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象之谜》读后感(非洲象之谜的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 2022-09-04 17:59: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0

《大象为什么不长毛》读后感本书精选的96个人们容易忽视或被误导的谜题,是方舟子近两年来在《中国青年报》等报刊上发表的科普美文的合集,内容涉及奇妙...

《非洲象之谜》读后感(非洲象之谜的主要内容)

《大象为什么不长毛》读后感

本书精选的96个人们容易忽视或被误导的谜题,是方舟子近两年来在《中国青年报》等报刊上发表的科普美文的合集,内容涉及奇妙的生命现象、有趣的科学发现、鲜为人知的科学史故事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实用性。对这些谜题,方舟子一一详细剖析,有根有据的娓娓道出这些谜题背后的科学真相。同时,引导读者思考,增添阅读的快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作者简介
方舟子,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1998年起主要从事写作和网站建设。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腐败现象。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新闻会客厅”、“人物”、“中国周刊”等节目和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辽宁电视台“今晚博客”、北京电视台“魅力科学”、东方卫视“非常道”等节目分别做过专访。美国《科学》在2001年8月10日和2006年12月1日曾两次专文介绍。目前担任《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大众健康》、《健康管理》的专栏作者。著有多部著作。
可能是由于在电视、电影、画册上已司空见惯,很少有人意识到,大象是最独特的动物之一。独特到什么程度呢?动物学家把多达5400种的哺乳动物根据其亲缘关系的远近很吝啬地划分为29个目,而大象就占了一个目——长鼻目。长鼻目仅仅含有三个现存物种,即亚洲象、非洲丛林象和非洲森林象,再也没有别的现存物种能与大象划入同一个目。而我们人类所属的灵长目含有350个物种,我们的近亲可比大象多多了。
  大象的独特首先表现在它的庞大。它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能长到高达4米,重达7吨,是排在第二位的犀牛的两倍。它的形状也很独特,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长长的鼻子,以及巨大的耳朵。大象还有一个特征比较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身上的毛发极其稀疏。身披毛发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之一,99%以上的陆地哺乳动物都有皮毛,大象是罕见的例外。
  有一个科学爱好者注意到了这一点。我收到他写的题为《大象的体毛为何非常稀疏》的小论文,大意是说始祖象的体型变大进化成大象后,身上毛囊的密度自然会大大降低,大象的体毛当然会变得稀疏了。这个解释是经不起推敲的。体型大并不意味着毛发就变稀疏。实际上,已在1万年前灭绝的猛犸象就长着浓密的长毛。如果有必要,现存的大象也可以身披毛发。
  猛犸象生活在寒带,需要毛发御寒,而现存大象都生活在热带,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大象不长毛的一个因素,是气候。但是,和大象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许多哺乳动物,例如斑马、长颈鹿、狮子,都有毛发,为什么大象的体毛却严重退化呢?
  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必须把体温维持在一个特定的温度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比如大象的体温必须维持在大约36摄氏度,过高或过低都有生命危险。体热是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它们的总量差不多是固定的,但是环境的温度则是不断在变化的。如果气温低于体温,那么就要防止体热散失,这是毛发的主要功能。而如果气温高于体温,则要想办法尽量把体热散掉。
  大象生活在地球最炎热的地带,如何散热要比如何保温更重要。既然体热来源于细胞代谢过程,那么细胞越多,产生的热量就越多,也就是说,身体体积越大,产热越多。体热的散发主要是通过皮肤进行的,身体表面积越大,散热越快。但是,动物体型变大时,体积和身体表面积却不是按相同的比例增长的:体积按立方增大,而表面积按平方增大,体积的倍数增长要比表面积快得多。假如你吹一个气球,让其半径增大1倍,这时候气球的体积是原来的8倍,而表面积仅仅是原来的4倍。
  由于体积和表面积不成比例的增长,考虑到大象体型的庞大,散热就成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大象的体积大约是狮子的30倍,即产生的体热大约是狮子的30倍,但是大象皮肤总面积大约只是狮子的10倍,还有20倍的热量需要设法散掉。因此大象不能像狮子那样保留妨碍散热的体毛。与此类似,体型排第二的犀牛、排第三的河马,也是没有体毛的。
  大象的体积大约是犀牛的2倍,但是表面积仅仅是犀牛的大约1.5倍。把体毛去掉对犀牛是够了,对大象还不够,还必须有其他的办法来帮助散热。什么办法呢?长一对巨大的耳朵。大象的耳朵不仅大,而且薄,里面充满了血管,血流经这里,很容易就把热量散发了。特别是扇动起来,更容易把耳朵里的血的温度快速将下来,能让血温降低5摄氏度,冷却的血在体内循环,帮助把全身的温度降下来。
  现存的三种大象,亚洲象体型最小,生活的地区比较靠北方,又是生活在森林中,气温较低;非洲丛林象体型最大,生活在阳光暴晒的热带大草原,气温最高;非洲森林象的体型和所在的环境气温都介于二者之间。这三种象的耳朵,以非洲丛林象最大,非洲森林象其次,亚洲象最小,刚好与大象耳朵的主要功能是散热的说法相符。
  猛犸象的体型要比现存大象大,但是由于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寒带,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温,因此不仅要身披长毛,而且耳朵也没有必要很大。的确,猛犸象和现存大象相比,什么都大,就是耳朵很小。已知最大的猛犸象耳朵只有0.3米长,而非洲丛林象的耳朵可以长达1.8米。由此可见大象的大耳朵是做为散热器进化出来的,它的其他功能(例如雄象在争夺配偶时会张大耳朵进行示威)则是副产物。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的体型一般要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类动物大,这叫柏格曼法则。但是,寒冷地区的动物的耳朵等突出物则一般比较小,这叫阿伦法则。这两个法则其实都是对表面现象的概括,为了保温或散热才是真正的因素。
  别看大象长得奇怪,其实蕴含着一点也不奇怪的简单的科学道理。
-------------------------------------------------------------------------------------------------------
哺乳动物都长毛,区别只是毛的密集程度,有的动物一平方厘米可达上万根毛,但有的却只有几十根。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象只是的亚洲象和非洲象两种,也是世界上现存的两种象,他们分别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至温带,体表都覆盖着毛发,但是由于毛发比较短很细,而且密度比较低,所以在视觉上造成了他们体表无毛的假象。
大象生活在热带,所以皮毛少,但有汗毛
大象的基本特徵是长鼻子和长牙
犀牛的特征是鼻子上的角
羚羊四肢修长,有长而细的角
蜥蜴是冷血动物,要晒太阳,卵生
大象有两只大耳朵,平常可以听见大草原上的任何风吹草动,也可以用来赶苍蝇。
大象的两根象牙非常尖锐,尺寸比例也很惊人,是它们最好的自卫武器。
最后一定要介绍一下大象的长鼻子,因为它那条覆盖着象皮的长管子,就像是喇叭一样。当大象妈妈要在家中进行年终大扫除的时候,象鼻子就是最棒的吸尘器;当大象爸爸想要在自家花园浇花的时候,象鼻子就是最好的浇水管 大象有两只大耳朵,平常可以听见大草原上的任何风吹草动,也可以用来赶苍蝇。
大象的两根象牙非常尖锐,尺寸比例也很惊人,是它们最好的自卫武器。

