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留守儿童」成为年轻一代务工者,自己「辛苦一点也要带孩子出去」,如何看待这代人的选择

发布时间: 2023-02-13 10:01:0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情感文章 点击: 83

父母因工作外出,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在事业与教育之间到底要怎样处理呢?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家长广泛关注的话题...

曾经的「留守儿童」成为年轻一代务工者,自己「辛苦一点也要带孩子出去」,如何看待这代人的选择

父母因工作外出,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在事业与教育之间到底要怎样处理呢?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家长广泛关注的话题。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父母因工作外出,在事业与教育之间,我觉得孩子和父母应该做好沟通。两人协商出一个都能接受的方案,以下是我的观点。

第一点,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困扰着现在的父母。因为倘若关注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导致自己的事业受损的话,这样反而让孩子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自己为了事业外出打工的话,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孩子的教育问题又没有人可以解决。因此,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第二点,我觉得父母可以在事业与教育之间,更倾向于教育一些。比如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或者自己来到孩子身边。虽然赚钱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孩子的生长发育更为重要。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童年,事业可以有多种机会。因为事业的一次失误而毁掉孩子一生的童年的话,我觉得作为每一个大人,都是一件十分失败且遗憾的事情。

第三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的大事。父母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自己的事业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不容耽误。因为你目前所做的一切,将来都是为了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倘若孩子没有接受一个良好的教育,那么你拥有再多的钱,再好的事业,那也有什么用呢?因此,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是我们魂牵梦绕的问题。因为事业而放弃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父母才能做出的事情。

最后总结,父母因工作外出,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在世界里教育之间,父母应该以教育为主。因为孩子的教育,如果不能从小抓起,那么作为父母会遗憾一生。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一点的工作,然后也可以选择那种稍微普通一点的工作,这样的话就可以事业和教育兼顾,我认为是绝对不能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的,如果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那么孩子的教育工作将会没有人来做,然后慢慢的孩子会养成一大堆特别坏的毛病。
我认为应该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样又可以工作又可以照顾孩子,还可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活泼开朗,让亲子关系更加的和睦。
可以将孩子带到工作所在地,就近入学,这样在忙于工作时也能够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在事业与教育之间,我觉得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一定要注重选择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应该注意事业和教育的平衡,也要进行一些独立性的培训。

出去打工,你会带着孩子一起还是让他留守?

出去打工,你会带着孩子一起还是让他留守?如果我出去打工的话,我会带着孩子一起。因为我觉得那些留守儿童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们一样。尤其是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他们有的可能是从小心里就非常的敏感,因为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有的更有可能因为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学会了很多不好的东西,最后有可能走向的是监狱。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虽然我在外面打工比较忙,但是我也希望他可以在我的身边,这样我可以时刻照顾到他,他有什么心理问题我也可以随时帮他解决掉。虽然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苦的,但是却是幸福的。因为我觉得不管是在哪儿,不管是在做什么,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那肯定是幸福的。我在外面打工,我都知道外面挣的钱肯定比蔡农村挣的钱比较多,当然如果孩子在外面学习的话,接受到的教育也肯定会比农村接受到的教育好。有一些家长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经常给孩子报补习班,我也会带着孩子去城市里上学,让他提前适应一下城市的生活,和那些优秀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我觉得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管他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只希望他健康快乐的长大。有一些留守儿童在他们的父母回来以后和父母之间非常的陌生,就好像不是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和自己一点感情都没有。所以我宁愿少挣一些钱,宁愿自己更辛苦一点,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特别的疏远。也并不是不放心家里的老人看孩子,而是担心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如自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好。

出去打工其实我是会带着孩子一起,因为我想亲自去教育他,而且不想让他跟自己变得生疏
带着孩子一起,孩子成长就那么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无法弥补你不在他童年里的遗憾。再苦再累还是把娃带在身边。
如果出去打工,我会带着孩子,不会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因为那样不利于他的成长。

