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淇全集》读后感(汪曾祺散文集读后感 800字 在线等 答得既好又快加分)

发布时间: 2022-11-26 02:06: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7

一辈古人散文读后感一辈古人散文读后感1998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算一算,去今已有将近十五个年头。今年上半年,汪先生哲嗣汪朗先生在...

《汪曾淇全集》读后感(汪曾祺散文集读后感 800字 在线等 答得既好又快加分)

一辈古人散文读后感

一辈古人散文读后感
1998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算一算,去今已有将近十五个年头。今年上半年,汪先生哲嗣汪朗先生在孔夫子旧书网做了一次访谈,提到了当年全集出版的情况:“北师大出版的《汪曾祺全集》是比较早的,是1998年。实际上是我父亲逝世后,在八宝山举办仪式的时候,北师大的一个人找到那儿说要出这个。当时觉得有点仓促,但是他很积极,我们尽快就把我们掌握的一些东西就交给北师大编辑出版了。”因为出版时间较早,又较为仓促,“全集”不全,是一定的。去年4月就看见新闻说,人民文学出版社要出新版汪曾祺全集,将增补“汪曾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量佚文,总数大约有三四十篇,二十多万字”,“对汪曾祺的价值和地位将重新认识、评价,意义重大”。于是满心期盼地等。结果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从去年春天等到现在,新版全集迟迟不出,上网检索了一下,发现一位责任编辑前几天在豆瓣“汪曾祺小组”说:“全集还得慢慢等。第一本出来的可能是《戏曲卷》。别的也许得到明年。”“全集的进展比原来的计划还慢。我争取年底之前能把书信部分做好。”没奈何,只能接着等。
全集的姗姗来迟,对像我这样的汪先生爱读者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好消息也还是有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四卷本《汪曾祺集》。四卷即四辑,第一辑《邂逅》、第二辑《受戒》是小说,第三辑《一辈古人》、第四辑《彩云聚散》是散文,书名都用汪先生某篇作品名。选编者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王风先生,王先生在后记《传奇与志异》中,对汪先生的文坛地位作了一番总结,交代了编选此书的缘起、经过,以及体例和书名的由来,要言不烦,很是利落干净。最有趣的是末一段,王先生说,汪曾祺作品的读者众多,每人来选,都有自己的编排体例,亦即是自己的一套读法,这次他来选编,也不过从自家眼光出发,提供一种新的读法而已,读者若不耐烦,视作他这个“马二先生”无事生非也无不可。文长,这里不作具录,但“免责声明”写到这份上,实在当得起潇洒风趣之评。惜乎出版社浑不避累赘重复之嫌,在四卷本每一本之后,都放上了这篇后记,不免令人生厌。这让我想到当年某国内出版社在某日本作家的每一本小说集之前,都放上译者洋洋洒洒十几页的导读,以至我买了几本便再无兴趣。
不过,无论如何,汪老的作品总是好的。自中学时代读到《黄油烙饼》以来,十几年间,枕边厕上,课间饭后,执汪老作品一卷在手,总是能乐而忘倦,无论从哪一页读起,无不愉快。少有作家作品能让人如此熟读不厌,这次的《汪曾祺集》,也不过是如前所述,换一种新读法重温而已。这样恬淡有情趣的可爱老头,满可以用他自己作品篇名“一辈古人”来形容,这样的作家,今世今人当中,大概是难寻难见了。

汪曾祺是怎样一个人?

著名作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高邮,昨天正好是他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汪迷们通过线上直播纪念他。
汪老的文字打动了许多人,学生时代就受到沈从文、闻一多等人极高的赞誉,但在晚年的时候,却调侃自己“百无一用,乃成作家”。他在69岁的时候写了首小诗,概括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事写作,原因无他。从小到大,数学不佳。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汪曾祺与沈从文,摄于1948年
1920年,汪曾祺出生在江苏高邮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实业世家。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背下《长恨歌》,《西厢记·长亭》这样的诗词。他与文字的不解之缘已经悄然结下。

1939年,他进入学风自由的西南联大开始了他“潇洒”的大学生活。在学校里,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逃课,考试睡过头等等他都做过。

但他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并非尽数“吊儿郎当”。他有他少年心性的傲气,对于感兴趣的科目,不吝惜苦功,可以彻夜读完喜爱的书,他大学期间还看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在他的文章得到赏识同时,因为英语不好最终没能拿到毕业证书。


汪曾祺说过:人得有点儿兴趣爱好。他作诗,写字,绘画,唱戏,喂鸟,逗猫,摆弄花草,就像在践行这句话。在一些小事中,渐渐摸清了生活的面目,后来心境也日益豁达开阔,笔下的文字也日渐返璞归真。


汪曾祺当过清苦的老师,做过耿直的杂志编辑,也经历过下放农村劳动改造。对此,他比同时期的许多文人看得通透,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这一段经历,他的人生就太过平淡了。

1958年初秋,他只身离开北京。在农村的日子不出意料地清苦劳累,他锄地、抗麻袋、起猪圈、刨冻粪......

▲汪曾祺与施松卿结婚纪念照
但汪曾祺可是个有“趣”的人。他总是能找出点乐子,在工作之余,他演过戏,帮戏剧演员画过脸谱,画了一套《中国马铃薯图谱》,并自称“像我一样吃过这么多品种马铃薯的,全国无二人!”。

▲1948年冬与妻子施松卿
还有就是文字了。在那些日子里,汪曾祺用毛笔写出了小说《羊舍一夕》。据汪曾祺的儿子回忆,当年给汪曾祺寄东西,寄得最多的就是稿纸和毛笔,还“挑剔”地点名要鸡豪毛笔。完全能够想象出还不是“汪老”的汪曾祺那种略带得意,狡黠又顽固的表情。

也是在这个时期,他的文字更加贴近生活,语言近乎直白,却平实得很真诚。
当人们觉得汪老已经淡然一切,文字对他来说也许只是信手拈来,1985年先生如是说:
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汪曾祺-<<昆明的雨>>评析

读《昆明之雨》,忘了身在何处,自顾自地倘佯在“四周山色秀,一夜溪声清”的山水之间。再抬头时,一切皆已远去,顿悟,我不在水乡,我在沙漠中的和田。
这样细腻的笔触,让人心软.作者留恋昆明给他带来的感觉,他怀念,曾经那段年轻的时光.
本文标题: 《汪曾淇全集》读后感(汪曾祺散文集读后感 800字 在线等 答得既好又快加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5516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美丽世界的孤儿》读后感(美丽世界的孤儿的读后感)鲁滨孙漂流记第二章的读后感(鲁滨逊漂流记第二章读后感5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