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运作原理,分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的,非常快,不怎么费脑力;系统2,注意力都要集中在事情上面,需要费脑力。没...
大脑的运作原理,分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的,非常快,不怎么费脑力;系统2,注意力都要集中在事情上面,需要费脑力。
没有办法同时处理几件复杂的活动,平时系统2一动不动,非常懒,这也是多数时候我们避免深度思考的原因。
系统1工作主要依赖联想。当系统1没办法提供问题答案的时候,出现令人吃惊的事情时,出现一些违背常识的事情时,系统2就会被激活,瞬间注意力激增。
认知放松度介于放松和紧张之间,在不用投入更多精力、注意力,没什么障碍,没什么新情况时,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就会处于认知放松状态。
如果你想成为别人眼里很值得信赖的的人,要学会言简意赅,不要让别人处于一个认知紧张的状态。往往押韵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变成金句或是真理,因为押韵的话容易让人处于认知放松的状态。
启发效应就是,别人给你一个概念,你不仅会联想到这个概念周围的概念,还会影响到你的行动和情感。
常见的认知偏差:
①替代效应,当我们面临一个困难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用简单的问题,去替代困难的问题,然后给出一个答案。
你愿意为保护环境圈多少钱?给保护环境捐多少钱?你会偷偷地替换成我喜欢丹顶鹤,我对丹顶鹤到底有多喜欢?喜欢丹顶鹤的程度,类比到我有100万,我愿意拿多少钱捐出去的程度,你就可以给出说我愿意捐20万的答案。
这个过程是你对原来的问题做了替换,系统1在运行过程中会做这种程度的类比,我们特别擅长做这种类比。
②可得性效应 当我问你说坐飞机安不安全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想起来之前看到一个新闻事件,说一个飞机坠毁了,死了很多人,然后就会给出一个坐飞机不安全的回答,这就是可得性启发。
当我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很容易把最近发生的事、当下发生的情景、最容易想起来的事,作为我们判断的一个依据,实际上这样的判断并不理性。
③光环效应,非常注重第一印象,后续的信息比如说这个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就会被消解掉,因为我们会受到第一印象的影响。
④眼见即为实效应,如果两个朋友吵了起来,打了起来,其中有一个朋友找你哭诉,哭诉的一方给了证据,如果你只听一方的证据,就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信息前后一致,不是完整性,掌握得少,就能更自信,更大胆地做出结论,反而可以把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囊括到连贯思维模式当中。但是如果你看了双方的证据,你反而不好得出结论了。这就是眼见即为实效应。
所以最后就是,我们会忽略那些我们考虑不到的没有掌握的那些证据事实,然后我们会用自己的联想功能把我们所看到的事实串起来,进入一个认知放松的状态,最后就相信我们自己得出的结论是真的,然后我们看到的也是真的。
常见的几种偏见:
普遍性偏见,大数法则和小数定律
普遍性偏见告诉我们,每次听到一个消息,信任是多于质疑的,我们很容易相信。因为我们会把听到的消息片段,用一个合理的因果关系去连贯起来,这是系统1工作的一个特性。所以在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相信。
感想:之前去化妆店买护肤品,她们又是推荐面膜,又是推荐去角质,又是推荐红糖等等,我很容易理解为那是别人对我的关心,各种温馨提醒,也是希望我越来越美丽吧,然后我就特别容易相信别人,比如每次去用完了水去买水,回来不仅买了水,还买了其他的东西。
第二种偏见,锚定效应
当我让你猜一件衣服的价格的时候,你会被我报出的数字所影响,我以70为锚的时候,你会猜65、56,而我以110为锚的时候,你就敢猜80了。
以后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出价。其实按照锚定效应,后出价的人,反而会陷入一种不利的状态。就是你在做决策的时候,会被之前给的信息所影响。
