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到80字读后感,文学作品老人与海,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
60到80字读后感 文学作品
老人与海 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 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
《昆虫记》
读过《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昆虫记》
,我感受很深,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
的敬畏之情,
更蕴涵着追求真理、
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
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生活中和学
习中,
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
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
像法布尔那样,
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坚持
“
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
既不添加什么,
也不忽略什么
”
。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
读过《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昆虫记》
,我感受很深,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
的敬畏之情,
更蕴涵着追求真理、
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
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生活中和学
习中,
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
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
像法布尔那样,
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
坚持
“
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
既不添加什么,
也不忽略什么
”
。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说书人的读后感50字?
每一个容颜老去的人,都有自己年轻时的一段故事,那是我们所不能启及,就像一段老故事,在说书人的惊木中,只能在脑海里模仿踏马归去的绝尘啸香
读后感的大概思路!!!!!!!!!!!急~~~~
《三国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该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带来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而皆知。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平易;《三国志演义》,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本在社会上流传最为广泛。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
梗概
《三国演义》以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内容;以蜀和魏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开展全书情节,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将相和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英杰人物。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和关羽。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这样一句俗话:“三个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足见他影响之深广。自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始,便立刻成为蜀汉——刘备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刘备曾说,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而且付以几乎全部的军中大事,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上成为蜀国的最高决策人。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集聚了许多政治家的美德和超人的智慧。他的智多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不仅如此,他还能随机应变,如“空城计”的运用。总之,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人人喜爱的人物。
《三国演义》全书通过错综复杂的预选斗争,提示了宫迁内部、集团与集团之间,同一集团的不同势力之间,以权术和机变为手段的政治斗争,以利欲和霸权为目标的军事争夺,再现了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现实。书中描写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描写的特点是侧重于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战略战术的运用。赤壁之战是该书描写的十分出色的一次战争。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之敌。反观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代表性自大,盲目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
《三国演义》还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同集团和派别,为达到一己私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尽阴谋诡计,广泛地运用谋略权术,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这,贯穿全书的始终。
孙权为从刘备手中取回荆州,不惜以自己的亲妹妹为诱饵,使用“招亲”把戏,企图将刘备“赚来南徐……幽囚于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抽刘备”。此计被识破后,又谎称“国太病重”,欺骗孙夫人携带刘备幼子阿斗返回东吴,企图以阿斗为人质交换荆州。在关羽失荆州死亡之后,孙刘联盟破裂,孙权惟恐刘备起兵报复,遂派使臣送一封信给曹操,孙权在信中奉承曹操说:“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土归降矣。”孙权劝曹操废汉称帝的企图有二:一是可以引起刘备及其他拥护汉室势力群起反对曹操;二是转移刘备对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一事的注意,用心十分险恶。难怪曹操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吗?”却使以仁义取天下的刘备也极善于玩弄谋略,当吕布被曹操俘获时,曹操询问刘备如何处置,刘备帮作沉思,随后提醒曹操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致使刘关张三人合力方可击败的吕布顿时殒命。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他假托闻雷失箸,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竟然瞒过了一代奸雄曹操。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奋力救回幼主阿斗,刘备竟当赵子龙面掷阿斗于地,正如民间歇后语所说:“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鉴赏与评析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现举几个人物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情节
却说八路诸侯连输数阵,申报袁绍。曹操曰:“吕布英雄,天下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一齐商议,共擒吕布。若诛了吕布,董卓易哉。”正议之间,有人来报吕布搦战,绍令八路诸侯攻吕布,布径冲公孙瓒。瓒自挥铁槊,直迎吕布。布睁目大叫,挥戟来战。战两合,瓒拨回马,速慌而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公孙瓒,布举画戟望后心便刺。旁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搜神威,酣战吕布。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张飞性起,大喊一声。云长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又战到三十合,两员将战不倒吕布。刘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时!”掣双股剑,骤黄骠马,刺斜里去砍。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玄德面上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八路军兵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布军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跟定吕布。
原文阅读:
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限。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由于小说艺术本身的局限,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只是选取了三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效果的方面枣军事斗争,而对同样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则没有涉及。
具体而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有人开了个七分真三分假的单子。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好用派比例的办法来区别真假。如果要派个比例,我认为从历史科学的角度严格要求,《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
三顿茅庐,桃园三结义.....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值得拥有。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带来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而皆知。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平易;《三国志演义》,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本在社会上流传最为广泛。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
梗概
《三国演义》以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内容;以蜀和魏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开展全书情节,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将相和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英杰人物。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和关羽。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这样一句俗话:“三个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足见他影响之深广。自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始,便立刻成为蜀汉——刘备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刘备曾说,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而且付以几乎全部的军中大事,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上成为蜀国的最高决策人。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集聚了许多政治家的美德和超人的智慧。他的智多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不仅如此,他还能随机应变,如“空城计”的运用。总之,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人人喜爱的人物。
《三国演义》全书通过错综复杂的预选斗争,提示了宫迁内部、集团与集团之间,同一集团的不同势力之间,以权术和机变为手段的政治斗争,以利欲和霸权为目标的军事争夺,再现了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现实。书中描写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描写的特点是侧重于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战略战术的运用。赤壁之战是该书描写的十分出色的一次战争。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之敌。反观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代表性自大,盲目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
《三国演义》还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同集团和派别,为达到一己私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尽阴谋诡计,广泛地运用谋略权术,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这,贯穿全书的始终。
孙权为从刘备手中取回荆州,不惜以自己的亲妹妹为诱饵,使用“招亲”把戏,企图将刘备“赚来南徐……幽囚于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抽刘备”。此计被识破后,又谎称“国太病重”,欺骗孙夫人携带刘备幼子阿斗返回东吴,企图以阿斗为人质交换荆州。在关羽失荆州死亡之后,孙刘联盟破裂,孙权惟恐刘备起兵报复,遂派使臣送一封信给曹操,孙权在信中奉承曹操说:“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土归降矣。”孙权劝曹操废汉称帝的企图有二:一是可以引起刘备及其他拥护汉室势力群起反对曹操;二是转移刘备对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一事的注意,用心十分险恶。难怪曹操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吗?”却使以仁义取天下的刘备也极善于玩弄谋略,当吕布被曹操俘获时,曹操询问刘备如何处置,刘备帮作沉思,随后提醒曹操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致使刘关张三人合力方可击败的吕布顿时殒命。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他假托闻雷失箸,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竟然瞒过了一代奸雄曹操。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奋力救回幼主阿斗,刘备竟当赵子龙面掷阿斗于地,正如民间歇后语所说:“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鉴赏与评析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现举几个人物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情节
却说八路诸侯连输数阵,申报袁绍。曹操曰:“吕布英雄,天下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一齐商议,共擒吕布。若诛了吕布,董卓易哉。”正议之间,有人来报吕布搦战,绍令八路诸侯攻吕布,布径冲公孙瓒。瓒自挥铁槊,直迎吕布。布睁目大叫,挥戟来战。战两合,瓒拨回马,速慌而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公孙瓒,布举画戟望后心便刺。旁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搜神威,酣战吕布。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张飞性起,大喊一声。云长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又战到三十合,两员将战不倒吕布。刘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时!”掣双股剑,骤黄骠马,刺斜里去砍。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玄德面上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八路军兵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布军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跟定吕布。
原文阅读:
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限。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由于小说艺术本身的局限,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只是选取了三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效果的方面枣军事斗争,而对同样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则没有涉及。
具体而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有人开了个七分真三分假的单子。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好用派比例的办法来区别真假。如果要派个比例,我认为从历史科学的角度严格要求,《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
三顿茅庐,桃园三结义.....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值得拥有。
黄生借书说读后感啊!!!
