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怎么写如何写读后感?,最近,我看了同学们的来信和网上发来的信息,对大家的写作动态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知上一期栏目中关于选...
读后感怎么写
如何写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同学们的来信和网上发来的信息,对大家的写作动态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知上一期栏目中关于选材的内容,大家看过之后,有何感受?请尽快与老师交流。�
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位东关某小学六年级的曹笑〓小朋友反映了自己在写作中的妙笔生花,却独在写读后感的问题上感到捉襟见肘,希望老师能给她予以指导,并希望老师能与她交朋友,我看了很高兴,那么就借该栏目与大家谈谈关于如何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提及写读后感,自然而然地就与写读书笔记联系到一起。众所周知,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写读后感笔记有益于我们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谓好处多多。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谈谈第二种。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写好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辣手的问题。要写好读后感,指导是关键。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体会是: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例如我教《养花》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二、抓中心,定要点
《养花》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第一步:先让学生回忆《养花》一文的中心思想,理清要点。第二步:我归纳习作要求,《养花》这篇文章抓住三个要点:①、养花能增长知识。②、养花能调节脑力劳动。③、养花可以创造劳动果实,发展友谊。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养花》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五、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小组发言交流。
六、学生动笔写习作。
由于我指导学生写《养花》一文读后感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文章没有千篇一律,开头和结尾基本上能按读书笔记方法去写,中间段学生能用自己的例子去谈出体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高中读后感与初中的区别何在?
老师要我们根据读过一篇散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是由于太久没写,又因为自我觉得不想以初中的模式去套入高中文章之中,所以特意指教各位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不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吗?其实,一篇文章,只要有一句话留给你深刻印象,让你长久不忘,那这篇文章就没白读啊!就值得写呢!
一般来讲呢,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自下的愚论不多,阁下若有更好的方法小可极盼赐教。
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与评论的异同
初学者对读后感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不够好,常将读后感写成了评论,或将评论写成读后惑,为此,谈谈这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二)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普通劳动者>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读后感<一般议论文<评论性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
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
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
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
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
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
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
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
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
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
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
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
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作文指导:短评精选
短评是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进行的简短评说,
属于评论的一种。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或者评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评出事件的内涵道理,或者评出现象的本质底蕴,或者评出观点的价值意义。
评论文章的种类很多,如:政治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新闻评论、文
艺评论、书刊评论、思想评论等。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握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
要写好短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述”是手段,“评”是目的。 不述其事,评无依据;不评其理,述无意义。 但是述和评不可平分秋色,因为评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归宿。 如林默涵的《说“小”》,开头就是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
如果介绍重于分析,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这是写评论之大忌。
2.“述”有选择,“评”有针对。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这同评的针对性有关。 林默涵为了号召人们切实做一点应当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进行介绍。 如果述的材料没有选择,那样的道理将会缺乏针对性,将会杂乱无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评述相通,述评相联,即述的材料与评的道理紧扣一个中
心,抓住一个角度,绝不可南辕北辙。
此外,写思想评论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1.思想评论要有及时性。 它与针对性密切相关。 及时,评论的针对性就更强。
所以,思想评论要针对现实,下及时雨,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作出判断,不要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
2.评论要实事求是。
思想评论,要就事论理,实事求是,不能乱扣帽子,无限上纲。
写文艺评论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原作。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作,这样才可以取得对原作主要思想、艺术形象、艺术技
巧等的评论权。 其次还要阅读序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 为了使自己的评论能中肯,必要时还应参阅现有的其他人的评论,聊作构思时的参考。
2.实话实说。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肯定否定,孰褒孰贬,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艺评论贵在有新意,不要陈词滥调。 对于文艺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论分析,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
4.看重艺术分析。 文艺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
而思想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往往要从它的表现形式入手。 因此,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是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面。
怎样进行艺术分析呢?
