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怎么写啊第一,要研读原文。只有研读好原文,才能对原文的内容主旨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
要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怎么写啊
第二,确立感发点。既是文章的理论基础或中心论点,又是写文章的“入手处”,千万马虎不得。选好了这一“入手处”,文章写起来就会象打开闸门的水,一泻而出,使文章一气呵成,前后贯通。不仅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否则,会在文章一开头就给自己人为地设立障碍,使文章不能顺畅表达。一篇文,一本书,一部影视片,一出戏剧,内容有简有繁,线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观点有深有浅,写读后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怎样确立感发点呢?方法很简单。我们研读某篇作品后,必然会受到启发,有所感悟,而我们受启发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或几点),就可以确立为“感发点”。例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品德等特点、最有价值的言论行动。
第三,述读与发感。述读,包括所读文章的出处、篇名及作者的交代,用简洁的话概括有关文章内容和总体感受,也可提出明确的感发点,也有开头交代一下所读作品写作背景的。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篇读后感的由来,要发什么感。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让读者不明白你的“感”由何而发。发感,是在述读和感发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引申,联系实际进行发挥,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联想与引申的原则是,要围绕感发点,要与原文材料有密切的联系。对联系的内容和实际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或抒情,这样“感”才会深刻。这也是展开读后感主体部分最主要的方法。另外,在论证感发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两种论据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所读原文的材料,二是从现实中联想引申到的材料,缺一不可,而且应自然融和。
第四、读后感的结尾,结尾可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发人深思。“文无定则”。内容决定形式。根据不同类型的读后感可采用不同的结尾形式。
怎么写一篇课文的读后感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句话的读后感
一句话的读后感1、生活是悲剧也是喜剧。开心欢乐的喜剧也有伤心痛苦,而在残酷的悲剧中搏斗,也会拥有幸福的一刻。
2、上帝关上了她的一扇门,但也为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窗,她拥有了社会上众多的父母亲,众多的兄弟姐妹,众多的关爱。并且破碎的心愈合了会更坚强,更勇敢。
3、上帝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一样的环境:幸福家庭,单亲家庭,甚至孤儿,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有了不同的经历,但我们都要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
4、有时候你也许常常会想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实现自我的价值,有些人却为什么一事无成,也许就是一句话就能够影响人的一生,享用一生。
5、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有些人一直用一种不负责或无所谓态度去面对,不思进取,没有上进心,这些人往往一直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
6、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谦虚学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虚心改正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
7、也许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苦难往往是人生最好的学校,经历苦难是人生一种宝贵的财富
8、我们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挑战苦难就是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我想困难过后必将迎来靓丽的彩虹。
9、青春,永远都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是那些永远谦虚的人。
10、没有人注定就是平庸之辈。做最好的自己,充分开发利用你与生俱来的天赋条件,每个人都能成为“我”之最。
