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主要是感想孔子,这个出生在周朝(公元前551年)的文化人,对他之后的中国人影响巨大。电影《孔子》的开篇,是从孔子中年为官开始讲起的。在...
孔子观后感
主要是感想孔子,这个出生在周朝(公元前551年)的文化人,对他之后的中国人影响巨大。电影《孔子》的开篇,是从孔子中年为官开始讲起的。在那个礼崩乐坏诸侯割据战乱连连的年代,孔子空有一腔热血和斗志,想借助鲁国的君上实现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不想君上只是个傀儡君王,掌控不到国家机器——军-队。所以孔子的改革就像街边耍猴人的把戏,跳的最欢的时候却遭到主人的叫停。
孔子的中年蹉跎,其根本原因是个人不着边际的理想害的。孔子的理想仿佛空中飞舞的风筝,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控,线一断便没有了踪影。一个人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那是浮躁,过低则是自卑。而孔子恰恰前后都经历了,直到两个弟子先后死去,加上自己也上了年纪,于是思想方才变得稳重务实。孔子回鲁国后,不涉足政治的决定实在是难得的清醒,要不然哪有后人传颂的《春秋》。
看孔子的成败得失,缘于他有三个知音人。
其一,弟子颜回。颜回誓死一辈子追随无论贫穷与富贵的孔子。在孔子被迫离开鲁国的时候,颜回和众弟子的追随给了孔子最大的精神动力。孔子周游列国,如果没有弟子们的追随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说不定早客死他乡了。颜回跳入冰水中上下几次徒手打捞书简,是因为太在乎老师的书简了,可惜聪明的颜回没有想到人脑远比书简更重要。颜回的死,让孔子伤心欲绝,一个贴心的知音走了。
其二,卫国南子。周迅饰演的南子,并没有传说中的色和荡,可能这无关演技,导演用错人了。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南子,没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机会在他国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所以讲究礼节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众人的劝诫,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可是南子却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所以孔子真有些相逢恨晚感激涕零的味道。南子在戏中,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是神来之笔,她的言语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形象。
其三,鲁国大相国季恒子。季恒子的扮演者陈建斌,其演技可圈可点。季恒子虽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识时务懂谋略。季恒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鲁国改革的主要对手,又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国的推动人,最后还是让孔子还归故里的邀请人。造化弄人,季恒子的所作所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礼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季恒子还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致死不忘迎孔子回国。
邀请周润发扮演孔子,可能是导演胡玫经过反复思考后的决定,发哥的形象和演技都是一流的,特别是眼神无人能及。能够有机会饰演孔子我相信是发哥的一种荣耀,但是戏中的情节未必吻合发哥的想法。不知是出于商业的考量,还是编辑的能力有限,电影中的孔子与历史中的孔子相去甚远。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让人想到诸葛亮和墨者革离,不知道这和宣扬孔子思想的主旋律有什么相关联的?有人说,看了电影《孔子》就像在看“丧家犬”。悲哉,可怜一代圣人,让后人如此诠释!
孔子的中年蹉跎,其根本原因是个人不着边际的理想害的。孔子的理想仿佛空中飞舞的风筝,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控,线一断便没有了踪影。一个人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那是浮躁,过低则是自卑。而孔子恰恰前后都经历了,直到两个弟子先后死去,加上自己也上了年纪,于是思想方才变得稳重务实。孔子回鲁国后,不涉足政治的决定实在是难得的清醒,要不然哪有后人传颂的《春秋》。
看孔子的成败得失,缘于他有三个知音人。
其一,弟子颜回。颜回誓死一辈子追随无论贫穷与富贵的孔子。在孔子被迫离开鲁国的时候,颜回和众弟子的追随给了孔子最大的精神动力。孔子周游列国,如果没有弟子们的追随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说不定早客死他乡了。颜回跳入冰水中上下几次徒手打捞书简,是因为太在乎老师的书简了,可惜聪明的颜回没有想到人脑远比书简更重要。颜回的死,让孔子伤心欲绝,一个贴心的知音走了。
其二,卫国南子。周迅饰演的南子,并没有传说中的色和荡,可能这无关演技,导演用错人了。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南子,没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机会在他国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所以讲究礼节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众人的劝诫,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可是南子却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所以孔子真有些相逢恨晚感激涕零的味道。南子在戏中,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是神来之笔,她的言语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形象。
其三,鲁国大相国季恒子。季恒子的扮演者陈建斌,其演技可圈可点。季恒子虽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识时务懂谋略。季恒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鲁国改革的主要对手,又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国的推动人,最后还是让孔子还归故里的邀请人。造化弄人,季恒子的所作所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礼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季恒子还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致死不忘迎孔子回国。
邀请周润发扮演孔子,可能是导演胡玫经过反复思考后的决定,发哥的形象和演技都是一流的,特别是眼神无人能及。能够有机会饰演孔子我相信是发哥的一种荣耀,但是戏中的情节未必吻合发哥的想法。不知是出于商业的考量,还是编辑的能力有限,电影中的孔子与历史中的孔子相去甚远。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让人想到诸葛亮和墨者革离,不知道这和宣扬孔子思想的主旋律有什么相关联的?有人说,看了电影《孔子》就像在看“丧家犬”。悲哉,可怜一代圣人,让后人如此诠释!
