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水位的内容简介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观念的水位》更多...
观念的水位的内容简介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观念的水位》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观念的水位》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书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国值得被反复和清晰地传递”。
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度的降临并不是“自动”的,观念的变化是必要环节,而本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
我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当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水》读后感
五下苏教版26课读《水》有感
今天,我们学了《水》一课,这时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同时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篇课文。
作者马朝虎,生动地讲述了了自己小时候缺水的生活。他通过三件事反应出全村人们对水的珍惜:第一件是他们全村的人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小泉眼排很长时间的队挑水;第二件是写大家在雨天洗澡的快乐;第三件是母亲用一勺水为他们解暑纳凉,而且,他巧妙地运用反衬手法,用有水之乐反衬缺水之苦,让我们这些读者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水的珍贵——写雨天洗澡的痛快与欢乐,越反映出平时不能洗澡之苦;越是写用一勺淋浴的欢乐,越反衬出平时不能淋浴的痛苦。
是啊,水非常重要,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中国也是个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有2.8亿立方米那么多,但人均水资源量在全世界排名121!这时一组让人多么震惊的数据啊!所以我们务必要珍惜水,而且是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河水水位降低、饮用水变咸、贫困地区严重缺水等已经为我们敲起了警钟。
因此,不要让全世界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身边的同学们经常把水装入气球,用水球砸人,来回乱扔,这就是一种极其浪费水的现象。
还有一些情况,如:
1.直接用水龙头洗脸
2.用干净水冲洗马桶
3.经常用洗衣机试衣服
4.用水来娱乐
5.洗盆浴
.......
节约通水,从小事做起
1.洗刷的时候水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用完关好水龙头,有时水龙头关不住一直都有水滴流出,因此建议在在水龙头下方放一水桶节水。
2.用淘米的水用作洗菜,也有助于消除蔬菜上的农药,用淘米水洗脸也有助于美容,洗完菜的水也可以用作冲马桶或者用作拖地。
3.洗衣服用水量比较大,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不要放得过满,洗衣机的水位不要定得太高,否则衣服之间缺少摩擦,洗不干净反而还浪费水。洗衣服用过的水也可以用于冲厕。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如何评价刘瑜《观念的水位》?
最主要的是,作者的书在于写“观念”,而观念既可以是整体式颠覆,也可以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很明显,刘瑜选择后者,所以整本书难免看起来似珠落玉盘,影评那部分完全不必放在书中,影响这本书的整体“品质水位”。但整体而言,读完《观念的水位》,下一本《民主的细节》应该是必读之物,读或者不读,时间、缘分早晚的问题。
言归正传,总结刘瑜其人或者其书的启示如下:
一、 将“观念”视之为推动改革的基础,并将其落实为生活的常识。
笔者曾在北大听许振洲老师讲课,许因曾留学法国,因此也盛赞法国,对于其制度、文化不但烂熟于心,更是将其视为第二故乡,对其有特殊的情感,所以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以及民主的细节,往往拿法国开刀,说将开来。同样,刘瑜曾留学英国剑桥,自然在笔下往往拿英国的例子处处佐证其论点。作为清华政治学的老师,从宏大的政治学体系中,剥离出民主观念的一些细节,而不是流于一般的长篇大论和专业论述,深入浅出,实属不易。
比说就本书“观念”一词,刘瑜在书中说:“观念水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前在人们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变成问题了。比如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公开……比如国企被有待问题……比如民工孩子上学难问题等等。”
