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与情操》读后感(《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2-10-26 18:05: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11

求《道德情操论》读后感希望大家发表一下读完《道德情操论》的感想,非常感激。。。不读则已,读过之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

《论道德与情操》读后感(《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求《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希望大家发表一下读完《道德情操论》的感想,非常感激。。。
不读则已,读过之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在正向着殷实富足的全面小康社会大步前进。
不可否认,30年的成就足以让许多人感到惊喜和自豪!但是,我却从中看到了诸多隐患和不安,心里不禁为祖国的未来而担忧。社会发展到现在,中国人将自私和贪婪发挥到了极致,社会生活中大量充斥着贫富差距过大、医疗教育腐败、贪污受贿成风,等等,近期的三鹿奶粉事件、糖脂宁胶囊假药案,何不都是由此而生?
《道德情操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写的很精彩也很现实: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的分流到民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也是存在风险的,最终将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然而,我们在充分学习领略了《国富论》的精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繁荣的同时却忽略了学习更为重要的《道德情操论》,导致各种威胁社会稳定和谐的事件三番五次的出现。时至今日以总理为首的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就象许多武侠故事里的情节一样,某某人修炼绝世神功,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突破最后一层!其实道理很简单,往往离最后成功最近的一个阶段,需要的反而是你的宽容与慈悲。也只有领悟到这一点你才能真正的修成正果!可惜的是,我们当时由于急功近力、心浮气躁,始终没能成功!
联想到我们的国家,不正是故事里急于求成的修炼者吗?只顾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发展过程中的与民互动,发展的成果仅仅只是少数人享有,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没有普惠到!借温总理的多次提及,盼请当局政府能认真的读一读《道德情操论》,重新审视一下当前我们的基本国情,去思索探讨我国未来的发展之路!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道德情操论 英文 读后感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有关同情的那一章,简介或者读后感,不需要很多的,最好是英文的。。。。
Part I, Section I, Chapter I: Of Sympathy
According to Smith humans have a natural tendency to care about the well-being of others for no other reason than the pleasure one gets from seeing them happy. He calls this sympathy, defining it "our fellow-feeling with any passion whatsoever" (p. 5). He argues that this occurs under either of two conditions:
We see firsthand the fortune or misfortune of another person
The fortune or misfortune is vividly depicted to us
Although this is apparently true, he follows to argue that this tendency lies even in "the greatest ruffian, the most hardened violator of the laws of society" (p. 2).
Smith also proposes several variables that can moderate the extent of sympathy, noting that the situation that is the cause of the passion is the large determinant of our response:
The vividness of the account of the condition of another person
An important point put forth by Smith is that the degree to which we sympathize, or "tremble and shudder at the thought of what he feel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degree of vividness in our observation or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vent.
Knowledge of the causes of the emotions
When observing the anger of another person, for example, we are unlikely to sympathize with this person because we "are unacquainted with his provocation" and as a result cannot imagine what it is like to feel what he feels. Further, since we can see the "fear and resentment" of those who are the targets of the person's anger we are likely to sympathize and take side with them. Thus, sympathetic responses are often conditional on or their magnitude is determined by the causes of the emotion in the person being sympathized with.
Whether other people are involved in the emotion
Specifically, emotions such as joy and grief tell us about the "good or bad fortune" of the person we are observing them in, whereas anger tells us about the bad fortune with respect to another person. I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rapersonal emotions, such as joy and grief, and interpersonal emotions, such as anger, that causes the difference in sympathy, according to Smith. That is, intrapersonal emotions trigger at least some sympathy without the need for context whereas interpersonal emotions are dependent on context.
He also proposes a natural 'motor' response to seeing the actions of others: If we see a knife hacking off a person's leg we wince away, if we see someone dance we move in the same ways, we feel the injuries of others as if we had them ourselves.
Smith makes clear that we sympathize not only with the misery of others but also the joy; he states that observing an emotional state through the "looks and gestures" in another person is enough to initiate that emotional state in ourselves. Furthermore, we are generally insensitive to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other person; we are instead sensitive to how we would feel ourselves if we were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other person. For example, a mother with a suffering baby feels "the most complete image of misery and distress" while the child merely feels "the uneasiness of the present instant" (p. 8).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300字

哲学鼎端
LV.3 6 分钟前
哲学鼎端
LV.3 5 分钟前
《道德经》第一章讲的是:
(一):““道”的意思是指“道理”之“真理”。【“我们绝不能说所有的别解皆是为缺情欠理悖聃意;我们只能说所有的解释都是欲望更接近老子先生的本然本意”。】
(二):““名”的意思是指“道名”为“无极”。【“我们绝不能说所有的另释均是为画蛇添足违耳思;我们只能说所有的诠释都是想往更符合老子先生的本然本意”。】
(三):““道”称“无”。
(四):““道”名“无”
(五):““道”叫“无”。
(六):““道”是“无“。
(七):““道”是“有”。
(八):““道”是宇宙·是无极·是所有·是所无·是一切·是全部·是物母·是事父·是万道万学之祖·是万理万律之宗·是万事万物又万情万理·是时空经纬又八荒十面·是整个宇宙真谛·是整个世界文明·是整个人类道德·是整个客观存在之规律·是整个客观存在之真理·是哲学全部的智慧之学问·是最简极简的规律法则之道理”。!!!!!噫吁嚱之真哉!噫吁嚱之善哉!噫吁嚱之美哉!噫吁嚱之尽哉哉!!!!!耿阁:草於21019年1月18日

急!求一篇 关于写一本讲道德修养的书的读后感

要800字 额 水平高点 急用
1.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师教育孩子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
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
所以,作教师的,应该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2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3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本文标题: 《论道德与情操》读后感(《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3955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禁毒视频读后感(禁毒宣传片观后感800字)小学生必读 读后感100字(小学生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