跪求1000字《何谓文化》的读后感~~~~
春节长假过了好几天才想起来认真读一下放假前收到的《何谓文化》,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新作
这本书的架构很奇特,分成了四个部分: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个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贮存”“必要风范”,不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业的泰斗都应该体现这四个特质。《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余先生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入过“非文化”困境的,或是与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驰的大家们是如何践行着文化人的责任感,如何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如何开辟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寻着文化的执着。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会,然后再停一下,再哭一会。也许前些年我读到这样的东西,只会把它当成传记,现在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了一点,又见证了社会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长到足以感知这些大事件体现的变化,对比之下,这些大师所阐释的东西,实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被这些伟大的人格所击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见到真正的美景会哭一样,就像那英说的“你的声音打到我了”然后梨花带雨一样(怎么用那英打比方,好俗气,噗)。当然,余先生在这部分也顺带讽刺了一下那些造谣的小人,没有任何人能把造谣和小人阐释的比余先生更深刻,更立体,更有文学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录了一些多年来余先生为各地名胜题写的碑文,体现了余先生对古典句韵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不难读懂。书中还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对一些经典的白话文翻译,包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用序言里的话说,“在把握原文奥义的学术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诗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后用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予以表述。因此,这种翻译,不是拉线搭桥,而是凿通隧道,其难无比”。经典经过余先生的散文化笔法,足以成为当世经典翻译的范例。这里摘取《逍遥游》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窥一二:“大鹏从上往下看,只见野马般的雾气和尘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苍,不知是天的本色,还是因为深远至极而显现这种颜色?”再如《赤壁赋》的一段:“不一会,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于东南星辰之间。白雾横罩江面,水光连接苍穹,我们的船恰如一片芦叶,浮越于万顷空间。”《离骚》的翻译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长,就不摘抄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后,用本书的内容简介作结: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本 书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这本书的架构很奇特,分成了四个部分: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个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贮存”“必要风范”,不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业的泰斗都应该体现这四个特质。《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余先生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入过“非文化”困境的,或是与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驰的大家们是如何践行着文化人的责任感,如何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如何开辟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寻着文化的执着。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会,然后再停一下,再哭一会。