而在刘瑜看来,民主观念的基础无非是“问责意识和权利意识”两点,而上面的所提及的观念变化,几乎都指向这两点。因为变化的政治伦理,生长于转变中的生活伦理。因此,刘瑜对于那些改革绝望者回应以乐观的笑容,因为随着观念的水涨船高,制度性的改革在势在必行,只是时间的久暂而已。因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理念的变化,而政治理念的变化又根治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因此,刘瑜不惜以文字为道场,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观念”布道。这种因为太接近生活而看似琐碎,但因为琐碎,才可以称之为名符其实的“微革命”。
在谈到“素质”问题,刘认为中国人的素质问题并应该归罪与受教育水平、或者规则意识,反倒是制度问题。试举一例,目前我国政府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全能政府”的角色,所以所有事情几乎都是大包大揽,且敏感区域太多。截止到目前,居然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民间工会或者举足轻重的慈善机构为社会底层奔走呼号,且形成完善的运作系统。原因不过组织合法性上首先就很难通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非政府组织的组建手续至少有48道之多,所以中国社会散沙化、冷漠化不是强权的原因,而是强权的结果。
关于“民意的真伪”问题,刘瑜认为:“鉴定民意真伪,标准不在于民众选择的那一刻是不是真诚,而在于他们在形成意见讨论时讨论是否自由、观念是否多元、信息是否充分。”这次鉴定民意真伪的标准,如无此基础,则看似万众一心的支持率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而已。对于我们当下所谓的民意测验可谓洞若观火。
此外,在谈及大众的愤怒时,让我不禁想到尤其是微博、微信这些自媒体平台如日中天的时候,网友表达愤怒其实是最廉价和实惠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在刘瑜眼中看来:“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大约是因为愤怒是通往正义的捷径。”但正义有捷径可走吗?愤怒的狂奔路上,未必找得到正义的道。
在谈及我们对于公共话题的辩论时,我们“往往流于一种标签式的骂战,以标签来代替说理,或不必要地贴标签来强化说理。所以微博上“毛粉”、“傻逼”、“脑残”这些标签盛行,大多数辩论不是流于标签式的骂战,即演变为个人私生活的攻击。并且以英国电视节目上议员的辩论为例,在如何为辩论展开公共空间提供有效的边界和规则。
二、“政府”、“民主”这两个样东西是个什么东东,你真的想过吗?!
一般具有本科学历的人,都基本受过“马恩”的摧残和“虐待”,这种强权灌输的结果是,学生赢得了学分,却对于真正思考“政府”“民主”是什么从来都是概念模糊,甚至到现在也懒得让其清晰起来。
就如刘瑜所说,以“国情”二字推卸责任,且不加论证的认为自由、民主只适合于西方的看法,说白点就是一种过于懒惰的世界观。最大的诘问其实一直都存在,就如:“你真的相信世上有救世主吗?一个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政府,一定也可以强大到可以拿走你的一切。”
现在,请扪心自问,对于这些事关每个人利益的事情,你真的是懒的去思考,还是没有思考的能力。而所谓观念的改变,一言以敝之,“就是让政治变得家常。”
在刘瑜的举例中,英国剑桥的政府网站完全不是什么领导视察、亿级项目签署之类的跟老百姓不沾边的“官本位”新闻上,而完全是一个便民服务网站,如何找剑桥附近的停车位、如果无家可归、如果想获得住房补助、甚至抱怨邻居房子装修、对于某个公务员不满,皆可在政府的网站上进行相应的咨询、查询和投诉。
政府是什么?民治是什么?这里本该有回归本质的思考。让政府回归到政府的本质,它就是一个便民的工具。让民主回归本质,其实不过是权利的制衡和防止强权政治的一种体制而已。而恰恰相反,威权统治对于“政府”这个词语本身以及其行为的任何“粉饰”,都会将政府与公民的沟壑越来越大,乃至到最后一拍两散,重新洗牌。
三、从“经典”到“经验”,从“意识形态”到“市政论证”。
撇开“观念”不谈,刘描述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经历了从“经典”到“经验”,从“意识形态”到“市政论证”的过程,这点到时回答了笔者在读书上一些困惑,包括如何处理“经典与经验”的关系。
对于一些佶屈聱牙、乃至不知所云的经典我们该如何处理?为了读书的虚荣,死磕它!但是读完,似乎也无甚了了,一知半解,读了比不读还糊涂。刘瑜和笔者一样,经历无数次在经典的碰壁之后,她对于读经典的认识是这样的:
“一个经典之所以经典,不应该是多少人赞美了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你所置身的世界和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还不够去真正读懂它,要么它真的其实也没有什么。”
这种,即是读书从“经典”到“经验”的一种转变。而这个转变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
“一切经典本质上都是基于那个时代作者对于他所处时代的问题的回答和思考,要读懂它,第一,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其问题有所了解;第二,你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处的时代有相似性,而且你也理解其相似性在什么地方,由此批判地理解他的思考对于当下的意义。”
所以,读书的心态应该是一个从问题出发,从经验出发的寻问过程,而并非其它。
总而言之,《观念的水位》倒是让人产生一种去尝试改变的动力,我想也就是刘瑜自己所说观念水涨船高的力量所在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