(1)分析艺术构思。
把握作品的艺术构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提炼主题、怎样寻求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的情况,使我们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当然,有时也可以分析作品中某一局部的艺术构思,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它们都以较凝练的形式表达深挚的思想感情,所以常常可以从一字一句中看出作者的艺术匠心,看出这一字一句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上所独具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在评论时,必须着重抓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来对作品
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分析。 形象都是具体的,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作者在塑造每个形象时,也都具有独特的创作和构思的方式。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特征,通过有血有肉的具体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 初学写文学评论,要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特征,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言行,因为作品中的人物言行,无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
(3)分析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历年高考题常考查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把握。
(4)分析作品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来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语言,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析语言要求具体细致,不笼统,不抽象,使人一读便知作品语言的特点。 同学们写作评论时,往往分不清评论与读后感的区别,每每把评论写成读后感,这一点当引起注意。
读后感与评论虽然同属于议论文,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读后感重在“感”,涉及作者的感受、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而评论的重点在“评”,即从具体事件中阐发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 。
最近,我看了同学们的来信和网上发来的信息,对大家的写作动态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知上一期栏目中关于选材的内容,大家看过之后,有何感受?请尽快与老师交流。�
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位东关某小学六年级的曹笑〓小朋友反映了自己在写作中的妙笔生花,却独在写读后感的问题上感到捉襟见肘,希望老师能给她予以指导,并希望老师能与她交朋友,我看了很高兴,那么就借该栏目与大家谈谈关于如何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提及写读后感,自然而然地就与写读书笔记联系到一起。众所周知,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写读后感笔记有益于我们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谓好处多多。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谈谈第二种。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写好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辣手的问题。要写好读后感,指导是关键。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体会是: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例如我教《养花》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二、抓中心,定要点
《养花》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第一步:先让学生回忆《养花》一文的中心思想,理清要点。第二步:我归纳习作要求,《养花》这篇文章抓住三个要点:①、养花能增长知识。②、养花能调节脑力劳动。③、养花可以创造劳动果实,发展友谊。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养花》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五、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小组发言交流。
六、学生动笔写习作。
由于我指导学生写《养花》一文读后感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文章没有千篇一律,开头和结尾基本上能按读书笔记方法去写,中间段学生能用自己的例子去谈出体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高中读后感与初中的区别何在?
老师要我们根据读过一篇散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是由于太久没写,又因为自我觉得不想以初中的模式去套入高中文章之中,所以特意指教各位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不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吗?其实,一篇文章,只要有一句话留给你深刻印象,让你长久不忘,那这篇文章就没白读啊!就值得写呢!
一般来讲呢,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自下的愚论不多,阁下若有更好的方法小可极盼赐教。
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与评论的异同
初学者对读后感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不够好,常将读后感写成了评论,或将评论写成读后惑,为此,谈谈这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二)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普通劳动者>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读后感<一般议论文<评论性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
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
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
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
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
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
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
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
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
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
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
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
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作文指导:短评精选
短评是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进行的简短评说,
属于评论的一种。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或者评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评出事件的内涵道理,或者评出现象的本质底蕴,或者评出观点的价值意义。
评论文章的种类很多,如:政治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新闻评论、文
艺评论、书刊评论、思想评论等。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握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
要写好短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述”是手段,“评”是目的。 不述其事,评无依据;不评其理,述无意义。 但是述和评不可平分秋色,因为评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归宿。 如林默涵的《说“小”》,开头就是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
如果介绍重于分析,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这是写评论之大忌。
2.“述”有选择,“评”有针对。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这同评的针对性有关。 林默涵为了号召人们切实做一点应当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进行介绍。 如果述的材料没有选择,那样的道理将会缺乏针对性,将会杂乱无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评述相通,述评相联,即述的材料与评的道理紧扣一个中
心,抓住一个角度,绝不可南辕北辙。
此外,写思想评论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1.思想评论要有及时性。 它与针对性密切相关。 及时,评论的针对性就更强。
所以,思想评论要针对现实,下及时雨,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作出判断,不要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
2.评论要实事求是。
思想评论,要就事论理,实事求是,不能乱扣帽子,无限上纲。
写文艺评论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原作。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作,这样才可以取得对原作主要思想、艺术形象、艺术技
巧等的评论权。 其次还要阅读序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 为了使自己的评论能中肯,必要时还应参阅现有的其他人的评论,聊作构思时的参考。
2.实话实说。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肯定否定,孰褒孰贬,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艺评论贵在有新意,不要陈词滥调。 对于文艺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论分析,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
4.看重艺术分析。 文艺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
而思想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往往要从它的表现形式入手。 因此,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是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面。
怎样进行艺术分析呢?