课文说明
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应该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求学。
课文围绕中心,夹叙夹议,层次清楚地阐明事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出人意表,引人深思,随后围绕着这个中心,逐层展开阐述。先以帝王、富贵人家全都藏书丰富,却没有几个读书人,以及祖父辈尽心藏书而子孙辈随意毁弃书这三种常见的事实,来作初步证明;再用类比推理,以人们对于借来的东西和属于自己的东西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来说明这个论断是有普遍意义的。作者从那常见的现象中推究出其原因——“虑人逼取”,这种外来的压力,会化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作者又拿自己年少时借书之难、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等切身经历,从正反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论证。最后,在上述分析说明的基础上,紧扣“借书”一事,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勉励他应该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明事理。如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作对比;以“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的勤学与“通籍后,俸去书来”的疏懒作对比;以“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以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对比,等等。这样,能够鲜明地阐述观点,加深读者的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虽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但很明显,仅从字面上来看,这个论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说”本身不同于规范、正统的论说文,本文作者袁枚又是一位才子气颇重、任性适情的人。因此,我们更宜于把本文视为作者在有感而发的情况下率性而为的一篇带有游戏性质的小文,其中包含有对逝去的青年光阴的怀念、对如今自己的自嘲,而主旨则在鼓励、教育黄生,只是没有板起面孔来。
关于练习
一、这篇课文借题发挥,寓意深刻。为什么说“书非借不能读也”?“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该怎样理解?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从较深层次上理解本文的论点,而不能停留在肤浅的感性认识上。
一个人好学却没有钱买书,要向别人借书来读,固然是憾事。但正因为书是借来的,要还给人家,而且能留在自己手中的时间不长,这就会逼迫自己抓紧时间,尽快读完,并把书的内容牢记消化,这比只买书而不读书的要好得多了。(作者的本意是劝勉人好学读书,话说得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不利因素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外界的压力可以变为前进的动力。作者讽刺那些只会藏书、吝书而不知爱书、读书的守书奴,决不是反对人买书来读,更没有嘲讽博览群书,广为搜集,潜心研究的学者、名流的意思,这一点要向学生讲清楚。)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这句话是课文中心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的推论。“然”(这样),指的就是“非借不能读”。作者从读书进而推论到世界上其他事物,指出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对于借来的东西和业已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所采取的不同的态度。作者这句话的用意,一方面固然在于勉励人们,读书或从事其他任何研究工作的时候,不要因环境恶劣、条件欠缺而畏缩,只要有志向、有决心,恶劣的条件反而可以激发人冲破困难的斗志,坚持不懈,取得胜利;另一方面是警醒人们,不要因环境顺利、条件具备而滋长因循苟且、不求进取的惰习。
二、课文论述“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道理时,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细读课文,从中找出几个例子来。
设题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本文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明事理。如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作对比;以“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的勤学与“通籍后,俸去书来”的疏懒作对比;以“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以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对比,等等。
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4.若业为吾所有
5.往借,不与
6.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水平。
1.无论,更不要说。
2.然,这样。
3.强,勉强。
4.业,已经。
5.与,给。
6.落落,堆积的样子。
四、△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就这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由本文引起对自己平时读书态度、读书方法的反思,改掉缺点,坚持优点,获得进步。
教师指导时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或周围同学在读书、学习中常有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读后感。
教学建议
一、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也没有什么复杂的语句,可先让学生自学,疏通文意,提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班上讨论,教师适时给以指导。
二、要注意从本文生发开去,多结合学生实际,力求使学生获得切身的教益。
有关资料
一、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tè)不安地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二、读《黄生借书说》(士尧)
《黄生借书说》收在《小仓山房文集》中,是一篇优秀的杂说类小品。它既不是以洋洋洒洒的叙写取胜,也不是以强烈的抒情,侃侃的议论见长;它的最大特色是有感于日常见闻,随手拈来,生发开去,自如地朝纵深推展,在姿态横生的叙议中,寓以哲理,读来清淡自然,平易近人。
借书端倪,平列展开。开头一句:“黄生允修借书”,以素日习见之事发端,开卷即入正题,引出随园主人授书以告之辞立论,显现通篇紧凑的特点。“书非借不能读也”一句,立片言以居要,提挈全文,贯注始终。接着,平列三事,内容相类,铢两悉称,逐一写来,从反面展开论证。其一,天子之家,《七略》《四库》的典籍尽皆存之,然天子悉心研读的有几个呢?无非是为了装门面,讲排场罢了。其二,富贵人家也藏书极丰,塞满房舍,装运起来,竟累得老牛出汗,但苦读上进的有几个呢?无非是为了充文雅,显博学罢了。其三,祖父辈尽心藏书,子孙辈任意弃书,这种败落的不景气状况,更不屑一提了。文中蝉联运用反问句,造成语气步步逼进,论述层层深入,宛若一浪推一浪奔向前方。“无论焉”,表示鄙夷,结束得干净利落,遒劲有力。