以后别人报价的时候,报了80块,你心里面要告诉自己:没有关系,我不要受到你这个标准的影响,我想30买,我就报30。
其实我们做每个第一次选择的时候,都要慎重,因为你之前做的选择,可能就是你下一次做选择的参考标准,可能会影响到你以后的决定。
所以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第一个选择,同时要学会去除掉锚定效应的影响。
第三种偏见,典型性启发
当你在地铁上看到一个女孩在阅读书籍,那你觉得她会考上博士的概率有多大?你很有可能会给出一个很大的概率,因为在你的印象中,能考上博士的都是非常好学的。其实在那个小镇上,能考上博士的人概率只有5%
所以有时我们很容易忽略掉基础概率,给出一个错误的结论,然后我们会更偏好一个小概率的事件。这就被作者称之为典型性启发。
第四种偏见,合取谬误
越详尽的描述某个可能的事件时,它发生的概率就越低。这就叫合取谬误,条件越多,发生的可能性是越低的。
第五种偏见,因果关系基础比率与思维定式
我们很难忽略有因果关系的基础比率,比如告诉你出事故的车里面有85%都是绿车,你就很难忽略它。最后你很容易得出结论,出事故的可能是绿车,因为你觉得开绿车的人都很危险,这种思维定势,很容易影响你的判断。
第六种,回归均值
当你突然夸自己家孩子这次考得真好,下一次孩子肯定考得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夸奖的时候,就证明这个人的水平超出了他的一般水平。所以第二天孩子并不是退步了,也不是考试没认真,而是水平回到均值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给了你一个惊人的表现之后,到第二次肯定是要回归到均值,也就是说会下降。
克服大脑的冲动
1.后见之明
坏事发生之前,预测不出来,坏事发生之后,就会一拍脑门说自己早就想到了是这样。俗称“马后炮” 当意外发生之后,你会快速调整自己的认知和世界观,去适应这个意外。这种认知偏差会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去理性评估。
如果你做了一个很失误的决策,你都会在那自责:这个事早就有迹象的,我早该看到这个错误的,这么明显,为什么我还会犯错?实际上是后见之明在影响着你,你事先根本就看不到,你也没办法知道,所以不要对自己过于苛责。
2.有效性错觉
比如新同事打水的时候,忘了问你要不要帮忙,然后你就判断新同事非常自私。你以为是有依有据的,但其实是你的猜测是错误的,这是认知错觉的一种。
我们应记住,①我们的预测是经常出错的,错误不可避免,因为世界就是不可预知的;②我们不能对于自己的知识和预测能力过度自信,就觉得自己预测的准确度会更高。
3.公式比直觉可靠
靠直觉给人打分的话,是不理性的。最好是有一个公式。比如这个人的学历加几分,他在某个方面有经验加几分,如果某个方面表现失误扣几分,最后用分数来判断一个人,可能这样才更科学、更理性。
4.学会采纳外部意见
我们经常在做规划的时候,会有这种谬误,比如你认为写一本书的时间是两个月,但最后往往在两个月之内完不成。也许你在写作的过程当中,突然生病了,跟朋友出去聚餐了。
这时候你可以去问问那些和你类似的写作者,他们在完成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你有外部意见可以参考的话,你就不会过低的估计做一件事情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最终也不会超支,这样你才会去避免掉这种规划谬误。
5.乐观偏见
我们还容易夸大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进而导致过度自信,这就会影响到我们决策的合理程度。
乐观偏见,能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被打倒,
乐观偏见的弊端:①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计划上,我们会忽略相关的基础比率;②我们只关注自己想的和能做的,却忽略了他人的计划跟技能。
我们强调了技能的因果角色,忽略了运气的影响,我们只重视自己已经知道的,忽略自己不知道的,对自己的信念过度自信等等。
6.事前验尸
试想做事前的最坏打算,就克服了乐观偏见。
我们是慷慨与自私的结合体
1.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就是对损失的反应比对盈余更大更敏感。