留守儿童怎么定义_官方对留守儿童的定义

  中国经济的发展促生了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而由于户籍以及入学等条件的约束,许多务工者只能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就是所谓的“留守 儿童 ”。怎样才算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问题有哪些?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留守儿童的定义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021年9月, 教育 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2021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2021年6月16日至18日,贵州调研期间,强调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关心留守儿童和老年人。[1]2021年2月,国务院发文关爱留守儿童:不履行监护职责六个月可取消资格。

  留守儿童简要介绍

  普通留守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洋留守

  在福州闽江入海口一带,有这样一群留守儿童他们跟着爷爷奶奶等亲人生活在村里,但他们是外国公民,具有外国国籍。这些孩子被称为“洋留守”。这些留守的“洋娃娃”,父母多数在美国打工,多数是非法移民,因精力和时间问题,将孩子送回国内。统计资料显示,福州有近万名这样的“洋娃娃”。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恩平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总人口48万多人,另有港澳台同胞12万人,分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42万人。根据该市外事侨务局提供的资料,和冯小强背景相同的孩子大约还有3000人——更准确的数字无法统计,因为“每天都有孩子被送回来,也有孩子被送出去”。守着爷爷奶奶、越洋电话、隔空寄来的洋玩具,他们被称为“洋留守儿童”或者留守“洋娃娃”。

  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超高比列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监护不力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 文化 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缺乏抚慰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疏于照顾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2021年5月25日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活动调查分析 报告 》显示,32.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同孩子联系一次,21.1%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和孩子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和孩子没有联系。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 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 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

  三、 孤独无靠心理

  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四、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说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为此我们根据以上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及其分析和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了解,为了更好地让那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提出了建立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进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效的做好工作。

  2、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

  3、培训“留守儿增设一些课程内容和生活能力训练内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学习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 其它 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想法设法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有时因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挣到的钱还不能及时拿到手,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节俭的。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 配对 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 方法 治疗,或者干脆硬“扛”。

  另外,众所周知,中国的农业被称为“老弱病残”农业。优秀的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乡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残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

  社会关爱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有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从上面的简单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已经不是个别人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一个人数达2300多万的群体的问题了,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面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无疑对中国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的。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们都是农村的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 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要想找到解决的办法,必须先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的。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所以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时要尽量寻找其产生的更直接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耽误一代人的成长。

  教育问题

  基本状况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现实情况

  1、 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2、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3、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

  4、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 对子 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5、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与 人际交往 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 渠道 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沟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与孩子多年不曾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面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6.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基本策略

  1、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加强管理,施以爱心

  我们把 “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村都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档案资料的内容有,“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 兴趣 爱好 、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我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我与村上的“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

  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了家长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就让我们携起手来,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留守儿童吧!

>>>下一页更多留守儿童的相关内容

工作太忙,没时间陪伴孩子怎么办?

工作太忙,没时间陪伴孩子怎么办?

向来鱼和熊掌都不可兼得,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这样虽然也能有大笔的经济来源,但是他是牺牲你和你自己的孩子的感情为代价的,这是不可避免。因此,鱼和熊掌你必须二选其一,要么牺牲你的工作,牺牲一部分的经济来源,要么就牺牲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了。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你想怎么办的话,那就必须要对你的工作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是所有办法看起来最合理也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你想要在现阶段的生活之外,换取更多的东西,势必要放弃一些东西来进行弥补和补偿!因此你要调整你的工作状态,如果你现在的工作常态是每天加班的话,轻松一点的工作,领导申请调去一些稍微不重要的岗位。

虽然这听起来的确很难让人接受,但是如果你想想,你孩子能换来你更多的陪伴,相信就可以释然一些。

还有如果离开劳累一些的话,那么一定要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在,前人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你想起总是能够挤出来,希望你能多多考虑下孩子,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把那些不必要的人际关系处理,显得浪费时间的,就尽量给它舍去用这个时间来好好弥补你的孩子。

这个办法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要你提高生活的有用功,尽量保证你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有意义的,那么舍弃了那份意义不大的,或者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东西,用来陪陪你的孩子,怎么看也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这样一来,你的工作既不会有太大的牺牲,你有时间来陪自己的孩子,而你需要付出的就是,自己要更累一些,要牺牲一大部分的娱乐时间,休息时间。