宕开及物,以事隐理。用“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两句,既勾连上文,又宕开一笔,由书涉物,理隐事中,推进一层。作者以假托之人借物摩玩为例,先描述借物人“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担心主人逼取的不安神态;再写他艳羡不已,设为己有后,“高束焉,庋藏焉,”“‘姑俟异日观’ 云尔”的心安理得情态。前后两种异样的表现,形成对比。文章虽多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如话家常,未见哲理赞辞和大块论述,但在这一人一事中,却隐射理性的判断,含蕴着人生哲理:逆境之中多思危,顺境之下易贪乐。这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单一的书拓展到天下的物,进入广阔的范畴,使“书非借不能读”的论证中心深化一步,包举着深广的内涵。
转述自身,引向纵深。文章环绕借书端倪,循事物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一事接一事边叙边议,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推向纵深发展。涉物泛论之后,即收揽视线,调转笔锋,回收至本题,述写自己通籍入仕前后的切身体验。幼年时,家贫难以致书,往借藏书之家,又吃尽闭门羹。“归而形诸梦”,飞来的传神一笔,活活勾勒出求读心切的动人形象。尽管境遇惨淡,仍坚持不怠,奋发进取,一旦有书寻得,“辄省记”。而做官后,地位环境改变,花俸禄购书,书籍“落落大满”,即使“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也不肯伸手一摸。由幼时家贫到成人入仕,情景迥异,变化天渊,顿然使人联想到逆顺两种处境所带来的影响有多么不同,进而说明逆境能激发上进,磨练意志。至此,“书非借不能读”的论断就引入到了更深层。段末,从己之身世而发慨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策励晚辈勤学苦读,切勿虚掷年华,又为转接末段的议论铺基过渡。
卒章总绾,对照明理。全文在叙述中论理步步深入,至篇末以直议随感作收绾,点明要旨,显出本意。以黄生“贫”和自身幼时“贫”类比,再以“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和“生固幸而遇予”反衬,使两类人物、两种处境泾渭分明,所论道理更加清晰,富有逻辑力量。最后归纳出“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结论,跟开篇论点紧紧扣合,显出深邃的生活哲理:无论“幸与不幸”,顺逆与否,都要爱惜流水般的时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应当自强不息,让青春焕发出光和热。篇末用“为一说,使与书俱”收结,点明本意,照应文题,形成首尾连贯,结构严整的一体。
综览全文,它虽不像有些文章那样,运笔如风,具有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气势,却如随园的一缕泉流,潺潺荡漾,涟漪层生;它虽不像有些文章那样林林总总,具有千里原野、横无际涯的格局,却若随园的曲径回廊,蜿蜒变幻,臻妙传神。它是一篇玲珑剔透的小品佳作。
三、《黄生借书说》的写作特点(俞琨)
(一)中心明确,结构缜密
全文中心明确,紧扣主题。题目是借书说,通篇都以论说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的道理,来表达勉励黄生勤奋读书这一主旨。起首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后呼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中间三段是重点,论说“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结构绵密,层次清晰。首先泛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官宦豪门和富有之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更以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的书,两种不同心理的对比,来论说只有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的道理。再进一步以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感知能借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其勤奋读书的上进心。
文章在每层叙事、举例之后发表了议论,又都是由“借书说”而生发。议论、慨叹层层深入,含蓄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首先,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是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进而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着,“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三层由于作者很了解青年人的自尊心理,为达到教导的目的,现身说法,循循善诱,比板起面孔能起更好的激励作用。因而从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谈起,委婉地说到黄生的好机遇,从而要求黄生专心用功读书。
(二)句式多变,语言生动
本文篇幅不长,但运用了多种句式,起了很好的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而且用词简练,语言生动,给人以形象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现在让我们按文章的顺序,分析一下这方面的特点。如“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以两个否定词“非”和“不”加强语气的句式,意思是“只有”借来的书“才能”认真地读。并用以引起下文的议论和叙述。“子不闻藏书者乎?”是反问语句,这种句式并不要求回答,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听取下面要说的话。“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这两句相同的复句,每句都由两个分句构成,前后分句语气相对,以虚字“然”连接。如第一句,前边分句中“七略四库”是主语,“天子之书”是谓语;后边分句的主语是“天子读书者”,“有几”是谓语,用“然”字为转折,表示两句语意相对。这句话的意思是:七略四库是皇帝藏有的书,可是皇帝读书的又有几个呢?这里用反问句式,也是为了加强语气的作用。“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个“然”字指代了上边所举三种藏书家的事例,用词简练,而且读起来意味深长。又如叙述读书时的两种心理,直陈对话,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读借来的书和读自己的书两种不同神情。“强假”“逼取”用词妥贴生动,一个“强”字和一个“逼”字,自然地引起“惴惴焉”的不安心情。“摩玩之不已”“归而形诸梦”,活画出爱不释手和渴求书读的神态。“‘姑俟异日观’云尔”,读来使人感到有“确实如此”的同感。“俸去书来,落落大满”,描写做了官以后,有钱买书了,书源源而来,虽然比不上“汗牛塞屋”那样多,但是一堆一摞地也到处都摆满了。这里作者仅用了八个字,却道出了书的从无到有。接着作者以书沾满了“素蟫灰丝”,素描了书的静态,同时也表现了不急于读书的状况。读起来,很容易想象到架子上堆积的书籍,由于主人不经常翻阅,沾上了蛛网,盖满了灰尘的情景。这样写来,又与上面“高束焉,庋藏焉”、“姑俟异日观”相呼应。在这点上,也体现了本文结构的缜密。
四、《黄生借书说》讲读备考(张中行)
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是一篇不满三百字的小文。中学选用,主要是因为其义可取;可是义并不隐晦,文的写法也平实无华。这里考察一下有些相关的事物,是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得更深、更确切一些,以作讲读时参考。
(一)关于作者
《黄生借书说》是一篇意思严正的小文,就是说,是板着面孔讲的。可是,熟悉清明文献的人都知道,袁枚的为人,与顾炎武、颜元、全祖望、姚鼐等是大异其趣的,用正统的评价标准衡量,前者是正经儒者,袁枚不是,至少是不地道。一个非正经儒者的文人忽而正襟危坐讲起大道理,我们对此应该怎么看呢?
