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eixin.qq.comrpEx7Y1PEUQ4urRcA9xm2(二维码自动识别)一只嘶鸣的虫子。它躲在...
http://weixin.qq.com/r/pEx7Y1PEUQ4urRcA9xm2 (二维码自动识别)
一只嘶鸣的虫子。它躲在暗处发生喧天的叫声,没有人知道它的身形大小。但华丽的叫声往往会吸引很多人折下小路觅声寻找,使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一座高峻的山峰。它沉默地屹立,独对天地,自有格局。它在很多人一生的视野之外,但也可能为很多人的一生提供方向和目标。
成为一时高鸣的虫子,还是一座永恒屹立的高峰,人生的选择,也许不过如此。
-1-
并不熟悉的套路
2009年的高考语文阅卷现场。
盛夏的四川,熟悉的暑气和熟悉的流程。
这一年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是:熟悉。
这种命题作文的写作难度并不大,可以说,给学生们留下了巨大的发挥空间。阅卷过程甚至有一点轻松,老师们在作文里读到了考生们许许多多熟悉的人事,可爱的亲人、可敬的师长,有的写熟悉的街市、熟悉的古人、熟悉的文学……虽然有的文章有套作搬运之嫌,但套作搬运之作也难免文句生涩、结构机械,并不太影响阅卷者客观地打分。很多文章中的丝丝回忆,都有生趣亮点,使阅卷者尤有共鸣。
就在阅卷工作顺利进行之时,一位阅卷老师对着刚传来的作文试卷当即一愣,瞬时露出了困惑而为难的表情,然后请示了阅卷组负责人。看到抬起身来的阅卷老师,阅卷组长早机敏地察觉出不寻常的情况,再看到阅卷者怪异的表情和求助的眼神,立时快步走来查看,两个人的目光重新投向了这份与众不同的试卷。的确是与众不同,在他们面前出现的,是一份写满甲骨文字的试卷。
通过作者回忆后重写出的试卷
满场的语文老师,虽有对古文字颇有兴趣和研究的,但仍然不好通篇辨认,大家聚在一起面面相觑。阅卷工作耽误不得,负责人安排大家迅速回到各自的阅卷岗位上。然后,本着为考生负责的原则,阅卷负责人当即向上汇报,请有关专家帮助确认文字内容。
这份看不懂的试卷,与少数考场怪作一样,成为了这一届阅卷者们评论的话题,大家都期待着专家的翻译和这位“功力深厚”的作者的见地。
然而,译作一拿来,几位阅卷者读过后纷纷皱起眉头,旁边的几位老师也不禁凑来探看,接着,表情凝固……这通篇文字,语句不畅、内容不通,最关键的是,与命题中的“熟悉”二字几无联系,更不必说深刻的立意和古风的文采了。简言之,这是一篇跑题作文。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和期待,等来的居然是一篇跑题文,大家着实失望。该文的最终得分,6分。
本以为一场闹剧就此收尾,大家却没有想到,事情才刚刚开始。
媒体迅速抓住甲骨文作文这个话题,对着这篇全文不知所云的符号大加炒作。顺着喧闹的声音,折下小路觅声寻找,媒体终于找到了文章的作者。
他的名字叫,黄蛉。
这是黄蛉同学的第二次高考,他的最终总成绩428分。相比这并不惊艳的总分,那篇叫人看不懂的文章,却为他引来了不少关注。
有人为黄蛉支招:你应该去试试高校特招,万一这个特殊才能被哪位专家看中呢。于是,黄蛉接连参加了复旦大学和湖南大学的特招考试,可惜均因分数的原因没有通过。
即便如此,他仍然在复旦大学见到了专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的教授刘钊。刘钊先是肯定了黄蛉的天赋,又热情地鼓励他好好学习,并送给他一本自己的作品《古文字构形学》。这一天是6月25日,黄蛉的生日。未来的他,不知是否真正仔细读过刘钊老师的赠书,并在那些客套的赞美后,反思刘钊老师的箴言:调整心态,打好基础。
来自大学的拒绝和来自的媒体电话,像世界对黄蛉冷暖相隔的两种态度,直到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送来了一份入学通知书,黄蛉才算找到了大学的归宿。而且,锦城学院将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这之后的两年,黄蛉从三本一跃进入一本,着实让人羡慕。更为可贵的是,四川大学请出了一位退休的教授单独来教授黄蛉。不过,媒体几乎完全不关心这位教授是谁,更不知道这位教授在学术上有何成就。
故事到这里,似乎各方面都得到了好的结果。大学“不拘一格降人才”给了黄蛉足够的资源,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三本成绩直接进入“双一流”。这位看来颇具奇才的少年,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开了个好头,他找到了好的平台和导师,实现了低分逆袭的奇迹。
这像是一只小虫破茧飞天的故事。
-2-
横空出世非昆仑
1870年,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法国学者拉克伯里(Lacouperie)从香港前往英国,开始了他在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任教的生涯,其间他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的人种来自于西方。