这个问题本身不难解决,主要是你自己已经给自己找了一个足够可以支撑着你无法陪孩子的强大理由,那就是太忙啦。既然你自己都说没有时间,那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相信任何一个想真真正正陪伴孩子的家长,就算再忙他也会竭尽全力,哪怕让自己忙的焦头烂额,还会时不时的让孩子知道爸爸或者妈妈是存在的。

我不相信你忙到连陪家人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我不相信你连陪孩子睡一觉那时间都没有,我更不相信你连跟孩子视频通话的时间都没有。

如果你的工作真的让你忙到了连我上面分析的这种情况都无法做到的话,那你现在的工作岂不是让你非常痛苦?那你坚持它的意义又在哪里?你赚那么多的钱无非就是想让孩子过上更优越的生活,可是你觉得这一切值吗?

我一直相信,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你想做的事情即使不能完全跟你想象的一样,但起码你也没有什么遗憾。

之前我带过一个小朋友,因为她的爸爸没有陪伴她哥哥的成长,直到她哥哥上了小学,她爸爸才感觉到自己已经无法跟这个大儿子沟通,甚至都得不到孩子一个微笑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我带他女儿的时候,几乎每个礼拜五下午都是爸爸接她回家,他的工作忙到什么地步呢,上海和意大利来回飞来飞去。他说他回到家有时连喝杯水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当他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好爸爸的时候,他不是也照样做到了吗?

很多人为了生计确实不得不撇开家庭投奔到事业当中去,我也很想去理解他们,可是既然生了孩子,就一定要对他负责,找再多的理由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孩子,但是我也曾经是孩子,能体会做孩子的感觉。

孩子都希望父母能陪他,当父母一直没有时间陪孩子的话,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我想作为父母要弄清楚你到底要成就什么,你到底是要你的事业,还是想要你的家庭,你到底是看中你的事业还是看重你的家庭,你的孩子。如果你的事业很成功,但是你的孩子却与你关系不好,过得不开心,甚至长大后会学坏的话。这对你来说即使你的事业再成功,也没法挽救你的孩子。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孩子需要的不是你给他很多物质东西,让他物质条件丰富。而是他需要情感上的丰富,需要父母的爱需要父母的陪伴,一个在物质上丰富的孩子却缺乏爱的话,他会更加容易使用你给她的物质的东西而学坏。并且这些物质的东西并不能真正的满足他。我们都以为我们想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就好了,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还是父母的爱。

所以作为父母要学会适当的放下自己的工作,抽出时间多去陪孩子。其实未必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可能每天下班之后你能够早点回家,在回家之后不是只忙着自己的事情,看电视或者继续忙工作,而是抽时间跟孩子待一起,辅导她作业或者跟他聊天或者跟他呆在一起就好了。

也可以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跟孩子一起出去玩,比如一个月一次带孩子一起出去玩。我想这会给孩子她心灵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他会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有爱的环境当中。

我觉得还是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来陪孩子吧,就算时间再少也要陪孩子,工作在忙,也要请假陪孩子,因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我们一定要给够他们爱,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父母是爱他们的,这种爱不是给他们买多少衣服,多少好吃的,而是真真正正的爱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孤单。

在这个世界上有好多留守儿童,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留下了心理阴影,其实,孩子陪你的时间并不长,你想想,他初中就要上寄宿学校了,从此之后一直到大学,只有放假能在家里,等他工作了,没有多少放假时间,他更回不去了。

所以,只有他的童年时间可以和你在一起,而到他初中之前,他只有十几年在家里的时间,如果这十几年你都陪不了他,那你以后更没有时间陪她了,等你有时间了,他早已经长大,他又没时间了。

你就应该勇敢一点,爸爸和妈妈,总要有一个人要陪孩子,千万不能冷落了孩子,如果真的有必要,你应该去请假陪孩子,你请假损失的只是工资,而你的孩子损失的是父爱和母爱,金钱买不回来呀。所以,一定要多给孩子一些爱,你陪她的时间少了,也会造成你们之间的隔阂。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只有你做的好了,才会给孩子感染,他才会认为你是对的,跟你学习,这样才会更好的教育孩子,让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种无形的教育比老师的教育更有用。