这要先看看袁枚的为人。他生于康熙末年,卒于嘉庆初年,正赶上清朝的全盛时期。他同一般士大夫一样,也作八股文(并且收入全集),考举人,进士,做官。只是官做得不够大,四任知县。是因为天性所致还是精于看风转舵呢?他忽而改了主意,毅然辞官,走优游林下的名士(有时也不免为清客)一条路。他以诗文,尤其是写诗话,结交上层士大夫,抬高身价,受到稀有的吹捧(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接受大量的馈赠(《遗嘱》:卖文润笔,竟有一篇墓志送至千金者),发了大财(《遗嘱》:田产万金余,银二万),修治随园,穷池台花木之胜,过了半生豪华生活。
这样一个人,如何评价也要一分为二。可以宽厚一些,说是无伤大雅,因为既不违法,又未败德(历史地看)。但君子爱人以德,对读书人宁可严格一些,那就不无可议,例如与顾炎武相比,人家写的是《天下郡国利病书》,他却写《随园食单》;与黄宗羲相比,人家写的是《明夷待访录》,他却写《子不语》(后改名《新齐谐》),正是“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在这方面,袁枚自己有自知之明,《随园诗话补遗》卷四说:“余性通脱,遇繁礼饰貌人辄以为苦。”以为苦,所以常常就有意无意地流于放浪,例如他曾刻一个闲章,文曰“钱塘苏小是乡亲”,大为某尚书所诟病。甚至必须严肃的时候也不能拘谨,例如朝考作《赋得因风想玉珂》的试帖诗,这按制度是要由皇帝评定的,他却写了“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一联,险些不能入翰林院。因为惯于放浪,有时就不免引来鄙视和嘲讽。
以上着重说可议的一面。但既然一分为二,自然也不能毫无是处。这可以举出下列几点。一,在诗论上有贡献。他的“性灵”说,比之王士的“神韵”说和沈德潜的“格调”说,像是更合情合理。二,在封建时代的儒生群里,他敢于闯破拘束,写些不想登庙堂的文字,写诗话并注意妇女和下层人的作品,这多少总是对伪道学的一种反动。(他答杨笠湖的信里说:“我辈立言,宁可使腐儒厌,不可使通儒呕。”)三,他写的一些似乎欠庄重的文字,却常常有率真的优点,例如《遗嘱》中说:“尚有《随园随笔》三十卷……汝二人行有余力,分任刻之,定价发坊,兼可获利。”这是一般标榜文以载道的人所不肯说的。四,为人和易,对贫苦的失意者有同情心,如借书与黄生就是一例。
总观以上,我们读《黄生借书说》,如果一定要先知其人而后论其言,似乎就可以说:一,宽容一些,说其人其言皆有可取;或者二,严格一些,说人虽可议,但不应以人废言。
(二)关于黄生
黄生名允修,贫而好读书,这是文章中说到的。看《随园全集》,还可以知道:
一、他很年轻。《小仓山房文集》卷十有《赠黄生序》,其中说:“予喜其年甚少,意甚锐。”
二、所谓贫,只是非富豪子弟,不能多买书。《随园尺牍》卷四有《再答》黄生的信,其中说:“且考据之功,非书不可,子贫士也,势不能购尽天下之书,偶有所得,必为辽东之豕。”
三、袁枚很器重他。《随园诗话》卷三:“黄允修云:‘无诗转为读书忙。’……余谓此数言非真读书真能诗者不能道。”
四、因为器重,所以很愿意帮助他,除了借给书之外,还支援一部分生活费用。《赠黄生序》:“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
五、他受乾隆时期学风的影响,想致力于考证,袁枚不赞成,希望他跟着自己走,学诗文。《随园尺牍》卷四《答黄生》:“来书自称生平安于古,悖于时,矜矜自喜。仆以为此妄语也。”《再答》:“近日海内考证之学如云而起,足下弃平日之诗文而从事于此,其果中心好之耶?抑亦为习气所移,震于博雅之名而急急焉欲冒居之也?……子之诗文未造古人境界,而半途弃之,岂不可惜!”
(三)关于借书
书多,人不能尽有,因而借书是常事。尤其在旧时代,五代以前还没有印本的时候不用说,就是宋以后,刻板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想博览更要多靠借。借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为收藏而借抄,一是为求学而借读。黄生借书属于后一类。
旧时代没有公共图书馆,借书很难。原因之一是有书的人不多。此外还有种种情况:书系珍本,为收藏者所宝爱,自然不愿借出;书虽非珍本,或者因为常用,或者因为私有观念重,也就不愿借出,等等。守护不借,有的还定为戒条,如唐朝杜暹题其藏书卷末说:“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宁波范氏天一阁挂有禁牌,文曰:“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这样吝啬,看似可鄙可笑,实则不当专怨一面,因为书因借出而损坏甚至丢失的事也不在少数。远的不说,举清代为例,《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一部分原稿,《越缦堂日记》中的八册底本,都是借出丢失的,无怪乎俗语改“借书一瓻”为“借书一痴”,说借书与人是傻事了。
俗语“借书一痴”之后还有“还书一痴”,这就使藏书者更加怀有戒心。明朝钱榖可为这种心理的代表,他有个藏书印记,文曰:“百计寻书志亦迂,爱护不异隋侯珠,有假不还遭神诛,子孙不读真其愚。”借恐不还,形诸咒骂,可怜可叹,所以有的人就宁可一概不借,如袁枚青年时期遇见的张氏就是这样。一般人不会像张氏那样极端,但借书之难的情况还是不会变的,如明朝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说:“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样恭恭敬敬,谨小慎微,可证袁枚的“公书”,并为说以勉励借书的黄生,在旧时代正是难得的了。
(四)关于课文
研讨课文,可以分义理、辞章两个方面。
义理浅而明,是借书读比自己有书更容易多省记,用现在的话说是条件差反而进步快。这种事理的认识也是古已有之,例如可以溯到《孟子·告子下》篇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专就苦读而大有成说,古代流传的故事就非常多。以买不起灯油为例,凿壁借光的有汉匡衡,囊萤的有晋车胤,映雪的有晋孙康,随月的有南北朝江泌,等等。但古今条件不同,现在买书容易,图书馆、文化馆很多,借书更容易,至于贫苦到须囊萤映雪,在用电灯照明惯了的今天,年轻人总是很难体会了。那么,这篇课文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个人想,惟其这样,它就于“苦读更易有成”之外,还有另一面或说是更深刻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意义,仍可以引《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些话来说明,那就是:“今诸生学于太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读此,我们应该认识,现在学习条件好,学有不成,非他人之过,因而应多反省,知警惕,用课文里的话说是:“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另一个方面是辞章,或说是写法,可以分作三项说。
一是文章的布局。写文章,组织材料,古今中外,花样很多,如常格之外可以用倒叙、插叙,可以用侧写、衬托等等,如何才妥贴,要由作者的喜好、文章的体裁、内容的性质等来决定。《黄生借书说》的布局平平淡淡,毫无波澜。可是自然而得体,由借书写起,中间经过讲道理,举事例,自然过渡到勉励黄生努力读书,有水到渠成之势。我个人想,读范文应该不忘取法,在布局方面,有奇自然不当忽视,无奇尤其不当忽视,因为平顺自然是不施脂粉的美,或者更难学,所以初学应该特别留意。
二是内容充实,有理有据。文章内容的评价,主要靠它包含的义理,这在上面已经谈过;这里着重说说用什么事例来证明那义理。事例有两类。一类是泛说,文章第一段说阔人反而不读书,第二段说自有反而不如借,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谈切身体会,第三段以自己的早年与通籍后对比,属于这一类。这部分谈自己经历,真实恳切,字数不多而有感人的力量。《随园诗话》卷五中也说到他这种感受:“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过书肆,垂涎阅,苦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寐。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及作官后,购书万卷,翻不暇读矣。有如少年时牙齿坚强,贫不得食,衰年珍馐满前,而齿脱腹果,不能餍饫,为可叹也。”语较详而义更显豁,可供参考。
三是文字简洁平易,于恳挚中兼有率真之趣。我们读汉以后文章会感到,六朝人喜欢骈俪,唐宋以来的古文家喜欢古奥,都不少造作气。我个人觉得,上好的文章应该没有造作气,或者经过锤炼而使人感不到造作气,这说得玄妙一些是绚烂之极反归于平淡。袁枚这篇文章能否算上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他没有故意求古奥,玩花样,所以行文能够顺畅自然,如话家常,想到便说,可止则止,这个优点总是应该肯定的,值得效法的。至于恳挚率真,文中这种地方不少,最显著的如“天子读书者有几?”“归而形诸梦”,“其归也必速”,都是一般读书人也会想到而不大愿意说的,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也应该算作可取之点吧?
