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为经济学新进展?《行为经济学新进展》内容简介: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新进展?
《行为经济学新进展》内容简介: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经济学的祖师爷亚当·斯密早就对此有深入的讨论,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才开始通过吸收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通过改造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建立起全新的个体选择模型,并激发后来的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域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新进展》就是行为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得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行为经济学新进展》是一本论文集,书中作者均是行为经济学领域的最杰出者。全书总共26章,每一章都是独立的学术论文,并都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过。这些论文分为两大类:一类讨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偏好和选择;一类则讨论一些具体的经济现象,属于行为经济学思想和理论模型的应用部分。《行为经济学新进展》第一部分(第1章)全面地综述了行为经济学的来龙去脉、主要思想、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第2至13章)讨论了经济活动中参与人的偏好和选择问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禀赋效应和心智账户;二是不确定下的决策和前景理论;三是跨期决策和时间偏好;四是公平和社会偏好。《行为经济学新进展》的第三部分(第14至24章)展示了行为经济学家对三个主要经济领域的看法:一是宏观经济领域,主要涉及心智账户和自我控制对储蓄的影响;双曲线贴现和货币幻觉等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社会偏好对就业的影响。二是劳动经济学方面,主要涉及公平和互惠等社会偏好对劳动供给以及经济参与人激励的影响。三是金融领域,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行为金融学。该领域的三篇代表性论文分别展示了短视损失厌恶等心理因素对于股权溢价之谜、投资者行为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作用。该书的最后一部分(第25章和第26章)则专门收入两篇论文,探讨个体决策的本质和过程,以期构建行为经济学的未来基石。
求《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一):表面一件小事,引发诱因,造成一些列行为模式改变。
本书主题思想:表面一件小事,引发诱因,造成一些列行为模式改变。
颠覆传统的思想:
1、交通问题:马车和汽车的作用异曲同工,都是当时经济大发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都造成社会问题,都有环境污染,汽车是马车替代品,什么又是汽车替代品,过度担忧环境污染是没有必要的,总有新的方案会代替旧的方案。
2、外部效应:实施一种行为,其他人被迫为此行为付出代价,叫外部效应,分正负两方面。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做出的保护措施,伤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的经典案例,比如防盗装了CLUB锁。
3、因人而异的效果:没名气的人,以低成本解决一件棘手难题,不被认可;名人用高成本,费时未必能解决难题的过程,已获得众人拥护。
在选取样本事,尽可能剥离复杂因素和变量。
4、决定薪酬的原因:除了供求关系,还有工作难度、工作不适程度、适合做这份工作的人数等。
5、价格歧视:实施价格歧视时,要做到无转卖可能性、可实施的对象清晰可辨。
6、样本选取:将现实固有的复杂因素剥离,尽可能公平评估试验
7、学会思考不同事情的共性:街头妓女和圣诞老人都是利用特地时间的需求猛增带来短期机遇赚外快。
陪同女郎和企业家的共性:找到合适销售渠道,去掉中间商使成本最低、独特的人格魅力能发现对方优点、质量控制(坚持理念和逆向思维),根据供求市场灵活掌握价格歧视。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二):人之初,本“利己”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一套四本80万字,只有引用了一小部分浅显的经济学词汇;虽然大量引用数据,但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也没有。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被我们忽略甚至完全误解的“经济学原理”,内容通俗、文笔易懂,所以读起来很流畅、很轻松。
第一册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副标题为“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作者通过几个颠覆性的话题引来热议,比如“教师和相扑选手为何要作弊?”、“毒贩为何还跟母亲住一起”等,每个话题都写得比较深入,数据详实。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莫过于“90年代开始美国犯罪率下降,源于70年代的堕胎合法化”。
第二册是“拥有清晰思维的艺术”,全书仍然注重用数据说话,告诉大家:酒后走回家比酒后驾车回家更危险、医生洗手的概率远低于“规定”、妓女减少主要是因为婚前性行为增加、儿童安全座椅并没那么“安全”、死于恐怖袭击的概率是自杀的五百多倍......至于书标题所描述的“清晰思维”,我个人理解是“经济利己主义”,绝大部分的“利他”从本质上都能找到“利己”的根源。
第三册“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我个人提炼作者所指的“反常思维”就是指“诱因思维”,或者说是“动机导向思维”。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为了减少眼镜蛇颁布蛇皮换钱的法令,结果反而催生了一大批养蛇人;很多城市限号以后,汽车保有量反而猛增;在写有保护提示的标志牌前,石化木反而被偷的更多。如何正确利用诱因呢,我想有以下几点: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非口头;给对方你能承受的更多价值诱因;注意人们对不同诱因的反应;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永远不要臆测人们会因为“这样做正确”而去做某事。
第四册“用有色眼镜看世界”,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博客文集,集成了作者在成名后开的博客的各种内容,这是全套书最厚的一本,却也是最没有营养的一本。不仅缺少主题、杂乱无章,内容也缺少深度。
整套书看完,可能不得不承认,书里的许多内容确实都很“新鲜”,但其许多观点我个人并不认同,比如90年代美国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我个人觉得监控摄像头的普及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些吧。但我确实要承认,作为一套老百姓看得懂的“经济学”著作,它能帮助大众培养经济学“大脑”,用经济学的视角更清晰的看待世界,用反常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值得为之点个赞。