他在《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一书写道:
“公元前2282年,两河流域的国王Nakhute,率领巴克族(Bak)从迦勒底亚出发,历经艰险,最后来到了中国黄河上游。此后,巴克族四处征战,传播文明,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
上文中那位从西方而来,翻越昆仑山,进入中国西北的Nakhunte又作NaiHwangti,即黄帝,巴克族(BakSing)则为“百姓”的转音。拼音加一系列猜测之后,拉克伯里得出结论,中国人种和文明的源头自是在西方。
“中国人种西来说”被中国学人发现后,在近代中国风行一时,刘师培将其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章太炎在《序种姓》中予以论述,宋教仁、梁启超都曾支持过这种学说,北洋政府都认同了这种说法。1915年的新国歌《中华雄踞天地间》中有词:“华胄从来昆仑巅”。
在此背景下,一些古文字学家就此提出,中国的文字那自然也发源于西方。今天看来,这完全违背我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字的印象,在我们心里,文字应该是仓颉在一个暴风雨交加的夜晚造出来的呀。然而,在当时没有甲骨文大量出土佐证的情况下,我们要证明中国文字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那何其艰难。
然而,整个学界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声音,支持“中国人种西来说”。1913年英国传教士鲍尔的《中国人与苏美尔人》,认为中国文明,也包括文字,传自苏美尔-巴比伦。17世纪中叶,耶稣会士柯切尔《埃及之谜》,1933年,日本板津七郎《埃汉文字同源考》,都认为中国文明源自埃及,文字亦传自埃及……
想要证明我们的文字是自我发源和发展,还有一个层面的难度。中国汉字与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并称为人类最古老的三大文字,想象一下,人类文明早期的很多表意符号,难免长得相似。比如太阳,大多都是圆圈里面加个点,大山,就都画几个三角形。这种难以区分证明的相似性,使得自证难上加难。
虽然,基于考古的发现和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当今人们普遍已经接受和认同人类起源非洲这一论断。但是,关于中国文字是独立创造和发展的,却仍然需要完整的论证。
2021年,“中国人种西来说”、文字符号西来说却受到了一位来自四川大学的教授强力挑战。这位教授在他的力作《中国文字起源研究》中做出了宏大系统的论证:“中国文字的的确确起源于中国本土。”
这位古文字学教授的名字是,何崝。
何崝,四川成都人
代表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
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概述其论证的三个角度,大家就能想象其背后研究工作的浩繁琐艰难。
第一,经研究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现的距今7330年至6900年的蚌埠双墩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量文字,“已经具有较高符号化程度”。它们比两河流域的乌鲁克“古朴字”(属巫师文字,为苏美尔楔形字前身)和古埃及图形文字(属巫师文字,为古埃及象形文字前身)要早一千多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巫师文字的形成比两河流域与古埃及的巫师文字的形成要早得多,而且其发达程度也比后两者更高,中国当然有能力自己发展出自己的文字符号。
第二,双墩文化的文字孕育出生成汉字的一些必要因素(象形、指事、会意以及组成文句)的雏形。“仅就这一点看,也可以认为汉字是独立形成于本土的一种文字”,“绝非从域外传入”。
第三,“印度河文明与古代中国相同相似的文字符号中大部分可以相信是从古代中国传入的”。
从以上三个角度所涉及到的研究材料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可以略想象出论证的复杂性。我想就此举一个我的学生可能很熟悉的例子,我的《古史·文言·今论》上册(两汉至唐卷),出版已经两年,而去年即基本完成的下册,即宋至清卷,仍然在校稿中。来自北师大出版社团队的编辑们,正在对我讲到的每一个古文字的解释、出处做出严格的学术审校。虽然在我看来,帮助高中生获得的古文字等知识,不妨有一些风格灵活的阐释,为求与学术规范严丝合缝,以使很多学生未及读到,也显遗憾。但是,可以想象,一本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书,在作者逐字查检考对的写作、在出版社严格规范的校对下,成书已然如此艰难,艰难到两年的时间起步。那么,对于论述文字起源的复杂度,绝对可以做放大几个量级上的想象。