工作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不能因为工作而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能因为家庭耽误工作。

在我看来,上班时间好好工作,下了班就要有自己的时间。工作太忙不能成为你没时间陪孩子的理由,再多的工作不可能连一点喘息的时间也没有。孩子正是成长的时候,没有家人的陪伴,会越来越不自信,慢慢的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等你们想要挽回的时候可能就来不及了。当孩子长大,越来越不需要家长看护管教,你会发现已经融入不了孩子的世界,你们的思想已经划上了分界线,隔阂也在逐渐增大,再想弥补就困难了。

现在,家长要抚养孩子,孩子要为未来努力学习,大家的压力都很大,但是家长并不能因为自己承受了压力觉得孩子需要陪伴是不懂事的行为,实际上,大家都需要释放压力,都需要在这忙碌的时间里留一点喘息的余地。家长的工作时间和孩子的学习时间并没有很大的分歧,所以大家都有共同的时间可以去了解彼此,去接触自己现阶段接触不到的事情。

吃饭时,家长可以和孩子探讨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接送孩子可以和孩子子聊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休息日带孩子去他没去过但是憧憬的地方,即使是饭后与孩子一起散步,你都可以挖掘到与平日不同的他。成长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母亲愿意错过他的成长吧,所以不要再以工作为借口,失去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

第一种选择,换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

其实这种做法,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比较的艰难,因为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很不容易。现在为了,能够有充足的时间陪孩子,而换掉自己辛苦找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多数人都不舍得,而且工作辞掉了,你还不一定能找得到。

就让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换了一个新环境,朋友啥的都发生了变化,会对今后的自己造成很不利的影响。但是为了孩子,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之一。

第二种选择,和自己老板商量一下,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即便扣工资,扣奖金也是值得的。或者你可以和公司里和自己玩的比较好的同事商量一下。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帮你代做一些工作。

如果你们关系实在不错,顶多是多请她们吃两顿饭,多说一些好话罢了。即便你觉得这样非常的欠同事人情,但这也不是自己想这样做,为了孩子大家可能都能理解你。

以上的两种选择,可能都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最起码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参考。千万不要因为工作的原因,而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忽略了这一点,都把自己的工作看的比孩子要重要。

多抽一些时间陪孩子,别让孩子觉得父母之爱缺失,多抽一些时间教育孩子,别让孩子从小,就少了父母这两位启蒙老师。

父母们辛辛苦苦忙一辈子为的不就是孩子吗?不要觉得工作挣钱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话是不错,道理也都对,但不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英国著名儿童教育家Sally Ward不止一次提到过,爸妈完全不需要因为工作陪不到孩子而感到不安。唯一要做的是,给予宝宝固定时间段的陪伴,如果是高质的,只是三十分钟也许都够了。是的,对于孩子而言规律太重要,如果他明确爸爸妈妈都很忙,但在某个时间点,他们都会来陪伴我,他会很安心,他会期待那个相处的时间段。即使妈妈暂时不在身边,孩子也是心很定地等待妈妈,能够安心度过一整天。

方法是: 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个只属于他的“特殊时光”。固定的时间,只有你和孩子单独相处,放下手机、工作等一切,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内,只做你们商量好的事,高质量陪伴孩子。频率可以是三天一次、一周一次都可以,并给这个“特殊时光”起一个名字,强调归属感,这些都由孩子和你一起决定,找到一个你和孩子都能接受的界线!所以不要在乎到底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多少,我们需要去做的是,安排好时间后,集中火力完全投入地去陪孩子。

陪着最好的方式是一起玩游戏,要知道,游戏可是孩子们儿童时期的工作哦,因为通过游戏,他们学习相关的知识,在游戏中,他们也同时学会社交和表达自己。

「游戏的经历能够改变儿童大脑前端的神经联结。这些发生在前额叶皮质中的变化能够帮助儿童形成大脑的执行控制中枢,而该中枢在我们调解情绪、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加拿大的脑科学家说,「别太讲究玩什么,也别有太多条条框框,让他们专注于其中,乐于其中,就是最佳的状态。」

公众号:我爱苏苏

日本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的石田淳在《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一书强调好的结果是好的行动不断重复带来的,我们关注的不是性格和态度,而是行动。今天我们了解下行动如何帮助我们更好的陪伴孩子。

1.为什么行动是关键?