在中国,其实也有很多学者在做类似的“经济学”大众化推广,我个人最推崇的还是北大的薛兆丰教授,他的许多文章,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胜于本套书的作者列维特。综上,我给这套书打7.8分罢。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三):经济学是你身体里的魔鬼
文/王福重(经济学家)
这是一本“耸人听闻”的书。
在学界,早就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意思是经济学跨过自己的范围,蚕食其他学科的固有领地,比如政治学、法学和历史学,而且已经有几位,凭此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有天下学问,莫不是经济学的架势。
《魔鬼经济学2》,是经济学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最有力的证据。
“super”,即超爆,意思是说本书所研究的问题,至少表面看,跟经济学沾不上边。但是,说实话,经济学并非只研究市场、赚钱这等雕虫小技,在更本质的意义上,它关注的是人类的行为,一切行为。包括本书选取的街头妓女、恐怖分子、冷漠的案发现场看客等。
照“狡猾的”作者的本意,“超爆”不是关键词,“魔鬼”才是。中国人用“神出鬼没”来形容神奇的人和事。看了本书,如果你认为经济学就是这样神乎其技,作者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魔鬼经济学的第一层意思是,言人之不敢言。别人避之犹嫌不及的,我也敢蹚浑水。比如观察街头妓女,分析她们的卖淫方式、定价方法,就必须有“魔鬼”的胆量。魔鬼的第二层意思是,事情的背后都有经济学这个“魔鬼”在作祟。第三层意思是“鬼点子”。比如气候变暖,似乎已成定局,令全世界头疼,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也有简单至极而且“经济”的解决方法。
在第1章里,“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桶破天?还是架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讨论的是外部性问题。当下最时髦的话题,是全球变暖。显然,作者对是否真的变暖,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一种“有毒物质”,以及变暖的前景是否真如媒体和一些科学家渲染得那样可怕,持相当冷静和怀疑的态度。实际上,变暖并非言之凿凿,最近几年,全球气候是变冷的。世界末日,不过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鼓噪。
假如全球变暖是真的威胁,这种外部性的解决需要的是全球的协同合作,但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的碳排放大国,似乎占有道德上的优势,这种协同是不可能的。哥本哈根大会的无果而终,就是不合作的结果。
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少用化石燃料,比如开新能源汽车,过低碳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新道德和新光荣。本书作者说这是美国前总统戈尔(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方法。
这种改变,即使能成功,也是杯水车薪。二氧化碳的半衰期是100年,现存的二氧化碳将存在几个世纪。更重要的是,戈尔的思路有逻辑缺陷,因为人类并非不知道如何避免破坏环境,而是不想这么做,因为成本太高(经济原因)。再说,也缺乏激励,没有激励,仅仅是教育,自利的人们怎么会真的采取行动?
但是,如果全球温度真的上升,办法并不是没有,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令人咋舌的“布迪科的毯子”计划,也就是“皮纳图博火山”(火山爆发能让地球变冷)办法,仅仅需要2.5亿美元!科学的实验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这个法子不行,还有两个替代的办法:“上天的烟囱”,以及“雾气腾腾的镜子”。这些简单的办法,听起来如天方夜谭,这也是作者所说的“魔鬼”。
第2章 “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围绕恐怖袭击事件展开,说的是信息经济学,也就是信息不对称下,人们应该如何行为。人的行为,哪怕是荒诞、极端的行为,都严格遵循经济学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可以发现事情的本质,包括寻找谁是自杀炸弹。
诚如作者所言,先天的东西,不是恐怖分子之所以成为恐怖分子的东西。恐怖分子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出生于贫困家庭,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相反,恐怖分子一般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受到相对良好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恐怖分子不是为生活所迫,而是相当“有理想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恐怖活动的代价,首先是造成人心惶惶,担心会遭到再次袭击。不过,统计数据表明,人遭到再次袭击的可能性,仅仅是自杀或者他杀的1/575,或者说更大的危害是经济上的。比如,“9•11”恐怖事件后,美国除了两场耗资数千亿美元的战争外,还加强了安保措施。以机场安检为例,假如每人需增加1分钟的安检,美国航空流量每年有5.6亿人次之巨,就是一笔不小的经济代价。
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依靠传统手段收集病人信息异常困难。所以,医生的可用时间,60%用于收集信息,纯粹诊病时间不过15%。所以,开发能够收集病人信息的系统,是“9•11” 恐怖事件后的一大发明。这个发明,除了疾病诊断,还可以预防恐怖主义。
与医生了解病人类似,患者也想了解医生的水平。根据治疗效果或者其他看似更实在的标准,往往是很不靠谱的,但是有些基本信息却更加要紧,更加可靠。比如,是否毕业于一流医学院,是否在出色的医院实习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招聘单位总是对一流大学毕业生青睐有加,因为文凭可以有效地识别求职者的水平。
但是,作者的出色工作不在于此,而在于他们认为,决定患者在急诊室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否存活的因素之一是其收入水平(贫穷患者比富裕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很多)。而统计也表明,购买了养老金的群体,活得更长;遗产税的征收时点和存废,也影响寿命的长短。
一个很有趣的疑惑是:为什么化疗效果实际上很小,医生还是不遗余力地推荐?原来,医生可以因此赚更多的钱,也会得到政府更多的研究资助。
对于反恐,最重要的恐怕是,迅速找到恐怖分子的所在。有多种办法,而且已经付诸实践。比如,搜集人力情报、监听电子通信、追踪跨国资金走向——也就是为恐怖活动融资的行为。遗憾的是,所有这些都几乎毫无斩获。
这个发现似乎让事情柳暗花明:潜在的恐怖分子不购买人身险。因为保险公司不会为自杀者支付保险金,这个特征正好可以用于识别恐怖分子。令人兴奋的是,实际上,根据这个提示,在一长串可疑名单中确定恐怖分子,变得相对容易,这个工作已经卓有成效!