用一句话表达读朝花惜拾的感受?
回想·童年——读《朝花夕拾》有感
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下沟校区七年级四班 张轩
“岁月是一指流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荏苒,过去的一切早已不再。漫步于记忆深处,随手捡起一片鲜绿的树叶。你看,那童年青涩懵懂的记忆还在脑海里荡漾呢。
徜徉在《朝花夕拾》的世界里,有可爱蠢萌的隐鼠、勤恳善良的长妈妈的引领陪伴,有严厉的父亲与极其方正、质朴的寿镜吾先生的孜孜教诲……这一切在鲁迅先生的笔触下,或是讽刺,或是赞扬,都变成一只只纸飞机,飞进人们的心里,让我们得以领略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
鲁迅先生的童年一定是在花木香下度过的。
百草园,一个梦开始的地方。春天,鲁迅在碧绿的菜畦里捉油蛉、蟋蟀,在满是刺的灌木里采覆盆子,在小草的细语下拔木莲藤;夏夜,乘凉时总是低头不语地休息着,生怕看到“美女蛇”呼喊自己的名字;清秋,桂花香满园,低头捡起一片落叶,望向高渺的天空,那天边的火烧云,大概是唐代名师作的名画吧;深冬,伸出那冻得发紫的手,支一个陷阱来捕鸟,随手摘一枝傲然开放的蜡梅,别在长妈妈头上,发出淡淡清香。
童年不仅有花木香,还有墨香的味道吧。
三味书屋,一个放飞梦想的地方。鲁迅与同窗们一起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而当方正的寿镜吾先生读入迷时,鲁迅便拿出“荆川纸”作画了。原来,在书香中,也夹杂着阵阵愉悦的气息。
朝花夕拾,拾起那已遗失的记忆碎片,拼凑、交织,终能绽放出那已枯萎的童年之花的丰姿。
老师点评
对《朝花夕拾》这部作品内容的理解很深刻,文笔细腻,抒情真挚,将鲁迅先生的童年浸于花香与墨香之中,读来回味无穷。我想你应该也嗅到了这种花木香和书香,才能用如此优美流畅的语言来表达你对作品的感悟,是一篇成功的创作!(刘丽萍)
忆年华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 吕晨晞
岁月悠长,山河无恙,你我都不复当年模样。往事如烟,抖落一地的风尘。岁月与我们终是落花流水两无情。时光总是匆匆,太匆匆。
忆起那些年华,总是感到心被填满。那些炽热的美丽的泛黄时光,许是我一生之中心底最深的牵挂。
人总是想回到最快乐的那些时光里去,小时候拼命想长大,长大了却又铆足了劲想回去,可哪能这么容易。
那时候最期待的便是春天了,那时我总能敏感地觉察到春的气息。因为干枯了整个冬日的草会重新散发生机,抽出嫩绿的小芽,但这时候真正的春天还未来。春天真正来的时候风是暖的,杨柳会起舞。迎春花是最早绽开的,紧接着是紫色的丁香,丁香一开,整个院子都有了色彩和香氛,再就是桃花了,层层叠叠的粉白色花瓣和柔嫩的淡黄色花蕊,始终让我着迷。每当桃花开了,我都会折一枝回家然后看它一天天枯萎。再过几天天气渐渐暖和了,我就和好朋友们去家对面的南山上摘核桃看梨花,那里的梨树真的好多,风一吹,梨花的花瓣飞得满天都是。梨园门口有棵核桃树,男孩子们就会爬上树摘核桃,弄得满手黑黢黢的惹人发笑。这是春天,但精彩总是在夏日出现。
那时候的夏天真的好热好热,棒冰和巧克力是我对夏天的味觉记忆。我永远记得每一个夏夜的星星,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对那颗最大最亮的星星许愿,当时想学会魔法保护所有人。记得那时候每天都和朋友们玩到很晚,时间到了爷爷就满院子找我然后接我回家。那时候真的好热,买来的巧克力都要赶紧吃掉,要不然很快就会化,忘不掉他给我的菠萝味的棒棒糖和汽水味的冰棒。那时候的夏天是最好的。
后来就是秋天了,会有很多水果,院子里的银杏树全都变成金黄色,有时候风一吹,漫天的金黄色树叶,然后它们缓缓飘到地上,这个时候,院子里的小朋友都会跑到灌木丛旁边,小心翼翼地避开长满了刺的植物,摘下来红红的小果子,虽然不能吃,但还是会很有成就感。我最喜欢秋天的柿子,光泽诱人,入口甘甜。到了晚秋的时候,叶子都快掉光了,落在地上水分逐渐蒸发,变得脆脆的,最喜欢踩叶子,听叶子在脚下沙沙作响,似是十分浪漫的事。
冬天总是白雪皑皑,以前的雪真的太大了,房顶上,汽车上,树枝上全是雪,哪里都是我们的画布,想方设法画出各种有趣玩意。冬天嘛,肯定是少不了打雪仗堆雪人,那时候找妈妈要半截胡萝卜几颗黑豆,最后拿自己的帽子,组成可可爱爱的雪人。叫卖的冰糖葫芦是我冬天最喜欢的零食,妈妈还会把买来的柿子冻在冰箱里,放上一夜就变成我喜欢的冰沙。
那时候真的太快乐了,我想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时间对,人也对,所以快乐是无与伦比的,也正是因为那段时光我才会变成如今这么温暖的人。始终怀念那段时光,始终感谢那段时光。
故乡的味道
兰州一中高一(13)班 柴昕怡
说起故乡,不免有些生疏了,毕竟在原来还算清闲自由的年纪时,我常称之为老家。因为常回去的缘故,所以也不觉得远。可自进入初中后,越来越重的学业,使我逐渐忘记了老家——民勤。
今年春节,父亲说:“我们回趟老家吧?”我嘴上说着好,但其实对于那个地方的记忆不多了。仅有的是立春时整日吹沙尘暴的尘土味;方圆不大的县城的乡土味;早晨睡醒时浑身皮肤干燥得难受……可春节再次回到故乡后,才发觉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老家无需订酒店,住在亲戚家会成为更好的选择。刚进家门,他们早就准备好故乡风味的饭菜等着我们了。
冬天的早晨从热乎乎的被窝里钻出来,或许是很艰难的事情,但若已与朋友约好外出就另当别论。想要吃凉面就得早早出门。
故乡的凉面,与别处不同,风味独特,深受本地人的热爱。仅是凉面馆,每走几步就有一家,甚至两家连着开。就算这样,也要排长长的队才能吃到。捞出的凉面上浇上素菜卤,捧在手上,这就是我最爱的故乡的味道。再根据个人需要,加个卤蛋或添份卤肉,简直太满福了!
