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巴金《春》的读后感速度,点《随想录》读后感,巴金先生逝世后的第二天晚上,电视台在播放一个巴金专题节目时,出了一道征答题,问:(1)《家》...
求一篇 巴金《春》的读后感
速度,点《随想录》读后感 巴金先生逝世后的第二天晚上,电视台在播放一个巴金专题节目时,出了一道征答题,问:(1)《家》、《春》、《秋》,(2)《寒夜》,(3)《随想录》,观众印象最深(或最喜欢读)的是哪一种?那节目结束之前,荧屏右下方显示出观众反馈的统计结果:《家》、《春》、《秋》占了百分之六十几,而《随想录》仅得百分之十几。这可以理解。《家》、《春》、《秋》问世最早,又得戏剧、影视剧演播之利,早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怪乎在这项征答中,要“遥遥领先”于《随想录》以及《寒夜》了。 近日,91岁的贾植芳先生给出的却是另一种答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个人最推崇的还是《随想录》,“很多人都将‘文革’期间所发生的错误推在别人身上,李先生(即巴金)没有,他体现了自己的真诚,这本书的价值很大,将传诸后世。” 贾老的这个答案,正与巴金先生自己的想法相似,1998年巴金曾对新华社记者说过,他一生没写什么东西,只写了《随想录》这一部作品。 笔者的第一选择与贾老相同,也是《随想录》。理由能说出几条,其中的一条是:《随想录》中一以贯之的“真诚”——说真话的真诚,反思的真诚,自我解剖的真诚,自我忏悔的真诚。 在“文革”的十年中,巴金历尽种种劫难,这种“受难者”的身份,能用来作为一种自我标榜的资格,甚至当作利益索取的资本;——事实上,这种“资格”和“资本”,确有不少人相当充分地利用了;——而对巴金而言,如果要说“利用”的话,他是作了相反的“利用”,用他自己在十年浩劫中的切身经历,来反复地反躬自问、自责、自省。他不只一次说,在“文革”中自己“中了催眠术”,“喝了迷魂汤”,是个“奴在心者”。他痛切地说:“总结(‘文革’)十年经验的时候,我冷静地想:不能把一切都推在‘四人帮’身上,我自己承认过‘四人帮’的权威,低头屈膝,甘心任他们宰割,难道我就没有责任!”在《解剖自己》一文中,他甚至作了如此犀利的解剖—— “在那个时期我不曾登台批判别人,只是因为我没有得到机会,倘使我能够上台亮相,我会看作莫大的幸运。我常常这样想,也常常这样说,万一在‘早请示、晚汇报’搞得最起劲的时期,我得到了解放和重用,那么我也会做出不少的蠢事,甚至不少的坏事。当时大家都以‘紧跟’为荣,我因为没有‘效忠’的资格,参加运动不久就被勒令靠边站,才容易保持了个人的‘清白’。使我感到可怕的是那个时候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况,没有掉进深渊,确实是万幸,清夜扪心自问,还有点毛骨悚然。” 这种“清夜扪心”的自我解剖和灵魂拷问,笔者读之不禁怦然心动,而且也为之汗颜。巴金本来似乎无须也不该来做“忏悔者”的,然而恰恰是这位饱尝苦难的老人,在世人面前敞开心扉,做了最为真诚、痛切的忏悔! 结果是:真诚的巴金赢得了世人的敬意,被人们视为“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良知”。巴金是一面“镜子”。面对这面“镜子”,会照出我们自己的行状乃至隐秘的灵魂,就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以及像他那样的真诚。 数月前的一个深夜,笔者无意间摁到某地卫视的频道,正在播一档谈话节目,两位学者嘉宾侃侃而谈,语词慷慨激烈,其谈说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最愚蠢,最无耻的”(笔者在其中一位学者的某本书里,还看到另一个断语:“最下流”)。这种“所向披靡”的批判,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整体性的“宣判”,那么两位学者阁下自己又置身于何处?令人称赏的是,年轻的女主持人在节目最后也问了这样意思的问题:假如中国知识分子都是这样的,那么您二位呢?笔者连忙竖起耳朵,恭听学者如何应答。学者的答词有点“绕”,但意思还算明白:他们是不在其中的。哦,他们是“出污泥而不染”呵,无怪乎他们能毫无挂
谁能写巴金2个作品的感受,200字左右!急!
