近郡,尊位千里。臣闻量能授官,则职无废事;因劳施爵,则贤愚得宜。臣香小丑,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诚恐迟顿,孤忝圣恩。又惟机密端首,至为尊要,复非臣香所当久奉。承诏惊惶,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刚,适可驱使。愿乞余恩,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事,以毕臣香蝼蚁小志,诚瞑目至愿,土灰极荣。”帝亦惜香干用,久习旧事,复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赐钱三十万。是后遂管枢机,甚见亲重,而香亦有勤物务,忧公如家。
十二年,东平清河奏訞言卿仲辽等,所连及且千人。香料别据奏,全活甚众。每郡国疑罪,辄务求轻科,爱惜人命,每存忧济。又晓习边事,均量军政,皆得事宜。帝知其精勤,数加恩赏。疾病存问,赐医药。在位多所荐达,宠遇甚盛,议者讥其过幸。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肌,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所着赋、笺、奏、书、令、凡五篇。
东汉黄香,字文疆,是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市)人,约生于汉明帝永平元年以后不久,约卒于安帝延光三年左右,年六十多岁。
黄香九岁就失去了母亲。他思慕母亲极其哀切,乡人都称赞他的孝心。他年纪虽小,却做事不顾劳苦,服侍父亲竭尽孝顺。夏天酷暑炎热,黄香就挥扇而使父亲的枕席子凉快。文中的“簟”(),即指席子。冬天天寒地冻,黄香就以自己的身体去温暖父亲的被席。黄香十二岁时,还被太守刘护召至门下,加以表彰,非常惊奇一个孩童竟然有这样的孝行,并将他树为榜样,号召全郡守的儿童都来向他学习。后来,他的事迹被编入《三字经》中,供后人作为启蒙时期的学习资料。黄香虽家贫,却专心经典,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他曾拜为郎中,在元和元年(84年)诏诣东观读未见之书。和帝四年永元(92年)拜左丞,六年累迁尚书令,勤于政事,忧公如家,喜欢推荐人才。安帝时,黄香迁魏郡太守,遭遇水灾饥荒,于是分出自己的俸禄及所得的赏赐,赈济贫民,富裕人家也各出义谷帮助他,救活的人不计其数。著有《九宫赋》、《天子冠》等文。关于黄香的事迹,汉刘珍等《东观汉记·黄香传》有载。关于黄香的传说和遗迹,有云梦义堂汉孝子黄香故里、黄孝村、黄香园、黄香墓遗址碑、黄香纪念馆等等。
由上可见,黄香确实“事父至孝”,但有没有“扇枕温衾”,作为正史的《后汉书》却不见记载。因此,有人的推测是:黄香“事父至孝”应该是可信的,但“扇枕温衾”却有可能是后代人尤其是黄香的子孙添加上去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黄香本人当过尚书令(宰相)的大官,他的儿子黄琼做过尚书令和太尉(管全国兵权),曾孙黄琬也做过中央的九卿和地方刺史(相当于今天省部级)的官(黄琼、黄琬《后汉书》卷61均有传)。如果真有这么生动的孝亲事例,正史是不会漏记的。
那么,黄香“事父至孝”应该百分之一百可信的吧?在没有发现相反史料之前,我觉得可以信它。因为我们知道,东汉选拔官吏实行的是“察举”和“征辟”制度:由地方官员或朝廷定期考察选拔品德高尚(如孝敬父母的选为“孝廉”)或饱学多才的人(秀才)去做官。但实际上谁“品德高尚”,谁“饱学多才”,全都由地方豪强(大地霸)说了算。很靠不住的,常常把逆子说成孝子,把胸无点墨说成饱学多才。所以,当时老百姓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举秀才,不读书;举孝廉,父别居(把老父亲赶出家门)。你看,这不应了一句老话:“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孔子说过,“孝”要建立在“敬心”的基础上,认为孝顺父母主要不在于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在于有那份心、那份情。古时如此,现代亦然。