(1)分析艺术构思。
把握作品的艺术构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提炼主题、怎样寻求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的情况,使我们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当然,有时也可以分析作品中某一局部的艺术构思,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它们都以较凝练的形式表达深挚的思想感情,所以常常可以从一字一句中看出作者的艺术匠心,看出这一字一句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上所独具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在评论时,必须着重抓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来对作品
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分析。 形象都是具体的,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作者在塑造每个形象时,也都具有独特的创作和构思的方式。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特征,通过有血有肉的具体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 初学写文学评论,要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特征,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言行,因为作品中的人物言行,无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
(3)分析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历年高考题常考查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把握。
(4)分析作品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来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语言,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析语言要求具体细致,不笼统,不抽象,使人一读便知作品语言的特点。 同学们写作评论时,往往分不清评论与读后感的区别,每每把评论写成读后感,这一点当引起注意。
读后感与评论虽然同属于议论文,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读后感重在“感”,涉及作者的感受、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而评论的重点在“评”,即从具体事件中阐发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 。
pymzh 二级 | 我的知道 | 消息 | 百度首页
个人资料 退出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读后感怎么写
2009-2-24 16:06 提问者: hantianze8115 | 浏览次数:18374次
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参考资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2009-2-24 16:12 精彩回答 如何写读后感?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8793.html?tp=0_11
赞同
2306| 评论(6) 向TA求助 回答者: 好几回广东 | 十四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问题其他回答 共6条
2009-2-24 16:15 ufo3602002 | 三级
具体到哪篇文章 我帮你写 包你满意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7315295.html 我刚写的哦 赞同
3| 评论
2009-2-24 17:46 G网球G | 二级
如何写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同学们的来信和网上发来的信息,对大家的写作动态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知上一期栏目中关于选材的内容,大家看过之后,有何感受?请尽快与老师交流。
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位东关某小学六年级的曹笑〓小朋友反映了自己在写作中的妙笔生花,却独在写读后感的问题上感到捉襟见肘,希望老师能给她予以指导,并希望老师能与她交朋友,我看了很高兴,那么就借该栏目与大家谈谈关于如何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提及写读后感,自然而然地就与写读书笔记联系到一起。众所周知,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写读后感笔记有益于我们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谓好处多多。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谈谈第二种。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写好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辣手的问题。要写好读后感,指导是关键。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体会是: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例如我教《养花》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二、抓中心,定要点
《养花》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第一步:先让学生回忆《养花》一文的中心思想,理清要点。第二步:我归纳习作要求,《养花》这篇文章抓住三个要点:①、养花能增长知识。②、养花能调节脑力劳动。③、养花可以创造劳动果实,发展友谊。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养花》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五、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小组发言交流。
六、学生动笔写习作。
由于我指导学生写《养花》一文读后感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文章没有千篇一律,开头和结尾基本上能按读书笔记方法去写,中间段学生能用自己的例子去谈出体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高中读后感与初中的区别何在?
老师要我们根据读过一篇散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是由于太久没写,又因为自我觉得不想以初中的模式去套入高中文章之中,所以特意指教各位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不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吗?其实,一篇文章,只要有一句话留给你深刻印象,让你长久不忘,那这篇文章就没白读啊!就值得写呢!
一般来讲呢,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自下的愚论不多,阁下若有更好的方法小可极盼赐教。
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与评论的异同
初学者对读后感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不够好,常将读后感写成了评论,或将评论写成读后惑,为此,谈谈这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二)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普通劳动者>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读后感<一般议论文<评论性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
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
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
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
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
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
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
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
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
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
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
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
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作文指导:短评精选
短评是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进行的简短评说,
属于评论的一种。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或者评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评出事件的内涵道理,或者评出现象的本质底蕴,或者评出观点的价值意义。
评论文章的种类很多,如:政治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新闻评论、文
艺评论、书刊评论、思想评论等。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握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
要写好短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述”是手段,“评”是目的。 不述其事,评无依据;不评其理,述无意义。 但是述和评不可平分秋色,因为评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归宿。 如林默涵的《说“小”》,开头就是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
如果介绍重于分析,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这是写评论之大忌。
2.“述”有选择,“评”有针对。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这同评的针对性有关。 林默涵为了号召人们切实做一点应当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进行介绍。 如果述的材料没有选择,那样的道理将会缺乏针对性,将会杂乱无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评述相通,述评相联,即述的材料与评的道理紧扣一个中
心,抓住一个角度,绝不可南辕北辙。
此外,写思想评论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1.思想评论要有及时性。 它与针对性密切相关。 及时,评论的针对性就更强。
所以,思想评论要针对现实,下及时雨,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作出判断,不要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
2.评论要实事求是。
思想评论,要就事论理,实事求是,不能乱扣帽子,无限上纲。
写文艺评论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原作。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作,这样才可以取得对原作主要思想、艺术形象、艺术技
巧等的评论权。 其次还要阅读序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 为了使自己的评论能中肯,必要时还应参阅现有的其他人的评论,聊作构思时的参考。
2.实话实说。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肯定否定,孰褒孰贬,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艺评论贵在有新意,不要陈词滥调。 对于文艺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论分析,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
4.看重艺术分析。 文艺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
而思想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往往要从它的表现形式入手。 因此,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是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面。
怎样进行艺术分析呢?