比起大分量的凉面,我倒更喜欢“扁豆米汤泡麻花”。不错,这又是一种特色吃法,或许对于连馍是什么都不清楚的南方人,这个早点简直是一道黑暗料理。不吃不知道,一吃就爱上,首次品尝的外地人也会对“扁豆米汤泡麻花”赞不绝口。一碗老锅熬制的米汤,加上泡好或刚泡入的软硬不同的自制小麻花,吃一口外软内脆的麻花,喝一口浓浓的汤,就算坐的地儿是广场上的小摊,这道早餐也会让你浑身暖暖的。另外还有本地风味的土豆饼、凉皮和糖油糕,也都是极有地方特色的美味小吃。
傍晚时分,回到爷爷家的院子里,发现加好火的炕与炕洞中烧着的土豆和一大盆黄焖羊肉在等着我。抓起一块肉,再抹上蒜泥……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味的美食吗?
这就是让人难忘的故乡的味道。
茂盛得自在坦荡
成都七中高三(5)班 王怡锦
2021年10月,我18岁了。现在、未来的时空交错间,回忆三年的高中生活,弥足珍贵。正如普希金所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回首,是小结更是出发的誓言,扬长避短,砥砺前行。
与人为善,热爱生活是我的动力源。三年里,积极地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2021感动中国人物,成都梁益建医生的故事激励我,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天线宝宝”成都就医的现状引起了我的关注。三年里,除了给他们捐赠一些基本物质、书籍之外,还策划了多场“读书会”,一起分享读书心得、表演乐器、共享电影短片、共度中秋元旦等活动。校内,加入了七中林荫志协,组织了“狗狗爱之家”活动,为成都“爱之家”募集资金、食物,现场打扫卫生等。感悟“爱心献社会”背后含义;连续参加了高考志愿者,校运动会志愿者等活动。
敬仰知识,多元体验是我的攀登路。积极参加校合唱队比赛,纪念五四运动合唱等比赛中,担任钢琴伴奏。在校刊朝花文学社文编部当部长期间,先后组织采访北大的学长学姐、师生访谈等,完成校刊组稿、编辑、对接印刷厂、展销推荐等全过程。2021年在北京游学,参加故宫紫禁城过大年活动,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我在故宫过大年》的文章。2021年秋,与同学一起到法国巴黎某学校做了11天的交换生,所写的《法国游学见闻》《我们表扬了东方力量》等文也在各媒体平台传播。节假日也抽出时间,与同学等一起开展“名人故居行”“古镇最成都”采风活动。
身体第一,爱好运动是我的家常菜。野蛮其精神,文明其体魄。即使在学业繁忙的高三生活中,也同样重要。三年里,校运动会中,自然少不了我的身影,参加了三千米等跑步比赛、羽毛球、排球等运动。
一个人的一生,是对一条路的尝试和追求突破,回忆我的高中生活,正如此,我热爱这种感觉,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路中继续前进,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活出精彩。引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句话激励自己:茂盛得自在坦荡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