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他们能彻底戒除坏习惯,培养好习惯,而且,他们从不用意志来控制这些习惯。

当我们想要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应该把焦点放在行动上。只有行动起来,才会发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与坏的地方,以及应该改善的地方。至于改善的地方是否对孩子有效,是要通过我们的行动来判断的。

从哪怕极小的行动做起,如果我们一天能够给孩子读5分钟的绘本,不要以为"读5分钟绘本根本不可能有效的陪伴孩子",坚持完成小的行动,不断的积累,最后一定能够带来好的结果。

2.为什么行动会有阻碍?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认知很容易出现偏差,而且我们越依赖想法,越会出现认知偏差。

石田淳认为我们每人都会有一种特有的思考方式,就是我们都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思考,这种思考方式被称为「自动化思考」。「自动化思考」就像开车时的自动驾驶,据说每人每天会产生700多次的「自动化思考」,可怕的是这700多次的「自动化思考」大部分都是负面思考,如果我们稍微不注意,这些负面信息就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现状,那就无法从负面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而且说想要改变,却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怎样才是有效的陪伴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孩子的英语水平才能上一个台阶。

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1)育儿路上,从三开始

你可以每天优先做陪伴孩子最重要的三件事

每天在你和孩子的相处中,有太多的小事分散你的注意力,但是你要挑选三件你觉得最重要的, 什么是重要?就是你必须去做,别人替代不了你,做了得到的回报非常大。

比如孩子昨天在小区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打了其他小朋友,并且不愿意认错,那么今天的三件事中有一件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并找到相应的绘本来引导孩子,帮助他了解自己的行为和后果。

每天集中精力关注最重要的三件事,会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越来越顺利。

想培养孩子新的习惯,从三开始

想让孩子有运动习惯,一周带他运动3次;想让孩子学习英语,用游戏的方式一天接触三个英语单词等等

采取从三开始的关键在于,从所完成的一件一件小事中,我们确实感受到"我做到了"的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会带来快乐,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越来越自信。

(2)当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应该只将意识集中在眼前的事实上。

用正念法来进行自我管理,就是让自己彻底面对眼前的事实。或许会有些爸爸妈妈觉得非常难,但实际上这是非常简单的,因为我们只要不考虑事实以外的就好。

如果我们很容易冲动,想要对孩子发脾气,应该先忍难30秒。当我们想要怒吼着爆发之前,只要忍耐短短30秒,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完全不同。如果我们连30秒都无法忍耐,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习惯这种行为方式。

控制是有方法的,也是从小小的改变入手,一点也不难。

紧紧握住右手用腹式呼吸数10次,因为腹式呼吸能调动副交感神经,产生放松的效果。弹手腕上的皮筋, 一旦头脑中出现负面情绪,就用手指抓起皮筋弹一下,让思考回到现实和现在转移皮筋或夹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将套在右手腕的皮筋切到左手腕。改变情绪环境, 可以放一首轻音乐舒缓情绪

(3) 学会调整: 对自己充电五分钟,幸福两小时。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让自己能够获得满满的能量。

美食 锻炼 冥想瑜伽 听音乐 睡眠充足,偶尔打盹 原谅自己 学会感恩,写感谢卡

不要觉得现在带孩子是忍耐,过些日子就好了。因为这种想法虽然看似积极向上,但实际上却是逃避人生。人生是无数个今天的积累,由辛苦的三十天积累成的一个月,就是辛苦的一个月;由辛苦的十二个月积累而成的一年,就是辛苦的一年;由辛苦的每年积累而成的一生,只能是辛苦的一生。

人生是一种必然,教育也是一种必然。为了10年后的孩子和自己,现在的我们必须用行动做出改变。

微信公众号:Cissy育儿思考

亲提的问题,是大多数上班族家长共同面临的问题。孩子新生,妈妈可以请产假陪伴,但上班后又要面对繁忙的工作,如果上班太远,中午回家希望渺茫,只能下班早一点回家了。

尤其是孩子稍大点,对父母陪伴的需求增加,家长们的工作处在上升期,加班加点也没有办法。努力工作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条件,大人都理解,但是孩子不会理解的。