(1)分析艺术构思。
把握作品的艺术构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提炼主题、怎样寻求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的情况,使我们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当然,有时也可以分析作品中某一局部的艺术构思,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它们都以较凝练的形式表达深挚的思想感情,所以常常可以从一字一句中看出作者的艺术匠心,看出这一字一句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上所独具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在评论时,必须着重抓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来对作品
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分析。 形象都是具体的,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作者在塑造每个形象时,也都具有独特的创作和构思的方式。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特征,通过有血有肉的具体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 初学写文学评论,要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特征,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言行,因为作品中的人物言行,无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
(3)分析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历年高考题常考查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把握。
(4)分析作品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来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语言,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析语言要求具体细致,不笼统,不抽象,使人一读便知作品语言的特点。 同学们写作评论时,往往分不清评论与读后感的区别,每每把评论写成读后感,这一点当引起注意。
读后感与评论虽然同属于议论文,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读后感重在“感”,涉及作者的感受、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而评论的重点在“评”,即从具体事件中阐发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 。
个人资料 退出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读后感怎么写
2009-2-24 16:06 提问者: hantianze8115 | 浏览次数:18374次
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参考资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2009-2-24 16:12 精彩回答 如何写读后感?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8793.html?tp=0_11
赞同
2306| 评论(6) 向TA求助 回答者: 好几回广东 | 十四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问题其他回答 共6条
2009-2-24 16:15 ufo3602002 | 三级
具体到哪篇文章 我帮你写 包你满意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7315295.html 我刚写的哦 赞同
3| 评论
2009-2-24 17:46 G网球G | 二级
如何写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同学们的来信和网上发来的信息,对大家的写作动态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知上一期栏目中关于选材的内容,大家看过之后,有何感受?请尽快与老师交流。
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位东关某小学六年级的曹笑〓小朋友反映了自己在写作中的妙笔生花,却独在写读后感的问题上感到捉襟见肘,希望老师能给她予以指导,并希望老师能与她交朋友,我看了很高兴,那么就借该栏目与大家谈谈关于如何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提及写读后感,自然而然地就与写读书笔记联系到一起。众所周知,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写读后感笔记有益于我们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谓好处多多。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谈谈第二种。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写好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辣手的问题。要写好读后感,指导是关键。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体会是: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例如我教《养花》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二、抓中心,定要点
《养花》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第一步:先让学生回忆《养花》一文的中心思想,理清要点。第二步:我归纳习作要求,《养花》这篇文章抓住三个要点:①、养花能增长知识。②、养花能调节脑力劳动。③、养花可以创造劳动果实,发展友谊。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养花》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五、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小组发言交流。
六、学生动笔写习作。
由于我指导学生写《养花》一文读后感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文章没有千篇一律,开头和结尾基本上能按读书笔记方法去写,中间段学生能用自己的例子去谈出体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高中读后感与初中的区别何在?
老师要我们根据读过一篇散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是由于太久没写,又因为自我觉得不想以初中的模式去套入高中文章之中,所以特意指教各位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不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吗?其实,一篇文章,只要有一句话留给你深刻印象,让你长久不忘,那这篇文章就没白读啊!就值得写呢!
一般来讲呢,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自下的愚论不多,阁下若有更好的方法小可极盼赐教。
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与评论的异同
初学者对读后感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不够好,常将读后感写成了评论,或将评论写成读后惑,为此,谈谈这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二)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普通劳动者>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读后感<一般议论文<评论性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
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
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
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
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
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
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
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
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
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
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
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
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作文指导:短评精选
短评是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进行的简短评说,
属于评论的一种。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或者评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评出事件的内涵道理,或者评出现象的本质底蕴,或者评出观点的价值意义。
评论文章的种类很多,如:政治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新闻评论、文
艺评论、书刊评论、思想评论等。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握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
要写好短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述”是手段,“评”是目的。 不述其事,评无依据;不评其理,述无意义。 但是述和评不可平分秋色,因为评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归宿。 如林默涵的《说“小”》,开头就是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
如果介绍重于分析,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这是写评论之大忌。
2.“述”有选择,“评”有针对。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这同评的针对性有关。 林默涵为了号召人们切实做一点应当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进行介绍。 如果述的材料没有选择,那样的道理将会缺乏针对性,将会杂乱无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评述相通,述评相联,即述的材料与评的道理紧扣一个中
心,抓住一个角度,绝不可南辕北辙。
此外,写思想评论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1.思想评论要有及时性。 它与针对性密切相关。 及时,评论的针对性就更强。
所以,思想评论要针对现实,下及时雨,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作出判断,不要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
2.评论要实事求是。
思想评论,要就事论理,实事求是,不能乱扣帽子,无限上纲。
写文艺评论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原作。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作,这样才可以取得对原作主要思想、艺术形象、艺术技
巧等的评论权。 其次还要阅读序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 为了使自己的评论能中肯,必要时还应参阅现有的其他人的评论,聊作构思时的参考。
2.实话实说。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肯定否定,孰褒孰贬,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艺评论贵在有新意,不要陈词滥调。 对于文艺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论分析,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
4.看重艺术分析。 文艺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
而思想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往往要从它的表现形式入手。 因此,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是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面。
怎样进行艺术分析呢?