巴金写的2本书的感受?“我多么想再见到童年时期的脚迹!我多么想回到我出生的故乡,摸一下我念念不忘的马房的泥土。”
巨匠上路古井依旧
昨(17)日,文学巨匠巴金逝世,成都是巴金的故乡,在缅怀大师的时刻,请您跟随
本报记者的脚步,去看看那口双眼井……
昨晚,深秋的冷风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正通顺街双眼井旁,那株半尺高的胭脂花依然在风中摇曳,虽然没有花朵,但那叶子依然在阴冷的天气中青绿逼眼。
“找到双眼井,就可以找到我童年的足迹”,巴金曾经这样说。人来人往,我走近这口或许是中国文学史上名气最大的一口井———就跟冰心先生那只白色的猫一样,井或者猫,因人崇物。
井已经干枯,上面用两块片石分别盖住井眼,并用石砌栏杆围成四五平方米的一片领地,跟周围的现代化高楼和店铺隔离开来。在井边立有一块石碑,立于1994年,10年过去,碑身的两个小角已经被毁坏,碑身的文字也残缺不全……
站在井边,摩挲着那些质感粗糙的石栏杆,我在想,当巴金还不是一位备受景仰的文学巨匠,而是一个孩童,或是一个少年,那时,他会不会像所有成都孩子一样,曾经在这井边玩过响簧,转过地牛牛?当巴金老人躺在上海的病房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他是不是曾经想起遥远成都家乡,想起这口蕴藏他的童年的双眼井? 早报记者罗巨浪
巴金的童年足迹
除了巴金在《我与文学50年》中对“家”的叙述,巴金胞弟李济生日前也证实:“我老家,是在成都正通顺街,又叫双眼井。是我祖父在那里置的产业,我祖父在清朝做过几任县官,后来他就辞官不做了,有几个钱嘛,就在成都买房子。”
记忆·一口老井和一株老树
成都正通顺街的双眼井边,即现在的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所在地,就是巴金度过了19年青年时代的旧居。他的许多主要作品都是以当年的这个老公馆为背景写作的,如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憩园》等。很多喜欢巴金的读者包括一
些外国读者,到成都都想造访这个老宅子,但随着城市的变迁,如今能记忆的也只有一口老井和一株老树了。
纪念·青年画家创作成《家》
巴金旧居还引出很多故事:一位青年画家以这棵大树为背景画了一幅叫做《家》的油画,这幅油画曾参加国内外的多次画展,深获好评。巴金把刊登这幅画的画报送给了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先生。水上勉有感于此,还给这位中国青年画家写过信,送过书,演绎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这位画家就是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舞美设计师贺德华。
考证·专家精心复元“老家”
战旗歌舞团还有一位老人张耀棠,花了多年的心血考证、制作出一幅宝贵的巴金老家复原图。张耀棠是原战旗文工团团长,他说:“1952年9月我就到成都来了,听人家讲,我们住的这个院子就是巴金的故居,里头有5个井,其中一个井就是小说《秋》里面淑贞跳的那个井。还有一个小荷花池,有人讲,这就是鸣凤自杀的地方,其说不一。我在这个院子里头住了快要30年了,巴金的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有责任把它搞清楚啊。”
省文联主席、巴金侄儿李致曾谈到,上世纪80年代曾提出过要恢复巴金故居,巴老不愿花国家的钱为自己做什么,巴老说过:“只要双眼井在,我就能找到童年的路,要纪念的话,写一个牌子就可以了。”
□巴老遗憾
三部曲少了“成都”标签
成都老作家冯水木早前回忆了1967年和巴金的一次谈话。巴金当时谦虚地指出了《家》、《春》、《秋》的不足。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冯水木显得非常激动,“我当时的理想就是当作家,巴金的作品给我影响最大。1967年12月份,我专程去上海探访巴老。当时巴老穿一套蓝色中山服,脚上是一双灯心绒棉鞋,正在上海作协的院子里捡石头,而在他后面的墙上,还贴着一份他写的‘检讨’。”
知道冯水木是四川人,巴金高兴地和冯水木拉起了家常,他说,“看到了家乡人,我也想起了家乡菜。我最想吃的就是成都的回锅肉和杂酱面。”当冯水木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小说是《家》、《春》、《秋》时,巴金却说道,“说句老实话,我觉得《家》、《春》、《秋》有个最大的遗憾,没有在书中把成都的街道、桥梁、河流点出来。好多人读了我的书后,根本不知道我写的就是成都,就连曹禺在话剧版《家》的剧本中也是写的西南某城。”
□巴老情结
最爱吃成都的油菜头
巴老在成都有很多老友,著名文人车辐便是其中之一。早前,90高龄的车辐回忆起当年与巴老在一起的日子时,说到他和巴老在一起不聊文学,“摆成都还摆不完,没得时间聊其他的了。”