第3章“难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为电视看多了?”说的是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近几年颇为流行,大有撼动传统经济学的架势,特别是,有数位经济学家(也许不是)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找到的突破口,是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是利己而非利他的)。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一个妇女受到连续袭击,而38个邻居眼睁睁看着她被杀,却无动于衷。
人们不是有利他主义的倾向吗?比如我们熟悉的好人好事,母亲为儿子捐肾,比如“最后通牒”模型中,当事人给予对方的善意。但是,当此危难时刻,人们的冷漠毫无利他的影子,到底哪个才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本书作者之一的史蒂文•列维特,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荣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这个奖被认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某种前奏。
史蒂文把“最后通牒”试验进行变种,以便更接近现实世界,发现其结果与之前大相径庭,人们表现出的不再是利他,而依然是“利己主义”的倾向。
道理在于:由于存在“选择性偏差”,以及在“认真观察环境”下,参与实验的人会“主动”地配合实验者,因此那些“标准的实验室实验”结论是很不靠谱的,所谓的利他行为是一种纯粹的乐观想象。
而各种捐献的目的也并不那么单纯,背后或多或少都藏着利己的动机,或者说是伪装之下的利他主义。自愿捐肾的人,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多,很多病人在等待中离世了。以至于诺贝尔奖得主贝克尔都支持成立一个受到良好监管的人体器官市场。很明显,这样的市场可以拯救很多人,但是存在政治和道德上的巨大风险。
后来的调查证实,《纽约时报》的报道过于夸大其词,当时有人阻吓罪犯,也有人报警,是一个很普通的案件。
但是,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人做壁上观,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人就是有利己和利人的两面性。危险的是夸大利他,而贬损利己(关于利己的好处,传统经济学已经说得太多)。
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更普遍,更有说服力。行为经济学的科学性,却很值得怀疑。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人做了严格区分,而墨子却非同凡响地说“义者,利也”,终结了这个无意义的争论,即所有的人都是“小人”。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更是大胆道出了人性自利的本质。
第4章“疫苗、安全带和飓风:不一样的事情,一样的逻辑”,说的是市场而非政府才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部门。最好的办法是那些成本低廉且简单的办法,不过它们经常受到指责和怀疑。
匪夷所思的是,出于好意实施的法律,总会产生有违初衷的结果。比如,中国的《劳动合同法》,最终造成了更多非熟练工人的失业,这叫“非预期后果法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治病的医生,为救死扶伤开展的解剖实验,导致了成千上万的人丢命。
历史并非简单重合:最困难的问题,往往是用极其简单的方法解决的。例如,1950年后的50年,世界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原因居然是硝酸铵化肥的发明和使用。硝酸铵让人类可以依靠动物和水果作为食物。作为能源和动力,跟成本高昂的鲸油相比,石油是一种便宜、便捷得多的能源和动力。
脊髓灰质炎是可怕的疾病,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包括伟大的罗斯福总统(39岁时罹患此病)。在众多的抵抗方法中,疫苗是最出色的。固然,研发疫苗十分困难,但是从治疗方式和所需费用来说,疫苗是极其简单和低廉的。
心脏病人死亡率的下降,居然不是看似高超的搭桥手术以及昂贵药物,而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阿司匹林的功劳。
说到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下降,必须感谢美国越战时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是这个古板的统计学家首先提出配置安全带的。安全带极大地降低了汽车事故的死亡率,拯救了几十万人的生命。这个办法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来避免生命的悲剧。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中国司机和乘客对安全带抱着抵触的态度!