(1)分析艺术构思。
把握作品的艺术构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提炼主题、怎样寻求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的情况,使我们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当然,有时也可以分析作品中某一局部的艺术构思,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它们都以较凝练的形式表达深挚的思想感情,所以常常可以从一字一句中看出作者的艺术匠心,看出这一字一句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上所独具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在评论时,必须着重抓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来对作品
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分析。 形象都是具体的,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作者在塑造每个形象时,也都具有独特的创作和构思的方式。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特征,通过有血有肉的具体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 初学写文学评论,要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特征,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言行,因为作品中的人物言行,无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
(3)分析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历年高考题常考查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把握。
(4)分析作品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来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语言,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析语言要求具体细致,不笼统,不抽象,使人一读便知作品语言的特点。 同学们写作评论时,往往分不清评论与读后感的区别,每每把评论写成读后感,这一点当引起注意。
读后感与评论虽然同属于议论文,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读后感重在“感”,涉及作者的感受、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而评论的重点在“评”,即从具体事件中阐发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 。
读后感的突出特点即“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感”因“读”而来,所以首先得在“读”上下功夫,
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步就要认真阅读原文,力求融会贯通地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语言文字表达上的特点。一般说来,文案中国我们可以从读懂词句了解内容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难点、疑点,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时,还可以把文中的内容同历史的经验、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的实际联系起来,认真思索广泛联想。这样,读书的感受才会丰富,才会深入具体,从而为写好读后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记:认真、仔细地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
所谓“引”,就是要从原文中引述材料,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读是感”的基础,写“感”不能离开原文的内容,更不能从头至尾没有对原文的简要介绍。如果不这样做,“读”和“感”就脱节了,“感”便成了无源之水。是不正确的。把原文中你觉得很好、很受感动的地方,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引述到文中来。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但要记住:“感”是文章主体,因此行文过程中内容安排上要注意“读”和“感”的比例。课文内容引用不要太长、太细,否则会喧宾夺主。很多同学只有“读”而无“感”,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成了对书的内容介绍,从而使文章本末倒置。
所谓“议”,就是要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重点应落在“感”字上。一定要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还要写得具体,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要抓住体会最深的一两点,任何一篇文章,读完后受到的触动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选择,面面俱到,泛泛的谈,那就根本什么也说不清楚,所以要选择自己体会最深刻、有独到见解的感受来写。千万不能“感”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那么如何选择感受的角度呢?注意以下两点:
1、选择你能发掘出深度的角度来写,不可勉为其难。
2、感受点要有新意,切忌千人一面,所以写作时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文章实质,紧扣原文中心同时从不同角度去想,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启发。例如:《孙权劝学》一课,我们可以从吕蒙接受别人的意见角度来写,也可以从孙权善于劝说引导来谈,也可从学习的内因外因、鲁肃重学识等角度来写。