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应该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求学。
课文围绕中心,夹叙夹议,层次清楚地阐明事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出人意表,引人深思,随后围绕着这个中心,逐层展开阐述。先以帝王、富贵人家全都藏书丰富,却没有几个读书人,以及祖父辈尽心藏书而子孙辈随意毁弃书这三种常见的事实,来作初步证明;再用类比推理,以人们对于借来的东西和属于自己的东西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来说明这个论断是有普遍意义的。作者从那常见的现象中推究出其原因——“虑人逼取”,这种外来的压力,会化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作者又拿自己年少时借书之难、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等切身经历,从正反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论证。最后,在上述分析说明的基础上,紧扣“借书”一事,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勉励他应该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明事理。如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作对比;以“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的勤学与“通籍后,俸去书来”的疏懒作对比;以“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以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对比,等等。这样,能够鲜明地阐述观点,加深读者的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虽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但很明显,仅从字面上来看,这个论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说”本身不同于规范、正统的论说文,本文作者袁枚又是一位才子气颇重、任性适情的人。因此,我们更宜于把本文视为作者在有感而发的情况下率性而为的一篇带有游戏性质的小文,其中包含有对逝去的青年光阴的怀念、对如今自己的自嘲,而主旨则在鼓励、教育黄生,只是没有板起面孔来。
关于练习
一、这篇课文借题发挥,寓意深刻。为什么说“书非借不能读也”?“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该怎样理解?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从较深层次上理解本文的论点,而不能停留在肤浅的感性认识上。
一个人好学却没有钱买书,要向别人借书来读,固然是憾事。但正因为书是借来的,要还给人家,而且能留在自己手中的时间不长,这就会逼迫自己抓紧时间,尽快读完,并把书的内容牢记消化,这比只买书而不读书的要好得多了。(作者的本意是劝勉人好学读书,话说得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不利因素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外界的压力可以变为前进的动力。作者讽刺那些只会藏书、吝书而不知爱书、读书的守书奴,决不是反对人买书来读,更没有嘲讽博览群书,广为搜集,潜心研究的学者、名流的意思,这一点要向学生讲清楚。)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这句话是课文中心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的推论。“然”(这样),指的就是“非借不能读”。作者从读书进而推论到世界上其他事物,指出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对于借来的东西和业已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所采取的不同的态度。作者这句话的用意,一方面固然在于勉励人们,读书或从事其他任何研究工作的时候,不要因环境恶劣、条件欠缺而畏缩,只要有志向、有决心,恶劣的条件反而可以激发人冲破困难的斗志,坚持不懈,取得胜利;另一方面是警醒人们,不要因环境顺利、条件具备而滋长因循苟且、不求进取的惰习。
二、课文论述“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道理时,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细读课文,从中找出几个例子来。
设题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本文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明事理。如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作对比;以“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的勤学与“通籍后,俸去书来”的疏懒作对比;以“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以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对比,等等。
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4.若业为吾所有
5.往借,不与
6.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水平。
1.无论,更不要说。
2.然,这样。
3.强,勉强。
4.业,已经。
5.与,给。
6.落落,堆积的样子。
四、△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就这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由本文引起对自己平时读书态度、读书方法的反思,改掉缺点,坚持优点,获得进步。
教师指导时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或周围同学在读书、学习中常有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读后感。
教学建议
一、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也没有什么复杂的语句,可先让学生自学,疏通文意,提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班上讨论,教师适时给以指导。
二、要注意从本文生发开去,多结合学生实际,力求使学生获得切身的教益。
有关资料
一、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tè)不安地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二、读《黄生借书说》(士尧)
《黄生借书说》收在《小仓山房文集》中,是一篇优秀的杂说类小品。它既不是以洋洋洒洒的叙写取胜,也不是以强烈的抒情,侃侃的议论见长;它的最大特色是有感于日常见闻,随手拈来,生发开去,自如地朝纵深推展,在姿态横生的叙议中,寓以哲理,读来清淡自然,平易近人。
借书端倪,平列展开。开头一句:“黄生允修借书”,以素日习见之事发端,开卷即入正题,引出随园主人授书以告之辞立论,显现通篇紧凑的特点。“书非借不能读也”一句,立片言以居要,提挈全文,贯注始终。接着,平列三事,内容相类,铢两悉称,逐一写来,从反面展开论证。其一,天子之家,《七略》《四库》的典籍尽皆存之,然天子悉心研读的有几个呢?无非是为了装门面,讲排场罢了。其二,富贵人家也藏书极丰,塞满房舍,装运起来,竟累得老牛出汗,但苦读上进的有几个呢?无非是为了充文雅,显博学罢了。其三,祖父辈尽心藏书,子孙辈任意弃书,这种败落的不景气状况,更不屑一提了。文中蝉联运用反问句,造成语气步步逼进,论述层层深入,宛若一浪推一浪奔向前方。“无论焉”,表示鄙夷,结束得干净利落,遒劲有力。