飓风是美国人的噩梦之一。为了减轻飓风的破坏力,各种办法想尽,但效果不佳。但有人想出一个:在海中投放大量带裙摆的轮胎!这个人,是微软的前首席技术官、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的学生梅尔沃德。最妙的是,它简单,花费也出奇的少。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第一批去澳洲的人,是坐船去非洲的奴隶。开始的时候,资本家是按上船人数给人贩子钱。结果发现,上了船,能到澳洲的奴隶,所剩无几。在进行了各种技术改进(例如增加水供应、保安措施、医疗人员等)无明显效果后,一个极简单的想法彻底扭转了局面:按照下船人数给钱。这是从人的自利性出发的举措,自然奏效。
相信市场,相信人们从经济成本–收益比较出发做出的选择更有力,是本章的重点。
在第5章里,“街头妓女与百货商店圣诞老人有何相似之处?”在卫道士看来,题目很有些轻佻。但是,要说的主题却是严肃的劳动力市场如何运行,而即使是看似不耻的卖淫行为也得遵循经济学原理。
女人难找工作,收入比男人低,但不能因此就说社会歧视女性。男女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在经济上也存在差异,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女人更顾家,于是有限的精力被分散了,降低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时间;女人的生理特点也不容忽视。所以,在某些劳动力市场上,包括WNBA教练,鲜有女性。但卖淫这个特殊场合,却完全相反,女性一统天下。
男人们好像越来越花心。这不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男人还是那些男人,不同的是,过去卖淫市场小,价格高,光顾的男人就少,没法不忠诚。但是,卖淫市场迅速发展(部分是因为女性收入低),卖淫者间竞争加剧,促使价格下降,男人可以获得更低价的性服务,性道德因此败坏。
购买卖淫服务,满足了生理欲望,更有经济上的好处:不必承担怀孕的成本、承诺结婚的成本等。
卖方肯定想要高价。如果能降低竞争,街头妓女的服务价格就可以提高,但是妓女没有权力攻击同业竞争者,控告别人,或者争取立法,对外来者征收“关税”。但是,她们有别的办法。
街头妓女可以实行“价格歧视”,看人下菜碟,比如黑人低价,白人多要。可以单干,也可以找人看场子,这就形成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可以专门跟警察打交道,搞定警察,驱赶竞争者,双方是互利关系,而且考核代理人是否尽心是相当容易的。代理人的出现,促成了稳定的“市场环境”,增加了妓女的收入。
中国的国有企业,经常发生代理人违背委托人的行为,比如企业投资亏损巨大,而总经理却享受高得离谱的年薪,就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这一章的名字中有“圣诞老人”,可是压根儿就没说圣诞老人的事。因为圣诞老人的行为模式跟街头妓女是完全一样的,虽然写起来更体面,但是本书作者却不屑于这种体面,他们更热衷于描写魔鬼。
不要以为说妓女的行为就是噱头,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经济学不是好人的学问,也不是坏人的学问,而是关乎一切人的学问。无论是体面的工作、严肃的行为,还是难以启齿的活动,在经济学家看来,都没什么区别,经济学都可以检验、审视它们,廓清背后的决定因素。
结语 “猴子也是人”陈述的一个观点是:无论是食色性也,还是喜欢搭便车、推卸责任,抑或成为恐怖分子,猴子与人毫无二致。经济学这个魔鬼,也附在猴子的身体里。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不但研究人,也研究动物,“帝国主义”又向外扩张了。
这本书,在形式上,也许有些耸人听闻,甚至哗众取宠,但是如果认真读下来,就会发现作者的写作态度严谨而科学。他们总是依据第一手素材,不厌其烦地利用原始数据,以及可靠当事人,特别是始作俑者的陈述,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小心地运用逻辑推演自己的结论。特别注重运用统计方法,而非传统道德或者政治来分析问题,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我们能从书中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亲身实验、与街头妓女的亲密接触等,洞见作者的辛苦和认真。
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作用,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大得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都有一个经济学的“魔鬼”潜伏着呢。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四):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思考
在写这篇读后感前,我刻意没有去读或者听其他人对于本书的看法,怕影响自己的思维。当然,别人可能比我理解的更深更透彻,但,在这里,只想写下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虽然说这本书的名字中有“经济学”两个字,但作为一名对经济学理论一窍不通的理工科生来说读起来也并不困难。因为作者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例,经过深度剖析,传达一些信息,一些概念,一些逻辑。这里的“经济学”更多指的是用经济分析的方式描述人类行为决策和各类社会现象。作者希望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客观阐释世界的本来面貌,帮助读者更加了解世界。
简单的说说这本书带给我两点收获:
第一,一个关键词“想不到”。想不到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想不到火山爆发可以降低全球温度,想不到《劳动法》也会损害劳动者,想不到化疗对于多数肿瘤患者的作用微乎其微,书中还有很多例子……
这探讨的其实是思维方式问题,我们掌握的很多所谓的“常识”往往是一种思维惰性,也许是学校教育的,也许是社会舆论的宣传的,也许是自己的经验总结的,当我们接收到一个信息时,尤其是所谓的“权威”发布时,很少去深入思考和辨别一件事情的真伪。这本书给我们提个了醒,当接收信息时,多加思考和辨别,少一些“想当然”。
第二,丰富了知识储备。也许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但我们未必能有去深入研究的条件。本书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以翔实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尽量真实的世界。比如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判断医生水平的高低,人是否存在“利他主义”倾向等问题。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五):“成本-收益”的正确算法
首先申明:在本篇书评里,“经济学家”是褒义词。
先抛结论:绝大部分人都是经济人,同时也是坡脚的经济学家。
经济人,简言之,就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总会对事情的“成本-收益”进行评估,而去决定做或不做。一些很奇怪的宏观现象,往细处分析、思考,归咎到个体层面的本性,其实也就很自然了。比如,那些为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的法规出台,导致残疾人就业率大大降低(雇了残疾人不能委屈他、辞退他,还不如不招!)。
经济学家当然也是经济人,让他们脱颖而出的,是他们能对“成本-收益”进行更准确地评估。比如这几种思维,考虑外部效应、对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更纯粹的数字导向。
外部效应,即某人实施某种行为,其他人要被迫付出代价。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随意污染环境,很多时候,外部效应是不易引人注意的,就是这种行为的成本是被低估的。所以,你身边那种损人损己额行为还少吗,很简单的例子,“羊来了”。
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人们一般不愿为了应对未来的问题、获取未来可能的收益而花费现在大量的精力,就是未来收益往往是被低估的。比如,投一个五年后才能盈利的项目,你愿意吗?那么多企业家拼了命的投资、布局,是为了什么?