5、读后感应力求入情入理、新鲜、活泼。有些同学写读后感或是板着面孔议论一番,或是痛心疾首自责一番,前者往往流于枯燥,后者则不大自然。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言必由衷”,“情动于中而发于辞”,只有深受启发,确有所得,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所谓“联”就是联系,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二是要针对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要略写但却不要不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联系实际才能使文章有可读性、有价值。由原文推而广之,使原文的内容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自己对原文的体会也会更深刻。可以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现实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实际,这一点是读后感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界限。当然,联系实际并不是漫无边际地去联系,而也必须如写议论文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有的放矢,决不能泛泛而谈,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要自然,要和情和理。
联系实际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联系自己个人生活,不要写成自己某项成绩的汇报,也不要写成检讨书。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这样才能不空洞,才能言中有物,深中肯綮。
(3)、联系实际时还要力争情理真切。情真才能感人;理切才有力量。切不可言不由衷,胡编乱造。
(4)联系实际时,联想要丰富。多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各个领域的突出表现的人和事,多选择新近发生的新人新事,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步就要认真阅读原文,力求融会贯通地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语言文字表达上的特点。一般说来,文案中国我们可以从读懂词句了解内容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难点、疑点,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时,还可以把文中的内容同历史的经验、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的实际联系起来,认真思索广泛联想。这样,读书的感受才会丰富,才会深入具体,从而为写好读后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记:认真、仔细地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
所谓“引”,就是要从原文中引述材料,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读是感”的基础,写“感”不能离开原文的内容,更不能从头至尾没有对原文的简要介绍。如果不这样做,“读”和“感”就脱节了,“感”便成了无源之水。是不正确的。把原文中你觉得很好、很受感动的地方,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引述到文中来。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但要记住:“感”是文章主体,因此行文过程中内容安排上要注意“读”和“感”的比例。课文内容引用不要太长、太细,否则会喧宾夺主。很多同学只有“读”而无“感”,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成了对书的内容介绍,从而使文章本末倒置。
所谓“议”,就是要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重点应落在“感”字上。一定要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还要写得具体,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要抓住体会最深的一两点,任何一篇文章,读完后受到的触动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选择,面面俱到,泛泛的谈,那就根本什么也说不清楚,所以要选择自己体会最深刻、有独到见解的感受来写。千万不能“感”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那么如何选择感受的角度呢?注意以下两点:
1、选择你能发掘出深度的角度来写,不可勉为其难。
2、感受点要有新意,切忌千人一面,所以写作时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文章实质,紧扣原文中心同时从不同角度去想,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启发。例如:《孙权劝学》一课,我们可以从吕蒙接受别人的意见角度来写,也可以从孙权善于劝说引导来谈,也可从学习的内因外因、鲁肃重学识等角度来写。
5、读后感应力求入情入理、新鲜、活泼。有些同学写读后感或是板着面孔议论一番,或是痛心疾首自责一番,前者往往流于枯燥,后者则不大自然。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言必由衷”,“情动于中而发于辞”,只有深受启发,确有所得,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所谓“联”就是联系,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二是要针对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要略写但却不要不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联系实际才能使文章有可读性、有价值。由原文推而广之,使原文的内容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自己对原文的体会也会更深刻。可以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现实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实际,这一点是读后感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界限。当然,联系实际并不是漫无边际地去联系,而也必须如写议论文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有的放矢,决不能泛泛而谈,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要自然,要和情和理。
联系实际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联系自己个人生活,不要写成自己某项成绩的汇报,也不要写成检讨书。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这样才能不空洞,才能言中有物,深中肯綮。
(3)、联系实际时还要力争情理真切。情真才能感人;理切才有力量。切不可言不由衷,胡编乱造。
(4)联系实际时,联想要丰富。多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各个领域的突出表现的人和事,多选择新近发生的新人新事,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写读完两部名著后的《读后感》