要知道,目前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的五千多单字,学界的破解量,也不过是1500多个,而且这些被考释过的文字,其解释仍然是见仁见智。但是,何崝以一己之力挑战如此宏大的论题,又以漫长的学术生涯执著钻研,面对孤独而求索、面对寂寞而自得,最终以长达89万字的煌煌巨著完成了这一场盛大的战役。更为不易的是,这部融合了甲骨文、金文等文字,跨越了历史学、文献学、传播学等领域的著作,却表现出平实流畅、淳厚近人的论述风格,对古文字感兴趣的同学,着实值得阅读。
我虽然没有走上学术的探索道路,但与中学青年的学习结合,把古文字知识求知大路上的风景分享给我的学生们,大概也不愧我对文字学的喜爱和钻研。写稿时我重新翻读《中国文字起源研究》,何崝在序言中写道:
在论述中,限于学力,谬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提出批评指正。现在,新的考古材料不断出现,今后或许有新的材料出土,足以推翻我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也是令我高兴的,因为学术研究又向前发展了。
这虽是序言中常见的谦辞,但其实偏偏是这等谦逊敬畏的态度,才能配得上如此大作。
《中国文字起源研究》出版于2021年7月,应该就是在此前后,这位退休后又被返聘回来的教授,向四川大学提交了辞职报告。理由是,自己已经无能为力,无法继续对黄蛉的教学。
是的,这位何崝老师,正是那位被四川大学请回来单独教授黄蛉同学的退休教授。
何崝多次劝黄蛉拒绝采访、安心求学,少吹嘘自己的皮毛知识,打好基础,才能探索艰深的问题。但在两年的培养之后,何崝发出一声感叹:“他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
黄蛉与何崝教授
11年过去,这场媒体和大众的喧嚣渐渐消弥之后,没有人在意这位老教授为中国文化做过什么,大家不过是经历了一场在奇才的绽放和陨落间的狂欢。烟尘落地、噪声平息,从此后,我们再也没有听过这位甲骨文“奇才”的消息。
然而,尘世间的喧嚣声、嘶鸣声从不会停歇,它只是急不可待地在另一处响起。
-3-
自愧不如化作恍然大悟
2009至今,事隔11年,在烟尘落定的今天,我们重新看这件事,会得到更理性的思考、更经得起考验的总结。
让我们重新回到黄蛉同学高考作文的分数。相比去年浙江卷那篇饱受争议的满分作文,这篇只得到6分的甲骨文作文,似乎没有太多的争议。原因很简单,大众有能力质疑一篇语句拗口的满分作文,但没什么动力给一篇看不懂一字的甲骨文低分作文翻案。更何况,被打满分,动机可以被怀疑,万一有什么利益勾当呢;但被打低分,那人家和你无冤无仇的,肯定就是你水平不行。
但是有没有“冤仇”呢,我觉得未必没有。
原因很简单,面对现代汉语命题的题目,你用甲骨文来作答,明显是刻意求巧。而这一篇让阅卷者呆若木鸡的文章,又经兴师动众一番努力,结果译出的居然是一篇通篇跑题的白话,于是原来所谓的怪才不过是虚张声势的伎俩,面具后是一张试探阅卷者虚实的鬼脸,或者是一副赌一把高分的赌徒嘴脸。于是,前面的期待、好奇和对青年奇才的自愧不如,转瞬间化作吃惊、冷静和恍然大悟,我想,即便阅卷老师是公平客观的化身,也难免有点普通人被戏弄后的羞愧和气愤。给一篇跑题作文6分,应该是非常克制容忍的“泄愤”和“复仇”了。
再看复读一年后得到的总分,428分,就算作文满分,总分也无法到500分。这个分数段的成绩意味着什么呢,且不谈能上什么大学,只反思其分数反映出的学习的方法、意识和能力——这才是对我们最有思考价值的地方。
以我的有限经验冒揣,这个分数意味着他对大多数知识不过是浅层次的理解,简单说来,能做一些基本题,拿一些基础分,略有变化的、难度的、涉及到学科思维的问题,他应该就无能为力了。而且,我想他应该严重偏科,这种偏科还不是有的学科分高、有的学科分低,而是各科分数都不高的情况下,还有一科或几科更低。这就意味着,他并不具备基础的、基本的学习意识和方法。
——上面这一段非常重要。为了准备这篇文章,我几乎读了所有能找到的新闻稿,但没有一篇专业地分析这名同学的水平和动机,而这恰恰是最应该为我们所反思的地方。
由于流传在网上的甲骨文作文是黄蛉同学在考后重写的,所以在高考现场那张试卷上,到底是怎样的一篇作品,其实是无法查证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专家透露出那篇文章的译文,再加6分的评分,想必不佳是属实的。而对于一个在基础学科的得分上如此表现的同学,我很难相信他的甲骨文作文中每一字都准确,更无法相信他可以准确地、深刻地解释作文命题和规范地写作。
结合前面对何崝教授研究思路的概述,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来,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不单是喜欢写几个抽象的符号,还需要对多民族的语言、历史、宗教及相关领域都有研究。一个连高中语文和英语都学不好的同学,去研究几千年前的语言文字符号,在知识、方法和能力上,一定都有巨大的欠缺,这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再看复旦刘钊老师的建议,你就会觉得非常恳切:调整心态,打好基础。