更纯粹的数字导向,从统计上说,坐飞机比坐汽车安全,安全座椅并不比安全带安全。这些事实,你信吗?因为对信息的了解不足、也不愿意花多精力思考数字问题,人们往往会被媒体误导,会遵从自己所谓的“常识”去做出错误的判断。
经济学家,是更愿意思考、更遵从理性支配的人。从这点看,“成本-收益”的公式不变,经济人要做的无非是把外部影响纳入成本计算、把未来预期纳入收益计算、整个公式更加量化。拥有清晰地思维艺术,成为自己的经济学家
本书主题思想:表面一件小事,引发诱因,造成一些列行为模式改变。
颠覆传统的思想:
1、交通问题:马车和汽车的作用异曲同工,都是当时经济大发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都造成社会问题,都有环境污染,汽车是马车替代品,什么又是汽车替代品,过度担忧环境污染是没有必要的,总有新的方案会代替旧的方案。
2、外部效应:实施一种行为,其他人被迫为此行为付出代价,叫外部效应,分正负两方面。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做出的保护措施,伤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的经典案例,比如防盗装了CLUB锁。
3、因人而异的效果:没名气的人,以低成本解决一件棘手难题,不被认可;名人用高成本,费时未必能解决难题的过程,已获得众人拥护。
在选取样本事,尽可能剥离复杂因素和变量。
4、决定薪酬的原因:除了供求关系,还有工作难度、工作不适程度、适合做这份工作的人数等。
5、价格歧视:实施价格歧视时,要做到无转卖可能性、可实施的对象清晰可辨。
6、样本选取:将现实固有的复杂因素剥离,尽可能公平评估试验
7、学会思考不同事情的共性:街头妓女和圣诞老人都是利用特地时间的需求猛增带来短期机遇赚外快。
陪同女郎和企业家的共性:找到合适销售渠道,去掉中间商使成本最低、独特的人格魅力能发现对方优点、质量控制(坚持理念和逆向思维),根据供求市场灵活掌握价格歧视。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二):人之初,本“利己”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一套四本80万字,只有引用了一小部分浅显的经济学词汇;虽然大量引用数据,但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也没有。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被我们忽略甚至完全误解的“经济学原理”,内容通俗、文笔易懂,所以读起来很流畅、很轻松。
第一册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副标题为“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作者通过几个颠覆性的话题引来热议,比如“教师和相扑选手为何要作弊?”、“毒贩为何还跟母亲住一起”等,每个话题都写得比较深入,数据详实。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莫过于“90年代开始美国犯罪率下降,源于70年代的堕胎合法化”。
第二册是“拥有清晰思维的艺术”,全书仍然注重用数据说话,告诉大家:酒后走回家比酒后驾车回家更危险、医生洗手的概率远低于“规定”、妓女减少主要是因为婚前性行为增加、儿童安全座椅并没那么“安全”、死于恐怖袭击的概率是自杀的五百多倍......至于书标题所描述的“清晰思维”,我个人理解是“经济利己主义”,绝大部分的“利他”从本质上都能找到“利己”的根源。
第三册“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我个人提炼作者所指的“反常思维”就是指“诱因思维”,或者说是“动机导向思维”。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为了减少眼镜蛇颁布蛇皮换钱的法令,结果反而催生了一大批养蛇人;很多城市限号以后,汽车保有量反而猛增;在写有保护提示的标志牌前,石化木反而被偷的更多。如何正确利用诱因呢,我想有以下几点: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非口头;给对方你能承受的更多价值诱因;注意人们对不同诱因的反应;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永远不要臆测人们会因为“这样做正确”而去做某事。
第四册“用有色眼镜看世界”,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博客文集,集成了作者在成名后开的博客的各种内容,这是全套书最厚的一本,却也是最没有营养的一本。不仅缺少主题、杂乱无章,内容也缺少深度。
整套书看完,可能不得不承认,书里的许多内容确实都很“新鲜”,但其许多观点我个人并不认同,比如90年代美国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我个人觉得监控摄像头的普及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些吧。但我确实要承认,作为一套老百姓看得懂的“经济学”著作,它能帮助大众培养经济学“大脑”,用经济学的视角更清晰的看待世界,用反常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值得为之点个赞。
在中国,其实也有很多学者在做类似的“经济学”大众化推广,我个人最推崇的还是北大的薛兆丰教授,他的许多文章,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胜于本套书的作者列维特。综上,我给这套书打7.8分罢。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三):经济学是你身体里的魔鬼
文/王福重(经济学家)
这是一本“耸人听闻”的书。
在学界,早就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意思是经济学跨过自己的范围,蚕食其他学科的固有领地,比如政治学、法学和历史学,而且已经有几位,凭此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有天下学问,莫不是经济学的架势。
《魔鬼经济学2》,是经济学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最有力的证据。
“super”,即超爆,意思是说本书所研究的问题,至少表面看,跟经济学沾不上边。但是,说实话,经济学并非只研究市场、赚钱这等雕虫小技,在更本质的意义上,它关注的是人类的行为,一切行为。包括本书选取的街头妓女、恐怖分子、冷漠的案发现场看客等。