宕开及物,以事隐理。用“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两句,既勾连上文,又宕开一笔,由书涉物,理隐事中,推进一层。作者以假托之人借物摩玩为例,先描述借物人“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担心主人逼取的不安神态;再写他艳羡不已,设为己有后,“高束焉,庋藏焉,”“‘姑俟异日观’ 云尔”的心安理得情态。前后两种异样的表现,形成对比。文章虽多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如话家常,未见哲理赞辞和大块论述,但在这一人一事中,却隐射理性的判断,含蕴着人生哲理:逆境之中多思危,顺境之下易贪乐。这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单一的书拓展到天下的物,进入广阔的范畴,使“书非借不能读”的论证中心深化一步,包举着深广的内涵。
转述自身,引向纵深。文章环绕借书端倪,循事物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一事接一事边叙边议,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推向纵深发展。涉物泛论之后,即收揽视线,调转笔锋,回收至本题,述写自己通籍入仕前后的切身体验。幼年时,家贫难以致书,往借藏书之家,又吃尽闭门羹。“归而形诸梦”,飞来的传神一笔,活活勾勒出求读心切的动人形象。尽管境遇惨淡,仍坚持不怠,奋发进取,一旦有书寻得,“辄省记”。而做官后,地位环境改变,花俸禄购书,书籍“落落大满”,即使“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也不肯伸手一摸。由幼时家贫到成人入仕,情景迥异,变化天渊,顿然使人联想到逆顺两种处境所带来的影响有多么不同,进而说明逆境能激发上进,磨练意志。至此,“书非借不能读”的论断就引入到了更深层。段末,从己之身世而发慨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策励晚辈勤学苦读,切勿虚掷年华,又为转接末段的议论铺基过渡。
卒章总绾,对照明理。全文在叙述中论理步步深入,至篇末以直议随感作收绾,点明要旨,显出本意。以黄生“贫”和自身幼时“贫”类比,再以“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和“生固幸而遇予”反衬,使两类人物、两种处境泾渭分明,所论道理更加清晰,富有逻辑力量。最后归纳出“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结论,跟开篇论点紧紧扣合,显出深邃的生活哲理:无论“幸与不幸”,顺逆与否,都要爱惜流水般的时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应当自强不息,让青春焕发出光和热。篇末用“为一说,使与书俱”收结,点明本意,照应文题,形成首尾连贯,结构严整的一体。
综览全文,它虽不像有些文章那样,运笔如风,具有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气势,却如随园的一缕泉流,潺潺荡漾,涟漪层生;它虽不像有些文章那样林林总总,具有千里原野、横无际涯的格局,却若随园的曲径回廊,蜿蜒变幻,臻妙传神。它是一篇玲珑剔透的小品佳作。
三、《黄生借书说》的写作特点(俞琨)
(一)中心明确,结构缜密
全文中心明确,紧扣主题。题目是借书说,通篇都以论说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的道理,来表达勉励黄生勤奋读书这一主旨。起首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后呼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中间三段是重点,论说“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结构绵密,层次清晰。首先泛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官宦豪门和富有之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更以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的书,两种不同心理的对比,来论说只有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的道理。再进一步以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感知能借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其勤奋读书的上进心。
文章在每层叙事、举例之后发表了议论,又都是由“借书说”而生发。议论、慨叹层层深入,含蓄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首先,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是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进而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着,“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三层由于作者很了解青年人的自尊心理,为达到教导的目的,现身说法,循循善诱,比板起面孔能起更好的激励作用。因而从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谈起,委婉地说到黄生的好机遇,从而要求黄生专心用功读书。
(二)句式多变,语言生动
本文篇幅不长,但运用了多种句式,起了很好的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而且用词简练,语言生动,给人以形象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现在让我们按文章的顺序,分析一下这方面的特点。如“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以两个否定词“非”和“不”加强语气的句式,意思是“只有”借来的书“才能”认真地读。并用以引起下文的议论和叙述。“子不闻藏书者乎?”是反问语句,这种句式并不要求回答,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听取下面要说的话。“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这两句相同的复句,每句都由两个分句构成,前后分句语气相对,以虚字“然”连接。如第一句,前边分句中“七略四库”是主语,“天子之书”是谓语;后边分句的主语是“天子读书者”,“有几”是谓语,用“然”字为转折,表示两句语意相对。这句话的意思是:七略四库是皇帝藏有的书,可是皇帝读书的又有几个呢?这里用反问句式,也是为了加强语气的作用。“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个“然”字指代了上边所举三种藏书家的事例,用词简练,而且读起来意味深长。又如叙述读书时的两种心理,直陈对话,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读借来的书和读自己的书两种不同神情。“强假”“逼取”用词妥贴生动,一个“强”字和一个“逼”字,自然地引起“惴惴焉”的不安心情。“摩玩之不已”“归而形诸梦”,活画出爱不释手和渴求书读的神态。“‘姑俟异日观’云尔”,读来使人感到有“确实如此”的同感。“俸去书来,落落大满”,描写做了官以后,有钱买书了,书源源而来,虽然比不上“汗牛塞屋”那样多,但是一堆一摞地也到处都摆满了。这里作者仅用了八个字,却道出了书的从无到有。接着作者以书沾满了“素蟫灰丝”,素描了书的静态,同时也表现了不急于读书的状况。读起来,很容易想象到架子上堆积的书籍,由于主人不经常翻阅,沾上了蛛网,盖满了灰尘的情景。这样写来,又与上面“高束焉,庋藏焉”、“姑俟异日观”相呼应。在这点上,也体现了本文结构的缜密。
四、《黄生借书说》讲读备考(张中行)
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是一篇不满三百字的小文。中学选用,主要是因为其义可取;可是义并不隐晦,文的写法也平实无华。这里考察一下有些相关的事物,是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得更深、更确切一些,以作讲读时参考。
(一)关于作者
《黄生借书说》是一篇意思严正的小文,就是说,是板着面孔讲的。可是,熟悉清明文献的人都知道,袁枚的为人,与顾炎武、颜元、全祖望、姚鼐等是大异其趣的,用正统的评价标准衡量,前者是正经儒者,袁枚不是,至少是不地道。一个非正经儒者的文人忽而正襟危坐讲起大道理,我们对此应该怎么看呢?