感悟:就像淘宝上买东西,在纠结要不要剁手的时候,看到有七天无理由退换,然后就会下单。货到后,发现衣服在网上看和实际穿在身上有出入,不喜欢,这时候就想到要退货,但是退货还要自己付邮费,虽然只有十几块钱,但是买的东西也才几十块钱,这时候损失厌恶就发挥了作用,算了还是凑合着穿吧,省得烦了。
2.禀赋效应
一个人,他一旦拥有一个东西,他对这个东西价值的评价,要比没有拥有之前高得多。
感悟:比如说最近缺洗面奶,不知道选哪家的洗面奶好,这时候有人推荐她经常用的一款,她说这款适合任何肤质,温和不刺激。只要买过一次或用过一次,感觉用得效果好,肯定跟没买之前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3.对公平性的重视
人在做选择、决策的时候,往往他们不只在乎钱,更在乎哪个选择对自己有利。
两个人分钱,一个人决定分多少给对方,另一个人决定要不要。我不要的话,谁都拿不走钱,我要的话,各自拿各自的钱。哪怕一个拿98,一个拿2块,都是赚的。但如果给第一个人分的钱少了,没按照他的意愿,他宁愿放弃也不想受到不公平待遇。这样就会影响我们做选择时的理性。
4.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我们大脑对个案比对概率更敏感,对画面比对抽象的东西更敏感。
表达方式很重要:
①赶紧吃药吧,如果你不吃药的话,你要知道1000个人当中有3个人会因为这个病截肢。然后你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截肢的画面。 ②可是换种说法,赶紧吃药,如果不吃药的话,一千个人当中只有97%的人会没事。你就没有那个画面。画面感会影响我们的感受,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
感悟:比如刚开学,有人说这次新生里面有很多姓黄的同学,然后你就会在开学的时候更关注姓黄的学生,其实全校姓黄的人没有很多,但你就是特别关注,把焦点都放在姓黄的同学身上,把问题无限放大,后来就得出原来有这么多姓黄的同学的结论。
5.心理账户
1)平时赚到的工资,放到勤劳致富的账户里,我们会花得小心谨慎。
2)奖励的钱,放到奖励的账户里,我们会抱着更轻松的态度去花钱,去买一些平时不舍得的东西。
3)彩票的钱。会被放到天上掉馅饼这个账户里面,花的时候,也不会多想,就直接花掉了。
原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家里拆迁了之后后来还变穷,中了彩票之后并没有致富的原因,这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
有些人他一年只旅行一次,所以在花账户里的钱的时候,跟平时在家里买日用品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会觉得旅行一次花就花了,他会买很多平时不会买的东西,这就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明白心理账户后,花钱就会更理性。
一个定律和两个概念
1.峰终定律
我们对一个事情的体验,取决于峰值和终值,不管这个峰值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个定律对我们生活有指导意义,可以有效去运用在别人对我们的印象上。
感悟:所以女人在生孩子的时候,虽然觉得做手术的过程非常痛苦,但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觉得很幸福。因为过程的痛苦被终值的幸福替代了,往往会觉得生孩子也不过如此。所以她们可能还会生二胎。
2.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
经验自我是你当下的感受,记忆自我是你总体如看待这件事情的。人很擅长忽略过程。
我们应更多得体验当下的幸福,不能只在意结果。我们要在意幸福的长度,不能只重视对幸福的评估。我们不要过度的去重视记忆自我,而忽略掉经验自我的重要性。
3.聚焦错觉
你以为你得到了你喜欢的东西,你就会非常快乐,其实只有当你看到这样东西的时候你才会快乐,你考虑的问题是这东西对于你生活某个时刻的影响。
不要把自己的不幸福归结于某一个原因,也不要认为有一辆车、有套房,就能够完全的幸福起来。
我们要避免思维的误区,然后在生活里做出对于自己更好的选择,成为一个更谨慎更理性的人,理性就是大脑的勤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