照“狡猾的”作者的本意,“超爆”不是关键词,“魔鬼”才是。中国人用“神出鬼没”来形容神奇的人和事。看了本书,如果你认为经济学就是这样神乎其技,作者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魔鬼经济学的第一层意思是,言人之不敢言。别人避之犹嫌不及的,我也敢蹚浑水。比如观察街头妓女,分析她们的卖淫方式、定价方法,就必须有“魔鬼”的胆量。魔鬼的第二层意思是,事情的背后都有经济学这个“魔鬼”在作祟。第三层意思是“鬼点子”。比如气候变暖,似乎已成定局,令全世界头疼,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也有简单至极而且“经济”的解决方法。
在第1章里,“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桶破天?还是架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讨论的是外部性问题。当下最时髦的话题,是全球变暖。显然,作者对是否真的变暖,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一种“有毒物质”,以及变暖的前景是否真如媒体和一些科学家渲染得那样可怕,持相当冷静和怀疑的态度。实际上,变暖并非言之凿凿,最近几年,全球气候是变冷的。世界末日,不过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鼓噪。
假如全球变暖是真的威胁,这种外部性的解决需要的是全球的协同合作,但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的碳排放大国,似乎占有道德上的优势,这种协同是不可能的。哥本哈根大会的无果而终,就是不合作的结果。
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少用化石燃料,比如开新能源汽车,过低碳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新道德和新光荣。本书作者说这是美国前总统戈尔(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方法。
这种改变,即使能成功,也是杯水车薪。二氧化碳的半衰期是100年,现存的二氧化碳将存在几个世纪。更重要的是,戈尔的思路有逻辑缺陷,因为人类并非不知道如何避免破坏环境,而是不想这么做,因为成本太高(经济原因)。再说,也缺乏激励,没有激励,仅仅是教育,自利的人们怎么会真的采取行动?
但是,如果全球温度真的上升,办法并不是没有,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令人咋舌的“布迪科的毯子”计划,也就是“皮纳图博火山”(火山爆发能让地球变冷)办法,仅仅需要2.5亿美元!科学的实验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这个法子不行,还有两个替代的办法:“上天的烟囱”,以及“雾气腾腾的镜子”。这些简单的办法,听起来如天方夜谭,这也是作者所说的“魔鬼”。
第2章 “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围绕恐怖袭击事件展开,说的是信息经济学,也就是信息不对称下,人们应该如何行为。人的行为,哪怕是荒诞、极端的行为,都严格遵循经济学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可以发现事情的本质,包括寻找谁是自杀炸弹。
诚如作者所言,先天的东西,不是恐怖分子之所以成为恐怖分子的东西。恐怖分子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出生于贫困家庭,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相反,恐怖分子一般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受到相对良好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恐怖分子不是为生活所迫,而是相当“有理想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恐怖活动的代价,首先是造成人心惶惶,担心会遭到再次袭击。不过,统计数据表明,人遭到再次袭击的可能性,仅仅是自杀或者他杀的1/575,或者说更大的危害是经济上的。比如,“9•11”恐怖事件后,美国除了两场耗资数千亿美元的战争外,还加强了安保措施。以机场安检为例,假如每人需增加1分钟的安检,美国航空流量每年有5.6亿人次之巨,就是一笔不小的经济代价。
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依靠传统手段收集病人信息异常困难。所以,医生的可用时间,60%用于收集信息,纯粹诊病时间不过15%。所以,开发能够收集病人信息的系统,是“9•11” 恐怖事件后的一大发明。这个发明,除了疾病诊断,还可以预防恐怖主义。
与医生了解病人类似,患者也想了解医生的水平。根据治疗效果或者其他看似更实在的标准,往往是很不靠谱的,但是有些基本信息却更加要紧,更加可靠。比如,是否毕业于一流医学院,是否在出色的医院实习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招聘单位总是对一流大学毕业生青睐有加,因为文凭可以有效地识别求职者的水平。
但是,作者的出色工作不在于此,而在于他们认为,决定患者在急诊室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否存活的因素之一是其收入水平(贫穷患者比富裕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很多)。而统计也表明,购买了养老金的群体,活得更长;遗产税的征收时点和存废,也影响寿命的长短。
一个很有趣的疑惑是:为什么化疗效果实际上很小,医生还是不遗余力地推荐?原来,医生可以因此赚更多的钱,也会得到政府更多的研究资助。
对于反恐,最重要的恐怕是,迅速找到恐怖分子的所在。有多种办法,而且已经付诸实践。比如,搜集人力情报、监听电子通信、追踪跨国资金走向——也就是为恐怖活动融资的行为。遗憾的是,所有这些都几乎毫无斩获。
这个发现似乎让事情柳暗花明:潜在的恐怖分子不购买人身险。因为保险公司不会为自杀者支付保险金,这个特征正好可以用于识别恐怖分子。令人兴奋的是,实际上,根据这个提示,在一长串可疑名单中确定恐怖分子,变得相对容易,这个工作已经卓有成效!