要求是你看过两部名著后,写出看后的《读后感》。要两篇,谢谢。最好是原创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四——为魏延鸣不平
诸葛亮无疑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了,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前后知天下事,左右晓天文地理。但读来读去,心中总有一个结不能打开:他为什么老是要和魏延过不去呢?在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后,我还是觉得魏延应该算是三国里的一个悲剧人物了,因此觉得有必要为他说上几句,鸣鸣不平,大家如有不同意见,也希望能一起来谈谈。
我个人认为,在三国里,魏延是一个深明大义、识时务的俊杰。想当年刘备携民渡江投奔襄阳,刘琮拒不开门,是魏延挺身而出大喝一声:“刘使君乃仁义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并砍死守门将士,要放刘备进城来。因文聘杀出阻拦,且刘备和诸葛亮并不领情,没有进城,魏延只好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后关公战长沙,与长沙守将老黄忠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两人顿有惺惺相惜之意。韩玄欲以外通内连之罪处死黄忠。在关键时刻,还是魏延挺身而出,叱责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然后一刀砍下韩玄的人头,投拜关羽。可见魏延对刘备的耿耿忠心是百折不挠的。就是这样一个有功之臣,诸葛亮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还想当然地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要绝后患。这真是无稽之谈!照此逻辑,所有的叛兵降将都应该推出斩首。最后还是刘备出来打圆场,救了魏延。但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却影响了魏延一生的前途。
魏延在诸葛亮麾下奋勇杀敌,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诸葛亮取了西川,论功行赏时,连归顺不久的马超也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和黄忠一样资格的魏延,却被排斥在“五虎上将”之外。这就大大地伤了魏延的心。此其一也。
诸葛亮一出祁山时,魏延出了一个主意:取道褒中,以奇兵出子午谷袭击长安,一举定秦川。应该说,这是一个大胆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果诸葛亮能够采取和修正魏延的建议,以主力出陈仓或斜谷,以一部出陇右牵制魏军西援,以奇兵出子午谷袭长安,是能够一举定秦川的。但诸葛亮却过于谨慎,坚持所谓“十全必克而无虞”之道,坐失良机。反过来还讥讽魏延:“你以为中原就没有比你聪明的人才?倘若有人在山中埋伏截击,管叫你有去无回!”结果诸葛亮还是倾举国之兵走陇右大道正面攻击,六出祁山,无功而返,自己也累死于征战途中。此其二也。
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后事时,托付杨仪主持全局工作,将兵法传与姜维。此时他仍不忘提防魏延,交代杨仪当魏延闹情绪时可相机处死他。而魏延这边正气鼓鼓的: 论资格,他最老;论功劳,他最大;论文谋武略,他不输杨仪、姜维,而到头来这把年纪,还得听小辈调遣。魏延心理不平衡就作出失常的举动: 放火烧了蜀军回撤的栈道,扬言要擒杀杨仪。最后还是杨仪和马岱合力斩了魏延。此其三也。
之所以造成魏延悲剧性的命运结局,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很大的关系。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诸葛亮却始终对魏延抱有成见,而且还当着魏延的面说一些不利于团结稳定的话。无论魏延怎样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久而久之。魏延心里总憋着一股火,诸葛亮对后事的安排就是一根导火索,当诸葛亮死后就爆发出来。
诸葛亮用人不当不仅毁了魏延的一生,还毁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在几个关键性的环节上,在错误的地点,选择错误的时机,任用了错误的人,导致功亏一篑,抱憾终生! 读《茶花女》有感
在一个悲惨的世界里造就了一个悲惨的人物──茶花女。虽然她是一个妓女,但是她的命运却如此催人泪下。对这个饱受创伤,最后在一个冷漠中死去的可怜姑娘,作者同样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姑娘,否则她不会为爱放弃一切,但是她为何入红尘,做了妓女。这个使她永无翻身的地狱,是她自愿的,还是被逼于无奈?在这个只是表面华丽,而内心里丑陋的现实里,人们彼此互相欺骗,用虚伪遮掩在世界里,她在存在是必然的,她的命运更是无法逆转的。或许连她自己都在厌恶这一切。
在她的周围,没有人对她付出真情,没有人是因为为了她而爱她。普吕珰丝,若不是为了得到酬金,她会对玛格丽特到奴颜婢膝的地步;那些情规,若不是为了得到她,他们会供养她吗;那些买卖人,若不是为了在她身上大赚一笔,会在她身上搞投机吗……不会,不会,不会……。一直到她名将就木之时。她们才露出原形。一张张可怕甚至事业心的脸,而对她,他们不再需要那张虚伪的面具,只因为她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最可悲的是她死后,那些人便急于拍卖她的物品。她就像一群没有用的垃圾,被遗忘,被抛弃,被压在尘芥堆的底层,无声无息。
或许她生命里最闪光的一点是阿尔芒,他们彼此都负出了趋势的感情,都为对方做出了牺牲。但是他们这段爱情,却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认,得不到任何人的允许,得不到这个社会的许可。玛格丽特是妓女,虽然她放弃了一切,但是仍无法改变现实,在那里没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说相信,一个妓女会从良,她永远活在妓女的阴影里。最终还是为了阿尔芒,又沦落了。同时也为了他的妹妹。是的,“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样冰清玉洁。有多么贪婪,她就有多么无私”。
阿尔芒虽有软弱的一面,但是他冲动,易怒,妒忌心又如此之强。他并不理解玛格丽特,他如此偏激地认为自己受骗了,不断地进行报复,他的心中越是充满恨,越是显得玛格丽特的痛,她的悲。但是玛格丽特并不后悔所有的选择,她深信当他知道真相,她会在他的眼中显得格外崇高,然而却发生在她死后的事情。玛格丽特是一个坚强的姑娘,她一个人面临着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愿让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阿尔芒给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时光同样也是阿尔芳给予的。(面临死前要永远的诀别是最痛苦的)阿尔芒的出现,是使她走向命运终点的催化剂。使她的悲惨命运更加深化。或许没有阿尔芒出现即使没有了闪耀点,也不会有深切的痛苦。或许正是因为阿尔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够从这个悲惨的世界里完全的解脱。