二十四孝·恣蚊饱血
原文:
晋[1]
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2]。家贫。榻[3]无帷帐[4]。每夏夜。蚊多攒肤[5]。恣[6]渠血[7]之饱。虽多。不驱[8]之。恐去己而噬[9]其亲[10]也。爱亲之心至矣[11]。
诗曰: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12]饱,免使入亲帏[13]。
注释: [1]晋:晋朝。[2]至孝:见前文《二十四孝》注(1)孝感动天【注解】[4]。[3] 榻(音:tà):睡觉的地方。[4]
帷帐(音:wéi zhàng):帐子,帷子(周围遮挡的布,类似现在的蚊帐)。[5] 攒肤:这里的意思是很多蚊子咬人,读后感《《二十四孝——读后感》》。[6]
恣(音:zì):肆意,随意,放纵。[7] 渠血:意思是血多。[8] 驱:驱赶,轰走。[9] 噬(音:shì):咬。[10]
亲:父母。 [11]矣 :助词,不表示意思。[12] 膏血:浓血,血多的意思。[13] 帏:帐子。
译文:晋朝人吴猛,八岁儿童,非常孝顺,伺候父母极其周到细致。他的家境贫寒,睡觉的地方没有蚊帐。每到夏天夜间,很多蚊子咬人,吴猛让蚊子随意地咬自己,吸血吃饱。虽然蚊子很多,却不驱散,惟恐飞离自己去咬父母。爱护父母之心无微不至。 夏天夜间睡觉的地方没有蚊帐,很多蚊子咬自己,却不肯驱蚊。让它随意地咬自己,吸血吃饱,免得飞到父母那里咬二位老人。
《恣蚊饱血》讲述了一个孝子在蚊虫肆虐的时候,怎样不让亲人遭受蚊虫之害。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则故事。吴猛是晋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从小就非常孝顺父母。吴猛家里很贫穷,床塌上没有蚊帐。南方蚊子多,每到夏天,又大又黑的蚊子咬得一家人睡不好觉。八岁的吴猛心疼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为了让他们睡个踏实觉,他想了一个办法。每到晚上,吴猛就赤身睡在父母身旁。小孩子家细皮嫩肉的,蚊子都集聚在他身上,且越聚越多。吴猛却任蚊子叮咬吸血,一点也不驱赶。吴猛认为蚊子吸饱了自己身上的血,便不会去叮咬父母,八岁孩童的这种想法真是可笑,却让人笑不出来。虽然其法不可取,但只有对父母爱到极点,才会有“痴傻”的行为,这是一颗多么纯净的童心啊!从一个孩童的心灵表现出人性的纯真一面,即是孝,这种骨肉之情的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
吴猛,东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字世云,以孝行闻名。又传说吴猛年四十,得神方,能以羽扇划水而渡。这里举了一个例证,吴猛八岁时侍奉亲人就已行孝至极。他家里贫困,没有钱购买床上的蚊帐。每当夏天的晚上,很多的蚊子来叮咬他,但是他听之任之,从不驱赶,恐怕驱赶这些蚊子,蚊子就会去叮咬自己的父母亲。文中的攒肤,就是指蚊子聚集在皮肤上叮咬。
攒,就是聚集的意思。 恣 ,恣肆、肆虐的意思。 渠 ,第三人称,这里指蚊子。 膏血之饱,指蚊子吸血而饱食。
噬,咬,叮咬。 这是一个八岁孩子的心理活动与逻辑推理。他认为自己被蚊子叮咬了,让恣肆的蚊子吸饱了自己的血,就不会或会减少对亲人的叮咬。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但是孩子幼稚想法的深层,是对亲人的深爱,爱亲人而可以让自己受罪。今天的儿童听了此则故事,可能马上会反驳吴猛的做法,甚至嘲笑他的愚蠢。现今的孩子确实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根本不是古代的那些儿童可比的。但是孩子们天性中的孝之本性,我们注意引导、培养了吗?我们是否可以从表面上的不成逻辑却深合人性逻辑的行为中,摄取其中孝文化的精华来滋养孩子的心灵呢?