也许前些年我读到这样的东西,只会把它当成传记,现在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了一点,又见证了社会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长到足以感知这些大事件体现的变化,对比之下,这些大师所阐释的东西,实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被这些伟大的人格所击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见到真正的美景会哭一样,就像那英说的“你的声音打到我了”然后梨花带雨一样(怎么用那英打比方,好俗气,噗)。当然,余先生在这部分也顺带讽刺了一下那些造谣的小人,没有任何人能把造谣和小人阐释的比余先生更深刻,更立体,更有文学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录了一些多年来余先生为各地名胜题写的碑文,体现了余先生对古典句韵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不难读懂。书中还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对一些经典的白话文翻译,包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用序言里的话说,“在把握原文奥义的学术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诗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后用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予以表述。因此,这种翻译,不是拉线搭桥,而是凿通隧道,其难无比”。经典经过余先生的散文化笔法,足以成为当世经典翻译的范例。这里摘取《逍遥游》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窥一二:“大鹏从上往下看,只见野马般的雾气和尘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苍,不知是天的本色,还是因为深远至极而显现这种颜色?”再如《赤壁赋》的一段:“不一会,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于东南星辰之间。白雾横罩江面,水光连接苍穹,我们的船恰如一片芦叶,浮越于万顷空间。”《离骚》的翻译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长,就不摘抄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后,用本书的内容简介作结: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本 书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急!写一篇观后感
写一篇《南京!南京!》的观后感,字数500左右,很急,希望大家很快点回答呀!100分,最好是原创,写得好加分!一定要是初中生的水平,谢谢了开伤疤有许多种方法,哭诉的、淡漠的、唠叨的,官方的、民间的、第三国的,等等等等。陆川这一部,可以说是来自民间的声音,在《南京,南京》中有着多个声音在叙述。抵抗组织的、国际友人、普通民众以及日本军人,但并不嘈杂,但是残酷、直接,写实到让人目不忍睹的地步。铭记南京大屠杀,不止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每个人都曾经是鲜活的生命。
《南京!南京!》相比很多同背景的电影有着很明显的进步,那就是呈现出中国人的抵抗状态,南京沦陷之后,中国人并非不抵抗,无论是武装的战士还是手无寸铁的平民,或者用子弹来说话,或者同仇敌忾,即便是妓女想保持美貌和发型、贵妇们打麻将,分别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那不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而是苦中作乐更可哀,作为现代人要同情和理解他们的处境。
刘烨演出的地下抵抗成员们,在被俘之后,被日本人集体、批量、有秩序的屠杀,电影的前半段在观众的预料之中,但是陆川将断壁残垣之间的战争场面提高到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高度。电影细致表现了各种屠杀的方式,一批批的枪毙、关在仓库里并火烧、驱赶到深坑里被活埋,每一种死法都是极其反人道的。而高圆圆扮演的姜老师,担任国家安全区的委员,则说明了中国人的不屈服。
更多一些亮色,更在于分明大家都看到日本人的强奸和杀戮之后,在日本人到安全区要求慰安妇之后,那些妓女和普通的中国女人为了其他人,纷纷主动申请。这样的一幕幕,是具有血和泪的历史碎片连缀而成的历史记忆。
陆川并不希望将电影拍成受迫害的展示,几乎在每一个段落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智慧来寻找更好的可能性,当然范伟扮演的拉贝翻译是个特殊的例外,他本希望苟活,于是在日本人和德国人之间周旋,为了家庭甚至不惜告密,然而良民证之类的文件也不能担保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活摔死、小姨子也被掳走,最终他放弃了和拉贝到德国的机会,自己被枪毙,怀有身孕的妻子将在异国生下新的希望。战争使得日本军人成为魔鬼,不遵守任何规则。
当在上海的淞沪会战结束之后,日本政府和军队上层本希望休整,但是在中下层军官的鼓噪和要挟之下,迅速向南京方向集结。杀红了眼的日本军队,在破城而入之前,侵略军上峰下令“独断专行”,于是低级士兵完全失去了道德感,陶醉在群体性的狂躁之中,完全不加区分中国军人、战俘、平民、难民、学生等等任何社会身份,南京于是成为人间地狱。
《南京!南京!》在相当程度上还原了南京的日常状态,冷枪时而出现,脱下军装的士兵藏匿于民间,中国平民并非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也能够想到别人,尤其是以认领亲人那一场感天动地的大戏,无数的男人被并不相识的女人领走,哪怕被发现被枪毙。陆川安排刘烨和高圆圆死得其所,当观众对他们熟悉起来并产生深深的感情之后,刘烨被枪杀于战俘营,高圆圆被单独枪决,丝毫不留任何余地,历史就是如此,不要奢望他们能够活下去。