车老和巴老结缘于上世纪30年代的杂志《四川风景》,随后便成了好朋友。车老幽默地回忆说,他自己是“好吃鬼”,又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喜欢到处寻找好吃的东西,成都的老馆子几乎他都知道。巴老每次回成都都不会“放过他”,要求他当向导寻美食。他指着1993年到巴老家最后一次见到巴老的照片对记者说,每次到上海看望巴老,都会带上30余斤成都才有的蔬菜,青菜头、油菜头都是巴老相当喜爱的蔬菜。
□缅怀巴老
一些手迹
记者在成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见到了由巴金亲笔签名的10本图书,这是1988年“五一”节李致从上海带回的珍贵礼物,而今成了馆藏珍品。据地方文献部主任刘先生介绍,成都图书馆还珍藏有巴老的两篇手稿,刘先生说:“两篇手稿一篇是一本书的《跋》,一篇是读后感想,都是我们文献部很珍贵的资料。”记者看到,巴金亲笔签名的10本图书中有中文版小说《寒夜》、随笔《探索集》、《随想录》、《无题集》、《病中集》、《真话集》和4本俄文、法文版小说《寒夜》等。刘先生说,“1988年李致到上海看望巴老,我们馆里请李致带了几本巴金的书到上海请他签名,结果巴老另外还送了我们10本图书。”
据了解,这几本书,作为珍藏品,不外借。
一尊铜像
为了纪念文坛巨匠巴金百年寿诞,由四川雕塑家严永明设计的巴金铜像2003年6月初在成都制作完成。这尊全国最大的巴老铜像于6月20日安放在成都百花潭公园内的慧园广场。
巴老铜像身着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围着围巾,手拄一支竹制拐杖,正漫步走向前方。雕塑家严永明介绍说,铜像高2.1米,是用1吨多上好的青铜铸造的,为国内最大的巴金铜像。严永明称,巴金是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文学家,铜像整体上表现的是巴老的精神境界。
一座纪念馆
巴金文学院新馆于去年在龙泉驿北干道竣工。巴金文学院副院长傅恒透露, “龙泉当地政府为新馆很花了些工夫,新馆的布局采用了对称的四合院结构,中间的一幢建筑最为高大,共分两层,巴金铜像摆放在一楼大厅正中,所有资料和实物展品陈列在二楼。”新馆的主要建筑物有巴金纪念馆、综合楼、会展楼和亭廊,以灰瓦白墙为主,格子窗、坡屋顶,平实的民居风格与巴老朴实的为人和为文相应。各建筑之间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园林,栽种了成都特有的代表性植物:竹和芙蓉,园内有亭台、小桥、流水等建筑小品。
巨匠上路古井依旧
昨(17)日,文学巨匠巴金逝世,成都是巴金的故乡,在缅怀大师的时刻,请您跟随
本报记者的脚步,去看看那口双眼井……
昨晚,深秋的冷风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正通顺街双眼井旁,那株半尺高的胭脂花依然在风中摇曳,虽然没有花朵,但那叶子依然在阴冷的天气中青绿逼眼。
“找到双眼井,就可以找到我童年的足迹”,巴金曾经这样说。人来人往,我走近这口或许是中国文学史上名气最大的一口井———就跟冰心先生那只白色的猫一样,井或者猫,因人崇物。
井已经干枯,上面用两块片石分别盖住井眼,并用石砌栏杆围成四五平方米的一片领地,跟周围的现代化高楼和店铺隔离开来。在井边立有一块石碑,立于1994年,10年过去,碑身的两个小角已经被毁坏,碑身的文字也残缺不全……
站在井边,摩挲着那些质感粗糙的石栏杆,我在想,当巴金还不是一位备受景仰的文学巨匠,而是一个孩童,或是一个少年,那时,他会不会像所有成都孩子一样,曾经在这井边玩过响簧,转过地牛牛?当巴金老人躺在上海的病房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他是不是曾经想起遥远成都家乡,想起这口蕴藏他的童年的双眼井? 早报记者罗巨浪
巴金的童年足迹
除了巴金在《我与文学50年》中对“家”的叙述,巴金胞弟李济生日前也证实:“我老家,是在成都正通顺街,又叫双眼井。是我祖父在那里置的产业,我祖父在清朝做过几任县官,后来他就辞官不做了,有几个钱嘛,就在成都买房子。”
记忆·一口老井和一株老树
成都正通顺街的双眼井边,即现在的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所在地,就是巴金度过了19年青年时代的旧居。他的许多主要作品都是以当年的这个老公馆为背景写作的,如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憩园》等。很多喜欢巴金的读者包括一
些外国读者,到成都都想造访这个老宅子,但随着城市的变迁,如今能记忆的也只有一口老井和一株老树了。
纪念·青年画家创作成《家》
巴金旧居还引出很多故事:一位青年画家以这棵大树为背景画了一幅叫做《家》的油画,这幅油画曾参加国内外的多次画展,深获好评。巴金把刊登这幅画的画报送给了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先生。水上勉有感于此,还给这位中国青年画家写过信,送过书,演绎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这位画家就是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舞美设计师贺德华。