我眼中的孝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二十四孝》中的“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五四”以来,有些学者没有历史地对待孝这一社会现象和行为,出于反对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说成罪恶之源,是不对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实际。孝道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来专门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为子女做榜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将取得丰厚的成绩。
〔《二十四孝——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扇枕温衾
原文: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二十四孝——读后感》。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dian];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诗曰:冬月温衾[qin]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释文: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
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大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永元四年,拜左丞。功满当迁,和帝留,增秩。六年,累迁尚书令。后以为东郡太守,香上疏让曰:“臣江淮孤贱,愚昧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算录。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极台阁。讫无纤介称,报恩效死,诚不意悟。卒被非望,显拜近郡,尊位千里。臣闻量能授官,则职无废事;因劳施爵,则贤愚得宜。臣香小丑,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诚恐迟顿,孤忝圣恩。又惟机密端首,至为尊要,复非臣香所当久奉。承诏惊惶,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刚,适可驱使。愿乞余恩,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事,以毕臣香蝼蚁小志,诚瞑目至愿,土灰极荣。”帝亦惜香干用,久习旧事,复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赐钱三十万。是后遂管枢机,甚见亲重,而香亦有勤物务,忧公如家。
十二年,东平清河奏訞言卿仲辽等,所连及且千人。香料别据奏,全活甚众。每郡国疑罪,辄务求轻科,爱惜人命,每存忧济。又晓习边事,均量军政,皆得事宜。帝知其精勤,数加恩赏。疾病存问,赐医药。在位多所荐达,宠遇甚盛,议者讥其过幸。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肌,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所着赋、笺、奏、书、令、凡五篇。
东汉黄香,字文疆,是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市)人,约生于汉明帝永平元年以后不久,约卒于安帝延光三年左右,年六十多岁。
黄香九岁就失去了母亲。他思慕母亲极其哀切,乡人都称赞他的孝心。他年纪虽小,却做事不顾劳苦,服侍父亲竭尽孝顺。夏天酷暑炎热,黄香就挥扇而使父亲的枕席子凉快。文中的“簟”(),即指席子。冬天天寒地冻,黄香就以自己的身体去温暖父亲的被席。黄香十二岁时,还被太守刘护召至门下,加以表彰,非常惊奇一个孩童竟然有这样的孝行,并将他树为榜样,号召全郡守的儿童都来向他学习。后来,他的事迹被编入《三字经》中,供后人作为启蒙时期的学习资料。黄香虽家贫,却专心经典,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他曾拜为郎中,在元和元年(84年)诏诣东观读未见之书。和帝四年永元(92年)拜左丞,六年累迁尚书令,勤于政事,忧公如家,喜欢推荐人才。安帝时,黄香迁魏郡太守,遭遇水灾饥荒,于是分出自己的俸禄及所得的赏赐,赈济贫民,富裕人家也各出义谷帮助他,救活的人不计其数。著有《九宫赋》、《天子冠》等文。关于黄香的事迹,汉刘珍等《东观汉记·黄香传》有载。关于黄香的传说和遗迹,有云梦义堂汉孝子黄香故里、黄孝村、黄香园、黄香墓遗址碑、黄香纪念馆等等。
由上可见,黄香确实“事父至孝”,但有没有“扇枕温衾”,作为正史的《后汉书》却不见记载。因此,有人的推测是:黄香“事父至孝”应该是可信的,但“扇枕温衾”却有可能是后代人尤其是黄香的子孙添加上去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黄香本人当过尚书令(宰相)的大官,他的儿子黄琼做过尚书令和太尉(管全国兵权),曾孙黄琬也做过中央的九卿和地方刺史(相当于今天省部级)的官(黄琼、黄琬《后汉书》卷61均有传)。如果真有这么生动的孝亲事例,正史是不会漏记的。