所以,上班族家长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提高陪伴质量,只要不出差,尽量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固定陪伴孩子。比如,有的家长早出晚归,回家很累了,但是可以在孩子睡前,给孩子讲两本书,安抚孩子的情绪,营造一个愉快的亲子氛围。而且从书中,还可以深入浅出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陪伴的时间短,不是不爱他们,而是生活所迫,但是只要有时间,他们一定会陪伴左右。有了这份爱的庇护,孩子即便遇到父母晚归,也能做到安之若素,幸福的种子已经在心理发了芽。

再比如,我们每天没有固定时间陪伴孩子,但是一周可以抽出一个小时,专门用来陪孩子玩耍。这里的专门陪伴一定是全身心的,而不是孩子在一个角落玩儿,我们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我么还要参与孩子每次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是医生,父母就是病人,如果孩子是厨师,父母就是顾客,这样的全情陪伴会让孩子的心理获得巨大的满足。别小看这一周一小时的陪伴,这份温暖也会陪伴孩子们长大。

而且,上班族父母一定要对自己宽容一些,有时自己上班受了委屈,回家还要做好爸爸好妈妈,如果自己情绪很不好,不要勉强,可以脱离开来,找一个安静的所在,让自己舒舒服服的休息一下。当父母不是一日之功,孩子也不是只有父母陪伴才会幸福快乐。我们要理解自己在孩子生活中的角色,虽然重要,却不是不可替代的。有了这样的宽松的心境,才会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量力而行。

作者:Rue,十年博客书写者,公众号:平白书(ID:pingbaishu)。

对于现在的很多家长来说,两夫妻都在上班,所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情况很多见。对于这样的双职工,那么可以有什么样的方法呢?

其实,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陪伴的时间,更多的是陪伴的质量。如果有家长即使是全职的,但是陪伴孩子的时候,就是孩子在边上自己在那里玩,而家长就在边上自己玩手机,即使陪伴在了身边,其实,对孩子来说始终是没有帮助的。只是家长以为自己在陪伴而已。

所以,工作太忙的家长,每天只要能够有质量得陪伴孩子就可以了。该怎么做呢?

正面管教里的特殊时光挺符合这个情况的。

每天可以给孩子那怕半小时时间,那半小时时间就关上你的电脑,拿走你的手机,全身心的陪伴孩子。可以陪孩子玩,可以陪孩子晚上睡前故事,可以就和孩子聊聊天,可以陪着孩子刷牙洗脸,边给孩子洗澡边玩都可以。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告诉孩子,每天我们的几点到几点就是我和你的单独的特殊时光,这个时间就只属于我们两个。然后,就在那个时间,只有你和你的孩子,并且全身心地投入,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你是愿意陪伴他的。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知道了,这个时间就是你和孩子的。

比如你和孩子的时间是8点到8点半,孩子7点半的时候来找你,这时候你正忙着工作,不要去骂孩子,只需要告诉孩子,宝贝,妈妈爱你,我们约定8点钟,再过半小时就是我们的特殊时光了哦,现在让妈妈先完成工作好吗?半小时后妈妈就来陪伴你好吗?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很期待。

而且不要怕时间短,哪怕只有15分钟就行。之前听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有说到,有个美国人家里有6个孩子,实在安排不出时间,后来想了个办法,就是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每个孩子只有10-15分钟洗澡时间,就这个时间,孩子每次很期待,只有一个孩子和她单独相处,这样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爱!

所以,不要怕没时间,只要有质量,让孩子充分感到爱!爸爸妈妈们,加油吧!

我是育婴讲师徐芳老师,一个孕婴行业9年多的讲师,同名公众号,期待你的关注!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赞评论哦!

本文标题: 曾经的「留守儿童」成为年轻一代务工者,自己「辛苦一点也要带孩子出去」,如何看待这代人的选择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qingganwenzhang/2843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怎么看待女友曾经有过ons这件事男生分手了还想和你继续保持联络,是什么心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