这要先看看袁枚的为人。他生于康熙末年,卒于嘉庆初年,正赶上清朝的全盛时期。他同一般士大夫一样,也作八股文(并且收入全集),考举人,进士,做官。只是官做得不够大,四任知县。是因为天性所致还是精于看风转舵呢?他忽而改了主意,毅然辞官,走优游林下的名士(有时也不免为清客)一条路。他以诗文,尤其是写诗话,结交上层士大夫,抬高身价,受到稀有的吹捧(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接受大量的馈赠(《遗嘱》:卖文润笔,竟有一篇墓志送至千金者),发了大财(《遗嘱》:田产万金余,银二万),修治随园,穷池台花木之胜,过了半生豪华生活。
这样一个人,如何评价也要一分为二。可以宽厚一些,说是无伤大雅,因为既不违法,又未败德(历史地看)。但君子爱人以德,对读书人宁可严格一些,那就不无可议,例如与顾炎武相比,人家写的是《天下郡国利病书》,他却写《随园食单》;与黄宗羲相比,人家写的是《明夷待访录》,他却写《子不语》(后改名《新齐谐》),正是“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在这方面,袁枚自己有自知之明,《随园诗话补遗》卷四说:“余性通脱,遇繁礼饰貌人辄以为苦。”以为苦,所以常常就有意无意地流于放浪,例如他曾刻一个闲章,文曰“钱塘苏小是乡亲”,大为某尚书所诟病。甚至必须严肃的时候也不能拘谨,例如朝考作《赋得因风想玉珂》的试帖诗,这按制度是要由皇帝评定的,他却写了“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一联,险些不能入翰林院。因为惯于放浪,有时就不免引来鄙视和嘲讽。
以上着重说可议的一面。但既然一分为二,自然也不能毫无是处。这可以举出下列几点。一,在诗论上有贡献。他的“性灵”说,比之王士的“神韵”说和沈德潜的“格调”说,像是更合情合理。二,在封建时代的儒生群里,他敢于闯破拘束,写些不想登庙堂的文字,写诗话并注意妇女和下层人的作品,这多少总是对伪道学的一种反动。(他答杨笠湖的信里说:“我辈立言,宁可使腐儒厌,不可使通儒呕。”)三,他写的一些似乎欠庄重的文字,却常常有率真的优点,例如《遗嘱》中说:“尚有《随园随笔》三十卷……汝二人行有余力,分任刻之,定价发坊,兼可获利。”这是一般标榜文以载道的人所不肯说的。四,为人和易,对贫苦的失意者有同情心,如借书与黄生就是一例。
总观以上,我们读《黄生借书说》,如果一定要先知其人而后论其言,似乎就可以说:一,宽容一些,说其人其言皆有可取;或者二,严格一些,说人虽可议,但不应以人废言。
(二)关于黄生
黄生名允修,贫而好读书,这是文章中说到的。看《随园全集》,还可以知道:
一、他很年轻。《小仓山房文集》卷十有《赠黄生序》,其中说:“予喜其年甚少,意甚锐。”
二、所谓贫,只是非富豪子弟,不能多买书。《随园尺牍》卷四有《再答》黄生的信,其中说:“且考据之功,非书不可,子贫士也,势不能购尽天下之书,偶有所得,必为辽东之豕。”
三、袁枚很器重他。《随园诗话》卷三:“黄允修云:‘无诗转为读书忙。’……余谓此数言非真读书真能诗者不能道。”
四、因为器重,所以很愿意帮助他,除了借给书之外,还支援一部分生活费用。《赠黄生序》:“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
五、他受乾隆时期学风的影响,想致力于考证,袁枚不赞成,希望他跟着自己走,学诗文。《随园尺牍》卷四《答黄生》:“来书自称生平安于古,悖于时,矜矜自喜。仆以为此妄语也。”《再答》:“近日海内考证之学如云而起,足下弃平日之诗文而从事于此,其果中心好之耶?抑亦为习气所移,震于博雅之名而急急焉欲冒居之也?……子之诗文未造古人境界,而半途弃之,岂不可惜!”
(三)关于借书
书多,人不能尽有,因而借书是常事。尤其在旧时代,五代以前还没有印本的时候不用说,就是宋以后,刻板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想博览更要多靠借。借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为收藏而借抄,一是为求学而借读。黄生借书属于后一类。
旧时代没有公共图书馆,借书很难。原因之一是有书的人不多。此外还有种种情况:书系珍本,为收藏者所宝爱,自然不愿借出;书虽非珍本,或者因为常用,或者因为私有观念重,也就不愿借出,等等。守护不借,有的还定为戒条,如唐朝杜暹题其藏书卷末说:“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宁波范氏天一阁挂有禁牌,文曰:“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这样吝啬,看似可鄙可笑,实则不当专怨一面,因为书因借出而损坏甚至丢失的事也不在少数。远的不说,举清代为例,《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一部分原稿,《越缦堂日记》中的八册底本,都是借出丢失的,无怪乎俗语改“借书一瓻”为“借书一痴”,说借书与人是傻事了。
俗语“借书一痴”之后还有“还书一痴”,这就使藏书者更加怀有戒心。明朝钱榖可为这种心理的代表,他有个藏书印记,文曰:“百计寻书志亦迂,爱护不异隋侯珠,有假不还遭神诛,子孙不读真其愚。”借恐不还,形诸咒骂,可怜可叹,所以有的人就宁可一概不借,如袁枚青年时期遇见的张氏就是这样。一般人不会像张氏那样极端,但借书之难的情况还是不会变的,如明朝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说:“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样恭恭敬敬,谨小慎微,可证袁枚的“公书”,并为说以勉励借书的黄生,在旧时代正是难得的了。
(四)关于课文
研讨课文,可以分义理、辞章两个方面。
义理浅而明,是借书读比自己有书更容易多省记,用现在的话说是条件差反而进步快。这种事理的认识也是古已有之,例如可以溯到《孟子·告子下》篇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专就苦读而大有成说,古代流传的故事就非常多。以买不起灯油为例,凿壁借光的有汉匡衡,囊萤的有晋车胤,映雪的有晋孙康,随月的有南北朝江泌,等等。但古今条件不同,现在买书容易,图书馆、文化馆很多,借书更容易,至于贫苦到须囊萤映雪,在用电灯照明惯了的今天,年轻人总是很难体会了。那么,这篇课文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个人想,惟其这样,它就于“苦读更易有成”之外,还有另一面或说是更深刻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意义,仍可以引《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些话来说明,那就是:“今诸生学于太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读此,我们应该认识,现在学习条件好,学有不成,非他人之过,因而应多反省,知警惕,用课文里的话说是:“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另一个方面是辞章,或说是写法,可以分作三项说。
一是文章的布局。写文章,组织材料,古今中外,花样很多,如常格之外可以用倒叙、插叙,可以用侧写、衬托等等,如何才妥贴,要由作者的喜好、文章的体裁、内容的性质等来决定。《黄生借书说》的布局平平淡淡,毫无波澜。可是自然而得体,由借书写起,中间经过讲道理,举事例,自然过渡到勉励黄生努力读书,有水到渠成之势。我个人想,读范文应该不忘取法,在布局方面,有奇自然不当忽视,无奇尤其不当忽视,因为平顺自然是不施脂粉的美,或者更难学,所以初学应该特别留意。
二是内容充实,有理有据。文章内容的评价,主要靠它包含的义理,这在上面已经谈过;这里着重说说用什么事例来证明那义理。事例有两类。一类是泛说,文章第一段说阔人反而不读书,第二段说自有反而不如借,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谈切身体会,第三段以自己的早年与通籍后对比,属于这一类。这部分谈自己经历,真实恳切,字数不多而有感人的力量。《随园诗话》卷五中也说到他这种感受:“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过书肆,垂涎阅,苦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寐。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及作官后,购书万卷,翻不暇读矣。有如少年时牙齿坚强,贫不得食,衰年珍馐满前,而齿脱腹果,不能餍饫,为可叹也。”语较详而义更显豁,可供参考。
三是文字简洁平易,于恳挚中兼有率真之趣。我们读汉以后文章会感到,六朝人喜欢骈俪,唐宋以来的古文家喜欢古奥,都不少造作气。我个人觉得,上好的文章应该没有造作气,或者经过锤炼而使人感不到造作气,这说得玄妙一些是绚烂之极反归于平淡。袁枚这篇文章能否算上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他没有故意求古奥,玩花样,所以行文能够顺畅自然,如话家常,想到便说,可止则止,这个优点总是应该肯定的,值得效法的。至于恳挚率真,文中这种地方不少,最显著的如“天子读书者有几?”“归而形诸梦”,“其归也必速”,都是一般读书人也会想到而不大愿意说的,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也应该算作可取之点吧?
