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神在远方喊我》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空旷,辽远。风从高原吹来,空气里有酥油茶的香味,似乎看到一个个玛尼堆,一幅幅色泽鲜明的唐卡。行走者的触摸之心用文字一一展现,与自然的触摸,与历史的痕迹相互印记。书前序的题目是世界保留在天真的人那里。我想说,因
读完《神在远方喊我》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空旷,辽远。风从高原吹来,空气里有酥油茶的香味,似乎看到一个个玛尼堆,一幅幅色泽鲜明的唐卡。行走者的触摸之心用文字一一展现,与自然的触摸,与历史的痕迹相互印记。书前序的题目是“世界保留在天真的人那里”。我想说,因为天真,才会一直在路上,因为天真,所以毫无顾忌的去追寻,也还是因为天真,活着才不会那么无趣。
旅行的记述,因所见,故有所思所想,书写在表述的过程里,升华自己的体会。游历观望犹如书画里的大写意,用眼睛记叙图像的时候,烙下轮廓的范围。书写记叙犹如工笔,用文字印下一滴滴的水,终究汇成笔尖滔滔的河水,奔涌而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汪洋恣意的波涛,一望无际,悠然辽阔。看到格桑梅朵说:孤本独临一如泼墨当堂,舒徐慢道而汪洋恣意。追寻每个想要经历的感受,自由的活在天地间,足矣。
写作的人,大多孤独,走着自己想走的路,看着风从耳边滑过,且行且记录,行走的路上看到的皆是凛冽的现实。西藏是个有很深宗教文化的地方,生活的许多标准与我们相差很多。行走的高度,也是真正心灵往上升的高度。不能真正的融入他们的生活,是无法深刻的剖析出那里根深蒂固的习俗的。一步步用自己的脚印印量出的滋味,于自己是一种满足。
一本书总会散发出一种气质,犹如遇见一个人,每个作者都会用自己的文字传递着一种信息和能量。阅读的人从中汲取自己所吸收的东西。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很多,生命有无数个可能,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活,要让心是自由的等等。许多人懂得,却不敢轻易放弃,只能望洋兴叹,时间的步伐从来不等人。许多人不懂,甚至不去怀疑,于此,说多也无益。
我们大都是碌碌无为的行路人,不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我们的祖先有过的辉煌的历史,都存活在以往的时代,留给后人顶礼膜拜,在他们留下的每一本书和每一块石头里触摸那个时代的影迹,对比,参照后低头寻找自己的路。
尼玛措,一个小男孩的名字,尼玛是“太阳”之意,措的意思是“湖泊”。尼玛措,太阳湖。我想起安妮写《得未曾有》里的桑济嘉措,桑济在藏文里是“佛”的意思,嘉措是“海洋”的意思。太阳,湖水,佛,海洋。这些词被藏族人用来命名,潜在的意思就是在述说着佛与自然的根深交错。若不见,或许你可以想象一个广袤土地上,以男子为大多数代表的佛教徒,晨昏日暮里的转经,酥油茶。这样一幅景象也是够惊叹的。真正的走进,触摸,观望,那样的场面应该是时时震撼的。回想,在我们身边,有谁可以青灯古佛相伴一生?而于藏族男子来说,修行是前世带来的缘分。
无数次,我看到描写的场景里,围着山转经的人,匍匐在路上的朝圣之人,作者的描述是,满身风尘,一脸的喜悦。那种喜悦的光芒是由内到外的散发,无矫饰,修行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与身体的磨难和物质无关。物质世界的满足,永远不是他们的追求,身心的磨砺都无法挡住发自内心的喜悦,因为那是可以追寻一生的信仰。岁月变迁,时代向前,一些被内心忽视的东西,很容易丢失,藏族的宗教信仰,让人看到了一个不同面貌的追寻。
我喜欢信仰这两个字,和宗教无关,我追寻的信仰是接近“自己”的真相。每个宗教都有独自的文化,历史,渊源,藏族人民的这种信仰在他们民族里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传统,几千年的沿袭,根本就是融入血脉的东西,我想,如果我生在那个地方,我也会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许现在,我正匍匐在朝圣的路上。故而,非常理解那种民族信仰的力量。
一向认为,每个宗教的源头,都是教人向善的,善,这个字力量是无限的。因善,而有包容。有容即大,何处见芥蒂。这一瞬,转瞬即逝,放过他,即是放过自己,一切向善。
一本书从开始的淡如水,到深读后的相见欢。如此就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