另外,用甲骨文字来写现代汉语的作文,其实无论是组词、语法、意义,都是不可能跨越时代而成立的。至少,在甲骨文中就不应该出现在新文化时期才出现的标点吧。
何崝的书法作品:甲骨文字歌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这种荒谬,不妨想想,如果我们在高考英语的试卷上,用古埃及法老陵墓里的一系列符号来写英语作文,没错,英语的源头的确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腓尼基的文字。你觉得在表意的操作上可行么,你觉得阅卷者怎么看。无论如何,好像法老的棺材板就快按不住了。
-4-
人生选择蛉与崝
2021年,甲骨文作文的风头已经过去已经六年。四川省的命题老师在这一年的高考中命制了如下的一道作文题目: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是命题者对2009年事件的一次巧妙回答,一种带有自嘲精神的官方反思。特别留意一下题目结尾的要求:用规范汉字书写。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汉字,是不规范的汉字。但我想,这种暗示中似乎含有一种不好尽言的尴尬。
不出意料,这种满满的对大众急功近利做事方法明嘲暗讽的题目,根本无法引起媒体的兴趣。大家也似乎忘记了那个曾经从四川席卷全国注意力的“奇才”。
2021年,一篇语句诘屈聱牙、用典叠床架屋的考场作文在浙江高考横空出世。甲骨文作文与这篇文章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看懂的不屑说,而后者是没人好意思说看不懂,还有一点不同,前者拿到了6分,后者拿到了60分。
但我似乎看到了两篇作文后的一处相同:它们都是考场上“聪明”的创作。简单说来,两篇文章都可以提前准备。
考试前认识一些甲骨文字并不难,我在文言文课和作文课里也会讲;考试前准备一些经典而精彩的素材也不难,不少内容在网上可以搜到。但两位同学有一点相同的“厉害”之处,他们做到了“一以贯之”,从文字到语句,将甲骨文进行到底、将堆砌素材进行到底。
堪称神奇的是,考场上一时的雕虫小技,不过是一时之计,但黄蛉同学却把这种“聪明”做法,从考场延续到了大学、甚至延续到了文字学专家的门下,而他并没有把一时聪明得到的机遇,转化为勤奋钻研、受用一生的智慧,结果很可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
仔细想想,甲骨文作文一事中,谁是聪明的呢?
黄蛉同学的确是聪明的,用自己最熟悉而阅卷者不熟悉的内容,去完成了一个叫做“熟悉”的作文题目,巧妙地遮挡过了自己对最应该熟悉的高中学科的知识的不熟悉。媒体是聪明的,迅速跟进和放大整个事件,让自己得到了实惠。大学也是聪明的,锦城学院和四川大学都赢得了爱惜人才的美名。
但谁是老实的甚至显得愚钝的呢。我看几位大学教授显得太实在了,复旦的刘钊,不过送了本书,还给风头上的黄蛉泼了冷水,川大反聘的何崝,起初劝黄蛉要低调,少参加活动,辞职后又评价黄蛉显摆浮夸。
谁是被蒙蔽的呢?
大众,青年学生,浮躁的学习者,特别是那些用赌徒心理幻想成功的人。他们往往只能看到得逞的一时之计,成功蒙蔽他人的“聪明”,而看不到、也不愿看再长远些的人生策略,那些探索钻研的老老实实。
世界再大,容易被听到的常常是昆虫的嘶鸣,而最容易被忽略的,却是超越人常规视野的高山。
蛉,本意是善鸣的虫子。
崝,本意是高大的山峰。
在甲骨文的面前,在任何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训练的技艺面前,在需要一生去经营的头脑和能力面前,微小和宏大、喧嚣与沉静,就像鸣虫与高山一样迥然相异。
一只嘶鸣的虫子。它躲在暗处发出喧天的叫声,没有人知道它的身形大小。但华丽的叫声往往会吸引很多人折下小路觅声寻找,使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一座高峻的山峰。它沉默地屹立,独对天地,自有格局。它在很多人一生的视野之外,但也可能为很多人的一生提供方向和目标。
今天,互联网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更多聪明的方法,一时间众声喧哗,众技耀眼。但是,成为一时高鸣的虫子,还是一座永恒屹立的高峰,人生的选择,也许不过如此。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知乎粉丝分享群~~~
https://qm.qq.com/cgi-bin/qm/qr?k=eLhRKrmxUyHo7HuThAQmdBgdTgcwV6vR&authKey=EKSlf1C1zwvdjO7xVWzAVkYLYtUuhOqmtPk59rjy4imMY5yX7hshCMD67Kvi3N4Z&noverify=0 (二维码自动识别)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