考证·专家精心复元“老家”
战旗歌舞团还有一位老人张耀棠,花了多年的心血考证、制作出一幅宝贵的巴金老家复原图。张耀棠是原战旗文工团团长,他说:“1952年9月我就到成都来了,听人家讲,我们住的这个院子就是巴金的故居,里头有5个井,其中一个井就是小说《秋》里面淑贞跳的那个井。还有一个小荷花池,有人讲,这就是鸣凤自杀的地方,其说不一。我在这个院子里头住了快要30年了,巴金的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有责任把它搞清楚啊。”
省文联主席、巴金侄儿李致曾谈到,上世纪80年代曾提出过要恢复巴金故居,巴老不愿花国家的钱为自己做什么,巴老说过:“只要双眼井在,我就能找到童年的路,要纪念的话,写一个牌子就可以了。”
□巴老遗憾
三部曲少了“成都”标签
成都老作家冯水木早前回忆了1967年和巴金的一次谈话。巴金当时谦虚地指出了《家》、《春》、《秋》的不足。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冯水木显得非常激动,“我当时的理想就是当作家,巴金的作品给我影响最大。1967年12月份,我专程去上海探访巴老。当时巴老穿一套蓝色中山服,脚上是一双灯心绒棉鞋,正在上海作协的院子里捡石头,而在他后面的墙上,还贴着一份他写的‘检讨’。”
知道冯水木是四川人,巴金高兴地和冯水木拉起了家常,他说,“看到了家乡人,我也想起了家乡菜。我最想吃的就是成都的回锅肉和杂酱面。”当冯水木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小说是《家》、《春》、《秋》时,巴金却说道,“说句老实话,我觉得《家》、《春》、《秋》有个最大的遗憾,没有在书中把成都的街道、桥梁、河流点出来。好多人读了我的书后,根本不知道我写的就是成都,就连曹禺在话剧版《家》的剧本中也是写的西南某城。”
□巴老情结
最爱吃成都的油菜头
巴老在成都有很多老友,著名文人车辐便是其中之一。早前,90高龄的车辐回忆起当年与巴老在一起的日子时,说到他和巴老在一起不聊文学,“摆成都还摆不完,没得时间聊其他的了。”
车老和巴老结缘于上世纪30年代的杂志《四川风景》,随后便成了好朋友。车老幽默地回忆说,他自己是“好吃鬼”,又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喜欢到处寻找好吃的东西,成都的老馆子几乎他都知道。巴老每次回成都都不会“放过他”,要求他当向导寻美食。他指着1993年到巴老家最后一次见到巴老的照片对记者说,每次到上海看望巴老,都会带上30余斤成都才有的蔬菜,青菜头、油菜头都是巴老相当喜爱的蔬菜。
□缅怀巴老
一些手迹
记者在成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见到了由巴金亲笔签名的10本图书,这是1988年“五一”节李致从上海带回的珍贵礼物,而今成了馆藏珍品。据地方文献部主任刘先生介绍,成都图书馆还珍藏有巴老的两篇手稿,刘先生说:“两篇手稿一篇是一本书的《跋》,一篇是读后感想,都是我们文献部很珍贵的资料。”记者看到,巴金亲笔签名的10本图书中有中文版小说《寒夜》、随笔《探索集》、《随想录》、《无题集》、《病中集》、《真话集》和4本俄文、法文版小说《寒夜》等。刘先生说,“1988年李致到上海看望巴老,我们馆里请李致带了几本巴金的书到上海请他签名,结果巴老另外还送了我们10本图书。”
据了解,这几本书,作为珍藏品,不外借。
一尊铜像
为了纪念文坛巨匠巴金百年寿诞,由四川雕塑家严永明设计的巴金铜像2003年6月初在成都制作完成。这尊全国最大的巴老铜像于6月20日安放在成都百花潭公园内的慧园广场。
巴老铜像身着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围着围巾,手拄一支竹制拐杖,正漫步走向前方。雕塑家严永明介绍说,铜像高2.1米,是用1吨多上好的青铜铸造的,为国内最大的巴金铜像。严永明称,巴金是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文学家,铜像整体上表现的是巴老的精神境界。
一座纪念馆
巴金文学院新馆于去年在龙泉驿北干道竣工。巴金文学院副院长傅恒透露, “龙泉当地政府为新馆很花了些工夫,新馆的布局采用了对称的四合院结构,中间的一幢建筑最为高大,共分两层,巴金铜像摆放在一楼大厅正中,所有资料和实物展品陈列在二楼。”新馆的主要建筑物有巴金纪念馆、综合楼、会展楼和亭廊,以灰瓦白墙为主,格子窗、坡屋顶,平实的民居风格与巴老朴实的为人和为文相应。各建筑之间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园林,栽种了成都特有的代表性植物:竹和芙蓉,园内有亭台、小桥、流水等建筑小品。
本文标题: 巴金百年读后感200字(余秋雨巴金百年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264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