第3章“难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为电视看多了?”说的是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近几年颇为流行,大有撼动传统经济学的架势,特别是,有数位经济学家(也许不是)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找到的突破口,是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是利己而非利他的)。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一个妇女受到连续袭击,而38个邻居眼睁睁看着她被杀,却无动于衷。
人们不是有利他主义的倾向吗?比如我们熟悉的好人好事,母亲为儿子捐肾,比如“最后通牒”模型中,当事人给予对方的善意。但是,当此危难时刻,人们的冷漠毫无利他的影子,到底哪个才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本书作者之一的史蒂文•列维特,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荣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这个奖被认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某种前奏。
史蒂文把“最后通牒”试验进行变种,以便更接近现实世界,发现其结果与之前大相径庭,人们表现出的不再是利他,而依然是“利己主义”的倾向。
道理在于:由于存在“选择性偏差”,以及在“认真观察环境”下,参与实验的人会“主动”地配合实验者,因此那些“标准的实验室实验”结论是很不靠谱的,所谓的利他行为是一种纯粹的乐观想象。
而各种捐献的目的也并不那么单纯,背后或多或少都藏着利己的动机,或者说是伪装之下的利他主义。自愿捐肾的人,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多,很多病人在等待中离世了。以至于诺贝尔奖得主贝克尔都支持成立一个受到良好监管的人体器官市场。很明显,这样的市场可以拯救很多人,但是存在政治和道德上的巨大风险。
后来的调查证实,《纽约时报》的报道过于夸大其词,当时有人阻吓罪犯,也有人报警,是一个很普通的案件。
但是,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人做壁上观,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人就是有利己和利人的两面性。危险的是夸大利他,而贬损利己(关于利己的好处,传统经济学已经说得太多)。
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更普遍,更有说服力。行为经济学的科学性,却很值得怀疑。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人做了严格区分,而墨子却非同凡响地说“义者,利也”,终结了这个无意义的争论,即所有的人都是“小人”。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更是大胆道出了人性自利的本质。
第4章“疫苗、安全带和飓风:不一样的事情,一样的逻辑”,说的是市场而非政府才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部门。最好的办法是那些成本低廉且简单的办法,不过它们经常受到指责和怀疑。
匪夷所思的是,出于好意实施的法律,总会产生有违初衷的结果。比如,中国的《劳动合同法》,最终造成了更多非熟练工人的失业,这叫“非预期后果法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治病的医生,为救死扶伤开展的解剖实验,导致了成千上万的人丢命。
历史并非简单重合:最困难的问题,往往是用极其简单的方法解决的。例如,1950年后的50年,世界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原因居然是硝酸铵化肥的发明和使用。硝酸铵让人类可以依靠动物和水果作为食物。作为能源和动力,跟成本高昂的鲸油相比,石油是一种便宜、便捷得多的能源和动力。
脊髓灰质炎是可怕的疾病,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包括伟大的罗斯福总统(39岁时罹患此病)。在众多的抵抗方法中,疫苗是最出色的。固然,研发疫苗十分困难,但是从治疗方式和所需费用来说,疫苗是极其简单和低廉的。
心脏病人死亡率的下降,居然不是看似高超的搭桥手术以及昂贵药物,而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阿司匹林的功劳。
说到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下降,必须感谢美国越战时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是这个古板的统计学家首先提出配置安全带的。安全带极大地降低了汽车事故的死亡率,拯救了几十万人的生命。这个办法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来避免生命的悲剧。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中国司机和乘客对安全带抱着抵触的态度!
飓风是美国人的噩梦之一。为了减轻飓风的破坏力,各种办法想尽,但效果不佳。但有人想出一个:在海中投放大量带裙摆的轮胎!这个人,是微软的前首席技术官、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的学生梅尔沃德。最妙的是,它简单,花费也出奇的少。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第一批去澳洲的人,是坐船去非洲的奴隶。开始的时候,资本家是按上船人数给人贩子钱。结果发现,上了船,能到澳洲的奴隶,所剩无几。在进行了各种技术改进(例如增加水供应、保安措施、医疗人员等)无明显效果后,一个极简单的想法彻底扭转了局面:按照下船人数给钱。这是从人的自利性出发的举措,自然奏效。
相信市场,相信人们从经济成本–收益比较出发做出的选择更有力,是本章的重点。
在第5章里,“街头妓女与百货商店圣诞老人有何相似之处?”在卫道士看来,题目很有些轻佻。但是,要说的主题却是严肃的劳动力市场如何运行,而即使是看似不耻的卖淫行为也得遵循经济学原理。
女人难找工作,收入比男人低,但不能因此就说社会歧视女性。男女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在经济上也存在差异,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女人更顾家,于是有限的精力被分散了,降低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时间;女人的生理特点也不容忽视。所以,在某些劳动力市场上,包括WNBA教练,鲜有女性。但卖淫这个特殊场合,却完全相反,女性一统天下。
男人们好像越来越花心。这不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男人还是那些男人,不同的是,过去卖淫市场小,价格高,光顾的男人就少,没法不忠诚。但是,卖淫市场迅速发展(部分是因为女性收入低),卖淫者间竞争加剧,促使价格下降,男人可以获得更低价的性服务,性道德因此败坏。
购买卖淫服务,满足了生理欲望,更有经济上的好处:不必承担怀孕的成本、承诺结婚的成本等。