诸葛亮无疑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了,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前后知天下事,左右晓天文地理。但读来读去,心中总有一个结不能打开:他为什么老是要和魏延过不去呢?在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后,我还是觉得魏延应该算是三国里的一个悲剧人物了,因此觉得有必要为他说上几句,鸣鸣不平,大家如有不同意见,也希望能一起来谈谈。
我个人认为,在三国里,魏延是一个深明大义、识时务的俊杰。想当年刘备携民渡江投奔襄阳,刘琮拒不开门,是魏延挺身而出大喝一声:“刘使君乃仁义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并砍死守门将士,要放刘备进城来。因文聘杀出阻拦,且刘备和诸葛亮并不领情,没有进城,魏延只好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后关公战长沙,与长沙守将老黄忠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两人顿有惺惺相惜之意。韩玄欲以外通内连之罪处死黄忠。在关键时刻,还是魏延挺身而出,叱责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然后一刀砍下韩玄的人头,投拜关羽。可见魏延对刘备的耿耿忠心是百折不挠的。就是这样一个有功之臣,诸葛亮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还想当然地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要绝后患。这真是无稽之谈!照此逻辑,所有的叛兵降将都应该推出斩首。最后还是刘备出来打圆场,救了魏延。但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却影响了魏延一生的前途。
魏延在诸葛亮麾下奋勇杀敌,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诸葛亮取了西川,论功行赏时,连归顺不久的马超也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和黄忠一样资格的魏延,却被排斥在“五虎上将”之外。这就大大地伤了魏延的心。此其一也。
诸葛亮一出祁山时,魏延出了一个主意:取道褒中,以奇兵出子午谷袭击长安,一举定秦川。应该说,这是一个大胆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果诸葛亮能够采取和修正魏延的建议,以主力出陈仓或斜谷,以一部出陇右牵制魏军西援,以奇兵出子午谷袭长安,是能够一举定秦川的。但诸葛亮却过于谨慎,坚持所谓“十全必克而无虞”之道,坐失良机。反过来还讥讽魏延:“你以为中原就没有比你聪明的人才?倘若有人在山中埋伏截击,管叫你有去无回!”结果诸葛亮还是倾举国之兵走陇右大道正面攻击,六出祁山,无功而返,自己也累死于征战途中。此其二也。
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后事时,托付杨仪主持全局工作,将兵法传与姜维。此时他仍不忘提防魏延,交代杨仪当魏延闹情绪时可相机处死他。而魏延这边正气鼓鼓的: 论资格,他最老;论功劳,他最大;论文谋武略,他不输杨仪、姜维,而到头来这把年纪,还得听小辈调遣。魏延心理不平衡就作出失常的举动: 放火烧了蜀军回撤的栈道,扬言要擒杀杨仪。最后还是杨仪和马岱合力斩了魏延。此其三也。
之所以造成魏延悲剧性的命运结局,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很大的关系。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诸葛亮却始终对魏延抱有成见,而且还当着魏延的面说一些不利于团结稳定的话。无论魏延怎样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久而久之。魏延心里总憋着一股火,诸葛亮对后事的安排就是一根导火索,当诸葛亮死后就爆发出来。
诸葛亮用人不当不仅毁了魏延的一生,还毁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在几个关键性的环节上,在错误的地点,选择错误的时机,任用了错误的人,导致功亏一篑,抱憾终生! 读《茶花女》有感
在一个悲惨的世界里造就了一个悲惨的人物──茶花女。虽然她是一个妓女,但是她的命运却如此催人泪下。对这个饱受创伤,最后在一个冷漠中死去的可怜姑娘,作者同样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姑娘,否则她不会为爱放弃一切,但是她为何入红尘,做了妓女。这个使她永无翻身的地狱,是她自愿的,还是被逼于无奈?在这个只是表面华丽,而内心里丑陋的现实里,人们彼此互相欺骗,用虚伪遮掩在世界里,她在存在是必然的,她的命运更是无法逆转的。或许连她自己都在厌恶这一切。
在她的周围,没有人对她付出真情,没有人是因为为了她而爱她。普吕珰丝,若不是为了得到酬金,她会对玛格丽特到奴颜婢膝的地步;那些情规,若不是为了得到她,他们会供养她吗;那些买卖人,若不是为了在她身上大赚一笔,会在她身上搞投机吗……不会,不会,不会……。一直到她名将就木之时。她们才露出原形。一张张可怕甚至事业心的脸,而对她,他们不再需要那张虚伪的面具,只因为她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最可悲的是她死后,那些人便急于拍卖她的物品。她就像一群没有用的垃圾,被遗忘,被抛弃,被压在尘芥堆的底层,无声无息。
或许她生命里最闪光的一点是阿尔芒,他们彼此都负出了趋势的感情,都为对方做出了牺牲。但是他们这段爱情,却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认,得不到任何人的允许,得不到这个社会的许可。玛格丽特是妓女,虽然她放弃了一切,但是仍无法改变现实,在那里没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说相信,一个妓女会从良,她永远活在妓女的阴影里。最终还是为了阿尔芒,又沦落了。同时也为了他的妹妹。是的,“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样冰清玉洁。有多么贪婪,她就有多么无私”。
阿尔芒虽有软弱的一面,但是他冲动,易怒,妒忌心又如此之强。他并不理解玛格丽特,他如此偏激地认为自己受骗了,不断地进行报复,他的心中越是充满恨,越是显得玛格丽特的痛,她的悲。但是玛格丽特并不后悔所有的选择,她深信当他知道真相,她会在他的眼中显得格外崇高,然而却发生在她死后的事情。玛格丽特是一个坚强的姑娘,她一个人面临着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愿让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阿尔芒给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时光同样也是阿尔芳给予的。(面临死前要永远的诀别是最痛苦的)阿尔芒的出现,是使她走向命运终点的催化剂。使她的悲惨命运更加深化。或许没有阿尔芒出现即使没有了闪耀点,也不会有深切的痛苦。或许正是因为阿尔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够从这个悲惨的世界里完全的解脱。
本文标题: 谈谈你们读完《必然》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739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