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后感600(《中庸》读后感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2-08-03 18:57: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6

《中庸》读后感怎么写?读《中庸》的感悟,《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其中一部,它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因在宋代大受尊崇,所以从中抽出作为独立...

中庸读后感600(《中庸》读后感怎么写)

《中庸》读后感怎么写?

读《中庸》的感悟
《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其中一部,它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因在宋代大受尊崇,所以从中抽出作为独立的一篇。在学习过程中,中庸之道给当代青年学生更多感悟和思考。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喜欢讲“中庸之道”,那么所谓的“中庸之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看到“中庸”有个“庸”字,有人便把它理解为“庸俗”“平庸”这当然是不对的。“庸”字早在《说文解字》中就解释过了:“庸,用也。”《庄子齐物论》也记载了“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中庸等同于通用,也可以这样大概理解。里面的“中”与中国说的“中”也大不相同,中国的“中”有“天地之中”的含义,而中庸里面的“中”则不然,它的意思为“最具可行性和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有点儿类似河南的“中”。程颐也曾说过: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恰到好处就是中,不变的品质持之以恒就是庸。中庸就是,恰到好处做事,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持之以恒。中庸之道是教人坚持正义的学问,
不是所谓的折中,和稀泥。也不是中庸而后平庸。中庸之道是见识得足够多时,再去践行理想目标正道的学问。
读完中庸你更多会发现它讲的是个修身之道。它不教你如何跟别人相处,更多的是你怎么跟自己相处。《中庸》的开篇孔子就说了喜怒哀乐是一个人的本性,但他说你不能放任情绪控制你,你应该学着合情合理的处理这些情绪,追求内心的平静安宁,并用这个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举一个舜的例子,他说舜做事隐恶扬善,这里的隐是指的审度。一个好的领导发现问题,会暗自观察和审度。让恶的这一方也不会做出过的行为。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孔子说了,是因为舜掌握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因为你内心非常平静,所以遇到恶意和坏事的时候,你就可以非常冷静的审视这个恶,决定怎样去应对,所以整篇讲下来是讲你如何跟自己相处,而和一个能与自己相处好的人就能应对世界上的一切。
君子曰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不忌惮也。中庸不是折中,而是寻求真理。就如同黄金分割点不是0.5,而是0.618一样。中庸不是骑在城墙上,是两条腿走路,不是折中调好,是不走极端,是辩证处事,而非偏激待人,中是智慧,智是勇气,中庸之人是智勇双全之人!
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我们可以用“时中”这个概念来解释。
在现代社会,对中庸的理解也是在不断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刻板的、不是教条主义的,而是不断运动,与时俱进的。
《中庸》讲人我关系: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讲学习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个人修为: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讲做事要做好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经常反省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多多按照正道正义做事,帮助自己、自己身边的事物,顺应事物发展的本性,实现自我,依照中庸之道进行修身,但这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很有限,并没有对世间规律有全面的掌握,当去探求时会碰到各种问题,甚至做错许多事情。要坚守本心,保持反省,发现错误后勇于改正及时调整,才是根本之道。这是对“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较好的解释。
读了《中庸》,我从中学到众多,让我感觉到,一些书要多读,熟读,细读,才会在每次翻开时有新的领悟和体会。

求一篇《中庸》读后感!!!!

要求:1、1000字左右。2、请真正读过的人回答,真实感想。3、不要复制网页上的长篇大论给我。写得好的,加分!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本文标题: 中庸读后感600(《中庸》读后感怎么写)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9739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考城隍读后感50字(聊斋志异之考城隍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00个孩子的梦读后感450字(关于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作文的读后感45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