非洲象之谜的主要内容

1、非洲象体躯庞大,但并不笨重,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和第二高的动物。它们是非洲大陆最常见的野生动物,喜群居,性情温柔,憨厚。雄性和雌性非洲象呈二态性(雌雄两性在体形或身体特征上都有所不同)。被美国濒危物种法案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被CITES(《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但是在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三国,非洲象被重新划定到附录。一般肩高2.4-3.2米之间,体重范围一般为3吨到5.5吨,最大个体超过7吨。 2、非洲象结成大小不一的群,一般20-30只。象群包括一只成年雄象、数只较年轻的雄象,一些雌象及幼象。老年雄象单独生活。非洲象很聪明,不难驯顺,但很少象亚洲象那样为人役用。 3、喜欢群居,每群都由雌兽统帅,成员中大多是它的雌性后代,雄兽在群体中没有位置,长到15岁时就必须离开群体,只有在交配期间才偶而回到群体中。群体中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行动时要按照地位高低排序,无论吃喝、交配和走路都秩序井然,群体中的成员之间通常都十分和平、友好。非洲象在草原上所向无敌,但大多用温和的方式与其他动物竞争。只有在愤怒或恐惧的时候,才有可能伤害其他动物,此时就是身强力壮的犀牛也要退避三舍。虽然非洲象的成体不惧怕任何动物的进攻威胁,但幼仔却无力抵挡狮、鬣狗、野狗以及秃鹫之类的袭击,所以在休息时群体常常站成一圈,保持警惕,以便进行防御和自卫,而雌兽即使感觉到一点危险,也会用长鼻子来提醒幼仔。在群体进行长距离、大规模的迁移时,幼仔必须紧紧地跟上,不过雌兽也会不离左右地进行保护,随时击退企图进犯的食肉动物。

有没有非洲象之谜?

象之谜五味爆珠普遍市面上都是有的 170~245不等一条 有韩版和出口版两种包装 不同包装都是有不同区别的 望能帮到你!
本文标题: 《非洲象之谜》读后感(非洲象之谜的主要内容)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1114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千零一夜的读后感380字(读一千零一夜的读后感)《普通教育学》读后感(求教育学的读后感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