那么,黄香“事父至孝”应该百分之一百可信的吧?在没有发现相反史料之前,我觉得可以信它。因为我们知道,东汉选拔官吏实行的是“察举”和“征辟”制度:由地方官员或朝廷定期考察选拔品德高尚(如孝敬父母的选为“孝廉”)或饱学多才的人(秀才)去做官。但实际上谁“品德高尚”,谁“饱学多才”,全都由地方豪强(大地霸)说了算。很靠不住的,常常把逆子说成孝子,把胸无点墨说成饱学多才。所以,当时老百姓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举秀才,不读书;举孝廉,父别居(把老父亲赶出家门)。你看,这不应了一句老话:“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孔子说过,“孝”要建立在“敬心”的基础上,认为孝顺父母主要不在于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在于有那份心、那份情。古时如此,现代亦然。
二十四孝·恣蚊饱血
原文:
晋[1]
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2]。家贫。榻[3]无帷帐[4]。每夏夜。蚊多攒肤[5]。恣[6]渠血[7]之饱。虽多。不驱[8]之。恐去己而噬[9]其亲[10]也。爱亲之心至矣[11]。
诗曰: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12]饱,免使入亲帏[13]。
注释: [1]晋:晋朝。[2]至孝:见前文《二十四孝》注(1)孝感动天【注解】[4]。[3] 榻(音:tà):睡觉的地方。[4]
帷帐(音:wéi zhàng):帐子,帷子(周围遮挡的布,类似现在的蚊帐)。[5] 攒肤:这里的意思是很多蚊子咬人,读后感《《二十四孝——读后感》》。[6]
恣(音:zì):肆意,随意,放纵。[7] 渠血:意思是血多。[8] 驱:驱赶,轰走。[9] 噬(音:shì):咬。[10]
亲:父母。 [11]矣 :助词,不表示意思。[12] 膏血:浓血,血多的意思。[13] 帏:帐子。
译文:晋朝人吴猛,八岁儿童,非常孝顺,伺候父母极其周到细致。他的家境贫寒,睡觉的地方没有蚊帐。每到夏天夜间,很多蚊子咬人,吴猛让蚊子随意地咬自己,吸血吃饱。虽然蚊子很多,却不驱散,惟恐飞离自己去咬父母。爱护父母之心无微不至。 夏天夜间睡觉的地方没有蚊帐,很多蚊子咬自己,却不肯驱蚊。让它随意地咬自己,吸血吃饱,免得飞到父母那里咬二位老人。
《恣蚊饱血》讲述了一个孝子在蚊虫肆虐的时候,怎样不让亲人遭受蚊虫之害。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则故事。吴猛是晋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从小就非常孝顺父母。吴猛家里很贫穷,床塌上没有蚊帐。南方蚊子多,每到夏天,又大又黑的蚊子咬得一家人睡不好觉。八岁的吴猛心疼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为了让他们睡个踏实觉,他想了一个办法。每到晚上,吴猛就赤身睡在父母身旁。小孩子家细皮嫩肉的,蚊子都集聚在他身上,且越聚越多。吴猛却任蚊子叮咬吸血,一点也不驱赶。吴猛认为蚊子吸饱了自己身上的血,便不会去叮咬父母,八岁孩童的这种想法真是可笑,却让人笑不出来。虽然其法不可取,但只有对父母爱到极点,才会有“痴傻”的行为,这是一颗多么纯净的童心啊!从一个孩童的心灵表现出人性的纯真一面,即是孝,这种骨肉之情的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
吴猛,东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字世云,以孝行闻名。又传说吴猛年四十,得神方,能以羽扇划水而渡。这里举了一个例证,吴猛八岁时侍奉亲人就已行孝至极。他家里贫困,没有钱购买床上的蚊帐。每当夏天的晚上,很多的蚊子来叮咬他,但是他听之任之,从不驱赶,恐怕驱赶这些蚊子,蚊子就会去叮咬自己的父母亲。文中的攒肤,就是指蚊子聚集在皮肤上叮咬。
攒,就是聚集的意思。 恣 ,恣肆、肆虐的意思。 渠 ,第三人称,这里指蚊子。 膏血之饱,指蚊子吸血而饱食。
噬,咬,叮咬。 这是一个八岁孩子的心理活动与逻辑推理。他认为自己被蚊子叮咬了,让恣肆的蚊子吸饱了自己的血,就不会或会减少对亲人的叮咬。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但是孩子幼稚想法的深层,是对亲人的深爱,爱亲人而可以让自己受罪。今天的儿童听了此则故事,可能马上会反驳吴猛的做法,甚至嘲笑他的愚蠢。现今的孩子确实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根本不是古代的那些儿童可比的。但是孩子们天性中的孝之本性,我们注意引导、培养了吗?我们是否可以从表面上的不成逻辑却深合人性逻辑的行为中,摄取其中孝文化的精华来滋养孩子的心灵呢?
我眼中的孝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二十四孝》中的“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五四”以来,有些学者没有历史地对待孝这一社会现象和行为,出于反对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说成罪恶之源,是不对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实际。孝道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来专门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为子女做榜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将取得丰厚的成绩。
〔《二十四孝——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本文标题: 小学生20孝古诗读后感(小学生《二十四孝》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661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