卖方肯定想要高价。如果能降低竞争,街头妓女的服务价格就可以提高,但是妓女没有权力攻击同业竞争者,控告别人,或者争取立法,对外来者征收“关税”。但是,她们有别的办法。
街头妓女可以实行“价格歧视”,看人下菜碟,比如黑人低价,白人多要。可以单干,也可以找人看场子,这就形成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可以专门跟警察打交道,搞定警察,驱赶竞争者,双方是互利关系,而且考核代理人是否尽心是相当容易的。代理人的出现,促成了稳定的“市场环境”,增加了妓女的收入。
中国的国有企业,经常发生代理人违背委托人的行为,比如企业投资亏损巨大,而总经理却享受高得离谱的年薪,就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这一章的名字中有“圣诞老人”,可是压根儿就没说圣诞老人的事。因为圣诞老人的行为模式跟街头妓女是完全一样的,虽然写起来更体面,但是本书作者却不屑于这种体面,他们更热衷于描写魔鬼。
不要以为说妓女的行为就是噱头,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经济学不是好人的学问,也不是坏人的学问,而是关乎一切人的学问。无论是体面的工作、严肃的行为,还是难以启齿的活动,在经济学家看来,都没什么区别,经济学都可以检验、审视它们,廓清背后的决定因素。
结语 “猴子也是人”陈述的一个观点是:无论是食色性也,还是喜欢搭便车、推卸责任,抑或成为恐怖分子,猴子与人毫无二致。经济学这个魔鬼,也附在猴子的身体里。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不但研究人,也研究动物,“帝国主义”又向外扩张了。
这本书,在形式上,也许有些耸人听闻,甚至哗众取宠,但是如果认真读下来,就会发现作者的写作态度严谨而科学。他们总是依据第一手素材,不厌其烦地利用原始数据,以及可靠当事人,特别是始作俑者的陈述,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小心地运用逻辑推演自己的结论。特别注重运用统计方法,而非传统道德或者政治来分析问题,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我们能从书中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亲身实验、与街头妓女的亲密接触等,洞见作者的辛苦和认真。
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作用,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大得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都有一个经济学的“魔鬼”潜伏着呢。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四):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思考
在写这篇读后感前,我刻意没有去读或者听其他人对于本书的看法,怕影响自己的思维。当然,别人可能比我理解的更深更透彻,但,在这里,只想写下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虽然说这本书的名字中有“经济学”两个字,但作为一名对经济学理论一窍不通的理工科生来说读起来也并不困难。因为作者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例,经过深度剖析,传达一些信息,一些概念,一些逻辑。这里的“经济学”更多指的是用经济分析的方式描述人类行为决策和各类社会现象。作者希望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客观阐释世界的本来面貌,帮助读者更加了解世界。
简单的说说这本书带给我两点收获:
第一,一个关键词“想不到”。想不到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想不到火山爆发可以降低全球温度,想不到《劳动法》也会损害劳动者,想不到化疗对于多数肿瘤患者的作用微乎其微,书中还有很多例子……
这探讨的其实是思维方式问题,我们掌握的很多所谓的“常识”往往是一种思维惰性,也许是学校教育的,也许是社会舆论的宣传的,也许是自己的经验总结的,当我们接收到一个信息时,尤其是所谓的“权威”发布时,很少去深入思考和辨别一件事情的真伪。这本书给我们提个了醒,当接收信息时,多加思考和辨别,少一些“想当然”。
第二,丰富了知识储备。也许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但我们未必能有去深入研究的条件。本书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以翔实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尽量真实的世界。比如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判断医生水平的高低,人是否存在“利他主义”倾向等问题。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五):“成本-收益”的正确算法
首先申明:在本篇书评里,“经济学家”是褒义词。
先抛结论:绝大部分人都是经济人,同时也是坡脚的经济学家。
经济人,简言之,就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总会对事情的“成本-收益”进行评估,而去决定做或不做。一些很奇怪的宏观现象,往细处分析、思考,归咎到个体层面的本性,其实也就很自然了。比如,那些为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的法规出台,导致残疾人就业率大大降低(雇了残疾人不能委屈他、辞退他,还不如不招!)。
经济学家当然也是经济人,让他们脱颖而出的,是他们能对“成本-收益”进行更准确地评估。比如这几种思维,考虑外部效应、对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更纯粹的数字导向。
外部效应,即某人实施某种行为,其他人要被迫付出代价。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随意污染环境,很多时候,外部效应是不易引人注意的,就是这种行为的成本是被低估的。所以,你身边那种损人损己额行为还少吗,很简单的例子,“羊来了”。
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人们一般不愿为了应对未来的问题、获取未来可能的收益而花费现在大量的精力,就是未来收益往往是被低估的。比如,投一个五年后才能盈利的项目,你愿意吗?那么多企业家拼了命的投资、布局,是为了什么?
更纯粹的数字导向,从统计上说,坐飞机比坐汽车安全,安全座椅并不比安全带安全。这些事实,你信吗?因为对信息的了解不足、也不愿意花多精力思考数字问题,人们往往会被媒体误导,会遵从自己所谓的“常识”去做出错误的判断。
经济学家,是更愿意思考、更遵从理性支配的人。从这点看,“成本-收益”的公式不变,经济人要做的无非是把外部影响纳入成本计算、把未来预期纳入收益计算、整个公式更加量化。拥有清晰地思维艺术,成为自己的经济学家
本文标题: 行为经济学新进展读后感(急求一篇 经济学方面的书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435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