帮我写几篇读后感
1,《骆驼祥子》任选两个片段写两篇(800字)。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任选两个片段写两篇(800字)。如果写得好,加分100分,决不食言。《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的赚钱,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祥子来说,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双鞋换来的。可是命运捉弄人,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祥子的梦想之火一次次的熄灭。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不断的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在此,我不由地感动和怜悯了,对祥子那坚持不懈,为梦想而拼搏的那股韧劲而感动;对祥子被悲惨的命运所折磨,而只能无奈地沮丧和失望感到怜悯。这教育了我:要坚强的面对困难,失败了靠自己站起。
之后在从与虎妞的结合到虎妞最终死去的期间,使祥子的心灵深受打击。最终车卖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又如同刚开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笔痕般,将一切都挥发了,只留下几条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却永远烙下了。祥子从此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把他们的一切都骗抢过来。他变得奸诈,甚至无耻。简直变了一个人,偷抢拐骗,只要能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看了这些,我心头不禁得发酸、失望,还带着丝丝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没有坚持下去,最终被黑暗吞噬;愤怒的是以前那个老实憨厚的祥子如今却做尽了一切伤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却还是毫无悔意。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打败命运,可是最后呢,却使身心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的确,祥子为了“生命”来争取钱,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选择了“生命”,因为只有“生命”才是穷人唯一可以选择的东西。那时穷人的命也许就像是枣核儿两尖头——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人的命运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可最终,命运仍不费吹灰之力的摧残了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其中有关人生意义的段落,我还能把它给背诵出来呢!
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保尔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保尔·柯察金,可敬可佩的共产主义战士,您为我们树立身残志不残的伟大榜样,我原来也有一个同学也是残疾人,他的名字叫吴伟:从他生下那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十几年来,病魔缠着他,使他不能像同学们那样活泼在操场上,球台前,参加集体活动也就更不用提啦.因为他稍微活动一下,就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上学校读书全靠他爸爸用自行车来回接送.在学校里,他将吴伟从一楼背到四楼,放学后再由四楼背到一楼,中饭由同学们送到教室吃.自从,吴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也就这样坚强的站了起来.
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我的智力不差,能够学好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课,我长大后,我一定比吴伟强.虽然,我不能背起钢枪保卫祖国,也不能战斗在烈火熊熊的战场上,但我可以把我所学的知识,贡献给人民,为了祖国的建设做出一份力量,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学习的榜样,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可真好啊!我还要不断的学习,从这本书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的赚钱,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祥子来说,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双鞋换来的。可是命运捉弄人,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祥子的梦想之火一次次的熄灭。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不断的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在此,我不由地感动和怜悯了,对祥子那坚持不懈,为梦想而拼搏的那股韧劲而感动;对祥子被悲惨的命运所折磨,而只能无奈地沮丧和失望感到怜悯。这教育了我:要坚强的面对困难,失败了靠自己站起。
之后在从与虎妞的结合到虎妞最终死去的期间,使祥子的心灵深受打击。最终车卖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又如同刚开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笔痕般,将一切都挥发了,只留下几条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却永远烙下了。祥子从此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把他们的一切都骗抢过来。他变得奸诈,甚至无耻。简直变了一个人,偷抢拐骗,只要能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看了这些,我心头不禁得发酸、失望,还带着丝丝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没有坚持下去,最终被黑暗吞噬;愤怒的是以前那个老实憨厚的祥子如今却做尽了一切伤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却还是毫无悔意。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打败命运,可是最后呢,却使身心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的确,祥子为了“生命”来争取钱,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选择了“生命”,因为只有“生命”才是穷人唯一可以选择的东西。那时穷人的命也许就像是枣核儿两尖头——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人的命运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可最终,命运仍不费吹灰之力的摧残了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其中有关人生意义的段落,我还能把它给背诵出来呢!
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保尔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保尔·柯察金,可敬可佩的共产主义战士,您为我们树立身残志不残的伟大榜样,我原来也有一个同学也是残疾人,他的名字叫吴伟:从他生下那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十几年来,病魔缠着他,使他不能像同学们那样活泼在操场上,球台前,参加集体活动也就更不用提啦.因为他稍微活动一下,就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上学校读书全靠他爸爸用自行车来回接送.在学校里,他将吴伟从一楼背到四楼,放学后再由四楼背到一楼,中饭由同学们送到教室吃.自从,吴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也就这样坚强的站了起来.
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我的智力不差,能够学好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课,我长大后,我一定比吴伟强.虽然,我不能背起钢枪保卫祖国,也不能战斗在烈火熊熊的战场上,但我可以把我所学的知识,贡献给人民,为了祖国的建设做出一份力量,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学习的榜样,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可真好啊!我还要不断的学习,从这本书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
本文标题: 读后感妁书(说书人的读后感5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4960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