能够活下去的,相对来说,最普通的人反而机会更多一些。电影即安排对侵略有所反思的角川(演员本人的祖父便是在南京大屠杀之后回到日本自杀的),最终放了两个貌似憨厚的抵抗军人,其中童子军小豆子至今依然活着。角川的自杀,说明了任何国家、制度都不是铁板一块。
电影完全没有回避强奸女人、无目的的杀害路人和慰安妇问题,陆川很好的处理了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件的难题。“中国不能亡”的呼喊穿过七十年的时空,于今是“中国不能忘”。攻下南京,杀戮南京,震慑中国人,则是日本人的构想,在今天则是“承认、道歉和反思”。在日本人尤其是右翼和政府很没有认可并全面反思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是没有资格来原谅日本人的。文明的冲突,是根深蒂固的基因,遗传在深层次的血脉之中。所以,绝对不应该以“日本人/军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来做泥菩萨状,当狮子吼之时就喊出来吧。
《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可以相互参照,彼此提供了他者的目光,无论如何角川的例子是非常罕见的,即使是历史上真实存在,也不能代替其他百万以上的侵略军,更何况他本人在电影中也是优秀的战士。他越优秀,杀害中国人就越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津安二郎,这位日本最著名的导演之一在战争期间是战绩卓越的毒气战专家,他从未进行反思,在他的日记中保留大量的战争细节。
《南京!南京!》相比很多同背景的电影有着很明显的进步,那就是呈现出中国人的抵抗状态,南京沦陷之后,中国人并非不抵抗,无论是武装的战士还是手无寸铁的平民,或者用子弹来说话,或者同仇敌忾,即便是妓女想保持美貌和发型、贵妇们打麻将,分别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那不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而是苦中作乐更可哀,作为现代人要同情和理解他们的处境。
刘烨演出的地下抵抗成员们,在被俘之后,被日本人集体、批量、有秩序的屠杀,电影的前半段在观众的预料之中,但是陆川将断壁残垣之间的战争场面提高到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高度。电影细致表现了各种屠杀的方式,一批批的枪毙、关在仓库里并火烧、驱赶到深坑里被活埋,每一种死法都是极其反人道的。而高圆圆扮演的姜老师,担任国家安全区的委员,则说明了中国人的不屈服。
更多一些亮色,更在于分明大家都看到日本人的强奸和杀戮之后,在日本人到安全区要求慰安妇之后,那些妓女和普通的中国女人为了其他人,纷纷主动申请。这样的一幕幕,是具有血和泪的历史碎片连缀而成的历史记忆。
陆川并不希望将电影拍成受迫害的展示,几乎在每一个段落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智慧来寻找更好的可能性,当然范伟扮演的拉贝翻译是个特殊的例外,他本希望苟活,于是在日本人和德国人之间周旋,为了家庭甚至不惜告密,然而良民证之类的文件也不能担保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活摔死、小姨子也被掳走,最终他放弃了和拉贝到德国的机会,自己被枪毙,怀有身孕的妻子将在异国生下新的希望。战争使得日本军人成为魔鬼,不遵守任何规则。
当在上海的淞沪会战结束之后,日本政府和军队上层本希望休整,但是在中下层军官的鼓噪和要挟之下,迅速向南京方向集结。杀红了眼的日本军队,在破城而入之前,侵略军上峰下令“独断专行”,于是低级士兵完全失去了道德感,陶醉在群体性的狂躁之中,完全不加区分中国军人、战俘、平民、难民、学生等等任何社会身份,南京于是成为人间地狱。
《南京!南京!》在相当程度上还原了南京的日常状态,冷枪时而出现,脱下军装的士兵藏匿于民间,中国平民并非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也能够想到别人,尤其是以认领亲人那一场感天动地的大戏,无数的男人被并不相识的女人领走,哪怕被发现被枪毙。陆川安排刘烨和高圆圆死得其所,当观众对他们熟悉起来并产生深深的感情之后,刘烨被枪杀于战俘营,高圆圆被单独枪决,丝毫不留任何余地,历史就是如此,不要奢望他们能够活下去。
能够活下去的,相对来说,最普通的人反而机会更多一些。电影即安排对侵略有所反思的角川(演员本人的祖父便是在南京大屠杀之后回到日本自杀的),最终放了两个貌似憨厚的抵抗军人,其中童子军小豆子至今依然活着。角川的自杀,说明了任何国家、制度都不是铁板一块。
电影完全没有回避强奸女人、无目的的杀害路人和慰安妇问题,陆川很好的处理了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件的难题。“中国不能亡”的呼喊穿过七十年的时空,于今是“中国不能忘”。攻下南京,杀戮南京,震慑中国人,则是日本人的构想,在今天则是“承认、道歉和反思”。在日本人尤其是右翼和政府很没有认可并全面反思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是没有资格来原谅日本人的。文明的冲突,是根深蒂固的基因,遗传在深层次的血脉之中。所以,绝对不应该以“日本人/军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来做泥菩萨状,当狮子吼之时就喊出来吧。
《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可以相互参照,彼此提供了他者的目光,无论如何角川的例子是非常罕见的,即使是历史上真实存在,也不能代替其他百万以上的侵略军,更何况他本人在电影中也是优秀的战士。他越优秀,杀害中国人就越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津安二郎,这位日本最著名的导演之一在战争期间是战绩卓越的毒气战专家,他从未进行反思,在他的日记中保留大量的战争细节。
本文标题: 大学生文明的冲突读后感(急 写一篇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159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